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美育课程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这项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在项目开始之初,就召开主题为“统筹优质教学资源,构建良好运行机制―北京联合大学支持北京市小学开展学校特色发展项目(即手牵手项目)”的推进会,决定推进项目有序高效开展。此项工作由师范学院牵头,相关学院全力配合,与7所小学开展有效合作,针对小学需求开展教学实践,支持各小学特色发展,同时从中探索出卓越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生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摸索教育教学共同育人规律。
一、支持小学特色建设的教学实践
一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全面落实高等学校支持北京市中小学特色发展工程,全方位、多样化和深层次地推进7所小学的体育和美育工作,全力支持他们的特色建设。
首先,对各个小学进行认真分析,了解他们的不同需求,进行规划,形成校园文化品位。例如,针对朝阳区黄胄艺术实验小学的艺术特点,选派优质师资,对美术类的国画课程进行重点打造,通过重点教学、专项培训、请名师交流指导、开展教学观摩和学生作品展示等一系列教学实践,该校国画课程渐入佳境,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学校艺术设计系教师和学校教师也很欣喜,在2015年6月的成果展演中,大部分参展的国画作品是黄胄小学学生的,这是在我们专业教师和学生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已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小学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其次,将各小学的体育美育、校本课程和艺术展演等深度融合,拓宽小学教学渠道和内容。一般情况下,受学校条件所限,小学校本课程相对单一。在支持小学特色教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高校教学优势,把小学体育美育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积极参与艺术展演等活动,加以宣传和提升。各个小学领导纷纷表示,这项工作既丰富了校本课程,又使小学生得到高水平的体育美育教育,并在文艺展演中取得很好的成绩,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是小学、学生、家长和高校的“多赢”战略。
最后,进行一年的教学工作试点后,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规范课程体系。2015年6月,通过对前段教学工作的认真总结和教学论证,我们果断减掉教学实践中不受欢迎和效果不好的一些课程,将针对各小学的课程规范成7大类(体育类、音乐类、舞蹈类、科技类、美术类、心理类和国学类)25门课。每类课程都有2~8门课程供小学选择,教学形式包括自然班授课和社团两种。各小学可按照需求和条件与我们协商选定课程,统一排定课表,认真按照课表进行教学。本学期,我们每周会组织各专业优秀教师和师范学生300余人次,进行约120门次的课程及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特色课程达5 000多课时,认真做好小学生的体育美育教学工作。同时,我们即将出版“高参小”系列教材11本,不断巩固教学成果。
二、探索基础教育卓越师资培养规律
卓越师资是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期盼,在“高参小”项目运作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高校与小学形成合力,即联合育人机制,一方面对这7所小学来说,高校教师和师范学生认真教学,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他们的体育美育素养。在这个深入教学一线的实践环节,我们将锻炼和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教育教学实践技能和掌握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规律的卓越师范人才,因此,我们要在这项工作中善于学习和总结,不断探索基础教育卓越师资培养的规律,总结提升。
关键词:大学音乐;公共课;美育;渗透;途径
早在战国时期,荀子就在《乐论》中阐述了音乐的教育意义。荀子指出,音乐可以使人“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故乐者,治人之盛者也”。同时,音乐也是一门听觉艺术,可以让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达到净化思想、启迪心灵的目的。鉴于音乐具备如此重要的功能,我国的高校应当充分开掘音乐课程的教育职能,以塑造出更多素质全面、身心和谐的现代化人才。
众所周知,音乐中的美感既是无处不在的,又是难以言表的。音乐之美,需要听者体验到音乐所营造的意境,从而获得心灵上的升华。所以说,“美育”是音乐教育格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音乐教学仅仅局限于传授基本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不能触及到音乐的内涵层面,将较大地影响到这门课程的教学实效。音乐课程应该成为发现美、接近美、认识美的一道“窗口”,使学生在艺术海洋中获得身心的熏陶。大学音乐公共课需要发扬“美育”功能,积极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身体健康。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美育理念,这是我们必须予以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在此,本文总结出以下几点途径,以期促成大学音乐公共课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编写教学方案
长期以来,大学音乐教学桎梏于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其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师生未能领悟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仅仅将知识积累、技能培训作为唯一的方向。诚如上文所言,音乐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还要使他们获得美的感悟,得到思想上的“滋养”。美育的效果看似是隐性的,却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将来的人生历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音乐课程应当首先摈弃旧有的教学观念,从社会现实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明确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唯有如此,大学音乐课程方能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具体的教学工作。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就应当以教学大纲为依托,结合教学环境等现实因素,致力于编写出一份合理的教学方案。由于大学音乐教材更新速度较为缓慢,教师所编写的教案可以吸取其中的思想精髓,并适当融入一些现实性的因素,从而保证了教学内容不至于陷入枯燥、老套的境地。此外,由于公开课程所面对的学生来自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各自的音乐素养、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这时候,教师就应当在编撰教案的过程中,尝试着多吸纳一些共通性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真正融入到教学环境中来。
二、注重音乐欣赏教学,采取“比较模式”
欣赏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大学音乐课程不能缺少欣赏环节。只有通过身心投入的欣赏过程,学生才能进入到音乐的意境世界中,获得切身的思考与体悟。大学音乐公共课程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载体,营造一份视听多元、极易感知的欣赏氛围。音乐作品、尤其是一些经典名曲,总是与特定时代、特定群体因素相关联的。在欣赏这些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事先介绍作者、作曲年代、创作缘由等相关资料,以便学生能够更快速地理解音乐的表达内涵。教师在选取欣赏模本时,要体现出“兼容并包”的特点,最好能囊括古今中西的优秀作品。特别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欣赏这些极富“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将有助于学生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坚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从古到今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中西之间也是“有分有合”。美既是各逞其态的,又是统一的。大学音乐课程应当采用“对比法”,让学生自觉地发现异同,树立起多元视野下的审美观。比如说,名曲《梁祝》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既包含不同的乐器演奏方式,也包括节奏、旋律上的改编,抑或是时代因素、国外因素的融入。教师可以播放不同版本,让学生进行对比式的体验。这种教学方式将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并有助于发展创新型思维能力。
三、提供充足的交流机会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模式往往是单向、线性的,无法形成良好的“传递――反馈”机制。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也陷入到枯竭、干涸的境况。教师不知晓学生的现实需求与心理期待,学生在课堂上找寻不到自由表达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必然会大打折扣,音乐课程的教学成果也会极其低下。
大学音乐公共课程应当创建起一个和谐、灵活的师生交流模式,让教学资源和各种意见、观点可以在两者之间自由地流动。例如说,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份宽松有度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之上学生可以大胆地表达想法、发挥创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缓解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沉闷气氛。比如,师生可以组织一场班级性质的“表演会”,将教室看做一个模拟的舞台。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身的音乐才能,这时候教师既是一名评委,更是一名观众。对于学生所表现出的音乐热情,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在这种双向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会更加紧密,学生的音乐兴趣与思想素质都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薛丽春.《论音乐美育功能的发挥》[J].艺术百家.2006(1)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 北京大学
1 关键概念界定
1.1 通识教育
从规定性定义来看,学者李曼丽等就将通识教育表述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就是通识教育,其实严格来说,通识教育并不等同于素质教育,也不等同于自由教育。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既不等同于自由教育,也不仅仅指素质教育,它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基本知识、技能、实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1.2 课程设置
国外学者舒伯特认为“课程设置是指学校或其他机构安排的课程的整个范围和特征。它也可以指在既定时间里,如一学年,一学期,四个月或一段特定时间里安排的那些课程。”我国学者吴新颖说到:“课程设置是指学校选定的各类课程的设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则包含了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两种课程结构。
2 中美著名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个案比较分析
2.1 美国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共分为七个领域,即外国文化领域、历史研究领域、文学和艺术领域、道德推理领域、科学领域、定量推理领域和社会分析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十几门到数十门的具体课程,每学年提供的核心课程目录都会有所不同,以2010-2011学年为例。
表1
表2
哈佛大学要求每位学生至少应修习并通过32门课程才能毕业,其中核心课程即通识教育课程至少要修满8门,占整个学士学位应完成的总学习量的25%左右。除此之外,所有的哈佛学生还必须学习外国语文、英文写作、数量推理这三个通识教育范围,但不属于核心课程的必修领域。
2.2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
北京大学通选课分为6个领域,即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哲学与心理学领域、历史学领域、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领域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并采取逐步建设和不断更新的方法,计划课程规模为150至200门,并且每年更新其中的10%到15%,以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可供选择的通识课为例。
北京大学规定本科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2学分。理工科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领域至少要修满两学分;在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要修满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在其它三个领域分别至少要修满两学分。文科学生在数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领域至少要修满4学分;在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要修满两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在其它三个领域分别至少要修满两学分。此外,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还包括全校必修课,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和军事理论5门课程。
3 总结与启示
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中美两所著名大学在课程设置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掌握多种领域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在课程设置的具体细节上有所差异,比如划分的课程领域不同,笔者认为哈佛大学的课程领域更全面;课程所占比重也大不相同,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所占的比重较大。此外,中国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以公共必修课和素质教育课程为主。通过比较分析,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给中国大学提供了启示意义。
美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不只是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几门专业以外的课程,而是要从思想上认识实施通识教育的意义及目标。开课的数量与通识教育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如果开设的课程不能彰显通识精神,那么这样的课程只能是专业教育的附庸。由此可见,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只有像美国一样,真正体现通识精神,才能使学生免于成为某一专业的奴隶。
此外,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师“通”,学生才能“通”,教师的态度与通识底蕴关系到一所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成败。因此,教师只有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具备良好的通识教育素质,才能成为通识教育的合格教学者。
参考文献
[1] 李曼丽.通识教育—— 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8.
美育意识淡薄不仅表现在校方队美育的重视不够,还表现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对于审美的认识不够。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大多院校的教育理念重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旨在就业的需求。职业技术院校大都秉持就业先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授课主要是让学生爱好并熟练掌握一些特殊的技术技能,就可以轻松应对毕业时的工作问题。从就业的角度看,用人单位不仅限于获得一个简单的人力资源,更要求所用人才具有创造精神的真善美合一的化身,能够融入并建构企业的品牌文化,掌握“直觉的知识”。从课程设置方面来讲,诸多的人文素质课,比如美育方面的课程,通常都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选修课,课时量少,随意性大,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全凭少许学生的兴趣和意志来参与。原本美育方面的师资力量薄弱,有品位高质量的美育老师更是少之甚少,如此稀缺的授课老师却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常常只能授之于美学理论之相关枯燥的哲学辩题,教学模式非常单一,很难在实践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上课的学生即越来越少,选修课也只是半途而废,任课老师也只能作罢。应该说,美育的教学工作对任课老师要求很高,深厚的美学理论基础是基本,丰富的人文知识和综合的艺术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各职业技术院校审美教育活动开展甚少,某些院校甚至对审美教育相关活动根本置之不理。如此一来,职业院校的学生审美能力严重匮乏。那么,出现许多学生面对设计图纸可以在技术上津津乐道,却在品赏上哑口无言也不足为怪了。
纵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很难与主流文化和主流审美观念融合,大都流于形式,不过是把美育把美育当作学生课外活动链条上的可有可无的填充,草草了事。在践行国家在文化审美教育政策方面展开工作被动而拖沓,为吸纳商家赞助,将商业娱乐引入校园,重热闹的外在形式而不在意活动的教育本质和功能。审美教育以感性娱乐为基础,“把感觉材料联合为完整的形象”,但本质在于理性知觉的教育活动。职业院校在进行庸俗的商业娱乐活动,虽然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感性刺激和娱乐,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但是其对于学生背后的审美感官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譬如,正流行在全国各个学校的骑马舞,源自于韩国歌手PSY《江南Style》(GangnamStyle)里的舞蹈。此舞蹈简单易学,采用一种挖苦、嘲弄的手法,制造搞笑效果,引起广大观众的喜好,然而,其在制造搞恶的笑料同时,不仅否决了大学生的审美理解,更会使学生产生道德模糊的意识。大学生如果长期追求这种庸俗感官娱乐,满足于快餐式的低俗审美文化和标准,就会使他们的审美能力弱化甚至扭曲,以丑为美,在道德素养上更是一种无形的冲击,难以树立学生崇尚善良的仁义道德。
职业技术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在美育教育方面只一支重要的力量。然而,学工工作的中心似乎局限于对学生道德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和引导,在美育方面并无大的施展。《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提到:马克思不仅有美育的思想,而且丰富和精辟,这毫不奇怪,在他的全新的一般世界观指导下,他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也提出了全新的艺术观。……个人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也毫无疑问占据应有的位置。因此,作为对职业技能院校的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引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注重美育与思想教育的融合,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素质、观念,而不是把他们培养为一个简单的“工厂机器”。如今,90后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他们热情好动、奔放自由,大量说理教育为主的传统教育,不仅政治化倾向严重,而且难以满足90后学生的心里接受需要需求,并容易产生逆反情绪。这就要求我们,顺应学生的心里特点,采用生动形象的审美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让美的感受和需求融入他们的心中,构建和谐美好、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或者没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他的人生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技术精湛,专业精通。然而,在情感认知和道德规范上却犹如一张白纸,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从长远角度来看,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的缺失对于中国人才的健康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美”是多样丰富的,这就要求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应该追求多途径、高效能、全方位的综合效应,从具体的现实出发,尽可能开创适应职业技术院校90后学生并被其接受的方式方法,将审美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和教育的现实工作中。
(一)设置审美教育必修选修课
要想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审美教育程度,从校方领导、教师,到学生都必须加强对审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审美教育的理念,增强审美教育的意识。审美教育理念应遵循马克思所揭示的“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人类实践活动原则。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在保证德育课时的基础上,适量增加美育课!对于职业技术院校来讲,将美育课程设置为一门必修课难度较大,但是成为一门必修选修课却是有可行性的。在美育课程选择上不能只是简单地开设单纯美学理论课程,而是应充分地将艺术、美学理论、美育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通过学习美学和美育理论,让学生了解美的本质,美的对象特征和规律以及审美价值观,以此来引导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通过实践来表现真正的美。这就对审美教育的授课老师从思想、学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面对师资短缺,院校若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或许可以从政工系统中培养一部分专业师资力量,既节省了成本,又是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高标准高水平地构建一支美育师资队伍,树立审美意识,将美育在潜移默化中参透到教学中。大教育家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没有与美育无关的。”因此,专业老师也应注意自己的审美修养和意识,会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并影响学生的观念,如理工科类学科,讲究对称对称美;技术类学科,讲究整体和谐美,比例美。如此稍作延伸,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丰富规范校园文化活动
“美是难的”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总结如是说。但是,美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具体形态,包括三个方面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存在!因此,我们感受美和接受美的教育触手可及的同时也难以形成规范!真正的审美教育,应该排除功利性,不为就业,不为私心,囊括美学文化的追求,高尚的人格和情感特质、精品艺术的鉴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仅仅依靠学科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反映高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中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及活动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载体,展示美,表现美,学生在其中感受美、体验美和欣赏美并激发他们创造美。因此必须长期并不定期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让美包围整个校园,处处都是美的气息感染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审美意识的教育
关健词:湘西传统美育资源;语文教学;应用;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2-02
作者:欧艳君,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湖南,吉首,416000/欧朝军,长沙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008
具有浓郁的湘西民族风情的音乐、舞蹈、美术、工艺、歌谣、建筑、服饰、饮食、自然风光、民风民俗等构成了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是指湘西地域过去历史上形成延续并积递下来的,而且对现实及未来都有潜在影响的自然的社会生活的和艺术美的,一切对形成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能力有用的物质和非物质因素。[1]这些资源被广泛运用到旅游、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解决部分青年就业问题,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语文(指湘西民族地区小教大专班语文教学,后同)教学带来了独特的审美情感。
一、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背景
(一)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顺应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展示考察成果。[2]湘西传统美衣资源分为湘西传统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和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3]是应用于语文教学中珍贵的本地文化瑰宝。
(二)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新世纪培养小学教师的要求。小教大专班学生毕业后承担县、乡、村农村小学教师工作,如何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许云昭在五年制专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教科书《语文》序中指导出:按“全科型”模式培养这批学生,即使他们成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能够承担小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基本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研和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发展潜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专科学历”的小学教师。[4]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小教大专学生专业综合素质。
(三)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顺应了湘西小教大专班教学要求。将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渗透在小教大专语文教学中既能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素养的与湘西州农村教育及新课标相适应的合格小学教师。
二、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湘西民族地区学生熟悉本土的风土民情,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关注本民族的兴盛、发展。语文教学中将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具体围绕湘西歌谣这一传统美育资源展开:
(一)结合表达与交流的教学要求收集整理湘西歌谣。
湘西歌谣在湘西一代流传甚广,他们祖祖辈辈形成以歌会友、以歌联姻的习俗。每逢节庆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赛歌。歌谣内容有生产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人物传说歌、儿歌、杂歌等,反映湘西人民勤劳,善良、勇敢为追求幸福生活努力拼搏的精神。教师可以广泛发动学生到家乡去找歌师;到图书馆去借阅相关资料;到网上去查找相关内容;采用走访、座谈等方式收集整理湘西歌谣。通过学生的积极行动,把能够反映湘西的人文、风情、民俗等内容的歌谣展式出来。例如:
烟子烟,莫烟我,
我是天上梅花朵。
猪夹柴,狗烧火,
猫儿洗脸笑死我。
学生在收集、整理、走访、座谈的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锻炼了他们与社会交往、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挖掘分析特点。
课堂中要求学生从湘西歌谣的思想情感、艺术特色、表现形式三个方面学习领悟。如将收集整理的近百首歌谣,以四人为一组进行分析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经过他们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湘西歌谣的思想情感:歌谣内容集中反映湘西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顽强、坚韧、乐观、向上的精神。湘西歌谣艺术特色呈现出如下特点:常运用比喻、起兴、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增加歌谣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湘西歌谣的表现形式:句式一般以四句七字为一节,自然分段,通常一、三句或二、四句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们在挖掘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可以采用四句七字的形式创作歌谣,称作四句七字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体会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乐趣。
(三)结合课堂阅读,通过写作训练应用歌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5]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材中有诗歌和小说的篇目。老师可以首先介绍这些诗歌、小说的思想情感、文章线索、写作背景、故事主人公等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审美特点。然后在课堂内让学生即兴创作一些能再现课文里的人、事、物的内容。例如学习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篇课文,首先介绍这篇小说节选自沈从文的长篇小说《边城》,让学生了解文章体裁是小说,全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呈现出如世外桃园般美丽湘西世界――边城的环境美、人性美、语言美、。最后学生即兴创作四句七字歌,再现沈从文先生笔下美丽湘西世界。课堂上学生略作思考后纷纷发言,朗读他们的作品,赢得阵阵掌声,并被湘西电视台播放。他们的作品精彩纷呈,例如:
酉水河上一孤舟,
河流清澈水悠悠。
风和日丽碧波上,
鱼儿聚会浅水游。
凤凰吉首秀为美,
保靖花垣雄为美,
古丈龙山险为美,
山美水美人更美。
学生的创作激情被点燃,课堂时间有限,他们自己利用课外时间继续创作,交来300多首自创歌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写作能力。
三、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湘西歌谣呈现自然美、人性美、语言美等美的因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愉悦性等美的特点。学生在语文课中在收集整理分析运用歌谣的过程中能产生悦耳悦目、悦心悦志的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情感态度,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写、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思想观念等。[6]湘西歌谣的收集、阅读、运用可以是学生语文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的滋养,让他们学会关注周围的人、事、物,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又由课堂外回到课堂内,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有的学生这样写道:语文就像妈妈,教我如何长大。语文就像我们的眼睛,没有它,我们就是一位盲人,其它所有的知识,我们都不能看见,道出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真实感受。
(三)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崇高精神品格。湘西歌谣以反映湘西人民勤劳、勇敢、追求幸福生活的拼搏精神为主要内容,学生通过收集整理阅读鉴赏歌谣渗透于语文学习中,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四)有利于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歌谣,可以把以往老师教学生被动学、满堂灌的课堂氛围改变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问题,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教者神采飞扬,学者情绪高涨。
(五)有利于体现学生个性。歌谣的创作既可以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也可以是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他们呈现出来的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从中体现学生个性,他们的创作潜能得到挖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加强。
(六)有利于构建学生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运用歌谣,实际上就是一个创作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四人为一组自主交流,讨论完成,也可以独立创作完成,这个过程构建了学生主体,提高了学生探究能力。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本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美育资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又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参考文献:
[1][3]张卫民,黄文伟,吴文生.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构成及开发价值.中国教育学刊.2008(12)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