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药剂学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妇科;药代动力学特点;围术期用药;用药原则
对于妇科患者的用药问题,如何提高用药安全是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探讨了妇科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及用药原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6月-12月救治的妇科患者中,患者围手术期均采用头孢唑肟,同意接受研究的200例,患者年龄54-89周岁,平均(68.52±5.34)岁。病程3-13年,平均(4.25±0.35)年。
1.2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6月-12月救治的200例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并制定合理的用药原则。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5软件处理数据,采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用(x±s)用以表示计量,用百分数(%)、例数(n)用以表示计数,如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
2.结果
2.1分析200例妇科患者的不良反应 200例妇科患者中,皮肤反应2例,比率是1.0%,胃肠道反应4例,比率是2.0%,精神不足5例,比率是2.5%,胸部和头部症状7例,比率是3.5%,泌尿系统症状10例,比率是5.0%,见表1。
2.2分析200例妇科患者的用药特点 200例妇科患者中,药物吸收减少的9例,比率是4.5%,药物分布不均的10例,比率是5.0%,药物代谢较慢的8例,比率是4.0%,药物排泄缓慢的8例,比率是4.0%,药物效应的10例,比率是5.0%,药物的相互作用9例,比率是4.5%,见表2。
3.讨论
【关键词】 动物药 药用资源 实验研究 长春中医药大学
我校中药动物药学科是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长单位,中药动物药已经建设成为吉林省教育厅第一批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动物药二级实验室;是我校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我国北药基地的重要支撑条件[1]。
1
动物药的特点
1. 1
资源广
动物药取自于动物,目前已知动物全世界约200万种,但被人所利用过药用动物约3 500种,不足千分之二。我们于2008年出版的《中国动物药资源》一书收载的药用动物涉及10门、32纲、456科共2 215种及亚种,比1988年结束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新增加634种,是目前全国收录品种最全、种类最多的一部动物药权威著作。邓明鲁教授是国家中药材GAP专家组成员,参与讨论、起草、修改和修定的全过程,其动物药部分由长春中医药大学负责。并指导吉林省东丰药业、敖东药业梅花鹿、GAP基地建设工作,并于2004年、2005年率先通过国家认证,并指导吉林省长白山其它药用植物GAP基地的建设工作。我国植物药开发利用率达到四分之一。
动物药这一天然宝库的大门已被打开,对珍稀濒危物种必须严加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管理是十分重要的[2]。
1. 2
活性强
动物药中的化学物质是极其丰富的,如一些大分子的肽、蛋白质、多糖、脂质类、酶类等,一些小分子的如从林蛙油中得到的1甲基海因有较强的止咳祛痰作用。人们公认的生理活性很强的一些毒素如蛇毒、蜂毒、河鱼屯毒、蟾酥毒、斑蝥毒、蜘蛛毒等亦早已被开发出药物。从纵条矶海葵Haliplanel1aluciae分离出是肝素抗凝作用14倍的抗凝血成分;从黄海葵Anthopleara xanthogrammia中提出的海葵毒素,其强心作用为目前医用强心甙的500倍等[2]。
1. 3
疗效高
中医学认为,动物脏器气味醇厚,为血肉有情之品,“同气相求”,较草本药物更易被人体吸收。因而能迅速起效,尤其在调养、补益方面效果明显。另外,动物脏器与人体相应内脏在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诸多相似性,即有“以脏补脏”学说。在一些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1. 4
效益大
临床常用的牛黄、麝香、熊胆、穿山甲、土鳖虫、全蝎、鹿茸、珍珠、白花蛇、蜈蚣、龟板、鳖甲、乌梢蛇、羚羊角、蛤蟆油等动物药材和以它们为主开发生产的中成药净创多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还难以计算,仅就单味动物药材而言,如蛤蟆油基原动物中国林蛙年捕获量3亿只,每只现市场低价8元,仅此年创产值24亿元,冬虫夏草每公斤10~20万,牛黄每公斤20万、鹿茸二杠每公斤5 000元,蛤蟆油每公斤4 000元等,经济效益巨大,而开展养殖加工又可以解决大量人员就业,社会效益同样可观。
2
我校在动物药工作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2. 1
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动物药教学和研究的学科队伍
自1962年起学校已有2~3人开始整理、调查、研究动物药,后为3~4人,1978年后队伍逐渐扩大,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药动物药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国家唯一动物药学位点),始终保持在8~10人。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有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5人。
2. 2
科学研究与成果
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等一批重要动物药研究课题,如“中国动物药资源的研究”“东北动物药资源的研究”“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基础研究”“中药动物药学科建设及其实践”“鹿角资源及其开发研究”“蜂胶总黄酮研究”“鹿骨中抗炎多肽研究”“梅花鹿东北亚种冻干活性鹿茸质量标准研究”“中国林蛙不同种群及种质稳定性研究”“散生放养和圈养中国林蛙及林蛙油的综合比较研究”“长白山地道动物药材质量标准研究”等20余项,课题总经费1000余万元,获得专利5项,发表SCI、EI收载论文数十篇,转让新药十余项。取得了吉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中药动物药保护与应用”获吉林省教育成果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我国名贵珍稀动物药基础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2. 3
已出版动物药专著多部
如《中国药用动物志》1~3册、《中国动物药》、《东北动物药》、《中国药用动物》、《中国动物药志》、《中医药用动物学》、《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动物药篇》1~9册、《中国动物药资源》、《中国林蛙与哈蟆油》等20余部专著。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动物药学术论文100余篇。
2. 4
培养了一批动物药高级人才
我校中药动物药硕士点自1985年起全国招生,是国家唯一一个硕士点。已培养中药动物药研究生30余人,分别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从事着动物药及相关领域工作,成为动物药教学、科研、生产战线的生力军。
2. 5
在“东北动物药资源调查”、“全国动物药资源调查”及历届动物药研究生实习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中医药系统药用动物种类最多、动物药材品种最丰富的中药动物药暨药用动物标本室
收藏标本1 100余种。并于2007年建成了我国首个药用动物数据库。全面收集了我国两汉以来各类文献中的动物药数据,与660余种古籍文献、近3 000个期刊文献实现了关联,提供了8万多个古今方剂,6万多种动物药的知识元信息。回答了动物药“过去及现在如何用”的问题。
2. 6
成功发起、组织并主持了6次全国动物药学术讨论会
在长春、北京、黄山、上海、成都、南宁的6次学术会议,均有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学者参加,在国内外形成了较强的学术辐射力。我校现为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长单位,邓明鲁终身教授为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首席顾问,曲晓波教授为中国药学会动物药专业组长,编辑出版了6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收载论文500余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动物药学术发展。
2. 7
在理论创新上有突破
1998年于国家天然药物资源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中药动物药三级资源理论体系的创立及其实践”一题,并在国内期刊发表,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我们把传统的资源学研究定位为一级资源。即对某一地域内的资源进行调查,对种类、数量进行统计,绘制资源谱,拟定开发和保护方案等。二级资源即在一级资源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一资源体又视为一个资源库,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综合技术手段打开这一资源库的过程,称之二级资源研究。三级资源是在二级资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对某一活性成分形成新药的过程。三级资源研究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多年来始终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
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起草了我国中药动物药发展的12年规划,从形势分析,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基本任务,优先领域,政策措施5个方面,首次制定了适合中药动物药发展的12年规划。
2. 8
我校从事动物药研究的多名教授已成为中国药学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及省药学会、省中医药学会、省食品工业学会等中的动物药首席专家
曾参与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动物药研究中政策、法规等起草、讨论、修改、审定等工作。
2. 9
我校动物药科学研究新进展
2. 9. 1
鹿茸中次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鹿茸具有较强的抑制单胺氧化酶 (MAO)作用,次黄嘌呤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首次建立了鹿茸中次黄嘌呤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法。对鹿茸药材及10批不同产地不同商品规格的鹿茸片进行了测定,考查目前商品鹿茸片的质量状况。测定结果与传统的质量评价经验相符[4]。
2. 9. 2
梅花鹿茸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以自分离的尿嘧啶、次黄嘌呤为标准品,对10批梅花鹿茸药材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测定,确定了10个峰为共有特征色谱峰,主要的特征峰与相邻峰的分离度达到1.2以上,其他特征峰也达到一定的分离,峰尖到峰谷的距离至少大于该峰高的2/3以上,为鹿茸的质量标准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5]。
2. 9. 3
哈蟆油真伪鉴别实验
分别取舒兰、桦甸、内蒙古、青海的哈蟆油干品及伪品大蟾蜍输卵管的干品,通过电泳、凝胶成像及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了哈蟆油大分子的指纹图谱,为鉴别哈蟆油的真伪品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2. 9. 4
1甲基海因的合成
合成了从蛤蟆油中提取分离出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成瘾性、含量在千分位以下的1甲基海因,为动物药有效成分的产业化探讨出有效的途径。
中药动物药已经建设成为吉林省教育厅第一批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动物药重点学科、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动物药二级实验室;现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动物药重点研究室、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的验收工作。被公认为国家动物药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产业技术开发等方面的优势强点。
参考文献
[1]邓明鲁,徐 丽.中国药用动物资源研究及其开发现状和展望[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6):12.
[2]邓明鲁.中国动物药资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90.
[3]张 辉.中药动物药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问题的思考[D].第六届全国动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76.
在社区健康查体和巡回医疗中,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状况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如下。
病情特点
发病率普遍提高:随着年龄增长,患高血压的几率增加。根据1999年WHO/ZSH高血压防治指南:年龄≥60岁,血压持续或3次以上非同日坐位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我们进行不完全统计,在>60岁的人群中50%患有高血压,在>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90%。
收缩压增高为主:在高血压人群中,60%的收缩压增高,其中,过半数者至70岁达高峰,以后可渐降低。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且是更为重要的独立预测因素。
脉压增大: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舒张压则渐趋于降低,导致脉压增大。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
容易发生性低血压:由于老年人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减退,尤其当高血压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或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精神类药物时更易发生性低血压。因此,在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与疗效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测量立位血压。
血压波动大:老年人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而动脉壁僵硬度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使血压更易随着情绪、季节、、动度的变化而出现明显的波动,部分高龄老年人甚至可发生餐后低血压。
昼夜节律异常: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节律异常,即夜间血压下降幅度小,甚至不降反较白天升高,这种昼夜节律异常的情况占老年高血压的60%~70%,且与靶器官的受损程度极为相关。
隐匿发病:部分老年人起病缓慢,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是感觉上的适应所致。只在体检或诊疗别的疾病时才发现,易致漏诊、漏治。因此,对老年人定期多次测血压是有必要的,对疑似患者应做动态血压监测。
往往伴有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肾病及血脂异常、糖尿病等。以上疾病由于相互影响,往往预后不佳。
用药体会
对于确诊的老年高血压,轻者应首选非药物治疗,包括三低饮食、戒烟限酒、增加运动、控制体重、合理休息等。较重者应合理使用降压药物。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和高血压特点,应遵行安全、有效、长期及个体化用药、阶梯用药、合并用药的原则,既保持疗效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老年高血压,我们主张>150/90mmHg者必须用药治疗;>140/90mmHg者,可先用非药物疗法,如果效果不好,再适当药物治疗。开始时应逐渐地加用或换用药物,有时需要联用2~3种药物,待血压稳定一个时期后,再逐步减停药物。一般1期高血压患者可将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对2、3期高血压患者,应缓慢降压,降至略高于正常水平为准,以保证靶器官的血流灌注量。我们将
关键词:泥条;陶艺基础;重要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3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43-2
中国陶瓷艺术曾作为世界的顶级工艺,在中外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谱写过辉煌的历史篇章。在世界陶瓷艺术高速发展的大舞台下,中国的现代陶艺起步虽晚,但也明显地感觉到无论是陶艺家还是陶艺工作者们正迎难而上,积极探索前行,陶艺教育亦是如此。
一、陶艺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欧洲、美洲一些国家非常重视陶艺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它们针对陶艺教学的物质条件、教学措施及机构建立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在美国陶艺教学是根据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来安排的,已经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有机整体。在亚洲,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以民族文化为基础开展独具特色的陶艺课程。
陶艺教育在中国作为专门科系建立是在1956年,中央工艺美院开设了首个陶瓷系,195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的诞生,为我国陶瓷教育奠定了基础。直到近十年才得到重视和发展,在蓬勃发展的素质教育领域中,陶艺作为一支新军,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关注并迅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陶艺课程,有条件的中小学也建立了教学基地,一些商业性的工作室、陶吧的兴起也为大众了解陶艺搭建了桥梁。陶艺教学慢慢成为一种基础教学受到重视。
二、泥条与陶艺基础教学
在新石器时代,泥条盘筑和泥条圈筑是当时陶器普遍采用的成型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盘筑是将泥条采取螺旋式的盘筑,而圈筑是将泥条做成泥圈后再逐层叠筑。器物制成初型之后用工具将里外刮抹平整,使器具表面密封防漏、厚度均匀。在制陶工艺日趋完善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工艺已经很难见到,只在我国一些偏远地方和少数民族地区,因工艺落后而还在使用,如云南的傣族、佤族、怒族,海南的黎族,迪庆藏族自治州等。
泥条无论是作为成型方法还是装饰手法,在陶艺教学的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点来展开教学有如下几个重要特点。
(一)泥条的基础性。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观点认为点生线,线生面,面生万物,在陶艺教学中泥条可以说占据基础性的位置。在装饰方面,泥条装饰的基本语汇是线体造型,人类观察认识自然界的视觉条件里“线”是主要的视觉特征之一。在泥条作品中正是用线条传达审美情感。对于初学者而言泥条就像用笔在纸上绘画一样能够迅速适应,消除对陶艺学习的陌生感。玩泥是人的一种天性,初学者在用泥条装饰作品时从真实的触感中完成人与泥的对话,更容易认识泥料、了解泥性,在玩泥中感受并发现美。
(二)泥条的随意性。在陶艺造型训练课程中,把泥条盘筑作为基础训练,可以不借用任何工具,利用泥的可塑性,单凭双手对泥料进行搓揉、按压、重叠、穿插、旋转等技巧可以自由地塑造形体,相比于泥板、拉胚、捏塑、注浆等成型手法而言,泥条成型方法简单,随意性较强,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三)泥条的表达性。陶艺大师周国桢认为“陶瓷生命的形成来自泥土与火焰;陶瓷生命的‘神’来自创造者的心灵,即通过手工把创造者的情感神化于它”。泥条的易变和易塑性,为发展学生的创作和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表达空间,这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陶艺是直接通过双手与人心灵对话的艺术,手工在泥料上的情感表现,能直接通过作品传达出来。在学生的泥条作品中,有的做工粗糙、外形夸张,有的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有的穿插考究、变幻莫测,但不管怎样都是在传达作者的个性情感。从随意中感受泥性,到有意中注入情感,给予学生足够的创意和创新空间。重要的是无论盘筑还是装饰,其手法都反复于一根根或粗或细、或方或圆、或长或短的泥条之间,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感觉泥条到感触泥条,正是繁而不烦,盘筑意志的过程。而泥条作品无需华丽的釉色,无需规整的体型,通过素烧后保留陶土的原始质感和颜色,尊重自然、回归质朴正是现代人追寻的生活状态。
三、古往今来一脉相承
从最原始的制陶工艺手段发展成陶艺的重要装饰语言应用于现代陶艺中。泥条艺术的发展犹如一根连接古今、承前启后的特殊纽带,用朴实的语言传达陶瓷艺术的本性情感,唤醒人们对原始制陶工艺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重新审视隐藏于泥条中的原始情感。在现代陶艺中,这种成型手法和表现语言,受到陶艺家的继承发扬。如周国桢先生的《老绵羊》《角马》《怒吼的非洲》等作品,就是吸取了原始的泥条盘筑工艺,充分调动泥料本身的能量,通过泥条形态及组织方式的变化,给作品带来无限的生命力。吕金泉先生的作品《花的诉说》,彩色刻花盘上以浅刻处理花卉,辅以泥条表现花藤,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装饰对比,一虚一实、一动一静,将生命的灵动传达出来。
四、结语
泥条在陶艺作品中传达给人类对美、对泥性、对陶艺的认识理解和精神享受。在创新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术界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在陶艺的基础教学中,我们通过泥条成型的优越性,将陶艺技术、民族情感、艺术美感传达给初学者们,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希望他们继承和发扬这种“一脉相承”的民族情节,将中国陶瓷艺术的辉煌继承并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周国桢.本土意识的崛起――谈泥条盘筑陶艺[J].陶瓷研究,1994,(02).
[2]解晓明.论泥条盘筑陶艺之魅力[J].景德镇陶瓷,2001,(01).
关键词:杏鲍菇TZH1号;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6.1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地区杏鲍菇种植量逐年增多。为了适应当地杏鲍菇生产的要求,笔者于2008~2012年开展了适应当地条件的杏鲍菇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通过人工选择育种及紫外诱变育种等方法选育出了杏鲍菇新菌株TZH1号,经过多次培养料筛选试验找出了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培养料配方,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左中旗、开鲁县等地进行了栽培试验。其研究结果如下: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杏鲍菇TZH1号的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萌发力强、菌丝整齐稠密、洁白粗壮,以玉米芯为主料的栽培种培养基上吃料快、菌丝体生长旺盛、抗杂菌能力强。子实体菌盖呈淡灰色、圆整、肉厚,菌柄呈白色、组织结实、棍棒状、菇质优良。
1.2 营养条件
菌丝体在多种农林废弃物上均可生长,适宜于通辽地区的栽培料可选择玉米芯、玉米粉、麦壳、高粱壳等。
1.3 温度
菌丝体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左右,适宜生长温度为5~30℃,原基形成的最适宜温度为8~15℃,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10~20℃,属中低温型菇类。
1.4 水分及湿度
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在60%左右为宜,在出菇管理中出现原基开始加大空气相对湿度到9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湿度可降低些,达到85%左右即可。
1.5 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宜pH值以中性7.0为宜,出菇时的pH值在6.5左右,呈弱酸性。
1.6 空气
杏鲍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阶段对氧气需求不高,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注意通风换气,提供充足的氧气,及时排出二氧化碳。
1.7 光照
在菌丝体培养阶段不需要光照,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强度散射光。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栽培时间
通辽地区气候冬冷夏热,春干秋湿,大陆性气候显著。在自然条件下温室大棚内,可在10月中旬至第二年5月中旬出菇。杏鲍菇TZH1号的栽培实践结果表明,当地合理的生产季节安排如下:5~7月制作菌种,8、9月制作栽培袋,10月中旬开始出菇。
2.2 栽培原料
根据杏鲍菇对营养的需求及当地即经济又容易得到的栽培料的特点,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种常用的培养基配方:
2.2.1玉米芯70%、麦麸子20%、玉米面8%、石膏粉1%、生石灰1%;
2.2.2玉米芯98%、石膏粉1%、生石灰1%;
2.2.3玉米芯30%、麦壳50%、玉米面8%、高粱壳10%、石膏粉1%、生石灰1%;
2.2.4玉米芯33%、麦壳33%、稻草22%、玉米面10%、石膏粉1%、生石灰1%;
2.2.5玉米芯40%、麦壳48%、玉米面10%、石膏粉1%、生石灰1%;
2.2.6玉米芯40%、高粱壳48%、玉米面10%、石膏粉1%、生石灰1%;以上配方含水量均为60%。
2.3 栽培袋的生产
采用17㎝×36㎝的聚丙烯两头开的塑料袋装料,每袋装干料0.5㎏左右,松紧要适度,两头用塑料绳扎口。常压灭菌100℃保持10h,接种要严格无菌操作。
2.4 发菌管理
制作菌种及栽培袋的6~9月是通辽地区气温最高时期,此时发菌快,但是杂菌活动也非常活跃,易造成烧菌和烂袋等现象的发生。为了避免造成损失,应做到严格无菌操作、勤消毒环境及通风降温等工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0%左右,环境温度不超过28℃。
2.5 出菇管理
栽培袋菌丝长满后半个月即可出菇。菌袋转入菇棚,钢架内摆好菌袋。打开菌袋的一口,喷雾器向环境喷水保湿,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早晚各通风一次,通辽地区空气干燥,通风时间不宜过长,每次通风在20~30min为宜。注意掌握好通风换气和保湿之间的关系。光照强度在500~1000Lux。当菇蕾长到2cm之前及时进行疏蕾。每个菌袋只保留3~4个健壮的菇蕾,其余的菇蕾用小刀削去蕾尖。子实体生长到八成熟未展开菌盖、为弹射孢子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后的菌袋应及时清理残余物和老菌皮等。停水养菌一周时间,使菌丝生长恢复后再进入下潮出菇管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