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仓储管理的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仓储管理实务; 职业教育
一、行动导向法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
高职《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内容包括货物进库、在库、出库等处理与养护,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它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科目,第二,步骤多,知识点繁多,教师讲授起来费劲而且无味,学生也有同样的感觉,第三,《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内容大部分学生自己看得懂,只有小部分课程内容学生看不明白的。
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如何体现高职的岗位需求?“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为基础,通过合适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在任务的驱使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
在这里,笔者所提到“行动导向的教学法”还非常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自主性”,“自主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活动基本上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仅仅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引者,疑难解答者。也就是说,教师做到了“少讲”,“精讲”,从而克服了《仓储管理实务》的教学弊端,教师讲授起来费劲,学生听起来无味,提高教学效率。
二、行动导向法在《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中的运用
(一)教师对物流仓储管理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起点。我们对广东佛山三水仓储集团、广州兴安平价超市、中山嘉美乐食品有限公司、广州永硕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爱婴岛儿童百货连锁有限公司等多家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的采购部进行了调研,和企业仓库管理员一起对仓储管理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仓储管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与工作的组织、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例如在第二知识模块,我们通过对在库操作实务的仓储管理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得出在库操作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货物堆码苫垫、盘点、拣选、包装、货物养护。
(二)教师设置学习情景,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物流仓储管理》学习情景(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是在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成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例如,项目、任务、案例、产品等。教师将根据企业仓储管理人员完整思维、职业特征及工作任务,把《物流仓储管理》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为学习情境。下达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例如在第二知识模块,对物流仓储管理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后,我们设置这样的学习情景:请每个仓储公司(实训小组)为北方盛大采购的货物进行验收,并填写物资入库初检记录,验收单,货物拒收单,事物保管明细账。
(三)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
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学生自己要认认真真把这章节的知识学懂弄清,接着到网络,图书馆去寻找资料,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这过程中有不明白的,以团队方式进行自主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从旁加以提示,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如果是课外学习讨论,教师不在场,可以把这些有不明白的记下来,待下一步和老师一起讨论,弄清楚。
(四)学生形成方案决策,根据决策方案完成工作任务设计和模拟操作
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之后,通过团队讨论得出的可能方案进行论证决策,形成团队实施方案。例如,例如在第二知识模块,我们通过对在库操作实务的上述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仓储管理软件和智能数字化货架的模拟操作练习了。(1)用自己的相应编号进行登陆。(2) 入库单元实验(3)设置物料信息,在《基础数据/物料信息》中进入物料信息列表页面,进入新增页面根据提供的物料信息,选择录入物料。(4)保存物料信息。
(五)学生自检和展示工作成果,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师生共同评价
(1) 任务成果展示
任务完成后,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可以从任务成果展示中得到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得到学生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语言、行为、思维反应如何,是检测任务是否有效的情况;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与人合作的乐趣,并且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2)自评与互评
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自评一般在小组交流结束时进行,学生对自己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投入或贡献作出客观的评价。互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很多东西,单凭一个人或一组人的智慧是不行的,因此,通过自评与互评,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3) 教师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过程评价强调找到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鼓励和表扬,帮助学生总结提高。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所形成的成果进行评价,这个评价其实就是对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分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由教师和组长在专用表格上作好记载,以便学生自己或同伴、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励性的评价语气,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行动导向法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教学重点的转移
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不能象初中或高中的学习那样,将备课、上课的重点放在传授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方面,而应该是把重点放在培养自己的实用就业能力,放在如何进行能力训练上面来, 因为在未来职业岗位上要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生活动过程成果展示的问题
各个班级的学生规模不同,人数少的班级成果展示比较充分,而人数多的班级成果展示就没那样充分了,减少活动的组数,增加每组学生的人数来解决部分问题,但这种做法又引发了新的问题。比如因为学生人数的增多而导致学生活动组织效率低下,因为时间问题部分学生无法参与讨论。另外有些学生不主动参与活动而是当观众,这些问题都待于解决。
(三)教师的教学设计过程有待于完善
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区别。在思想上,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存在传统的惯性,要改变这种惯性需要花很多时间,需要更多精力和方法。客观上,行动导向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经验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在短时的条件下很难有效得到改善。所以行动导向法的实施,效果未尽人意。我们期待通过建立有效的,与津贴挂钓的激励机制,和通过现有教师的工作实践培训和教学方法集训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行动导向法是高职院校教育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工作过程的《仓储管理实务》项目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置身真实或仿真的工作中,亲自尝试订单处理、搬运、出入库操作、拣货、盘点、配货等不同工作任务,生动客观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维度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适应行业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ank,Wemer.Meyer Hilberet.Didaktische Modelle[M].Voellig uberarb.Auflage.Comelsen.Berlin.2002:3 14—321.
[2]郑建萍.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理论和问题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9).
1物流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版权所有有版权所有
物流在企业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物流是渗透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潜在的成本类投入,也就是说,从原材料供应到商品正式上架,这里面全部包括着物流成本费用,其作用可想而知。目前在很多企业中,物流成本不在企业会计制度,一般生产企业是把物流费用计入产品成本费用中,而商业企业的物流费用和商品流通费用是混合在一起计算的。这样造成的问题就是很难计算出完整的物流成本,甚至难以提取物流成本单独的数据。因此,物流成本的控制对企业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控制内容。
2物流局部控制方法
对于物流控制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就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
2.1运输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销售,运输的作用非常重要。而物流的主要成分就是运输,因此,我们要着重研究运输成本中包括的内容:固定成本、车公里变动成本、吨公里变动成本和其它变动成本。运输费用控制的控制点主要在运输时间、运输准确的可靠性以及运输批量水平等数据控制方面的因素。
2.2仓储
仓储成本对于运输成本来说相对简单,这里的管理重于计算。仓储成本的有效手段主要是简化出入库手续,对仓储货物信息采用现代化设备,尽量缩短货物库存时间。在这几点中,最重要的就是仓储管理人员的负责态度和认真精神,并借助一定现代仪器。
2.3装卸搬运成本
装卸搬运费是物流中出入货物之间的费用,这些费用的合理化支出是可以建立在仓储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上的,也是一个企业科学化流程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复装卸搬运,一方面说明企业的管理缺乏对于企业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科学性安排,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因此,在装卸搬运中,尽可能一次到位,降低成本。
2.4包装费用
企业产品的包装一般占全部物流费用的10%到50%,这个数字说明包装在物流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而包装的损耗主要就是在运输过程中对包装材料的选择。因此,在包装材料选择方面,应当根据产品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包装材料,并将包装材料的大小尺寸及材料在各地区的具体数据收集整理,做好包装材料的选用。另外,还可以在包装材料的再利用上下功夫,反复使用,降低成本。
3物流综合控制方法
3.1事前控制
企业物流综合控制就是在企业组织物流管理前,将所有涉及到物流成本的所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计算和规划,对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预算性分析、掌握,这样有助于企业合理控制物流成本数据在预算内的运行。这样的做法就是科学的掌握企业可能产生的物流成本,并在不断的物流管理工作中改进局部具体运做中的技术性问题。
3.2事中控制
在物流管理程序中,需要对很多操作步骤反复检验,这一部分成功与否都将对物流成本有着重要作用。在企业物流管理的具体实践中,很多预测性数据很可能在具体运做中产生偏差或者成本增加,因此,在物流活动中,将物流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保存数据,以便在以后的物流活动中改进。这样的目的主要就是针对局部环节方面的操作控制,也是对物流成本控制可能出现的问题做积累资料和数据。
3.3事后控制
关键词: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
Abstract:SummarizesU.S.A.enterprises’lawoflogisticsmanagementondevelopinginfiftyyears,setsoutfromthelogisticsmanagement’scurrentsituationoftheChineseenterprises,andputforwardseverallawssuitabletoenterprisesofourcountry.Thenonthebasisofthisanalyze,theauthorputforwardsomeviewsonstrategyofthemodernenterpriselogistics.
Keyword:logisticsofenterprisesstrategymanagementmakingoflogisticsE-business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研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研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与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与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预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意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与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应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应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认识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与供应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应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认识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应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应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准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于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与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意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与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预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预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与到企业决策中去。
4.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研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好像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好像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如果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作用。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措施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应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意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与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摘要:企业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营销电子商务
1.美国企业物流五十年
美国作为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探究从50年代就开始了。到今天,无论是理论还是方法,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我们探究美国企业物流50年的发展历史,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总结一些经验,对于我们的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不无裨益。美国企业物流的演化发展大致可分为分散管理、功能管理、内部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4个阶段。
1.1分散管理阶段(60年代以前)
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的美国企业对于物流的管理很薄弱,甚至忽视这方面的管理。物流的各项职能被分散在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中,造成本来连续的物流过程被隔裂开来。而各部门有限的职责使得管理者往往只追求本部门效率的提高,不可能顾及整个组织范围内成本的降低。物流业务发生的成本归进了各个不同的成本中心,很难综合计算出物流成本的确实水平,企业成本居高不下。
1.2历时20年的功能管理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进入60年代后,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集中管理,将物流管理分为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两个功能部分。前者包括和生产有关的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及废旧物料的采购、加工、仓储、搬运、回收复用等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尤其要指出的是他们将生产时间表的制定也纳入了物流职能部门,物流和生产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后者的重点在于产成品从生产线到用户的实物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订单处理、需求猜测和用户服务等活动。可以看到,营销及销售部门的有些业务被纳入到了物流职能中去。为了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做了大量的调整,如扩展传统采购部门的职责,成立一体化的配送部门。物流管理者的职位也由此提升了,出现了“物流主管”的头衔,物流业务由副总裁级的领导来监督和控制。值得指出的是,功能阶段的形成除了成本压力外,更多的公司开始注重到用户服务也是物流管理的目标之一,如何实现在一定的用户服务水平下降低成本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另外,计算机用于生产和数据处理,MRP软件的出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3内部一体化时期(80年代)
70年代末,美国对交通运输业实行了放松管制政策,这一改革促成了运输企业向全面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尤其到了放松管制的后期,市场上存在的物流服务项目越来越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以全方位物流服务提供者的面孔脱颖而出,社会物流力量基本形成,生产企业开始考虑和承运人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以期降低物流成本,共同受益。同时,大量的公司开始使用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条码技术和个人电脑,企业间的交流和信息处理加速发展,JIT和DRP技术广泛运用到企业物流管理中去。
这一时期,管理者逐渐将物资管理和物资配送看成是—个有机的整体,后勤一体化管理在企业中出现并应用开来。至此,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新问题之一,很多企业开始制定物流战略计划,高级物流管理者也明显增多,并且越来越多地参和到企业的计划和决策中去。
1.4外部一体化阶段(90年代至今)
80年代末美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首先,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纷纷兼并重组,精减业务和机构。同样,各个公司的物流部门之间也必须合并或重组,这对企业物流来说是管理和组织上的全面变革;其次,随着国际间贸易的增长,跨国业务对物流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摘要:在远距离的市场运作中保证物流成本的节约;同时,市场也不断要求企业超越成本,在时间和质量上建立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供给链管理的出现将一体化概念从单个公司扩展到了供给链上的所有公司。在整条增值链中,单个公司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有效配置链上成员的资源,可以提高整条链的效率,以获得链的竞争优势。这一理念使得各个公司进行物流的外部一体化摘要:①集体制定投资计划,共享对物流投资带来的好处;②统一的产品包装设计,便于使用共同的仓储、装卸和运输设备;③共享信息,采用DRP或JIT系统以消除库存冗余;④共享专业技术。这样,企业得以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竞争力的建立。
2.规律的总结
从以上可以看到,企业物流在美国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重视、从经验到科学、从自发到自觉的熟悉过程,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我们参考和学习。
2.1环境的转变
首先是政策环境。美国对于交通运输业政策的转变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功能,很多专业化的物流公司都是从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发展起来的,这样为物流的社会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物流社会化是企业在物流方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技术环境。企业物流得以从分散走向整合,离不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最后是市场环境。市场对于物流的要求一直有两方面摘要:成本和用户服务。降低成本是永恒不变的企业目标,但是市场对于用户服务的需求却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传统上,人们要求物流必须及时,准确;而在供给链管理中,物流则更强调企业和供给商和用户的协作,物流速度和服务质量成为衡量供给链竞争能力的一项指标。
2.2观念的转变
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有对于物流本质熟悉的提高,美国企业的物流观念可以总结为4个阶段摘要:①人们认为物流管理的任务是控制产成品的运输和仓储。对物流管理的理解是企业功能的分割,偏重于操作;②物流管理的任务被看作是物品流动活动的整合和控制内部运输。这时的理解中加入了人的因素,将个人主动性融入到了整个的物流过程中。管理者通过协调平衡寻找改进的机会;③人们发现企业物流的优化能为企业带来服务水平的差异性,于是物流被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又一源泉,进而成为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④供给链管理出现后,整合物流的观念继续发扬,企业物流只是供给链物流的一部分,而不再被隔离出来单独考虑。
3.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3.1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当前,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企业物流管理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行业都先后开展城市物流规划、企业物流管理试点等工作,物流被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进步为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预备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目前,国内物流和配送服务已有较快的发展,交通运输企业、仓储运输公司纷纷建立大规模的物资配载(配送)中心,组成专业运输车队,以大型企业为主要用户,展开以配合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社会物流服务,社会物流能力正在形成。这一切都说明,我国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构建企业物流战略,从环境上讲,条件已基本具备,应该抓住时机,大胆举措。
3.2分阶段,有步骤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物流战略
我们看到美国的企业推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经历了50年,4个阶段,其中有技术的原因,也有熟悉上的局限性。我国的生产企业可以缩短这一个摸索的过程,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可借鉴的经验,技术上也已经成熟,但我们也不可能逾越这个过程。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制定企业分阶段、分层次的物流战略。
首先,从美国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轨迹来看,我们要实现这一过程至少也要经历3个阶段,即企业内部局部物流整合,企业内物流一体化和外部一体化。其次,针对不同物流战略规划的实施,也应该遵循分阶段的原则,边实施,边分析,边改进。比如,企业在整合分销配送系统时,可以分为调整组织结构、优化储运环节、形成信息通道、建设营销网络、形成信息系统这样5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3.3降低成本和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兼顾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成本和顾客服务水平都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降低成本是企业永恒的话题,而用户服务这一新生理念却后来居上,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有关降低成本。企业在物流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总成本观念,着重在产生物流成本的一些关键领域进行必要的核算和权衡。更重要的是,物流活动是直接面对上游供给商和下游消费者的活动,所以物流是一种企业给予的服务。接受服务的用户直接感受到的是物品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所以,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满足用户的需求(把企业的产品以最快的方式、最低的成本交付给用户),是企业物流战略的全局性目标。
从美国企业的经验来看,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几条;①制定企业的服务水平标准体系,并根据用户的需求,动态地修正这一体系;②和上下游的企业联合。建立合作伙伴关系;③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利用专业化物流的规模效益带来的低成本。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用户满足度的管理体系,实施用户满足工程。
3.4实现组织结构转变和战略转变同步
从美国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企业物流观念的更新,物流管理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组织在结构和职能划分上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同样,我们的企业在进行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组织上的改革和创新。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企业是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库存控制、物料需求、采购、生产计划、需求猜测、销售网络等职能被分布在财务、生产、营销、销售等不同部门中,没有出现独立的物流管理功能和职能部门。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流管理阶段的不同目标和自身管理经验的积累,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首先可以尝试现有结构下的功能合并和集合,然后逐步地将物流功能独立出来,比如建立面向商或零售商的物流配送部门,集中负责需求猜测、产品配送控制、用户服务调查监督等职能。再进一步就可以实现物流一体化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的关键是有一个高层经理的领导,由他来统一所有物流功能和运作。这其中,要大胆地启用物流管理人才,委以适当的权限,便于物流参和到企业决策中去。
4.笔者自己的一些看法
4.1企业应当重视市场营销战略组合中的物流战略
传统的4PS营销战略体系,包括产品战略、价格战略、渠道战略和促销战略,没有提到物流战略,这说明人们对物流战略在市场营销中的重要功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物流理论本来是在探究市场营销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为市场营销服务的,可是越到后来,似乎二者是越来越分离了,人们一提到市场营销,似乎就只有开拓市场的含义,而把物流作为市场营销的一个因素的含义渐渐忘却了。
事实上,物流是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用户能否接受企业的产品,成为企业的市场成员,只有一个很实际的衡量标准,就是考虑能否保质保量、及时地得到企业的合格产品和服务,你的产品再好、质量再高、价格再低、促销语言再好听,假如最后你的产品不能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或者即使送过来了,但是送货成本很高,服务质量不好,则一切都是空的,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你的产品,这就是物流的重要性,就是物流对市场营销效果的最后决定功能。
企业在市场营销中运用物流战略是指通过物流来达到扩大市场、促进销售的所有办法谋略,它包括许多具体内容摘要:例如产品实体分销战略,供给链营销战略,第三方物流战略,商物分离战略,联合配送战略以及准时化战略等。对产品开展物流营销,不仅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物流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对于顾客来说,由于送货准时、保质保量,大大提高了顾客的满足程度,从而赢得了市场;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可以达到巩固和扩大市场的目的。
4.2企业应当建立自己信息管理和通讯管理的电子商务物流操作平台
现今,网络化的商业行销,即所谓的电子商务,是非常流行的营销方式。而电子商务最重要的是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融合为一体。随着商业化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来完成交易。而物流在电子商务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沂水县是农业大县,又是食品工业强县,享有“中国食品城”的美誉。全县人口111万人,常年粮食产量达1.5亿kg左右,全县现有食品加工企业280多家,其中有6家“全国优秀龙头食品企业”,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粮食加工转化量约14亿kg,每年需要从县外购进粮食12.5亿kg,日均粮食流入量350万kg左右,粮食流通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
面对这种形势,沂水县粮食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从维护粮食市场秩序人手,保障粮食产业发展,认真履行好粮食流通管理职责。通过积极抓好粮食政策宣传、大力开展粮食行政执法、认真抓好社会粮食流通统计、主动为用粮企业组织粮源,保障了全县粮食产业健康规范的发展。
《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沂水县粮食局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对国家粮食政策进行广泛宣传,为《条例》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把维护市场秩序,搞活粮食流通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履行粮食流通管理职责,成立了粮食监督检查大队,加强市场监管,同时认真搞好粮食收购资格审查工作,维护了粮食市场秩序;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指导监督企业依法建立粮食经营台帐,搞好信息调度和粮情分析,为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依据;采取跨区域建立粮食生产基地、定单收购等形式,建立新型的粮食购销网络,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仓储设施、粮源信息和购销业务人员方面的优势,积极为用粮企业组织粮源、代购粮食、搞活购销,规范有序和诚信稳固的大粮食流通格局。进一步促进了沂水县粮食产业的发展。
其次,沂水县粮食局把名牌创建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场需求,帮助和鼓励企业建立食品研发中心,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同时,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在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面推行规范管理模式,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新闻媒体加强对企业产品的宣传,提高企业知名度。目前,正航、得力和大仓三家企业均获得“全国优秀食品龙头企业”称号,“正航”、“得力”、“大仓”商标均成为山东省著名商标:正航饼干、青援饼干、得力豆奶、大仓面粉都成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其中,“正航”、“青援”还获得了“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
针对产品在市场上“投放、成长、成熟、衰落”的特点,沂水县粮食局制定了“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淘汰一代”的企业产品创新战略,引进国内外先进食品生产设备,将传统的食品工艺与现代食品技术相嫁接,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多家企业研发出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和青睐的食品新品种,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为扶持和促进粮办工业企业的发展。沂水县粮食局实行局领导帮扶责任制,及时调度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落实扶持政策。为用粮企业争取调度资金2960万元,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压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
再次,沂水县粮食局深化粮食企业改革,为粮食产业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在原山东省沂水粮食储备库的基础上投资1570万元扩建了山东沂水国家粮食储备库,总仓容0.35亿kg。粮库装备了先进的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计算机测温、库区实时摄录和信息网络系统等先进设备,是一个具有一流储粮设施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新型储备粮库。2005年,该库被国家粮食局认定为具有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近年来,粮库被临沂市粮食局评为“四无粮仓”、“市级储备粮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2006年10月,又获得市级2006年度“小麦托市收购工作先进收购库点”等称号。
沂水县粮食局在深入调查和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先后采取产权出售、国有股转让、破产重组等改制形式,对全县粮办工业企业实施改革改制,进一步盘活了企业资产,建立起产权清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正航食品有限公司、得力食品公司和大仓制粉有限公司通过改制,都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2005年是山东省确定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攻坚年”,按照省、市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要求,沂水县粮食局顺利的解除了366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的劳动关系,置换了身份,圆满完成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任务,促进了粮食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次成功改制,大大减轻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人员分流安置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