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第1篇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本章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两节教材。第一节教材需用1课时教学,第二节教材需用2课时教学。此外,有1个学生实验。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接着,讲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三方面内容。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玉米和人体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含量列成表。通过对表中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的内容,首先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接着,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关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内容,主要是从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的相同和不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另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比,两者相差很大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首先,明确提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无机化合物的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然后,依次讲述构成细胞的这6种化合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水,着重说明它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水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量不同;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水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最后强调指出,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关于无机盐,强调指出它在细胞中虽然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但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无机盐既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又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关于糖类,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其中的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淀粉、糖元等是重要种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

关于脂质,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元素组成,一般包括脂肪、类,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脂和固醇等;这几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并强调指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于蛋白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有关内容。首先,强调蛋白质在细胞中只比水的含量少,大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它是细胞中各种结构的重要化学成分。接着,说明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互相连接而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关于核酸,首先明确指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说明核酸由C、H、O、N、P等化学元素组成,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

本节教材的最后一段指出,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这里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章中,为了配合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内容,安排了学生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主要是根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分别使生物组织中上述三种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生物组织中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二本章与其他章的联系

1.本章是绪论后的开篇章,所讲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与后面的各章都有密切关系,是学习好其他各章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是讲述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重要基础。例如,讲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用到磷脂、蛋白质等知识。

3.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与本章联系十分紧密。例如,讲述植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酶、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知识;在讲到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知识。

4.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在讲到激素的调节作用时,要用到蛋白质等知识。

5.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在讲到生物体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时,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生物课堂

1.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依托,引导学生先学后教,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学案进行自主学习,自由探索,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望。所谓“学案”是相对“教案”而言的,它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由教师设计的以教师为主导一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由探究的学习方案。教案是教师为自己的教设计的指导教学活动的方案,学案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用于指导学习活动方案。学案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大纲要求、教学目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编写的,包括课外预习和课内自学等学习活动,主要内容涉及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训练习题等。导学,是在教师及学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自主学习。“学案”是载体,“导学”是手段。教师通过分析课标,吃透教材,有助于教师准确定位教学,从而指导我们教学的方向[1]。

学案导学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根据学案,有意思、有目的的预习教材,根据学案要求积极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见解,通过生生、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自主合作共同研究,最终达到转变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变高中学生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方式,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效果的目的。

2.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型课堂教学的作用

2.1改变了教师的教

学案导学使教师角色由单一变为复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注意培养的学生合作、交流等综合能力。学案导学使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变成引导者,传统的教育教学主要是教师的讲,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准确性,把掌握知识的多少看成了教学活动的唯一目的,而学案导学则是教师运用“学案”进行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进行先学后教,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案导学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更多地创造性,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曾被看作是教书的机器,个别教师的一本教案一用就是好多年,这种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他们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以不变应万变”。学案导学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学案”的设计是有梯度、有层次的,一方面照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兼顾了优生和学困生,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

2.2改变了学生的学

“学案”不同于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是为学生开设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唯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学习。“学案导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意思,教师只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正是这种自由、自主的探究式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3],使学生能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自由的思考,以放飞思维,发挥想象力,在愉快、轻松的的环境中习得知识。同时“学案导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精神之一就是要与时俱进,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生物课堂更是如此,学生不能只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学案导学”的教学设计和编制中生物教师也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的题目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保持生物课堂的开放性的,让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课本,面对自然界林林总总不同科目的生物种群觉得有疑问就提出,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是对原有知识点的质疑,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新观点,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高中生物课堂运用学案导学的建议

3.1完善考评体系,加大培训力度

首先,要想促进新课改顺利进行,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必须进一步完善考试的评价体系。学案导学的教学效果相对更加明显,因为它更注重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效果,而不只光是知识集聚的效果。其次,现代社会变化之快,要想与时俱进,必须终身学习,教师是个很特殊的职业更需要学习,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机会,对教师进行大力培训,尤其是新生事物学案导学,只有先转变了教师的思想,才能很好的实施,进而改变课堂,改变学生。

3.2 注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因“材”施教

学案只是众多的教学的手段之一,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具体“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适时运用“学案导学”,不能因此摒弃其他必要的教学手段,如课件,板书,电教等。“学案”所设置的内容容量是非常有限的,学案的信息量不宜过多,这就要求学案必须与课件、电教等教学手段相得益彰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模拟动画时,直观的图片展示更能吸引学生并引起学生共鸣,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节可以通过真实的反应生态问题的图片、视频资料等演示,则能更好的达到情感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崔鸿 杨华 王重力.《生物课程教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6-57.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第3篇

1.学案导学教学及其操作过程

“学案”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由教师设计,师生共同完成,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如果说教案是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那么学案就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学案导学”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案为依托,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1]。在实践中它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做到因材施学。其操作过程如下:学案设计、指导预习、课堂导学、指导复习与作业、检查与评讲。其中“课堂导学”是最关键的一步,该过程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它包含以下流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自学要求;学生在学案指导下阅读教材,并完成部分学案内容;分组讨论各类疑难问题;教师进行释疑,并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练习巩固。当然因为教学时间所限,有些步骤可能合二为一,或者忽略,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

2.学案导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学案编写

这是学案导学法的第一步,可以分为三个步骤:①确定学案基本结构,课题组需要总结学案与教案的本质区别,确定学习目标、问题探究、知识总结、学习检测、学后记等主题。②布白设计,即为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留出空白,它多以提问的形式存在。如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就可以运用大量的提问: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温室效应是指?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碳循环的影响?等等诸多问题。布白设计是一种典型的“欲擒故纵”手法,能有力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无限的时空领域纵横驰骋,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而且布白应该应用于基础知识、问题研究、总结分析等三个阶段。③制定科学的学案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有学生参与,共同研究编制的学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每个使用者都发表意见,提出改进建议。必要时可以分为多级指标,并进行评分。

(2)课堂教学中学案导入

在生物课程开始前应将编写好的导案发给学生,并对一些难点问题进行指导,这样就会起到指导学生在预习、自主学习时该思考哪些问题[2]。例如,高中生物教材的第二册中关于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内容,如果开始即提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往往因为其“高深”的形象让学生不得其解。但是如果在学案中编写知识结构图(如下所示),就可以大大提高他们预习的效率:

又如在“神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这部分内容,在学案中布置了大量的讨论内容,如:什么是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细胞(神经元)内是怎么传导的?传导的形式是什么?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构成的结构是什么?包括哪些部分?神经冲动在所有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结果都一样吗?试举例说明。在“群的数量变化”一节中,学案目标中就制订了“说明种群在理想条件和有限环境下数量的变化曲线(‘J’曲线和‘S’曲线)及两曲线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在学案中,就通过细胞分裂个数是时间的函数,让学生自行了解曲线及其含义,并让学生归纳画坐标曲线的步骤。

(3)课堂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和思考应能解决一部分内容,但针对遗留下来的疑问则可以以分组讨论为基础,教师进行分组指导的方式进行[3]。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固定的小组,然后围绕学案中的一些疑难点、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小组长记录同学的发言,在此基础上,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寻找合适的答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综合的能力,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学习潜能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克服了自我中心、胆怯等不良心理品质,自信心得到增强。如在“群的数量变化”中,学案中设置了“思考与应用”环节,有如下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影响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谈谈如何控制家鼠的数量和提高大熊猫的数量?根据前面的“J”曲线和“S”曲线,总结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等。又如在高三生物“水问题”一节中,设置了“水对生物的影响”讨论环节:如何影响生物的生存?如何影响生物的分布?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高等多细胞生物的水排除通过哪些途径?水肿的原因大概是什么?有些问题可能会超出学生的理解范畴,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现场引导、分析、指导等。

(4)课后复习

学生知识的巩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技能的形成以及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反复的历练”。因此从学生接受教育这个系统的环节来看,一定数

量的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在有限的课堂里,课后复习的题目应在学案中有充分的体现,而且这些复习题应紧密结合当堂所学的内容,当然难度可以适当提高,如将历年高考试题放进其中。如在“群的数量变化”中,设置了单选题,如养猪场由原来不到50头,

繁殖到现在的上千头,那么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符合(A.“J”曲线,B.“S”型曲线,C.直线上升,D.抛物线),简答题,即选取与曲线系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概念理解、读图能力。又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根据教学经验和历年试题,布置了适量的选择题、简答题、填空题。课后复习还需要从学习方法上进行指导,可能的话也需要在学案中说明,如关于遗传病判断的基本口诀:X显性病的特点是“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X隐性病的特点是“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等等,这会极大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学案导学不仅可以适用于新课授课,也可以用于复习课,而且往往更具优势。因为运用学案进行复习,从预习、讨论、练习等诸多内容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而且能通过学案将一个专题的知识全部纳入其中,而不像新课授课时在学案内容上有一定的难度限制。

参考文献

[1]曹敬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希望月报.2008(5).

[2]钟海青.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3]赵开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08(1).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关系;误区;编制;探索;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奉为至宝,授课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教案循序渐进,而完全将学生抛在一边,这就是典型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可以将教师个人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学生毫无主观性可言,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学案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传统观点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学习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 “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学案与教辅资料。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学案替代教案。由于学案与教案各具特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学生是一个个探险队员,而教师只是一个向导,向导的作用在于引导探险队员向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向导是无法替代探险队员完成探险的。学案好比队员手中的地图,可以引领他们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教案则是向导心中的坐标,使他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探险者向目标迈进。

学案当作考卷。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当作考卷,提前较长时间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再进行批改,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考卷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作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能相同。

三、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的探索

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备课组集体完。组内老师先集体讨论,由骨干教师主笔,接下来进行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学案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使用时机分为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根据呈现形式分为填空式学案和问题探究式学案;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单纯的学案和教案学案一体化等。

学案的体例。一般来说,学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学(复)习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德育目标体现在配套的教案中。(二)知识结构 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一点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三)重点、难点 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四)主要内容 通过设计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学案”是一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五)学(复)习札记 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抽象的学生。不同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札记能帮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六)习题 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学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知道课前、课上、课后都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等问题,真正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听课、复习和练习,体现了“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高中生物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教学 学案导学法 课堂导学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灌、学生装的费时低效的教法,以导促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生物学科具有知识点多,琐碎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学案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和补充,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加以课堂的导学,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望。

一、学案编写是学案导学的前提

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高质量的学案。学案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学生用来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法指导、达标训练、思维拓展等环节。教师在编写学案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参资料,确定教学目标;要研究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的重难点;要了解学生情况,提高学案的针对性。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设计学案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而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到知识为主要原则,这是设计时应考虑的关键问题。

第二,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把严谨、科学、抽象的课本知识翻译成通俗易懂的题目组,让学生通过完成系列题目来达到“学会”的目的。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教材中探究性的内容,教师在学案中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提出质疑,同时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研究方法,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来验证所学的知识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参与化原则。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兴奋度。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能够参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学习于学生,还思考于学生,还课堂于学生。

第四,差异性原则。一个班级的学生总要有差异性,在学案里面要有充分的体现,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通过学案都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

第五,方法化原则。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导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在引导学生形成基础性学习方法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学习,让学生能够用已学方法,去解决新情况、新问题。

第六,系统性原则。对于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章节、一个专题的学案应建立一个知识体系,在学案中要有知识的感知、剖析、深化和拓展以及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一个学案要能清楚完整地反映一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应培养的能力,这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实施教学。

一个好的学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潜心研究,不断修改,不断完善。教师不能把学案当成变相练习,否则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加重学生负担,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二、课堂落实是学案导学的关键

使用学案一定要真正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落实好基础知识。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放心让学生自己学,不能包办代替。具体到某一章节某一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引导深化。

学案导学中的学案和课堂导学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好的学案为课堂导学提供材料依据,学案中包含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要靠课堂导学去实现。教师可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下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生要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教师要在课前尽可能多的抽阅学生的学案,明确他们的问题所在,以便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就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精讲――讲重点,讲难点,讲共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课堂上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咀嚼消化,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根据学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并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一些复杂性的问题在课堂没能完成的可留到课后继续讨论,有的还可以作为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课余钻研,参考相关资料或进行实地调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教师在运用学案进行导学时,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但自主不等于放任自流,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也就是要控制好学生的自由度。所以,动态地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分”与“合”是学案运用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突出学生在获得知识过程中主体地位的同时,加以适时地引导,强化课堂教学的民主性、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学案”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问题,为学生创设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教学气氛,使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了可靠保证。但在实际的编制及使用过程中,也对教师素质和教学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才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