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教学示范基地 建设方案

引 言

土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相当强的专业,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尤其在房屋建筑工程学习过程中,这一环节更为重要。然而,目前由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课时紧张,师资力量不足,实践基地有限,配套资金缺乏等教学条件现状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甚至缺失,继而造成了教学条件现状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需求的矛盾。采用怎样的方式解决存在于房屋建筑工程学习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已成土木工程专业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

1.教学示范基地建设必要性

在大量调研和收集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发现如果采用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内进行专业知识认知和设计实习的方式,即替代部分现场参观和实践,将可有效缓解上述矛盾。例如学生在房屋建筑课程的课堂内未能接触实物,本来一目了然的构造,却变得抽象难懂,学生往往感觉“建筑构造”知识内容抽象、枯燥,学习起来索然无味,即使通过后期的现场参观认知实习来完成前期的认知内容,显然影响了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建有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在基地按一定比例将建筑构造复制,即“模型实物化”,在课程学习中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直观、清晰地了解细部构造及做法,这种在校内示范基地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专业认知和设计实习,即可弥补理论课程的枯燥性,也可有效节约资源和资金,使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对象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是缓解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条件现状与学生实践需求矛盾的有效手段;此外,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方案的研究必然是进行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建设的先决条件。所以对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方案进行探讨是对进一步深化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2.教学示范基地的运作模式

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的建设理念是:构建真实工程环境,培养现代工业精神,为培养适应现代工业要求的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工程实践基础。教学示范基地下设工程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工程实训基地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开展工程素质的基础训练,开设土建工程实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工程和社会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对学生实行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践训练。实习基地针对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工程素质专业训练,对学生进行工程素质创新训练,教学资源对全校学生开放。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选修课程,课内课外结合,建立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平台。三个实践教学基地使工程素质教育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2]。

3.教学示范基地建设的内容和设施

教学示范基地是面向土木工程学生的工程素质教育基地,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求,开设多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设施软硬件的发展。

3.1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动教学全面发展。开设基础训练系列课,注重增加先进技术实训内容与时间。

3.2创建专业训练课程,营造真实工业训练环境。实习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训练,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克服了现场实习只能看、不能动的缺点,为学生学习专业课,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

3.3积极开设实践类选修课。创新类选修课,学生通过学习,增长创新理论知识,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除具有学生实际操作空间,还有学生参观实习模型。如计划配有实物模型200余套,还配有部分电动模型、示教板、教学挂图、关盘等教学教具。科学合理地展示建筑构件、建筑结点、建筑结构层次、建筑物内部结构如钢筋布置等。整个系列模型涵盖民用和工业建筑的各类建筑物,如:民用建筑的组成模型、建筑空间体系模型、钢筋混凝土骨架工业厂房模型、轻钢结构工业厂房模型、框架结构房屋模型、框架-剪力墙高层建筑模型、剪力墙建筑透明模型、房屋基础模型、预制梁柱板透明模型、楼梯模型、现浇楼板模型、门窗模型、雨棚结构模型、屋架模型、建筑模板模型等,均逼真地展现出来。此外,钢筋混凝土排架单层厂房模型,用横剖面的方式展现厂房建筑的结构情况;用透明的方式展现基础、立柱、基础梁、地层的结构。还设想在示范基地设立建筑新材料、大跨度屋盖、节能墙体等展区,使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建筑工程发展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结语

通过分析并评估教学设施和条件的现状,提出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的必要性。借鉴其他高校在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设计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包含的内容和设施,提出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的运作模式,为房屋建筑工程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金项目:(重庆科技学院教改项目201129;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103132)。

参考文献:

[1]傅水根、严绍华.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22.

[2]丁洪生、周郴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24.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建筑专业 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研究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2-0025-02

实践教学基地的研究与实践,对于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化社会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意见》中指出:“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性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可偏废。”实践教学是远程开放教育的一个重要素质教育手段,也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开放教育建筑专业是广播电视大学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其认知、做事、合作与生存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而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完成这一过程的唯一重要场所。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在开放教育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近10年来,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学生毕业后追踪调查的实际情况,在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基地建设模式。

一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选择的原则

当前,远程开放教育发展迅猛,到2011年年底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已注册学生333万人。重庆市江津广播电视大学有在校生2000余人,开放教育建筑专业在校学生就达到500多人,但学校资金短缺,实验、实习等场所严重不足,影响了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的质量。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为,选择基地应该遵守以下几条原则。一是互惠互利原则。学校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基地依托单位可从实习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借助学校的科研、师资力量促进自身建设。二是相对稳定、节约开支的原则。三是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场所,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四是择优规范的原则。有选择地重点联系3~5个高质量的校外实践基地。五是实践教学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批既有利于教学实习,又能促进学生就业的实践教学基地。

二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条件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是经学校与当地建委、知名建筑公司、设计院、质检站等商定,与学校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建筑业,承担广播电视大学部分学生的社会调研、专业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任务。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应是具备二级资质的建筑企业、公司、设计院等,设施和设备先进齐全,并有能适应建筑行业实习需要的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及识别、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中的钢结构及混凝土砌体结构、测量放线,井点降水、土方工程、主体施工,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竣工资料等。

具有二级资质的建筑业有从事8年以上工程管理工作经历的企业经理,有一支150人以上的高中级职称的建筑技术队伍,能保证指导,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经验、能进行图纸识别,现场施工、生产实习等教学,能修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等工作,有较强的带教经历和带教经验。部门齐备、管理规范,地理位置、交通、安全及物理环境优良。

三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确定

确定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应通过当地建委、规划局、设计院等正规渠道对建筑公司,企业等进行充分的走访调研,真正摸清拟建基地的各方面条件,切实满足适合本校建筑专业实践的需要,才能考虑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筑单位。

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择机正式与拟建基地主管领导与相关部门负责人洽谈,按照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专业规则要求,阐明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和意义、责任和义务、利益和好处等,展示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的优势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素质,提高建筑单位领导对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重要性的认识,找到双方的结合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进而达成建立教学基地的共识。

在征得双方主管部门同意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形成书面协议,由双方单位法人签订协议书,明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关系,加挂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牌匾。

四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

1.加强基地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应有一名领导负责教学工作,成立该基地的实习指导小组。根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实习计划、要求科室均有一名专门负责实习带教的指导教师,执行和落实教学计划,做出具体的实习安排,保证实习质量和实习任务的完成。基地应把教学工作列入带教人员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奖金分配、指导津贴发放挂钩。学校对基地的带教人员,享有外聘教师权利、进行科研协作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享有获得有关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权利;学校对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进行远程开放教育指导,帮助实习基地切实提高教学和指导水平。

2.加强基地制度建设

基地的管理必须用制度加以保障,进行落实。为此,我校制定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如《实践基地管理制度》《学生课程实践管理制度》《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课程实践辅导员的职责》《实践基地教务管理的若干规定》《实践基地监控制度》等。

3.教学基地设施建设

基地应不断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购买教学仪器、模型、多媒体设备、教具及图书资料等。根据不同需要,设置教学办公室、教研室、教室、示教室、技能训练室等,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

五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效果

我校的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稳定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与江津建委建筑实验室、江津会计学会、经委及相关企业、江津新闻社、君策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协议,建立了建筑、会计、工商、汉语言、法学5个实训基地,每年进驻实习学生100人左右,为完成建筑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企业、公司领导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和任务,按实习计划完成了实验、建筑专业各种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项任务。在毕业实习期间,校企双方在完成实践教学过程中积极推荐学生就业。几年来,在建筑行业就业的毕业生高达90%以上,形成了实习促就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就业基地建设一体化的新模式。

六 广播电视大学建筑专业实践教学基地质量监控

1.加强教学检查

为达到实践教学的预期目标,在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下,分校将按计划对实践教学基地不定期地到实习实训基地指导、监督和检查,这样既检查了实习生的实习质量,也检查了带教教师的带教情况,同时检查医院实习的管理情况。其他专业由系(部)组织教学检查。

2.教师授课和带教质量评价

包括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学专家督导组评教,评价范围包括、实习教学及毕业从业(设计)等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由各实践完成,教务科将组织专家、学生对各实习基地实习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基地情况。评估结果及时反馈到实践教学基地,并按要求进行整改。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优秀实习实训基地的评选。

3.教学督导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为目标,按照“人人走出门、家家搞调整、户户上项目”的总体要求,以“政府推进,产业经营,规模发展”为原则,突出区域特色,提升科技水平,采取示范引导、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方式,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地建设,实现设施栽培面积和效益的倍增,不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设施栽培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在现有基础上,年内全县新增设施栽培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4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效益2亿元。

2、整体要求:为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扩大面上效果,夯实设施农业建设基础,每乡镇年内沿骨干道路两侧新建标准棚室不少于50栋。

3、建设重点:重点推进乡芦蒿生产基地和204国道沿线的乡潮河以东四个村、县大豆原种场、乡村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的侍庄乡、镇、乡、镇等设施栽培基地建设。

三、设施栽培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

1、做大设施栽培基地:依托乡村、王范村现有基础,发挥芦蒿种植优势,带动周边乡村,向东、西、北三方延伸,向南岗渗透,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设施标准,年内基地规模从1200个棚室扩大到3000个,面积突破15000亩。

2、打造乡设施栽培基地:充分利用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将其作为我县东线农业第一门来打造,年内建成沿新204线2000亩设施栽培基地。同时,扩大、杨集苔蒜面积到10000亩。

3、创建县大豆原种场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县大豆原种场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东推进,新建高标准大棚100个,发展生菜、西瓜、西红柿等特色蔬菜生产,实现无害化栽培,创建城郊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带动镇三里村、村设施栽培发展,形成城郊瓜菜设施栽培棚室集群。

4、突破乡村传统种植方式:发挥村多年种植冬韭的传统,积极引导农民改进生产方式,实施韭菜、瓜类等冬暖夏遮式栽培,年内新发展设施栽培面积1000亩,新建大拱棚200个。同时,由县林业局牵头,在现有花卉苗圃的基础上,新扩花卉基地500亩。

5、巩固镇村现有设施栽培基地:通过宣传引导和机制创新,在用好现有棚室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确保沿孟陬线段新增棚室100栋。

6、建设高速路段高标准设施栽培基地:以、镇村、乡村现有设施栽培基地为中心,横跨高速路,向南北延伸,提高棚室建设标准,建成毗邻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高速的高标准设施栽培基地1000亩。发挥侍庄乡、镇、乡辣椒、西红柿、西瓜、食用菌等种植优势,扩大镇四季青菜园规模,带动县域内高速路两侧设施栽培的快速发展。

四、设施栽培基地建设的推进措施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乡镇、各部门要大力宣传,全面发动,通过广播、电视、《今日》等多种媒体,利用会议、标语、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设施栽培的重要意义,教育和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迅速掀起设施栽培大参观、大交流、大学习的热潮,年内每乡镇至少组织村组干部和示范户到县内外参观500人次以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的发展热情,夯实发展设施栽培的思想基础,努力在全县形成级级抓设施栽培、人人谈设施栽培、村村搞设施栽培的浓烈氛围。

2、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设施栽培基地建设是一项资金投入多、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的系统工程,也是涉及千家万户的致富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保障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县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农办、农业局、财政局、广电局、水利局、农开局、国土局、发改委、科技局、林业局、畜牧局、农行、农村信用社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县设施农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督查办公室和技术指导办公室,对全县设施栽培基地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做好设施栽培的技术指导和具体事务处理。县农业局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抽调20名业务精、事业心强的骨干技术力量,组建设施栽培技术服务中心,负责面上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各乡镇、各相关部门也要相应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的设施农业工作领导小组,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全面抓、具体抓,要成立专门办公室,形成一套班子,确保把这项工作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成效上。

3、强化服务、加大扶持。发展农业设施栽培是一项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要适应新形势,坚持以民为本,把农民增收作为发展农业设施栽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稳妥抓好土地流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努力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按照“农户优先、统一规划、价格合理、流转有序”的原则,搞好土地流转,要充分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和农产品处置权,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与农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按合同足额付给承包金,取得土地使用权。实行“政府主导、部门扶持、定额补助”激励政策,建立农业设施栽培补助基金,设立财政专户,根据栽培设施的实际投入,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助;建立部门挂钩联系制度,将设施栽培重点建设的资金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实行部门和乡、村捆绑式推进,加快形成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县财政局、农业局、农开局、水利局等部门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帮助基地农户和投资业主争取国家农业项目发展资金、农水资金以及设施农业建设资金,拓宽资金来源,扩大建设投入;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制定信贷支持政策,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积极创新办法,开拓思路,大力支持设施栽培基地建设,根据建设需求和投资政策发放贷款,可按实际投资额40%以上的比例发放贷款指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迅速掀起大干快进的热潮。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农业条线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着力强化指导意识、组织意识和示范意识,切实加强信息引导,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快建立以县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乡镇农技站为依托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政策及法律服务,形成从生产到加工贸易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协调服务体系,着力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各涉农部门要当好设施栽培的服务先锋,主动服从服务于全县发展大局,深入基层做好技术培训、业务指导等各项工作,为设施栽培的顺利推进作出应有贡献。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实 

施 

方 

案 

编制单位:上坝田村专业合作社

编制时间:二〇一八年七月

目     录

 

1、项目基本情况及发展目标………………………………………

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投资概算及筹措…………………………………………………

4、利益联结方式……………………………………………………

5、项目进度计划……………………………………………………

6、保障措施…………………………………………………………

 

附表:1、合作社基本情况表

2、贫困户名册及汇总表

3、基地土地流转清册及汇总表

3、投资概算汇总表

4、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附图:项目分布图

附证:1、《合作社营业执照》复印件;

      2、合作社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3、合作社茶产业建设专班文件复印件

瓮溪镇上坝田村

茶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村民增收脱贫,根据思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思南县2018年茶产业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思府办函[2018]94号)精神,结合本村农业主导产业规划布局,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基本情况及发展目标

1、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上坝田村茶园基地建设项目

1.2 项目业主单位:上坝田村集体专业合作社

1.3 项目法人:吴云军   

1.4 发展模式:县农司+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

1.4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5 项目建设地点:上坝田村街上组、上坝田组、沙坝组、峦山组、油榨塘组。     

1.6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新植茶园1200亩。

1.7 项目总投资:492万元,其中第一年投资240万元;第二年投资132万元;第三年投资120万元。

1.8 项目建设期限: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

2、项目村基本情况

上坝田村有5个组,总人口1576人、全村总户数399户,其中贫困人口398人、贫困户100户;项目村国土面积,耕地面积,其中田 1660 亩,土 805 亩,产业发展情况,正在实施。

 

3、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成立于2018年4月,总贫困户100户398人。

 

4、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带动全村贫困户提高收入,发家致富。

 

二、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新植茶园1200亩。

 

 

2、茶园管护1200亩。

 

3、配套设施有:水池、产业路、路灯等。

 

4、茶园保险

 

 

三、投资概算及筹措

1、资金概算

2018年共需资金 240  万元,其中:

1.1 2018年新植茶园1200亩,按2000元/亩进行测算,共需建设资金240万元。

 

1.2  2019年1200亩新植茶园管护,按1100元/亩进行测算,共需资金132万元。

 

1.3 基础设施配套投资10 万元。

 

1.4 茶园投保按 6 元/亩测算,需投资0.72万元。(幼龄茶园6元/亩,投产茶园4元/亩)

2、资金来源:扶贫再贷款

 

3、还款计划

     根据思府办函[2018]94号文件要求,设计还款计划。

 

四、利益联结方式

发展模式:县农司+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

 

五、项目进度计划

 

六、保障措施

1、健全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2、完善项目生产经营方式

 

3、坚持集中连片统一布局

 

4、严格资金和物资管理

实践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地建设。基地建设依托龙头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做到同一品种,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确保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二、工作目标

一是基地种植计划落实,保证在45万亩以上(各乡镇具体计划面积见附表1),双低油菜普及率在95%以上,平均亩产110公斤以上,总产5万吨。二是促进基地建设与农业标准化、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工作及项目有机结合。三是原料作物单产增加,销售价格增长,产品竞争力增强。四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户均增收50元以上,对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增强。五是为绿色食品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促进企业产品的优质化,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六是带动其它优势农业产业效益增强。

三、工作步骤

(一)建立综合协调组织管理体系

1、成立县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2、基地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基地办),负责基地建设工作。

3、各乡镇、村场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名单。各乡镇乡镇长为责任人,抓农业的副乡镇长为基地生产单元实施负责人,农技站站长及相关技术人员为工作人员,村场由支部书记为责任人,村场班子成员为工作人员。

4、建立健全基地建设目标责任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1、基地办统一负责基地生产管理。基地应建立县、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县、乡、村三级技术管理簿册齐全,农户应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基地投入品清单、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和生产收购合同。在创建期组织实施。

2、基地办应按照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操作规程要下发乡镇、村和农户。基地应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等“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在创建期分段实施。

①统一优良品种。按照秋冬粮油作物生产技术意见,选用我县示范推广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湘杂油631、华油杂7号、湘杂油753、湘杂油814、湘杂油188、中油杂8号、秦优7号、希望98、渝黄二号、蓉油10号、蓉油11号、中双9号、湘杂油114等双低优良品种。各乡镇要因地制宜,选用品种,统一布局,连片种植。在年8月30日前完成。

②统一生产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农业报》刊登的县绿色食品原料(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执行。在创建期分段完成。

③统一投入品供应使用。主要是从种子、农药、肥料使用上严格把关。要求每个乡镇在集镇设立1-2个专供点,每个村设立1个专供点。

④统一田间管理。主要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入手,严格掌握农药使用剂量、方式、安全间隔期。在创建期全程监控。

⑤统一收获。主要是把好基地原料的质量关。在年4月30日至5月30日完成。

3、基地应在显要位置设置基地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基地范围、基地面积、基地建设单位、基地栽培品种、主要技术措施、有效期等内容。在年8月30日前完成。

4、建立生产管理档案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立统一的农户档案制度,绘制基地分布图和地块分布图,并进行统一编号。农户档案应包括基地名称、地块编号、农户姓名、作物品种及种植面积。基地办应建立统一的“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并下发到农户。田间生产管理记录由农户如实填写,内容应包括生产地块编号、种植者、作物名称、品种、种植面积、播种(移栽)时间、土壤耕作及施肥情况、病虫草害防治情况、收获记录、仓储记录、交售记录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应在产品出售后10日内提交基地办存档,并完整保存三年。在创建期实施。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1、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县农业局要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在年12月15日前分三期公布基地允许、禁用、限用投入品目录。

2、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在年8月30日前完成。

3、建立基地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在县农资市场建立由4-5家农资经营单位组成的农资配送队伍,对农业投入品实行连锁配送服务,在创建期全程实施。

4、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基地办要组织力量对投入品使用及投入品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查。不定期监督检查三次以上,在年4月30日结束。

(四)建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

1、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建设的科技含量。县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以农技站为依托,在创建期全程实施。

2、根据需要配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推广员,建立推广网,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操作规程的落实。基地办配备3名生产技术人员,乡镇配备3名生产技术人员,村级配备2名生产技术人员,并建立乡、村、户的示范推广体系。在年9月15日前完成。

3、制定培训计划,对基地各有关领导、生产管理人员、技术推广人员、营销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在创建期培训2次以上,培训考试1次以上。

4、组织基地农户学习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保证每户有一人基本掌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各乡镇在创建期组织农户培训学习3次以上。

(五)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1、建立基地保护区。基地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不得有污染源的企业。在基地保护区不得新增污染企业。

2、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基地路、桥、涵、站、闸设置合理,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田间路面整洁平坦,有绿化,生态环境优良。因地制宜,作出整改规划,并在创建期实施。

3、建立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对基地投入品、基地产品和基地环境的检验检测。创建期不定期抽检3次以上,在年3月30日前完成。

4、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配备相应的条件,实现与中国绿色食品网链接,做到生产、管理、储运、流通信息网上查询。在年7月30日前完成。

(六)建立监督管理制度

1、基地应有专业的人员和队伍负责基地生产档案记录的管理。在创建期实施。

2、基地应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监督管理队伍,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创建期不定期对基地监督检查3次以上,在年4月30日前完成。

3、基地内部建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在年8月30日前完成。

(七)产业化经营

1、基地应依托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产品收购、加工和销售中的组织保障作用。

2、基地、农户应与龙头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协议)。在年8月30日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