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工程导论

农业工程导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工程导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工程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市场营销;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资助(编号:2014-201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创新创业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研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4日

一、前言

Philiph・Taylor和Colin Richards认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课程在教育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了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面临消费者认知复杂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形势,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研究营销课程设置、构建适合国情的课程体系,是发展营销教育、满足社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关键环节。高教司关于《普通高等学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调研报告》把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育的弊端归纳为: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不合理,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少、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专业实习和案例教学、忽视个性培养等。因此,深化营销教学改革、完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势在必行。

二、国内外高校营销教育经验借鉴

(一)文献述评。国外高校视营销理论和专业技能为营销课程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Schlee and Harich,2010);越来越多的高校已把营销伦理课程加入到营销专业课程中来,在把伦理教育融入营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措施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James W.Peltier,2010;Ferrell and Keig,2013);还在增加系列营销实践课程、培养营销思维、开创营销教育新模式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Mark R.Young,2010;Harrigan and Hulbert,2011);在课程体系中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可迁移能力,重视培养创造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通用技能(Stephen P.Ramock,2007;David Finch,2013);Linda C.Ueltschy(2001)提出将互动技术(沟通、交流能力)整合到营销课程中;Donald R.Bacon(2008)等提出市场营销课程要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Borin and Metcalf(2010)提出将案例教学融合到营销课程中去,培养实践能力;Duus and Cooray(2014)建议开设跨文化体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全球竞争力。

国内高校在营销课程建设方面的探讨集中于:一是课程内容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张晓慧和温斐斐(2012)、王叙红(2009)等认为目前营销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相似度,科目多、课程内容杂,有些知识环节衔接不当,部分内容交叉重叠、学科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类课程缺乏,课程更新滞后。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与企业之间缺乏互动,高校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配比问题。易松芝(2014)等认为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普遍重理论,轻实践。毕业生空有理论而缺乏真正营销能力,综合专业技能欠缺,尤其在人际沟通及语言表达方面劣势凸显,实践和创新方面能力不足。周文根(2011)认为,营销专业如能结合具体行业或具体产品进行培养,效果会更好。欧阳i、杨水根(2014)剖析了地方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比例不均衡问题。在“宽口径、厚基础”理念驱使下,专业基础课程所占学分高于专业课,导致营销专业与其他工商管理类专业间区别度不高,专业个性不突出;三是优化课程设置的典型做法。(1)构建模块课程(王琼海,2007;甑国红,2008;朱勇和杨蕾,2013)。王琼海提出的“1+X”模块中,“1”指“一专”,即熟练掌握一个职业各岗位所必需的、通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基本岗位能力;“X”指“多能”,即掌握某一职业群基本岗位能力以外的多个岗位的专项能力;甑国红的“基础平台+课程模块”模式打破学科分类,将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细化到各专业,建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最后确定课程模块;朱勇和杨蕾的“培养三维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认为,三维能力指基本能力(学习、语言等通用能力)、专业能力(与营销相关的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新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不同课程培养学生不同方面能力而安排课程先后开设次序。课程分两阶段设置。培养基本能力的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安排在第一阶段,培养创新能力的实验课程和实践技能课程安排在第二阶段;(2)整合优化课程内容。王晖、郑宏涛(2008)提出以“综合化”课程代替“专业化”课程,课程结构突出层次性。突出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应选择体现自身特点和办学方向的专业课程。适当减少专业课学时,原则上专业课学时不超过总学时的15%。梁承磊(2011)主张明确课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设置课程内容,避免重复,课程不宜设置过多。

综上,国外高校市场营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先进的思维方式、多元化的视角、有针对性的判断和开阔的国际化视野,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国内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建设则适应社会需求与时俱进,在具体课程设置方面创新不断。上述思想及做法为本文提供了宝贵借鉴。

(二)课程设置现状。国外高校营销专业大都设置了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两大类课程,见表1。通识教育一般占到总学分的40%~60%,专业课程占到10%~16%。专业课程设置数量不多,都紧紧围绕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研、营销管理等几门市场营销理论中经典核心课程而设。(表1)

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必修、选修)、专业课是国内高校营销课程的三大平台,见表2。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学分的30%~40%,学科基础课占总学分的20%~30%,专业课占30%~40%。各高校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各不相同,但大都数量较多、围绕核心课程如,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研、品牌管理、渠道管理、营销战略等理论课程设置。(表2)

(三)经验借鉴。(1)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融合市场营销原理和营销管理主要内容的独立学科。近年来,营销教育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消费者观念的变革而与时俱进地变化着,营销培养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分出各个具体而实用的方向;(2)营销教育同时注重理论基础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应与时俱进,不拘一格,通过多种途径与各种手段创新教育新模式,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实践创新能力;(3)课程设置突出专业培养特色与办学特点,课程设置围绕人才培养能力要求。关注时展与学科前沿动态,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实践环节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广度与宽度;(4)具体课程设置,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少而精,专业基础选修课宽而广,满足不同人才培养能力需求。

三、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优化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广东省属本科大学,以农学、工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优势,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和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市场营销专业自2002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目前每年招本科生120名左右。

(一)指导思想。根据《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要求,紧扣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重点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引领,紧密依托专业教育,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培养有创新创业潜质的高素质应用型营销人才。

(二)设置原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重点,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潜质,提升综合素质;建立基于专业教育、强化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多样化的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采用“平台+模块+课程群”结构形式。课程体系包括四个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教学平台,并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每个平台中分若干个课程模块,模块中包括若干课程群。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类。

(三)课程设置具体措施

1、课程设置对应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梳理现有课程设置,紧扣社会需求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增减课程、调整学分,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方向类课程,突出地方农业院校培养特色;人才培养各目标要素都有对应的课程教学和训练项目,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课程设置合理配置学分学时。科学分配四个平台课程的学分比例,见表3;选修课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35%;实践教学环节学分不少于总学分的25%,实践教学平台除毕业实习外,有不少于30%的学分学时为校企、校所、校政协同培养(含实践教学基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总学分不低于12学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四个平台中。其中,创业教育不少于3学分,不少于40%的学时和内容由外校有较丰富创业经验的人士讲授或培训。设置不少于2学分的基础启蒙类创新或创业教育通识必修课,其中包括1学分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至少2学分通识选修课,学校与学院逐步共建;至少4学分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其余创新创业学分既可单独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实践环节,也可融合于其他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平台中;设置《专业导论》课,1学分16学时,由专业资深教授、副教授或行业专家讲授;未来3年内,建成2门网络共享公共课程。(表3)

3、按“3+1”模式设置人才培养进度。“3”:在大学第1、第2、第3年,完成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主要专业课程教育;“1”:在第4年开展多向培养。按培养目标和方向,在大三学年对学生进行分流,通过不同培养渠道、培养模式培养以不同能力为主的应用型、创业(复合)型或创新型营销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Regina Pefanis Schlee and Katrin Harich.Knowledge and Skill Requirements for Marketing Jobs in the 21st Century[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10.32.

[2]James W.Peltier,George R.Milne,Joseph E.Phelps and Jennifer T.Barrett.Teaching Information Privacy in Marketing Courses:Key Educational Issues for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and Elective Marketing Courses[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10.2.

[3]O.C.Ferrell and Dawn L.Keig.The Marketing Ethics Course:Current State and Future Directions[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13.2.

[4]Mark R.Young.Transforming the Initial Marketing Education Experience:An Action Learning Approach[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10.1.

[5]Harrigan,P.,Hulbert.How can marketing academics serve marketing practice? The New Marketing DNA as a model for market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 in press,2011.

[6]David Finch,John Nadeau and Norm O ’Reilly.The Future of Marketing Education:A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12.1.

[7]Norm Borin,Lynn E.Metcalf.Integrating Sustainability Into the Marketing Curriculum:Learning Activities That Facilitate Sustainable ? Marketing Practices[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10.32.2.

[8]Duus and Cooray(2014)Donald R.Bacon,Pallab Paul,Carol Johnson,Theresa Conley.Improving Writing Through the Marketing Curriculum[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2008.15.

[9]张晓慧,温斐斐.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2.12.

[10]朱勇,杨蕾.本科层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创新设计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11]王叙红.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4.

[12]易松芝.地方商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4.

[13]欧阳i,杨水根.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4.4.

农业工程导论范文第2篇

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约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算只有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立方米,农村有2000万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预测,在2030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需要粮食增长到6.4~7.2亿吨才能满足需求,按照现有水平预测,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9.0亿亩,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m3增长到6650亿m3。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路只有一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农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的耕地灌溉率已经高达40%,农田灌溉用水总量3600~38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300~26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500~700亿m3。如果我们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0.4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0.7,则仅节水灌溉一项即可节水900~950亿m3!不仅可以解决7亿吨左右食物生产的用水,还可以富裕出400~500亿m3的水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重要领域。,因此,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紧迫性。

2、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农业用水几乎零增长的条件下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骄人业绩。根据水利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252千公顷;万亩以上灌区达到5800处,有效灌溉面积25506千公顷;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280处,有效灌溉面积13771千公顷。2004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干支渠骨干渠道衬砌防渗1300公里,改造、加固、配套建筑物7800余座,新增年节水能力11亿立方米。我国节水技术大纲已经,其中农业节水技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农业用水量零增长成为重要的目标。

3、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大约有4/5的面积是大水漫灌,节水灌溉面积仅22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0%。我国西部地区普遍缺水,其中西北干旱少雨,西南土层瘠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3.2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问题上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识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该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第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目前由于管理的原因,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方面存在分工,水利部门基本注重灌区,农业关注旱区,两者有不相往来的趋势,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3.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显示需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的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我国农业节水的需求,是摆在我国节水面前的重大课题。

3.4农业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

农业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节水农业的尺子,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如何进行衡量和度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很多。如投资与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节水效益优的,效益的衡量的时空范围多大,都没有明确界定,这样,对于衡量节水农业是导致众说纷纭。对于一个节水工程而言,局部是节水效益高的,但从整体上来考察则是不节水无效益的。

3.5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的推广,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出现困难,甚至夭折现象的出现。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

3.6农业节水投资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节水农业资金不足,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九五”期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全国在此方面已投入节水灌溉资金250亿元。在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目前国家每年为此投入的资金,大约为2000万元左右。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约580亿元,对213个大型灌区和23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开展了150个节水示范项目、50个牧区节水灌溉试点和99个山区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建设。但这些资金同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相差很大,投资不足,依然制约节水农业的发展。

4、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几点方向

4.1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

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是我国节水农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体现,是确立投资重点的方向性问题。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重点是在灌区的节水工程上,应该进行战略性地调整,确立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灌区和旱区节水农业并重的节水方针,节水的重点是田间。

从粮食产量而言,灌区的产量高于旱区,从水资源利用量而言,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他直接取自江河或者地下,对地下水和下游产生一定的影响,注重灌区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旱区节水。从总体而言,旱区生活比较贫困,其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旱区的粮食潜力很大,只要充分挖掘其降水潜力,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旱区节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是十分有意义的。

无论是旱区还是灌区,节水重点应该放在田间,通过农艺等多种措施,减少无效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4.2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

计量体系,是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许多灌区缺乏完善的计量体系,致使灌区不能按量收费,制约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产生计量设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在灌区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投资配套政策决定的。在灌区建设时,我国基本上采取了国家头骨干工程,地方建配套工程的配套政策,导致国家投资到位,地方配套工程没有落实的“半拉子”工程,工程无法实现其设计效益。因此,将灌区计量设施体系进行完善,是目前的重要性工作,必须进行完善,才能为水资源计量收费奠定基础。国家对“配套的”投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估,科学地评定起合理性,促进国家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

4.3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

通过机制的建立,促进节水农业的长效的发展,是目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节水农业靠政府推动,一些地方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一些节水工程成了“参观工程”,成了摆设,国家政府推广的时候,用一用,之后有的就废弃了,即浪费了资金,也在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应该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其在节水农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变成自觉的行动。为此,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制,让百姓在充分享受WTO规则的“绿箱政策”的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指定有利于节水的水价政策;其次,充分认识节水农业的公益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其发展节水农业;第三,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第四,通过建立农业水权体系,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且在农业水权转移过程中得到好处。

4.4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

节水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而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工程,国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实施。作为战略性工程,国家应该加大起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惠,吸引各种资金投入节水农业工作中。完善其法律法规。加强起领导,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并严格的加以实施。

4.5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我国的农业基本国情是地块零碎的一家一户土地承包制、农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域广阔、农民的掌握科技的整体素质不高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这个基本的国情之上,只有适合我国农业基本国情,农业节水技术才能得以普遍推广,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

目前,适合我国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尚为建立起来,曾经“一刀切”式的喷滴灌技术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而未成功。因此,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建立“傻瓜式”的节水农业技术,傻瓜式的节水技术能够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并不是降低节水结束的科技含量,而是增加了起含量,“傻瓜相机”在民众得意推广就是同一道理;

第二,实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节水技术推广战略,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可以以现代节水技术为目标推广高新技术,对于欠发达地区,以投资小,见效大的传统的节水技术为主体推广节水技术;

第三,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与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

第四,建立我国节水设备研制、开发和推广技术体系,成本低廉,实用性强,服务方便到位。第五,建立节水农业科技示范区

农业工程导论范文第3篇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通常意义上应该包含职业兴趣、职业特性能力、职业情感、职业自信心四个方面。经过我公司对ICT行业的总结,ICT行业具有以下行业特性:1.行业从业员工普遍年轻,思维活跃;2.行业技术更新快,对从业员工知识更新要求快;3.行业工作特性属于技术服务,直面客户需求。因此,ICT行业对从业员工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为:1.对行业(企业)工作的兴趣度(忠诚度)较高;2.对行业(企业)工作技能更新要做到自主更新、主动更新;3.对客户服务理解深入,个人职业素养要求较高;4.勇于承担工作压力,拥有正向的自信心。

二、中兴通讯电信学院职业素质培养规划与实施

中兴通讯电信学院的教育观是把在校学生直接看待成将要入职的新员工,以行业企业的需求角度来培养学生,中兴通讯电信学院的每一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一位老员工在带一批新员工实现共同进步,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围绕着未来学生走入行业企业中的就业需求来规划与实施的。职业素质教育的覆盖面要求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小众群体,中兴通讯电信学院的职业素质培养追求的是可推广性、可复制性。

(一)素质培养规划

中兴通讯电信学院结合我院的特点,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职业兴趣(行业、企业忠诚度)、职业技能主动自主更新学习能力、职业行为、职业自信心四个方面的培养。职业兴趣(行业、企业忠诚度)培养。一名行业稳定的员工首先是一名对自己本行业、本企业的工作非常感兴趣,有很强的归属感、忠诚度的员工。从企业稳定发展、人力培养成本角度考虑,稳定的员工队伍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名准员工(在校生)对本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的兴趣度、忠诚度很高,则会努力学习、快速地提高自身素质。职业技能主动、自主更新学习能力培养。ICT行业的技术更新周期短,因此企业员工必须要有良好的自主更新专业技能体系架构的良好素养,同时能主动地寻求行业、公司资源进行自我技能的提升,为未来晋升做好基础工作。职业行为培养。ICT行业是技术服务型行业,行业从业员工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直面行业客户,为行业客户提供各类型的技术服务,这就要求从业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行业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开展协作的能力。职业自信心培养。ICT行业的员工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很多时候需要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拓展延伸,保证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与整个项目团队衔接,对相应的职业自信心的要求相对较高。准员工(在校生)在学习期间培养好合理的职业自信心更便于在职场中更快、更好的发展、晋级。

(二)中兴通讯电信学院职业素质培养方案

1.培养学生职业兴趣(行业、企业忠诚度)的任务。任务1【任务内容】实训基地(实训环境)参观——启蒙作用,引起兴趣。【实施时间】新生入学后的军训期间。【实施过程】新生入学后,利用军训期间或者晚自习时间,由专业教师带领参观实训基地以及实训环境。在参观过程中由专业教师对实训基地内的设备以及实训环境做重点讲解,使学生直观认知到未来专业学习的设备情况、学习环境情况,从实际设备、环境入手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兴趣点。参观过程中要进行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对ICT行业技术有初步的认知。

2.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主动、自主更新学习能力任务。【任务内容】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自主建立技能更新计划。【实施时间】从大一下学期开始直至毕业。【实施过程】S.M.A.R.T职业规划体系与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体系有着很大的区别。它通过学生开展职业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职业综合测评和实战训练等环节营造一个学生在企业中学习成长的氛围,为学生的职业成长提供了环境与条件,为学生明确了大学期间学习与进步的目标,SMART睿智职业规划体系如图3。从大一的下学期开始学生结合专业导论课的学习制订与完善职业岗位规划。在大一下学期初进行自我评估(S阶段),形成SMART睿智职业规划报告的第一部分;大一下学期专业导论课结课时,学生对未来行业就业岗位有了清晰的认知后,完成职业岗位规划。同时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岗位要求所需的知识体系与能力要求设计学习计划,完成职业规划方案;整个大二学年,通过对专业课以及职素课的学习,按职业规划方案完成M阶段以及A阶段的学习;在M阶段与A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将学习成效与职业规划设定目标对比,其结果交给学院职业导师,经过职业导师进行评估,进行误差修正以及就业目标微调(R阶段);最终通过顶岗实习,完成对整个职业规划方案的结果评估与交付,形成最终的职业决策,指导未来就业方向(T阶段)。【结果保存】职业规划报告书留存学院备案。

3.学生职业行为的培养。任务1【任务内容】职业素质课授课。【实施时间】大一、大二两个学年的四个学期——按目标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实施过程】通过4个学期的的职素课的学习,使学生完成职业行为规范的培养。职业行为包含职业礼仪、职业交流技巧、职业办公基础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等多个方面。依照不同学期的学生特点,把以上的职业行为规范通过案例、交互式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式教授给学生,以实景演练为主要教学手段来达到使学生最大限度模拟职场就业环境,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结果保存】课件、授课视频、文档等留存。任务2【任务内容】职业素质阅读。【实施时间】大一学年的两个学期——职业素质课课外教学。【实施过程】由职素课教师挑选ICT行业内企业常规职业素质读物(例如:《给加西亚的一封信》、《请给我结果》等)在大一学年安排学生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自我阅读。每个月份都由职素课教师安排时间对学生本月内的阅读内容进行讲解并阐述该部分对应职场起到的作用。【结果保存】每本读物读后感留存。任务3【任务内容】企业社会实践。【实施时间】大一下学期、大二学年的两个学期——职业素质课外教学。【实施过程】由招生就业经理结合项目部资源,统筹专业划分。按照专业对应,分批安排学生前往行业企业进行社会实践(参观、实地体验工作、实地技能应用等)。通过企业社会实践,学生结合职业素质课上学到的知识与技巧,结合企业实地场景的应用,他们能有效的对比课堂知识技巧的实用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动力。【结果保存】过程中留存影音资料以及相应文档。任务4【任务内容】短期企业项目实习。【实施时间】从大一下学期直至大二下学期(包含假期)。【实施过程】通过招生就业经理结合项目部企业资源池,为学生提供短期企业项目实习机会。通过现场企业项目实习,能有效锻炼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以及结合职业素质课授课内容,对比实际工作应用使学生可以得到有效回溯。【结果保存】过程中留存影音资料以及相应文档。任务5【任务内容】学生月度KPI考核。【实施时间】整个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合计四个学期开展企业化考核。【实施过程】采用ICT行业企业最常用的考核方法——KPI考核法,结合我院学生手册的内容最终形成学生月度KPI考核。KPI考核方案如图3所示,月度KPI考核内容要最大限度的杜绝人为因素(例如考勤考核是通过指纹打卡机,而不是人工记录考勤),同时考核内容要明细,不要模糊。KPI考核分数每月统计并,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总的学期评价由全部学期月度KPI考核平均分乘以50%加上期末全部学科的考核成绩平均分乘以50%组成。每个学期本专业的全部学生学期评价进行本专业排名并公布。该排名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第三年顶岗实习以及毕业就业安置。总原则就是S级的学生分配至S级企业,C级学生分配至C级企业。四级企业划分是依据企业同岗位薪资待遇、员工培养机制、企业规模、企业业务组成架构等条件进行分类。【结果保存】KPI考核数据以及学期评价数据留存备档。

农业工程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叙事 分析 启示

叙事学理论发端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法国,起初仅聚焦于文学领域。彼时的法国,结构主义势头正盛,而叙事学的产生也与结构主义的盛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首次提出“叙事学”这一概念。上世纪七十年代,叙事学在西方学界独领,由法国辐射至欧美各地。但因其本身仅仅关注文学文本结构这一先天缺陷,遭到解构主义和政治文化批评的夹击,叙事学研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没落。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叙事学研究重新在西方开始流行,产生了一些重大转向,也因此而有了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之分。经典叙事学(也称为结构主义叙事学)仅关注叙事文本的结构,对其进行系统描述,意图创建一种叙事语法或小说诗学,将语境、读者等其他因素排除在外。后经典叙事学则刻意对其进行修正,出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型,更加强调语境、读者等因素,形成修辞叙事学、认知叙事学、女性主义叙事学、后结构主义叙事学、反叙事学等流派。

与此同时,叙事学理论也逐渐进入到文学以外的领域,出现了将各种活动均看作叙事的“泛叙事观”。任何人类活动,例如电影、绘画、音乐等,都是一种叙事,都可以当作叙事文本来看待,对其进行叙事结构分析。

在此泛叙事化的浪潮中,叙事学理论与教育学结合,形成一股崭新的理论思潮――教育叙事。然而对于教育叙事的探主要集中于教师专业发展维度阐述,文本形式有所限制,往往指教师日志、记叙文等教育事件的描述。丁钢曾经从前台、后台的主客观维度探究教育叙事[1]。倘若以此层面进行划分,教师日志无疑属于后台类别,因为它主要反映教师课后的回忆体验与反思,限于授课教师本人立场、角度描述,掺杂主观情感,它是教师叙事研究的聚焦点。但对于前台的研究,似乎并未获得关注。而所谓的前台叙事,即是在实际教学情境中,把课堂教学当作文本,进行过程性探究。教师并非仅仅是叙述者,而是与学生一起,成为叙述对象。通过分析,归纳其叙事功能,提炼现实意义,指导有效教学,也为教育叙事理论发展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所谓“叙事”,就必须有故事可叙。课堂教学亦可看作宏观的故事系列,从现实故事入手,进而引申至知识文本故事,最后又回归生活故事。罗朗・巴尔特在《叙事结构分析引论》(1966)中的一段话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叙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叙事可以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定或活动的图像、手势以及所有这一切井然有序的混合体来表现;它存在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喜剧、哑剧、图画……社会新闻、交谈之中”[2]。而课堂教学恰恰以文字、图画、声音为媒介,符合叙事的研究对象范畴。

叙事理论是基于文本分析,当然“文本”的涵义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出现了丰富的形态,但仍然离不开其本质基础。经典叙事学把研究对象大致分为故事与话语两个密不可分的维度。课堂教学的叙事分析也可循此基本线索展开论述。课堂教学的“故事”即在课堂中所发生的事件,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所有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话语则是将教学活动构成有机整体的形式与策略。于是,形成以课堂教学的叙事功能、语法结构、文本类型、时间结构、情境结构、声音结构的叙述轴线。其中,叙事功能和语法结构讨论的是教学之“故事”,文本类型、时间结构、情境结构与声音结构则围绕课堂教学之话语表达形式展开论述(见图1)。

一、课堂教学的故事结构

1.课堂教学的叙事功能

把课堂教学当作文本进行叙事分析,涉及两种角色:教师与学生。虽然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现今则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但课堂教学的最终功能并没有改变,依然是知识传授。这一功能处于稳定的状态,将来也不会随着教学改革而发生更改。当然要实现此最终功能,应在课堂上划分多个步骤,实施多种行动。而每种行动背后会产生相应的叙事功能。要分析这些叙事功能,就必须把行动与教学过程联接起来界定,毕竟同一行动可能会诱发不同的功能。例如在一种情形下,教师观察到学生没有专心上课,故意提问学生;而在另一种情形下,教师提问学生,引起学生关注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同一行动在两种情形下所产生的叙事功能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提醒,后者则是启蒙。将行动放至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衡量,前者属于滞留,后者则起到了推进作用。

课堂教学的叙事功能,除了上述所提及的提醒和启蒙外,强化是最普遍的。实现强化功能,教师一般采取反复讲述、实例分析与应用、布置练习等行动,这也是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手段,试图加深学生记忆,强化知识习得。但在现代教学中,课堂教学核心的功能无疑还是启蒙,毕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主动发现,掌握原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课堂教学的语法结构

(1)课堂教学之“事”

如果把课堂教学当作是一个文本故事,那么它和其他文本故事一样,由一系列事件构成,而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演示、提问、讨论、练习等便属于此类事件。这些事件即是行动,按照一定序列进行,组成完整的课堂“故事”。

课堂中的事件(行动)与事件(行动)之间主要以时间和因果关系作为联接方式。时间次序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一般分为导入、讲解、结论三部分,与时间联接中的“起”、“中”、“结”不谋而合。课堂教学同时也强调因果关系上的连贯。因为每一项事件经由教师仔细斟酌、部署安排,都具有相应的叙事功能。前一事件也许是后一事件的铺垫;后一事件可能为前一事件服务。借助因果关系,使各单一事件构成有机整体。

在这些事件中,有些显得较为重要,有些则没那么明显。根据叙事学的理论,前者被称之为“核心”,后者为“卫星”[3]。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与课堂活动设计如同叙事语法中的核心(Kernel)与卫星(Satellites)的关系。倘若一节课只讲教学知识点,没有课堂活动的引入和穿插,课堂会变得乏味,教学也只能采取一言堂的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也会被扼杀。“卫星”活动的意义在于充当课堂“核心”教学的铺垫和补充,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具体、丰满。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教授同一教学目标,不同教师的课堂效果也会不一样。因为他们对于每一事件的多种表现形式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兴趣的了解和判断。正如热奈特在《新叙事话语》中指出“叙述体的特殊性存在于它的方式中,而不存在于它的内容里……实际上没有什么‘叙述内容’,只有可采用任何表现方式的一连串行动或事件”[2]。在这维度上,教育叙事承接传统叙事理念,强调教学方式更甚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往往受教学大纲等纲领文件的指导性意见限制,相对趋于稳定。

(2)课堂教学的叙事序列

叙事学深受结构主义影响,倾向于从纷繁的表象中抽取出一个基本定理。这一思维模式也适用于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分析。对于教学过程的步骤分解,教育家们有不同归类,但大致趋于一致,并且形成基本序列: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简称IRF)。以凯洛夫的分类为例,凯洛夫把课程环节分为五个程序,依次为:诱导学习动机、感知和理解新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4]。其中诱导学习动机作为首要环节,目的是吸引学生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接触和接受教学主题。教师一般设有悬念,引起学生关注。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把谜底有意识地泄漏给学生,但却对谜底的演变过程故意卖起关子,诱导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步伐,寻找答案。在第二、三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保持明确、清晰。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做出一系列课堂设计,引领学生认知、理解和巩固知识。教师主要采用视频欣赏、实验演示、教材讲授、实例分析等方式。在最后两个程序中,课后练习、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则是惯常使用的反馈模式,目的是促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以致用。

如今课堂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模式的转变更加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的基本序列也随之产生微妙的调整。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加强,对话增多,同时学生间的讨论也变频繁,使基本序列变得更加复杂,呈现IRF的异体结构IR1F1R2F2,IRR1F等[5]。

二、课堂教学的话语结构

1.课堂教W的文本类型

罗刚认为“叙事学的文本分析是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开始”。而文本的语言涉及选择与组合两种行为,分别代表了隐喻和转喻的叙事文本类型。隐喻是语言的选择轴,呈现语言的垂直关系,“以主体与它的比喻式的代用词之间发现的相似性为基础”;转喻则属于语言的连接轴,反映语言的横向线性发展关系,“以主体与它邻近的代用词之间的接近或相继的联想为基础”[3]。

课堂教学的叙述语言基本是以转喻的水平方向发展的,强调邻近性原则,注重各要素间的因果逻辑关系。譬如教师会通过知识点回顾的方式,把学生之前所学知识与自己将要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试图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关系结构图,加深印象。又如,教师会在授课初首先向学生呈现本次课堂的讲授框架,尔后根据框架中的各要素逐一详细阐释,强调各要素的内在关系,以讲授覆盖整个框架要点为结束。

当然在实际教学语言中也不乏隐喻,尤其体现在对抽象性概念的解释上。由于学生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有限,教师对于专业术语的讲解不能仅停留在晦涩难懂的字面意义,应辅以简单、熟悉的比喻,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消化难点;同时生动的比喻也会为枯燥的理论教学增添一些趣味性。此外,教师在语言表达的选择上,也会偏重通俗易懂的词汇,尤其是接地气的网络热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无论是隐喻还是转喻,两种文本类型并非独立而行。它们相互渗透、互相支持、不可缺少,共同构筑了课堂语言,使教学变成“可理解”、“易理解”的行为艺术。

2.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

课堂的教学重点体现于教师话语中。教师除了明示之外,从其每个知识点阐述所占据的话语篇幅和频率中亦可见一斑。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教师一般采用概要叙述,甚至是以较为跳跃的节奏阐述,留给学生一段“空白”。但由于知识点较为浅显易懂,学生往往能凭常规思维解译这段“空白”。但对于重点、难点,教师会放慢叙述,以展示的方式,辅以细节,加以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同时教师也会在同一节课上或是作为下一节课的知识回顾,进行反复叙述,一方面加深学生记忆,另一方面以显性策略向学生强调本知识点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特别关注。

虽说课程的基本序列相对稳定,但教师也会根据课程类别来设计、安排具体的教学次序。一般而言,讲授阅读欣赏类课程时,教师先会提供思路或关键词,要求学生按照线索快速阅读文章内容。接着逐步推进,局部放大,对段落、词汇进行细致分析,教育学生如何欣赏作者的表达之美。讲授理科课程时,教师往往把实验演示安排在课堂初期,让学生首先知悉实验结果,以此作为导入或设下悬念,诱导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表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演变过程。

3.课堂教学的情境结构

(1)叙事角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布局课堂,设计活动,把控教学秩序,是一个掌握大局的“全知者”。然而“全知者”的能力并非无限大,实际上,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话语减少,学生表现机会增多,教师无法完全掌控课堂中所有细节。可以说,教师的“全知”性在某些程度上是被弱化了。但之所以还把他们归类为“全知者”,是因为他们仍然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他们竭尽所能地促使课堂朝着预设的方向迈进。

(2)叙事人称

课堂教学在叙事人称问题也存在可探讨性。叙事人称体现于教师话语中。事实上教师话语中的人称随着现代师生关系的调整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传统课堂的师生关系较为讲究长幼尊卑之分。教师在话语中往往采用第二人称“你们”指代学生,有意识地将自己从学生中分离,强调两者间的独立。但在现代课堂中,这种上下等级意识被淡化,教师不再以“长辈”自居,师生关系亦师亦友。教师较多改用第一人称“我们”,强调自己与学生“在一起”,从而缩小师生的心理距离。

(3)叙事聚焦

课堂教学注重应用性,强调与实际相结合。而在课堂中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目的也是为了给予学生锻炼机会,把课本的理论知识搬到实际生活应用之中。因此,课堂的聚焦线路无疑是由远及近的,并且这一方向相对持续稳定。虽然文科课程(尤其是阅读欣赏类课程)实践性并不明显,但教学聚焦依然保持此方向。以讲授英语综合教程的课文“How to fall in love with Math”为例,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把关注点放在数学所产生的美感而非数学术语之上。“数学”仅是教材文本内容,但所教授的目标是英语。教师自然联系身边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进而讨论“How to fall in love with English”的话题,既把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有机结合,又能轻松有效地使学生情感从数学转移至英语。

4.课堂教学的声音结构

课堂教学的“声音”分布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而产生变化。学生的声音会更加突出,成为课堂教学必要的内容,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开展效果。而教师的声音则会变得忽强忽弱,若隐若现,适实隐蔽。教师不迅速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直接干预或介入学生的思索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打个比喻,倘若说传统课堂,教师的声音暴露于学生面前;那么如今的课堂,教师的声音则是隐藏在背后,与学生捉迷藏,学生需要主动出击,捕捉信息。

当然,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声音游戏时,也要注意拿捏分寸――必最终让学生抓到自己,否则课堂就变成“不可理解”。鉴于此,教师话语的可述性还须提高。为了方便学生接受,教师尽量避免使用隐形话语。这里须指出,隐形话语和隐蔽声音是两个不同概念。前者侧重的是表达方式,而后者则针对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使用简单易懂的话语,提高自己的可理解性;另一方面有的放矢地隐藏自己的声音,给予学生更大自而不依赖于自己。这也是现代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学生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声音,不从属于教师的声音。叙事学的源起与发展深受结构主义影响,因此在利用叙事学理论进行分析课堂教学时,稍有概括归纳之口吻也在所难免。事实上,课堂教学的形式和结构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学生主动介入课堂,大量参与教学活动,课堂结构变得复杂。然而对课堂教学进行叙事分析,是利用非教育理论来阐释教育现象,为课堂结构规范体系的建构产生积极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多方位了解教学过程提供独特的观察视角。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叙事结构分析,尽可能呈现教学的真实面貌,使教学不仅仅停留于经验之谈的表层,而是深入探索其本质,为有效教学提供理论基础。

叙事学成为教学的理论方式,与教学的融合将会越来越深广,教学的新发展也将拓宽教育叙事研究领域。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发展,教学呈现出更多丰富的模态,例如微课、慕课、私播课、翻转课堂等,对教育叙事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将叙事学理论与这些新的教学模态相结合,对其本质进行分析描述,是未来教育叙事研究的可行方向。

――――――――

参考文献

[1] 丁钢.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2] 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与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 罗刚.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4] 杨四耕.一个教学论难题:“凯洛夫问题”[J].教育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