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动安全计划

运动安全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运动安全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运动安全计划

运动安全计划范文第1篇

摘 要 体育运动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为此如何保障在高职院校中的体育运动是安全健康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体育运动事件层出不穷,导致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的关注日益增加,因此安全防护成为在进行体育运动当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进行安全防护课程的同时也要基于生命安全理念的基础之上才能完善对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的常态化研究。本文对生命安全理念在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中具体的运用进行分析,以及对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的常态化现象和普及情况进行分析。

关键词 安全教育 重要性 参考和建议

体育运动安全防护在以往的时代一直被大多数人所遗忘,然而这并不代表不存在,近年来发生的体育安全事故重新让我们警醒起来。生命安全教育最重要的是加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只有具备了相应的意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才有可能,提高安全意识,进行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教育,应当注意到在人的权益当中“生存”是第一位的。如何总结以往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经验教训,为以后体育运动更好的开展提供保障是我们现在要努力去应对和解决的事。

一、生命安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开展的重要性

(一)以往教育模式的缺失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往往专注于学习和工作中,容易缺乏对身体锻炼的了解和关注,所以不经意间就导致了身体的损伤和危害,甚至危及生命。这其中就涉及到以往安全教育的缺失,在我国教育中,孩子在我们的眼中一直是乖乖子、心肝宝贝的样子或者放任不管、任由他我行我素,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导致他们在以后的体育运动中因为一些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缺失而出现受伤或晕厥甚至危及生命。2013年5月16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级男生裘某在参加完体育课1000米测验后突发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这种事故的发生应该引起我们对体育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视和警醒,严格规范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的实行,才能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同时改变以往教育中一味的打着“呵护孩子”的口号,不让孩子进行体育项目的锻炼,要知道素质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不能单攻一类,否则就算不上真正的素质教育。

(二)生命安全理念的意义

高职学生的年龄跨度大都在18-25岁,是个体生命力最旺盛的阶段,学生挣脱高考的束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开始追逐自己爱好。学习也不单纯是课本理论知识。但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学生会陷于困惑迷茫中。大学生生命教育学生。生命教育能引导学生肯定、尊重、珍惜并热爱生命。从生命的角度发现人生的价值。生命教育可以有效培养自己强健的心灵,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生命教育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建构。高职学生正处于人格重建的关键期。生命教育从人的整体生命出发给予学生生命关怀。第三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社会角色。让大学生在接受生存技能培训的基础上,获得基本的生存能力。第四,生命教育能促进校园和谐。

(三)生命安全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生命安全教育不仅仅对个人的生命起到了重视的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当生命安全教育的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之后,社会的自杀率也会随之减低,整个社会的氛围也从悲观苦闷中慢慢走向积极向上,从而促使人们积极向上珍爱生命,获得一个正常和健康的心态,因此无论从长远的影响还是眼前的效果来说生命安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推行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它不仅仅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和注意到体育运动当中的隐患,同时也可以在日后学生在进行相关的体育锻炼中注意保护好自己,从而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益处,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高职院校中推行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是学习实践技能,特别是关键危急时刻的求生技能,通过学习这些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使学生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时可以更好的保护好自己,同时,在自助基础上也可以更为有效救助他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基于生命安全教学理念下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开设的可行性

(一)教学目的统一性

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全面身体锻炼来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同时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培育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兴趣与热情,获得一个良性发展的基础,同时对学生开展基于生命安全教学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规律和方法,培育学生进行自我锻炼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减少剧烈的体育运动对学生所造成的伤害,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锻炼规律,获得良好的锻炼和健身的前提条件,让学生顺利地健康地成长。生命安全教育目的是告诉学生要懂得自我保护和有一定的自我安全意识,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注意锻炼身体,通过强壮自己的体质来培养自身的意志和有效的锻炼方式,并且在危险时掌握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锻炼学生的心理意志从而让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理念从教育的目的看是统一的。所以在我国的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运动防护课程对于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是进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更为深层次的内容。提升生命价值的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才能让学生珍惜生命。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时它的主要内容。它将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相互结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单独地灌输知识,而是在进行知识灌输的同时对知识可以有效地进行理解与分析,从而让教学内容围绕着安全防护进行展开,加深学生的理解。对生命安全防护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一致性的分析,不仅仅是体现在在课程上的演示教学,还可以利用电影、图片等形式进行教学指导,从而揭示其生命安全的一般规律,让学生拥有更为直观以及更为立体的概念,让学生避免因为体育运动当中所产生的知识误区的引导。

(三)教学作用的统一性

教学作用的统一是让教与学相结合二者对于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对专业性的体育运动锻炼方式更加具有适应性。通过基本的运动技巧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上的运动能力以及体育知识,让学生结合体育知识进行体育活动,也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学作用下获得自身素质与体育运动相适应,摸索出一条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体育锻炼当中得到教学作用的统一。

三、基于生命安全理念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常态化开展的建议

(一)师资队伍建设建议

目前,学校生命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在跑步当中突然猝死的情况,一方面这与学生的自身身体素质有关系,一方面也与非科学的教学方式有关,也由于大量生命安全事故使高校意识到培养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同时认识到生命的社会性价值对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为此对生命安全防护课程氛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是医学和体育学有机结合一门课程。目前,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对涉及医学部分课程可以由高校具有医学、运动医学背景教师承担,涉及体育学部分课程可以由体育教师讲授。

(二)教学内容完善建议

在教学内容上以体育运动安全为基本教学内容,并拓展生命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如心肺复苏术、绷带包扎、止血、骨折临时固定等急救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模拟环境,不仅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学习应急避险等安全技能,并培养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的积极、健康、乐观态度,启发他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手段改进建议

对教学方式的改进是需要针对目前教学方式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进行的,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确保体育教师以及相关的从事体育教育有关人员具有充分的体育知识,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教导过程当中传输正确规范的体育动作。与此同时,在不断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的同时,也要引进新的教学手段,运用视频短片、教育图片、注意符号等等进行体育运动安全知识的传播,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体育运动安全知识,达到基于生命安全理念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常态化的目的。

四、结束语

我国针对高职院校的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还存在着不少的漏洞,在目前体育运动安全事故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对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进行具体的规范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生命安全理念贯穿于安全防护课程,这不仅仅是针对安全防护知识上的灌输,而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意识的传授,本文针对基于生命安全理念下的高职体育运动安全防护课程的常态化研究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也基于此,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得到进一步额的推广和重视。

参考文献:

[1] 赵萌,王焱森.基于生命安全教育理念高校体育运动防护课程教学的常态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2:66-69.

[2] 李云广,甄子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运动风险防护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6:28-32.

[3] 王帆,杨雪芹,牟少华,路丁.生命安全诉求下学校体育运动教育的价值[J].体育学刊.2012.01:78-81.

[4] 范敏.“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运动安全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变电站 自动化系统 运行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F416.67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功能性越来越强大,在变电运行中,严格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是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措施。

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概念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技术、数据通讯技术、模块化软件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集控制、保护、测量及远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微机控制系统。系统主要是由多个微机保护单元,通讯网络,后台管理机,打印机组成,接线非常简单,可方便解决传统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适应了现代生产发展和能源管理的要求。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综合化:微机保护单元具有完善的保护、测量、控制功能,自动化系统就是利用了保护单元的这些功能,将根据保护需要配置的独立的保护单元,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用一个通讯网络连接起来。

2、微机化:系统的主要元件实现了微机化,所有功能都是通过微机来实现,实现了将微机保护、数据采集、数据传输、远方控制等环节同时并列运行,各类运行参数、历史记录等均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出。还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于以太网的连接,实时的将数据上传到调度自动化系统。

3、监视屏幕化:系统将所有的监视和操作功能,均通过一台后台管理机来实现。操作人员面对彩色显示器进行变电站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进行全方位监视。

4、运行管理智能化:由于微机保护单元具有实时在线自诊断功能,这样不仅在保护单元的面板上显示故障类型,而且可以通过系统将自诊断结果送后台管理机,使得运行人员可以随时掌握保护单元的运行状态。

自动化系统就是通过二次测弱电的装置实现对现场强电装置的操作、监测、保护和控制,从而提高变电站主要设备的安全性,操作的安全性大幅度提高。

二、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在高压或超高压变电所中,将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及其它自动装置的I/0单元割裂出来,把它作为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一部分。从逻辑上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所控层”三个层次。

1、过程层:该层是一个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结合面,换言之过程层是指智能化电气设备的智能化部分。过程层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三类:①电力运行的实时电气量检测;②运行设备的状态参数在线检测与统计;③操作控制的执行与驱动。

2、间隔层:其主要功能是:①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②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③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④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⑤承上启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时高速完成与过程层及所控层的网络通信功能;⑥对数据采集、统计运算及控制命令的发出具有优先级别的控制。

3、所控层:其主要功能是:①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所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②具有在线可编程的全所操作闭锁控制功能;③具有所内当地监控,人机联系功能;④按既定规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向调度或控制中心;⑤接受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⑥具有对间隔层、过程层诸设备的在线维护、在线组态,在线修改参数的功能;⑦具有变电所故障自动分析和操作培训功能。

三、变电运行中的操作隐患

在变电运行中,由于变电设备比较多,变电工作繁琐乏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容易精神不集中,缺少安全意识,造成工作人员在执行中发生错误操作,轻则造成经济上的损失,重则危及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主要表现为:无票操作,或者应付检查,使操作票流于形式;其次未执行逐项打钩和复诵的操作程序,跳项或漏项操作造成事故;再次对系统运行方式不清楚,没有按模拟图核对进行设备运行:最后防误装置管理不到位。电力系统是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领域,对相关人员制定着很严格的操作规范,一次疏忽可能造成重大财产和生命损失。

四、变电运行中的设备故障隐患

电气设备生产的不合格,质量达不到国家安全标准,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老化,许多设备因需要及时更换,但变电工作人员却没有定期检查与更新,以至设备不能满足变电安全运行的需要,从而导致了变电运行的各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①没有认真做好选用性能优良的电气设备;②没有重视对设备的监造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全面和实用,也没有对安装调试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没有把好验收关;③没有对已经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替换。

五、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的解决措施

1、操作隐患的解决

首先母线的操作是指母线的送电、停电,以及母线上的设备在两条母线问的倒换等。母线是设备的汇合场所,连接元件多,操作工作量大,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操作时严格按序进行。其次是直流回路操作。直流网路操作是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常见的操作项目,直流系统发生一点接地时查找接地点的检查,某些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临时性的检查、退出、投入等。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存在危险点,如操作方法不正确,也将造成某些保护及自动装置误动作,因此直流回路操作同样应遵守严格的规定。

2、安全运行管理隐患的解决

所谓安全运行方式是为达到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的要求。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首先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其次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上,对于母线和同杆架设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析,对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列也应进行分析。再次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严重故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最后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总之要做到防微杜渐,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巡查,加强对运行人员的培训管理。

3、变电设备隐患的解决

为了使变电设备能够稳定运行,除了每天例行的巡视外,还需要设备进行各种等级的定期检查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每周的避雷器查,开关液压油压检查,蓄电池测量,根据检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做综合判断,对于需要维修和更换的设备,要及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处理以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

六、总结语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目前运用得还不够广泛,但在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其系统化、标准化和面向未来的概念正逐步取代了繁琐而复杂的传统控制保护系统。自动化系统安全可靠性越来越高,功能性越来越强大,在变电运行中,严格遵守各种安全制度,是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有效措施。要求变电运行人员要认真贯彻各种管理制度,同时在平时要加强自身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熟练掌握处理各种电气事故的能力,做好细致的巡检排查从而避免各类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运动安全计划范文第3篇

摘 要 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教练要认真分析损伤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 田径运动 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

田径运动被称为“运动之母”,是进行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田径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田径运动当中来,然而,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保护措施做的不够、运动姿势不标准、训练计划不科学等因素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产生,这不仅会对青少年的健康产生危害,还可能会使青少年对田径运动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青少年体育意识的培养。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事故,教练有认真分析损伤发生的原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提高运动员的安全意识,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保证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一、常见的田径运动损伤类型

据调查分析,田径运动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有脱臼、骨折、关节扭伤、韧带拉伤、跟腱拉伤或撕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及大腿肌肉拉伤等。

二、运动损伤的成因

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复杂、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备活动不充分

这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神经的兴奋性和协调性就会不足,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也会下降,不足以支撑运动员的训练,就容易导致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过量的准备活动也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准备活动过量,会使机体过早的出现疲劳,影响训练效果。另外,如果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训练的内容不相关,也会导致运动损伤。

(二)保护措施不够

保护措施做的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场地、器材不符合运动要求。例如,场地不平,跑道过硬,沙坑过硬或边缘较高,运动器材不符合标准或出现破损,铅球、铁饼、标枪的重量与运动者的年龄、性别不相适应等都是造成伤害很重要的原因;另一个是教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学措施不力。训练过程中,如果教练教学组织不力,课堂纪律松散或训练时教练没有在现场进行指导和保护,都有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

(三)运动量过大或运动姿势不标准

训练计划不科学,运动量过大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运动损伤。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各有不同,如果教练在训练时采取同一训练计划,不仅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还有可能会导致运动员出现损伤。运动员运动姿势不标准有可能会导致运动时用力不均,身体各部分肌肉协调性不够,从而导致运动损伤。

(四)对预防运动损伤的认识不足

运动损伤是可以预防的,然而,屡见不鲜的运动损伤说明了教练和运动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好胜心较强,敢于去尝试,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运动员,有利于训练,但过分的去尝试一些没有把握的动作却只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三、一般运动损伤的预防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对预防运动损伤意义的认识

安全无小事。教练员要将安全意识融入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正确认识运动损伤,做好预防措施,提高对预防运动损伤意义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意识。同时,要让运动员认识到运动损伤是可预防的,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训练,最大程度的减少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

(二)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本身活动的生理惰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还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准备活动的量和时间安排,应根据当时的气候情况,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技术水平,以及参加比赛和专项练习内容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因材施教

科学的训练计划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挖掘运动员的潜能,还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制定训练计划时,教练员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特点,因材施教。根据运动员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循序渐进,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达到训练目的。

(四)注重场地、器材的检修

学校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完善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器材的及时更新、维护。平时,学校也要另外安排人员定期对场地、器材进行检修,每次上课或训练之前,教练都应该对所用的场地和器材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为教学和训练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

(五)加强运动员身体的全面训练

教练在注重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运动员身体的全面训练,促进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机能水平。全面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灵敏、柔韧和耐力等素质的训练,对预防运动损伤也有很大的帮助。身体各方面素质较高的运动员即使发生了运动损伤,也可以降低损伤的严重性。

四、结论

对于需要经常训练的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预防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或降低损伤的严重性。对于轻微的运动损伤,需要现场及时的处理。如果发生了严重的运动损伤则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科学的治疗,切忌带伤训练。

参考文献:

[1] 赵武,秦卫兵.对大学生田径业余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1(3).

运动安全计划范文第4篇

2017年春小学体育工作计划一 一、工作思路:

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进一步规范体育教学常规,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校内小型体育竞赛,积极准备田径运动会,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1.组织好每周的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师徒结对作用,提高组内研究实效,增加做课听课评课次数。

2.认真上好两操将体育课与体育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控制学生肥胖率。认真组织全校大课间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天一小时课外活动时间。

3.抓好校田径队、健美操队、篮球队、跳绳队训练工作,积极参加市级区级学区级各类比赛。

4.做好器材室和器材的管理。

5.配合校外培训做好日常教学工作,组织好夏、冬令营顺利开展。

三、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体育工作计划、各运动队训练计划和教学进度。

2、各训练队选拔和训练工作,积极备战各项比赛。

3、纠正广播操动作,提高质量。

三月份:

1、专题培训与研讨(请教研员)。

2、明确项目任务,统筹好各教材进度,熟悉单元设计,准备实施。

3、梳理所有制定的单元计划;领取各自同年级的单元计划45个(除了自己的单元计划)准备实践。

4、组内教学研究课(王圣楠)。

四月份:

1、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做好校本教研。

2、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设计研讨(高美升)

3、开展全校性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4、组织参加各级各项市区级竞赛。

五月份;

1、以教学创新为主题,做一次组内研究讨论活动。

2、青年教师培养教学设计研讨(王婷婷)

3、组织一次校内学生体育活动(拔河比赛)。

六月份:

1、上好夏季体育课,做一次组内教学研究活动(以课题研究和垫上练习为主)。

2、田径队成绩测试,运动员定项定比赛目标。

3、体育考核工作结束,做好质量分析。

七月份:

1、做好期末学生评价工作。

2、组内总结和下学期体育工作计划。

2017年春小学体育工作计划二 送走冬日的严寒,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本学期我将会更加严格要求,总结不足,吸取经验,反省不足,用新的理念来强化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勤于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地发展。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制定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

2、以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3、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总体目标

1、逐步探索科学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落实《条例》

2、继续以教科研为先导,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争创学校的体育特色,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三、具体工作

1、不断健全科学的管理体系

今年我校将继续去年的体育领导小组,使体育工作管理形成网络化。即校长分管教导体育教研组长体育教师各班班主任和学生。实行各级逐步下达计划,再实施,最后总结的工作流程。在工作中不断调整管理体系,力争使今年的体育管理工作做到了常规化、制度化、科学化。

2、常抓六认真

今年将继续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六认真,使之形成常规,做到检查与不检查一个样,体育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力争本无意外事故。体育教师要严格对照《教学工作常规十条》和《师德规范》以及《体育教师岗位职责》上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杜绝了体罚与变相体罚。

3、抓好课外活动

(1)、今年继续抓好学生新的室外操,进一步规范眼保健操,并于5月份举行全校广播操比赛。

(2)、做好一年一次学生的身体素质测试,做好登记、分析和总结工作。

(3)、学校召开一年一次的春季田径运动会。

(4)、根据学校的特点与教师的特长,学校组织一个校级田径队和一个球队:运动队每周一、三、五必须训练1.5小时, 在5月份的区田径运动会比赛中成绩要求比去年有提高。另外,在学生平时的活动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好苗子,组建了运动队梯队。在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抓训练、又要抓学生的思想,一有问题应及时与学生谈心、与家长联系、向领导反映。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体育工作具体安排情况:

3月 跳短绳比赛

4月 跳长绳比赛

运动安全计划范文第5篇

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辅助降低血糖,并且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和延缓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身体活动还有助于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脂和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糖尿病可累及机体循环、神经、泌尿等多个系统,引起多种并发症,进而从不同角度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不适当的身体活动形式和活动量有可能给身体造成多种损害。因此,糖尿病病人的身体活动管理,应在全面的疾病诊断和运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个体的病情、运动能力、参考并结合有关临床治疗措施来制定。糖尿病患者应该协同医师或健康管理的专业人士共同制定个体化的身体活动计划。比如由于心血管病等并发症造成运动能力受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针对病人血糖调节、脏器损害、体液平衡、用药等情况的变化,运动计划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身体活动的安全。糖尿病患者的锻炼计划和运动处方应以日常习惯性活动量作为基础,逐渐增加到设定的身体活动量目标,并根据患者的运动反应和病情变化,对目标和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

糖尿病患者活动时,可选择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耐力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下肢活动受限者可进行上肢和躯干肌肉练习,如俯卧撑、撑墙、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已患有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合理选择运动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生意外伤害的风险。比如合并足部溃疡者,可选择上肢运动和下肢肌力器械练习;合并肥胖者,可选择下肢负重少的自行车运动和游泳等;合并自主神经损害或使用β受体阻断药物者,运动中的心率和血压反应异常,因此应以RPE量表(即运动感觉量表,也称主观感觉疲劳程度评定表)把握运动强度更可靠(注:本刊2011年11月号《运动促健康,量化很重要》一文中详细介绍了RPE量表)。

此外,功能性锻炼和体育娱乐活动,可结合生活、工作的具体条件和环境来实施。在没有运动禁忌,即运动能力没有受到特殊限制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身体活动的推荐量与普通人相同。日常活动较少或风险较高的患者宜选择适宜强度来制定身体活动目标。总活动量的设定也应以个人病情和体质为基础。

总的来说,糖尿病病人的身体活动一般应达到中等强度,即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为了保持和增强肌肉代谢血糖的功能,我们鼓励糖尿病病人从事各种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先从中低负荷开始,每组肌肉练习8~10个重复。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负荷和重复数可以逐渐增加。当训练负荷较大时,同一组肌肉的练习应隔日进行。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糖尿病病人的病情不同,发生运动意外伤害的风险也不同,应采取不同医学监督和风险控制措施,其中需首要关注的问题是防止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1)增加运动量时的进度安排:增加运动量和强度时应合理安排进度,以保证运动安全。对于运动伤害风险低的患者,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一般需要1~2个月;风险较高的患者则需要至少3~6个月。

(2)在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运动反应和病情变化,并对运动计划做出必要的调整。对于风险高的患者,应多做运动前评估,医学监督下的运动适应期需更长,运动过程中应进行更频繁的随访。

(4)预防运动中出现低血糖:糖尿病病人参加运动初期,建议有同伴陪同,并随身携带糖果备用。如在晚上运动,应增加主食的摄入,以预防发生夜间低血糖。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在运动前应避免将胰岛素注射于运动肌肉,最好选择腹部。

在初次运动和改变运动量时,应监测运动前和运动后数小时的血糖水平,如运动时间长,还应考虑运动中的监测。根据监测的血糖变化和相应的运动量,可酌情减小运动前胰岛素用量或增加主食摄入量。运动前血糖水平若小于100mg/L,应进食主食20~30克后再运动。有些患者运动后低血糖的影响可持续48小时,必要时应增加运动后的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