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公司发展计划

新公司发展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公司发展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公司发展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四川;重化工业;升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4.0054.02

重化工业是指对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加工的重型和化学工业,主要包括重型机械、汽车、电力、石化、船舶、冶炼等。四川发展重化工业的历史悠久,建国以来,四川重化工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新时期,随着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局势的日趋严重,重化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四川亟待升级发展重化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发展环境,优化发展条件,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实现重化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四川升级重化工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四川升级重化工业的必要性

1.1.1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给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产业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从而推动我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现阶段,国际国内转移的产业主要为重化工业,拥有良好工业基础的四川应该积极承接重化工业,发挥后发优势。但是四川需升级发展重化工业,吸收发达国家和地区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发展重化工业的经验教训,运用先进技术来发展重化工业。

另外,四川壮大升级发展重化工业,顺应了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要求,将带动四川经济快速增长,推动西部经济的增长,深入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缩小我国的东西差距,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1.2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从建国以来,国家支持四川进行重化工业的建设,经历50多年发展的四川省重化工业已经具备了雄厚的实力,化工产业、水电产业、钒钛产业等优势重化工业已经成型。重型机械、汽车产业、国防科技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其他重化工业也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四川省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2483、8565.2、5850.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8:47.4:36.8发展为14.7∶50.7∶34.6,按照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目前四川省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依据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化工业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目前四川重化工业发展迅速,重化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推动着四川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应该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重化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通过表1,可以得出四川重、轻工业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重工业对于四川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重工业的产值占据四川工业总产值67.45%,企业单位数、资产、从业人数等方面,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较,发展实力雄厚、优势明显。通过表2,可以看出,2010年大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位居前七的产业当中,前五个均为重化工业,约占四川工业总产值的39.39%,由此可以得出,重化工业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引领四川经济增长的“领头羊”。

1.1.3实现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化工业是四川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随着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资源瓶颈不断凸显,环境污染也成为四川重化工业发展的障碍。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经济朝向智能、循环两个目标不断迈进。始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四川的重化工业多以传统的粗放型方式进行生产,主要依靠资源的投入,技术水平较低,资源消耗大、对环境的污染大,所以四川需要通过升级发展重化工业,调整产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及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四川升级重化工业的可行性

1.2.1自然资源禀赋优越

四川自然资源禀赋优越,尤其是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条件,为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基础条件。四川水系众多,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为26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首,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5,丰富的水资源及水能有利于发展电力事业,水电是清洁资源,是重化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品。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四川矿产资源种类多且齐全,现已发现矿产130多种,探明储量的达90多种。川西南的稀土资源、黑色及有色金属资源为其发展冶金工业提供了保障,川南的煤、硫、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有利于其化工工业的发展,川西北的稀有金属为其发展尖端技术产品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四川是天然气大省之一,天然气资源将是我国解决能源问题的急迫需求的重要资源。优越的天然气资源为四川天然气化工及衍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1.2.2城市化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以吃穿、日用消费品为主的消费结构,增加了对住房、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推动了我国重化工业的发展。另外,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西部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重化工业提供了市场保障。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吸引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保障。2009至2011年四川省城市化率分别达到38.7%、40.18%、41.87%,四川城市化率虽然在全国偏低,但是发展速度值得肯定,为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1.2.3科技水平及人才资源优势

四川省科技水平高,2010年末,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2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498家,全年共申请专利40230件,专利授权32212件。

全省劳动力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人才资源优势不断凸显。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四川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含大专以上)和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分别为536.8247万人和904.5020万人,相对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种具有大学程度或高中程度人口分别由2470人和7587人上升至6675人和11247人。2010年四川拥有普通高校9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含技工校)679所,成人高等学校22所。 四川拥有众多理工科类院校,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理工院校为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技术及人才的保障,不断的为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输入新鲜血液。

1.2.4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川深处内陆,交通瓶颈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但是随着四川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尤其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加快了四川立体化交通网络的步伐,目前,四川已建成16条出川通道,其中铁路7条、高速公路8条和水运航道1条。另外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西部开辟与邻国的运输线,泛区域合作—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想的实现和南北丝绸之路的建设的将为四川与邻国的经济联系创造便利。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大大缩短重化工业的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时间,有利于四川对外开放的发展,为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机遇。

1.2.5国家对西部的大力支持

国家对于西部的发展给予重要的资金、技术及政策上的支持。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是四川重化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条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西部要“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推进钢铁基地建设、加强有色金属等资源综合利用、做好稀土资源战略储备;改造提升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指出要“做强工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制造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国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是四川发展重化工业的重要后盾。

2四川升级重化工业的路径研究

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重化工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如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粗加工;各地产业结构的趋同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不优越。重化工业仍是四川重要的支柱产业四川仍要坚持发展重化工业。但是四川要在坚持可持续发展观的前提下,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

2.1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四川省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将重化工业的发展与环境协调相结合,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持续发展道路。四川省现有的多数重化工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大,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瓶颈不断凸显,成为了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的严重阻碍,为此,四川需要改进现有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于资源的消耗;重视资源的节约及回收再利用、从而减少污染的排放,发展重视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始终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2.2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发展模式

四川的重化工业是以资源消耗为代价发展起来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四川经济发展的前期发挥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已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阻碍。四川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对产业进行升级、走集约化生产路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川重化工业要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就要提高科技水平。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利用国家对西部的大力支持,引入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优质资金;采取激励措施,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四川,发挥龙头企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重视教育的发展,鼓励科技创新,培育科技人才,为重化工业的发展增添活力。另外,四川大多数重化工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低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低,难以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需求水平。所以四川要改变重化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

2.3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最重要的就是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而目前,四川省各地区的工业存在着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化的格局,导致了区域间盲目的竞争、经济效益的低下,不利于四川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地需要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及优势条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发展自身的优势产业,从而使各地的产业配套发展。根据四川各地区的优势条件及《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的四川产业发展方向,成都、绵阳、德阳等经济技术发达区域,应重点发展钢材、重型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攀西地区应建设钢铁、钒钛、稀土新材料等高耗能工业基地和水电能源基地。川南地区应着力打造能源化工基地。优化四川重化工业的空间布局,才能使重化工业合理化发展,更好的进行升级发展。

2.4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合理的环境才能使产业健康成长和发展,才能促进重化工业有效的进行升级发展。优化四川重化工业的发展环境一方面需要提升市场化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传统经济体制下残留的不利因素不利于重化工业现阶段的发展,四川省重化工业的行政干预强,国有企业比重大,导致重化工业的发展的效率低,市场活力不强,所以四川需要减少传统经济体制残留的不利因素,减少行政手段干预,优化重化工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优化资源配置。

四川需要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现阶段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逐步减少了地理位置对四川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四川需要加强与中西部临近各省市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吸引资金、龙头企业、劳动力,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抓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机遇,积极产业国际分工与合作,尤其是加强向东南亚、南亚的开发,开拓重化工业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张克俊.关于四川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考[J].四川省情,2004,(12).

[2]刘世庆.新的重化工业化时代:西部的机遇与挑战——川渝合作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之三[J].中国城市经济,2004,(7).

新公司发展计划范文第2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告称,今年1-5月全国信息消费规模1.38万亿,同比增长19.8%。信息消费已经成为近年来最活跃的消费热点,预计到2015年,我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显然,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信息化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以“信息传输、信息应用、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消费产业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技术创新最多、增值效益最大的产业,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近日表示,工信部正和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研究具体措施,相关文件将尽快出台,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据介绍,信息网络、智能终端、信息内容以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将获得政策支持,这给电信业带来转型发展的新契机,面对信息通信大市场,电信运营商应转变思维方式,从电信经营转向信息经营,在加强智能管道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平台经营能力。

根据国家政策部署,今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为此,工信部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推进:一要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推进光纤入户,大幅度提高网速。提升3G网络覆盖面和服务质量,推动年内发放4G牌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年内向全国推广。鼓励民间资本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二要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推进教育、医疗优质资源共享,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加快就业信息全国联网。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应用。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三要丰富信息产品和信息消费内容。鼓励智能终端产品研发,通过创新供给引导消费。拓展新兴服务业态,开展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四要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依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信息消费市场秩序,提高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能力。通过上述努力,实现“十二五”后三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增加。

刺激信息消费的关键是推进信息网络升级,重点是推进光纤入户,大幅度提高网速。工信部提出,2013年,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占比将超过70%。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高速率宽带接入用户占比提高明显,4M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到72.3%。另外,3G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继续扩大,目前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及88%的乡镇,3G网络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见,信息消费增长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此外,终端产品的智能化趋势日益突出,统计显示,1-5月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0.8%,内销占比达76%,其中新机型的智能机占比达87.4%,高出上年底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新兴服务业态不断涌现,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实施“智慧城市”和“无线城市”计划。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等业务成为信息服务消费的主要增长点。

新公司发展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会计信息化 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公立医院会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了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但目前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1.公立医院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现代医院管理系统正向着医疗、教学、人、财、物等方面综合的方向发展。在网络化环境下,要求实现信息高度集成和会计信息共享,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达到这种目标提供了可能,财务与医院各部门协同,使得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 实现了“数出一门,数据共享”的要求。通过网络化管理,可整合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资源,提高经济管理水平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因此,公立医院必须适应现代医院管理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实施存在的问题

目前公立医院的会计电算化大多是以会计核算为主,其主要核算功能是以满足日常会计核算的要求来设计的,基本上没有用于开展成本效益分析、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等财务管理工作,大量的会计信息尚不能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 ,这制约了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2.1对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地区的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的程度非常低,部分院领导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重视对硬件的投资而忽视了对先进软件的购买。部分会计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满足于使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致使会计信息化工作停滞不前。

2.2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忽略了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功能 目前,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绩效考核等基础数据不能实现计算机共享,需手工重复录入。更主要的是现有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无法灵活便捷的满足内部经济管理的各项要求,使医院的财务管理长期不能实现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换。

2.3会计软件开发的管理亟待规范

我国目前较大的财务软件公司各自使用的程序语言不一样,再加上财务软件的设计人员对公立医院会计核算过程、财务管理等知识掌握不多,对会计信息处理流程的中间环节考虑不周全,导致会计信息流程不够通畅,部分会计信息不能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这种状况影响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4会计信息化系统下的财务内部控制较为薄弱。

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会计信息化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达不到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要求。如系统密码管理等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软件系统控制功能设计不完善,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控制能力不高,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3.加快实施医院会计信息化应采取的措施

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是现代化医院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当前应根据财政部 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推进会计信息化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要求,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全面推进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工作。

3.1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医院会计信息化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它不仅能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也能提高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水平。从近期效益看,它具有手工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量,可以为临床科室和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信息,从长期效益看,能够促进公立医院各项工作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是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改革措施。因此,公立医院领导应该把眼光放远一点,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力争提高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水平。

3.2采取多种形式培训会计人员,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

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因此,当前要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中青年财会人员,促使中青年财会人员更新知识结构,力争尽快成为既懂财会业务,又熟悉计算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3 采取得力措施,加快推进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进程

首先应该把网络技术应用到全部会计工作中去, 充分利用计算机及时提供的丰富资料,开展内部成本、责任会计等核算和管理工作,加强资金、成本、收益的管理和控制。在处理日常管理信息的同时把各种决策模型以功能模块形式存人计算机模型库,运用回归分析、量本利分析和其它数学方法,使用计算机对人、财、物配置最佳方案进行论证选优,为领导决策提供经济信息,从而推进会计信息化进程。

3.4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信息化的内部控制

按照医疗机构内部控制规定(试行)的要求,会计信息化系统应该具有保密性和安全性。因此应避免不相容职务一人化,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授权规定。如规定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各工作岗位的操作员须经系统管理员授权,以独立的密码注册登陆,数据更改受各种牵制等,实现职权分离,避免失控及舞弊现象的发生。

3.5加强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

会计软件开发周期长,耗费大,应根据会计和财务制度要求设计开发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尽量避免重复开发。会计软件的设计开发要满足公立医院会计信息使用者不同层次的需要,有关计算机开发公司要充实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开发力量,向公立医院提供性能稳定、数据安全、功能强大、兼容性好的管理型软件系统,为公立医院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总之,公立医院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的轨道将加速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有利于公立医院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 ,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樊俊芝、刘辉、张红.构建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实践,中国卫生经济2010,29(2):89-90

新公司发展计划范文第4篇

随着证券行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作为证券企业治理和风险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面对数字化、信息化遍及的审计环境,不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将难以胜任证券公司内部审计职责,难于发挥其在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有作用。因此,充分认识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证券公司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对推进证券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证券公司信息化情况简介

证券行业是我国信息技术利用最充分的行业之一,1998年以来,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出台了一系列刚性技术指导文件,如1998年了《证券经营机构营业部信息系统技术管理规范(试行)》、2000年3月了《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2005年4月了《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8月了《证券公司集中交易安全管理技术指引》、2008年9月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等等。这块纲领性文件的颁布,推动证券行业实现了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尤其是当前,在以云计算为代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金融服务与创新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证券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行业构建了证券交易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电子商务系统、总部综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众多的IT系统,实现了发行、交易、清算以及管理、决策和风险控制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根据有效A股账户数的粗略统计,2010年A股账户的网上交易户数比例已经达到53.22%,国内的2 652家证券营业部均已不同程度地建立起营业部的内部局域网,实现了资源共享、电子邮件、网络打印及财务结算等办公事务的初步自动化,证券公司中ERP的使用率达到10%,CRM的使用率为5%。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电子商务化、管理电子化、服务数字化已成为证券行业信息的主要特征。

三、证券行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

1.内部审计信息化滞后于公司IT治理战略规划。

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试行)》,证券行业各公司均研究制定了符合本公司发展的信息技术战略规划,从战略方向和行动计划两方面,制定了信息技术战略和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对信息技术战略如使命、远景目标、中长期目标、策略路线与原则等,信息技术行动计划如信息化项目进程、项目描述和投资收益分析、信息化实施保障措施与资源开发计划等均有清晰明确的规划。但内部审计信息化在其中占有份量却较轻,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忽略,主要表现在:一是存在内部审计的“信息孤岛”现象,在证券公司整体信息化战略规划中,较少考虑内部审计的需求,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各自为政”,数据资源长期缺乏统筹管理、数据条块分离、信息统计口径不一致,部分业务板块信息对审计来说,还处于封闭状态,无法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特定需求,从而导致资源共享程度明显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效果。二是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的滞后,内部审计信息化只能服从于现有的业务系统架构和流程,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只能通过利用业务系统直接查询数据、嵌入式审计模块、通用审计软件等方式实现,但却受到物资成本和人员培训成本十分高昂的制约。

2.内部审计信息化目前尚缺乏必要的标准和规范。当前证券行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所参考的标准,主要有国家审计署所颁布的《信息系统审计指南——计算机审计实务公告第34号》,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体系。而内审协会至今未出台适合内部审计信息化,紧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且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相关准则和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

3.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管理层重视程度和投入给力不足。首先,从当前证券行业内部审计信息化推进情况来看,虽然绝大多数内部审计组织积极争取“信息化”,但在实际前行中总碰到来自各方的阻力,困难重重,突出表现在公司管理层形成统一认识,对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往往重视喊在口上,支持写在纸上,却不落实在具体行动上。相比业务信息投入而言,审计信息化投入就是“短腿”,审计信息建设经费投入打折扣,在硬件设备的配置中更多侧重于PC终端的配备,在软件设备的配置方面主要借助流行的办公软件,且内部审计工作必需的支持数据库未构建,内部审计管理系统运营环境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4.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的应用层级较低。当前大多数证券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普遍存在应用不广泛、运用水平差、使用效率低、资源共享不高等问题,有些甚至还停留在“小作坊”、“小儿科”上。在内部审计管理工作方面的应用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文书运转、网络浏览、检索资料等阶段,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审计信息资源进行归集、整理、分析,为审计决策、审计实施提供强有力信息支撑的功能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在业务工作方面的应用也仅仅停留在数据转换、计算分析、查询汇总等低水平上,停留在EXCEL、ACCESS等常用软件的基本应用阶段,在把计算机信息技术全方位运用于内部审计实务工作、加强全面审计质量控制,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研制实用审计工具、探索信息系统审计等方面基本上没有涉足。

5.精通信息技术和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审计信息化是一项科技与业务的融合工程,其人员既要精通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又要熟知必要的审计、财务、金融、法律等业务知识,如信息系统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通晓信息系统的软件、硬件、开发、运营、维护、管理,而且还必须能够利用规范和先进的审计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检查、评价和改造。而现实情况是,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与现实需求差距较大,真正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人员并不多,既精通计算机应用又熟悉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则更少。人才问题始终是制约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应用的核心问题:一是由于内部审计机构为后台管理部门,员工的待遇偏低,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引不 进来。二是内部审计机构现有的骨干人员以点带面的整体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现有内部审计人员固守传统的观念和定性的习惯,信息化意识不强;并且受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限制,在审计实务中对复杂点的数据采集整理、数据结构分析、程序代码复核等应用无从下手,往往绕过计算机而进行手工操作或仅仅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四是未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

6.内部审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审计风险。由于证券行业的相关业务信息绝大部分业务数据的机密性,在内部审计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由于内部审计人员信息安全技术掌握程度不同、使用不成熟的审计软件、未安全采集和存储数据等原因,均可能造成业务数据泄露;与此同时,证券业信息系统本身亦存在信息管理人员的道德水平低、信息系统的设计完善程度不够、网络黑客(病毒)的入侵等因素,这些都将给内部审计带来新的风险。

四、证券行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证券公司出现了差异化创新、特色化经营、开放、多元的行业生态,经营模式正逐步向“大财富管理”和“大资产管理”转型,证券交易系统、门户网站、行政办公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仓库、电子商务管理系统、总部综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的持续构建和完善。引领着证券行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

一是内部审计信息化与证券公司ERP系统的高度协同。随着各证券公司核心交易系统、电子商务系统、OA办公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高度协同、高度智能化,为实现内部审计工作识别组织风险或评价公司经营战略、优化组织运营为目标,对公司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进行独立、客观确认和咨询的内部审计工作,必将处于证券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地位,并与所有信息化系统密切相关。而对其提供信息技术支持的审计管理系统、联网审计业务系统、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等信息系统也必须与证券公司的ERP系统进行高度的协同,才能实现对证券业务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实时监控功能,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公司优化企业信息管理,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功效。

二是以信息系统审计为代表的IT审计将成为证券行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随着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的发展,证券行业各核心的业务管理系统呈数据大集中趋势,为了更好地治理和控制风险,必须将其内控机制扩展到信息处理系统的各个方面,甚至存在业务数据互通合作其他金融机构等。在对于经营管理的合规性、交易处理的完整性、数据的安全性等,需要内部审计机构对其进行必要的评估和评价,对其所产生信息的真实、合法性作出确认,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证资产安全、数据完整及有效利用组织资源并实现组织目标。为此,证券行业监管机构先后出台相关法规提出IT审计要求,如《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证监会82号令)要求,“核心机构和经营机构应当建立信息安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治理工作指引》亦提出“公司应建立内部IT 审计制度,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IT 审计”。由此可断言,以评价证券公司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有效、可信的IT审计必将成为证券行业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

三是高效的数据迁移和数据审计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内部审计工作实践。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实际就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模型监测、特征数据的提取、审计流程的控制以及审计项目管理等。从信息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之中实际应用来看,数据采集是基础,审计分析评价模型体系以及审计方法库的构建是核心,有效的审计信息化运作流程是手段。而数据采集的根本就是将证券公司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高效、完整、安全地迁移至审计业务系统,并为审计业务系统所识别、使用;因此,成熟高效的数据迁移技术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必然。并且,伴随之以系统内部控制测评为基础,通过对电子数据的收集、转换、整理、分析和验证,以判断一个计算机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的数据审计模式,也将成为内部审计目标的有效实现方式。

四是联网审计与远程审计将在证券行业内部审计实践中常态化。如前所述,随着证券行业创新业务的层出不穷,诸如融资融券、新三板、直投、约定式回购等业务的相继推出,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切实提升审计的实时风险监控能力,要求审计对风险的防控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防御”和“事中监控”转移;而同时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信息技术高度集中的证券行业,各项业务处理呈现了扁平化态势,证券公司诸多业务系统如CRM系统、财务系统、柜台系统、投资管理系统等集成运行,形成了集客户基本资料、交易信息等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在计算机网络系统高度集成的数据平台。从而为一种全新的非现场审计模式——远程审计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内部审计机构通过采集证券公司柜台系统、财务系统、合规监控系统以及对各营业部历年审计的历史数据等信息,借助公司内部网络查询、筛选、记录、分析等信息技术平台,实施非现场的远程审计活动;将大大加快审计速度,提高审计效率,推动审计方法和审计流程创新,提升审计信息化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审计方法体系等建成数据模型,构建以在线审计和实时审计为特征的集约型审计,即联网审计,建立预警机制,进而实现审计关口前移,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五是物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将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新发展。据相关资料介绍,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智能互联网”,其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 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作为一种商品通过互联网进行流通。有人形象地比喻:云计算是互联网中的神经系统的雏形,物联网是互联网正在出现的末梢神经系统的萌芽。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金融机构的证券行业,在自主创新、市场多元化的进程里,云计算模式将成为其信息化整合的“关键武器”,如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证券行业的行情、交易、信息、客户管理、股票池、投资者教育、研报服务等业务集中到统一的平台成为现实。在物联网、云计算推动证券行业金融服务模式颠覆性的创新过程中,承担着防范内部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组织效益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紧跟业务创新的步伐,运用物业网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审计创新,如建设云审计平台、利用云存储实现数据迁移、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进行数据管理等。

新公司发展计划范文第5篇

今天,团省委举行的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启动仪式暨联通公司捐资助学仪式,是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推动“科教兴省”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步骤,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活动的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希望工程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希望工程的联通公司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团省委围绕省委确定的“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启动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不仅赋予了希望工程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其向纵深发展,更对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我省希望工程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联通公司事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把支持希望工程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捐资200万元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不仅体现了联通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更反映出联通公司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企业精神。如果我们的企业都能像联通公司这样,致富思源,关爱社会,希望工程事业就会发展的更好,我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就会发展的更快。

刚才,希斌同志就开展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讲了具体要求,我都同意。下面,我就深入抓好希望工程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到希望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希望工程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为宗旨,自实施以来,得到各级党政组织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我省自1992年实施希望工程以来,累计筹资4800多万元,捐助贫困儿童6万余名,援建希望小学400多所,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全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省委工作会议确定了“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我省一些地区青少年因贫困失学或难以完成学业的情况仍然存在。据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贫困学生约有80多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农村。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是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共同关心的大事。刚刚闭幕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实施希望工程对于推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激发人们尊师重教的意识、促进“科教兴省”战略的实施,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此次希望工程“助学促发展,托起新希望”主题活动的启动,对于促进我省希望工程事业的发展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二、社会各界要齐心协力共筑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作为一项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社会公益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各级党政组织要高度重视希望工程工作,把实施希望工程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各级党政领导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希望工程工作,给希望工程以实实在在的支持。加强社会宣传是做好希望工程的重要途径。新闻媒体要对希望工程给予关注和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深入挖掘希望工程题材,把人民群众支持教育、关心下一代的远见卓识之举,把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可贵品格给予尽情讴歌,把受助儿童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他们成长成才的可喜变化进行充分展示,在全社会形成关心、重视、支持希望工程的良好氛围。实践证明,企业的支持是希望工程获取资金支持的重要渠道,支持希望工程也是企业回报社会,提高企业声誉,树立企业形象,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联通公司在这方面带了个好头,希望今后有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和有远见的企业家参与到希望工程中来,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希望工程事业蓬勃发展。

三、共青团组织要不断推动希望工程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