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研工作思路

教研工作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研工作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研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一、围绕一个中心

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总结提升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全省教研系统必须坚持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依法实施和科学实施新课程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二、做好两个服务

教研工作要为行政部门教育决策服务、为基层教师教学服务。全年在两个“服务”上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为教育决策服务

.以“全面规划、稳步推进”为方针,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考察全国高中课改实验省,深入实验样本学校调查研究,了解我省实施高中课改的优势和困难,协助省教育厅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具体有: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课程设置和管理指导意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学校课程建设指导意见、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等。

.加强省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县的教学指导。在对国家级实验区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总结实施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抓好一批学校和教师典型,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对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继续完善修订通用地方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教材。指导各实验区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制订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细则。

.调查全省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制订教学用书编写、审定、出版、发行的指导性意见。

.加强课程改革的协调和宣传。协助省课改办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工作组会议。积极联系宣传部门及多种媒体,宣传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

.认真做好全省个义务教育课改实验区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业务指导。加强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究,以及对市地命题工作的指导,做好全省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质量分析;加强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继续完善高中会考制度。加强考纪考风建设,规范会考管理,提高会考的公信度。研究高中会考信息公布和运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加强对普通高中教学的监控和管理。研制新一轮高中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积极研究高考改革趋势,协助做好我省高考试卷命题和阅卷的相关工作,研究与高中课改相配套的考试和评价改革。

.探索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办法,和部分县(市、区)合作进行试点。

.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校(园)本教研制度的内涵和实施策略,积极推进全省校(园)本教研工作。完善浙江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评比标准,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推进教研工作信息化,继续做好“浙江省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和现场拍摄任务。

.研究高中学科建设,开展普通高中先进教研组评选活动。

.加强对民办学校教学研究的指导,建立民办学校教学研究联谊会制度。

.召开省、市教研室主任会议和教研室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课改背景下教研工作的创新模式以及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的新思路。

.加强省际教研工作交流和协作,承办华东六省一市教研室主任会议。

.以展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为重点,做好第三届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

.做好××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和成果评比工作。

.协助做好第九批省特级教师的评选工作。

.开展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总结典型经验,推广先进的德育模式。

(二)为教师教学服务

.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新课程学科的培训工作。改进省级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

.启动全省教研员培训。制订全省教研员培训实施方案,分层分批培训各级教研人员。

.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实施,参与园长和幼教教研员全员培训。

.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携手行动”,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农村课程改革的引领和指导。

.加强教学用书的开发和管理。继续组织编写与新课程配套的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考试标准、地图册等,全面修订已经出版的教学用书。

.召开全省高考情况分析报告会,加强对高三复习阶段的教学指导。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指导,建立高中课改实验学校和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校。

.进一步规范“三项教学评比(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制度,本年度开始,“三项教学评比”省教研室不再收费。

.提高各类学生学科竞赛的质量和信誉,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协助做好“环宇建设”杯首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

.建设“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参与教研、共享资源提供平台。

.编辑印发期《浙江教学研究》杂志和《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年年鉴》。

.加强对教研室附属小学和厅属学校的业务指导。

.举办××年度浙江省优秀教研员评比。

三、提升三个水平

.提升教研活动水平。珍惜有限的教研资源,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实现教研活动的多重效益。首先要有教育效益,能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利于发挥教师参与的主体性,教师受益面较大。其次要有社会效益,教研活动成果能成为行政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受到学校和教师更多的支持和欢迎。最后,还要讲经济效益,用同样多的钱做更多的事,以同样多的人做更多的事,做同样的事却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教研员要从课程改革理念的高度看待学科教学改革,提高对教学行为的反思、评价、指导能力。在改革过程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一些普遍的教学现象和问题,深入思考,把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包括现象观察、找准关键、正确归因、开展实验、总结提升、资源整合等能力,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同时指导和帮助基层教师开展校本教研。

.提升自身生存和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福利待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晰内部各部门的职能,以及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提高教研工作效率。鼓励教研员参与课程建设、著书立说、攻读学位和出国考察。教研员要统一思想,认清使命,以学习完善自我,以有为争取地位,以合作获得成功,以成功提升影响。

四、狠抓四个重点

.抓好高中课改。与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不同,高中课改近似于一场“教育革命”,改革内容不仅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还牵涉到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方式、乃至教学场地安排的变革。必须集中精力配合省教育厅完成改革实验方案、相关规章制度和指导性意见的制定任务,及时准确地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提前编好新课程学习资料和教学指导用书,同时通过网络同步教学设计栏目,使全省高中教师能及时共享教学资源。

.抓好网络教研。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是改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活动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从教学研究大众化、民主化、精细化的高度看待网络教研,努力实现常规教研和网络教研一体化。争取在上半年初步建成“浙江教学研究网”和“携手博客网络”,制定网站运作和管理规则以及教研员网络教研工作评价指标,试验各种网络教研和培训模式,尤其是发挥教研网络在高中课改中的独特作用,争取使教研室网站进入全省教育网站的前列。

.抓好校本教研指导。总结省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的先进经验,加强示范校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研究、示范和辐射功能。完善省级校(园)本教研示范校(园)评比细则,使之导向明确,操作方便。科学提炼各种学校教研模式和教学典型,编写和出版《校本教研丛书第二辑》,向全省同类学校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携手博客网络”,为广大教师开展个性化教研提供技术支持和交流场所,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存方式。

.抓好教学评价研究。我省已基本普及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正走向大众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中考和会考的选拔功能不断淡化,逐步成为衡量学生基础学业水平和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改实验区的中考已更名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要花力气进行水平考试评价理论和操作技术的研究,逐步建立相应的试卷评价体系和信息利用机制。重视研究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实现评价方式多元化。要逐步建立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尝试评价区域性整体教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五、实施五个策略

.活动统整。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许多问题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回答和解决的。教研员应增强课程意识、合作意识、研究意识和决策服务意识,用项目统整学科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合力和效益。能以学科整合出现的活动,原则上不分学科单独进行,如“携手行动”、“同上一节课”、“新生代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等活动。一年中,每个业务部(室)要有一项集体调研活动、一项多学科整合教研活动,出省考察原则上也要以部(室)为单位。鼓励跨学科、跨学段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学调研。

教研员要打消顾虑,积极参与统整教研活动。第一,统整活动有利于教研员参与热点问题研究和重要教学决策,有利于改变学科教研随意、分散的状况,扩大学科教研的影响力,提升学科教研水平。第二,统整活动并不否认单科活动,不否认学科个性,只是改变某些学科教学游离于新课程整体之外的状况,使学科教研活动的价值得到更好的挖掘和体现。第三,统整活动的主体仍是教研员,纳入统整活动的学科教研,主持人不变,活动经费不变,活动程序不变,成果归属不变。

.分类管理。从本年度开始,教研活动分为两大系列四个类别。一个系列是教研室主办的活动,以“教研室文件”发文,规定参加人数和活动时间,参加对象原则上不能缺席,不收费。另一个系列是学科教学分会或其他学会主办的活动,以“学会文件”发文,根据活动内容和目的自定人数和时间,自愿参加,可以收费。四类活动规定如下:

一类活动(全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综合性教研工作会议、新课程学科培训、大型总结和推广会、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会、教学用书编写会、学业考试和会考命题会议、网络建设会议、综合性调研活动等。

二类活动(限额拨款):以教研室的名义举办,如,三项评比活动、学会换届选举年会、课题研讨活动、小型学术研讨会等。

三类活动(自收自支):以学会的名义举办,如,各类学科竞赛和学生参加的评比活动、省教学分会常务理事会、全国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论坛、名师送教下乡、承办全国学科研究会年会等。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四类活动(可以创收):以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科教学观摩活动;承办全国学科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与其他单位和民间团体合办的有创收意图的活动。可与特级教师协会、正源教育咨询公司合办。

.成果物化。教研员要设法显现教研活动的过程和价值,做到活动必有总结,研讨必有纪要,调研必有报告,外出开会和考察必有书面汇报。承担的研究课题,要扎扎实实组织研究,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和专著,争取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报刊、专业网站上发表,扩大成果的影响力。鼓励教研员写文章,出专著,到全国讲学,上网络交流。尽可能把教研成果物化,能为更多的教师和教研员所共享。

.规范运作。省、市、县三级教研活动应有所侧重。省教研室要尽量为市、县教研室留出活动空间,为教研员的业务学习和调研留出时间。一年之内,除了整合活动外,单一学科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除了两次学科培训以外,要求大市学科教研员参加的省级活动不超过次;原则上不单独举办学科大市教研员会议和学科教学分会年会;除省教研室统一安排外,教研员出省参加全国会议不超过次。市一级教研活动希望省教研员参加的,应事先给省教研室发正式文件或邀请函,省教研室领导审批后,安排相关人员参加。

省教研室从本年度开始,教研经费采用项目预算制。每次活动必须做到“五有一能”:有策划、有预算、有决算、有报道、有纪要(总结)、能上网。没有做到前项,不能预支经费;没有做到后项不能结账报销。

活动安排尽量避开教育行政部门活动和全省性统一考试的时间。三项评比、考试评价、课题管理和教学用书编写等工作,请参照《××年三项教学评比的若干意见》、《××年度会考和中考的常规考务安排表》、《××年度教研系统课题管理常规安排表》、《××年度各类教学用书的编写、修订和送审、定稿、出版日程安排表》执行。

.上下联动。各级教研室应根据《浙江省教研工作条例》的规定,明确定位,合理分工;互相照应,步调一致;紧跟形势,尽力作为;服务基层,发展自身;队伍精良,状态积极;上下联动,共担风险。省教研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研员的积极性,尽量通过规范的工作机制,实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一致性。

六、打造品牌

我们要努力打造以下教研品牌:

.高品位的教研活动。教学专题研讨会、教师发展论坛、高考改革研讨会、农村课改研讨会、教学调研诊断、名师巡回讲学等。

.高信度的考试评价。高中会考、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高声誉的教学评比。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系统课题研究成果奖、教学调研报告评比、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课堂教学评比等。

.高规格的学科竞赛。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初中数学竞赛、初中科学竞赛、文学之星征文比赛等。

.高层次的教研报告。教学专题调研报告、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评估报告、高中会考信息分析报告、高考情况分析报告、新教材的分析评估报告、学科教学改革年度报告等。

.高质量的教学用书。教学研究论著、国家和地方课程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考试标准、作业本、暑假作业、复习用书等。

.高水平的教学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校本教研培训、教研员培训、教学管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等。

.高效益的教研网站。浙江教学研究网、“携手博客”网络。

教研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在市教育工委、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即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服务,为职业学校服务,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服务,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服务)、全局意识,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研工作的含金量,不断开拓创新,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开创职业技术研究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一)、完善发展职业教育研究管理机制。在原有11个中心教研组的基础上做好调整、充实、完善工作,进一步明确主持学校、兼职教研员的职责,指导各专业教研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深入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各职业学校的教研水平,确保教研质量。逐步实现职教研究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我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

(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办学宗旨,职业教育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数以万计的中等实用人才,所以专业理论和技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所在,更是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为此,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理论课的研究和技能课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强化专业课技能训练。一是加强教材和大纲的研究。在教材研究方面,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训。打破以前的传统实验体系,将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融入教材中。二是注重教学过程。在实施专业技能教学时,确定知识体系、工艺体系和实际操作体系。加强每个单元的训练和检测,为任课教师提供一把尺子,为学校提供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提高专业技能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指导专任教师采取多种研究教学训练方法。根据专业、设备、内容、训练目标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计算机应用专业可以采用竞赛法、演示法和榜样示范法。又如在农学可采用观察法和对比法等。四是综合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鉴定。根据每个专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指导职业学校制定相关的训练科目,使训练和鉴定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有的放矢的训练,在鉴定时能够顺利拿到技能合格证书,为将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2)狠抓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生产管理的真实氛围。目前实训基地建设远远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学生多设备少的现象很普遍,职教研发挥理论优势指导学校让现有设备充分利用,更好的为职业教育技能训练服务。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进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加强校外培训基地的联系,让学生直接参加生产工作进行现场培训。大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有效弥补校内实训的不足,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及时掌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在浓厚的职业氛围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3)强化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最近一段时间,各职业学校的招生都不是太好,生源质量不高,成绩参差不齐,如果教师讲课方法仍按传统的方法进行授课,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课改势在必行。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成绩水平进行从备课、讲课和检测方法全面改进。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新影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对口升学工作。11年我市对口升学取得了可喜成绩,本科上线占全省21%。2011年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研究室更进一步做好对口升学高考的各项备考工作,考试前精心组织各中心教研组出3~5套模拟试题,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状况,再创佳绩。

(四)、充分发挥职教学会的作用。通过职教学会加强与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引起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因为职业教育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油箱”和“引擎”。积极推进学校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招生就业的模式,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来。指导我市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出行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

(五)、规范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专业评估。各职业学校相同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大相径庭,课程编排上千差万别,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明年起要着手大力加强职业学校之间、专业之间、教师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一套适合我市职业教育情况的、具有我市特色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体系和评估办法。

(六)、加强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的过程管理,发挥职教研究室对课题研究的指导作用和督查作用。加强课题研究的管理和指导,及时推广优秀教研成果。要认真抓好课题的过程管理,对已立项的课题的开题、研究过程要进行督查。对一批有影响、针对性强的课题要进行奖励性资助,要引导教师关注教育的热点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新大纲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研究和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让课题研究真实起来,切实解决好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三、工作措施

(一)、抓学习,提素质。加强内部处室人员学习。不断提高人员的政素质和业务理论水平,要求处室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法》和新大纲和教材的内容,用以指导职业学校新大纲和新教材的使用工作。建立本处室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调动处室人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理论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1)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思路】相关文章: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二)、抓培训,提能力。提高职业教育教学水平,没有一支高水平的教研员和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为此,要加强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教研员教学研究和教师教学水平,结合今年8月份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新教材、新大纲培训工作和科学发展观等学习内容,组织全市职业学校教研员和教师进行政治和教学业务培训,提高全市职业教育教研员和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研究水平。

(三)、抓活动,提高水平。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所在,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如何,是要从教育质量表现出来的。教育质量的高低是要从各种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同进教学活动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明显推动作用。所以,抓好各项教学活动,对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职业教育研究室要举办教师评优示范课和学生技能比赛,论文研讨、课件展示、说课等教学活动。

(四)、抓落实,提效益。教育教研是细致而长期不懈的工作,对职业学校每年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各单位,列入年度考核目标之内,加强督查、指导,以确保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到位,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

  2  

【职业教育研究工作思路】相关文章:

教研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 高校思政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102-01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影响着高校思政工作建设,对高校学生的“三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重视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的重要性,推动高校思政工作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

一、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工作建设渠道窄

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没有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高校思政工作仍使用原来的课堂教学方式,导致高校思政工作进度止步不前。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思想不能适应时展需要,不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宣传手段较为单一,仅仅通过上传下达的手段,利用高校校园内宣传栏以及校报进行传播。高校思政工作缺乏传播的渠道,导致高校思政工作很难有效进行。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要想取得更大进展,就必须把握好当下新媒体发展时机,并且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技术的进步。[1]

(二)网络不稳定性阻碍思政工作

传统的高校思政工作内容较为枯燥乏味,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它为高校学生提供丰富的思政教学网络资源,但与此同时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虚假错乱的信息比比皆是,这无疑加大了高校学生对网络信息选择负担。由于高校学生缺乏自主选择以及分辨事物的能力,导致不健康的信息充斥着大学生的神经,长此以往,学生的“三观”必然会受到影响。新媒体环境下为高校思政工作迎来契机,但是高校还需要认识网络信息化带来的危害。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加大了高校思政工作的难度,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当然也没有发挥出新媒体的效果。因此,高校应该正视新媒体的特点和影响,积极正确地使用新媒体。[2]

二、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思路

(一)拓展高校思政工作网络渠道

高校应该正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高校思政工作应该积极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首先,高校应该积极拓展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渠道,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效率。高校思政工作开展渠道决定思政教育影响力,加强对新媒体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其次,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在网络搭建思政知识交流平台,拓展微信、微博等媒介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宣传,加强高校学生对高校思政平台的认识,吸引高校学生对思政平台的关注,从而提高思政工作在新媒体中影响力。高校思政工作宣传渠道的建立,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宣传,还应该加强学生对于高校思政工作的互动性。新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平台,通过网络媒体加强高校思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尤为必要。高校运用新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宣传,不仅仅是对思政工作理论进行宣传,更应该结合小视频、图片、书籍等进行编辑,增加网络化思政传播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

(二)建立网络化思政工作反馈体系

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注重宣传教学,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评估。高校只有通过教学评估,才能知道高校思政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高校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改革和创新,使高校思政工作适应时展变化需要。教学评估是检验高校思政工作的唯一手段,高校思政教学评估也应该结合新媒体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加强网络化评估系统的建设,高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匿名评论,匿名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积极性,减少学生反馈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干扰。不仅如此,高校领导也应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对高校思政工作的监督。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开展高校思政工作,加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认识,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素质形成。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政工作创建良好传播环境,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发展渠道,让更多学生认识到高校思政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水平。高校不仅利用新媒体拓展思政工作的渠道,通过不断对高校思政工作进行创新,以此来构建学习型网络思政教育环境。[4]

三、结语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思路改革实践探索,扩充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渠道。新媒体发展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创新思路的研究,突出了高校对于传统思政工作方式的革新,加强了新媒体发展意识对于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影响。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提高思政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还需要高校学生予以配合。高校对于思政工作的创新和研究,避免了原有思政教育模式下的弊端,积极拓展了高校思政工作渠道,建立科学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尤为必要。总而言之,新媒体拓展了高校思政工作发展平台,推动高校思政工作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西兵,张燕,齐琦,于培超,杨国平. 基于微信等新媒体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以山东工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6(20):117-118.

[2]杨维东,胡楠,朱丽军. 社交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机制创新研究――基于文化领导权的视角[J].邢台学院学报,2016(1):68-70.

教研工作思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群众路线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64-02随着高校制度改革、收费制度和扩大招生的并举,大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面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专职辅导员更应以群众路线为出发点,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充分了解贫困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贫困大学生,笔者对南京地区贫困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考察经济贫困对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研究南京地区贫困大学生独有的特点,为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奠定了事实基础。

一、充分调研,迈好“群众路线”第一步

(一)调查样本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从表面上看,贫困大学生1的界定是从经济层面来划分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已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从历史、国际环境角度来分析,大学生贫困观念的变迁是与贫困理论、公共选择论和人力资本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本次调查对象是来自南京地区的两所本科院校、一所高职院校的2012级和2011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把问卷发放到三所院校的贫困大学生手中。本次问卷一共设计了33道问题,调查的内容主要考察贫困大学生的在校生活、学习情况和人际交往情况等。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335份,回收问卷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16份,占发放问卷的94.3%。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在这316名贫困大学生中,男生占64%,女生占36%。从家庭特征来看,独生子女占39%,非独生子女占61%,生活在农村等经济落后地区的占了73%。由此可见,家庭子女数和家庭经济状况是产生贫困大学生的直接原因。

围绕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笔者从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以及就业准备三个方面来考量贫困大学生的生存现状。

1.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有75%的贫困生愿意参加勤工俭学,不愿意参加的占了9%,但是真正利用课余时间来做兼职的只有43%。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贫困大学生都采取课外兼职的方式来减轻经济负担,说明了他们中大多数人还是以学业为重,为将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现状与目前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有着密切联系,即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可以评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有着较强学习动力的贫困大学生会选择努力学习来减轻家庭负担。

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有18%的贫困大学生对专业很感兴趣,有20.5%的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可见贫困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并不理想。根据调查,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的时候,由于父母包办、分数不够服从调剂、对专业缺乏了解等原因而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导致在专业学习中无法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在制订大学计划方面,有79%的贫困大学生认为制订大学计划很有必要,13%的大学生认为无所谓,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说明很多贫困大学生都意识到了合理安排大学生活的重要性。

2.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大学适应情况

有44%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着较好的人际关系,只有4%的贫困大学生认为自己人际关系较差,可见大多数贫困大学生并没有因为贫困而在为人处世方面表现得不如他人,他们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目前,高校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种类繁多,组织庞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82%的贫困大学生有参加社团的经历,且对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参与度较高,有37%的人曾担任过某一部门或者一个学生组织的负责人。这充分说明了社团活动已成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根据调查得知,有51%的贫困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状况而引起的各种心理问题,呈现出敏感、自闭、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3.贫困生的就业准备情况

调查显示,有41.5%的贫困大学生都有为了更好地就业而考证的经历。由于贫困大学生比普通大学生更期望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对就业有着更高的目标和期望,而没有任何背景的他们,往往希望通过努力考证增加就业的砝码。

在就业方式的选择上,有66%的贫困生毕业后选择的就业方式是打工或者创业,其中创业的比例高达41%。在校期间,很多贫困大学生看多了各种创业成功的案例,认为要想尽快改变现状,“捷径”是自己当老板,这也与国家出台的各项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密切相关。

在就业后期望的月薪资水平方面,53%的贫困大学生期望薪资水平集中在2500元到5500元这个范围内,这个期望值与南京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相一致,说明贫困大学生对于未来的工资期望比较客观,符合实际。

二、点面结合,用理性思考指导群众路线

研究认为,经济水平显著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国贫困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中更容易表现出强迫、抑郁、焦虑和人际障碍等各种问题。然而通过对南京地区贫困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由于这些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地区,贫困也是相对的、暂时的贫困,所以经济上的困难并未对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阴影和人格障碍。

从“调查结果与分析”可以看出,南京地区贫困大学生跟普通大学生相比,在专业学习、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方面相对比较脆弱,他们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而迷茫过,因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失落过,因为没有家庭背景而无奈地选择考证。但同时,他们为了改变现状或获得资助而具有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他们通过社团活动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愿意通过努力考证来实现就业,他们中有大多数人表现得积极进取、充满阳光。所以,相对于我国边远地区的贫困大学生,南京地区贫困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专职辅导员只有通过深度调研和理性分析,把南京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和全国的贫困大学生群体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才能更好地为这些大学生服务。

三、付诸实践,把思想教育和群众路线有机结合

立足于前期的调研、分析,高校辅导员应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把群众路线内化为“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学生路线”。

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解困”能力。目前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援助包括助学金、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勤工俭学等形式,但仅有经济援助还不够,还应提高贫困生的“自我解困”能力,才能实现“一切为了学生”的最终目标。如为贫困大学生创立实践创新专项项目,建立贫困生科技实践培训体系,让贫困生参与创新、科研等项目,为提高贫困生的各种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坚持“一切依靠学生”,为贫困大学生创造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贫困大学生更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贫困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鼓励贫困大学生加入学生社团、参加各项竞赛等,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成功的机会。同时,贫困大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发挥的正面作用比普通学生的更具示范效应,他们可以成为高校非常可贵的榜样资源。

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高度熟悉和了解贫困大学生,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和心理辅导。一方面,要像对待普通学生一样对待贫困大学生,给他们创造一个公平的学习、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对每一个贫困大学生进行备案,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家庭问题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获得安全、温暖和支持接纳的心理感觉,获得人际信任。辅导员只有把自己融入贫困大学生之中,才能真正打开贫困生的心扉,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绪仁.加强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陈军,周少贤.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4):24-27.

教研工作思路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单元,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组织和实践单位,也是学科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执行单位。教研室所属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晋升,教研室所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发展,配套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的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情况调查,都可以进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性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正确的思路,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推动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三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开展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教研室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素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课程建设的工作思路

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课程不是指哪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辅助部分课程的建设能够较好的突出专业特色。教研室可以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安排一名课程负责人,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小组,以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为重点,并在核心课程中挑选一到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动员教研室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以点带面,建设好核心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而带动辅助部分的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高职特点的优质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就国际贸易教研室而言,教研室所属的专业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辅助课程有《通关实务》《商检实务》《货运实务》《跟单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前面3门课程概括了一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其他的课程只需要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贸业务员基本了解。在这些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课程,它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迁移性和示范性,可以将其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凸显精品课示范地位

精品课的建设是示范性建设,尤其应当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教研室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引进先进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努力突出课程的高职特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5个方面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可以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的建设作为试点,努力在课程定位、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课程学习任务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出一些成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基于外贸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支撑关系,实现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致性,丰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涵,奠定课程的示范地位。

1.2注重在课程改革中提高队伍的教改水平。建立团队教研室

教研室可以借课程改革与建设这个契机,利用“大教研”的理念,建立团队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教师合作开展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教学研讨,鼓励教研室老师广泛涉猎各高职教学专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广泛借鉴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网站,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加深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理念上的认识,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先进理念的推广应用办法,提高教学改革实践的质量。

在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已有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多;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有关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教研室教师们参考。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外贸类课程的教改科研,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并及时申报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教研室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

专业建设是教研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当时刻结合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注重通过交流合作理顺专业发展思路,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实习实训的有效性。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具体来讲应当注意:

2.1基于工作领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外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新的人才需求标准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参考因素。专业建设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基于行业变化的适时调整上。

教研室要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锻炼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除此之外,还要邀请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与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座谈,了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分析外贸工作领域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设置、学期安排、实训安排和考试安排,逐步形成基于工作领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人才需求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2.2能力培养靠实训,实训环境可模拟,循序渐进引入真实实训环境

教研室要把“如何强化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外贸工作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要借助于完善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建设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

教研室在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上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实习实训的环境建设,其次是实习实训的模式设计,最后是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其中,实习实训环境是关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的模式和人员安排各不一样。

高职教学提倡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企业合作难度比较大,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范例几乎没有,学生校外实训效果不稳定的情况还很普遍,教学改革因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可以通过在校内营造模拟外贸实习实训环境,聘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办法,缩小模拟实习实训与真实工作的差距。因此,教研室应当注重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弥补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上的不足,大力吸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入真实实训环境,寻求在实训环境上的新突破,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

3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高校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硬性”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软”,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强、教学弱的失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室应采用引导、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尊重和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以争取最大的个体满意度为目标,强调把个人的综合表现与职称评聘挂钩,既促进教研科研,又能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质量。

3.1制定学期教学任务整体方案,实现教师相互配合。课程相互支撑

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前后学期的课程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课程类别上,还是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上都是有衔接的。教研室要引导教师们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每学期开始,可就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归纳,然后制定一个教研室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关联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上的互补操作办法等。

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中就有重合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不分主次地反复讲解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而导致课程侧重点不突出,就应当在学期之初组织相关任课教师集中研讨以明确课程的衔接关系和支撑关系,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严密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专业全程计划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3.2监管工作可以辅以教研,有始有终才能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