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1.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与最新进展

2.论多元方法论框架下的计量经济学观

3.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

4.计量经济学局限性研究

5.观计量经济学的局限性,望大数据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

6.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

7.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

8.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可信性革命

9.关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思考

10.计量经济学中的潜变量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考察

11.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12.计量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的若干新近发展及展望

13.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14.计量经济学精确性研究

15.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与现阶段的三项任务

16.中长期负荷预测的计量经济学与系统动力学组合模型

17.现代计量经济学模型体系解析

18.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应用

19.基于WinBUGS软件的贝叶斯计量经济学

20.再谈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论研究

21.中美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22.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

23.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24.国外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回顾、进展与述评

25.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功能与局限

26.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计量经济学教改方案研究

27.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28.本科计量经济学“问题导向型”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教学效果实证分析

29.健康计量经济学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我国卫生领域的应用展望

30.关于现代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31.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研究

32.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33.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析及其展望

34.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比较

35.计量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反思

36.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问题探讨

37.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

38.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39.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40.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41.基于计量经济学的陕西省建筑企业经济分析

42.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分析

43.计量经济学研究范式:批判与超越

44.关于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45.论PBL教学方法在经济学各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例

46.计量经济学应用研究的总体回归模型设定

47.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

48.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改革

49.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50.本科计量经济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  

51.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教学模式研究

52.省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扩展及其决定因素——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

53.计量经济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研究

54.国内计量经济学的文献计量分析

55.打破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迷思

5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57.计量经济学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58.《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最小二乘法”的教学方案研究

59.应用蒙特卡洛方法辅助理解计量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基于Eviews程序设计的两个实例

60.本科计量经济学案例库建设研究

61.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性

62.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探讨

63.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整合

64.财经类高校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65.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

66.《计量经济学》本科课程“三维”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实施

67.对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探索——以三亚学院国贸专业为例

69.诺贝尔经济学奖、计量经济学与现代贝叶斯方法

70.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

71.计量经济学高级课程的设置与内容体系研究

72.从本科毕业论文看《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方向

73.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74.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视角下的线性回归模型——再议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75.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汇率预测的综述

76.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7.论大学本科教育中计量经济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78.关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探讨

79.灰色计量经济学模型在中长期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80.基于“学、拓、化”架构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探索

81.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文献可视化分析看计量经济学的演进

82.《计量经济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刍议

83.本科与研究生课程的教学衔接问题探讨——以计量经济学为例

84.现代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均值模型:一个方法论角度的理论综述

85.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86.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87.计量经济学实证项目的设计与案例分析

88.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的教学设计

89.网络环境下计量经济学课程实验教学研究

90.合约计量经济学研究综述

91.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新思考

92.计量经济学在中国服务业生产率测度中的应用

93.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

94.研究型大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5.简述现代计量经济学及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96.关于案例教学法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的研究

97.结合应用软件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初探

98.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数据的依赖性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转型经济 渐进式演化 激进式变革 制度变迁

一 引言

转型经济学是指一种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经济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转型经济学主要是指具有共同研究主题和追求目标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盛洪,1996)。目前,关于转型经济还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很难说谁是转型经济学家,因为还没有专门从事这一理论研究的人。关于其理论体系,我们只能从现在构成这一经济学流派的一些理论文献,以及撰写这些文献的经济学家的文献、研究思路来寻找一条线索,理清其脉络。本文首先介绍转型经济学的内涵,然后简述一下各个学派关于转型经济的理论要点,最后简要回顾中国经济奇迹并作以简要评述。

二 转型内涵

关于转型概念的理解,比较经典与普遍的定义是热若尔·罗兰的表述: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过程或者说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来看,从三个层面上使用转型的概念:第一种含义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第二种含义是在包括了第一种含义外,还包括那些过去实行广泛管制的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第三钟含义是在前两种理解基础上还包括了所有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

实际上许多人把转型经济学看作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的原因正是由于把转型理解成为一种制度的变迁过程,只是描述了转型的一般的特点。不错,转型的确主要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但转型还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而这些特殊性仅依靠制度变迁是不能够真实的描述,更别说来解决这些问题。鉴于以上理论实践中三个层面使用转型概念的事实,笔者个人比较赞成转型的第一种含义,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当然,后两种转型概念的理解当然没错,但关键是其不符合概念提出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性,更不适合建立新的独立的研究学科。对于第二种理解,放松政府管制,实行经济自由化,其实这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框架内可以得到解释;对于第三种发展经济学范畴内使用的转型概念,现有的发展经济学就有了相应的解答与分析框架。转型(或者转轨、过渡)概念的提出应该来说主要发源于二十世纪上半期全球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实践中遇到困难并探索其解决办法的历史事实。

三 几种转型理论范式

20世纪80年代末,包括前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开始了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将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一起称之为“二十世纪两项最伟大的经济实验”。毫无疑问,这场涉及多达15亿人口的重大变革吸引了全世界学者的目光,他们应用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以及比较经济学等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从不同侧面对这一变革加以研究。在短短的十几年里,相关文献数量迅猛增长,从而在主流经济学中赢得了巩固的学术地位,并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催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转型经济学,来专门研究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1、主流经济学的激进主义转型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是对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的系统化。按照新古典理论的理解,市场机制不过是资源配置的工具,其核心是供求和价格的相互作用。在转型之初,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在转型经济理论和政策研究中占据统治地位。根据华盛顿共识:严厉的需求紧缩,加上放松管制、贸易自由化和私有化,就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因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核心就是“管住货币,放开价格”,实行以宏观经济稳定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为核心的激进式的“休克疗法”。采取了一系列诸如:大幅度缩减货币供应量,实行高利率;保留少数重要商品的国家定价,绝大多数商品价格全面放开;消除预算赤字,减少价格的国家补贴;取消对企业工资的限制;全面改革财税体制等措施。

2、演进主义的渐进式转型理论

随着俄罗斯等国的激进式改革的受挫和中国经济改革的巨大成功,演进主义的兴起及其影响力的扩大是转型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演进主义理论核心思想可概括为:知识和信息是有限和主观的,并以分散的状态为个人拥有,因此,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和控制社会生活,最好的社会就是顺其自然。想通过理性设计而进行大规模的社会变革必然造成社会的灾难。渐进式改革实际上是社会不断的积累、加工信息,而且知识与信息是具有连续性的,用一种完全不同的系统来强制使其中断是不可取的。经济体制本身是一个具有自我强化机制的复杂系统,在演进过程中会不断吸取旧制度中的合理因素。因而,渐进式改革更可取。

3、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把企业制度、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等制度现象纳入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扩展了经济学的视野,对于我们研究制度现象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根据这种理论,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成本收益分析寻求成本最小的最优改革路径。经济学家热若尔·罗兰曾指出:“如果转型的经验给了我们任何启示的话,那便是,没有以适当的制度为基础的自由化、稳定化和私有化政策,不大可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指出市场制度是自由交易的制度,这些制度结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另外,科尔内、萨克斯都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转型理论的代表性观点。

4、凯恩斯主义转型理论

与新古典主义理论相比,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和内在机理的认识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他们对于转型经济中产权改革、宏观经济、转轨速度和次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认识值得重视。

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一书中,新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转型经济理论提出批评。认为在决定选择哪种市场经济模式时,一定要牢牢记住实际的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不是去记住毫不相干的完全竞争范式;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竞争远比私有化重要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私有企业和公有企业一样都会出现激励问题,因此,建立一种集中与分散、公有因素与私有因素相结合的混合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马克·奈尔(Mark Knell)等人认为激进式改革对自由市场的崇拜是盲目的。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方案往往忽视了这样几个重要因素: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并不是一种单纯的交易关系,而是一种生产关系;企业是生产组织,市场是交易机构,企业与市场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替代的;价格机制不仅是一种解决经济问题的手段,同时还有金融功能、战略功能等,在满足这些功能上越是成功,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就越难以实现;私有化对于提高效率并不是必要的;国有企业也可对市场做出积极的反应。因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重要的。

5、市场社会主义

市场社会主义就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目标的一种理论和主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能否在理论和实践中解决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结合问题,是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模式即兰格一泰勒一勒纳模式,借助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这一理论假定,市场机制仅仅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后来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新古典的范式,但是中性论的假定却被接受下来,因而这些理论难免会带有新古典理论的缺陷。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巨大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也成为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6、比较主义

用比较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实的改革问题是九十年代以前转型经济学的主流。这种理论从不同的经济体制中总结出若干基本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做出最优选择,指导改革的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里,从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到匈牙利新经济机制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再到90年代东亚模式,都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模式和市场化道路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的经济转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比较经济学的方法也存在着根本的缺陷。一方面,这一理论是经验的而非规范的,因而无法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另一方面,它把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历史环境下的经济体制简单化,因而无法深刻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现实。

7、特殊改革方式理论

中国的学者在借鉴国外关于转型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把转型经济研究放在中国特殊国情和特殊道路选择上。林毅夫等人认为,经济改革的核心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转轨,改革以前中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推行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而改革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关键则在于改革“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使资源的比较优势能发挥出来。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是选择了渐进式改革道路。张军指出,由于传统国有部门的绝对规模使它事实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实行完全的价格自由化,就可能给国有企业提供操纵市场的机会,造成生产下降和经济的衰退。相反,在价格双轨制下,国有部门将比完全的价格自由化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多且定价更低。以价格双轨制为特征的“边界改革”的经验正在于,国有部门在计划外边界上通过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去捕捉获利机会,要比突然被私有化的国有部门去对经济扭曲和短缺做出的反应更迅速。

四 中国增长的“奇迹”

自1978年开始,中国开始经济转型。10年后,东欧和俄罗斯及其他独联体国家也加入转型的行列。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选择了与东欧和前苏联不同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改革,而不是激进的“休克疗法”。中国经历了20年迅速的增长,而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却经历了将近10年的下降。改革方式选择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改革结果。以下两组数据清楚的表明了中国改革与前苏联、东欧改革成果的巨大反差:

中国改革二十多年的稳定的高速发展,引起全球的瞩目,经济学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专家指出中国能在这二十年间迅速发展的原因在于1979-1983年之间中国建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起了非常重要要的作用,在此之后,中国又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还有乡镇企业的作用。中国的改革成功的原因是基于保持和建立在社会和组织资本上的这一系列的制度变迁。斯蒂格利茨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制度变迁是中国改革成功的基础,而在很多国家转型后的社会资本比转型前要薄弱的多。相对而言中国特别重视创造和改组,特别是新企业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不仅仅是进行单纯的私有化。而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采取了渐进型的方式。这对于改革普及到其他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是明显的。体制外增量改革对解释转型经济的中国提供了有创建性的解释,但随着转型的完成,对存量的改革也许会成为重点;国企改革还存在诸多困境;城镇改革与农村改革的冲突;消费需求的拉动力不足;与世界经济接轨的问题等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五 简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转型经济学正在同比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融合,然而以上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够完全取代转型经济学,它们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转型经济学所正在经历的分化。而对不同的经济学流派来说,过渡问题的出现既是一个机遇,又是一种挑战,不同理论所具有的解释能力和预测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比较科学的价值和逻辑相一致的制度变迁理论,是我国经济理论发展特别是经济理论发展中面临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应当为此做出努力。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经济学流派 凯恩斯 新古典 剑桥学派 新凯恩斯

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30年代以后流行于欧美国家和其他某些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学说。这些经济学说是建立在以前的经济学说的基础之上,是对前人经济学说的修正和扩展。本文概括介绍各经济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旨在理清西方经济学发展的脉络和各学派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一、经济学发展史上的几次革命

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是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在这部巨著中,斯密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第是边际主义革命,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杰文斯、瑞士的莱昂・瓦尔拉斯和奥地利的卡尔・门格尔,他们在不同的国家、各自独立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理论和边际分析方法,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第三次革命是凯恩斯革命,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三大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在这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市场本身的调节机制将无法发挥作用,必须由国家政府来干预经济。事实上,凯恩斯反对“无为而治”由市场自动调节的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引导。货币学派的诞生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者反对凯恩斯的主张,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货币不稳定造成的。货币是支撑就业和物价稳定的主要因素,货币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第五次革命是斯拉法革命,代表人物斯拉法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进行了批判。第六次革命是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过程中诞生的理性预期革命,他们认为人都是理性的经纪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理性预期,对于任何政策,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他们都会选择相应的对策来规避对自我的不利,这会导致政策的无效。因此,理性预期学派(即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反对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提倡由市场自身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

就一般来讲,如果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基本一致,就将其划分为同一个流派。上述几次大的思想革命大致反映了西方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发展变化,特别是后面的四次革命反映了现代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二、主张国家干预的各流派

(一)凯恩斯的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凯恩斯从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变革。

理论上,凯恩斯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流动性偏好和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至关重要。他指出资本主义的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而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种失调。方法上,凯恩斯克服传统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政策上,凯恩斯主张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和调节经济生活。

(二)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新古典综合派)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阿瑟.奥肯等人。主要特征是,在宏观方面接受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微观方面采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综合派实际上就是对其他学派观点的综合。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完整形式体现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中,核心思想是:采取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可以避免经济萧条而促使经济趋于充分就业;经济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理论、边际生产力分配论等微观理论就可以重新适用,并把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维持下去。

IS-LM模型是对凯恩斯理论的扩展和新古典经济学的阐释,是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新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的结合。该模型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在一起,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的缺陷,用模型的方法解释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采取静态均衡分析方法,考察的是经济的短期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无法分析长期问题。哈罗德―多马模型直接继承了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传统,重视总需求因素的分析。而索洛―斯旺模型则强调劳动、资本增长和技术进步等总供给方面的因素在经济均衡增长中的作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特点是用市场调节机制来补充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新古典综合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是需求管理的思想,即政府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对社会的总需求进行适度的调节。

(三)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等。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有三个:凯恩斯的《通论》、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斯拉法的理论。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胀的矛盾。

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因此,经济政策的重点就是收入分配政策,主要的政策主张包括:①税制改革,例如实行累进的税收制度来改变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状况;实行遗产税和赠与税消除私人财产的集中;通过税收方式将所得到的财产用于改善低收入贫困阶层的状况。②政府利用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培训,国家通过预算给低收入家庭一定的补贴,减小贫富差距。③制定适宜的财政政策,减少赤字,逐步平衡财政预算。④实行出口管制政策,发展出口,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⑤利用政府预算盈余来购买私人公司股票,把部分公司股份的所有权从私人转移到国家,从而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

(四)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面对20世纪7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出现的严重滞胀的局面,80年代出现了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即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他们继承了凯恩斯的基本经济思想,但是以独特的研究方法来阐释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格雷戈里.曼丘和拉里.萨默斯,约瑟夫.斯蒂格里茨,马克.格特勒以及本.伯南克等人。

新凯恩斯主义不是对原有理论的简单继承,而是对其进行了批判和发展。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相同之处表现在:①劳动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②经济政策在大多数年份中都是有用的。新凯恩斯主义在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并引入了理性预期假设。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是非市场出清,即发生供给或需求冲击后,工资和价格不能迅速地调整到使市场出清的状态,在重新达到市场出清之前,整个市场就处在非出清的非均衡状态。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价格和就业政策。在价格政策中根据交错调整价格论提出的建议是:减少经济中的交错调整价格,制定适宜的政策,诱导厂商同步调整价格。根据菜单成本论,提出为稳定社会经济和增加福利,国家应推行有弹性的价格政策用以纠正市场失灵,稳定总产量。价格政策的缺点在于,这种方法缺乏可操作性,价格有粘性,市场不能出清势必会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新凯恩斯主义的局内人―局外人理论根据局外人在劳动市场上长期处于不利的地位这一情况提出政策建议,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这一政策比较合理,但实施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

三、结论

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之间是对立并存的关系,后者的理论都是总结与批判前者的理论,在前者的理论基础上结合目前经济形势的新情况而发展的。西方经济学各流派总体来说都是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一旦某一流派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出现的问题时,新的流派就会应运而生,但总的来说,新的流派仍然是借鉴了原有学派的假设或者是理论基础。我国自引入西方经济学以来,对政策的制定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在借鉴西方经济学说史时一定要做到批判继承,要综合考虑我国的国情,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继承与发展西方经济学。

【参考文献】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幸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终极目标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8-0039-03

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传统的把人看作是成本和工具而加以控制的静态人事管理,向以人为核心把人作为一种重要资源而加以利用和开发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和管理实践深化密不可分。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伴随着组织的网络化、灵活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必将是与组织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其在管理目标、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技术以及对管理人员的要求等方面都会发生崭新的变化。如果以幸福为导向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必将会使其在更高起点和更深层次上推动组织目标的完成,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笔者也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来关注幸福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

一、幸福理论研究简述

对于幸福内涵的研究,古今中外众多思想家们不断探索、不断争论,但始终未形成一致意见。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有人说幸福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感觉,还有人认为幸福是人生的一种终极目标,也有人把快乐这种主观感受看作是幸福。各个学科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进行解释:心理学家将幸福看作一种人性特征,生物学家将幸福作为某种化学反应的产物,哲学家将幸福放在社会道德中进行理解,社会学家则将幸福看作一种社会产物。尽管对幸福概念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幸福的重视与关注,也不影响专家对幸福的调查与测量,更不会阻止学界对幸福影响因素的研究与探索。

1 由利己到利他――边沁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原则(此处的快乐可以理解为本文所述幸福)。概述幸福理论的发展,英国伦理学家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年-1832年)不可不提。这位快乐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综合与总结伊壁鸠鲁以来欧洲利己的快乐主义基础上,结合以快乐主义的道德原则,从伦理学角度创新性提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the greatesthappiness of the greatest number)的社会功利原则,把利己的快乐主义发展到利他的快乐主义,使哲学目的论快乐主义发展到伦理学道德论的快乐主义,把快乐理论大大向前推进一步。边沁不仅缔造了很多个“第一”,而且还提出了测算快乐的七个指标,虽然他的快乐理论还存在着缺陷,但较为系统地阐述、集成并完善快乐主义思想体系的,边沁是第一人。

2 由忽略到重视――福利经济学与“幸福-收入”的悖论。经济学对幸福问题的两度关注,体现在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和对“幸福悖论”的反思。在古典经济学那里,幸福并没有被放在经济学理论的中心位置,相对而言,研究幸福问题的经济学家也很少。直到20世纪初期,在英国,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出版,标志福利经济学问世。福利经济学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福利经济学的兴起与发展,一定意义上表明了经济学对幸福研究的关注。但随着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广泛兴起。幸福概念因其明显的主观性和哲学色彩而逐渐淡出主流经济学。直至30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Easterlin,1974)的论文《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以及西托夫斯基的专著《不快乐的经济:人类满足与消费不满足探源》重新点燃了经济学家对幸福研究的兴趣。人们对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命题“财富增加将导致福利或幸福增加”产生迷惑:为什么更多的财富并没有带来更大的幸福?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收入有增长、幸福无提高”成为经济学家的一块心病,幸福悖论迫使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因此经济学再一次关注幸福。

3 由规范到实证――主观幸福感量表与国民幸福指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些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学科角度和研究兴趣出发,发展了多种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形成了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心理发展三种意义上的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传统。20世纪60、70年代社会指标运动的推动,使得现代意义上的幸福研究逐渐由规范转向实证,向纵深发展。在新的研究思路中,幸福虽然仍被看作一种主观心理感受,但它在本质上要受社会发展中各种条件的制约,因而具有客观性;而且数十年来的大量经验研究表明,幸福是可以通过对个人感受的调查来测量的。直接询问法、自我安置等级法、生活满意度问卷法以及情感平衡量表、总体满意感量表、夏普量表等一系列幸福感调查方法和常用幸福感量表的应用与实践,使幸福的实证研究在一些国家逐渐展开。近来常见诸于报端和网络的“幸福指数”GNH是衡量民众幸福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南亚小国――不丹王国的老国王辛耶・旺楚克提出的。旺楚克国王把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作为政府至高无上的发展目标,30多年追求GNH最大化的实践,人均GDP虽然仅为700多美元,但人民生活却很幸福,并获得了成功与关注。

综上可见,尽管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尽管跨越了不同的国度,尽管不同领域里人们的视角不同,但人类对幸福的追求与向往却是不变的、持续的、永恒的,专家学者们对幸福的认识与研究也是不断客观、不断深入、不断创新的。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的原因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实践活动,有必要致力于以幸福作为学科发展的目标导向,以管理主客体双方都能体会到的幸福感作为终极实践目标,在与组织战略目标相匹配的同时,也为组织成员走向幸福的人生终极目标创造环境和条件,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赢。

1 对幸福关注的广泛性,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幸福导向奠定基础。社会各界对幸福的关注与重视,可以从宏观、微观不同的侧面得以证实。首先,对幸福的宏观关注主要体现在国家、社会层面。不丹模式的成功,引起了国际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的普遍关注。美国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开始了“幸福指数”研究;英国则创设了“国民发展指数”(MDP),考虑了社会、环境成本和自

然资本;日本更强调文化方面的因素,开始采用国民幸福总值(GNC)指标。中国虽位列发展中国家,但党和政府“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与纲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各项方针与政策,“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健康”等具体措施与手段,都切切实实地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幸福发展的思路和做法。其次,对幸福的微观关注可以从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演进而得以证实。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幸福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深入,在政治学和法学发展中,更倾向于强调以多数人幸福的社会功利原则来构建其政治与法律体系。在一些新兴学科中,如生命科学与医学中,无痛治疗、临终关怀、快乐管理等均体现了幸福作为一种科学思想的实践影响。在管理学中,管理学家们已经注意到,企业家的幸福指数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状况,即所谓“企业健康指标”,并对其内外部构成进行了细致分析。社会、政府、学界、理论家、企业管理者等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幸福的广泛关注,使我们有理由、有根据、更有条件,来构建幸福的人力资源管理。

2 幸福的可测量性,为实现幸福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条件。如前所述,幸福的可测量性,使对幸福的研究逐渐实证化、本土化。国内学者陈惠雄教授等人,已经针对不同的从业者进行了有关考察与实证研究。基本数据分析显示:不同职业人群不同时期的快乐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快乐的六个因子中除家庭状况外,健康状况、收入满意度、工作压力、社会地位、自然环境等五个因素都与职业有显著相关性。同样的职业,但拥有不同的学历、处在不同地域,其快乐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该课题组认为:目前机关事业单位领导、教师、离退休人员、企业经理与私营业主的快乐水平较高,农民、工人及其他职业的快乐水平最低,需要加以重视。这项研究也进一步推动了对不同职业群体中个体幸福研究的关注。社会心理学者邢占军教授根据我国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设计、了适合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快乐指数测量的幸福感量表,并将其博士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编著成书《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对幸福感测量的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为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导入幸福论思想提供了条件。从管理学的产生发展来看,实证研究一直是其极为重要的研究思维和方法。作为管理学分支学科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比较重视以实证方式展开研究。幸福的可测量性,为幸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提供了有利条件。

3 企业的趋利目标与管理职能的紧密相关性,要求实现幸福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同企业,无论在规模大小、所有制形式以及经营方向等各方面有何不同。但趋利的基本目标还是一致的。没有利益的驱动,企业很难做大做强;没有利益的驱动,企业也难以变革创新;没有利益的驱动,企业亦不可能去关注社会和民生。既然企业要实现利益目标,就要求一切管理活动紧紧围绕利益这个基本目标而展开,也就是说企业各种管理职能都与趋利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通过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发展人等直接为企业实现利益目标而服务。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同时,最需要的就是全方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包括其成员在内的一切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以幸福最大化为目标导向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既是必须又成为必然。它不但有助于趋利目标的完成,而且会促进人的发展、公益目标的实现。趋利是企业的基本目标,但绝不是唯一目标和终极目标。企业管理活动的最高目标应是尽可能追求企业利益共同体中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化幸福。这一目标实际也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终极目标,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它会受到诸如经济发展、政治与法治文明、文化进步、生态平衡等社会宏观环境的制约,也与社会中一个个成员的身心健康、性格特征、家庭条件、学识水平等诸多个体因素密切相关。尽管影响因素众多,但作为以人为管理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其目标定位不应有方向性错误。在以人为本的新世纪、新时代,树立人力资源管理的幸福观不应有动摇。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以幸福为终极目标的具体思考

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一系列管理环节的综合体,具体业务分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业务(如岗位分析与岗位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业务(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日常事务性业务等。在此以幸福为目标导向,重点探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开发、激励及考评等基本问题与核心业务。

1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幸福导向。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不同于操作性的人力资源计划。真正的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应该是为配合企业整体战略达成而进行的人力资源选择、配置、使用、开发和管理的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其侧重点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调整和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重心和指导方针的确定,由此可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战略主导和战略统帅地位。为使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转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应该以企业利益共同体及相关者中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化幸福为终极目标,来构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思考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适应性、战略前瞻性、战略促进性和战略成长性等多重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尽可能从利益各方都能满意或感到幸福的角度出发,做综合的适应性思考,以支持和引领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变革与战略调整;还要以幸福目标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未雨绸缪,做前瞻性思考,实践证明:幸福比其他目标能更让个体以及团队始终如一地去追求;战略人力资源规划,也应以组织成员能体验到的幸福感来为人才成长和绩效实现搭建平台做促进性思考,以推动组织健康成长。

2 人力资源开发的幸福导向。组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通过招聘、培训以及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等不同手段得以实现。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业务的首要环节,是企业不断从组织外部吸纳人力资源的过程,能保证组织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需求;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包括对员工的知识、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培训,是企业提升员工素质的重要保障;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预期,是一个全程计划,是为实现一系列人生目标而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它不仅仅关系员工个人的发展,更事关企业发展大局。在人力资源开发的招聘、培训等环节,企业大多从组织的角度考虑需要什么样的人员、需要对现有员工进行哪方面的培训。比如招聘,有的企业一味引进高层次人才,表面上组织的幸福感增加了,员工队伍质量提高了,似乎效益也要提高,实质上不一定如此。因为从员工的角度,可能会无用武之地,可能会被大材小用。

可能成了摆设,可能缺少机遇,可能没有平台。员工的才能没有发挥,价值无从体现,理想无法实现,因而毫无幸福可言。这必然导致思想不稳定,忠诚度下降。要么走人,去那能施展才华的企业;要么留在企业,当撞钟的和尚。这样于企业、于员工、于社会都没有好处。基于幸福论的思考,企业在人力资源获取方面首先要考虑员工的幸福感如何。要了解员工对幸福的理解和需求,判定员工的想法与意愿是否与企业的要求相一致,衡量企业能否提供相应的平台并为员工拓展提升的空间。只有员工幸福了,才有企业的幸福。员工的培训与职业生涯规划也必须以员工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为宗旨,使员工通过培训,其人力资本得到了保值、增值;通过职位的升迁,价值得到实现。幸福感不但油然而生,而且总在增加、强化,这样的培训与开发才能切实得到员工的信任与支持,才会使员工个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切合,在员工幸福的同时实现组织的战略发展。

3 人力资源激励的幸福导向。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以幸福为目标导向实施激励也最为适用。传统思维习惯采用奖金、加薪等物质激励手段,从幸福学的观点来看,这可能不是最好的。员工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和金钱的绝对值无关,如果能采用给员工更好感觉的方式进行激励,将使激励切实发挥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各种激励理论不断丰富,虽然它们分析角度不同、采取方式不一,但却殊途同归。原因是无论运用哪种激励理论,采取哪种激励方式,但目的都是唯一的,即让被激励者感到最大化的幸福,非此将毫无价值。以幸福为导向激励员工,一定注意选择使员工幸福的方式,提高其幸福指数。一定时期、一定环境中,对员工实施物质激励是重要手段,但也应注意对物质激励实施科学管理。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其设计一定注意把握幸福原则。实践证明不定期给奖金反而会比涨工资更让员工开心,带来的幸福刺激更频繁而持久。而且要注意及时尽快兑现奖励,奖励越快,员工的幸福感越强,激励的效果越好。在物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幸福学的成果,加强对被激励对象的需求分析,通过精神激励的实施,取得更为理想的激励效果。比如管理者重视为每个职工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促进他们的进取心,满足他们对权力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以及对成就的需要。还可以针对“复杂人”假设,将激励制度细化,给不同人不同的激励,同一个人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激励,根据不同人及人的不同变化,采用适宜的激励方法,使激励对象总是收获到幸福,而且幸福感总是在增长,在强化,在延伸。

4 人力资源考评的幸福导向。企业的绩效考核与评价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对员工完成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及员工行为模式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及相应管理。绩效考核必然要有硬的指标和规定,否则无从人手,无法实施。在管理实践中,专家学者们发明了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360度反馈评价模式、行为锚定评价法(BAKS)、532绩效考核模型等众多的绩效考评方法。各种考核方式,在不同类型的组织中都得以广泛应用。不过,无论实施哪种考评方式,都不应该忽略幸福度这个软的指标。也就是组织在进行绩效考评时,还要按照幸福管理的终极目标去衡量和反思一下:工作效率高了,绩效上去了,员工的幸福感是否也增加了?组织经济效益好了,社会效益是否也提升了,或者说组织是否更幸福了?倘若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再先进的考评方式也是值得推敲的。

综上所述,以幸福为终极目标和行为导向,来构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必将夯实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必将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与组织长远发展战略的协同,必将使“工作,快乐并幸福着”成为趋势与常态,必将使马克思对劳动最高层次的定位得以实现,也必将使人类走向美好与幸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英]罗素,罗素论幸福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瑞士]布伦诺・S・弗雷,阿洛伊斯・斯塔特勒,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简述对经济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是经管自学考试中的一门专业课程,从历年考试真题来看,考核知识点散,并偏重于记忆,自考难度中。基于对高职院校生自考本课程多年来的辅导,笔者想提出关于应试这本课程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金融理论与实务 考纲 技巧

经管类《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是经管自学考试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对其学习应建立在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经济类专业基础课之上,这两门课程为其提供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结合多年的自考真题来看,该课程考点散但不偏离教材本身,大部分考试内容偏重记忆,考试难度中。基于多年来对大专生的《金融理论与实务》自考课程的辅导,笔者拟对该科备考人员提以下几点建议:

1 熟悉教材

1.1 熟悉教材框架(目录)

目录是整个教材的框架,本课程由三个大主干延伸展开为十四个章节分支。了解目录对前期该课程初步学习有帮助,后期可以通过对框架的掌握逐步拓展各章各节直到最小的知识点。

1.2 熟悉课程考纲

一定要重视教材大纲,熟悉它可以做到事半功倍。2010年改版后的经管类《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考试大纲出现在目录之后,历来考试大纲都是考试的脉络,考纲相当于是一个减缩版的课程内容,在第一遍学习时就应该带着考纲中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两部分的要求内容去学习。

大纲对该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本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均作了详细的说明。改版后该课程教材分为金融基本范畴、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三大部分共计十四章,考纲对此有框架性的阐述,整个教材的大小枝干一清二楚,熟悉了考纲就等于熟悉的整本教材的框架结构及各章之间的经脉关系。

到后期临考期间完全可以通过对结合考纲中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整理出来的资料提纲挈领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有的放矢。

1.3 熟悉教材内容

2010年版《金融理论与实务》教材分为金融基本范畴、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三大部分共计十四章,第一部分金融基本范畴包括第一章贷币、第二章信用、第三章利息和利率及第四章汇率与汇率制度共计四章基础内容;第二部分金融金融运作包括:该部分分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两个部分,第五章金融市场概述(本章对6-8章的三个金融市场做总体概述)、第六章货币市场、第七章资本市场、第八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本章对10-11章所讲的三类银行作基本交代)、第十章商业银行及第十一章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共计七章的内容,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篇幅最重,考核知识点最多的部分;第三部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包括: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需求、第十三章货币的均衡与失衡、第十四章货币政策等问题,该部分前两章都在讲货币供需与均衡失衡,了解这次货币基本内容与原理之后再讲央行的货币政策。

整本教材逻辑严谨,思路清晰,只要考生在把握住教材的基本框架结构的基础之上扩展基本知识点,最好列一个树状图,把整本教材的基本内容分枝分叶,并把握住各章各节甚至是各个细小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要清楚这门课程的骨架,更要打通它的经络,然后添加血肉,让它在脑中成为完整的个体,不管看到的是主干还是枝叶都能上下贯通。这样就不至于出现一头乱麻找不到头绪的状况,复习效果更好。

1.4 熟悉课后复习思考题

各章节的课后关键词及复习思考题也需要重视,一它是对大纲中考核知识点的再次反映,每章学习结束,自学者可通过此处了解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二是从历年真题来看课后关键词及复习题出现过考试真题,如2011年4月真题第33题:简述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内容,即出现在教材的第117页关键词中。虽然,改版后的教材至今只考过四套题,但此类案例颇多,在此不一一赘述。基于此,考生复习时需要熟悉课后关键词及复习思考。

当然,熟悉目录、考纲及复习思考题三者都是建立在熟悉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尤其是在后期临考阶段四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更好的复习及考试效果。

另请注意,在极个别的知识点大纲中的学习目的和要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两部分中会有出入,建议考生最好以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中的要求为主。

2 应考技巧

2.1 勤做习题,巩固知识点,查漏补缺

下表是2010年改版后教材考试两年来两套真题各章节考核分数的一个分析。

注:考虑排版,第一章缩写为C1,以此类推。

通过对这两套真题的分析,参考改版前的真题特征,可以反映出《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考点分布很散,就近两年的来看每章考试分值大部分一般在6-8分这个区间,几乎每个章节都有考点,所以本课程在复习中每章知识点都应按考纲要求全部掌握。如此多的知识点如何掌握,除了要熟读教材外。为防止“打开书什么都知道,关上书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出现,还需要勤做习题,尤其要关注历年的考试真题,一方面巩固知识点,一方面查漏补缺。

虽然2010年改版教材变动比较大,但是真题的出题套路都如出一辙,改版前的某些知识点的要求和改版后的是一样的,所以要结合改版前的历年真题,但是这样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注意是考纲要求的相同知识点,对于变动比较大的章节或是某些知识点老版本的真题则无需参考。

2.2 关注金融时事

关注金融时事,多看看财经类节目,帮助对知识点的理解。虽然本课程考试偏重于记忆,但是理解的东西是容易记忆的。平时关注财金时事能很好的帮助考生加深对某些考核知识点的掌握,如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日内涨停数次,使得人民币远期汇率贴水,现阶段对我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影响很大。多听听媒体及专家的看法,有利于考生对汇率及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等知识点加深印象。

2.3 掌握必要的记忆技巧及应试技巧

本门课程是一门应试课程,考点散且偏重记忆但却忠于教材的考法,考生需要一定掌握一定的记忆技巧及应试技巧。

参考文献:

贾玉革、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金融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