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信息化工程

农村信息化工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信息化工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信息化工程

农村信息化工程范文第1篇

客观地讲,这家“公司+农户”的甜柚生产、销售企业,在我国农村应属于信息化应用水平较高的企业,国内的许多农村信息化田园、信息服务网、信息下乡工程也都大致如此。

但是,在我的理解中,光纤到村、到户、到人,其实还仅仅是物理层面的信息工具接入,关键的问题是农民如何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内容,获得新的收入和新的增长点。

就梅州的这家甜柚公司来看,我与其老板做了一个小实验。我问:都说您的甜柚是全国最好的之一,但如果我不认识你,怎么能够知道最好的甜柚基地在你这里呢?

老板说:“您可以上网查寻呀!”于是,我们一起以一个陌生人的方式在网上搜索,我先后输入了“甜柚”、“广东甜柚”、“梅州甜柚”、“梅县甜柚”、“公司、甜柚、梅县”、“甜柚、品牌、梅州”等多种方式,但令人惊讶的是,都没有搜索到这家企业。

由此,我对这位老板说:“要让你的甜柚卖出去,卖个好价钱,光有网页是不行的,你还要有一个畅通的宣传和传播渠道。”

我对陪同我的电信公司的同志讲:“农村信息化,关键是要为农民搭建好信息平台及信息搜索的分层、分级平台,搭建一个相对统一而标准的搜索体系,能让需求者查到所需要的信息和货真价实的产品,否则,信息是死的,是流动不起来的,同样,对于这家公司在信息网与生产、流通的建设上,关键是如何让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交流使用上信息工具,否则,一旦基地的面积扩大到上万亩,公司的中心枢纽仅靠人跑、手机追问,是赶不上果园里可能出现的问题的。”

后来,我又到北京郊区的顺义农村调研,在一个已经架起了无线全覆盖网络及其它信息化设施非常先进的村子里,我在走户调查时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即便有了ADSL和宽带进村、进户,如果没有适合农民的随时更新的信息,没有庞大充实的信息源,所谓农村信息化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在这个村子,我问一个正在放羊的农民:“您知道农村信息服务是什么吗?”他说:“就是家里有电脑吧?”我问:“您上网吗?”“不用那玩艺儿。”“为什么?”“除了玩游戏,别的都不会,上网跟放羊没关系。”于是,我拿出一部3G手机,对他说:“我这个手机可以看见接电话的人和他正在做什么,如果你媳妇和你都有这样的手机,你媳妇在集上看到别人卖羊,你想知道人家的羊长什么样?啥价钱?不出门打电话就全看到、听到了。”

放羊的农民立即对这手机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我对跟随我的村长讲:“如果有这样的手机,在价格上政府补一些,电信运营商贴一些,乡村再补一些,话费让农民自己掏,您觉得怎样?”

村长看了半天我的手机(只可惜3G信号还没到这里,没办法给他们做视频通话演示),感慨地说:“要是能这样,这农村的信息化就真有事可做了。”

我讲这两个亲身经历只想表达几个意思,即什么是农村信息化,以及信息化如何推动“三农”的发展,目前在概念、内涵、发展路径、投资手段等诸多方面还都很模糊。特别是在物理网建设和信息网建设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实施规划和手段。

2008年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势头很猛,但目标很乱,而且主要是网络设施的建设,缺乏信息内容的建设:主要是县到村建设,缺乏村到户建设:主要是封闭的信息资源建设,缺乏开放式的信息提供建设;主要是政府投资和全额补贴式建设,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模式和市场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农信通”、“信息田园”等虽然解决了电视、电脑、电话、宽带到村,但仅仅是到了村长的行为范围之内。所谓“五个一”就是:每个村有一台电脑、一个操作员、一条宽带、一间房子、一套制度,但是,电脑一周才开两次,信息多日不更新,农民进不了电脑室,制度仅限于管机房,由此,农村信息化在许多地方变为了形象工程,,

农村信息化工程范文第2篇

现在各地都建有以市县馆为中心,乡镇馆为纽带,村屯图书馆(室)为基础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图书馆都根据其优势,走向社会,面向市场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充分体现其自身价值。县级图书馆如何使农村图书馆(室)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笔者谈谈粗浅看法。

一、农村图书馆(室)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农民不再是自给自足的生产者,而是农业商品的生产与经营者。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焕发了亿万农民对科技信息的更多更高的需求热情。他们在养殖业、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各种经济活动中,需要各种先进技术信息、供销信息、农副产品的市场信息等。而这些信息的来源相当一部分是从农村图书室 或通过农村图书室得到的。农村图书馆(室)的兴起,加速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县级图书馆必须把为振兴地方经济,繁荣农业生产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而在形式上又不能把书库建在地头,工作人员不能穿梭在田间,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农村图书馆(室)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地位,大力兴办农村图书馆(室),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现在,农民在田间的劳动时间已大大缩短,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各种活动,其中包括文化娱乐活动。但是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影视、戏剧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而图书馆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少花钱或是不花钱,就可以看到大量的图书,所以农民很喜欢。虽然乡村图书馆(室)藏书有限,但以县馆为依托,基本可以解决这一矛盾。每一个乡村图书馆(室)周围都有一大群热爱学习、渴望知识、需求信息的读者,虽然他们的服务手段尚不先进,但其服务职能却是一般县馆不能比的,如开馆时间、图书周转频率、阅读人次等。实践证明农民画家、农民诗人、种田能手、养殖大王,他们的成长过程都与农村图书室分不开。

二、农村图书馆(室)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的前景

目前,在广大的农民中间活跃着一支规模不等、人员不定的乡村图书室(工作)队伍。他们有的是以村屯图书馆为阵地,有的是以学校图书室工作人员出现,有的以个人藏书出现。藏书量有几百册的有,几千册的也有。相同的是,他们周围都有一大群农民读者,是书把他们和读者连在一起。现在,农村图书馆(室)服务工作喜人之处是它已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农村文化工作,如何加强农村图书馆(室)的基础建设,各级政府都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农村图书馆(室)还有一个喜人之处,是有县馆为依托,自身活动不受场地、时间、规模限制,随来随看、随借随走、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使它有了极强的适应力。第三个喜人之处是农村图书室深受农民欢迎,是当地的文化活动中心。它与文化夜校、科技推广站紧密相联。农民在这里交流生产经验,传递科技信息,学习新知识,和在自己家一样,非常随意方便。这一切是县级图书馆想做却又做不到的事。农村图书室深深地扎根在农民中间,它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工作重点转移的主要目标。

我们在看到光明的同时,还要看到困难的一面,目前,农村图书馆(室)都面临书源紧张,经费有限,服务手段陈旧等各种矛盾。各地图书馆(室)领导重视,发展就快一点,反之则没有生命力。图书管理人员也不固定,调动过于频繁,业务素质低,图书流失过多。乡村图书室由于视野小,为读者提供的信息时效性不强,工作质量也要受到一定影响。这只有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把当地的图书馆网络化建设逐步完善,问题才会一点一点得到解决。

三、扶持农村图书馆(室)的工作,是市县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市县馆的工作应通过乡镇馆延伸到村屯图书室。这既符合农民现时的需求特点,又能解决图书馆传递功能有限的矛盾。但是要把农村图书室的工作真正开展起,我们还要做大量工作,其主要有二:“输血”与“造血”。

首先,市县馆要有业务过硬的辅导人员对其进行业务指导。馆内要根据本地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把一些实用性信息,如新的农业技术、农副产品的开发、农业发展预测等,通过编报、专刊的形式,发到乡镇馆直至村屯图书室工作人员的手里,由他们再传递给农民,解决他们对农民提供信息不足的问题。县图书馆应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对他们的来信来访尽力及时答复,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借以提高他们在当地的知名度。

其次,市县馆要以书保证农村图书工作的开展。市县馆在制定本馆采购计划中要加大对农村书库的比例。因为这些书在农村图书网点,流通量最大,借阅率最高,在不使其对市县馆有依赖思想的同时,能经常支援他们一些书籍,可使农村图书室更充满活力。市县馆为了使农村图书室能够健康发展,还应该把一些复本量过大的科普、文艺类图书长时期留在那里,增加他们的藏书量。下架期刊中适合农村读者阅读的,也要选一部分送下去。还应与有关部门配合,为农村图书室捐赠一部分图书。以上做法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农村图书室的困难,但是要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还要提高他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减少其依赖性。

农村信息化工程范文第3篇

农村是我国基层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国政府农村计划与政策的重要政府职能执行工作。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量大、涉及信息复杂,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失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服务水平,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文章从我国农村经营管理实际出发,在探讨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基础上,对如何进行此项工作提出了总体设想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一、农村经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重要意义

我国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已经发展十余年,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球的工业、信息及城镇都处于大转型大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前进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现代农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新世纪以来,为加紧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农村的面貌已经显现了重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民对农村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问题给新农村中经营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遇更形成了挑战。这种情况下,农村对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深入发展的诉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强与加深农村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极大提高我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从源头上深刻而更加全面的推进我国的农村经管工作发展。创新农村发展机制,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与进步。因此,各地农村管理人员与领导应当充分认识与重视经管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继续大力发展其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放到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各级相关部门应从整体规划、资金支持、科学领导等各个方面正确分析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发展问题,迎难而上,为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二)现实必要性

农村经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还与当今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对政府职能的实现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首先,农村经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提高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这便要求在经管工作全部环节的信息处理工作中,对信息不仅要能够做到科学化的统计,更需要进行智能化的设计与管理以促进经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真正提高。这种观念指导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展开,农村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才能有全局指导。具体例子如可以将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应用到我国农村的农业管理与种植中: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农民科学而精准地对耕地中农作物可能的产量进行预估,还能够帮助农民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便给了农民及相关部门以反应的权利,保证把农民损失降到最低。另外,信息化建设中,不少信息技术专家还能够就土地种植及其他问题对农民进行指导,帮助其生产活动更科学更高效。其次,我国经济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曾明确指出与要求,各地区的经济要做到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只有继续重视信息化建设,逐步极大地提高农村经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之间用“数据信息”架构起来的沟渠。在农村经管工作中渗透现代文明,才能帮助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农村经管工作建立起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信息与资源的共享网,对全农村各项工作起到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最终实现总体的跨越式前进。最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政府职能及其农村的管理职能履行情况密切相关。农经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农村构建出一个较为广大的系统的信息网络,将农业发展各相关要素都纳入其中。政府的职能情况在这种结构下发生转变:如当一个农村建立起能够对生产经营进行监测的系统时,政府便只需要及时对这一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这时政府的职能便转变为制定宏观的针对性经济政策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二、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一)架构网络信息模式

经管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农村提高本村科学技术水平,为信息化提供可靠的硬件环境。网络信息模式的架构需要建立起“县、乡、村”多层级信息网络体系,保证农村在进行数据的合理化探寻时及时了解大环境信息和上级政策。

(二)建设信息化建设管理示范村

在建设三级型经管信息化工程的同时,应同时建设能够起到示范性作用的经管信息化先进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贯彻落实整体与区域结合,重点示范,稳中推进的方针要求,在综合提高整体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选择一些村落进行重点培养和发展其信息化示范工程水平。

(三)建立信息化建设培训基地

保障农村经管工作信息化建设稳步合理推进还离不开对经管相关工作人员及领导机构的培训工作的重视。基于此,有条件的农村基层可以开展信息化教育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能够起到普及与重视经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宣传经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促进建设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

三、实现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基本保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虽然是基于现代高科技技术与设备的信息化工程建设,还需要基本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管工作信息化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各级农村或农业部门要把经管信息化工程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各级管理工作建设者来说,则应当从大局角度考量本地区的信息工程建设,从上一级或全国着眼建设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加强经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施建设,用基础设施结合网络设施平台,形成信息化综合服务的网络、网站与系统。

(二)技术支持———提高区域信息开发技术

区域信息开发技术是农村经管工作的技术支持力量,提高经管工作效率需要加强对应用信息开发技术的重视与创新。各级农村部门在对信息合理地采集与初加工之后,应着重于以国家标准为指导要求对经管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与。因为这种技术的提高需要在保证农经信息规范而标准,保证数据计算的精确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到位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应用信息开发技术,需要积极构建关于经管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并广泛结合最新的网络发展。具体例子如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智能手机应用、视讯交流工具等多种手段协同推进信息的应用与开发。

(三)前进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力量

一项好的工程建设离不开有力而正确的领导力量的指导与引领。对农村经管信息化工程建设来说,其领导组织决定着整个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更直接影响着经管信息化建设的结果与效率。因此,在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重视起组织领导的力量,切实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农村的发展规划与总体布局中去。就农村社会而言,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还应当开展经管信息工程的宣传工作。用积极宣传营造农村社会对经管信息化工程的良好氛围,并注意定期就经管信息工程工作进展展开研讨会讨论,总结失败教训或成功经验,为日后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四)辅助力量———规范农经业务建设

规范化的农经业务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最重要的辅力量。这一方面便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就农村经营与经济问题进行流程上的认真梳理与业务上的严格规范。在此基础上,还应当重视制定规范与推广使用农经问题相关规范的工作。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上,可以就具体方面规定业务流程,制定规范的土地经营权登记与管理办法。另外,在农村财政问题上,可以采取财政型的奖补制度提高农村工作人员及农民为农村建设献策献力的积极性,健全全村经济事务一事一议的制度。经济问题上,则需规范农村筹资筹劳的具体过程,最终促进经济监管领域各项工作的全面制度化,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最积极的影响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刚.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迎来春天———访农业部经管总站副站长贾广东[J].农村经营管理,2013(02).

[2]马亭山.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运城召开[J].农村经营管理,2012(06).

[3]刘成宜.浅议农村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业家,2012(06).

[4]池坛寿.论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农业,2010(10).

农村信息化工程范文第4篇

一、工作目标

1、建设一支技术精良、保障有力、反应快速、服务到位的现代化技术支持服务队伍。

2、探索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后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

3、确保中小学信息化工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服务。

4、降低设备维护服务成本,提高设备完好率和使用效率,做到政府满意、学校满意、群众满意。

二、组织机构

1、成立隶属于*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由信息中心组织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为学校提供设备技术和设备应用的支持服务(见附件)。

*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增挂*市信息化工程技术支持服务站牌子,扩大服务范围,确保全市信息化设备的安全运行。

2、各学校要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各校要设立一名信息技术专干,负责本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管理、培训、应用及技术支持服务。

3、按地理进行技术服务区域划分,信息技术中心为总站,下设四个分站:东片分站、北片分站、西片分站和镇内片分站。由总站技术人员包片,每个分站聘任1~2名兼职技术人员协助工作。形成一个“中心—片—校”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4、由信息技术中心牵头,成立*市技术服务协会,统领各分站工作。建立并吸收各校技术人员参加的QQ群,以网络的方式及时沟通解决应急性技术难题。

三、经费保障

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证。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各学校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投入重点,优先安排。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实现“谁投入,谁开发,谁受益”。

1.争取政府对信息中心日常办公经费有所投入,保证信息化工程技术支持服务常设机构工作正常运行。

2.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及网站建设的有关规定,每年投入60万元资金,用于中心网站的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技术支持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等。其中,市教育局信息中心按照支持服务体系的考核等级,每年拨款30万元(每月拨款三万元左右)、再争取政府每年配套30万元资金,用于信息化工程的技术支持服务具体相关工作,做到专款专用。

以上费用用于全市各中小学设备的管理、维护、农村远程教育设备的维护、农村远程教室的维护、中心网站的维护与软件的升级等费用支出。

四、工作流程

(一)资格认定

1、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要制定技术人员标准,按标准对片分站和学校技术维护员进行实际考核认定后,颁发资格证书,并备案。

2.实行动态资格管理。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要每年组织有关专家对片分站及校技术员进行1~2次资格认定,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服务技术人员取消其资格。

(二)维修程序

1、学校信息技术专干是学校设备维修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故障的排除,或上报服务站。

2、服务站在接到设备故障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QQ群或派专职人员或委托片分站技术支持的兼职服务人员上门进行故障确认和排除。

3、硬件故障,属于质保期内的设备,应通知该设备企业的售后服务机构上门维修。对送厂家返修的,应安排备件,进行临时更换使用,确保不影响学校使用。对已过质保期的设备由服务站派专职服务人员上门维修、更换。

4.对于服务站和企业售后服务机构在维修中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将报大连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协商解决,服务站对维修结果进行回访和确认。

五、技术培训

1、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负责对兼职技术支持服务人员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培训。

农村信息化工程范文第5篇

一、电信业发展的现状

几年来,通过电信业几个公司的积极工作,我市电信业发展较快,各电信业运营公司坚持以新理念促进信息网络建设,切实抓好各项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体制,充实提高人才队伍建设,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截止到目前,我市共有移动业务用户235.7万户,宽网业务用户11.6万户,固话业务用户86.66万户,__移动分公司和联通分公司不断完善城乡网络覆盖,使网络覆盖水平迅速提高,实现了省级景点和乡镇信号的覆盖率达到100%。固定电话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目前__网通分公司投资1.1亿元正在进行光缆替换电缆的升级改造,届时广大农村地区将形成通信网络无缝覆盖式服务。到年底基本实现村村通宽带,网通分公司在全市建成128个“新农村信息服务网站”,解决“三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推动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中,底电子政务工程已延伸到全市各县、市、区。

目前,我市电信业的发展速度和其他行业比是快的,经济运营形势是比较好的,市领导和( )全市人民群众对他们的工作是满意的。下面我把各公司的大致情况分别介绍一下。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的电信业及信息化事业总体来说,发展水平在全国、全省比还较落后。有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市信息化发展,这些因素是:

一是我市综合实力比较薄弱、政府对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在资金上支持不够。电子政务在县、区一级刚刚起步,在乡镇一级还没有开展起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是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对信息化工作在认识上还存在差距,习惯于传统工作方法,不适应现代高科技手段。比如有一些规模以上企业至今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个别的企业甚至连自己的网页都没有。

三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信息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特别是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许多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利用。

四是信息网络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电信资源不能有效的整合利用,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梳理一下。

五是信息技术人才缺乏,主要表现在信息制造业尚属空白,电子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特别是在农村、在基层,这方面的问题表现的更为突出。

三、今后发展的建议

针对我市电信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建议。

(一)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把信息化列为“新五化”中的第二化,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继续大力推进我市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产业发展,使信(!)息化建设惠及企业和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实施信息服务业“十一五”规划,促进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以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农村信息化工作。

我市农业比重较大,今后,农村信息化仍是整个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在实施村村通宽带工程后,要在政策上、宣传上引导农民多利用高科技手段,了解市场情况,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学会利用电子农务平台销售自己的产品。

(三)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培育信息产业发展。

要加大以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加强对企业上网用网的指导,切实抓好“企业上网工程”。以“企业上网工程”为发展的切入点,通过项目推介,技术引进与改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网上网下交流平台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推动本地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

要大力引进和培育信息产业。我市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支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四)继续推动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抓好机关信息化建设。

吸收我市机关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把传统社区建设向智能化社区建设和数字化社区建设过渡。在各县(市、区)力争能建设一批有亮点、有特色的智能化社区。要深化公文交换阅办系统的应用,通过技术研发,增加系统功能,更好的满足机关信息化需要,为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发挥更大作用。继续办好市政府网站和政府部门网站,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更好地为经济主体和人民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