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社会实践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10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申报
重点项目将由校团委确定项目主题、内容和要求,并面向全校学生进行招投标。参与竞标的实践团队必须向校团委实践部上交重点项目投标书。校团委将针对投标书进行第一轮书面审核,第二轮将举行答辩会以确定最后的重点项目。为节约资源,今年重点项目将和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暑假实践相结合,因此每个重点项目团队中必须要有党员参加。对于重点项目实践团队,要求配备专门的联系人,并须定期向校团委实践部汇报项目进展,并向有关媒体报道其相关事迹。为了进一步发挥我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服务地方”的优势,使同学们在体验基层生活的同时能够获得一定的实践成果,建议成立以研究生为主的实践团队。同时建议各学院组成重点项目联合实践团队,其成绩将分别计入各学院,这可以和组织建设中的院系共建联系起来。
一、活动安排
(一)宣传和立项阶段(2010年5月—6月初)
重点项目由校团委向各院系和校直属学生组织开展宣传并招收课题。各实践团队应于2010年6月1日前向校团委上交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竞标书,校团委将在6月1日至6月5日间进行第一轮初审,并在bbs上予以公示。2010年6月10日,将组织竞标答辩会确定重点项目,评委将由各对应领域专家和团委老师组成。重点项目落选者将根据其意向,可选择放弃或直接转化为一般项目。
(二)项目准备阶段(2010年6月)
已确定的实践项目,在此期间应进一步做好实践活动的准备,并完善项目计划。在6月份将组织联系人会议和团长会议。
7月初,校团委将组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出发仪式,各院系应派代表队伍参加,所有重点项目实践团队必须参加。
(三)项目实施阶段(2010年7月、8月)
校团委将要求重点项目团队设立专门的联系人,以便于掌握重点项目团队的最新情况。
(四)总结和答辩阶段(2010年9月)
各院系团委应当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应在开学后两周内将总结材料、参加评选的项目材料报送校团委。
校团委将组织相关的实践项目进行答辩。
二、总结和表彰
重点项目将直接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答辩,不占用学院的推荐名额。其中前十六名将作为上海交通大学的代表参加上海市的暑假社会实践评选。落选的项目将根据情况授予“优秀项目奖”。
三、上交材料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和原因分析
1.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
(1)大学生社交安全现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实践中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也被大大强化。然而在实际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并不懂得该怎样与他人交往,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也缺乏安全意识。有不少的学生认为交友过程中发生的恶性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平时小心一点即可,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此事与我无关。
(2)大学生勤工助学安全现状。在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中,接近90%的学生都参加过勤工助学,因此大学生勤工助学呈现普遍化、低龄化以及涉及领域广泛化的特点。但是对于大学生在勤工助学中的权益是否得到保障的问题,有一半学生表示没有得到保障,甚至还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表示曾有过勤工助学的受骗经历。
(3)大学生顶岗实习安全现状。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最能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特色。教育部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安排学生半年以上的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在生产一线从事专业技能型工作,需要用到各种专业工具、设备,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工作尚不熟练等因素,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现状原因分析
(1)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较弱。当前的大学生大多数是在家庭的保护和关注下成长,在面对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时,没有很好的应对能力,在交通、住宿、饮食、消防、诈骗等方面的安全意识较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在社会实践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如,国务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实习生的身份是在校学生而非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所以大学生实习期间、勤工助学期间的权益保护在法律上处于一个空缺状态。
(3)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不够。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教育指导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组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进行紧密指导,避免“放羊”的状况发生。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管理对策
1.社会实践前应该做好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第一堂课,包括安全防范常识、人际交往教育、应急处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针对不同的实践类型,开展相应的安全教育。并针对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安全隐患,通过案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依法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可把社会实践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编制成册,让学生带在身边,随时阅读。
2.社会实践中应该做好过程管理
学校应该设立相关制度,做好社会实践中的过程管理。教师从大学生离开学校开始,通过到实践现场检查或电话、短信、QQ、微信等方式,跟踪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并要求大学生每天写社会实践日志,这样教师可掌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动态,解决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3.社会实践应做好安全预案和应急处理
为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学校要制订安全预案。预案应包括社会实践队伍管理要求,社会实践途径路线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突发事件的明确的应对方法。
(一)参与热情较高,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高校以各种纪念日、重大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结果看,大学生对社会实践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但受社会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和自身社会阅历及知识结构的影响,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认识和动机上普遍存在一定偏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参加社会实践带有较强的随意性,对参加何种社会实践,为何参加社会实践不太明确;二是忽视前期准备,实践过程中抓不住重点,找不到关键,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与社会实践的成效差距较大;三是不能正视社会实践与知识学习、素质提升的关系,造成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脱节,不能有效地将社会实践转化为完善自身素质,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普遍重视,管理存在缺位
目前,高校已普遍认识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越发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制度建设、人员安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定程度上有力推进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发展也要求不断创新大学社会实践内涵和形式,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高校普遍地存在管理缺位现象,如缺乏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未把社会实践纳入教育管理体系;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走样,监管失范,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少前期调研,经费预算与社会实践需求不匹配,忽视学生需求。
(三)政策环境优化,合力尚未形成
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另一方面,社会实践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导,还需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家庭及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缺乏认同,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合力推进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仍不健全,合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提升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在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准确把握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才能更加有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效。
(一)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认识较模糊,盲目参加社会实践,不能根据自身成长成才现实需要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实践,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成效,甚至使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同时,受市场经济冲击和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功利化思想所影响,看待和处理问题时不以是非曲直为标准,而以是否对己有利为标准,表现为将评优获奖作为参与社会实践的直接动力,社会实践计划被随意更改,实践时间被随意压缩,打“提前”战,走过场,实践过程体验被忽视,社会实践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体制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主要瓶颈。从体制方面看,一是组织领导有待加强。高校建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机构,涉及部门过多,架构复杂,造成职责不明,有功大家抢,无功大家闪,领导和指导职能尚未有效发挥。二是应对举措稍显不足。社会进步使大学生社会实践不断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不足,疏于调查研究,应对问题的举措不多,制订的政策和举措与现实匹配度不高。三是实践与教学联系不够。表现为社会实践游常离于教学工作之外,未能将社会实践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从机制层面看,一是指导不到位。社会实践有效指导偏少,实践导师局限在少数教师身上,绝大多数专业教师并未纳入实践导师行列,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指导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实践与专业联系不紧密。部分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结合,使实践活动设计和学校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脱节,无法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教学相得益彰,形成人才培养的倍增效应。三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遇到新的阻力。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支撑不配套,亟需提升社会支撑。一是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存在认识误区,尚未对大学社会实践重要性达成共识,如机关部门认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走过场,造声势,意义不大;企业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给企业带来麻烦;家长认为大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参与实践会影响学业。二是政策执行不力。各地教育主管部门未能结合实际,制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实施方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投入偏少。三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单位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看作是负担,不会主动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即便提供实践岗位,在实施过程中对待大学生也是态度生硬,疏于指导;实践单位往往不愿意花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培养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大学生得不到系统培训,能力素质很难得到提升。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升发展对策建议
(一)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意识
1.加强教育引导,明确社会实践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通过各种新闻媒介、互联网等渠道,了解社会实践发展趋势、现有经验、先进事迹和先进典型,加深对社会实践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要借助QQ、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工具,拓展大学生交流平台,通过身边的社会实践参与者带动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增强对社会实践的认同感,帮助大学生自觉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2.明确目标导向,注重技能素质提升。大学生要明确社会实践的目标导向,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明确社会实践对个人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其次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始终坚持社会实践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二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要坚持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与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并重发展。再次,大学生要着眼长远,以全面发展要求、就业创业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丰富学习生活需求的同时,着力完善自我、增长才干。
(二)健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
1.强化社会实践组织领导。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直接管理者,应切实加强对社会实践组织领导和协调。建立指挥有力、统筹协调、分工明确、密切协同的内部组织领导体系,整合资源,提升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和领导能力;通过聘请地方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参与指导、协调社会实践工作,共同研究发展规划,探索构建并完善校地联合的新型组织领导体系,实现组织指导体系的社会化、网络化,强化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
2.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高校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成效的关键。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健全社会实践导师制:一是在制度安排上消除专业教师顾虑,把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教师个人发展相结合,纳入工作量计算,并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而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导师评价机制,对优秀的社会实践导师进行表彰;三是建立导师队伍培训制度,学校或院系结合导师队伍现状开展各种培训,提高导师队伍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3.实践与专业教学对接。社会实践既是专业教学的延伸,又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第二课堂。高校应把社会实践纳入整体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主要参考指标。在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过程中应增加专业见习、实习及实践环节,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建立协同管理机制。积极构建社会实践协同管理机制,提升社会实践成效。一是建立团队和个体实践兼顾机制。高校亟需改变长期偏重团队实践而忽略个体实践的现状,针对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的不同功能和特点,建立团队实践和个体实践兼顾发展的有效机制。二是建立校内和校外统筹协调机制。高校应本着“合作共赢”理念,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建好、管好、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大学生长期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社会各界也应大力配合高校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形成高校主导、社会支持、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5.完善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完善社会实践联动考核机制是社会实践提升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过程监管机制。明确实践队长、导师、考评小组的职责,通过电话跟踪、实地走访、考评检查等手段,发挥监督、指导功能。二是建立成果交流制度。社会实践结束后,高校应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总结会、经验交流和表彰会,通过实践心得、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汇报交流,深化情感体验,激发再次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激励更多的大学生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三是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制定《大学生社会实践考评细则》等相关制度,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作出具体规定。如可设计《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把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情况及成绩记入证书,作为评价学生依据。
(三)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保障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国情、民情,把握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做好社会实践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借助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各大报纸及互联网等媒体资源,重点围绕国家有关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针政策举措开展广泛宣传,使社会实践实施主体能准确领会政策导向,坚持正确工作方向。还要开辟社会实践专题网站,印制专刊和简报,开辟BBS专区等,充分挖掘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重点宣传特色、亮点和涌现出先进事迹、先进典型,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落实政策,强化支持。要从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和健全经费保障体系两个方面落实政策,强化支持。一是主管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社会实践有关文件,明确工作重点及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督促监管,重点在制度安排上落实人员责任,履行职能。二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财政预算,增强经费保障,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全社会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吸引社会资金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经费的多元化,以更好地满足和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需求。
性别:男
学校: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历:本科
电话:13709863600
E-mail:lvxiaohui_lxh@126.省略
外语能力:大学英语6级日语国际1级计算机能力:拥有3年网络操作经验,熟悉网站建设及网络应用。掌握JAVA、C++语言编程,有1年实际编程经验。熟练运用专业录音软件及设备录制广播节目。熟悉数据库录入相关知识。
社会实践经历:曾任院《凭海临风》杂志社社长兼主编、院社联博雅文学社副主席;院学生会新闻宣传中心记者站副站长;院广播站文学、日语主播;假期实习期间曾参与辽科系统编程项目;曾获迎奥运杯风采主持大赛二等奖,最佳气质奖;大学军训题材征文大赛一等奖;校三好学生、学习标兵,新闻宣传中心宣传标兵、优秀播音员等;曾获校一等奖学金等。
求职意向:IT相关专业职务;对日软件开发、测试、商务交流洽谈等
期望月薪:4000元以上
姓名:陈佳
性别:女
年龄:22
学校:
大连交通大学
专业:软件工程+会计学双学位
学历:本科
电话:0411-86223068 13573828921
E-mail:Cynthia.Chen.省略
外语能力:职业英语870高级英语六级日语三级
计算机能力:熟练掌握MS OFFICE等办公软件,用友U8等ERP软件应用,熟悉C++JAVA等程序开发软件。
社会实践经历:曾任校广播站总编导,率领6人团队负责日常节目的策划编辑。在担任大连市大学生英语协会办公室主任期间,协调各部门运作,参与各个部门的日常活动,策划并参与了各项全市性的英语社团活动。
获奖情况:
获一等奖学金3次,二等奖学金2次,三等奖学金2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在学校综合素质大赛获得团体二等奖。
期望月薪:4000~5000元
姓名:芮舸
性别:男
学校: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历:本科
电话:
13998582236
E-mail:
外语能力:英语四级
计算机专业能力:精通Linux系统平台下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管理以及网络安全,能够熟练配置apache、ftp、nfs、dhcp、squid、dns等服务,熟练配置和操作Mysql数据库,熟练编写shell脚本,熟悉TCP/IP协议,熟悉Unix系统的系统编程和网络编程,熟练使用.NET开发B/S架构系统,熟悉PHP,了解基于ARM和x86汇编语言。
社会实践活动:在校期间,参与组织过学院的“格致杯”演讲比赛,在瑞恩虚拟公司参与过学院的服务器维护工作,并参与过开发,在网络信息社担任过web服务器的维护工作,在大连颉特计算机科技公司担任兼职,参与过多个基于.省略
外语能力:英语四级
专业能力:精通PHP/Mysql网站建设语言和数据库,精通网页设计、广告设计、视频设计等。熟悉TCP/IP协议,熟悉Linux下的服务器配置。
实践活动:在校期间成立了网络信息社和演讲协会两个学生团队。参与建设了学院官方网站、软件工程师网站、基础教学部网站;设计了大连品格地产网站、我的大学网站页面;担任北京“开源之旅”队长;策划组织了首届网络文化节、格致杯演讲比赛;参与报道了三届国际软件交易会IT教育培训高峰论坛。
获奖情况:辽宁省优秀学生干部、大连市优秀毕业生、院三好学生、格致杯演讲比赛二等奖和感动成长奖、迎评杯征文大赛三等奖、话剧《雷雨》最佳策划奖等。
求职意向:网站开发、媒体广告、策划
期望月薪:3000~5000元
姓名:国宁
性别:男
学校:辽宁师范大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历:本科
电话:13795101950
E-mail: reo@vip.省略
外语能力:英语四级日语四级相当水平
计算机能力:软件设计师
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制作北海胜利公社永佳物业业主大会宣传手册(14页);
辽宁师范大学学生会网站xsh.lnnu.省略/ ;
辽宁师范大学社团联合会网站xsh.lnnu.省略/su/ ;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团委网站lnnu.省略/dandu/jsjtw/ ;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网站gsgl.dlvtc.省略/等网站建设;
参与制作辽宁师范大学设备报修管理系统,自然场景下标识牌文本的提取,辽河油田支撑剂评估系统等系统,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期望月薪:3000元以上
(以上信息均由本人提供)
大连中软软件有限公司
大连中软软件有限公司是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在大连成立的面向日本软件外包业务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300余人,总部位于大连市软件园,下设北京分公司和东京分公司。大连中软是一个对日进行计算机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为日本客户提供系统软件、安全软件、平台软件、企业信息化软件以及计算机相关技术服务的综合性软件开发公司,拥有一支能够熟练运用JAVA、.NET、ORACLE等技术承接
从需求分析到结合测试,从外包到后期维护的对日项目软件开发队伍。2002年公司取得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4年通过了CMM3的评估认证。
2007年正式启动赴日软件工程师派遣项目,中软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将采取多种解决方案为公司引进,培训,输送人才,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对日软件开发人员:(工作地点:大连)
PL 1人
1.6年以上对日软件开发经验
2.精通JAVA、.Net.省略
联系人:赵先生
地址:大连市软件园路中软大楼
大连群弘科技有限公司
坐落于国家软件基地――大连软件园的群弘科技,园区环境幽雅,IT氛围浓厚,各大国际知名公司都纷纷坐落于此。大连群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软、硬件开发销售为核心,提供“IT外包”企业IT解决方案,数字化产品和“VIP增值服务”的公司,在软件与行业应用的结合,软件与数字化产品的结合,软硬件技术咨询服务方面形成了群弘科技独特的经营模式。为客户服务是群弘科技存在唯一的理由,客户需求是群弘科技发展源动力。依托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不断的学习,思索,进取,不断更新理念向IT行业前沿看齐。
招聘职位:JAVA程序员(2名)
工作地点:大连
职位要求:
1.精通JAVA语言
2.有过实践JAVA项目开发经验
3.熟悉其他编程语言C++,JSP……
4.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招聘职位:平面设计人员(2名)
工作地点:大连
职位要求:
1.熟练掌握网页三剑客
2.有过大型网站设计,开发经验
3.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团队配合能力
联系方式:【有意者请将简历发至招聘邮箱,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
招聘邮箱:
联系电话:0411-62925009 62915010
联系人:李先生
【关键词】社会实践;高职生;就业力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人才市场竞争加剧,用人单位对聘用人才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并从过去重视学历文凭延展为突出考量学生的工作阅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社会化因子。而毕业生在应聘中却往往表现出实践能力弱、职业了解少、岗位技能差等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岗位需求的窘状,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高职生社会实践经验匮乏而导致的就业力缺失。因此,高职院校在深化教育改革时,给力社会实践,对于全面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缩短就业“适应期”,不断增强高职生就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实践与培养高职生就业力的关系
1.社会实践加深高职生职业认知,为提升就业力储备职业能力
当前,不少用人单位为了追求以最少的成本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弱化对新员工的职前培训,希望招聘的新员工上岗即能满足职业岗位要求,这对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要和时展合拍,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提前进入在校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到的实际工作环境,了解企业的组织情况、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宽职业适应面;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职业所需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和决策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性格、价值取向、职业兴趣、专业能力、才干技能、事业目标等进行职业定位,实现社会角色与个体职业愿景的对接,较好地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2.社会实践强化高职生专业素质,为提升就业力储备专业能力
社会实践对高职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一方面社会实践帮助高职生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知识重点、实际应用,找准理论知识和工作现实的结合点,弥补高职生理论学习中知识过于抽象、难以吸收的不足,激发高职生专业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给课堂教学带来真实的反馈信息,补充了课堂教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或滞后的情况,促进学校和专业老师及时调整、补充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满足工作岗位和社会对专业素质的要求,为提升就业力储备硬实力。
3.社会实践缩短高职生社会化的进程,为提升就业力储备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能培养的,必须通过社会实践,增加与社会的互动逐步锻炼和提高。高职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与各种不同角色的人交往,不仅可以取得社会经验,学会接人待物,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驾驭复杂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架起与现实社会沟通和融合的桥梁;而且可以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以及价值观念中与社会文化不相协调的部分,帮助他们较好地认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价值,从而纠正自身偏差,摈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增进对社会的认知和责任,及时内化社会认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准则。这对于促进高职生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缩短高职生社会化的进程,提高自己的生存和适应社会能力具有深远影响。
4.社会实践拓展高职生综合素养,为提升就业力储备素质能力
当前人才市场竞争和职业发展对高职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发展个性、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设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1];社会实践为高职生服务社会并取得社会的承认,使其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极大地提升高职生的自信心,对于他们的心理、智能等方面的开发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转化为勤于思考、锐意进取、勇于实践的无穷动力;社会实践为高职生树立市场意识,认识到和谐社会中的优胜劣汰,培养竞争意识和精品意识,使择业观和就业力得到双重完善;社会实践还是高职生培养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社会实践中,高职生不仅可以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又可从实践中学到新知识,培养他们突破原有的知识范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升高职生就业力积累资本、增添砝码。
二、以就业力为导向,加强社会实践的对策和路径
1.转变观念,加强社会实践组织领导
高职院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高职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就业力的内在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和完善指挥有力、分工明确、措施得力的社会实践组织体系。学院设置专门的社会实践教育领导机构或社会实践专家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社会实践工作协调会,有效的调动学院各部门资源,统筹规划社会实践工作;教务处设立专门的职能部门(社会实践常设机构),具体负责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经费管理、评比考核、学分最终审核、社会实践教师的工作量核算以及社会实践监督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关工作;各系也都要成立相应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探索符合本系专业特点的社会实践方案,并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员、部署、组织、总结和考核等工作,从组织上确保社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2.完善高职生社会实践的教学培养体系
社会实践对于高职生巩固知识,完善智能结构,增长就业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各学习阶段和各专业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形成递进式系统化的社会实践体系;根据社会实践制度和配套文件,规定社会实践课时数、学分,明确社会实践目的、任务、内容、形式和要求;逐渐将社会实践纳入专业课程进行规划管理,进行社会实践的课程化设计,编写社会实践计划、教程、大纲,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实施细则,逐步实现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坚持社会实践与就业力整合,从单纯体验式向真正的锤炼式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加强量化考核,并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各种评优挂钩,以保证学生的参与率及社会实践质量。
3.立足校园,服务社区,创新社会实践形式
首先,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可参考国际上职业教育所流行的职业仿真模拟教学模式,仿真职业环境,营造职业氛围,建立起适合岗位职业能力训练的主题化专业实训室,开展系统的职业能力训练和岗位全程业务流程培训;其次,学生社团是校内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和组织形式[2]。应结合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一些专业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跳蚤市场”、“品牌促销方案比赛”、“广告比赛”、“新产品设计竞赛”、“创业方案比赛”、暑期“三下乡”活动、青年自愿者活动等,形成稳定长效的与提升就业力接轨的学生社团活动机制;第三,积极组织或参加各种竞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以各种大赛为平台,让学生在比赛中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市场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锻炼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沟通技巧;第四,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街,积极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充分利用学院的后勤、三产等资源,鼓励和支持学生从事校内的勤工助学;改变传统上所认为的在校期间兼职对学业有影响的观念,积极为学生提供兼职信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磨砺能力,积累实际工作经验。
4.拓展基地,积极探索社会实践基地模式
高职院校及相关部门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从地方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3],变单一型基地向多样型基地发展,积极探索合作互利式、交易式(学校支付一定的费用以获取企业现场见习的权利)、订单式、业务式(由学校与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业务关系)、社会式(由地方政府牵头,各高职院校联合与某些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的综合实践基地)等多种社会实践模式,不断拓展合作内涵,增强实践基地活力,加厚实践基地稳定性。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努力发掘校企双方合作的潜力,积极探索“校企无缝对接”,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有效推行“带薪实习”、“顶岗实习”等“工学结合”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体验职业氛围和实际工作技能,增加与社会的融入度和职业的亲近度,锤炼就业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广阔的空间。
5.科学设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社会实践考评制度是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的考评办法,高职院校的社会实践常流于形式,尤其是分散实践的学生在假期随意找个单位、出个证明、写个评语、盖个章应付了事[4]。因此,学校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对提高就业力积极促进效果,出台有关社会实践的考核管理办法,对参加社会实践的范围、时间、考核办法、运行程序等做出全面规定,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评价方式上,可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科学设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手册,如实记录实践活动内容,注重职业能力和职业适应性特点的凸显,突出对实践技能的考察;在评价标准设计上,注重学生对动手操作能力、设计创新能力所达到的层次目标的考核;在考评实施上,严格社会实践考核要求,遵循实习单位评价、学校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原则,最终形成学分,记入学生学分档案,并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以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形成以社会实践带动学生提升就业力的良好运行机制。
6.注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要获得成功,需要教师有较强的相关业务的实践经验。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力,就要强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为此,高职院校应建立教师的企业实践制度,有计划的选派专业教师去企事业单位实践和顶岗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强化专业教学的“双师”能力;组织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践教学研讨会、教学技能竞赛、实践教学培训班、企业挂职锻炼等,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技能;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社会成功人士为客座教授,不定期来校开设讲座、传经送宝,以吸纳前沿的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拓宽实践教学新思路;积极从企业聘任有专长的高级工或高级技师担当学院技能训练的兼职教师,充实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此外,研究并施行实践教学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丰富实践技能和经验的热情,促使教师主动探究并实施实践教学,为提升学生的就业力提供师资保障。
7.政府的宏观政策扶持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杠杆的调控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协调,理顺、完善社会实践运行机制,明确各方面在社会实践中的角色和职责,规定各企事业单位接受实习生的责任、义务,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制定企事业单位吸纳学生社会实践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灵活政策,建立学生社会实践诚信档案、工资制度、考核办法,为学生社会实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建立社会实践网站
网站可以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传播迅速的优势,解决过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实践队组多,活动地点分散等原因造成的缺少交流、信息不畅的问题,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及时指导,及时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困难和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社会实践网站或开发社会实践应用软件系统,方便老师指导安排社会实践内容,加强学生反馈信息和师生沟通互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实践岗位信息,有效地降低社会实践成本,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仪富强,师韵茗.浅谈社会实践对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193-195.
[2]肖放鸣.社会实践与高职学生社会能力培养[J].企业家天地,2010(4):95-96.
[3]赵振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07(4):63-64.
[4]董鹏中.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三化”运行机制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9(29):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