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管理措施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level structur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measures, hoping to gain more secure protective measures on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level structure.

关键词: 安全意识;安全生产责任制;预控

Key words: safety consciousness;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7-0076-01

0引言

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过程中虽然采取了现行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的保护措施,但由于管理监督不善或者保护设施不完备等问题以及高层结构机械化本身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使得其施工过程中仍存在着安全隐患,这也是高层结构施工事故发生的根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人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改善保护设施以及完善安全管理措施,减少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安全隐患。现行的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安全管理措施一般都是从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加强机械化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安全控制管理的,下面我们就这三个方面一一进行论证,从而以进一步提出完善建议。

1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增强需要力度

许多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增强几乎是所有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当中最基本的一条内容,然而往往由于它是最基本的而遭到忽略或是不重视,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通常一句注意安全草草了事,这是安全意识贯彻所存在的问题。施工安全意识的普及是施工人员必备的素质,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充分和完整的掌握并且做到每个细节都要关照到,高层结构由于自身的高度会给小失误带来扩大化的危险,往往就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的一时疏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让我们不得不时刻小心。而且由于高层结构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机械化设备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因此而言,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就更应该增强,不但要掌握安全机械操作内容,而且还要在安全操作的基础上预防突发性的事故的发生。除了预防以外,施工人员还要具备事故处理能力,在危险事故发生后要有快捷有效的处理方式和能力,这不仅需要随机应变能力,更需要的是平日安全演练能力的积累,以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危害性。具体说来就是要在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方面采取奖惩措施,实施责任到人,在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前提下,以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增加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使得施工过程在安全中进行。对技术人员进行机械使用的安全使用培训,避免由于机械使用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明确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需要普遍明确、互相监督

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的安全问题人人有责,安全并不是单个人的问题,是所有高层结构施工方共同的责任,因此,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是每个人必须注意的问题,不但要保证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安全,如果发现安全问题,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范围,都应该及时予以清除以保证高层机械化的施工安全。要摒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不但要负责自己责任范围内的安全,还要互相监督检查,彼此合作,共同消除安全隐患。这不但需要施工方内部的监督合作,还需要施工方与建筑市场监管部门的合作监督,制定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严禁使用不合格机械施工,一切以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的等级作为选择标准,杜绝非法转让等违法交易的发生。还要保证施工方有能力投入足够的机械化工程的安全措施经费,安全措施经费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便会造成机械的维修保养等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造成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在高层结构机械化施工中,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3机械化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要互相结合,做到实时效果

高层结构机械化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然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算不如天算,计划不如变化快的情况,在以往的机械化施工过程中,由于一味按照事先方案进行操作而不考虑实际变化的情况,再加上机械化施工本身灵活性的限制,给高层结构的施工带来不少安全问题。我们可以改进的是让预测方案与实际结合,增强人为灵活性以弥补机械化操作的先天不足。机械化的操作必须要做施工前的调查研究,从而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操作方案,这就需要严格的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争取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将所勘察的情况一一向高层结构机械化操作人员详细介绍,并要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和机械化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做好安全保护举措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让所有与工程安全相关的人员参与到安全措施布置的工作当中,这样在后期实际工作操作中才会有条不紊的进行,减少失误的发生。施工中,在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基础上,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实时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4结语

高层结构机械化安全施工是牵涉到各个方面的细致工作。只有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在安全施工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安全施工水平得到质的飞跃,减少事故发生几率,使高层施工的安全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安全管理;改善措施

引言

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高速电气化铁路中的牵引供电系统,不仅如此,其基础的供电设施也是牵引供电系统。实践证明,牵引供电系统一方面为高速电气化铁路提供安全的供电作用,另一方面也对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主要针对如何提高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的安全管理问题做具体的分析,以保障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运行。

1 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简介

高速电气化铁路,顾名思义是以电能为主要牵引动力的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工具,在电力机车的牵引下高速列车才得以运行,而作为牵引高速列车运行的电力机车本身是不具备能源的,它需要借助外部的电能来提供它运转所需的能源,所以将这种为电力机车供电的装置称作牵引供电系统。因此,高速电气化铁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是电力机车以及牵引供电系统。

1.1 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

在探究牵引供电安全管理问题之前首先要介绍一下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牵引供电系统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牵引变电以及接触网。其中牵引供电系统的电流的回路主要是由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回流连接――接地网组成闭合电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将电力系统的电源引入到牵引变电站内,然后通过变压器将电压变成为满足电力机车的运行的电压制式,接着将电压通过馈出线引入到接触网,最后在电力机车上安装受电弓,从而使电力机车获得电压[1]。

1.2 牵引供电系统的负荷特性

关于牵引供电系统本身的负荷特性相较于普通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是有所不同的,普通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的特性比较适应线路阻力以及牵引负载的机车负荷特性而出现的不均性或者负荷小的特点。而高速牵引负荷主要的增加不仅在克服线路阻力和牵引负载,它更多的消耗在列车克服高速行驶的空气阻力所需要的动力上。

2 高速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分析

在分析高速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的相关安全问题时,首先要分析的就是考虑故障问题出现的时候,列车的运行将会因此出现什么后果。实践与研究证明,当牵引供电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列车的运行将会出现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风险。如此一来,会严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打乱高速电气化铁路的正常运输秩序。

由于高速电气化铁路运行的速度在200km/h以上,所以一旦出现故障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和影响。高速行驶的列车,一旦出现任何的故障,都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的伤亡。目前在高速电气化铁路中很多的变电所基本上都是是无人值班的运行模式,所以一旦出现故障或者备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从故障的发现以及到故障的处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发生的故障的原因更大一部分是由于对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对相关的牵引供电系统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等原因造成事故的发生,并由于软件的不相适应是造成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的主要问题,而造成软件的不适应主要原因与管理人员的因素和管理制度有很大的关系[2]。因此加强对高速电气牵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是保证高速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的保障。

3 加强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

电气化铁路一方面是铁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另一方面也是一种保障铁路运输时载重以及高速行驶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对提高高速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3.1 人员管理要加强

在考虑保证并提高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以及提高其安全管理问题,首要的解决措施就是在人员的管理方面加强力度。要对相关的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防范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与此同时,要在人员上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在人员的考核工作上要严谨:

3.1.1 加强人员管理的时候必然涉及对人员的考核工作,不定期的考核一方面能够定期的掌握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素养,另一方面也是对人员工作的监管与督促。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解决,并且还应该对产生的问题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人员的责任心,而且对预防设备的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3]。

3.1.2 将管理方法进行创新。人员的管理工作是要遵循一定的方式方法的,传统的人员管理方法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因此需要对人员管理方法上进行一定的创新。管理方法要规范化,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以及整治效率。

3.1.3 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在人员管理工作中,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关于对人员的培训问题。牵引供电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如果专业技能不熟练、安全管理意识不完善、自我约束不强,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导致严重的后果发生。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加强,充分重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保障设备检测运行的相关数据以及质量。与此同时,在进行人员培训的时候,要注意培训工作的计划,以及内容安排,要把培训工作做的细致、全面、专业严谨。

3.2 用高新技术方式提升设备质量

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想得到保障,就需采用新的技术加强设备的性能以及质量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往的技术和设备在技术性能以及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保证牵引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为了保证无人看守系统仍然能能够正常的运行,我们系统中采用远动视频设备的管理,从而不仅能够进一步实现无人看守,而且对加强变电所远动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4]。

结束语

在高速电气化铁路当中,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着高速电气化铁路运行的安全性,也直接关系着高速电气化铁路的稳定性。分析牵引供电的安全管理问题,有助于提高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运行安全以及运输稳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做好人员管理、提高设备质量、引用高新的技术手段,最终做到减少甚至杜绝故障的发生,为高速电气化铁路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持。

参考文献

[1]周春晓,沈斐,卜庆华.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分析[J].机车电传动,2007(2):29-34.

[2]吴世亮.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施工设备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安全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公路施工企业而言机械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公路建、管、养的不断发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机械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增加,设备安全管理力度也应增大[1] 。特别是工程施工中,机械伤人事故时有发生,机械事故也屡见不鲜,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如何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已成为新形势下企业加快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机械施工中设备安全管理的概念

工程机械从规划、设计、制造、销售到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直至更新、报废、再制造经历了一个寿命周期,安全管理贯穿寿命周期全过程。在寿命周期的前一阶段,即规划、设计、制造、销售阶段,是生产型企业制造机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安全管理,称为机械安全认证,它是产品质量认证的一种,是对工程机械实物水平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认证;工程机械寿命周期后一阶段,即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报废、再制造阶段,是施工型企业使用机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安全管理,称为作业安全管理[2] 。

显然,机械安全认证与机械作业安全管理是工程机械寿命周期全过程安全管理的不同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安全的机械,作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作业安全管理的信息反馈,又有助于改善、提高机械的安全性设计。

本文所指的设备安全管理,即为作业安全管理,它的范围包括作业人员、作业机械及作业环境等。作为施工企业我们关注的是获得安全产品的前提下,如何安全的使用它。提倡“安全第一、生命至上” 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无小事、安全从我做起” 的全员工安全意识,是促进设备安全管理迈向新高度的推动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潜在的机械设备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其对策

笔者长期工作在施工现场的第一线上,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相当熟悉,也亲眼目睹了不同原因造成的设备安全事故,所以在这里,笔者总结了设备工作中影响安全的一些因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且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作业人员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与预防,“人”的因素是主要的,而“物”和“环境” 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可以认识客观因素而加以改变。

操作者以及组织、指挥、管理、调度维修保养等人员造成的机械安全事故均属于人的因素。人的不安全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应有的安全技术知识。事故责任者对所操作的工程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产生误操作,忽视安全和警告;私自拆除安全装置,使用不安全设备;由于经验不足,在紧急情况下缺乏应急能力;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完全无知等等。例如用手清除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清理旋转中的部件,在吊物下行走、停留等。

对此我们要加强安全基础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 加强对事故的预见、防范和应急能力。未经培训者不准上岗,特种作业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非本机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乱动机械。

2.侥幸心理或冒险心理。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统计资料表明,越是危险性大的场合越不容易出事故,而事故发生可能性小的场合反而容易出事故。这是因为危险性大人们思想高度重视。如酒后作业,违章操作,带电作业,不停机维护,不带防护用品等,并不一定每次都发生事故,使人的警惕性放松。相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遵守劳动纪律,不但人的行为受到约束,还增加了一些麻烦,于是经常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违章作业,一次得逞,胆子越来越大,终至酿成机械安全事故。

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力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劳动纪律,经常进行安全培训,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

3.人们主观预见能力的局限性。人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采取了种种预防措施,一般常规的机械设备及作业项目都有详尽的操作规程,这对防止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事实表明,人们如何周密地事先预测筹划,人们的主观预见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常常等到某一机械安全事故发生后才会发现原来恰恰在没有预想到的地方发生了事故,有的事故甚至在事故发生以后都一时找不出原因来。我们要通过学习增加知识,多进行案例分析,及时总结经验,逐步修订、补充、完善安全操作规程,防止类似的机械安全事故的发生。

4.人的精神状况可能出现的疏漏。从生理上讲,即使在安全正常的情况下,人的神经机能也不可能持久地保持高度的集中,很可能在某个时刻出现某些疏漏。再加上有时的困倦、疲劳,健康状况不良,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麻痹等原因,使人出现疏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高度快速节奏的现代工程机械作业中,这样的疏漏是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对此我们要经常了解职工身体及精神状况,及时调整,让职工在最佳状态下工作。另外增加安全设施,即使产生误操作也不会造成事故的发生。例如电器互锁和急停按钮的使用等。

5.其他人为原因。造成机械安全事故的其他主观原因还有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劳动纪律松弛,对安全管理工作漠不关心,思想上不重视,责任心不强,设备检查不细致,相互之间配合不协调等。

(二)作业机械所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一些单位的设备陈旧, 技术状况较差, 长期带病运转, 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另一方面, 各施工养护单位为节约资金, 自制了许多设备, 但受到技术水平、制造能力、装配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某些设备先天就存在不安全因素。现就作业机械所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做以下分析:

1.设备设计上的不安全因素: 一些大厂生产的品牌设备基本上都符合安全设计要求, 但有的单位自制的简易设备,由于受到主观认识、技术水平、经济能力所限,很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在采购或自制设备时要注意这一点。

2.设备配件质量不合格:一台设备由许多零配件组成,在众多的零部件中。难免有个别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装配到设备上去,成为事故的隐患 。

3.机械使用的材料不合格:由于材料本身不符合标准。如劣质油料就可以使机械遭受很大损坏;用不合格的翻修轮胎、不合格的钢丝绳起吊重物等,都可能引起事故。

4.设备配置不合理[3] :任何一种设备由于自身的性能结构等特性,都具有一定的使用技术标准。如果能严格地按规定合理使用机械,就能充分发挥机械效率,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因此在对每个项目机械配置时就要合理考虑使工程项目与机械的使用规范相匹配,做到既不浪费设备也不小马拉大车。根据施工任务的环境与作业量大小,在公司现有的机械中合理地选择符合当前需求的设备。

加大设备投资力度, 对于老旧设备, 能维修的进行全方位的维修, 确保它的技术状况良好对于不能维修的或没有维修价值的则要进行淘汰、更新。对于各单位的自制设备, 性能优良的予以保留, 技术陈旧和存在安全隐患的予以淘汰。选择技术熟练的修理工进行的设备维修, 保证设备的维修质, 并委派专业人员购材料及琴部件, 确保所用材料及零部件均为原厂正品件。

(三)作业环境所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分析

机械的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也可能造成事故。公路施工、养护都是常年在野外进行, 各种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都会碰到,松软或结冰的路面、危险的坡道、嘈杂的噪声、暗淡的照明、较高的温度等作业环境和气候条件都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设备停放场地的空间、平整度、卫生状况、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夜间的照明情况等条件不佳, 也会引发安全事故。特殊的气候条件或自然灾害也容易造成事故例如狂风、地震、暴雨、泥石流、洪水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因此,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 应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路面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作业环境的照明条件等等, 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预防工作。设备的停放场地要符合安全要求, 所需空间要足够大, 场地要坚实、平坦, 便于紧急情况下设备的疏散, 便于设备的加油和保修, 消防器材布里要合理, 要确保设备不受水灾和火灾的侵害, 要有专人看管, 防止设备被人为损坏[4] 。

三、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化

随着公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 许多单位取消了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 致使设备处于无人管理或失控状态。一些单位不按客观规律办事,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不到位, 日常管理工作制度的制定、实施,安全检查、安全学习、安全培训、安全考核等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但许多单位恰恰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或者是制定的制度不合理、不科学, 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单位口头上强调重视安全,但实际上在安全方面不给予资金投入, 或投入的资金太少, 无法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笔者认为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必须要具体化与专业化,针对普遍的工程机械作业现场,应当使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化。而安全管理制度需要有如下的特点:

(一)强调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管理手段

(a)它要求施工企业不仅要有从操作手、维修工到项目经理甚至总经理之间的运作系统,同时还要有一个监控系统。施工企业通过这样两个系统确保作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b)要求施工企业实行程序化管理,从而避免管理行为的随意性,也避免了部门、岗位之间的管理矛盾。

(c)要求施工单位不仅要制定和执行作业安全管理目标方针,还要有一系列的管理程序,以使该方针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保证管理、操作和维护按照已制定的手册、程序、作业文件进行,从而符合强制性规定和规则。这些方针、手册、程序和作业文件及其记录构成一个文件系统。

(二)具有先进性。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是施工企业作业安全管理的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先进性体现在把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确定影响作业安全所包含的要素,将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学的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基础上。对每个要素规定具体要求并建立和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只要坚持“写到的,就要做到”的原则,就能保证该体系的有效性。

(三)工程机械作业安全管理体系不是一个孤立的管理系统,它是施工企业全面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坚持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危害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是它的核心所在,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实施有效的风险辨识评价与控制,可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作业安全的全过程控制。可对作业各工序实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体系策划,形成作业文件,对各种预知的风险因素做到事前控制,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对各种潜在事故制定应急程序,使损失最小化。

四、结语

机械设备安全事故预防并不是一件在技术上特别复杂困难的工作,但是引发事故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对机械安全事故的预防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重点在在人员安全教育及安全设施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并且从制度上规范,抓好落实,才能提高我们的整体管理水平。持之以恒, 常抓不懈, 保持清醒的安全防范意识, 真正做到“预防为主”, 就一定能杜绝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 保障机械设备安全优质高效地为施工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齐江. 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安全与健康. 2007: 46-47.

[2] 王小锋. 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探讨. 发展. 2007: 94-95.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机械化;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采煤工艺的重大变革,其技术的先进性是开采厚煤层及特厚煤层的矿井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发展方向。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一次性采全高,实行平行作业点,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煤炭产量。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与普通开采技术一样,尚存在一些缺点,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

1、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

1.1、顶板事故频发的原因

其主要原因表现在:支护方式落后;技术管理不到位;工人操作不熟;支护材料质量低,强度不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企业的法人认识不足;违章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1.2、煤矿顶板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顶板支护术技管理

由于现场开采技术管理不到位,导致了许多顶板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把顶板的支护技术管理放在首位。煤矿企业要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对井下顶板支护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除此之外,每个地方的地质构造不同,在雨季的时候就会对地下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构成威胁,所以,要加强对雨季顶板的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

(2)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在煤矿进行开采之前,要对矿井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勘探,在掘进过程中,要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以防止因井下地质条件变化出现冒顶事故。在巷道接近断层、构造带时,要提前采取措施,对巷道进行加强支护。

(3)加强煤矿顶板支护质量检查工作

加强煤矿顶板支护质量检查,是确保顶板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采、掘工作面的支护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支护质量不合格的,必须及时返工至合格。

(4)加强井巷的日常维护和对冒顶区的处理

煤矿企业要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矿井的井巷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支护失效的,必须立即更换或补强支护。对于井下局部冒顶区的处理,要先观察清楚冒顶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安全技术措施,然后才能进行处理。处量过程中,必须安排一至二名有经验的老工人专门负责观察作业区及附近的支护及顶板的安全情况,发现险情,立即停止工作,并将人员撤退至安全地点。只有待安全处理好后,才能继续作业。

2、综采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

冲击地压又称岩爆,是指井巷或工作面周围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常伴有煤岩体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通过发生的冲击地压分析来看,虽然冲击地压一般多发生于掘进中的巷道,但近年来发生于采煤工作面附近区域的逐渐增多。

常规的冲击地压防范主要从冲击危险预测、治理措施、治理效果检验三个环节入手(综合防制方法示意图如图1),但对于无冲击地压历史的煤矿采用常规的冲击地压防范措施有较大阻力,而采用优化采场布局、合理采掘顺序、选用合理的采煤工艺、合理的支护工艺等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图1综合防制方法示意图

3、综采工作面的煤尘治理

3.1、工作面上产尘的机理分析

煤层开采过程中,煤体受到挤压变形与破坏,在装载、转载、卸载、储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漂浮性粉尘。且在同一矿井、同一生产工序中,由于地质条件、工作面布置方式、通风系统设置等因素影响,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粉尘的产出量也在随时变化。综采工作面粉尘的来源(图1),其产生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图1综采面粉尘的来源

(1)生产工艺产生粉尘。在多源漏风条件下,开采工作面煤层在割煤、落煤、移架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的浮尘与积尘。

(2)采煤机割煤产生的粉尘。利用滚筒式采煤机进行割煤,综采工作面以一定的速度推进,产生的粉尘浓度随采煤机的位置、割煤速度动态变化。

(3)煤体结构破坏产生粉尘。由于煤体自身结构,被割下和被滚筒抛出的落煤,继续分离形成较小煤块。煤块下落过程中,在其弹性恢复时沿裂缝二次分离成更小煤屑,同时产生粉尘。

(4)各转载点处受诱导气流作用产生悬浮性粉尘。受皮带机牵引力、诱导气流的影响,各转载点皮带机卸料处产生大量粉尘,且由于物料下落而激起的紊乱空气流使得吸附在煤块上的细小粉尘悬浮于巷道中。

(5)通风带入粉尘。采煤机切割头旋转及煤体破碎、落煤过程中,在风流压力作用下也会带入一部分粉尘,这些粉尘成悬浮状态,并随风流方向扩散。

(6)运输性粉尘。开采煤层受到振动和漏风作用影响,使得运输过程中煤体出现二次破碎,进而增加了作业现场的粉尘量。根据经验统计,煤体运输过程产生的粉尘量约占工作面总产量的10%左右。

3.2、综采工作面的煤尘治理

(1)供水系统的选型

供水系统可以分为动压供水系统和静压供水系统,其中动压供水系统以水泵为动力,将水通过管路送到各使用地点,这种供水方法使用方便,设计灵活,但消耗能源较大,且使用设备多,管理复杂,成本交高;静压供水系统是利用储水池的高差将水送到各使用地点,这种供水方法供水稳定,节省电能且便于管理,成本较低。

(2)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更好的维护防尘设备,就需要定期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全面冲洗,以消除支架、设备和管线上堆积的煤尘,为了消除煤尘对职工的身体危害,就必须要求岗位操作人员工作时佩戴防尘口罩,在进出风道上,要挂两道防尘帘并配备水幕,在工作面工作时调整为喷雾状态。

4、综采工作面的瓦斯治理

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突如其来的瓦斯事故,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在安全工作重于一切的今天,如何避免瓦斯爆炸,成为人们不能轻视的命题。煤矿整体通风系统设计和输入风量的大小,是综采工作面瓦斯治理的基础。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和各工种操作规程。将携式瓦斯报警仪挂在综采工作面隅角最后的支架上,并开启仪器,使之处于检测状态,如上隅角有悬顶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对应处理;如果出现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过大,可用码墙的方式将上端头和老塘封闭。

5、综采工作面防火安全技术措施

5.1、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生产中的严重灾害之一,是制约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综采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皮带机头、机尾、储油点,要配有干粉灭火器2个、(0.2m3)沙箱1个、2把防火锹、1把防火镐。干变、移动变电站及主要电器设备点位置配置1个干粉灭火器、(0.2m3)沙箱一个、2把防火锹、1把防火镐。在回采工作面进、回风道距顺槽口6~10m处各设置一道防火门,防火门位置附近应储备足够的砖、砂等封闭材料,以便随时封闭。

结束语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的出现,对于采煤工艺的发展是有着里程碑式的作用,其技术的先进性是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的发展方向,是开采厚煤层及特厚煤层的最好方法。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达到一次性采全高,增加出煤点,实现平行作业,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郜志强.综合机械化采煤的安全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92.

安全管理措施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建筑安全管理;PDCA循环

1.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OM )或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是已经得到普及的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其实质是依靠全体员工对生产、经营、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改进产品、工作以及服务的质量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依据TQC(TQM)原理建立起来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模式是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种有效的工作方法。20世纪己70年代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1SO)也把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引用为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系列标准和lS01 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系列标准中通用的管理模式,而且PDCA循环也是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所采用的管理模式。如果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建筑安全管理之中,将使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由过去的“群众运动式管理”、“安全月、安全年式管理”转化为连续、动态循环式的过程管理,由此将大大强化企业全方位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2.建筑安全管理的PDCA循环

2.1安全决策阶段―计划(Plan)

该阶段包括企业制订某段具体时间如一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的安全管理计划;分析建筑安装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提出安全工作指标;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四个方面。

选定企业安全管理目标的依据主要是企业该时期的安全工作方针,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指示、要求以及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状况等。安全管理的目标一经选定就应该成为企业该时期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题。

分析生产系统安全现状的目的主要是根据安全工作目标编制安全措施实施计划。在进行现状分析时,应从企业当时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生产状况着手,通过与历史上最好阶段、一般阶段、最坏阶段以及与本企业具有可比性的其他企业的同类状况相比较,经过周密调查、细致分析和充分论证,确定出企业该段时间内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安全工作指标。在安全指标已经确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关联图、因果图(鱼刺图)等工具对前期(一般为上一阶段)曾发生的事故(或隐患)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和汇总,找出导致事故(或隐患)发生的全部末端因素(可采取措施预防的因素),进而运用排列图、“0―1”评分法等工具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施工生产现场予以确认。在此基础上,依据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企业的总体安全措施计划内容,然后依据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划分情况,将其逐层细化到职能部门、项目部、工程队、班组以及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并指定各自的负责人、检查人和完成期限,同时绘制出目标管理图。

2.2计划实施阶段―实施(Do)

依据细化后的安全措施计划,企业中各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层层负责、逐级落实,按照既定进度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或个人可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也可在自身的工作范围内进行新的PDCA循环(该循环包含于企业总的PDCA循环之中)。经过一定阶段的实施后,企业安全管理计划的总目标负责人集各分部目标负责人,分析和汇总各部门的实施情况,以便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实施进程进行分析、协调以及修正,必要时还可组织有关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最后确定出下一阶段的实施计划,通过几次反复循环直到所制订的目标最终全部完成。

2.3效果检查阶段―检查(Check)

当制订的安全目标达到或按计划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均针对自身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其最终的、整体的效果如何?还需在生产过程中检验和确认。这种对初步实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确认的过程称为成果巩固期(一般需数月之久)。巩固期过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或其业务主管部门应及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最终的检查和评估。最终的检查评估与实施过程中的工作检查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正式的、全面的和最终的。

检查评估的内容一般应包括:安全计划的实施程度(哪些目标完

成了,哪些目标没有完成,原因何在?),完成的效果(与企业历史上最好阶段比较,与基期比较,与安全工作目标比较)。使用的图表一般有:排列图、控制图、折线图、柱状图等。

2.4汇总总结阶段―处理(Action)

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是总结阶段,它是安全水平改进与提高的基础。具体做法为:对实施情况检查评估后,企业安全管理目标负责人召集与安全有关的所有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讨论、汇总和总结,并将有效的经验或措施用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依照既定的工作程序纳入企业有关的技术或管理标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