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范文第1篇

养老金是国家对职工的养老补贴,而退休金是企业对职工的退休补贴,可以看作是长期工作的一种奖励性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州养老金申请条件一览2022,更多申请书点击“养老金申请条件”查看!

广州养老金申请书社会劳动保险局:

本人___,性别:_,生于__年__月__日。属__城镇居民,由于年老体弱、无固定经济收入,养老问题一直没有保障,虽然目前已超过参保年龄,但我参保缴费的愿望很迫切,仍想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依照相关政策规定,本个自愿申请延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退休)时间,从__年__月起补缴养老保险费,待缴费年限满十五年后办理相关手续,望贵局领导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haoword

__年__月__日

广州养老金申请条件缴纳社保人法定年龄60岁。总计缴费年限做到要求缴费年限且未享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工资待遇,可申请办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资待遇。

广州养老金申请材料1.合理身份证证件

2.户口本

3.社会保障卡或银行存折(卡)

广州养老金申请手续在网上办理手续:

1.网上办理:申办人点一下广东政府门户网站“线上申请办理”按键后登陆,线上填好申请表格单,提交申请材料。

不合理必须填好申请报告及提交别的申请材料的,视作无效申请。

2.受理:受理单位对申办人在网上上传原材料PDF开展核查,在3个工作中日内做出受理或不予以受理决策。

状况繁杂的,在法律规定办结期限内作出决定。

3.办结:短信提醒申办人备齐需核实的申请办理原材料实体正本到页面递交核实或邮寄原材料正本递交核实,交检原材料与在网上上传PDF相符合现场给与核准单或邮寄核准单及退还原材料正本。

(仅适用根据邮政快递揽收.寄包裹,邮寄花费为申请者自付)

对话框办理手续:

1.申请办理:申办人根据当场明确提出申请书,依据规定递交申请材料。

2.受理:受理单位现场对申办人的资质和申请材料的有效性开展核查,做出受理或不予以受理决策。

受理的出示《受理回执》,并在3个工作中日内办结。状况繁杂的,在法律规定办结期限内办结。

3.办结:受理单位办结业务流程通告申办人领到核准单或邮寄核准单。

(仅适用根据邮政快递揽收.寄包裹,邮寄花费为申请者自付)

备注名称:不一样做事网站的步骤和原材料很有可能存有差别,提议申请办理前资询。

养老金和退休金的区别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实际上,所谓的“养老金”与“退休金”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然而,目前很多人都把养老金说成是退休金,事实上,这是不对的,养老金和退休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这两种退休的福利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那么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

首先,退休金是国家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在职工在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其对社会的贡献和享受养老保险的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着一次性支付给货币的形式的保险待遇,主要是用于保障员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

一般来说,这并不是强制性的,用人单位在员工退休时会发放相应的退休金,这也算是企业给予员工的福利,并且也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有,那说明这个企业的福利待遇是非常不错的,如果没有,其实那也是合理的。

另一方面,养老金是国家级别的部分给所有满足条件的老人们的福利,养老金与我们的社保是直接挂钩的,而社保又包括了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等。

实际上养老金即社保中的养老保险,全称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来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年限,或者因年老而丧失了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为了保障这一类人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此外,退休金和养老金的领取方法也不相同,养老金,只限于分期领取,直到去世为止,如果未领满10年,参保人便不幸去世的,可作为遗产由受益人也可以一次性或分期领取剩余的养老金,直至领满10年为止,也都是根据国家统一的标准来领取的。而退休金的领取方式包括了两种,一种是一次性领取另外一种也可以进行和分期领取,这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范文第2篇

原告李某于 1979 年在被告宜昌市某建材公司参加工作,为该公司砖厂成型车间操作工。1981年 8 月 31 日在工作中其右臂被制砖主机绞断,伤愈后被安排在单位从事收发工作。1989年 11 月 5 日,李某要求被告给予一次性补偿伤残费用后与其脱离关系。于是,双方于 1990 年1月2日签订一份《协议书》,约定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伤残补助费、养老保险金、假肢费等费用后,“双方再不存在任何关系”。协议订立后,双方均按协议履行了义务。1995年7月1日,原告向被告提出申请对其工伤致残进行鉴定,被告如实对原告的工伤填写了《企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鉴定表》,并报送劳动局对其进行认定。同年10月20日,劳动局认定原告为五级伤残职工,但其待遇未落实,原告也未向有关部门反映与申请仲裁。2003年 10 月10 日,原告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补发和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报销补交养老保险金,支付医疗保险费、假肢费。劳动仲裁委员会经审理认为,双方订立的协议书系原告自愿辞职,已明确约定双方不再存在劳动关系,即驳回了李某的仲裁请求。李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被告按每月 432 元的标准发放伤残抚恤金,补发1990年至判决之日每月254 元伤残补助费,报销原告已缴纳的养老保险金 15382.40 元及交纳以后的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费 5028 元及假肢费。被告某建材公司辩称:双方于1990年1月2日订立协议书后就不再具有劳动关系,原告向被告主张上述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裁判要点: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1、原告向被告递交申请书,要求一次性解决伤残补助费,被告经请示同意后,双方协商一致订立协议书。从订立协议书后原告申请工伤认定的行为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看,其原告申请与订立协议的主观心态为辞职行为,双方通过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关系。故原告要求被告履行交纳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养老保险费的义务,无法律依据,应不予支持。2、原、被告在 1990 年1月2日就解除劳动关系后的经济补偿、伤残补助等已达成一致意见,并已履行完毕。而且即使原告主张  1995 年7月要求认定工伤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工伤待遇的理由成立,但其在收到该认定并办理了伤残证后,未找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申请仲裁,依照劳动法规定发生争议 60 日内应申请仲裁,其现在主张已超过仲裁时效,也难以支持。遂判决:驳回原告李某的诉讼请求。

「评析:

从本案来看,当事人之间争议的焦点主要是1990 年1月2日双方订立的《协议书》是退职还是辞职,双方是否解除了劳动合同,是否还具有劳动关系;原告向被告主张上述权利,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这都是解决本案纠纷的关键。

1、关于双方是否还具有劳动关系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退职与辞职的概念。所谓退职,是指本人自愿,或因丧失工作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而办理离职手续享受相应待遇的人员。所谓辞职,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愿要求免去现任职务的行为。本案中,原告李某为解决其离厂后的伤残补助等问题,向被告递交了一份申请书,要求一次性解决伤残补助费,被告同意后,双方所签订的协议书的内容记载与申请书的意思表达一致,该申请书的内容是原告当时真实意思的表示。从订立协议书后原告申请工伤认定的行为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看,其原告申请与订立协议的主观心态为辞职行为。

其次,要准确把握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征。依照我国劳动法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从立法来看,并未规定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应具备何种条件,只要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协议,便可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从实践来看,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双方当事人具有平等的解除合同请求权。(2)必须经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而达成协议,才可解除合同,任何一方不能强加自己的意志于对方当事人。(3)协议解除不受约定终止合同条件的约束。(4)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如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应承担赔偿责任。1990年1月2日,原、被告双方根据相关规定签订一份《协议书》,约定被告一次性给付原告伤残补助费、养老保险金、假肢费等费用后,“双方再不存在任何关系”。协议订立后,双方劳动关系解除符合协议解除合同的特征。本案中,原告与被告双方签订了协议书,系双方真实意思之表示,且协议之内容不违反劳动法之规定,应当认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依该协议享有权利、履行义务。被告并非单方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不应支付双重经济补偿。

再次,要正确理解经济补偿金适用范围。按照劳动法及相关规定,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三种,即行政责任、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经济责任是指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即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依法一次性给劳动者经济上的补助费用。按照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6)243号《关于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问题的复函》所作解释:“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合同解除时,企业按照劳动法及其配套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支付给职工一定数额的补偿金。根据上述规定,经济补偿金主要运用于下列范围:(1)非过失性辞退的经济补偿;(2)经济性裁员的经济补偿;(3)用人单位逾期给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

与此同时,我国《劳动法》第28条对应给予经济补偿的情形也作了较明确界定:一是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二是非过失性辞退劳动者,包括三种情况:(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三是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如果我们认定原告是辞职行为,就不能享受补偿金。因为除上述之外的其他情形则不能享受经济补偿金。

从本案来看,原告申请工伤认定的行为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看,其主观心态为辞职行为,应属“其他情形”。因此,既然双方通过协商一致,原告属于自愿辞职行为,就不能享受补偿金。也就是说,在原告自愿辞职并与被告达成协议书,双方解除了劳动合同不再具有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其要求被告履行交纳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养老保险费的义务,没有法律和政策依据,因而李某的请求不应得到支持。

2、原告主张权利是否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一审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对被告就诉讼时效的抗辩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1)在民事诉讼中,被告就诉讼时效提出抗辩的,人民法院应予以审查诉讼时效期间。

(2)劳动者请求用工单位补缴社会保障费的,应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用工单位二年内主张,因逾期主张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82条裁决不予受理后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3)劳动者请求用工单位承担工伤待遇的,应从劳动者治疗终结之日起或法规规定的伤残评定之日起一年内主张,因逾期主张而被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劳动法》第82条规定裁决不予受理后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82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以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范文第3篇

第一条私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为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维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由私人投资形成,属于私人所有,具有企业的基本条件,经依法登记注册,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扶持私营企业的发展,按照国家和省的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发展生产型、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鼓励兴办服务农业和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产业;为私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条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私营企业职工应当依法组建工会,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

第二章私营企业的组织形式

第六条私营企业的主要形式:

(一)独资企业;

(二)合伙企业;

(三)有限责任公司。

第七条独资企业是指一人出资经营,出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第八条合伙企业是指二人以上按照协议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合伙企业应当有书面合伙协议书。合伙协议书应当载明合伙人的出资形式、出资数额、利润分配、债务承担、入伙、退伙、合伙终止、清算等事项。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无限责任。

第九条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第十条私营企业可以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

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

第十一条私营企业可以与其他经济组织联合经营,联营各方资产所有权属不变,并依照协议的约定承担法律责任。

私营企业可以依法向其他企业投资、入股,可以承包、租赁、兼并其他企业。

私营企业可以依法与外商兴办合资、合作企业。

第三章私营企业的登记注册

第十二条凡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下列人员可以申请开办私营企业:

(一)城镇待业人员;

(二)农村村民;

(三)个体工商户;

(四)辞职、退职、退伍、离休、退休人员;

(五)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人员。

第十三条申请开办私营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符合规定的企业名称;

(二)投资者符合规定人数;

(三)有与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及从业人员;

(四)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设施;

(五)符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申请开办私营企业,必须持有关证件,向生产经营场所或企业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的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取得营业执照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始得生产经营。

第十五条申请开办私营企业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文件:

(一)申请人身份证明;

(二)开业登记申请书;

(三)生产经营场地产权证明或场地使用证明;

(四)企业章程;

(五)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的其他有效文件。

第十六条依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生产经营需要经过特别批准的行业和商品,申请登记注册时应提供相应的批准文件。

第十七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开业登记申请三十日内,对符合条件的进行登记注册,发给营业执照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不符合开办条件的,不予登记注册,并说明理由。

开办私营企业需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有关部门应当在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理,批准的发给批准文件;不予批准的,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在边远、高寒分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申请开办私营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免费予以登记注册。

第十九条私营企业应当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到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部门申报税务登记。

第二十条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开业后,不得减少注册资本。确需减少的,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登报通告债权人,公告期满债权人无异议的,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开业后,要求增大注册资本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新增注册资本的合法验资证明,并办理变更登记。

第二十一条私营企业分立、合并、转让、迁移、设立或撤销分支机构以及改变主要登记事项,必须向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重新登记,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企业登记公告。

第二十二条私营企业终止,必须进行财产清算,缴清税款,清偿债务,向社会公告,并向原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登记。

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申请破产,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企业破产还债程序以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国家机关和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不得出具证明或采取其他手段,使私营企业登记注册为国有、集体企业。

第四章私营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十四条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使用、转让企业名称、字号和注册商标;

(二)在核准登记的范围内自主经营;

(三)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四)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五)依法自主决定企业的用工;

(六)依法自主决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职工工资分配和奖惩办法;

(七)参加国家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决定企业内部专业职务评聘;

(八)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决定企业产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

(九)参加国家或有关部门、地区组织的产品鉴定、质量认证、技术鉴定、计量测试、展销定货和文化技术培训及其他各种行业活动;

(十)申请注册商标、专利,申报科研成果;

(十一)申报国家和地方的科研、开发项目;

(十二)依法订立、履行、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

(十三)依法提出企业变更、歇业、停产、破产申请;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二十五条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接受国家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遵循自愿、平等、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职业道德;

(三)依法纳税;

(四)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交纳有关费用;

(五)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依法向有关部门提交统计资料;

(六)遵守国家价格管理规定;

(七)依法履行合同;

(八)保证生产经营产品的质量,不得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九)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十)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

(十一)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六条除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另有规定的外,私营企业有权经营任何行业和商品。

第二十七条具备条件的私营企业可以依法申请外贸进出口权。也可以与有外贸进出口权的企业联营,或以委托等方式开展外贸业务。

第二十八条私营企业合法使用的生产经营场所,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随意侵占;因建设需要拆迁的,建设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妥善安置,造成损失的,按规定给予补偿。

第二十九条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参军、升学、评选劳模等方面,同国有、集体企业职工享有同等的地位。

第三十条私营企业有权拒绝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以外的收费、罚款,有权拒绝各种摊派以及超标准收费。

私营企业因拒绝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而受到打击报复,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有权向国家有关机关检举、控告或者向人民法院。

第三十一条私营企业招用职工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劳动报酬,保障职工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为职工办理失业、养老、医疗和伤残保险。

私营企业应当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

第三十二条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为职工提供劳动保护用品,做到安全生产。

对从事影响人身健康或安全的行业和工种的,必须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私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不得雇佣童工。

不得以暴力威胁或其他违法手段强迫职工劳动或延长劳动时间,严禁虐待、侮辱职工,不得引诱、教唆、胁迫职工从事违法活动。

第三十四条私营企业在作出对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或其他行政处分的决定时,应当事先征求本企业(或行业)工会的意见。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要求该企业重新研究处理。

第三十五条私营企业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依法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五章管理与服务

第三十六条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私营企业实施行政管理和监督,保护合法生产经营活动,查处违法行为。

第三十七条各级计划、经贸部门应当研究制定私营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加强宏观指导,并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私营企业的原材燃料、水、电和产品鉴定、产品出口、技术改造、技术职务评定以及出国从事商务活动等事项。

第三十八条各级乡镇企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引导和支持农村私营企业的发展,提前、产中、产后服务,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等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九条各级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乡建设规划,为私营企业选择生产经营场所提供信息服务。

第四十条私营企业依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申请减免税,凡符合条件的,各级税务部门应当及时为企业办理减免税手续。

第四十一条有关部门向私营企业收取各项费用,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执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私营企业提供超出法律、法规、行政规章规定以外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得乱罚款。

第四十二条各级工商业联合会应当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私营企业爱国、敬业、守法,为其提供市场信息和咨询服务,维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四十三条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依法对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服务、监督和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偷税、骗税、抗税或其他税务违法、违章行为;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以及其他违反国家资源、金融、卫生、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行为的,由有关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予以处罚。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无照经营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限期办理注册登记,对不符合条件的,责令停止经营;对拒绝接受管理继续经营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以公司名义无照经营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处罚。

第四十六条国家机关和国有、集体企业、事业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的,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纠正,并由其主管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严重过失或故意造成私营企业虚假登记注册的,由主管部门根据情节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给予经济处罚。

第四十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凡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的规定,向私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由监察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追究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并处以违法收入一至三倍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中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侵犯私营企业合法权益而造成损失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索贿受贿,侵害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由监察部门或有关主管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并没收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私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同一违法行为,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以同样事实和理由对其重复处罚。

第五十一条依照本条例规定的罚没收入一律全额上缴同级财政。

第五十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讼。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申请复议、不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附则

企业职工退休申请书范文第4篇

第一条为加强国有产权转让管理,规范国有产权转让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令第3号)、《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浙江省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浙政〔1997〕12号)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县范围内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团组织(以下统称转让方)将所持有的国有产权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受让方)的转让活动。

第三条国有产权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保护国家利益和其他各方合法权益。

第四条县招投标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管委会)为县政府负责招标投标市场管理的议事协调机构,领导和协调全县招标投标工作。县管委会下设县招投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县招管办),具体承担管委会的日常工作,负责对全县国有产权转让活动的综合协调和监管。

第五条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国资委)是代表县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负责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直属特设机构。县国资委下设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资办),具体承担县国资委的日常工作,负责执行县国资委的决议、决定或者批准国有产权转让事项。

县财政局和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国有产权转让活动的监督管理。

前款所称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是指实施政府特许经营权、国有知识产权以及其他无形资产的行政管理部门。

第六条县招投标中心是全县国有产权转让活动的固定场所,为产权转让活动提供交易场地、信息和咨询服务,对产权转让活动全过程进行见证。

第七条国有产权转让统一在县招投标中心公开进行。

第二章国有产权转让的范围和方式

第八条国有产权转让的范围包括:

(一)国有企业的整体或部分产权;

(二)有限责任公司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

(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的国有股权;

(四)行政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国有产权;

(五)政府特许经营权、国有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资产的产权;

(六)国有资产租赁权、经营权、使用权等;

(七)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国有产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家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和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第三章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

第十条国有产权转让及其转让方式,转让方应当按规定权限向县国资委或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履行报批手续。

第十一条经批准同意转让的国有产权,转让方应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结果报经县国资办核准或备案。

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价格应以不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价值作为出让底价。转让价格低于资产评估价值的,应当暂停转让,在获得县国资委或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以协议方式进行转让的,转让价格不得低于经核准或备案的资产评估价值。

第十二条转让方应委托县招投标中心组织实施国有产权转让,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国有产权转让委托书;

(二)转让方的有效资格证明或者其他有效证明;

(三)转让国有产权的有效归属证明;

(四)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文件;

(五)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国有资产评估核准或评估备案文本;

(六)转让标的情况说明;

(七)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需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三条县招投标中心在收到转让方所提供的委托申请材料,材料齐全的,应及时进行受理登记。

第十四条国有产权重大标的物或在社会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标的物,采取拍卖方式转让的,应通过公开选择方式确定拍卖机构。

第十五条国有产权转让应在县招投标信息网站或指定媒体上公告,广泛征集受让方,公告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第十六条征集受让方时,转让方可以对受让方提出必要的受让条件。受让方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用;

(三)受让方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受让方向县招投标中心提出受让国有产权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购买产权的申请书;

(二)受让方的资格证明;

(三)受让方的资信证明;

(四)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其他规定需提供的有关材料。

第十八条县招投标中心按照公告的受让条件提出受让方资格的审核意见,并征求转让方意见后,确认意向受让人资格。

第十九条经公开征集产生两个(含)以上意向受让方时,按核准的产权转让方式和有关规定公开进行转让。

第二十条经公开征集只产生一个意向受让方,经县国资委或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协议转让方式,并由县招投标中心组织实施。

第二十一条国有产权转让成交后,由县招投标中心出具国有产权转让成交通知单,并见证转让双方签订国有产权转让合同。

第二十二条国有产权转让的全部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性付清。产权转让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二十三条转让双方应按合同规定办理产权交接手续,县国资办、县招投标中心等单位共同派员监接,据实填写产权交接清单。

第二十四条转让双方产权交接完毕后,凭国有产权转让成交通知单、转让合同、产权交接清单和相关资料,依法办理产权变更手续。

第二十五条国有产权转让保证金,由县招投标中心统一代收代退。

第二十六条国有产权转让取得的净收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国有产权转让的中止、终止和无效

第二十七条国有产权转让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中止:

(一)转让方或受让方认为须中止的;

(二)第三方对转让方的转让产权提出异议的;

(三)因不可抗力或意外事故,致使转让暂不能进行的;

(四)企业国有产权整体转让时,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未作妥善安置的;

(五)依法应当中止产权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条国有产权转让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法律、法规和规章明文禁止的;

(二)产权归属不清或处分权限有争议的;

(三)已实施抵押、担保和司法、行政、仲裁等强制措施的;

(四)合法契约规定期内不得转让的;

(五)未取得相应批准文件的;

(六)产权实物灭失的;

(七)转让方或受让方提出终止产权转让,并经县国资委或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确认的;

(八)被中止的产权转让活动,逾期未提出申请,经县国资委或相关产权转让管理部门作出终止的;

(九)人民法院、仲裁机构或者有关的行政执法机构确认转让方对其委托出让的产权无处分权而发出终止转让书面通知的;

(十)依法终止产权转让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九条国有产权转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转让无效:

(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规定的;

(二)转让方或受让方不具备转让、受让资格的;

(三)转让方与受让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产权,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四)受让方采取欺诈、隐瞒等手段影响转让方的选择以及产权转让合同签订的;

(五)受让方在产权转让拍卖、招投标和其它竞价中,恶意串通压低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

第三十条在产权转让过程中发生产权转让纠纷的,当事人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按规定权限责令其限期改正,退还违法所得和被侵占的国有资产。对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部门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国有产权转让活动中、、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乡镇政府及供销、经贸等部门持有或代管的集体产权转让,参照本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