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市场营销;教学实践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作为职业教育类学校,在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深化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适合时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信息化教学内涵及提出背景

1.1信息化教学内涵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引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新理论,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来整合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该信息技术平台进行交流与合作。信息化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承担的角色应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取得知识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下,互相交流与合作,在协作与探索中,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进一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在信息化教学下,学生主动探究问题,通过协作性学习,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建构,教师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教学效果不断优化,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2信息化教学提出背景

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3月13日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在该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三基本两显著”,即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此外,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了专门性阐述,提出了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师作为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对实现教育信息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信息化教学刻不容缓。

2信息化环境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1传统营销课程教学的弊端

传统营销课程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倾听为辅,适当进行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这种教学缺乏趣味性,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举措的推进,案例教学法作为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教学法,在我国各职业院校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效果日益凸显。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促使学生结合案例所设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对应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在互动交流学习过程中拓展和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促使教师加强对知识内容的思考,以完善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法在早期的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着积极地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捕捉有效市场信息的机会瞬息万变,案例教学法中涉及的经典企业,有的则在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亦然落伍,单纯的案例教学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学,其缺乏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2.2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形成了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驱动力。根据各职业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营销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市场洞察能力,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数据的正确处理和有效传输;有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能正确地处理信息资料,并撰写有效的市场调研报告;有较强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能沟通和维持好与重要客户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必须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做好企业的宣传工作和搞好企业市场策划活动等等。为适应岗位需求,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营销专业人才,各职业院校对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信息化教学越来越被各职业院校所重视。

2.3信息化时代促使教学改革创新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信息化教学作为信息化时展的内在要求。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促使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不断改革创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多知识的学习与探究应该在课堂之外。教师需要收集整理相关知识,传输于相应的信息技术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事先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中的疑点及时反馈,或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的交流互动,答疑解惑。教师所利用的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本,还包括多媒体课件,视听资料等等,从而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信息化时代促使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必须改革创新,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营销人才。

3信息化教学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3.1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方法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对市场营销人员各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需与时俱进,树立现代教学理念刻不容缓。现代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品德与技能双方面,即实现“德技双馨”,具体体现为培养高品德、精业务、会创新的市场营销专门性人才。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需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实施好信息化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营销理论知识更好地传输给学生。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精心组织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指导学生开展有效学习,反思学习过程,反馈学习效果。

3.2构建信息教学平台,优化教学资源

实施信息化教学,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至关重要,信息化教学平台是连接师生间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的纽带,教师将有关的教学资源上传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必须确保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为信息资源日新月异,信息化教学要想更好地融入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环节中去,就得不断加强教学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教学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作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者,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实施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信息化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熟悉信息技术原理,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适应时展的要求,做到“博专结合,博中求专”,具备较高的人格魅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作为经验丰富的营销专业教师,在贯彻实施信息化教学中,更应担当重任,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将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3.4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完善考核机制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传统模式下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中,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学生在教师设疑下的互动交流也往往存在被动性,从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信息化教学平台与学生间的互动要能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平台进行交流、反馈,促使学生能力得以充分展示。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也要不断完善,学生营销课程成绩的评定不仅仅包括卷面成绩,而且还要覆含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中的参与程度,资料搜集的完整性和相关作业的完成情况等等,实施信息化教学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信息化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英.浅谈市场营销专业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J].教育教学坛,2011,(3).

[2]万国海.高职电子商务课程在信息支持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深思[J].科学之友,2010,(3).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第2篇

高校对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直接关系着继续教育是否能顺利有效实施。我国当代继续教育管理的主要形式是层次化管理,这要求高校管理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实施。第一,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管理,确保管理者和教师在实施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都要尽职尽责,保证继续教育的有效开展。第二,创新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确保继续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确保继续教育对象未来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继续教育的教学必须要考虑成年人的个性和职业要求,确保教有所长。第三,创新继续教育的考核形式。继续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他的学习考核也不能完全参照学历教育的考核模式,反之,其应当以考核继续教育对象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为主,并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来激发继续教育对象学习的积极性。第四,与继续教育对象的职业特点相关联,进一步完善民办本科高校的硬件、软件设备,为其提供更完善的学习环境。

二、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市场

我国的传统高校教育都是学历教育形式,通过高等教育或者本科、研究生学历,继续教育也是如此。然而,调查表明继续教育学院除了提供学历教育,在非学历教育方面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如医生、护士、软件设计等。例如,民办本科高校可以加强同当地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协作,针对在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民办本科高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必须要秉持着“紧跟市场,服务行业”的战略方针,通过市场调研,选择市场竞争力大且人才缺失的重点行业,开展专业性的政府培训、企业培训、技能深造培训,构建有效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体系。非学历教育要以行业发展为导向,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材建设,分类实施教育,即加强基层人员的知识、技能需求,提升中高层的管理水平。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继续教育平台

当今已经是全球信息化时代,民办本科高校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推动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继续教育数字化平台是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既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数字化学习平台,同时还可以用于实施教学管理,以加强管理队伍、管理理念的建设,从而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继续教育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第一,数字化平台的兼容性,即平台需要覆盖民办本科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教育类型,如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函授、业余、网络教育等。第二,数字化平台的开放性。针对不用的用户,如学员、教师、管理者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让他们从教育平台上获取不同的服务于信息。平台还要根据用户的类别提供针对性、便捷性的服务。第三,数字化平台的全面性。继续教育平台要能为受教育者提供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学习环境,即必须加强后台教学数据库的管理和整合,同时设计功能性模块、信息讨论平台等。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探索;创新

“数字化校园”是以宽带网络、校园无线网络、现代通信技术等数字化网络设施为基础,借助相关管理平台,对学校在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传输、存储、应用,从而使学院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的优化,得到充分的应用的一种数字化网络教育校园环境。

教育发展方向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要进行教育信息化,就必须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就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发展要求,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通信技术构建现代“数字化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研科研水平。

一、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

近年来, 湖南高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数字化校园”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率先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许多高校已启动或准备启动这项工作,全省“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发展迅速。

而民办高职院校由于起步晚、基础差,将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经费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因此,目前民办高职院校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案例不多。但“数字化校园”对民办高职院校来说也是必由之路。

第一,民办高职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原有的信息系统在业务功能、数据共享、统一门户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且迫切需要一个统一的业务和数据平台。

第二,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要培养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核心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因此,学校必须提升教学与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实训设施的使用效率、实现数字化教学环境,这些都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内涵是一致的。

第三,随着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国家示范性和骨干民办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及民办高职院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具备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条件和能力。

2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建设的各种因素

(1)不注重整体规划。目前民办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只考虑某一阶段的任务。在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时,只考虑如何购买网络设备,如何做好综合布线工作,对后期校园网上的应用没有一个总体方案。在校园网硬件基础建设完成后,才去考虑哪一个部门该上哪一个应用系统、采用什么技术、如何实现信息的存储等,这样就有可能出现已购买设备不能满足即将使用的软件的需求。

(2)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

许多民办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大多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认为设备买回来,师生可以上网就可以了,校园网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功能,主要原因是忽略了软件的建设。

(3)缺少统一的管理体系。在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组织管理上,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缺少统一协调规划,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建设步调、建设标准不一致,数据不能共享,势必会形成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民办高职院校在投资建设硬件基础设施时实行统一协调规划,但在应用系统建设时由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建立自己的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造成数据存储分散,没有统一的管理,信息不能在各部门之间实现交换或共享,“数字化校园”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4)不注重标准化研究与应用。缺乏一套全国统一的教育信息化标准是导致目前民办高职院校校内、校际间信息系统彼此不兼容,信息孤岛严重的客观原因。信息化首先需要一套完整的代码标准。在校际间,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的上级机构在向高校采集数据时采用的数据标准往往不统一。如果有一套统一的标准,那么民办高职院校就可以建立一个齐备的数据库,根据不同主管部门的要求随时调用相应数据。

二、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新形势下发展的应对措施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还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第一,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立足于学院的实际情况,要进行统一规划,然后分步实施。同时还要考虑到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在构建校园网时要坚持先进性、安全性、开放性、标准性、成熟性相结合的原则,建设覆盖全院的、开放的、可扩展的网络体系。第二,应用软件系统建设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要重视“数字化校园”的软件系统建设,要整合已有资源,消除信息孤岛。在应用系统资源建设上,要发挥高职院校应用型教育的特色,结合学院实际,开发切合学院需求的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应用系统。第三,“数字化校园”网络和应用软件系统建成后,还需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服务队伍,还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技术服务团队,服务团队应包括技术培训人员与技术服务人员等。

三、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发展思路和建议

1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明确建设策略

逐步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CIO)机制。传统民办高职院校一般是由学院的“网络中心”来负责“数字化校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但是“网络中心”仅仅是一个与一般院、系、职能部门并列的二级单位,它们理论上负有统一规划民办高职院校“校园数字化”建设的责任,但实际上缺乏统一规划所必需的权限。网络中心如要求教务处提供有关学生资料的数据库,教务处可以提供也可以不提供。“网络中心”缺乏必要的权威性和号召性。

所以,当数字化建设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一部分,由战术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技术驱动转变为制度驱动时,必须建立有效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即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机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CIO) 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机制的专业化、知识化,能够保证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施效果,也能够追究其决策失误的责任。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CIO)机制中,下设“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专家咨询委员会、“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部门“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

“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是学院首席“数字化校园”建设执行官,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最终决策者,负责审定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总体规划,决定人力、经费的投入等。

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决策提供有益的咨询。

“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领导和监督“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的执行,对各个项目进行中期监督和项目验收,具备有效协调的能力,能够组织召开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的工作会议。

部门“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数字化建设,保持与“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的联系。各部门“数字化校园”建设主管应是该部门的第一负责人或是第一负责人的副手,最好具备计算机知识的背景。

2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要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

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规划应当成为民办高职院校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逐步实施”的原则,要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应用需求,决定分期目标,确定和实施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要有对“数字化校园”建设预算进行瘦身,提倡厉行节约办建设的思想,各项投资要严格进行市场调研、技术论证以及利用效益评估等步骤,做到“应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建设和发展方针。

3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重点是资源共享

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的就是在学院范围内有一个能共享的数据平台,形成一个唯一的可信的数据资源,使整个“数字化校园”不同时期的数据资源能够有机地集成,保持所有数据资源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并为整个高职院的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提供可靠的、全面的、足够多的数据保障。

四、结束语

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施将会深入地影响到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为民办高职院校实现“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目标提供技术环境。“数字化校园”实施同时, 民办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也将同时进行变革。“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也是如此。一流的设备需要一流的人才来管理,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仍需要一流的人才队伍共同巩固和发展,这样才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持续发展的工程,在不断发展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同时,必须开展“人才工程”建设,把德才兼备的网络技术人员和网络管理人员充实到民办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办高职院校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林华东,吴伟斌.高等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策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五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5(6).

徐艳伟.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命题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薄红英.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6).

胡东成.主动适应信息时代加速建设一流大学 .中国远程教育,2003(19).

李改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对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 .高等教育研究,2004(1).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第4篇

面临的挑战

随着学校资源建设和硬件网络设施投入的加大,天津大学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系统平台搭建和读者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校园网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不断增加。因此,要求信息系统能够提供7×24小时的优质服务,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存储结构,保证数据更易于管理、使用,满足不同应用系统的高效运行,解决当前存储容量严重不足和有效的联机备份空间,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所有这些都呼唤必须建立一个新型、高效、大容量的存储系统。

解决方案

在经过了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筛选,并对自己的业务发展特点和趋势做了充分评估之后,NetApp的产品进入了天津大学图书馆的视野。

该项目的实施最终采用了NetApp FAS2050,实现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整合,为虚拟空间系统、网络阅读系统、科研服务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提供了存储和备份空间。

系统结构如图所示,在交换机上接入NetApp FAS2050一台,两条千兆以太网连接到交换机,存储容量为15TB。其软件配置为: DATA ONTAP最新版本; SnapShot、SnapRestore和SnapMirror技术; iSCSI支持软件、SnapDrive和SnapManager软件; CIFS、NFS支持; iSCSI用于数据库和数据库数据的备份,空间为5TB; 大部分空间做成文件共享的NAS方式。

应用效果

天津大学图书馆将NetApp的统一存储系统与不同的软件结合,完全满足了图书馆环境中各种复杂应用环境的要求,同时具备优异的性能表现。

教育信息化市场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组织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097(2012)02-028-05

一 引言

根据采纳主体的不同,教育技术采纳可以分为个人(Individual level)采纳、团队(Group level)采纳和组织(Organizational level)采纳。其中,个人采纳主要以学生、教师为研究对象;团队采纳主要以教研室、院系、专业为研究对象;组织层面的采纳主要关注学校整体的采纳行为与扩散过程。高校作为典型的学术组织,其组织理念、组织结构、组织方式等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直接的、重要的影响。高校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不仅需要关注教师、学生的个人采纳行为,还需要高校从整体上有组织地对采纳和扩散的过程加以引导、管理和评估。

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与一般的技术创新扩散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关键并不在于组织决策,而是在于技术创新在组织内部的实际应用。当前,随着人力、财力、物力的大幅度投入,高校教育技术发展进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硬件环境大投入而没有得到应用效果大产出问题,教育系统内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导致系统无法协调运转问题等等。对此,高校必须认清自身教育技术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扩散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李新晖从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的角度,对我国教育信息化不同历史时期的绩效成熟度、特征等进行了分析,并建构了相关模型。马宁等在“面向过程”的评价理念和评价原则指导下,构建了学校信息化建设成熟度(ICS-CMM)模型。管恩京等、黄海等、赵国栋等分别以山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和推广的过程及其经验。我们认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应该从组织内部活动和行为主体角度进行深入剖析,找出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为此,有必要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分阶段模型。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中的传播论学者罗杰斯(Rogers E M)等人的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阶段模型,构建高校教育技术扩散分阶段模型,以期为高校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深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 组织层面技术创新扩散分阶段模型简介

20世纪初,学界就开始关注技术创新采纳和扩散问题。创新采纳和扩散活动会同时在个人层面和组织层面进行,但二者的关注点和过程有所不同。个人的创新采纳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对创新认识和评价等种种不确定性的消除并进而做出一系列决策的过程;组织层面的创新扩散研究重点通常放在创新的实际应用过程,而非采用决策上。就组织而言,技术创新扩散往往经历由点到面、由少数采纳者到多数采纳者的发展过程。

以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技术扩散传播论认为,扩散是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罗杰斯构建了组织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按照他的观点,组织创新过程通常由按先后次序的五阶段组成,即:(1)问题设定(agenda-setting);(2)匹配(matching):(3)磨合(redefifing/restrueturing);(4)厘清fclarifying);(5)日常化(routinizing)。

在这五个阶段中,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如采纳者数量、技术创新扩散成果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成“S”曲线。1903年塔德(Tarde)在《The Laws of Imiation》中就指出新技术被采用的速度是以时间为横轴的s型曲线。1983年罗杰斯将塔德的s型曲线引入创新扩散研究,提出技术创新的采纳速度在经历早期的缓慢成长后会相对快速的增长,然后又趋向于平缓。他在其著作《The Diffusion of Inaovations》中指出,创新刚开始发生的时候,在整个社会系统个体之间的传播很慢,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创新,创新的扩散速度越来越快;当早期采纳者达到占总人数的5%,15%的临界点后,技术的采纳过程就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组织创新过程五阶段模型实际上是把组织创新扩散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以采用决策为分水岭,分为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初始阶段和组织内的创新应用阶段。初始阶段一般涉及对采纳决策的准备性工作,包括对创新技术的了解、分析自身需求和潜在效果,具体又分为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问题设定指组织要对自身的问题有“自知之明”;匹配是进一步把“问题”与“创新技术”加以联系,论证新技术是否适合问题的解决。组织创新扩散的重点在应用阶段。应用阶段主要是对创新技术的推广,是创新技术在组织内部获得效益的关键阶段,涉及众多障碍和不确定因素,工作难度非常大。例如,组织斥巨资引进新技术,但组织内部成员对新技术的热情不足,甚至敌视,使技术无法起到真正的革新作用。应用阶段包括磨合、厘清、日常化三个小阶段。在磨合阶段,组织层面的创新采用决策已经完成,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一方面,创新被进行本地化改造或二次革新以更好地适合组织需要和组织的特点;另一方面,组织结构也会作相应调整以适应创新采用带来的新情况。进入厘清阶段,人们逐渐接受和认同创新,实现了创新的社会建构。最后的日常化阶段,是指创新已经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完全为组织吸收。

三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构建

1.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框架

在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整体,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技术的应用扩散。这与高校教育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教育技术发展目标不仅仅聚焦在教育技术的某方面应用,如建立网络课程、建立教学资源库等,也不仅仅是满足于个别师生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而是定位在促进学校整体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往往也经历以下过程:

(1)分析自身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问题设定);

(2)寻找合适的教育技术发展路径方法(匹配):

(3)进行教育技术应用与传统教学的有效整合(磨合):

(4)师生教育技术应用的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厘清):

(5)普及教育技术应用(日常化)。

结合罗杰斯的组织技术创新扩散五阶段模型,可将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描述为图3所示的模型。

2.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

由于高校教育技术的扩散关键在组织内部的扩散应用,而不在于决策,所以,高校教学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会对教

育技术应用产生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教育技术应用扩散的特点不同,组织要素和行为主体应承担的活动也不同。结合目标、任务、资源、管理、评价等高校教学组织的核心要素,以及教学管理者(G)、教育技术教辅人员(F)、专业教师(Z)和学生(X)四大行为主体,形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过程的“阶段一要素”矩阵分析表,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问题设定阶段。这一阶段,高校主要的任务是组织师生进行需求分析,明确本校的教育技术应用起点和需求。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以及教育技术中心等共同在发展规划上对教育技术的采纳进行明确定位,对师生进行需求调查分析,了解兄弟院校的发展状况和经验,确认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和基本目标,并将这些任务的实施评价列入个人和部门的年终考核,有效保证教育技术采纳平稳起步,以及决策的科学性、明确性、可操作性。一般而言,这一阶段会经历1-2年。学校内一些师生已经使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但主要是“散兵作战”,采纳率并不高(不超过5%),学校并没有统一组织的行为和要求,大部分教育技术采纳属于“个人采纳”,具有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零散性等特点。不同教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教育技术采纳差异显著,教育技术的教学应用效果整体水平不高。

第二阶段:匹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实现三方面的匹配,一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与学校起点水平、特点和目标的匹配,二是教育技术产品功能(包括软件、硬件)与师生需求的匹配,三是学校教育技术应用的配套制度机制与现有的教学制度机制匹配。第一个匹配主要是由学校组织相关部门如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在第一阶段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学校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路径和方法,这是匹配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属于教育技术应用发展的项层设计。第二个匹配是学校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师代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教育技术产品进行市场调研,并对各种产品进行试用、评价。高校一般会经历为期1-2年的市场调查和产品比较,经过反复的试用和综合评估后,做出产品购买决定。在产品购买之后,要进行产品的安装调试,并与本校的各种管理系统如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进行整合,选择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产品的试用,在小范围内对第一阶段的需求分析及本阶段的使用效果评价进行比对,以此判断产品的选择、使用是否可以满足需求。如果试用表明比较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能在满足学校规划发展的基本需要,即获得了较高的匹配程度,可以进行全面推广。第三个匹配是配套制度机制的制定,一般与第二个匹配同时进行,学校组织教务处、评估办、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结合现行的教学制度机制,商讨制定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系列办法、计划、实施方案以及激励措施等,并以学校规章制度发文的形式全校宣布,为全面推广教育技术作制度机制(也往往称为“潜件”)上的准备。

第三阶段:磨合阶段。在磨合阶段,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组织决策已经完成,高校教育技术扩散进入到具体应用阶段,即教育技术要进入教学一线应用,难度较前两个阶段陡增。许多高校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好推广前期的硬件、软件和相关制度准备后,在磨合阶段就“举步维艰”,教育技术扩散效果不佳。常见的现象是,一方面学校每年花费巨资进行教育技术硬件、软件资源的采购、维护,另一方面校内师生对可行的教育技术缺乏热情,甚至敌视或恐惧,使教育技术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使用。这实际是来自组织外的创新面临着和组织内部环境和功能相互适应的问题。面对这一情况,高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进行组织协调,一方面是组织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对引进的教育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产品,如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等,进行改造或二次革新,使产品更好地适应师生需要和学校特点;另一方面,高校本身的组织结构也要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新情况。例如要设立专门的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组织,要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对教育技术应用的激励、对教育技术应用帮扶等,做好“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充足准备,正确处理教育技术推广带来的一些新问题。一般而言,磨合阶段会经历3-5年,表面上是传统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但实际是师生的教学方式、教学习惯乃至社会心理与新的技术进行多重磨合。这一阶段的技术扩散并不会顺利,还往往出现教育技术应用推广的瓶颈。这是由技术创新扩散必然带来组织内部一系列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

第四阶段:厘清阶段。厘清阶段是教育技术扩散的价值认同期和质量提高期,将会持续3-5年。当教育技术扩散的效果获得师生的认同,将会带来教育技术应用质量的提高。学校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教师和学生充分应用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使教育技术成为教学交互的基本手段,使教育技术扩散的成果最终落到实处。教育技术扩散会逐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基础开发向教学应用转变、从行政推广向自主选择转变、从学校行为向师生行为转变。教育技术采纳的成效初步显现,进一步提高技术采纳的效率、质量成为此时应该关注的重心。

第五阶段:日常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育技术已经基本为高校内的师生所采纳,新技术不再被认为是创新,已经被日常教学活动所消化吸收,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部分。从问题设定阶段到日常化阶段,一般会经历10年以上,但从学校发展的历程看,这并不算漫长,甚至属于较快适应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变革。到达这一阶段后,学校的相关激励措施、教师培训可以做相应调整,使之更符合日常运行需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组织都能达到技术创新扩散的日常化阶段,有些技术可能随着组织的战略转移而搁置,有些可能因效果不好遭到组织成员的排斥等等,不确定因素越多,技术扩散的阻力就越大,这也是高校教育技术推广具有较大难度的根本原因。

3.高校教育技术扩散“S”曲线与扩散的黄金时期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扩散效果与时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技术创新扩散“s”曲线描述,即以高校师生采纳率和教育技术推广年限分别为纵轴和横轴所得的曲线,其中师生采纳率可以通过师生采纳者数量除以师生总数获得。假设某高校从2004年开始全面组织实施教育技术创新扩散活动,到2014年10年间,它的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S”曲线描述。2004-2006年处于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师生个别自发采纳教育技术,整体采纳率不超过5%。2007-2012年处于磨合阶段,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行为会促使师生采纳率大幅提高,一般会有超过60%的师生采纳,是采纳率提升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一黄金时期,即教育技术扩散启动的第3年至第8年,高校的教育技术采纳率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至少可以说明高校原有的传统教学和教育技术应用磨合出现了问题,高校的教育技术扩散组织工作不到位,甚至是更早阶段的教育技术需求分析、产品购买与匹配出现了问题。如果推广过程中连续3-5年都持续出现低采纳率(不足

30%),那么,师生会出现对教育技术的疲乏态度。师生心理上的倦怠对教育技术推广极为不利,学校应及时调整,包括从需求分析开始的新一轮调查、分析、匹配。2013年之后,即教育技术扩散的第9年以后,一般会出现采纳率增长变得缓慢的情况,高校即进入了厘清阶段和日常化阶段。

当然,各高校的发展情况因校而异,本研究只是给出一般描述。如果某高校所经历的相应阶段时长在1-3年浮动,例如磨合阶段经历了长达8-10年之久,只要还可以观察到采纳率呈上升趋势,就并不影响高校教育技术扩散的整体推进。

四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模型的应用建议

上述分阶段模型的剖析,展示了高校组织层面上教育技术扩散的清晰过程和特征,有利于指导教育技术的推进工作。

1.明确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中的组织结构和分工

高校教育技术采纳的组织结构是教育技术采纳推广、效果评价、运行管理所需的基本架构。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扩散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推广过程,在此过程中,各部门和主体应分工明确,行动协调统一。在教育技术应用筹备期,一般由学校党委会讨论通过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决策的提案,由校长签署教育技术应用的推广计划并审批专项采购经费,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负责部署产品购买和推广的具体工作,最后由教务处、教育技术中心、评估办等部门共同执行。教务处和教育技术中心共同负责学校教育技术需求分析、考察市场并提出产品购买建议;同时,起草教育技术应用推广计划、教师培训计划和相关的管理办法等。在教育技术扩散应用期,教务处主要负责组织各院系、部、中心进行各批次的教育技术应用的管理、经费分配,并指定各院系、部、中心的责任领导和责任教师;教育技术中心主要负责教育技术硬件维护、软件管理等技术支持,以及教师培训和考勤;评估办主要负责教育技术应用效果、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各院系(部)分别制定本单位的教育技术应用计划并落实到教师个人,并开展专场辅导和跟踪服务;教研室组织教育技术具体应用的讨论交流,如教学设计、网络课程设计等,确保本教研室教师掌握具体的应用。

2.把握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规律

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从做出推广决策到师生基本采纳认同,一般会经过8-10年的磨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育技术采纳基本完成了从被动到主动,从个人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个人,从教学资源开发到应用的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本实现预期目标。学校的教育技术推广决策并不能代表教育技术已经被师生所接受采纳,实现教育技术学校采纳向师生采纳的转变是教育技术扩散的关键。在问题设定阶段和匹配阶段,网络教育技术采纳需要学校周密的组织和全面的需求分析,分析的层面和对象应该包括学校、院系部、教研室、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管理人员,每个群体代表技术扩散的不同诉求,应充分考虑;在磨合阶段,极有可能出现学校教育技术推广的黄金发展期,师生教育技术采纳率会快速上升,学校要组织相关部门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的常规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维护、更新和使用评价,关注师生的使用反馈,并及时给予帮助。

3.完善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扩散的配套机制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织,也具有一般社会组织的特点。组织创新采纳的社会市场学代表人物马丁内兹,布劳莱(Emilia E,Martinez-Brawley)认为:组织和个人都是广义的实用主义者,是利益导向的。无论是有形的即时的回报,还是无形的长远的影响,组织和个人都会对技术创新采纳与否作广义上的得失权衡。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的科研导向倾向过重,使教师无暇顾及教学,网络教学更无法得到保证。高校教师职称评定中,科研成果、论文是晋升首要条件,许多教师“不愿意将时间耗费在与职称评定无关的事情上”。因此,高校不管是考虑当前工作推进还是学校长期发展,都应该从教育技术扩散初期,就重视完善教育技术扩散的配套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例如:设立每年对教师开发网络课程的专门经费、奖励资金、培训机会等等,减少当前高校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固化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闵庆飞,刘振华,季绍波,信息技术采纳的元分析:2000-2006[J],信息系统学报,2008,(2):22-32

[2]高峰,网络教育技术采纳与扩散研究的元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0,(2):52-59

[3][5]马宁,余胜泉,面向过程的学校信息化建设评价及成熟度模型建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0,(1):13-17

[4]李新晖,教育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7):25-27

[6]管恩京,李静,郑海峰,促进高校网络教学与教学资源应用的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126-129

[7]黄海,蔡筱青,高校E-learning教学平台的规划、管理和服务[J],现代教育技术,2010,(11):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