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澄江化石展览;应用

通过澄江化石人们能够看到距今5.3亿年前地球面貌,因此澄江化石具有非常突出的研究价值。澄江化石出现在早寒武纪时代,该时代海洋生物大量出现,为地球生命的延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现今发现的200多个澄江化石物种,只有7个属于藻类,其他都属于动物物种。由于澄江化石内容比较多,过去传统单一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所以为了令人感受到更好的视听,才对澄江化石进行展出的过程中,采用视听多媒体的相关技术,为陈列展览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 澄江化石概述

众所周知,侏罗纪时生在一亿多年前,而在寒武纪时期,也就是在五亿多年前,却发现了更早的古生物群体,这一时期接近地球早期生命大爆发的起点,对于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有着重要意义。而澄江化石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澄江化石的发现,对今后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世界上也可以称得上是重要的壮举之一。由于澄江化石是生命历史重点阶段的重要例证,因此澄江化石的发现才会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反响。在发现的同时,也有必要向更多热爱这方面内容的有识之士进行展示,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地球早期的生命演化历程,所以采用合适的手段对澄江化石进行展示就十分必要了。

2 视听多媒体技术在澄江化石展览陈列中的应用

首先,视听多媒体技术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种展示方式,其中包含了音频、视频以及对图像进行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计算机是最基本的载体之一,通过对这一技术的运用,可以使人们在观赏展览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直观与生动的享受,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传统陈列展览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这也间接证明了未来的发展必将是现代化的,富于享受的时代,人们在欣赏澄江化石的过程中如果能够运用视听多媒体技术,那么将会带来无限的享受,同时也会产生一种震撼性的效果。所以说在当前的展览陈列中,视听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

另外,在当前的视听多媒体陈列过程中,还朝着纵向不断发展着。充分体现出了生动、直观以及新鲜的特点,观众能够在欣赏的同时,在听觉、视觉以及其他感官上都获得更加美妙的享受。综上所述,在时展的今天,视听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主流趋势之一,所以更加应该在陈列澄江化石时运用这一技术,这样才能令观众感受到五亿多年前澄江化石所带来的震撼效果,为今后的展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 澄江化石展览陈列中对视听多媒体的设计

在当前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视听多媒体已经基本上成为了一种主流手段,在今后的发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是因为这一技术融合了多个学科以及多个不同的领域,在不同的领域中进行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今后的主要的趋势之一。因此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与创新工作。

在澄江化石陈列展览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展示的内容是化石本身,所以应该在展示的过程中突出典型性以及科学性,对化石的形成以及复原过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而多媒体技术只是其中的辅助手段之一,只有分清主次,才能将澄江化石更加震撼的展示出来。视听多媒体展陈项目作为辅展陈手段之一,要做到画龙点睛,设计者要具体分析展览的特点,深入了解所要表现的展品的特征,明确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点,力求技术应用与内容表现和谐统一,营造环境与内容融合的氛围,使观众在参观时,不知不觉中进入视听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环境中。

澄江化石中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物种主要有中华细丝藻、海绵、先光海葵、奇虾、云南虫、抚仙湖虫、纳罗虫等,在进行多媒体展示时,可以对这几种化石进行重点展示,以便于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些生物的构造,以及共同构建出海洋生态金字塔的食物链情况。这样人们不仅对澄江化石的基本概况有所了解,还能够加深重点内容的印象。澄江化石的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周边,展览人员在通过多媒体向人们显示化石时,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云南澄江帽天山的自然条件,使人们更加清楚的明白为什么澄江化石是寒武纪生物存在迹象的实证,以及在5.3亿年前这里是什么自然情况等,这样人们对澄江化石的来龙去脉就会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

另外,通过澄江化石的展示,可以使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到寒武纪早期地球上完整的海洋生物群落,如果只是单纯的人工讲解,观赏者很难清楚当时的海洋生物群落是何种状态,但是通过视听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寒武纪早期的澄江动物群展现在观赏者面前,观赏者通过该技术能够了解到澄江动物群从起源一直到演化的整个过程,这样非常直观形象,同时也会让人们感到震撼。

其次,注重技术的前瞻性。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好的古生物视听多媒体项目应具备进一步更新、替换、扩充的能力。新技术引入博物馆的展陈,需要经历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功能是第一位的。多媒体技术作为展示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实物展品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技术绝非越先进、越昂贵越好,恰当的才是最好的。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硬件设备满足展陈效果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资金用于软件的开发和拓展上。所以,在展陈设规划之初要做好充分调研,设计时既要考虑满足观众的现时需求,又要预留出具有可持续开发、可扩展的模块以及模块间的兼容胜,充分利用三维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动画和文字等多种方式来增加陈列内容和增强展示效果。

澄江化石展览展览中视听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在依据现有情况发展视听多媒体技术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日后的发展,争取每一个开发出来的软件都具有可扩展性,能够满足于日后的澄江化石展览需要。

结束语

总之,视听多媒体技术是在数字与实物展品之间搭建的一个互为依托的桥梁,是自然博物馆功能的延伸,它的发展将对确认、理解和阐释自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视听多媒体展览陈列是博物馆未来展示的方向,它涉及了各种学科、知识、成果的综合运用。在澄江化石展览陈列中,要合理运用技术手段、设备与展览所要表现的理念、内容及形式的和谐统一,满足观众对展览体验、探索、猎奇的诉求。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及其设备在博物馆展示中应用的研究,发挥好多媒体技术对展览的助推作用,促进澄江博物馆展示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于萍.如何在纪念馆展示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2]孙晓艳.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8).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技术;展示空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推广,现代展览展示设计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以人为本、互动性、网络化、多媒体化、以及虚拟化等。观众的感受表现在是否对展示设计的合理性、参与性的认同而接受展示的诉求。目前新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集中表现为声光电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一、声光电技术与展示

高科技多媒体的声光电技术,是作为现代化博物馆、陈列馆在展示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辅助手段之一,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随着技能的提高与种类的多样化越来越起着拓宽陈列展示效果的作用。声光电是展示设计最基本的技术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受众的听觉、视觉等,使其多方位感受展示信息。声音的运用可以调节观众的情绪,使观众很快融入展示环境中。不同的音乐旋律、节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光的运用不仅可以营造五彩斑斓的艺术氛围,而且可以利用特殊的灯光器材完成特殊的效果,如利用激光成像灯产生的灯光图形、电脑灯的复杂变化控制、激光灯的绚丽光芒等,都为展示空间创意实现提供多种可能。在展示空间中利用激光成像灯生成的文字图形,比起传统文字更能吸引注意力,也增加了展示空间现代气息;还有在众多博物馆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当观众接近展品时,灯光自动调节亮度,既节约能源也能有效控制光源的辐射对展品的侵害。电展示主要是利用电能来控制传动装置从而形成动态展示,方便观众参观,多方位地观察展品。这类自动装置,可以经过可行性设计,根据设计需要自由旋转、升降,使展品处于运动变化动态之中,形成多种展示效果。当今展示中的光电效果的制造已由最初的霓虹灯、塑管灯带和光导纤维技术的应用发展到了电子屏幕显示技术和声光同步的激光技术,这些技术无疑为设计师的创意扩展出更广阔的空间。譬如大屏幕显示屏技术是一种利用单个发光器件作单元组合而成的大面积矩阵视频显示系统,这种系统用于屏幕显示,不仅画面亮度高、对比度大,色彩鲜艳,而且和电视一样可显示动态画面和文字。

二、多媒体技术与展示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展示,现代展示艺术设计中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即多媒体艺术形式。多媒体技术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并且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多媒体与观众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互动环境,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如世博会中,德国馆的能源球追随观众的手势、呼喊等行为,对应展现出不同的影像或音乐,这种多媒体交互界面综合体现出设计概念与观众意识的互动。多媒体技术有两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控制性,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人的要求以多种媒体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概念仍是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人的器官能直接感受和理解的多种信息形式;其次是交互性,交互性是多媒体应用有别于传统信息交流媒体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主动选择和控制。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看,电脑多媒体技术比较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动态的视频图像,当它与声音结合起来时,效果就更明显,产生了电影、电视;而这种形式与展示的场景或版面、模型和灯光等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则产生了多媒体形式。要取得较好的视传效果,在进行影视展示设计时需注意影视幻灯与周围空间物象的明暗反差效应.以及整体环境的节奏和谐关系。综合运用这些媒体及接口技术来设计公共空间展示内容是多媒体展示的重要技术手段,如模拟《黄海战役》震撼影院的300多个座位就架设在一个船形的甲板上,甲板下面的液压装置可以随影片情节模拟真实海战情境振动。

三、多幕电影与组合录像

多幕电影最早是由捷克在1958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推出的新形式,因其具有打破时空局限的较强表现力,很快得到普及和发展。在展示活动中,常见形式为球形全景式电影,能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近几年应用较广泛的组合录像多以幕墙的形式由多个大屏幕投影式电视单元组成,具有分屏显示、画中画等多项特殊功能。电视屏幕能显示诸多视频信号、计算机信号,尤其适宜于高水准的图像展示。在高档展示空间、电视会议厅、可视图像信息处理环境等,均能产生极佳的展示效果。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各种虚拟成像技术代替了大量的实物展示,如城市起源厅——针对城市起源的研究,展厅运用了180度弧屏、PLC程序控制的自动演示展台、凹镜全息投影以及虚拟场景复原等技术展现了关于城市起源的东方“集市起源说”和西方“神的召集说”两个主题。

四、影像传媒技术

影像传媒技术同其他许多新技术、新材料一样,早已被广泛地应用到展示活动中。影像传媒技术的介入,使人们获取展示信息的方式产生了质的飞跃。影像传媒以其特有的效果,为展示艺术设计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风采。影像传媒设备主要包括电脑、投影仪、影碟机、电视机触摸屏及激光技术、光导技术等现代科技设备,使用范围主要是演示厅、展示厅、洽谈间等场合。影像传媒设备的选择与设置首先由设计师提出方案,然后由电器工程师协助完成。影像传媒设备的配备使用应根据展示内容展示环境而定,为烘托展示气氛所选用的影像传媒内容要与展示环境、展示内容相协调。影像传媒技术使参观的过程成为一种时空体验,如利用投影互动,当观众踩着莫奈的睡莲,只要抬脚走过,脚下的睡莲就朵朵盛开。

五、虚拟现实技术与展示

所谓虚拟现实,就是把一个场景或一个物体的前后左右一览无余地展现到观者的眼前。现代好多科幻影片和神话剧都采用虚拟技术来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好多环境设计也采用虚拟技术来完成。随着数字影像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互联网上播放全景图像或展示一个产(物)品,也可以虚拟一个人在某个自然环境或场合中来环视现实生活的三维立体空间,用户通过使用鼠标和键盘控制观察景物的方向。虚拟现实是通过对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通道的实时模拟和实时交互,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相关仪器设备构造出酷似现实世界的一种仿真模拟。虚拟技术构造的世界并不是静态的,它可以对用户的指令(手势及其他动作命令等)做出相应反应。能真实地让参与者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幻觉世界中,在虚拟环境中漫游,并可操作其中的“物体”。与传统计算机相比,虚拟现实系统具有临境性、交互性、想象性三个重要特征。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目前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虚拟场景、虚拟漫游和虚拟物体。虚拟场景就是人通过移动鼠标来模拟人眼的视角,可以足不出户就把虚拟环境中的很多细节一览无余地尽收眼底。虚拟漫游是把若干个虚拟场景中的景象通过电子地图或建筑方位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户可以一个空间或视角跳转到另一个空间或视角,就好像在一个大的地域范围内实现漫游一样。虚拟物体,就是对一个产(物)品进行360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和观察。虚拟博物馆,虚拟文物场景就是在这种技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事物。通过高精度数码摄像机的帮助,观众可以得到绝对清晰、生动的展示。

参考文献

[1] 王川. 信息时代展示设计的位移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6)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范文第3篇

一、多媒体技术能优化学习环境。

1.能体现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或讨论,对于所学内容不明确的或不易弄懂的,可以反复调看。学生还可以带着问题,通过计算机与网络中心的服务器连接,查找有关资料,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性。在网络教学中,可以轻易地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2.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一优化导入环节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学习内容的特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生对学习的愉快情感的体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集成性、交互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3.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优化学生获得新知识的环节

进入新课题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技能。传统的生物学教学主要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而很多抽象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如果在教学中将这些抽象知识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具体化、形象化,配合学生的讨论、交流,其知识的接受和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技术能生动逼真地创设生物模型和情景

1.生物情景从延迟拓展到快速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二者时间跨度都很大,且原始生命起源过程不可能重演,环境条件不可能改变。这样,完成该课教学时,一方面留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理解进化论学说带来很大困难。这给信息技术以用武之地: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的超媒体性,可把一个自然界中无法变动的生物进化过程随意加快,将几十亿年生命起源及生物进化过程的时间缩短,帮助学生对生命现象及生物发展进化规律的理解,使他们更好地形成感性认识。

2.能从静态拓展到动态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帮助学生直观地感知生物过程。运用计算机超媒体集成展示信息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选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课文的内容、情境、模型、状态、生理过程等进行生动呈现,就能使学生容易地理解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

3.从微观拓展到宏观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其研究方向兼顾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对微观世界显得有些无助,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将微观的结构和功能或者生理过程生动逼真地呈现给学生。

三、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能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的载体,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兴趣,使学生发挥出自己潜在的主动性。学生在环环紧扣的学习活动中,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大脑思维高度活跃,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洁的方法得以解决。

四、多媒体技术整合于生物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的硬件已成为学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丰富的硬件条件为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因此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这些教学硬件设施,这是一个与传统教学法一样重要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素材、不断总结筛选、优化与提高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娴熟的计算机操作技术,会制作网页,并具有上网收集资料的能力。

其次,教师教学要突出重点、难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要注意展示的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三,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教师应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成效地进行。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中职语文;课堂应用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显现出不足。多媒体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方式。多媒体技术以其声行并茂、动静结合的变化方式,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扩展课堂容量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一、生动活泼的展现方式,刺激学生感官,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如果将多媒体技术恰当地引入到课堂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多感官的刺激,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时,先通过播放优美的荷塘月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荷塘月色的美景,揣摩作者的用词手法,再通过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最后可以播放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选段,让学生分析这首歌曲与课文所描写的手法的异同。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完成教学目标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直观形象的展现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我们展示直观形象的事物,可以将无法拿到课堂的实物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得到更加直观的认识,而不是从教师的描述中得到的各种各样的想象。在语文课堂中,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学生认识,促进学生理解,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教学《海洋与生物》《神奇的极光》等课时,教师可以制作或者采集相应的视频、图片等信息,将其汇总、整理,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领略到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课文内容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如,在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通过播放电视剧选集,让学生对故事有详细的了解;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可以将央视的《红楼梦》连续剧中的相关剧集播放,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使用上述教学方法时,加以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容量,扩宽学生知识面

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展学生的见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把课程资源更加直接迅速地展现给学生,节省了教师讲授、板书等方面的时间,让教师可以更多地传授知识。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海洋与生物》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更多地为学生展示海洋生物,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海洋生物研究的历史,展示海洋的起源、生物的产生与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增加学生对海洋和海洋生物的认识。又如,教学《神奇的极光》一课时,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了解极光美的基础上,了解极光产生的原因、极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等。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展,素质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恰当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扩展课堂容量。多媒体教学以其崭新的观念、生动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它必将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起源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多媒体技术;作用

一、弥补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是非常单一的,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拼命做笔记的课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策略,把初中物理知识灌进了学生的脑袋里面。但是,事实证明,虽然在讲台上,教师能够尽情发挥,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一一阐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新意。教师盲目地灌输给学生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搞“题海战术”来巩固所学内容,就算最后取得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实际上只是教授了学生学习现有课本内容的能力,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都是不利的。通过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我们只能够培养出模仿的高手、解题的能人,却教不出有怀疑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学海无涯,学习不是逼出来的,天才更不是教出来的,何况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一味依赖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就算是成绩再好,也不能够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这些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习用PPT、word等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能够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将网上比较热门的、有代表性的习题引入进来,开阔了教学视野,也补充了大量的教学内容,避免了习题的重复和陈旧。同时,有了电子版的教案,学生在课堂上也就不用再埋头抄笔记了,有了更多的精力去主动思考问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提问交流。在不断思考中锻炼自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加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弥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

初中物理教学非常讲究趣味性、生动性,一堂没有趣的物理课是不成功的。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保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当然,笔者是非常推崇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理知识的起源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充满意义的事情。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实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师没有办法亲自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所有的物理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演示教学必不可少。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能够及时、有效、方便、快捷地将上课的内容以实验的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内容的时候,观察实验过程,对实验的每个步骤都有着准确的把握,最终得出实验数据。和虚拟技术类似,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实验过程虽然不如亲自动手,但是有着非常强的精准性和可观察性。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养成重视物理实验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开拓了实验探究新方式

重视初中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方式的革新,解决实验探究型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要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学习,不断总结升华,探究实验过程,对知识追本溯源,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思路。只有通过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过程,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教师能够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花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让出更多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而不会耽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找到优秀的资源,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能够共享实验成果,在比较大的网络平台上交流、探讨,弥补了教学方式的不足,开拓了实验探究方式,既节省了实验探究的时间,也提高了实验探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欧燕秋.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5).

[2]王培强.初中物理实验与多媒体技术有效整合浅探[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