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发展计划

社区发展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发展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发展计划

社区发展计划范文第1篇

一、新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这对新世纪文化建设构成了很大的冲击,也有了文化工作拓展的新领域。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化工作的历史责任,对于加强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就更尤为重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继续成为我们搞好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在群文理论工作的研究中,在整个文化事业领域,社区文化作为最具有群众性,区域性文化工作,所负担的文化工作任务尤为突出。从社会效果分析看,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成分,社区文化的发展建设趋势,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文化发达程度,人民的综合文化素质。繁荣社区文化,不仅仅是丰富和活跃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还在于推动全社会文明健康的向前发展。

二、社区文化的建设的兴起和发展。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应突出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党政机关和主管文化部门,必须把社区文化建设自觉地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为了使这项“文化工程”落到实处,即需要长期的规划,又要有近期的工作打算。而且要纳入社区政府的时政纲要,配合其它上层建筑和精神建设工作,成为考核政策政绩的内容之一,做到真抓实干,长期坚持,才能使社区文化在新世纪有新活动方式内容,获得持久、稳定、时代化、新颖式的发展,才能真正造成当今社区文化崭新的大所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社区和乡镇的最基层。文化部门要积极争取把配套建设文化设施列入到社区当局的统一规划,并努力办好社区文化活动。几年来,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就是本着这一原则在五个街道办事处和所属居委会,文化活动室,在区域范围内形成三级群众文化网,深入普遍开展了社区文化活动。例如,建华区东五办事处把配套建设文化设施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了新世纪文化建设工作的需要,搞好现代化城市居民的文化艺术品味,他们各方筹集资金,重视规划,修整了街道文化活动站,而且配套了各种文化设施,使群众文化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另外,建华区文化办事处,地处嫩江东岸,又是全市各大专院校的集中区域,相对其它街道更是得天独厚,尤其是社区文化开展的更为突出,几年来都在各县区名列之首。这对社区的文化工作建设深入开展无疑又到了更广泛深入的促进作用。这些,都为开展新世纪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重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必须因地制宜,从不同社区的实际出发,创造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会文化。

新的形势要求社区文化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另外社区文化的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对做好群众文化工作,(包括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群文事业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社区文化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合理的组织机构系统,社区文化的各项具体活动也就不可能正常开展。

建华区地处齐齐哈尔市老城地段,卜奎三百年的人文历史或少的影响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社区文化的表现领域主要是:校园文化、军营文化、广场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老卜奎的本土文化等上述文化体系以高水平,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在各个不同阶段、场所和各大节日里充分开展和全面展现,给建华区这块带有卜奎风貌和地理特色的地域增深了新色彩增加了新精神文明内容和社区文化建设的新景象。文化街道社区内,以市规划院带头组织的浏园晨练点,以建华区离退休老干部为中心的江堤晨练景点400多人的里练队伍十分壮观,每天清晨自然形成一道晨练健身的风景,并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活动规模。文化街道区域内的市民政干休所有60多人的秧歌队场所坚持活动深受当地市民的欢迎。

必须以社区舆论为先导,以文化互补为契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建设社区文化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共同为搞好新世纪的社区文化作出贡献。要经常通过传播媒介,大力宣传开展社区文化舆论的同时,还要以文化互补为契机发展区域和单位之间的横向关系,共同为搞好社区文化出力献策。从社区文化工作实践来看,有的单位有经济力量,却缺少文化艺术骨干,群众文化工作冷冷清清;有的单位文艺骨干队伍很强却缺少相应的乐队;有的单位有齐全的文艺队伍,却没有高水平的创编人员。由此说来,大力普及社区文化就可以使单位有钱出钱,有人才出人才,有条件的出条件,通过文化艺术人才的互补把各单位的群众文化丰富多彩,从而以社区文化为中心,带动和促进区域内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本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显示出群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通过各个社区活动室晨练点、自身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区域与区域之间,工厂与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各单位在社会实践中一旦尝到了文化互补的甜头,对社区文化活动有了新鲜感,参与感和责任感,就会更好的理解和支持社区当局和社区成员两个积极性。只有这样,在新世纪之初,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才会有扎实的社会基础。

社区发展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地产;业态;规划设计;开发模式;发展趋势

Abstract: through the to our country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design problems analys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ust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hinking, we need a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vision to have more business perspective, the only real estate eye or only commercial vision is no good, designers from operation Angle, selection, commercial buildings formats planning position, space combination relations, traffic streamline strategy considering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the our country at present the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necessary out of short line operation of the error, not just the traditional housing development model for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from the long term investment for business profits considerations, and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commerci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ning design strategy, is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ful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mercial real estate; Type of oper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Development mod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商业地产的定义

商业地产(BusinessReal Estate), 顾名思义, 作为商业用途的地产.以区别于以居住功能为主的住宅房地产,以工业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地产等按照用途划分是用于商业用途的物业,包括零售、餐饮、娱乐、健身服务、休闲设施及各类消费场所。商业形态包括百货商场、大中型超级市场、小型便利店、专业产品卖场、品牌专卖店、仓储型超市以及包含以上多种业态的商业步行街或城市综合体。

商业地产,其发展过程不短也不长,有近百年的历史。建筑从单一功能购物发展到现在的大型多功能的综合性建筑,以颇具特色和风格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环境营造、主题设置、运作理念等手法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在多功能的空间中,把购物场变成了娱乐场,把消费者变成了娱乐者,让原本一次单一乏味的购买行为变成一场休闲、游览、娱乐的“体验式消费”活动。[1]

2 现阶段商业地产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地产开发总体上可以用“起步晚,发展快”来概括,在中国短短十余年的商业地产发展史中,商业地产的建造规模和体量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并引起国际建筑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商业地产开发起步于2000年前后,之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2005年进入第一轮的高峰期,至今仍保持着较高的发展势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欠缺对商业地产项目的商业职能、交通职能、景观职能、社会文化职能等高层面的认识,限于传统地产开发观念束缚、前期策划和定位策略缺失、招商困局、资金及高级专业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商业地产建筑师严重不足,导致商业地产项目开发成功与否面临诸多挑战。在设计商业地产建筑时,建筑师和同业人士往往仅服从于业主的主观意愿,未考虑(或考虑不周)建筑规模是否适宜,业态是否合理,建筑风格是否匹配,定位是否准确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了各地已开发完成的商业地产存在着招商乏力、人气难以聚集、经营不善、空置率高等问题不断涌现。

2.1 传统地产观念束缚

目前我国部分商业地产开发商认为商业地产跟住宅一样, 抱着“卖完就走”的思路。还有的开发商采取“先开发后招商”的方式,没有明确的目标,不仅不好招商,而且也增大了后期经营困难及投资业主的投资风险。

2.2 商业定位不准

商业定位是商业地产的核心,定位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项目的成败,一个商业项目定位内容包括业态定位、功能定位、商业服务对象定位、

盈利模式定位、产品定位、商业文化定位、营销方式定位等多方面。每个环节相互关联,一着不慎,可能会满盘皆输。目前我国商业地产定位仿效之风盛行,某个项目成功后,很多开发商纷纷复制该模式,根本不考虑因地制宜和与自身合理的结合点,从而导致失败的结果。

2.3 招商困局

商业地产对招商资源的竞争将是未来商业地产发展的瓶颈。造成商业地产招商困局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由企业的战略性管理所决定的,外部原因则是由宏观社会、经济环境所决定。目前造成商业地产招商困局的外部环境主要有: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商业地产的招商,国际商业连锁投机行为给中国商业制造了“空前繁荣”,商业地产的过快发展加剧了商业资源的竞争等。

2.4 资金及高级专业人才缺乏

商业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具有开发周期长、资金占用数额大、回笼资金缓慢等特点,而目前国内又没有一个很好的融资渠道和

变现渠道,这导致商业地产面临一个资金缺乏的局面。同时,商业地产

是一个集开发、经营、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但目前商业地

产从业人员一般是来自地产领域或是零售领域,对商业和地产都精通

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稀少。

社区发展计划范文第3篇

1、整合地区科技资源,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租赁、企业加盟等多种运行模式,为企业开展检索、查询、实验、测试、试制、中试等专业和技术指导,使之成为资源来源于企业,同时面向企业服务的公共服务机构,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的各项服务,帮助我区企业规避技术风险、降低开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和提高创新效率。

2、强化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已有的10家企业研发中心的基础上,指导基础条件较好的企业整合规范科技研发资源,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组建研发中心。同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使这些企业研发中心尽快取研发成果,支持这些研发成果开展科技成果鉴定、科技进步奖项的评审和专利申报,涌现出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占领企业所在行业的科研制高点,使我区由引进、吸收科技成果,逐步向科技成果输出转变,在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高。

3、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借力发展。加大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和深度,从单一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某项关键技术,向全面提升企业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和提升地区优势产业整体水平转变,争取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与我区企业实现对接、转化,并进一步实现产业化。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为依托,解决制约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技术瓶颈,实现从技术优势到产品优势、市场优势转变,为我区传统产业的调整提升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建设,指导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将知识产权工作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战略、经营发展战略有机结合,制订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申报专利。进一步提高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发明专利占全区授权专利总数的比重,帮助专利持有人将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专利技术及产品尽快实现产业化。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能力和水平,保护专利持有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5、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以信息化作为促进企业规范化运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发挥制造业信息化试点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我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推广工作,对于基础较差的企业先从财务、人力资源、生产原料和产成品的“进、销、存”入手,在有条件的企业,要从产品结构调整,办公自动化和生产管理入手,全面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的信息化水平,降低企业生产管理的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夯实企业发展基础,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为企业壮大创造条件。

6、完善芳烃基地网络宣传平台,打造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积极挖掘和芳烃基地建设相关信息,利用网站高效快捷的对外能力,大力宣传,畅通和扩展招商引资的渠道,做好芳烃基地全面开发的配合工作。充分发挥我区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依托石油化工、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水平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培育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和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芳烃基地申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奠定基础。

7、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培训力度。要在以往开展的企业信息化、现场管理等各项专业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培训的水平和档次,从普及型向提高型转变,以培训的内容和效果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实满足企业的需要,以教育训练引领企业成长,通过对企业的通识训练、管理训练和专业训练,提升企业各类工作人员的管理和业务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同时,为企业培养一批中、高级管理人才。

社区发展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套管 优化设计 套损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套管损坏给油田生产带来了许多不便,导致油田注采井网布局不合理,开发效果变差。近20年的开采,长期高压注水引起断层活动或地层滑动,引起套管载荷变化异常,导致套管变形、错断,造成油、水井报废或停产现象日趋上升,严重影响了生产并增加了成本。有针对性地对套损井进行套管损坏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套管优化设计的理念,对于油田的稳定开发、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套损现状及原因分析1.1 断层附近的套损井多

统计在断层的套损井46口,套损比例为36.8%。由于地层平面或纵向上产生压力差异时,地层中的应力场会导致局部地区应力集中,引起套管损坏。

1.2 泥岩段套损点多,砂岩段套损点少

统计45口油井,泥岩盖层套损点占总套损点的84.4%。原因是非对称的孔隙压差,造成局部地区应力集中。另外,注入水将使泥岩层摩擦系数和抗剪强度大幅下降,加剧套管损坏。

1.3 疏松砂岩油藏出砂井套损井多

统计61口油井中,其中42口都有出砂。原因是生产层段出砂,将会使上覆岩层支撑力变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产生较大的位移,使套管受到压缩。

1.4 固井质量差、未封固浅层段容易套损

统计4 2口套损井,未封固井段为28.6%,套损主要为套漏。原因是固井施工顶替效果不好,水泥未充满环空,或者第二胶结面胶结不好,形成点载荷或非均匀载荷,使套管发生损坏。

2 套损损坏形态及影响因素

2.1 套管损坏形态

根据调查分析,套管损坏形态可归纳为三大类:变形、破裂和密封性破坏。2.1.1?套管变形类型

椭圆变形形态、弯曲变形形态、单面挤扁形态、缩径变形形态。

2.1.2?套管破裂损坏的类型

套管错断段形态、套管裂开和腐蚀穿孔形态、密封性破坏形态。

2.2 套损的影响因素

2.2.1?地质因素

主要包括构造应力、层间滑动、蠕变、地层塑性流变、注水后引起地应力发生变化和断层活动等。

2.?2.2?注水出砂等因素

油田注水可将可溶性地层溶解为空洞,地层出砂也可以形成空洞,导致上部盖层坍塌。

2.2.3?热力开采因素

注汽热采井在高温下,使套管产生较大热应力,套管周围一旦失去约束,将造成套管变形破坏。

2.2.4?钻井因素

主要包括井眼质量,套管层次与壁厚组合、管材选取和管体质量。2.2.5?操作因素

主要有下套管时损坏套管、作业磨损、重复酸化、高压作业、试油掏空过大和射孔等。

2.2.6?腐蚀因素

主要有高矿化度的地层水、硫酸氢根、硫酸还原菌、硫化氢和电化学等腐蚀。

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将产生多种类型套损,如变形、弯曲、破裂、穿孔、错断等。据有关统计资料看,套损以变形为主,占总数的50%。

3 套管优化设计的原则

总的原则:在最经济的条件下使井眼得到可靠的保护。

设计要保证在钻进和整个油井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对开发井,可以设计出成本最低的套管柱(以成本优先);对勘探井,则需按最大估算应力来设计(安全为主)。这个费用大约占总费用25%左右。

3.1 能满足钻井作业、油气层开发和产层改造的需要

钻进:不同压力层的隔离,异常压力段,坍塌地层等;油气层的开发:地层压力随开采的变化,及岩层的蠕变等;产层的改造:注水、注气等导致的压力和温度的变化等等。

3.2 在承受外载时应有一定的储备能力

由于外载的计算复杂、困难,故在设计中必须留有一定的储备能力,如安全系数的选择。(开发井和勘探井就不同)

3.3??经济性要好?

由于总的原则的限制,故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需要考虑不同钢级、不同壁厚套管的组合设计。现场一般多为2~3种钢级,壁厚也宜选用2~3种,不能过多。

3.4 成本分析

套管设计是钻井工程设计的核心,直接成本占钻井总成本的20%以上,同时与周期有关的钻井成本亦即确定。

套管设计不仅关系到安全钻井,而且对钻井效益的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4 结束语

综上所诉,通过对套损机理的分析[4]可以看出,由于套管占钻井成本的成本比例大,套损已经制约了钻井的长期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钻井的难度在加大,往地层复杂的方向,往极地深海方向延伸。这就对套管的设计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高抗毁、高钢级如V50、140、150发展,同时对套管的圆度及壁厚的均匀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章振德,何祥.油井套管变形及损坏机理.[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156:158

[2] 王旱祥,等.定向井和水平井套管柱的优化设计》[M].石油机械,2003,18

社区发展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总部区;发展条件;规划设计;武汉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1)10-0056-02

1.引言

企业总部区,顾名思义,就是企业总部驻扎的园区。现代大中型企业趋向于把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把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因此在一些中心城市出现了企业总部聚集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性和区域性的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伴随着国际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青睐以及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企业总部区。其中有的比较成功,吸引到不少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入驻,既能优化资源配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又能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效应;但也有的不太成功,难以吸引企业总部入驻,园区缺乏活力,甚至逐渐改为他用。因此探讨企业总部区的发展条件及规划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2.总部经济理论

总部经济是指企业总部在特定区域内聚集,通过“总部――生产加工基地”的功能链条实现不同区域的分工协作、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形态。

企业按照总部经济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把总部布局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把生产加工基地布局在欠发达地区,使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心城市的战略资源和欠发达地区的常规资源,实现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在同一企业的集中配置,使得总部所在的中心城市密集的人才、信息、技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使得加工基地所在的欠发达地区密集的制造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总部经济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共赢的经济形态。

3.企业总部区的发展条件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城市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有可能吸引其总部入驻。这些条件是由企业总部的功能决定的。一般来说,企业总部的功能包括综合管理、研发、培训、洽谈等。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说,也可能会包括作业、仓储等。

企业总部区的一般发展条件包括:

3.1政策和法制条件

一般来说,入驻的企业总部和城市政府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所以政府往往会对企业提供一些政策优惠,这些将成为企业考虑入驻的首要条件。比如我国在很多城市设立的开发区对于企业的入驻均提供各种不同的政策优惠,包括土地优惠、税收优惠、信贷优惠等。

另外,良好高效的法制环境也是企业考虑入驻的重要条件。法律法规与国际通行规则的接轨程度、政府机构的办事效率和透明度、市场秩序、治安状况以及社会诚信度等都是各企业尤其是国际大型企业对城市评估的重要方面。

3.2区位和交通条件

区位上的优势以及便利快捷的交通网络体系能保证企业之间、企业与生产加工基地之间以及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密切联系。比如纽约、新加坡、香港、上海等城市能吸引众多企业总部入驻主要得益于其天然的区位优势及海陆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3.3人力资源条件

对于企业总部区来说,无论是管理环节,还是研发环节、营销环节等需求更多的是知识型人才。这更有利于企业的扩展壮大,并激发活力、创造效率,适应市场竞争。所以人力资源包括科研教育资源是企业选择总部的重要条件。

3.4综合服务体系

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也是企业选择总部的重要条件。比如与企业日常业务相关以及与企业员工日常生活相关的金融保险、会展商贸、文化娱乐等丰富的城市功能也会给企业选择总部带来更大的吸引力。

4.企业总部区的规划设计

本节主要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经济综合办公区的规划设计为例,简要分析探讨企业总部区规划设计中的一些主要方面。

一般来说,现代企业总部区的规划设计需要满足以下一些基本要求:

4.1结合项目定位设计能满足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总部入驻的园区,功能明晰且能形成良好的联系与互动;

4.2合理规划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系统、车行与人行系统,保证园区内外交通联系的可达性与便利性以及园区内部安全与安静的环境;

4.3建筑风格统一,与景观相互协调,建筑空间满足功能需求且配置合理,公共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环境且能提供一定的交流场所和休闲设施;

4.4在设计中考虑应用新材料新技术,降低园区的整体能耗,打造生态、可持续的园区。

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部经济综合办公区的规划设计中:

在功能上,园区分为汽车产业区、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区、电子及信息技术产业区、现代服务产业区、金融产业区、文化娱乐区和酒店区七个主体功能片区,并结合功能分区,设计若干相互关联的建筑组团;

在交通上,倡导人车分流的设计概念。园区采用的环形干道与组团支路相结合,减少车行交通对中心公共空间的干扰,人行道与休闲步道结合景观设计,分设车行、人行出入口;

在景观设计上,采用绿景与水景相结合的设计概念。绿景上设计环形绿带并向内部褶皱形成绿楔,以生态廊道联通;水景上设计中央水面与支流水系,既起到隔离作用,又丰富了两岸各组团的景观,同时在水面设置“岛”,增加亲水空间并为各组团提供交通联系;

在建筑设计上,采用现代、简约的建筑风格,凝重的建筑色彩。建筑群体采用围合的形式,点式与条式相结合、独栋办公(多层)与集中办公(高层)相结合,办公与商务、娱乐相结合;

在绿色技术上,针对武汉地区冬冷夏热的气候特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园区设计策略。建筑设计中采用被动式设计,降低能耗,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园区设计绿色基础设施,提高水源、热源等的利用效率;使用绿色能源,尤其是太阳能的利用等。

在指标上,总用地面积22.6ha,建筑面积65万m2。其中:

总部办公区:用地规模20ha,容积率2.0,建筑面积40万m2,其中独栋办公(多层)26万m2、集中办公(高层)14万m2;

商业区:用地规模12.6ha,容积率2.5,建筑面积31.5万m2,其中商铺13.6万m2、公寓11.4万m2、酒店4.7万m2、会所1.8万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