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合作学习;问题;对策

地理教学上的合作学习通常多种多样,如:

一、地理合作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散乱,效率低下。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小组学习活动表面上热热闹闹、沸沸扬扬,但稍加深入,既可发现,他们的学习探究活动有的偏离正题,有的只浮在表层,并没进入实质性问题的探究。另外的学生则做一些与问题无关的小动作,说些无关的话,有的学生干脆不思考,等待别人出结果,这种散乱现象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甚至造成探究的失败。

2.任务的设置缺乏探索价值。

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学习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改的思想,于是动不动就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一些原本只通过简单讲授或学生的独立学习就可以获得的一般知识技能,偏偏要让学生花时间、费力气,在小组内反复讨论交流。例如,你认为大陆漂移学说有科学依据吗?有些教师甚至把教材中一些毫无争议的问题都拿来讨论,如,气候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样的学习任务很难使小组学生产生相互依赖,也无需合作。结果往往是:学生对这种学习形式失去兴趣,讨论不起来或讨论跑题。

3.教师指导不够。

在课堂合作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当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教师仍然在讲台上等待或者做自己的事,或在教室里走一圈就回到讲台上等待学生的讨论结束,教师不介入合作学习的进程,或者只需看一看学生活动情况,不参与其中讨论。

4.评价重认知、轻情意。

在一节“如何治理黄河?”的合作学习汇报中,我们看到的是,教师关心的仅仅是学生讨论出的“治理方法”如何,而对于学生在讨论中是如何合作的以及态度、情感如何,教师却不予关心。这一现象在合作学习中较为常见。毋庸置疑,合作学习的直接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中的某个问题,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但合作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在于此,之所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还在于让学生在合作、交往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能力发展。而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结果时,只关注认知结果,而不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态度、体验和情感。

二、解决途径

1.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开展的条件。

(1)合理组建小组。分组要根据小组内成员的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变成4―6人一个小组。例如:一个班通常采用四人小组面对面的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好、中、困三类,使每小组保证都有三类学生,使合作小组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样的调配,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学习,又能帮助学困生达标学习,共同协作完成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我们认为,在小组合作中,应注重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会表达。仅仅会听是不够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在合作学习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他们发言的机会较多,相对的有些同学发言机会较少。为此,教师应调动发言机会少的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把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让他们说,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也有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4)学会遵守组织纪律。合作学习往往是小组化的学习,人数不多,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的,要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当然,这里所指的纪律约束并不是把学生管死,不给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空间,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约束,让学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乱。

2.恰当设置探究问题。

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把学习中的“要点”作为主攻目标,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设置的问题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使学生通过努力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既可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深层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探索的意义与价值,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一、当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研究对象的认识不统一,且很少体现出经济学的特色

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类: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及其相互关系,或者研究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总之是将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关系作为研究对象。(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述关系中将经济纳入相互关系的研究中。

2.学科体系不严谨且缺乏整体性

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教材和著作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可谓是五花八门,由于在上述基本问题上的认识尚不统一,因此在其研究内容上也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由于学者们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不同,以及对人口、资源和环境经济学学科对象的认识不统一,因此在研究体系构建上差异极大。

3.缺乏应有的基础理论支持

任何学科的形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除了借用已有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环境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现成理论,没有自己本学科独有的理论。或者在各学者所建立的体系中,有意识地忽略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二、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本文试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首先,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渊源上看,该学科主要由原来的人口经济学学科发展而来,而非从经济学内部分化而来。从事人口经济学的大多是当前活跃在人口研究领域的学者,而随着很多大专院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硕、博士学位点的建立,一些环境学科和经济学科也都出现了从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学者队伍。这些学者研究背景差异很大,而真正从事经济学主流方向研究的学者反而较少涉足这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二,学科涉及的领域跨度过大,学者受学科背景局限对该学科比较难以驾驭。如前所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横跨人口学、经济学、环境学、资源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从事该学科的者需要具备或基本具备这几大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基础。然而,在现实中很少有学者能同时经受这几个方面的专业培训,或有精力同时对几个学科进行潜心深造。因此,这是阻碍该学科发展的一个现实原因。

第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几大学科之间的真正交流和沟通远远不够,尤其是经济学界对本学科的关注、实际参与比较缺乏。从国务院学位办设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以后,由一些著名大学牵头,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召开过四次本学科的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

组织者邀请了全国范围内主要博士点和部分硕士点单位参与,对学科的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就会议参加者而言,主要集中在人口学和资源环境学领域的学者,真正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非常少见。除了这样一个平台的交流以外,该学科在其他方面的交流就很少。经济学家、人口学家和资源环境方面的专家,很少能一起对有关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更别论展开争论了。

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视角思考

1.关于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表述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或矛盾作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当是本学科的研究客体,而不是真正的研究对象。再说,这也不是经济学的表述,而且很难将这样的两维交叉的关系直接纳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因此,需要有一种经济学视角的表述,将人口与资环境关系纳入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视野中。研究对象的确定,应该有一定的抽象过程。尤其是在我们将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时。

2.关于用经济学外部性原理来分析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矛盾与问题的思考对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的主要研究客体即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能否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解释和分析呢?本文认为,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就是一种很好的分析工具。

四、基本结论及探讨

1.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进一步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框架将其统一起来,该学科才能得到顺利健康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经济学、人口学、资源与环境学领域学者来共同协作,将其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学科。

2.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用经济学的理论加以抽象,以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和矛盾为研究课题,从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共性加以抽象,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表述为“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而非传统的经济增长)中人口、资源与环境稀缺性资源的合理调配(或配置)的学科”。这样的表述,既符合经济学的惯例,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与问题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并具有超越传统经济学的更广阔的视野。

3.采用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用基本分析手段,对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与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前景。当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学角度和视角远非这几个方面所能囊括。重要的是,我们怎样将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视角以及分析方法,借鉴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和问题分析中去,这应该是本学科需要做出极大努力的方向。而且,将人口、资源、环境等作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共同引入经济系统之中,这不仅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也将带来宏观经济理论的创新。

参考文献

[ 1 ]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23.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3篇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郑伟林

国有企业振兴之路:体制创新、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窦祥胜,陈天慈

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透视黄新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展冯继康,赖昭瑞

关于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刘家贵

论我国失业统计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罗建章,何志华

第三方物流——流通业中的新兴业态王克群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两个问题的再思考肖正根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景蒋兆斌,田柳

消费信贷证券化模式的国际考察及其评价张建友

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最优制度安排杨文华

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融资环境分析张烨

CDR的金融创新风险及其防范——以大陆香港两地金融法为研究样本陈慰星

股市波动与政府双重金融政策目标——股市波动的博弈分析秦军,赵玉伟

入世后银行业竞争的新视角——从中资银行的比较竞争优势看中外银行合作前景马喜德

中国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政策选择——市场化制度创新的突破口陈梦根,李占猛

机遇:加入WTO和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刘喜勤,李智忠

试论我国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完善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郭宝宁

放松金融管制推动我国金融自由化单瑜

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策略王萍萍

我国企业实施股票期权计划的设想杨雪梅

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运作模式构建李林

市场调查十大误区剖析王旭

嬗变中的“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偏向种种那张军

私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研究刘银花

建立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问题的探讨李丽

电子货币时代的税收框架:一个前瞻性研究王凌峰

新价值论下的我国治税模式创新漆亮亮,项有义

住房社会保障机制的发展研究谢昌浩,阮萍

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张亚梅

养老基金管理的国际经验及启示黄永洪

内部贸易在跨国公司资本运营中的作用及其负面影响郭跃芳,王宇东

WTO与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杨增雄

新制度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郑伟林

国有企业振兴之路:体制创新、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窦祥胜,陈天慈

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理论透视黄新华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逻辑内涵及当展冯继康,赖昭瑞

关于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竞争力的思考刘家贵

论我国失业统计的主要问题及其完善罗建章,何志华

第三方物流——流通业中的新兴业态王克群

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两个问题的再思考肖正根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及其在我国应用的前景蒋兆斌,田柳HttP://

消费信贷证券化模式的国际考察及其评价张建友

我国资本帐户开放的最优制度安排杨文华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 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融资环境分析张烨

CDR的金融创新风险及其防范——以大陆香港两地金融法为研究样本陈慰星

股市波动与政府双重金融政策目标——股市波动的博弈分析秦军,赵玉伟

入世后银行业竞争的新视角——从中资银行的比较竞争优势看中外银行合作前景马喜德

中国股票市场未来发展的政策选择——市场化制度创新的突破口陈梦根,李占猛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 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不同于其他课程,区域经济学的特殊性在于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并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日益扩展政策参与的领域;另一方面,表现在不断拓展的国际化视野,即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就其综合性而言,则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学不同于其他以单一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科,而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对象,并且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规律以及区域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具有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制订和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方针政策的能力,从事区域经济管理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地从事相关科研及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建设做更大的贡献。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改革和创新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将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 域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学内容滞后化。

根据我们对全国15所重点大学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授课情况的网络调查,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具体表现在:一是习惯采用相对稳定不变、具有统一标准的教材。在所调查的15所高校中,有11所高校7年内没有更换过新教材,至今所使用的教材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内流行的那些版本。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内容框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性研究,缺乏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造成该课程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浅显易懂”的水平上。三是教学内容界定不清。对于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笼统,造成授课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2.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化。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大多数教师习惯于“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多年来一直沿续着“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而学生则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上课记笔记、考试记笔记、下课全忘记”。导致上述情形的原因固然有学生的主观因素,但更多地出自教师教学中的“僵化、“零散”、“固守”:所谓僵化,即将教学内容当作僵化的教条和现成的结论进行灌输,缺乏具体化、直观性;所谓零散,即只重视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和传授,缺乏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融合贯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片面和孤立;所谓“固守”,即只重视对课本规定内容的分析,较少关注经济现象的变化及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教学的实用性不强。

3. 教学考核方式片面化。

尽管建立教学考核制度已得到普遍共识,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教学考核目标错位。对教师往往简单采用一系列量化指标给教师“打分”、“排序”,很少关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优势与潜能等方面;对学生则只是关注学习成绩的高低,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二是教学考核主体单一。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只看学生的意见,对学生的学习考核则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双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在基于共同利益下达成互利串谋,从而使教学考核结果失真。三是教学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方式基本上是通过期末考试形式进行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投入状态和平时学习成绩的考评。

三 区域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具体途径

1. 优化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根本保证。根据区域经济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1)理论基础。综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规模收益递增与不完全竞争;非均衡力及循环累积因果律;市场开放度强化要素流动性;经济增长方式选择和结构优化的内生化理论;产业份额决定国民收入地区分配;二元结构与城乡联系理论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博弈论、内生的增长理论、后福利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充实和建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引领学科发展的前沿,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理论价值。

(2)应用。区域经济学本身是为了解决实际中区域问题而产生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区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扩展。宏观、中观领域里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包括区域发展模式、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统筹、地方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城市竞争力、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区域分工与合作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微观领域研究则涉及企业区位选择、企业迁移、企业组织以及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合作等经济活动,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另外,近几年来中央政府陆续制定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一系列区域性政策措施,也使区域经济学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更加广泛和深入。

(3)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官方统计数据的大量公布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学研究逐步走向计量化,强调运用数理模型方法对区域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随着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大发展,近年来区域经济学中空间计量分析的应用越发增多。同时,决策科学、复杂系统理论、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智能化技术等最前沿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地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

2. 强化实践型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类课程,成功的区域经济学教学应强调实践型教学,注重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互动教学的实质就是由传统单向被动的灌输型教学转变为师生间互动交流与研讨,从而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授知识去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验证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培育批判、研究、质疑的能力,而且也可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适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案例教学是区域经济学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运用中,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现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和动态性,其案例应该是对现实热点问题和学生们普遍关心问题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案例教学互动的组织形式可多样化。既有安排学生独立完成的个人案例,也有学生之间合作的小组案例;既有书面的案例分析报告,也有口头的案例讨论等。 转贴于

模拟教学近年来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开始得到关注。通过模拟教学使学生学会如何确立区域发展目标,如何捕捉区域发展非均衡状态下可能产生的有利或获利机会,如何有效率、低成本地去广泛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最终实现既定目标,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体验区域发展变化规律,进而灵活地做出区域决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他方法的局限性。

3. 实施教学手段多媒体化,着力提升教学效果。

开展多媒体教学对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即可以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文字、图形、影像、语音等方式来演示教学内容,代替传统的单纯依靠老师讲授和板书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创造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画的屏幕演示,将区域经济学中许多抽象的概念、枯燥的理论、复杂的逻辑关系直观、清晰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将大量原来需要在课堂内进行的板书工作通过课前制作的教学软件演示出来,课堂的课余时间增加,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讲授和组织教学活动。

但是,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并不等于完全否定传统教学手段,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发挥各自所长,弥补各自之短。具体来说,一要遵循目的性、最优化原则。即多媒体手段和内容的选择,必须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学教材,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选定,当用则用,不适则弃,讲究实效,切不可为追求时尚,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而盲目使用,否则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二要注意多媒体技术选择与组合的最优化。即根据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技术,既要注意选择效果最好的来运用,也要考虑它们能否优化组合的效果,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技术的最大效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三要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反馈。即教师必须控制多媒体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及时准确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优化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4. 完善教学考核方式,保障教学效果。

教学考核应涵盖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二者都不可偏废。在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法上,应建立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的综合评价体系。具体可采取笔试、口试、作业、讨论、考勤等多种形式,其中笔试、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记录提问、发言、出勤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另外,根据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考核方式中应特别加入社会实践的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的科研、设计、调研、咨询和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对教师教学的考核方法上,则要着力改变目前简单地由学生给教师教学打分的做法,注意结合其他一些方式如教师互评、教研室集体听课、督导组听课等,广泛参考多方面主体的意见,增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同时,在考核过程中,应注重营造公开、透明、民主的氛围,各方共同参与、民主协商,通过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共同找出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未来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 (1)

2. 罗静曾菊新: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几个新特点刍议[ EB /OL ]. http: / / cre. org. cn / , 2006 - 10 - 08

3.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M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年

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范文第5篇

证伪主义原则是由波普尔提出来的。他的证伪思想是在归纳主义方法论的批判过程中产生的。归纳主义方法论重视归纳和经验,认为经验是科学理论的唯一可靠的来源。而波普尔则认为归纳主义通过经验来证实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用自身的论据来证明自身的结论,犯了循环逻辑的错误。波普尔认为归纳法并不能使人们获得理论上的新知识,也不能促使理论的发展。在对经验归纳法做出批判和质疑后,波普尔提出了“经验证伪原则”。他认为科学的理论不可能被经验所证实,只能被经验所证伪。他强调普遍性命题的经验证实与证伪之间的不对称性,但是他又过分的夸大了证实的相对性,证伪的绝对性。理论是在证实和证伪的双重作用下共同发展的。这点是波普尔的证伪观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二、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证伪观

从方法论的角度上来说,计量经济学可以分为证实方法和证伪方法。由于计量经济学传统的检验理论的功能,其主要目的被认为是通过数据来检验和发展理论,因而其被大家认为是证伪主义。计量经济学被认为是证伪的有其合理的部分在其中。首先,通过对问题的研究和提取,从中得出的结论本身是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的,其本身就可以证伪。其次,经验数据的检验和模型的估计主要采用统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目的是为了检验模型和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其也具有证伪的性质;最后,通过检验来评价理论和改进理论,最终完成证伪的全过程。因而,从计量经济方法论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计量经济方法论中的证伪性是一直存在的。

三、对计量经济学方法论中的证伪主义的批判

虽然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范畴中证伪主义是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其仍然有很大的缺陷。究其实质,计量经济学并不是完全的遵循证伪主义,其也包含着证实主义的成分。首先,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观对知识采取了一种极端经验主义的态度,他认为仅仅依靠经验的数据就可以决定性的证伪科学命题,但证伪仅仅是某一种结论,而不能对此结论进行改进与发展。因此,计量经济学的前提—理论的发现是不断的演进与变化的过程,其经验数据的证实也是可以确定和发现理论的。

其次,经验数据的特性也使得证伪性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数据选取过程中存在着观察和记录中的误差,以及观测过程中的信息和设备的缺陷,经验数据往往是不可靠的。其一,经济学理论是社会科学理论,由于不能向自然科学那样在实验室严格控制下得出精准的结论,因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前提假设框架下来进行分析的。由于假设往往离现实很远,因而运用现实的数据来进行判断,即使得到了不同的结论,也很难对理论作出绝对的判断。其二,即使理论是可取的,实际数据只是从总体中随机抽样的,因而其不能代表着整体情况,最终会因为数据的选取问题而证伪了本应该是正确的理论。

第三,计量经济学的数理基础使得其方法论不能是证伪主义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检验是以数理统计作为基础的。拒绝和接受原假设都是基于一定的概率基础上的,而不是绝对的结论。即使计量结果没有通过检验,也不能据此而完全否定待检验的理论假说。第四,计量经济模型的功能也不是完全的证伪主义,而是兼有证实和证伪的成分。计量经济学的模型作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与理论的发展和检验。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并不以检验理论作为主要的依据,其中包含了对理论的分析和发现,以及从结论中对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因而有证实主义的成分。

四、计量经济学方法论的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