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医保结算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院 账款
一、医院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1)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财务人员及相关的医务人员对应收账款的监管不够重视。一直以来医院都是属于政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相对简单,但随着日益变化的新环境下,该制度已无法适应,在应收账款控制方面更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缺乏,使住院病人的医疗费未做到及时催缴而导致病人欠费越积越多,增加账款收回的难度和风险。
(2)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及医保政策的变化而导致应收账款的延期支付和拒付。随着我国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渐形成,医保资金占应收账款的比例逐渐增加。当期的医保款在次月不能及时收回,致使医院的资金不能得到正常运转。医院完全按照医保要求进行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病人病情的千差万别,医院诊疗以治病救人为原则,危重病人极易导致费用超标。而现行医保制度对病人的医疗费用总额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一旦费用超出,医保部门必然会扣除,医院只得承担扣款部分。
(3)其他与患者之间形成的应收账款。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在抢救110、120及其他送到医院紧急救治的危重病人时,开通绿色通道所产生的医疗用费;单位发生重大事故,以工伤形式就医的医疗用费;以医疗纠纷、医疗事故为借口,长期在医院不出院或出院不结帐病人的医疗费用。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不结算逃费出院而形成的应收医疗费用。
二、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应收账款会占用医院的资金,降低医院资金的使用效率。应收账款会虚增医院的业务收入,夸大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管理者的决策。应收账款会增加了医院的风险成本,不利于医院的正常运营。医院在核查应收账款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确认病人的住址、联系电话。催收账款十分被动,容易造成坏账。
三、如何防范应收账款存在的风险
(1)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根据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结合患者就医和医保政策制定相应的医疗费用结算制度,如绿色通道结算制度、工伤单位结算制度、纠纷病人结算制度等,并按患者不同的身份分别挂账,及时将挂账信息与相关部门沟通。制定严格的欠款回款制度,并把应收账款的收缴与财务人员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奖金挂钩,制定奖惩机制。
(2)做好入院预交款工作。在患者入院时,住院收费处应详细记录病人的信息。医务人员应明确告知病人及其家属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估算其在住院期间所需正常的治疗费用。按照预设,足额缴纳住院预交款。
(3)完善医院的信息系统。设定欠费警戒线。财务人员每日将信息系统显示的所有达到应收款警戒线病人的信息归集统计,并根据其填写催费单交予管床医生,由管床医生交予病人家属。使其及时知晓住院费用情况,督促其及时补缴住院预交款,预防欠费的发生。
(4)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应收款对账工作。财务人员月初及时统计上月所有应收的医保款。掌握医保结算各项规定和考核办法。在社保局划拨的医保款到账之时及时核对、登记,统计出未到账的医保款。分别制定延期支付与拒付医保款信息的表格,为医保款的催缴做准备。做到与医保部门及时结算,及时汇款,既减少医保结算的错漏发生又加速了医保资金的收回,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
(5)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对于久而未收回的医保款,积极地通过电话催款、实地催款。查明原因,防止数据错漏影响后期应收医保款的统计,确保款项的收回。查明医保拒付的原因,减少因自身错误造成的医保扣款损失。并对因违反医保规定而造成的拒付款损失列入医护人员绩效考核的内容。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财务管理 专项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63-02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投入逐步加大,乡镇卫生院的转型逐步完成,政府监管部门对乡镇卫生院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乡镇卫生院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尽快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显得十分迫切。
一、当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财务管理目标设置不当,落实医改管理目标转型不够
作为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解决“吃饭”问题是前一时期乡镇卫生院的主要目标,“保吃饭”成为卫生院运行的重要目标,形成了以增加可支配收入为中心的运行模式。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政府卫生投入的加大,“吃饭”问题已不再是乡镇卫生院生存的主要矛盾,原有的管理运行模式亟需加快转型。
(二)财务管理机制模糊,制度缺乏
目前,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没有一套真正的财务管理制度,一些单位虽然有名义上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只涉及一些报销和费用审批及岗位责任制等方面的管理,缺乏会计方法、资产管理及账户处理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指导意见,更没有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工作组织架构不完整,往往仅表现为财务人员的职责,没有科学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和流程。
(三)财务人员业务技能不强,适应会计环境的能力不足
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已经实施,计算机系统与会计软件也不断更新,对会计人员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部分会计人员业务技能不强,满足于完成会计记账工作,应付财务报告的报送,而核算基础薄弱,甚至账目不全、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四)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差,审计人员大多为兼职,审计专业技能不足,手段单一。审计流于形式,往往仅是应付上级检查做资料,不能起到日常监督、全面监督、客观监督的作用。
二、医疗业务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资产管理不实
1.固定资产管理不实,资产产权不明,无固定资产日常维修、维护、保养措施,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较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缺乏科学的论证,报废手续不完善、转让手续不健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报废不报批、处置不报批,账务不能及时处理,不能执行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资产不实,账实不符。
2.药品等存货采购环节、管理环节存在不足。(1)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药品采购、入账、入库等环节不规范的现象,财务人员仅仅起着账房先生的作用,直到付款时才通知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不能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进行监督。药品等采购无制度或虚设,不能根据使用量及业务的周期性合理测算采购周期、采购量,出现部分品种存量不足,部分品种则长期积压,甚至到期报损。资产周转率低,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2)乡镇卫生院药品等存货存放条件不足,仅能做到防盗窃等,不能完全满足药品存放对温度、湿度等环境要求。(3)忽视部分用量小、金额小、使用频率低的抢救药品、器械的日常管理,缺少日常维护,过期、毁损后不能及时补充,增加了可能风险。(4)盘点清查制度执行不严。一是盘点周期长,不能及时发现存货损溢情况。二是盘点范围不全面,仅重视在库药品等物资的盘点,忽视可较长时间使用的低值易耗品以及采取领用制度的非单独计价的材料物资的盘点。三是因医疗单位业务的特殊性,盘点时药房药品不能完全禁止流动,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盘点数据的准确。四是部分存货存在购销差价,盘点价格设计时不能兼顾,造成盘点仅能反映一种价格结果,盘点结果的分析利用受到限制。(5)乡镇卫生院存货中的药品、卫生材料等普遍不能分库保管,分库设账。随着药品零差价制度的实施,药品差价率已基本不存在,其出售收入仅是购进成本的补偿,无增值收益,而医用材料却存在差价。且医用材料的使用及收费方式多样,有的不能单独计价收费,其使用直接构成医疗成本的净增加,有的却可以单独计价、单独收费,有对应的收入补偿方式。新会计制度要求药品以购进价核算,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消耗成本,不同补偿机制、不同差价率的存货不加区分地保管与使用,不利于成本核算,也不利于便捷准确地计量存货价值。
3.货币性资金控制不够。一是收费处的现金收入常常不能做到按日足额送存银行,月末核对收入账现象普遍存在,资金被循环挪用风险大。二是收费处找零备用金设计失当,收费员之间无统筹使用机制,有的过少,不能满足日常需要,有的过多,占用资金且安全隐患大。三是银行存款由出纳人员进行对账,依赖于出纳人员的职业操守。
4.应收医疗款管理欠缺。乡镇卫生院应收医疗款主要有两块,一块是医保机构待结算款,一块是病人欠费。对于病人欠费往往能有效控制,但对医保机构结算差额核算与管理有待规范。
(二)预算编制规范性不足、执行力不够
在乡镇卫生院,预算的编制是非常随意的,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甚至存在无预算现象。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更不理想,哪里需要就往那里贴,资金管理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所属门诊医疗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管理不到位
乡镇卫生院所服务的社区人群居住分散性特点决定了其下设门诊医疗服务部、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这些站点的管理基本上处于财务承包、自负盈亏、定项劳务补助等原始形式,而其财务收支过程基本上不受乡镇卫生院控制和监督管理。过度医疗行为、收费欠规范行为时有发生。
(四)信息系统控制设计不足、重视不够、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以信息化为手段的管理,在乡镇卫生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收效甚好,但部分卫生院信息系统运行仍存在不足。一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医疗业务财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数量不足,对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限识别能力弱;二是会计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将会计系统软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规划,财务软件与医院内部管理软件,新农合结算软件、医保结算软件、救助结算软件、离休病人结算软件的系统平台各异,数据不能共享,各系统信息成了信息孤岛;三是对各系统的维护、升级困难,各系统提供商不能提供后续服务,乡镇卫生院又缺乏相应专业能力,系统功能不能满足新的业务流程、业务环境、信息需求,甚至数据错误不能得到纠正。部分数据的提取利用仍需手工加工汇总,给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减少管理薄弱环节的对策
(一)明确财务管理目标任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
随着医改制度的实施,乡镇卫生院生存和吃饭问题已从制度上得到保障,依法组织收入,合法合规并坚持节约的原则使用资金,进行准确的核算,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与效果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任务。对此乡镇卫生院应有足够的认识,领导应将财务管理纳入重要工作视线,围绕财务管理目标任务强力推进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加强职工管理重要性的思想认识。保证每个职工均熟悉财务管理意义,并主动参与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明确每一部门、每一岗位的管理职责,知晓并履行各自岗位的管理义务。全体工作人员应明确财务管理工作人人有份、人人有责,不单纯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二)加强人员管理技能培训,建立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
1.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方面会计制度依赖财务人员正确的执行,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依赖财务人员正确的把握,会计信息的提取和有效利用依赖于财务人员正确的处理与加工;同时会计人员还肩负着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责,应充分掌握财务管理技能,向领导层建议管理措施,起草管理方案,推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这些均要求会计人员掌握并及时更新会计知识管理理论。另一方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广泛实施要求财务人员掌握更多的计算机知识,信息化系统中嵌入的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的有效地发挥作用,需要正确的授权制度和操作人员正确的操作,财务人员应首先掌握,为管理信息系统有效使用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2.加强资产保管使用相关科室技能培训。对各岗位、各部门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技能培训,明确责任。(1)药房、药库等存货保管科室除实物安全外还应培训入库、出售、领用、退药、调药、报损、盘点等各个环节注意事项。近效期药品设专架存放,关注药品的有效期;品设专柜保管,需冷藏药品加强冷藏温度的监控;抢救药品存放位置应保证容易识别、容易取用;零差价药品、单独计价的材料、非单独计价的材料等管理要求不同存货,应分库保管,没有条件的应分架存放,单独设账。存货保管科室应定期盘点,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追查存货毁损原因,落实责任,因制度设计原因的优化流程,建立制度的优化机制。(2)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加强上岗前培训、使用操作规程培训,限制非专业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操作。建立维护保养计划、设立账卡,明确保管使用责任。
3.加强收费部门的现金收费管理、票据管理、退费管理的培训。建立缴费制度、对现金收入的缴款制度、找零兑换限额制度,保证收入及时入账,资金安全完整。
4.加强医保结算制度的培训,对医保结算限额、次均费用、结算办法、结算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医保结算差一方面表现为可以收回但金额待定的考核性结算差,这部分结算差主要应与医疗服务人员沟通医保考核办法,规范服务方式,保证考核结果,且应单独设置账户、单独核算。另一方面包括能确定不能收回的永久性差,主要有:(1)医保次均费用、日均费用超支等款项,降低医疗费用,防止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是医改目标之一,医疗服务单位应依据患者病情需要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药品滥用,医疗过度,落实医保政策,减少这一结算差,对于实际发生的差额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正确反映财务结果。(2)违反医保政策发生的结算差,应及时追究责任人,由责任人赔付。
5.信息管理系统的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涉及到医院业务开展各个层面的管理控制,每个岗位、部门不同的操作权限,实际上是业务流程的控制环节及信息的访问限制,各权限设置不能交叉,权限不能转授于不相容职务者。同时要加强学习,确保信息系统控制有效、信息安全。
(三)建立成本核算制度
建立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管理制度,应将成本目标、核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与职工充分沟通,保证全部职工目标一致、措施得当,重点确保安全、降低消耗、控制支出、挖掘潜力。对公共卫生服务应将重点放在公共卫生经费的使用产出效果评价上,在达到预订的目标效果基础上降低支出成本。医疗成本节约、公卫资金使用效果的提高应与个人收入挂钩,以调动增收节支、提高效益的积极性,推动医院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实行全面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是国家对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全面依法预算的编制是国家对乡镇卫生院的明确要求,是乡镇卫生院组织收入、实现支出的年度法定依据。乡镇卫生院应将批准的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形成部门、岗位预算执行责任体系,同时应考虑业务周期性、时限性因素将年度预算细分为季度、月度预算,实施分期预算控制。财务部门应加强与预算执行科室的沟通,运用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资料监控预算执行情况,采用恰当的方式及时向领导层和各预算执行部门报告和反馈预算执行进度、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促进预算的实现。对预算的执行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建立考核制度,切实做到奖惩分明。
(五)加强对下属站、点的财务管理
对下属站、点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全面监管,建立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落实责任制度,保证财务收支规范,资产安全。
(六)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设计评价制度,执行审计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新业务的开展,均应对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对制度的执行过程及结果应建立日常的财务管理审计监督机制,并辅以专项监督,明确监督程序、措施。对发现的问题应依性质、严重程度、处理权限及时报告或反馈,落实改进措施,对相关责任人依制度进行处理。
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及基本医疗服务是乡镇卫生院的基本职能。乡镇卫生院基于职能定位,加快管理目标转型,努力查找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设计,保证医改资金的高效使用。实行让社区群众受益这一医改目标,同时也有益于乡镇卫生院的长远发展。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完善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广大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不断的探索和改进。
关键词:医保监管;科室合作;经验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071-02
医保农合定点医院作为医疗、农合保险制度实施的主要载体,承担着贯彻执行医保各项政策,并按规章管理与使用好医保基金的责任,这是保证医疗、农合保险基金运行和管理的关键环节。医院的医保科室在细化医疗、农合保险政策上面除了监管保证资金的合理规范应用,还应在某些程度上保证入保患者的最大利益,我们在平时工作中总结发现,临床科室对医保政策的实施执行、对医保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保费用涵盖范围、比例、内容有部分认识盲区,我们除了加强宣传,尝试与临床科室在平时工作中就建立一些长效机制,提出相应监督管理对策,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期间,我院肝胆外科在院的医保、农合手术患者。选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双镜联合十二指肠镜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共450例进行评估。
(二)方法
分别在患者入院至手术前、手术至手术后、到出院的过程中医保、农合费用的产生及项目的合理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及监管。
(三)依据
评估以《河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药物目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卫生部各类临床路径以及相关药品说明书等为依据。
二、结果
450例患者经过科室间的合作协调,明显降低了医保违规事件的发生,医保费用产生合理,医保信息完善有序,加强了合理诊治,确保了患者的利益,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三、体会
作为医院的医保科室,认真执行医保政策和各项管理标准,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和协议执行情况,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各项医保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是我们的主要工作之一,通过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补充及完善各项措施,使我们能更好地服务医保农合患者,更好地服务临床一线科室。我们选择一个科室进行跟踪评估监管,这种建立科室间的协作关系、互相信任,能更加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做好我们的工作。
肝胆外科新入院的这三类手术、医保农合患者,从一入院,由科室通过培训的护士确认患者医保、农合身份,向其介绍医保、农合的登记办理工作,对相关的医保、农合政策,骗保的严重性进行宣传告知,必要时可协同办理相关手续。从入院到手术前跟踪其费用产生情况,主要为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各项检查,科室医保联络员与管床医生相互协调工作,从医嘱开具、医嘱执行、重大检查审批、病程及谈话记录体现等各方面做到自我评估,术前我们再统一检查,有问题积极纠正。
患者手术期间产生的费用基本是手术费、麻醉费、输血费、耗材费等,这三种手术具相对手术成熟度高、耗材单纯等特点,我们对相关费用的产生行术前家属告知,对于不理解的患者可行术前医保手术相关费用、耗材告知谈话记录签字,其中对相关自费的药品都须签署自费药品使用同意书,重大耗材进行申请,确保费用产生的合理性及相关文件的及时性。
患者术后恢复至出院期间,相关使用的药品及检查进行规范,若恢复过程中出现相关问题,需要特殊检查,告知患者家属的同时,医保联络员与管床医生相互协调,对于换药、出院带药等方面适时提醒避免漏操作及误操作,出院前告知患者结算时所需要的单据及证件,评估患者费用产生是否符合临床诊治路径。
最终结算时,患者在科室满意度评价方面加入医保报销满意度评价,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是我们最终的工作目标。
临床一线医生平时工作量非常大,可能存在对医保相关政策的掌握不够或对政策理解存在错误,医嘱漏开、病历书写不规范,自我保护下系列检查及治疗中出现过度诊疗等行为。我们从医保政策宣教、与科室沟通协作、设立医保联络员、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各方面,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进行监管,发现不合理情况及类别,做出针对性改良方案。当制度细化成可操作的程序,又变成了习惯,才能更好地为医生及患者减负。通过这种相互协作,科室明显降低了医保违规事件的发生,医保结算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我们将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科室。
参考文献:
[1] 胡红.新时期临床科护士长参与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效果[J].综合医学,2014,(1):382-383.
[2] 李方,刘智慧.医保护士执行《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刍议[J].护理学杂志,2008,(7):57-58.
[3] 李林.完善医保监管措施强化医保违规事前防范[J].中国卫生经济学,2011,(6):18-20.
[关键词]医院;医保管理;医保会计核算
[DOI]10.13939/ki.zgsc.2016.35.157
随着医改政策的出台,全民参加医保的覆盖逐步的扩大,而人们又对看病就医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垫付的医保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大。这就无形中给医院医保收入的确认和账务处理增加了难度。以往的医疗卫生制度是一定时期下的产物,对于信息量庞大的现在再也不适用了,原有的医院医保会计制度不仅无法加快医疗机构自身的发展,为患者及自身提供方便。反而会压制其生长。医院医保会计制度自身的缺点和局限在实践中逐步显现。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在新医改形势下不断进行医保会计制度更好地创新。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医院作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载体,医保管理的好坏对医院有着重要影响,关系到医院、患者的切身利益。医院只有通过加强医保管理,并进行正确的会计核算才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疗消费透明度,使医院的管理效果出现明显的进步,并保障医保政策在医院的正确执行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 医院医保会计核算现状
我国医保体系的建立是从试点开始,逐步推广,因此关于医保并没有制度性的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报表式样等供各地参考,只有《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8〕116号)中提出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原则上参照《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执行,参照《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计制度)核算”的指导性意见,各地只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科目体系和报表式样。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医院的具体规定会出现差异,医保制度的执行力度也就相对不足。此外,医院现行的医疗保障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一般为:患者住院交纳预交金时借记“库存现金”,贷记“预收医疗款”科目;收到医保管理部门总额拨付的统筹金额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医疗款”或“其他应收款”;医院确认患者在院期间业务收入时计入“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借方,贷记“医疗收入”;最后患者出院结算时借记“预收医疗款”“应收医疗款”,贷记“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如果要补结算差额,则计入“库存现金”借方,若为退结算差额,则计入“库存现金”贷方。然而进行这样的账务处理后会发现会计核算科目比较单一,医疗保障部门的统筹费用全部在“应收医疗款―医疗保障统筹款”中核算,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各医疗保障部门欠医院的金额,在具体操作时容易账目混乱,不能清晰地反映会计业务中的具体内容和特殊情况,不便与各部门对账,无法满足医院会计业务核算的需要。
2 医院医保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领导对医保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医院重效益轻管理,部分医院未成立相应的医保管理部门,使医保管理同医疗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责任不明;部分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不熟悉、不了解,在执行政策过程中会出现问题,甚至可能误导患者。
(2)对持他人医保卡到门诊或住院检查治疗管理不到位。一些非参保人员为了个人住院不掏医疗费用,就通过关系以参保人员的名义办理住院手续,让医疗保险替他们出钱。甚至还出现医院与参保人员串通的情况,开具假住院证明,通过办理正常的医保住院手续挂名住院,套取医疗保险基金。
(3)信息管理水平较低。虽然一些定点医院在医疗保险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方面给予了必要的投入,但信息系统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各医院普遍缺乏对医保相关业务的统计分析,不能为医院医保工作提供宏观和微观的数据支持。
3 强化医保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联系
新医改制度之后,医院医保会计制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会计成本核算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1)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加强财务人员医保知识培训,提高医保理论水平和财务专业知识。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使财务人员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自觉维护和执行财会法律法规,抵制各种违法、违规和违纪行为。
(2)规范医保账务处理流程。一是增设会计核算科目。为了提供详细的会计信息,应在“应收医疗款”科目下增设明细科目。审报统筹金额,审核扣款;医保保证金。业务发生时,医院按实际垫付的统筹金额:借:应收医疗款――审报统筹金额,贷:医疗收入。如有不合理费用,医疗保险机构扣除时,此部分费用应向医疗保险机构索要相关文件,并报医院管理层审批。有责任方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应收医疗款――审核扣款;不追究责任,由院方承担时,借:医疗,药品收入,贷:应收医疗款――审核扣款。月末,将其转入应收医疗款――审报统筹金额。月末,应收医疗款――审核扣款应无余额。二是对于医疗保险机构预留保证金的,应建立“医保保证金”往来科目,每月拨款时,将医疗保险机构实际扣除的保证金从医疗保险机构的往来账中结转至此往来账。在下一年度医疗保险机构统一拨付上年保证金时,予以结转。
(3)强化医保资金管理。医保资金是医院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财务部门应协同医保部门共同强化医保资金管理。不仅要配备财务管理能力强、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财务人员来负责医保结算事务,尽量提高医保资金的汇款速度,而且应设立专门报账人员,对医保的回款事项定期整理,及时发现问题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将滞留的资金及早收回,从而减少医院资金周转压力。当医保费用超过总控费用时,其实质是无法收回的应收医疗款,要根据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视为坏账处理,在清理和核对后,报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坏账准备中冲销,如果坏账准备不足,可留作下年度计提后冲销。
4 规范医保账务处理流程
医院财务部门对应招收医疗款项要按各医保经办机构、各医保险种、会计核算年度,设立二级、三级、四级明细科目,以应对各医保经办机构、各医保险种的不同结算方法,这样便于及时更正和查询各年度、各医保险种应支付的费用,避免因业务量大、时间长而造成的漏账。
5 建立健全医院信息化建设
医保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久性、系统性的工作,需持续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合理分配给信息化建设预算资金,以保证医院信息化系统平稳正常运行,并实现与医保、新农合系统的无缝对接,并指定专人负责,定期对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药品字典、项目编码进行维护,及时更新因政策改变而费用标准变化的项目。满足即时结报的需要,确保即时结报的结算金额的准确性,高效性,避免发生因系统问题而产生医保结算差额。医院应加快医保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优化结构布局,强化医保会计核算,提高医保管理部门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民众满意度促使院内各项工作协调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医院,促进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地发展,人们对于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有了新的要求。所带来医疗费用的增长也成了医保的负担,而数据的更新速率变快,也给医院医保会计核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各医院应该在新形势的医改下,实施新的医院医保会计核算,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结合先进的计算机系统,弥补不足之处,有效推进医院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保基金 拒付风险 预控管理
现阶段实施的医保管理机构常态化管理措施之一就是医保基金拒付。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致使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致使基金拒付风险以及基金资源出现流失,其原因就是定点医院检查不合理、用药费用的增加,同时还会因医保病历质量存在一定缺陷致使不合理收费现象滋生[1]。基于上述原因,在定点医院实施预防管控医保基金拒付问题具有一定必要性。
1.加强组织机构以及拒付风险预控机制
1.1对机构设置和功能的分析
可采取成立医保拒付风险预控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并设立主管院长以及职能科室。以相应的医保政策作为依据,与医院自身运营状况为前提,从而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方案[2]。同时,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对医院的诊疗情况以及医疗服务水平进行有效监督;此外,还需有效评估基金运营环节以及风险,对拒付现象进行有效的管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使拒付风险水平获得最大化的降低。
1.2对拒付风险的预警以及通报进行分析
成立风险预控管理委员会,并适时的举办医保工作会议,主要讨论临床科室医保服务的质量问题以及医保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综合实际对现阶段的医保风险管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将现阶段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隐患进行辨别,从而制定预防措施,并召开会议在全院进行通报,以使全员做好应对准备,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以及规避,使基金支出更为合理化,并能够提升医保管理质量[3]。
2.对拒付风险原因的分析
2.1对违规费用的分析
对于定点医院而言,一般都存在超范围用药和检查、未实行对症用药以及检查、多次重复性收费、没有完善的病历记录、不在医保范围内的疾病却按照医保的标准办理等多项违规行为,其同时也是拒付费用项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其中,最为重点的项目就是超范围用药以及检查。
2.2对超定额费用的分析
现阶段的定点医院中,对于医疗保险的项目也逐渐地增多,加之各种其他因素的制约,导致医疗费用不断增加,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人均统筹费用超标。除此之外,还需在贵重药品以及高支耗材的应用上加强控制,以使医疗成本以及超定额费用有效地降低[4]。
现阶段的医保结算体系中,有三种形式,分别为定额结算、项目结算以及单病种付费方式。其中,在医保拒付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定额超标现象,因其所涉及的金额较多,且涉及的医院也较多,所以对管理造成了更大的难度。
2.3对用药超标现象的分析
医保政策具有相关的规定,对于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开药量不得大于30天。而现阶段医院中,在医生做出诊断后,对患者的病历没有进行完全的记录;此外,因门诊病人过多,导致没有办法对其药品的开药量进行统计;医务服务人员对于医保的政策也不是很了解;医保所涉及的人群待遇水平不一,致使患者出现多开药的违规现象。此外,在患者住院期间,多使用辅药品,违背了医保的规定[5]。
2.4未有效实施之前同意制度
医保制度中,有相关规定说明,在患者应用自付或者部分自付药品费用时,必须获得患者或者其家属的同意,并需签订知情同意书,若未进行签署,患者有权力对不知情费用的支付进行拒绝。此种现象,在医院中也曾有案例发生。
3.对拒付风险进行有效干预的分析
3.1对拒付风险教育的分析
对医务人员做好拒付风险的相关培训,从而使其对拒付风险的因素以及根源有透彻的了解,并系统的学习病历质量、临床用药方法、治疗检查、合理收费以及门诊特病等,与此同时,还应深入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与医疗损害相关的内容,使医务人员的拒付风险意识以及责任得到强化,将法律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避免拒付风险现象的出现。
3.2对拒付风险质控的分析
完善责任制度。在医院中,需详细的制定医保绩效管理守则,实施科主任负责的制度,使其对医保管理指标进行重视,并在药品所占比例、平均住院日以及均次统筹费用上加强监控,从根源上遏制医院的不合理收费,使宏观调控制度发挥其一定的优势。
抓住重点。在医院中,还需对主要干预的项目加强关注力度,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避免出现过度治疗的现象,导致拒付风险的发生率增大。以达到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提高的目的。与此同时,还需对监督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总结分析,并实施公示制度,以达到警示全院的效果。
充分应用网络优势。在对患者进行查询时,因患者较多,查询时耗时较长,在此过程中,充分应用计算机网络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查房制度,减少查房耗时。与此同时,在对患者的身份、疾病、收费以及告知书的审核上更加的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拒付风险的出现。
对医院的规章制度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在管理中,需要按照科室的顺序,每月定期的统计以及处理全院的医保数据,以使科室在调控管理上更据可靠性。此外,医院还需每半年统计分析临床科室各项指标有无超标的现象,并上报院部,医保管理机构根据医院每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兑付保证金。
4.对医保基金拒付风险预防措施
4.1加强政策培训
现阶段,城乡医保尚未统筹完善,对于保险的管理制度也都不相同。而进行医疗制度的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靠方法,在新医改的实践中,做好政策的培训是真的基础所在,同时也能够达到使医务人员拒付风险意识强化的效果。在加强培训的环节,需要对风险的管理目标进行明确,有效地进行自我约束,以相关政策为前提,提高对参保患者的服务质量。
4.2加强风险防控
在医院管理制度的运行中,需要有效监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质量,在发现拒付风险的隐患时,及时指出并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使医务人员对风险辨识能力提高的目的,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避免拒付风险现象的出现,从而使医保管理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4.3加强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的职责就是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并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在医疗服务基金的使用上,医院就应该从自身出发,做好自我监督,使医疗质量得以提高。此外,还需对质量控制环境加强重视力度,对不合理的治疗应坚决杜绝,创新临床路径,使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得以减少,并使医院基金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最大化的提升,最大达到医院总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目的。
5.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医保制度已经有了全面的实施,但是在此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需要医院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医保政策的培训学习,使医保制度能够深入人心,在用药方面加强管理力度,最大化的降低医院的违规操作现象,并与患者间加强沟通交流,获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使医保制度得到更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王继伟,夏挺,韩雄等.军队医院地方医保基金使用监管指标集的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1,06(12).
[2] 曲刚,崔盛楠,唐加福等.医保基金支出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影响因素分析――以大连市医保基金为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4,19(2).
[3] 沈世勇,李全伦.论医保基金收支中的承诺兑现――基于制度可持续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