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教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范文第1篇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如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等。而从初中化学教学这一角度来说,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更是作用重大。

一、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初中化学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并促进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应用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连续的兴趣中保持比较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化学教学任务提供有力的保证。

1.教学方式手段实施中的趣味性

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改变和增加一系列化学实验,包括为学生表演化学魔术,充分利用青少年好奇的心理特征,用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积极求知的动力,以至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记得在我任教的经历中一个突出的事例是:有一学生因化学实验的妙趣而产生了浓厚的化学兴趣,积极大量地参与小实验和小制作,从中获得了化学基本知识,增长了基本技能,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中考时取得了满分的优异成绩,而他的其它科成绩却都很差。

2.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一很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其明显。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一位初中化学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

3.现代教学设施应用中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许多青少年非常喜欢电子游戏,为此他们可以废寝忘食,为什么?你不得不承认其中有一原因就是游戏软件本身设计制作的非常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具有青少年所喜爱的趣味性。这说明教育辅助软件的趣味性是激发教学对象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好好利用教育辅助软件。

二、初中化学教案的内容设置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经过几次改编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认真写好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一步,让教案把教材内容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又不失趣味性,的确需要认真对待和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设计要契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显示出化学教学生动有趣的特点来,令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

1.插图卡通化。Cartoon是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图画表达形式,Disney那些著名卡通人物往往使人们终身难忘,而国产卡通《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形象更让少年儿童们十分崇拜。这种与初中生心理特点非常吻合的表达方式何乐而不为?在初中化学教案中设计的插图中引用卡通形象,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化学产生高度兴趣。

2.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教案设计中多增加学生参与或直接操作的小实验,能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范文第2篇

1.立足学生回答,引导调控教学思路 教师在教案设计中,备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备教,更重要的要备学

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已有知识经验,家庭教育的不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掌握也存在着层次性的区别。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反映,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教师出现7的9个乘法算式,教师设计的最初的目的是想让学生只说乘法算式,不说结果,列出乘法算式后在全班学生独立计算,从而出现算法的多样化。这个环节回避个别学生用口诀计算7×7=49。结果学生由于在低年级的学习中知道算式和得数是一体的,从而列算式时都回答了得数,这时教师应该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说出得数也没关系。教师应灵活引导,对列算式的孩子进行肯定后问学生:你们都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试一试。而不应该是教师仅仅不断的提醒“只列式,不计算”。

2.关注学生学习活动,随时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活动是现代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预设,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式。(这节课的活动主要由师生互动和学生自己动手计算为结构框架)

如学生在编写7的口诀中,在试讲时有可能会在“七九六三”这一环节出现典型错误,教师在准备教案中就预设到学生会出现这一错误的教学环节,但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对于多名学生的巡视,发现这节课并没有出现预设的典型错误。在此时,教师就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采用故错法,教师就设计了4×7=28“四七二八”让孩子来评价,提醒孩子编口诀是注意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3.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教师有时会怕中下生回答不好问题,从而会耽误教学过程,于是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的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显得课堂高效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中下生还没来得及理清思路甚至没有来得及思考,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待别人的现成答案。对于这节课,教师应充分注意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编写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中,让每个孩子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后,再去订正。这样,给了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每个孩子动脑,有利于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体。

4.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新课标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解答数学问题。在设计填表格找规律,用规律引导学生思考3个星期是几天,以及4个星期,5个星期甚至更多,进而给中下生提供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7的9句口诀的乘法算式中,在计算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①连加②用规律计算③拆分合法④查表法。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查表法,这是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陪养。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查资料、查表是一种能力,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当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表格,采取哪种方法计算会比较简便,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这样,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优化就更好。进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养成解决问题时寻求简洁方法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乘法教学 口诀 教学方式 教学思路

乘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乘法分配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等内容,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我们就必须了解乘法的大致内容,让学生在学完小学内容后能对乘法有全面的了解。

一、熟记全部乘法口诀需要有个过程,必须采取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加强练习,才能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一要指导学生利用口诀本身的规律记忆口诀。教学乘法口诀时,都是按照乘法口诀表中横排的顺序一个例题一个例题教的。整理成口诀表后,可以利用此表,采用竖着背、拐弯背等多种形式,熟记口诀;还可以找出表中存在的某些规律,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二要教给学生利用相邻口诀间的关系推想出口诀。在4的乘法口诀后面,教材中安排了乘加、乘减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了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如果有哪一句口诀遗忘了,就可以用乘加或乘减的方法从相邻的口诀推想出来。

二、关注学生回答,调控教学思路。

在教案设计中,备课除了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法,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实施教学——以学定教。学生由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家庭教育不同,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区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学生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如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列出7乘9的乘法算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学生只列乘法算式,不计算结果,列出乘法算式后全班学生独立计算,算法多样化。这个环节回避个别学生用口诀计算,结果学生由于低年级的学习中算式和得数是一体的,列算式时都回答了得数。这时教师应该调控自己的教学思路。学生说出得数也没关系,教师不板书得数,对列算式的学生进行肯定后问:你们都能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吗?试一试。而不是不断地提醒“只列式,不计算”。

三、关注学生活动,调整教学方式。

学生活动是课堂不可缺少的部分,特别是低段学生更需要在活动中体验,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构建。教师通过关注学生活动,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结合预设,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如学生在编写8的口诀中,在试讲时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在教案中预设学生出现这一错误的教学环节,但教师巡视发现这节课没有出现“八九七二”这一典型错误,教师就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采用故错法,设计了4×7=28“四七二八”让学生评价,提醒学生编口诀时注意不要出现这样的错误。

四、关注学生的思考,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中,我们有时怕学生回答不好问题,耽误教学进度,往往就由个别优生以点代面地回答问题,为了增加课堂练习容量就采用口头练习的方式。这样,在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中下等生还没来得及思考,个别优生已经回答出答案和解题思路,久而久之,中下等生就会产生思维惰性,每次老师提出问题,他就不思考,等现成答案。教师充分注意这点,在编写口诀,应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练习中,让每个学生都动手算一算,编一编,做一做,再订正。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每个学生动脑。这样有利于中下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做到了面向全体。

五、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现新课标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的基本技能——解题能力,而不是单纯地解答数学问题。设计填表格找规律,根据规律填7个星期是几天,8个星期,9个星期呢?给中下等生提供了基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计算7的9句口诀的乘法算式,在计算中体现算法的多样化:①连加;②用规律计算;③拆分、组合法;④查表法。在这一环节,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特别是查表法,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能力在学习中得到发展。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表格,采取什么方法计算较简便呢?让学生对这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对解决问题方法进行优化则更好。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时寻求简便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六、口诀的顺序练习,使学生不仅能顺着次序熟记口诀,而且随便抽出一句口诀也能很快地说出得数。

花样翻新,寓教于乐。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竞赛形式进行练习。如“开火车”、“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浇开数学花、“对山歌”、小组接力赛、个人多冠军等。这样能使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竞争意识。还要特别重视听算,即老师念题,学生静听,限时计算。这样,能提高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的定向注意力及思维的敏捷性。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计算表内乘法时,因为口诀不熟,导致计算速度慢,经常出错,那么在计算中,乘法口诀不熟怎么办呢?

首先应及时复习、巩固,多下工夫去练。乘法口诀是分段学习的,口诀比较多,在学习之后要进行及时复习。如果不及时复习,学生就会学了新的,忘了旧的,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口诀不熟。只有反复练习、巩固,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口诀的目的,因此要多下工夫去练,不断复习巩固。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巧记、巧练。方法可以有:

(1)找规律,巧记忆。

(2)抓难点,对比练。

①难记的口诀要重点练、多练。

②容易混淆的口诀要对比练。

③积相同的口诀联想练。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范文第4篇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与其同年龄的大部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予以补偿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低下或行为习惯偏差。和大家分享关于学困生转化措施例子材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材料一

一、学困生的界定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与其同年龄的大部学生相比,在学习上有明显困难,需要特殊教育措施予以补偿的学生,他们学习成绩低下或行为习惯偏差。

学困生一般分为二类:

(1)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指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同学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是学困生的主体,具有较大潜能。

(2)行为习惯偏差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存在较大问题,影响班级正常课堂教学。后两类学生是转化的重点。

二、帮教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1、“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根据我班对“学困生”的界定,由教导处统一设计,班主任和语文、数学、英语任课老师对各类学困生进行成因分析(包括思想状况、原有水平、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由年级组按类别进行归类,建立各年级“学困生”成长跟踪档案。

2、营造温馨人际环境

推进“温馨教室”创建,坚持以班主任老师为主体,各科老师协同的团队帮教模式,关注学困生,关心学困生,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活动,不孤立“学困生”,重点做好与学困生的交流沟通、家访工作,保证家校合力,教育同步。各班主任做好典型案例的详细描述和分析工作并记录在《班主任工作手册》。

3、加强学习辅导和管理

备课有层次。教案设计中体现针对“学困生”的内容与问题。 上课有参与。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适当降低难度,调控节奏,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融入课堂。

作业有坡度。加强作业的有效管理,减少数量,注重注重基础题和拔高题。分层设计,勤诊断,勤反馈,勤面批,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辅导有策略。课内、课外辅导有机结合,注重学法指导和知识结构梳理。

评价有激励。善于捕捉“学困生”点点滴滴的闪光点,注重学习过程的激励评价,树立“学困生”学习的信心。

4、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做好“学困生”的心理疏导,以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排除不良情绪;做好“学困生”档案跟踪和个案研究工作;做好和教师在教育方式上的沟通工作,把握规律,开展转化辅导。

三、总结

学期末时,针对自己的帮教措施,对所帮教的学生结果做出全面分析,并为下一年的帮教措施提供材料。

案例

一、案例介绍

袁某某,男,小学五班学生。成绩较差,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亲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

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2、学生方面,学生的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 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

材料二

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教学工作能面向全体,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基本技能。特制定“学困生转化”的具体措施:

一、学困生的确定:简单地说就是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哪学科成绩不合格既为哪科学困生。

二、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全面调查了解,充分辨别分析,认真摸准情况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学困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心理障碍型的管增,重在端正态度或治疗心理疾患,相应方式为个别谈话、心理辅导。对意志薄弱型林家豪,重在意志锻炼;知识断层型谢和兴,重在接上知识链。

三、主动辅导,人格感化。对学困生用爱心、耐心教育学困生。学困生是在学习上出现了困难,在自觉遵守纪律上出现了问题,他们在困难之际,最需要的是恩师的教诲,同时学生的向师性也决定了教师人格感化有重要作用。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四、在班级里实行“一帮一”活动,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五、抓学困生“闪光点”、“传情报”、“送喜报”以激励他们进步。

六、正面鼓励,侧面教育。各班级采取激励措施,对学困生给以适当奖励。哪怕发现学困生身上一点闪光之处,即予以表扬,哪怕发现学困生的一点进步,即予以鼓励,哪怕发现学困生的一处创新,即予以赞美,做到表扬多于批评,做到正面鼓励为主,侧面教育为辅。学困生,更多的是要在爱心呵护下成长。

七、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并作好记录。

八、“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少指责、多表扬,少批评。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主体,我们要让学生自我提高,主动发展,把潜能挖掘出来,心理障碍型学生要让学生自觉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明确学习的目的,要让学生在外界影响下心理自我健全;意志薄弱型学生要让其自我监督;知识断层型学生要让其主动补习断层所学;环境困惑型学生要让其主动克服家庭困难、社会不良诱惑,摆脱环境阴影。给以期望,发挥罗森塔尔正效应作用。

九、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建立学困生跟踪辅导档案,制定计划全程、系列帮扶学困生,能更好地使学困生早日脱困,并促其成才。学生之间结对帮扶,让好的结对榜样带动学困生,发挥榜样作用、监督作用、同化作用。

十、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思想。

十一、持之以恒,教育不懈。学困生今日脱困了,明日在另一点上又形成新的断层,今天能管住自己,后天就不能管住自己了,因此,使学困生真正走出困境,必须持之以恒,教育上不松劲,行动上不懈气。

家庭教育教案设计范文第5篇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坐下。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世说新语》两则,都预习了吧?能读吗?我们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

生(齐答):刘义庆。

师:哪个朝代的?

生(齐答):南北朝。

师:对,作者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有谁知道朝代歌吗?

生:(沉默)

师:朝代歌会不会背?

生:(窃窃私语,有的翻开历史书。但没人举手回答。)

师:会不会背,夏商与西周,西周(此处教师就不能流利地背下去,然后说),到时问问你们历史老师吧!这两则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下面,我们就来读第一则,读文言文时,读的时候要断句。还有,志人小说就是直叙其事,那同学们说说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齐读)

师:非常棒。

师:同学们试着去看注释,翻译。注意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师:男生读一遍(男生齐读)。

师:我们试着翻译这篇课文。然后教师读一句,择几个重点词讲一讲,进而再翻译。(教师在讲的过程中,抓住了这样一些词:太傅、燃、儿女、纷纷、兄子、差、拟。讲法如下)

太傅:是官职,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局长、县长等称号;

燃:家庭聚会。

儿女:儿子、女儿。

纷纷:飘落的样子。

兄子:兄长的儿子。

差:大致一样。

拟:相比。

师:“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句怎么翻译?

生1:就像把盐撒在空中,跟雪一样。

生2:把盐撒在空中跟雪可以相比。

师:写比喻句的时候,怎么来写本体、喻体?

生1:白雪飘落就像把盐洒在空中。

师:纷纷飘落的白雪就像把盐撒在空中一样。这样就把形写出来了。

师: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柳絮:指柳叶细长。

师: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之女。(然后就翻译这个句子。)

师: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和晚辈的家庭聚会。

师:谢安组织家庭聚会,让晚辈们说说下雪的场景。

师:练习写一写下雪的比喻句。

(大概一分钟后,师又发话了,)写好了吗?请同学起来说说。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从下雪的形态和动态来写。

学生开始沉默。

这时,下课铃响了。教师匆匆说了这样几句话,没有写好的下去继续写,下去读这两则故事。下课休息。

这堂课,从今天评课标准来看,特别是从课改以来的评价标准来看,是一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没能得到应有的体现,合作探究在当堂课几乎没有体现。从课堂教学效能来看,要用有效、高效和卓越的评价指标去衡量,这是不成功的课堂。至于当中存在的一些知识讲解的错误,笔者不再赘述。只是就这个常态课堂,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可见一斑。

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困窘

一是生源质量急速下滑,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欠缺。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出这些问题,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农村中学生源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学区范围内小学基础教育质量的高低。由于大量的劳动力外出,造成更多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自然跟不上。同时,经济是决定优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家长选择优质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条件好的家庭子女更多涌入城镇。故此,小学毕业留下读农村中学的学生自然在成绩上就有一定差距。

二是农村中学语文学科教师现状堪忧。顾明远老先生曾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发展也极不平衡。许多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教师的教育观念、业务能力,都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对于西部偏远地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来说,他们存在年龄结构比例不当,学历层次不均衡,教学方法陈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据笔者对县域内乡镇中学语文教师统计调研来看,部分学校语文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5岁,少部分学校教师平均年龄却只有二十几岁;学历达标率虽然100%,但第一学历未达专科以上的占中学专任教师比例达40%,参加工作10年还没有外出系统进修学习的教师占学科专任教师的2/3。因此,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和教法陈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教育激励机制不能有效刺激教师持续学习发展。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一定程度上,教师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教师工作水平的高低。农村地区,由于学校发展困难,学校经费来源不足,在众多经济环境的制约下,教师生活水平低下,付出没能和收入形成正比,绩效工资没能有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情绪低落,“撞钟式”教学时有发生,更多是把课堂教学“任务化”,绝大部分教师不能主动研究和践行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效能自然不高。

四是学校硬件建设跟不上,现代教学设备不能走进农村中学课堂。现代教学设备的合理运用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现在农村中学来说,班班通全覆盖的学校为数不多,绝大部分学校还不能与网络课堂教学接轨,教师接收课外教学资源的唯一途径就是教学参考书。即使有学校开通了班班通,由于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低下,也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普及通用技术知识也是当务之急。

二、有效解决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困窘的措施

鉴于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效能低下的困境,如何有效解决呢?笔者主要从专业的角度谈三个观点:

一是围绕学情,适当降低课堂教学目标,以求有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有一定的工具性,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但也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融合。课程标准只是提出了泛化的概念。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具体体现,就笔者的理解,工具性指语文是我们学习汉语的主要途径,它起到了人际交流、精神传达、文化传承等重要作用,也是所有基础学科中的基础。人文性,语文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一门学科,任何文字,离开了人的开发利用和学习鉴赏,这是不现实的,人文性从始至终体现在学科建设中,在学科建设中要把人文性目标化、细化,目的是提高可操作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怎样才能落实好呢?必须根据学情适当降低教学目标,而不能好高骛远和面面俱到。以《世说新语》两则为例。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参书上有这样的教学建议,主要围绕“诵读――讨论――诵读”,并提出四点具体的建议:首先提出预习要求,读课文一至两遍,然后准备复述,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其次是诵读,课上复述故事要跟诵读结合起来,直至基本成诵,然后完成练习第一、二、四题;第三,提出了导入环节指导;第四指导了课时安排。这些教学建议是较为合理的,但也只是针对人教版教材提出的一个广泛的规划建议,编者在教学建议中只是提出了大方向。具体操作,还必须依据学情。翻阅众多教案设计,多半提法是这样的学习目标:

a.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b.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c.学习古人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高雅、尊重他人的美德。

这目标虽然具体,但还不够。就农村中学学生来说,预习环节一定要提前考虑到现实情况,根据学生基础分层布置预习任务;诵读环节是重要的环节,读在文言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至于导入,就是技巧的问题;课时安排是时间规划的问题。鉴于此,这堂课教师应确立这样几个最为基础的目标:

a.诵读目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成诵;

b.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借助教材和辅助工具书,了解作者,理解文言词汇,能大概复述这两则故事;

c.走进文本,体会文章中语言和人物形象的“美”。

对于这三个教学目标,前两个是基础的,第三个更多的体现了人文目标特性,难度稍大,但学生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是能完成对人物的简单评价的,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能明白的。可见,教学目标的明晰化是一堂好课的基础。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精心准备,以求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应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在雕琢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精心准备。如何准备?首先,收集大量的教学资源,保证源头活水不断。余映潮老师说:“教师必须有耐心训练自己研读教材的基本功,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是一辈子从事语文教学的基础。”“研读教材一定要依靠自身的智慧与力量,要立足于自己的勤苦钻研。精读、深读、细读、领会、赏析、体味,从不同的角度,或选点,或铺面,进行品评欣赏,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在研读教材时,可以通过教学参考书,课外辅导资料,网络资源等媒介,因地制宜,以此厚积薄发;其次,合理准备教具,变抽象为形象。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文字体现形式过于单调和枯燥,如何把课堂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来,需要方法和技巧。就以教师教授《世说新语》两则翻译为例,单纯地逐字逐句译文,学生思想是僵硬的,可以用幻灯片以及教师自编对话短剧,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在粗略感知文章的基础上,进一步走进文本,达到理解的目的。第三,合理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有人说,“教什么”远远比“怎样教”重要。这种说法是偏执的。“教什么”与“怎样教”同等重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朗读、讨论、赏析、讲析等手法开展课堂教学,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完善对教育的认识,忠于职守,以求高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这一行业注定生活艰辛,付出无限。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陶行知给我们从教与学上指明了方向。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践行的过程是艰辛的,所遇到的困难和承担的责任是非职业人所能理解和承受的。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苦守这一职业,教师对教育的再认识非常重要。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木村久一也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教师把职业倦怠带入课堂,缺乏积极进取、探索拼搏的精神,不去付出,不去想办法,教学效果肯定很差,学生自然学不到知识。只要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断探索和尝试,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会指日可待。

余秋雨曾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我想,农村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有很多未知,因此,才能时时迸发我们奋斗探索的乐趣,路虽艰辛,但作为行者,跋涉后所领略到的风景也是人生的一大慰藉。

参考文献:

[1]《陈洪兵与语文人格教育》.序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百度文库.

[5]《致语文老师》 余映潮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