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数学教师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25-02
随着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各地的教育改革也随之而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課程改革的关键因素。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学生教学的主体,提升其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构建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关键因素,以及当前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先进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数学核心素养是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核心素养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将教育作为学生知识获取和情志成长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数学核心素养也是基于现有的数学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新兴数学教学理念,通过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在活动的经验积累中不断总结和思考,从而形成相应的数学课程体系,并且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根据相关理论指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机、知识获取、学习态度和信念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出发,数学核心素养需渗透于数学教学课程的设计理念、设置内容等方面。可见,数学核心素养的产生,是构建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结构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融入数学核心素养,并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而推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才能灵活应用数学法则和方法。通过对我国各地师范院校小学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在搜集对比各地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设置的资料发现,不同地区的专业课程在内容、难度标准方面都各不相同,甚至一个省份的不同城市的专业课程内容和难度都差距较大,造成不同地区师范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流动性不强,适应程度不等。
二是随意性较强,通过对多所师范学校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对比发展,课程内容差异较大,很多小学数学专业的教学内容都是通过汇总数学教师平时的教学经验而得出,导致很多师范院校毕业的小学数学教师,所学的数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学校对小学数学的课程难度定位过高,加入了中学数学的知识点,与小学数学的实际内容切合度不高。
三是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较差。小学数学教师最终的教育阵地在于小学,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理解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等特点。小学数学教师在已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不但关系到教学内容,而且更能展示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所以,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要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培育其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综合教学素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指导,很多学校让学生自己寻找实践单位,学校缺乏管理和指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敷衍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极大影响了学生毕业后在实际教学中的实践能力。
三、国际上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
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未来小学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也间接影响了小学生的未来数学素养。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意识到小学教师的重要作用,将教师教育作为教育战略的核心内容。所以,很多国家小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已经完善和成熟,这为我国小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2008年美国针对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发现美国大部分师范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相差甚大,缺乏统一的标准,与我国当前的情况十分相似。当时,美国教育机构针对此情况收集了全美80所师范院校的教师课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并且,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突出小学教师教育的实用性和基础性,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培养,从而增强教师在就职前的教学能力发展。
四、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一)制定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统一标准
针对我国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在设置上存在随意性的情况,应由教育部门制定统一的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标准,并且组建一支由教研人员、基层小学数学教师等组成的调研队伍,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结合数学学科特征和知识重点,筛选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再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标准,为各师范学校提供设置小学数学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方向和指导。
由于制定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标准,将作为以后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训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其操作性,将标准细化,并且针对每一标准提出具体的实践建议。比如,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含的知识和技能部分,分别说明与小学数学教育有关的知识内容,以及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具备的具体技能,帮助小学数学教师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从而促使其在编制教学方案、传授知识时能够围绕核心素养展开。
(二)小学数学教师课程设置结合实际需求
在设置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设置的课程内容很多都融入了高级数学的知识,与小学数学的关联度较差。高级数学的设置虽然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师在就职前的理论知识水平,扩展了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视野,但是如果脱离了小学数学的实际需求,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小学数学教育工作难以推进。所以,设置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时,要合理分配高级数学比重,紧密结合小学数学需求。
(三)强化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实践
【摘要】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本质性要求。因此,新时期在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切实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积极探索相应的培养措施,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探索中应该保持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各个相关学科都应该积极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师在探索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高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对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将其理解为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并最终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可以说,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既不是其所掌握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也不单纯指代数学学习能力,而是关乎数学知识、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认识等,是一种衍生于基础数学知识又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高于数学知识的综合素养,能够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呈现出的本质和中心思想加以反映,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持久性和整体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对全面推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一定要加强对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创造能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环境,逐步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积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逐步提升学生妥善解决各项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基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的欲望,有效发挥数学教育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讲解“垂直和平行”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创设如下教学情境:“请同学们将两支铅笔向空中抛出,然后让它们掉到桌面上,看一看能够形成什么样的图形?”问题提出后,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有效调动,然后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所抛出的类似于“平行”或者“垂直”的情况。这样,教师将学生从轻松的游戏情境中带出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导入“垂直和平行”方面的相关知识,使得学生能够对这部分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且探究核心素养也能获得良好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积极倡导引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式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将不同的W习方式应用到学习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实现对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索数形结合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针对低年级学生无法深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情况,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用圆圈代表动物的头,用竖线代表动物的脚,在画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多了或者少了就及时进行修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作用,进而产生学习数形结合学习方式的兴趣,并且其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三)逐步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新时期教师在探索数学教学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需要,积极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将形成性评价、动态评价、静态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评价方式相结合,保证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效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提供相应的指导,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
以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为例,教师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并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探寻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小组由于学习思路不同,解题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以及小组学习活动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并要求小组成员分别对组内成员进行评价。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客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加强对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
小学阶段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是保证数学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加以培养,数学教师就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教给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让教师能够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其中,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持。唯有如此,小学数学教师的执教能力才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正确认识,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并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才能够保证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科素养;小学数学;抽象性;推理性
数学思想是数学逻辑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能够使数学教学工作更富有生机,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数学教师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应该加强对数学思想的融入。
一、小学数学中数学教学思想的发展历程
在我们国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不例外。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
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初期,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教学思想得到了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将“小学算术”课程更名为“小学数学”。小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习到一些先进的数学思想,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21世纪初期
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政治、文化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义务教育也将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将数学方法和内容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以便能够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融入了更多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使教学工作变得更重视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站在教书育人的层面进行考虑,使数学学科教学更多涉及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充分考虑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从学科素养和育人层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思想进行分析
1.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抽象性
从数学学科的素养层面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抽象性是十分显著的,教学思想的抽象性能够将数学问题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其抽象性的具体表现就是,具有相同量的两个不同事物,可以采取相同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
从育人层面看,数学教学思想的抽象性,能够让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的抽象性的过程中,让学生站在数学问题的角度,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把握。将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抽象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让小学生从精彩的事物中将有效的数学量进行提取,并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将数学问题中的其他干扰问题进行排除,加强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本人在“认识线段”的教学中,拿出弯曲的毛线问:能把它变直吗?谁来试一试?有学生握住毛线的两端,轻轻一拉,就变直了,进而将线段的定义引入: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2.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推理性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推理性较强的学科。数学学科能够凭借推理进行判断,并证明自己的结论。数学学科的推理性也体现了它的育人价值。小学数学中的推理,很多时候就是进行数的运算,这个过程会让小学生积累新的经验,并掌握新的知识,得出新的结论。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本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学生都能够拥有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但是站在学科核心素养和育人的层面,本人相信,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常规知识中的局限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时,本人让学生进行了以下判断:(1)太阳在西方升起;(2)三天后下雨;(3)2020年的2月有29号。这里的(1)是绝对错误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所以无可能性;(3)可以借助闰年的计算公式,2020能被4整除,所以是闰年,闰年的2月有29天,所以(3)是正确的,有绝对的可能性;(2)因为是对天气的判断,所以不一定会发生,但也有发生的可能性。
3.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数学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思想中的模型思想,主要是在学生理解数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将数学知识与外界事物进行联系,就需要用到数学模型思想。这个过程是先从现实生活或者教学情境中将所包含的数学问题抽象出恚并利用数学知识建立关系,完成建模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质量。例如:在学习“数对”时,本人为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座位票,座位票上写着座位的行和列,要求大家能按老师安排的座位,对号入座。由“行”和“列”所组成的座位号就是数对。这就对“数对”的初步定义进行了介绍。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思想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作用,也有着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数学教学思想的分析和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需要广大同仁共同努力,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范叶飞.学科与生活:学校体育课程的二维向度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管娅萍.小学数学教学智慧形成原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
[3]曹培英.从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育人价值看数学基本思想[J].课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应当理解为小学生通过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一种综合能力。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具体的知识技能,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能力。它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在数学基础技能上进行升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传达的是数学的本质与思想,是在学习数学基本知识中形成一种综合性、持久性和整体性。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直接相关,它对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的本质、学会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息息相关。数学素养是指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做一个会思考、会关心的社会公民,并能够理解数学在社会中的地位。
二、小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1.建立新的数学概念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因该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并且在数学的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授学生培养正确的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成长是小学教师应该确立的一个基本思想,学生的每一堂课都是应该充满着激情与智慧的,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创造、探索、交往等综合过程。教师的上课过程也是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内容,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扔飞镖比赛,每组各三人,每人有三次扔飞镖的机会,最后让学生算出两组的在总成绩,成绩算得对且环数最高的组获胜。像这样的游戏,很多教师仅仅给获胜者奖励,而对失败者则没有奖励。其实,这样输掉的那组会很不开心,有可能他们算数也算对了,只是没扔好,就是败了,即使学会了知识,但是他们也会很难过。所以老师要给获胜者奖励,同样也要给失败者奖励,因为他们也学会了知识,值得拥有奖励。让学生在快乐的心情中获得知识,记得更牢固。
2.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新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教与学,而应该是从实际出发,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走进生活实践中去,通过社会实践强化数学知识,突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教师也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探索研究,丰富自身的数学实践经验。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图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学习的是组合图形,课本中的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家买了新的房子,计划客厅安装地板,然后通过图片,计算一下他家应该买多大的地板?”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在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的时候,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学会测量一下自己家整个房子的面积,并画出图来交给老师。这样的作业不仅有趣,还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让学生懂得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3.推动学习方法的转变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一步一步地推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好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培养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就是教师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小学阶段,W生的求知欲望比较高,同时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很难集中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自主去探索,教师只负责监督。例如,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先看书,然后告诉老师班级里的男女生各占几分之几。
合作性学习就是小组合作学习,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一般都是比较难的问题才会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也会建立学生彼此之间的友谊,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索,这比老师直接教授效果要好。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小学生的成长,它贯穿着小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定义,提出了几点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数学教学 问题教学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是思维的“艺术”。问题是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理念要求及教学策略方法进行有效“承载”的“平台”。问题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重要方法之一,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解答问题等活动,其动手、思考、推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锻炼。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案例已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重要抓手。著名教育学家刘文东指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当前基础知识学科的发展和有效教学活动的进程。”小学数学教师要将教学目标、重难点等教学要点,作用于问题之中,借助数学问题载体,实施实效手段,实现教学相长。在传统小学数学问题教学中,教师经常“就问题讲问题”,忽视问题内在特性,轻视能力培养功效,导致问题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问题教学应充分重视,认真研究。
一、抓住问题生活特性,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与现实社会、生产生活等关系密切。生活性,是数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显著特性之一。近年来,我在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设置、编排体系、案例内容等方面的研析中发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与小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息息相关的问题和内容,小学生在学习感知时能产生“亲切感”,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利用教材内容的生活应用特性,在问题案例教学活动中,多向学生展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数学问题,通过声情并茂、真实生动的数学案例,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靠近学生内在情感“发展区”,将小学生吸引到问题解答活动中,主动探知成为自觉行动。
如在“分数类应用题”问题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分数知识过程中,对分数的数学意义和性质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但对其生活应用特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此时,教师设置“小王看一本300页的书,第一天他看了整本书的二分之一,第二天看了剩下的一半,请问小王此时没有看的部分占整本书的多少?”、“售货员王阿姨在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到60元,现在知道其中一件商品赚了20%,另一件则亏了20%,请问王阿姨卖出去的这两件商店是赚还是亏?说说理由。”等生活性的问题案例,让学生进行感知分数知识点方面的活动,获得对分数知识内容的深入认识,内在学习情感受到“调动”,主动参与解题的欲望得到“挖掘”,切实推进了此方面问题案例教学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师在生活性问题案例设置时,要贴近学生认知情况,切忌设置偏离和超越小学生认知实情的内容或案例。
二、抓住问题探究特性,开展解题探析指导活动
著名教育学家陈苏芹曾经指出:“问题是数学的‘精华’,应将问题解答方法讲解作为自身重任,坚持实践融于问题教学中,提高探究分析等学习能力。”问题教学,不是为了解答问题,而是为了传授解题技能,“授之以渔”。新实施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把解答问题的技能传授作为问题案例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环节,进行有效实施和深入开展。因此,在数学问题讲解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问题案例解答的探究特性,将问题案例讲解的过程变化为问题解答技能传授的过程,发挥教师“传到授业解惑”的主导作用,对解题方法运用、解题策略的设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讲解,提高小学生探析、解答问题的技能和素养。
问题:有一根长为■米竹竿,全长的■插入土中,露出外面的部分占全长的几分之几,露出来的部分有多长?
在上述问题案例解答中,教师采用“先探究(学生)―后探讨(师生)―再归纳(教师)”的三段式教学法,学生探究分析问题条件,认识到该问题设计意图是“利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需要运用的数学知识点是“分数乘除法的知识”。师生进行互动探讨,教师引导交流讨论,学生进行解题,师生归纳总结。
上述解题过程中,学生在自主探究、师生探讨、教师指导等环节中,对该问题解答的方法和策略有了深刻掌握,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锻炼,较好落实了新课改的目标要求。
三、抓住问题综合特性,培养综合解析问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