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安全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ity public open space square, park, waterfront space of the existing unsaf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then the safety planning theory to the to the design of the public open space.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security planning design method, and strive to eliminate from the source of urban public space not safety factor.
Keywords: urban public space of open space security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广场、公园及滨水公共空间等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城市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时,大都只考虑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而忽视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而城市的这些公共空间却时常存在着碰撞,擦伤,溺水等意外事故,甚至常常同犯罪问题联系在一起。因而将安全规划理念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来,迫切的需要得到我国城市规划人员以及管理者的重视。
公共开放空间现状安全问题分析
1.1规划设计不合理
由于设计时欠缺对公共空间安全性的考虑,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步行空间由于出入口及相应交通设施设置不当,易与城市交通产生较大的交叉,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另外,景观区域由于单一道路设计的不合理,也常造成拥挤、踩踏事故。水景元素引入公共空间本来是令公共空间更具吸引力,愈加充满活力,但如果水景深度设计不当,防护措施设置不周,就可能引起溺水事故。造景植被的选择也是同样的,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游客就有可能被植物刺伤、刮伤,或者被植物遗落的果实砸伤,甚至误食有毒果实。除此之外,空间与建筑高低差距太大或无序,使空间界定感不强或凌乱,也会给游客带来排斥感和恐惧感。
1.2设施安全隐患
人们在公共空间除了享受设计师为其营造的空间之外,也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公共设施的安全就变得十分重要。设施隐患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安全问题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光面铺装在雨雪天气非常容易使居民摔倒;易攀爬的雕塑上缺乏防护设施,易发生儿童坠落、摔伤事故,有时游人会被雕塑尖锐部位刮伤,甚至被不稳定、易损的雕塑砸伤;地形有高差处踏步设置没有考虑防滑措施,雨天易滑倒;水景元素设计时电线漏电,造成触电事故;排污系统排水沟设置不当、设施不全,造成游人跌落排水沟事件等等。
1.3管理维护不足
在公共空间中由于管理维护不足导致出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也很常见,如污水没有及时排除,造成游人跌倒;下水井盖丢失,或者下陷,造成游人绊倒,跌落;公共设施损坏没有及时维修造成的游人受伤;在具有安全隐患的位置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等等。
1.4犯罪防控
公共空间是为市民创造娱乐休闲活动的场所,一旦设计不当就会滋生出犯罪。在我们的公共空间中常存在以下状况会埋下犯罪隐患:景观死角的形成;景观视线轴不够通透;冬季公共空间活动不景气、空间冷清;公共空间夜晚无充足的照明等。
2.安全规划策略分析
2.1完善设计方案
设计阶段完善方案,减少公共空间的安全隐患。当广场被车行道路围合,或有车行道路与之相邻时,应避免穿越车流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广场周围应限制车辆交通,当无法避免时,步行流线应严格执行人车分流的原则。
人流密度大的公共空间,宜设计成多方位的人流分散通道、或者,减少人流的交叉,避免造成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在引入水景时,根据深度不同宜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戏水区域注意防滑处理,如选用防滑的铺装材料等;水景边缘或驳岸设计避免造型新奇独特或存在尖锐棱角而引起摔倒、落水、擦伤、碰撞类事故。
植物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美观,更要从安全角度出发。植物种植尽量不要选用带刺或尖锐枝叶或容易引起过敏的种类。另外选择植被时,不宜选择易招致病虫害的植物,防止病虫伤害观赏者,并且不宜布置易落浆果的植物,防止砸伤游客。
为获得舒适、宜人的、能满足人心理需求的空间,空间的围合宜符合人的视域规律,按照最佳视域要求确定空间的组织。围合空间的建筑群高低差距不易过大,色彩避免“消极、抑郁”,并具备可识别的空间标志物,并能形成空间的标志性特色。
2.2保证设施安全
公共空间设施的安全直接决定了人们在公共空间的活动的安全,因此必须保证公共空间设施能够满足人们正常安全的使用。
设施的安全,首先必须注重儿童活动空间的设施。儿童活动设施要具备相应的防护设施,避免儿童攀爬可能造成的坠落、摔伤类事故。儿童用设施不应出现棱角等尖锐凸出部分,造成擦伤、碰撞类事故。
当地形出现高差需要设置踏步时,踏步考虑雨雪季防滑问题,材料应选用强度大、质地粗糙、透水性好、易于施工、维护的砌块类材料。踏步的尺寸设计应参照建筑类标准, 防止踢面过高造成人误判而出现绊倒、碰撞类事故。踏面的尺寸应适当增大,防止因快速运动造成的踏空、滑倒。踏步踢面高度应保持统一,距离长的坡道,一定距离内,踏步的变化应有提示。踏步材料出现损坏、破裂等问题时,应及时进行维护修理。
排水沟不宜选用明沟排水,以免造成儿童老人的跌倒等危险。下水井盖应该选择具有一定公共空间特色的井盖,并且具有绝对的安全系数,既保证井盖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又添加了公共空间的丰富性。
2.3犯罪行为的规避
为了避免在公共空间的犯罪行为发生,在设计时尽量减少公园与周边街道分隔的围墙、篱笆、灌木及地形变化,保证公共空间的视线开敞。组织公共空间内部交通时,尽可能设计出显性的视线轴和畅通的交通方式以实现视线的通达性和交通的通畅性,同时园内还应提供多种出入口与可选择的多条路线,以缓解单一出入的危险,还可以减少犯罪者藏匿的机会,并可以增加受害人逃脱的可能性。另外整个区域要提供清晰的标识系统,帮助空间使用者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将要去的区域,使得整个区域处于一个被控制的状态,对于公园的边远地区,尽可能地设计新颖的景致和醒目的入口。公共空间的管理者,为了避免公共空间由于使用者稀少造成自然监视不足,要尽可能举办有组织的活动吸引人气,还要保证夜间要有充足的照明系统,提高维护水平,提供安全巡逻和报警途径。
结语:城市公共空间安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不仅需要规划设计人员的有意识的判断,同时也需要政府、社区及居民的广泛参与,使城市的公共空间真正成为市民趋向的积极的室外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维信.环境设施设计方案[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2]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3]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字】城市商业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 超高层 公共安全防范
一、 城市商业综合体特点
典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建筑类型多样,业态规划复杂,几乎囊括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商业、办公、公寓、酒店,其中商业中还包括零售、餐饮、卖场、KTV、影院等,而办公及公寓大多以超高层建筑为建设蓝本,酒店大多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五星级酒店。基于以上原因,一般大型的城市综合体往往并定义为商业中心或者城市中心,人流量远远大于其他地方,且出入人员复杂,这就留下了种种安全隐患,因此该类型项目,对安防防范有着更高的要求。
二、 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规划
1. 安保平台规划
综合体安防系统的安全和管理非常复杂,不是单一手段或单一系统所能奏效的,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特点和相互间的关联全面考虑。本文综合考虑综合体的特点、需防范的区域和功能,巧妙灵活地设置不同的防范系统,基于人防、物防及安防特点,将人防、物防、技防三者相有机结合;建设以视频监控系统为中枢,以入侵报警和门禁为核心,并结合车辆管理、保安巡更为辅助手段构成整体纵深防护体系的安防系统。结构图如下:
2. 纵深防护体系建立
2.1 本类项目安保系统应严格按照国标、地方及当地技防办的要求,配置包括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门禁管理、电梯控制、住户对讲、车辆管理系统等,并结合电子巡更和保安无线对讲系统,实现人防与技防的有机结合,提供给项目一个综合性的保全。
2.2 纵深性
体现在防护区域的设置,分层次、分重点进行考虑。从区域入口处开始加强对人员及车辆的防护,通过公共区域的防护加强对进入室内的人员及车辆的管理,重点加强建筑群内部的通道、工作区及重要机房/用房的监视。
3. 人、车、物的综合性管理
3.1 人员管理
综合体内各业态内部工作人员多,且日常客流量大,针对进入大楼的人员管理对物业公司安保管理来说任务繁重。因此必须制定一套既能方便内部人员快速进出,又能良好管理外来客流,结合地下室以及地面层出入口的人流进出分析,以及结合不同业态的管理特点,利用监控、报警、门禁,电梯控制统、可视对讲及电子巡更系统等手段且又人性化的管理方式。
3.2 车辆管理
本类项目车辆管理主要包括地面、地下车库车辆出入管理、车位区域划分、车位引导、反向寻车、满位显示导、快速通道管理、图像对比等功能、车库内部设施建设等。
(1)出入口管理
本类项目地下车库基本都超过4个车库出入口,在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车辆管理道闸、防砸车装置、对讲设备、车位数量显示设备等,实现对进出车辆管理的管理。
根据地方管理特点,还可考虑出入口采用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管理系统,并且与交通卡进行兼容。
(2)停车区域划分建议
考虑到本类项目地下停车场较大,且酒店、办公、SOHO 以及商业为共用地下停车场。从便于停车的角度出发,应根据各业态区域、交通流线等制定合理的停车位划分。
(3)车位引导
考虑到本类项目地下室较大,停车位多,且根据业态不同,使用性质不同,既有SOHO 公寓及办公的固定停车区,又有商业及酒店的临时停车区。而针对外来客人的车辆停放必须提供优质的停车引导功能,以方便访客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停放好车辆。
(4)刷卡寻车
智能刷卡寻车系统采用“刷卡定位模式”,利用停车场内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刷卡定位终端,进行刷卡定位。定位精度更高,可靠性高。当车主返回停车场后找不到车辆所停放的位置时,可以通过在电梯间的液晶触摸屏或查询终端进行查询,系统即可显示车辆所在的位置区域,以及从查询地点到车辆所在区域的最近路线。
根据当前技术的发展,以及考虑与出入口远距离读卡+车牌识别的管理方式形成无缝衔接,还可以采用视频引导及反向寻车系统,但成本会略为提高。
3.3 物流管理
大楼物流管理主要包括进入大楼物流管理和出大楼物流管理两大部分。管理内容主要通过上述提到的人员、车辆管理得以实现。针对办公及SOHO 公寓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建议增加设置专门邮件收发室,并且设计电子信报箱系统。
4. 安防系统电源备份设计
针对本类项目智能化安防系统前端区域设备的供电需要,如网络交换机、报警探测器、监控摄像机等,要求提供UPS 供电解决方案。电源在整个安防系统中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为了系统的畅通及万无一失,要求配电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管理性。建议采用模块化UPS 不间断电源为高可靠UPS 系统,并采用模块N+1备份,可用性高达99.999%,故障点较少,功率冗余灵活,且易于后期扩展,安全度较高。
5. 消防安全设计
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理所当然成为项目建设过程当中的重点。而火灾的严重性决定了人们脱离火情现场的成功率。烟气的刺激性和毒性是制约脱离火情现场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燃烧中产生的烟,毒,和腐蚀应该重点的关注。因此本文考虑以上理由以及大多数综合体项目的特点,并参考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要求,建议系统电缆采用低烟无卤及阻燃线材进行设计,保证大楼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另,作为包含超高层的综合体项目,应急疏散与引导尤其重要,针对本类项目在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需要,建议应在疏散通道内设置广播音箱,并且疏散通道的广播分区应与相应避难层或地面层同一广播分区。在紧急情况状态下,通过疏散通道的广播可将相关人员引导至相应的避难层或地面层,实现人员的安全疏散。
6. 设备防雷击设计
安全防范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均为电子信息设备由于这些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侵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永久性损坏。因此,根据GA/T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建议本类项目应在机房防雷接地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大楼弱电井垂直主干、前端弱电设备考虑一体化的综合防雷方案。
三、 结语
城市商业综合体项目不仅须建设以上智能化安防系统,还应在系统建立之后制定良好的应急预案。
为应对各类事件,建筑智能化系统在信息共享,通讯,指挥和协调,紧急处置、预警和预防机制方面能发挥显著效益;管理者通过安全防范系统(SAS)及时了解并记录现场情况,使用通讯自动化系统(CAS)能多方式联络楼内外支援,办公自动化系统(OAS)能最快的为外部支援人员提供大楼内部结构等基础信息。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
[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6]《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GB50348-2004
[7]《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GB50395-2007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安全规划;处理措施
Abstract: In the real process of the project, security must be emphasized prior planning, through planning, and improving the safe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improve 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make a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security resources invested to develop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afety measures and improv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in order to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and reduce or even avoid unnecessary duplication of investment, thereby enhancing the value of funds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safety planning; treat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407.9;X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规划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的综合性、完整而全面的总体计划。分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规划,就是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计划、规范、控制的一系列方法。项目安全管理系统涵盖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施工、消防保卫等诸多方而,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把工程系统和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考量,制定并积极落实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规划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基础,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考虑安全工作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预防性和技术经济性的特点,重点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措施,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协调安全与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目标关系,它是为适应现阶段安全工作重要地位和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以安全目标为主线,为项目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安全保障的实施性规划。
依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相关规定精神,结合先进项目部安全工作的调研结果,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应包括:
(1)项目安全工作概况和难点、重点;
(2)项目安全目标和安全管理组织;
(3)项目安全工作准备;
(4)安全技术措施;
(5)过程安全监控;
(6)安全应急响应与准备预案;
(7)项目控制目标的协调;
(8)实施效果评价。
2工程项目管理中危险源的辨识意义
目前,安全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造价偏低、安全投入不足与日益提高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之间的矛盾。为低造价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必须破解的难题。在实践中,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是指建设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及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鉴于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及影响因素诸多,危险源转变为破坏力的机理复杂,传统的经验控制型及过程控制型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及管理的需要。
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是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做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危险源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建筑企业的形象,提高综合效益,为政府提供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宏观控制手段,为施工企业提供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对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建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3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处理措施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安全工作水平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基于系统的理念,立足于事前、事中控制,综合防范。考量项目安全工作所面临的各种不同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1关注过程控制
过程安全监控的对象包括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目标、指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相关文件控制等诸多方面。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安全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在项目管理规划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和持续改进。体系的监督一定程度上需要来在项目外部的力量.但项目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项目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起着外部力量不能替代的主导作用。项目经理必须肩负起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监管的重要责任,对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利于安全工作实施的部分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保证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为安全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其实施的结果是形成项目的安全防护、临水临电设施、深基坑防护等安全工作外在的实体形象,并直接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着安全规划强调事前、事中控制的原则,必须对于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监控,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得到全面落实,避免因瑕疵履行而形成安全隐患,或因瑕疵履行而重复拆改,造成成本上升和工期拖延。安全技术措施监管工作应由项目生产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联合实施,技术负责人积极配合。
3.2协调各方关系
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在关注安全工作的同时,注重协调安全工作与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与安全工作的关系相当密切。项目安全工作耗费的工时多在非关键线路上,一般情况下对于进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工期紧、多单位同时开工、多工种穿插作业时,因安全防护、临水临电进度与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冲突,将会对工期造成不良影响,并进而造成成本增加。对于必须连续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还可能对工程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所以,安全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必须关注进度、成本、质量等相关方面,协调安全与项目控制目标之间的关系,为项目综合控制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3.3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应当编制详细的名录,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当分别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应当编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其中深基坑工程、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30m及以上高空作业工程、大江、大河中深水作业工程、吊装工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城市房屋及构筑物爆破拆除和其他土石方爆破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进行完善,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通过相关部门的开工安全生产条件审查后,方可组织实施。施工总包、分包单位应当对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环境和因素逐一制定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加强动态检查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施工总包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包括分包单位相应管理人员)每星期开展一次对其责任管理范围内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的检查。作出书面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整改。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专项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总包单位提出的整改意见及时组织整改到位,并坚持每天对其责任范围内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建立个人检查、评估台帐,并将隐患整改、排除情况作出书面记录。施工总包单位应当在其责任管理范围内统一编制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4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活动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当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和重大危险源,针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等。
【关键词】城市规划;管理;测量服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测量服务对于城市规划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对于城市规划中的测量服务,我们需要从含义上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城市的不同特征来总结需要进行的测量工作。
二、城市规划的含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在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所谓城市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状况等客观条件制定适宜城市整体发展的计划,从而协调城市各方面发展,并进一步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综合部署和统筹安排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和综合性的工作。所谓城市建设是指政府主体根据规划的内容,有计划地实现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网络、园林绿化以及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将城市规划的相关部署切实实现的过程,一个成功的城市建设要求在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人工与自然完善结合,追求科学与美感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共赢。
三、城市测量的含义
是指为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等进行的测绘工作,包括为建立城市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测制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所需大比例尺地形图而进行的城市控制测量、水准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以及各种专题地图的编绘、市政工时的施工放样以及重要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
四、城市测量与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关系
1城市测量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城市测量在城市建设中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工作。它的专业性和功能作用也是比较明确的。即是全面型,又是多功能的工作体系,它是从城市建设整体出发,按城市规划不同阶段和内容分别实施,具有整体、连续、相关性的专业,是城市规划的超前工作,也是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的基础和保障,它贯穿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始终。
2现代城市建设对城市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现代的城市建设,不仅是平面布局,立面设计,而且地下构筑物的复杂性也远远超过地上,这样对城市地形图上的坐标高程系统、精度指标、图面表示的内容等要求的精度越来越高。由于城市用图面广,层次多,内容多样复杂,还有时间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城市测量用它自身的,独特的技术为城市建设提供准确、真实、高精度的地形图以及工程竣工图。城市地形图要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不断更新的功能。
3城市测量与城市规划是两门相互交叉的科学,是成似乎科学系统中的支系统
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是在市区的现状图上设计布局的,没有真实、精确的城市地形图,就不可能搞出科学的城市规划,也不可能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城市测量学科不是孤立存在的学科,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与此相关的科学,来扩大城市测量的服务领域和应用范围,扩大它的功能影响,才能充分发挥城市测量学科的作用。城市测量是在城市建设迫切需要的前提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测量专业。它和城市规划、建设互为依存、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相互关系十分密切。
五、城市测量在城市规划管理中作用
1、城市测量在建设项目选址中的作用
建设项目选址是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对建设项目地址进行确认或选择,保证各项建设按城市规划安排,并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行政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选址应考虑土地的相容性,建设项目与交通能源,用地现状条件的衔接,以及对于城市可能造成的污染或破坏。因此,在项目选址规划时,必须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核定出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等指标。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时,必须附送测绘部门测绘的地形图,在地形图上标定选址用地位置。
2、城市测量在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是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的继续,它是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确定建设用地面积和范围,提出土地使用规划要求,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政管理工作。
建设单位在申请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必须提供测绘部门附送的地形图,并在地形图上设计总平面布置图,规划部门经过实地勘查,对总平面规划进行审查后,在地形图上划示用地范围和控制线等。3、城市测量在对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是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对各类建设工程进行组织、控制、引导和协调,使其纳入城市规划的轨道,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行政管理,建设工程一般分为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市政设施工程三大类。
一般来说,建设单位申请工程许可证时,须提供两张测绘部门提供的1:500或1:1000的地形图,规划部门根据地形图确定密度、高度、间距等指标,在地形图上划出设计范围和拟建工程基地。市政管线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由测绘单位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放线,从而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等。
六、加强城市测量服务的安全生产管理
1加强安全生产的培训
安全生产培训是城市测量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其次,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测绘生产安全的规章规范、测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等的学习培训。第三,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的必要培训。主要包括对测量作业环境安全因素的认识及基本的应对知识,一般安全事故的应急知识,特殊生产项目开工前的特别安全事项培训(如进行涉水测量项目前的水上安全知识培训、进入电力设施区或化工生产区前的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等。
2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城市测量单位均会引用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范、测绘作业生产的有关安全规范、行业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行业规定作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依据。城市测量单位要对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管理必须建立完备的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企业制定的测绘安全生产规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劳动纪律、结合企业生产特点的若干典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等等。
七、城市测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城市测量资料的现状性提供
突出地表现在基础资料稳定、现势更新准快、数据属性统一、平台覆盖广泛、技术装备精良、部门协调统帅。这是新形势下城市勘测行业新的机遇、新的进步与新的发展。我们必须认清这一形势,下决心跨上这一大台阶,完成适应信息化时代(数字城市)的带有根本性的转变。
2城市规划的大量需求及测量科学技术发展给城市测量带来的压力、机遇和挑战
八、结束语
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测量服务已经越来越重要,同时,城市规划管理中的测量服务面临的困难也慢慢的凸现出来。面对城市测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新技术,不断完善各项环节,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赵振岩.提高认识做好城市规划测量工作.锡林郭勒日报,2009-03-20
(一)保证饮水安全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贯彻落实《水法》、践行治水新思路的具体体现。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把保障饮水安全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务之急的工作之一。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城市饮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
(二)《规划》要着力解决城市饮水水源地存在的水源不足、水污染、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不力、应急能力加强等诸多问题。规划成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建设和保护工程的重要依据。重要的水源工程、保护工程和水源涵养工程建设要列入“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中。各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认真调查、摸清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批准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规划编制工作。
(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职责落实到位,切实抓紧抓好《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全国和我省工作进度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二、规划基本原则
(四)全面普查,统筹规划。在全面普查城市饮用水水源安全状况基础上,根据各地自然地理、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功能区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规划协调与衔接,按照轻重缓急、水源类型等分期、分类进行规划。突出重点,制定分步实施安排,优先解决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和问题突出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
(五)防治并重、注重实效。坚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并重的原则。根据城市饮水安全水平和目标,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配置和工程布局方案,制定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建设和治理的总体布局。注重实效,明确建设、治理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合理确定各类(项)措施实施的优先顺序并相互配合,制定具体的实施训计划、投资需求和融资渠道等。
(六)质量统一,注重抗风险能力,水质安全和水量保障统一。在保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统筹供水水源的其他用水目标,提高日常供给(常规水源安排)和应急供给(应急储备)的保障能力。建立相应调度管理机制,增强对突发污染事故、连续干旱年等情况下的抗风险能力。
(七)统一规划,分级负责。按照水利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规划》采取分级负责的方式。省、市(州)、县分级负责,完成调查、评价和规划编制工作。
三、规划范围、水平年和目标
(八)规划范围为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除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范围之外的所有城镇),水源地为集中式地表和地下饮用水水源地。
(九)规划水平年:年为现状水下年,年为规划近期水平年,年为规划远期水平年。
(十)规划目标:近期(年)基本解决建制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问题突出的其他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问题。提出新水源建设方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立完善的管理保护制度、良好的生态屏障、监测体系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影响水源地安全的区域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大幅减少进入水源地水域的泥沙,初步恢复水源涵养能力:水质达到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功能标准,水量和供水保证率满足供水目标要求。
远期(年)全面解决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重要城市应急水源储备水平显著提高。水源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全面恢复和保障水源涵养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率,城市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满足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对饮水安全的要求。
四、规划主要任务和要求
(十一)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调查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建设规划、水源保护规划、水源涵养规划以及监控设施和应急措施规划等。
(十二)规划要充分利用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现状调查成果,以及相关部门已开展的监测和调查成果,并根据工作需要补充调查和监测必要的基础资料,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要进行合理性分析,确保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对补充调查的资料,按要求委托有资质的单位,严格按照专业调查规范要求采集数据和开展调查工作。结合重点水源地有毒有机物专项调查监测、入河排污口调查、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研、城市水源地水质旬报、水资源公报、各城市已有的水源地调查监测成果及有关单位面源污染方面的调查研究成果,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和现有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现状进行补充调查和监测,并对水源地进行统一编号,分级分类进行评价,为制定规划提供依据。
(十三)水源建设规划。城市饮用水水源不足,或者饮用水水量保证率低、饮用水水源严重污染近期难以治理恢复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需根据城市饮水安全水平和目标,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新水源工程、饮用水水源调整和改造工程以及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研究应急饮用水水源储备工程建设方案和连续干旱年、特殊干旱年的饮用水水源应急调配工程规划。通过引水、调水、蓄水、排水等各种措施,满足城市饮用水水量要求。
要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的原则,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关系,合理配置水资源,通过水源工程规划,逐步形成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
(十四)水源保护规划。包括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水源地保护工程措施主要针对水源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隔离防护工程、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规划中要注重跨行政区的水源保护区的保护。
水源地保护管理措施是规划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管理措施规划,担负起水源地保护的管理职责,依法提出水源保护管理要求。
(十五)水源涵养规划。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重要的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要通过对上游汇流区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构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三道防线,即以山上实行生态修复,水源周边建立生态缓冲区,人类活动较多的中间地带进行综合治理的三道防线。
水源涵养和保护工:程规划要突破传统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的做法,发挥水利部门工程建设优势,结合近年来开展的各项水资源保护工作实践与探索,提出包括建设、保护、修复在内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涵养的综合性工程规划,促进水源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十六)水源监控设施规划。在已有监测体系基础上,完善现有监测系统,强化有毒害化学污染物的监测控制能力,分级分类建设水质预报和突发事故的预警预报系统,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能力建设,为及时掌握水质水量变化动态奠定基础。
(十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有机结合,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工程轻保护的思想,在工程规划中要特别重视保护性工程的规划。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践行现行水利的治水新思路,要突出重点,强化社会管理,做到规划在宏观决策上有新要求,在技术路线上有新突破。
五、加强组织,保障进度
(十八)省水利发展与改革“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日常事务由“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由省水电设计研究院、水文局、水保局、水保所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技术组,负责全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全省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各市(州)也应成立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技术组,组织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和技术力量,抓紧开展工作,保障规划进度和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