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药剂学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掌握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实施方向和预期结果,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对落实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向、明确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依据学习者的需要和学习内容的分析来确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将教学目标具体化。所以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新授内容之前,将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予以掌握。教学目标有两种表述方法:第一,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提出的目标;第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
2.明确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
接受新知识,必须建立在和它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基础上。学习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已具有的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能力水平或知识储备。传统教学虽然强调备课时要备教材、备教法,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备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起点――如: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有的教师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且传统备课中对“学生情况分析”不作要求。但是,一节好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学习需要、个性特征及差异、认知水平等学情分析,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作反复比较,从而让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网络能力,也对于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识更有利。
3.合理地安排学习步骤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思路选择教学方法,确立教学步骤,通常是填鸭式的灌输方式,谈不上有的放矢,更难保证教学的效果。教学过程的调整没有计划,只是依照教学内容的深浅和教师的猜测断断续续地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科学的教学设计应该以学生为本,注重选择适合学生特点以及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和媒体。因此,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学与学习规律来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步骤设计至少需要四个相互联系渗透的环节:第一步,复习导入,从而找到新知识立足点;第二步,出示新课标要求,从而明确学习目标;第三步,讲授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知识网络;第四步,巩固课堂,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迁移升华。只有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教师才能准确地掌握课堂节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科学测量学习结果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性和拓展性应用要求较
高。所以在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时要有针对性,要做到量化,要正确认识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类别。广义的知识目标学习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检测上述两类知识主要是通过对学习结果的测量与评价。如果要检测预定教学目标和预期学习效果,就必须要有科学检测学习结果。
二、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的体会
1.以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活动既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又是人类的一种重要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们了解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有科学、完善的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用科学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血肉、教学过程的灵魂,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设计的水平。
2.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
素质教育下的历史教学,要改掉以教材或教师为本的教学传统,真正地树立起“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至上”的意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实际情况,应因人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分层教学,降低教学中心,深入了解学生。因而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储备、技能培训,还包括情感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师生距离,调动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学习任务。
3.强化教学目标管理,规范教学
教学规范与否,关键在于课堂设计。规范教学环节包括规范备课、上课、教学效果测评等。要规范教学的上述环节,可以通过集体备课这一重要教学活动,规范教案,明确教学目标,共同分析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共同商讨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任务的测量方案。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集思广益,共同论证学生的起点能力和学习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以目标导教、导学、导测,从而保证最优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教学
过程。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相比以前变得更为重要,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稳定团结,所以人文素质教育有其必要性。由于高职高专英语属于必修课程,英语教学中有着大量的人文教学资源,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英语教学的普及性和重要性,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还可以起到陶冶学生情操,传播中外优秀文化的作用。
教育部明确提出应将人文素质渗透到高职高专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人文知识,语言是民族文化最直接的反映,因而英语教学是人文素质教学的最佳途径,所以人文素质教学应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具有必要性。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要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质量,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才能彻底改变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会过度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所以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改变传统为过级、考试或证书而教学的心理,将人文素质教育真正地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学校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教学课时,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2.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优化教师队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都是比较高大的,教师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学态度等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非常重要。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来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另外,教师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还应多学习西方社会的文化、风俗、历史、宗教以及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注重自身英语文化修养的提升,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做好榜样,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学应注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
3.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常都主要关注于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在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忽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应找到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技能教育的平衡点,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还能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对于文中文笔比较优美或人文思想比较深刻的部分,教师应适当惊进行引导和启发。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差距,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应适当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丰富学生的各方面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理智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取长补短,学习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应充分运用互联网、幻灯片和多媒体等进行教学,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展示西方优秀文化,使学生能够学习地道的英语,鉴赏原汁原味的英语著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为英语语言知识,很少有其他形式的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职高专教师应丰富教学资源,将英语文学作品、英语诗歌、英语电影、英语音乐以及英语录像等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比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歌曲比赛或英语讲座等,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在校报等平台发表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名言警句和文学典故等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所以教师在英文教学时,应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使学生每天能够学习常用惯用语和名言警句,增加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制药丁程专业的药剂学采用以各剂型辅料和制备方法为主,制剂理论知识为辅,同时施以必要的双语教学的模式。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保障。选用最新版培养药学方向的推荐教材,即人民卫生出版社,崔德福主编的《药剂学》第七版。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打好药剂学理论基础,然后是药物剂型的学习,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领域,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下,便于剂型的理解和掌握,最后一部分是新剂型与新技术,对药剂学前沿领域做了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是有待工作人员进一步研究的,展现了学科的延伸性。
2教学内容改革
药剂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周期很多,不断的将理论知识和技术更新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传递给学生是我们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对一些陈旧落后的内容做适当的删减,根据课程安排对教材中章节做适当的顺序调整,使得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对新技术的讲解,例如,包括固体分散体技术,包合物的制备技术,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等;对新剂型的讲解,包括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吸收制剂,生物技术制剂等;对中药制剂现代化等研究的前沿领域进行介绍。同时在每次课堂讲解内容结束后,增加适当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学生对课上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起到及时复习的作用。课后练习的布置也非常重要,根据个人经验布置内容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课堂内容的复结式的练习,有助于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第二层次是希望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把一些有深度、有广度的的习题,自己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完成的,这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开阔视野。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3.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药剂学中药物剂型有10几种,各有异同。但是药物剂型任何人在实际生活中都是有接触到的,所以可以充分利用这点,在学生直观认识药物剂型基础上,学习剂型具体的特点、制备方法、各组成成分及作用等方面,有了浓厚的兴趣并深入的学习下去。如液体制剂里的糖浆剂、溶液剂、悬浮剂、乳剂等。除了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常用剂型有直观感受,还可利用学生所做的药剂学实验,这不仅是直观认识剂型,更是学生们首次自己亲自制作药品,兴趣相当浓厚,这对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更加有帮助。在课堂讲解时可充分利用这两方面资源,由浅入深式的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教学手段改革
现在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辅助授课,制作出各具特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内容规范,使用效果良好。制药工程专业的药剂学是以工业药剂学为主,以剂型为中心,研究其制备理论与实践。为了加强学生文字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将一些理论做成简单易懂的FLASH动画和变化图线的形式,比如絮凝和反絮凝理论、昙点和Krafft点等概念,可以形象的描述理论知识,对于相似的概念可以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加深理解。对于剂型,在讲解时可以查找大量的图片和相关实物给学生参观,如片剂———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药片;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等。制备过程有些涉及到很多机械设备,同样可以利用FLASH动画,使学生即直观认识制药设备,又可以了解整个设备工作原理及过程。为学生后期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4药剂学考试模式
现在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再也不是“一纸试卷”的时代。在考试模式上,做了适当革新。成绩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仍然是我们的综合考试部分,是对药剂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核,不仅要求熟悉理论知识,还要求结合理论分析实践问题,其次是平时成绩,包括同学课上表现、课后练习以及平时学习情况(平时课上简要考核)。最后是药剂学实验,独立学院设置的药剂学实验与药剂学课程内容一一对应,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理论与制药生产实验相结合,提高了药剂学考试的实践性,更好地摒弃传统试卷考试的弊端。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药剂学;启发式教学;教学质量;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b)-007-02
药剂学作为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既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又生产实际联系密切,既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又实际应用新兴技术紧密相连,其学习内容多而散。叙述性、记忆性强。学生普遍反映药剂学知识点多、难学难记。同时近年来,由于教学改革,药剂课的学时又有所减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由于教学内容多,学时少,往往容易形成“填鸭式”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难以致用、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提高药剂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创新性思维,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是我们每个药剂老师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很多高校的药剂老师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采用流程法、交叉法、PBL法、思维导图法、讨论式、实例教学和探索教学等方法。笔者近年来在药剂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学生的肯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指出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具有下面四个特点: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的动力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实践联系,书本知识直接经验相结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下面笔者就根据这四个特点结合教学实践作一阐述。
1、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学习兴趣是启发式教学的起点,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科目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在《法篇》中,柏拉图也明确申明。“教育的总和本质实际上就是正确的训练,要在游戏中有效地引导孩子们的灵魂去热爱他们将来要去成就的事业。”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老师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都是从绪论开始,因为第一节课能影响学生对新课程的第一印象和兴趣程度。我们都希望通过这节课能使学生认识到药剂学的重要性,对学习药剂学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并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笔者的第一节课首先介绍21世纪的今天。药学的大厦无比的宏伟和奇妙,如此宏伟和奇妙的大厦是由四根大柱子组成的,那就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和药剂学。然后提出药剂学能够更好地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用药顺应性,并举红霉素做成肠溶片为例。然后从药剂学的地位、任务、重要性及其发展等多角度地以生动的语言、浅显的事例引导学生对药剂学有正确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认识到药剂学的重要性。在学习的责任方面,近年来频发的药害事件是很好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好药剂学是他们的责任。换句话说只有学好药剂学,才能更好的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稳定、经济及顺应性。比如欣弗事件,遥过介绍安徽华源在生产“欣弗”过程中违反规定,未按批准的工艺参数灭菌,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增加灭菌柜装载量,影响了灭菌效果,给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使同学们认识到药剂中的制备工艺对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意义重大。再比如通过齐二药假药案中二甘醇假冒药用丙二醇造成11名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死亡使同学们认识到辅料的重要性。
2、强调理论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直接经验相结合
《学记》作者说:“君子之教,喻也。”教师要力求把深奥的东西通俗化,把理论的东西实际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在新课改中也主张“加强课程内容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在药剂教学中。笔者常常将日常生活或生产实际中的典型事例引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刻地感觉到药剂的学习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并能通过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会觉得这些事例就在身边或非常实用,这样就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大大增加学习的兴趣,并能够激发学生联想,启发思维,进行对照,变繁为简,化难为易,使学生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地学习。比如讲到影响药物增溶作用的因素时,笔者列举了日常洗衣服的例子。增溶剂就是洗衣粉,增溶质就是衣服上的油污。由于油污是非极性的,所以用水是洗不掉的,而洗衣粉作为表面活性剂,其形成的胶团内部是非极性的环境,相似者相溶。影响增溶量的因素包括:增溶剂的种类;药物的性质:加人顺序和增溶剂的用量。笔者就讲到洗同一件衣服,不同品牌的洗衣粉效果是不一样的;用同样的洗衣粉,如果衣服脏的程度不一样,洗出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增溶剂的种类和药物的性质会影响增溶量。洗衣服必须洗衣粉达到一定量,才能把油污洗干净,也就是说增溶剂的用量达到临界胶团浓度才行;人们洗衣服的时候都是用少量水加洗衣粉来浸泡衣服,这就是为了达到临界胶团浓,而不会用一大盆水泡衣服再加洗衣粉,这样比喻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增溶剂加入的顺序和增溶剂的用量会影响增溶量。再比如讲干燥的条件时,就举晒衣服为例,夏天比冬天衣服容易干,来说明传热的推动力;晴天比雨天容易干,来说明传质的推动力;有风的天气容易干,来说明及时带走气化的水分容易干燥。
3、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
学习主体的参程度如何,是一节课成功否的重要标志。一且问题提出,思维就被激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其主动获取构建新的知识。比如,笔者讲到金代李杲提出的“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时就会给学生提问,为什么是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后面的章节。再比如浸渍法中提出为什么要用定量溶剂?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4、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
教育部教高[2007]2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转变。”物理学家劳厄也说过:“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
在药剂学教学中笔者也十分重视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充分发展。比如讲到用热分析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时。笔者在一张PPT上同时放上陈皮挥发油、B-环糊精及其两者不同比例混合物和包含物共9张DTA图。让同学们自己归纳分析总结这9张图的区别和联系。自己得出混合物的DTA图是陈皮挥发油和B-环糊精DTA图的简单叠加,而包合物的DTA图上已经没有陈皮挥发油DTA图上对应的峰。再比如讲到同一个药物被不同潜溶剂增溶的介电常数和对应的溶解度的曲线图时,让学生自己仔细观察这些曲线图的异同,总结出来在组成不同的复合溶剂中。虽然同一溶质的溶解度峰值大小不等,但相对应的介电常数基本相等。根据这一规律,则可从一组复合溶剂的溶解度峰值对应的介电常数选择适宜的其他复合溶剂或其适宜配比,取得最大的增溶效果或最低的不良作用。这样的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注意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希望能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苦学、难学彻底转变成想学、乐学、会学。最后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2]张炜煌,交叉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578―579.
[3]高静,储藏,丁雪鹰,等,药剂学教学改革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初步探索[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3):231-232,235.
[4]何勤,张志荣,新形势下药剂学教学改革之我见[J],药学教育,2007,23(3):37―39.
[5]江永南,张健泓,王林,思维导图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文汇,2007,(1):87―89.
[6]钟延强,李国栋,鲁莹,等,讨论式授课在药剂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尝试体会[J],药学实践杂志,2006,24(5):307-308.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4(b)-0162-0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是药剂学的分支学科,是药学、药物制剂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由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两部分组成,其中,生物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疗效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而药物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的原理与数学处理方法, 定量描述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1-2]。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两部分,其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基本理论,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涉及药物分析、药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实验操作复杂、影响因素多,学生对诸如给药、取样、样品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较为生疏,不能熟练应用,实验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实验效果不理想。为扭转这一现象,我院从教材编写、教学方法、实验内容、分组模式等方面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进行改革,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1 编写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
我校自2003年起在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药学专升本等专业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理论课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材,而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内容大多散在药剂学实验教材中,内容凌乱、不系统,缺乏专门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因此,编写适应我院实际情况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成为当务之急。我院组织学科教师,一方面借鉴开设该门课程较早、课程体系较完善的院校如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的实验教材,另一方面结合我院实际教学情况如实验课学时安排、实验条件等,确定了涵盖血药法、尿药法,血管外、血管内等给药形式,选定磺胺甲基异恶唑的小肠吸收、愈创木酚甘油醚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对乙酰氨基酚、氨茶碱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尿药法测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等经典试验项目。经过带教老师严格的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考虑到学生对动物实验技能的欠缺,我院将常用给药方法如大鼠、家兔的静脉注射、灌胃等操作要点、取样技巧、血浆、血清分离等内容图文并茂收入其中,教材强调实验操作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文字简练、 易懂, 重点突出。我院所编写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材,以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联系问题广泛,经多年使用广受学生好评,并得到同行认可。
1.2 改革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授课方式
传统实验课授课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实验课代课教师讲解实验中的相关问题、注意事项、实验分组等内容,该阶段多采用板书讲解结合课堂提问方式;其次为实验操作环节。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对所做实验内容一知半解,甚至对每步操作均需 “按图索骥”,对所需实验设备及操作知之甚少,对出现的问题更是不知所措,很难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针对这种情况,经学科教师讨论分析,并借鉴其他实验课教学经验,我院对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首先,我院将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形式引入实验课教学,在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原理、注意事项、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对实验课内容的认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将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给药方案设计等内容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院将个体差异大、安全指数低的氨茶碱、苯妥英钠等药物临床使用原则介绍给同学,让学生把抽象的药物动力学参数与临床用药相衔接,对药物动力学研究目的有更深刻的认识,能够更加认真地学习该门课程[3]。其次,我院将图片(期刊杂志、预实验及相关书籍)、文字制成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动物处理、给药、取样、仪器准备等操作,重点突出操作中的关键步骤,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成功率[4]。实践证明,新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1.3 科学选定实验内容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重点讲授由尿药数据、血药数据获取药物动力学参数,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注射、静脉滴注、血管外给药等,考虑到我院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学时较少(一般为10-20个学时),结合我院分析测试仪器状况,最终选定氨茶碱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愈创木酚甘油醚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尿药法测定片剂的生物利用度等试验项目。
1.4 改革实验分组模式
传统实验课多采用分组实验,一般为两人一组,考虑到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操作的复杂性,我院改为将学生结成8-10人小组进行实验。每组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列出所需实验器材、梳理整个实验操作、强化关键步骤,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实验。该模式应用在氨茶碱血药浓度测定与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及愈创木酚甘油醚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等试验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同时强化了其分工协作、团队意识,为学生将来工作或学习打下基础。
1.5 改革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目前,计算机软件已广泛应用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数据处理,改革原有的数据处理模式成为必然。首先,将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数据统计运算,代替以往学生采用计算器计算,通过教师演示、指导学生应用,过渡到学生熟练掌握并进行数据处理。其次,药动学计算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新药开发研制、药动学分析及临床药动学计算,药学类本科毕业生尤其是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迫切需要学习该类软件的使用[5-6]。我院将药动学计算软件介绍给学生,通过例题演示该软件的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实际应用,输入浓度――时间数据,判断房室模型,求药物动力学参数,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6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自从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以来, 学生实验操作水平明显提高,参加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上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课的积极性,学生对教师每章节布置的课外作业不再抵触,对计算不再恐惧,能够认真完成并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特别是与临床药学相关的“给药方案设计”、“治疗药物监测”、“特殊人员给药方案设计”等章节的学习,学生学习方向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改革体会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院在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实践。编写实验教材、收录相关研究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内容丰富, 信息量充足,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到学生好评;改革实验课授课方式,将课前预习、查阅资料、课堂讨论及多媒体教学引入实验课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结成8~10人小组进行实验,强化了学生分工协作、团队意识;将药动学计算软件应用于药物动力学数据统计运算,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课以来,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仍存在不足,今后仍需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岩,周毅生,崔升淼,等.中药学专业开设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4):25-26.
[2]李见春,吴华璞.谈《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3):137-138.
[3]刘德胜,代现平,陈向明,等.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7):700-702.
[4]李小娜,李唐棣,吕立勋.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0,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