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人类生活发展的基本需求,其比例也显著增加。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关于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模式的研究,通过分析现阶段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及发展困境的原因,以探讨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模式,推动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困境;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6-0070-02

生态旅游包括旅游与环境保护两方面内容,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发展前提的旅游行为。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来讲,生态旅游主要包括单纯的旅游活动与自然及文化生态系统保护两方面内容,参与者通过生态旅游行为获取一定的原始享受,进而推动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促进生态旅游活动的深入发展。

 

1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的生态旅游思想古已有之,但生态旅游在中国实现其真正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依托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及风景区域的建设发展起来。据相关数据显示,仅1982年一年的时间,中国就建立了44处国家级保护区和24座国家历史名城[1],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就此建成,并成功的实现了旅游与生态的结合,并提出旅游开发需要将资源保护作为其前提条件,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效利用。

 

生态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群众对自然的欣赏能力,同时也推动了区域经济实现快速深入发展,但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晚,因此大部分生态旅游行为还停留在初级阶段,过分开发导致环境问题频发,造成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阻止了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也阻碍了区域持续发展的进程。

 

2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开展生态旅游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群众对自然美景的需求,同时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现阶段,人们对生态旅游还缺乏科学的认识与理解,因此生态旅游发展步履维艰,具体分析,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困境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2.1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破坏

从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角度分析可以发现生态旅游的最基本目标即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而环境保护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公益性,在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公益性价值体现相对不明显,因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性破坏,这种破坏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对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欠科学性导致的生态系统整体破坏,比如生态旅游景区的城市化发展倾向导致植被的破坏、景区内大量建筑物的建成导致自然景观的破坏使得原始生态区环境一去不复返、景区内的野生动物与植物也受到一定的干扰[2]。其次旅游景区内过多的游客以及景区内游客的不适当行为导致环境的承载能力下降、可持续发展潜力受阻。最后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旅游垃圾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对景区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旅游负荷较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

 

2.2生态旅游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生态环境受旅游行为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明显的恶化倾向,具体表现为:部分改善、整体恶化[3]。大部分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倒退的模式中,现阶段国家已经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为生态旅游行为的开展而受到严重的损害,有11%的地区出现旅游资源的退化。与20世纪相比,目前我国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总增加近11倍,全国总森林面积减少了近十分之一。中国许多旅游景点及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均出现环境退化现象,植被覆盖率降低、动植物生存范围缩小,甚至部分地区为繁荣经济发展,将铁路、公路等修到了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性。

 

2.3交通等因素对生态旅游活动发展的制约

生态旅游活动通常需要有发达的交通等条件做保证,交通状况能够决定旅游区域的综合运输能力,通常生态旅游区域与所依托的城市相距较远,因此交通条件的改善是旅游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但现阶段,中国大部分旅游区域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除交通条件外,旅游景区的发展还需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一定的资金基础是旅游景区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虽然具备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但受资金的限制,同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开发。由此可以发现,交通状况、区域经济状况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生态旅游区域的持续发展。

 

2.4生态旅游的基本教育功能缺位

真正的生态旅游应该是旅游者通过与自然进行亲密接触,引发感慨,从而自觉的保护自然、热爱自然,因此加强关于生态知识的教育活动应该是构成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但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发还缺乏专业的教育人员,且旅游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知识内容欠科学,教育宣传手段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游客对旅游知识的需求。另外在一些生态旅游景区内,很多导游并没有专业的知识,因此无法将景区内的地质地貌、生态系统、自然环境及动植物状况介绍清楚,因此游客无法有效认识环境,也就起不到环境保护教育的作用。

 

3生态旅游发展困境的原因探讨

首先,生态旅游区域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区域的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但现阶段,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时间较短,实践性较差,整个生态旅游体系不健全,因此其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还存在很大的缺位。另外,在生态旅游区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具备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的服务人员,比如导游等也比较缺乏,这些人员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区域的发展。

 

其次,欠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造成生态旅游区域的间断性发展。欠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旅游自身的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行为相比,更加重视环境、社会之间的相关性,只有不断的进行旅游机制安排,才能推动环境、经济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4]。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规划工作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规划理念的制定、规划的专业化程度等存在明显不足,过分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和对环境效益的忽视很大程度上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影响了生态旅游行业的持续性发展。

最后,生态旅游区域内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缺乏,不能有效推动生态旅游区域实现自身的新发展。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性开放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基本前提,但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行业中还较广泛的存在游客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现象,乱扔垃圾随处可见,很大程度上导致环境的污染与持续恶化,同时也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深入发展。

 

4生态旅游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生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坚持以环境保护意识宣传为中心,同时重视生态旅游教育、生态旅游

规划以及生态旅游法制管理的全方位发展模式。

首先,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中国的生态旅游业起步较晚,很多旅游者、居民及当地政府部门均缺乏对生态旅游的科学认识,因此加强关于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不断强化生态旅游的基本思想与内涵,同时借助多种宣传与教育手段、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旅游资源的保护对于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这种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旅游资源的破坏对旅游业及个体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印象,进而推动群众成为群众保护的主体,自觉的保护生态环境。另外还需要不断完善生态旅游教育机制,提高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中,尤其要重视针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教育,使其从小养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其次,强调生态旅游教育,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阶段,中国的生态旅游基础教育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新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充分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生态旅游教育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文化知识、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旅游基本规范等方面内容,其中文化知识与自然环境是推动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的重要前提,通过讲解有关自然与文化的内涵,来提高群众保护自然、尊重文化的意识,进而推动生态旅游业的新发展。

 

再次,强调科学规划,重视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重视科学规划的作用,只有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论证,进而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关的工作。在生态旅游的规划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将旅游景点的开发、基础设施的布局等设计与规划均建立在资源的承受能力上,进而推动生态旅游业实现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最后,强调法制管理,突出对生态旅游业的保护。现阶段,中国关于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机制相对薄弱,很多旅游景区出现旅游者不服从当地有关管理制度的现象,而且政府及当地居民受利益的驱使,还将一些生态脆弱的地区开发为旅游地,很大程度上促使旅游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活动。

 

5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对旅游者进行强化教育,另外还需要多方参与合作,共同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近些年以来,随着国家建设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生态旅游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国家旅游局也提出了以“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为主体的口号,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建设,很好的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加与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更深层次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路,郑向敏.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23-27.

[2]尹少华,何平,罗明春,等.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2(2):104-108.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位;概念内涵;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0日

一、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是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空间、资源因子利用和占有程度的有机综合体。生态位在内容和层次方面都比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因子、条件、结构和功能更具综合性,它内在地包含物种的资源格局、空间位置、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四个方面,是对这四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共识态关联与历时态演进的有机结合。生态位之所以能够成为物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态势体现,主要是由物种生理状态、外部环境条件、物种与环境联结方式以及物种与其他物种交互影响过程中所显现的特征决定的,以至于可以将生态位视为物种生成演进的基本方式。

与生物物种相类似,旅游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嬗变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结构机制和功能特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旅游产业发展并不是自发性的,不能单纯从区域体育文化资源状态角度,或者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去随意选择发展结构、发展形态和发展战略,而要统筹考虑旅游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市场和绩效的影响。因此,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嵌入于一定的资源结构和空间环境之中。各种组成旅游产业外部环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包括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制度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等;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科技因子;制度生态因子主要指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理地缘环境与自然资源。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通过对外部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的有效嵌入、组织管理与合理利用,旅游产业逐渐形成包括发展理念、经营体制、资金规模、市场机制、技术水平、市场结构、政策法规、人才队伍以及经济效益等的内部环境。正是内外环境之间的交互联系和催化互动,旅游产业不断形成自身的生态位基础。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旅游产业生态位包括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和行为层内容。精神层生态位主要指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价值标准和经营哲学等,是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旅游产业生态位的基础和原则。制度层生态位主要是指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物质层生态位是形成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和精神层生态位的条件,它往往能够折射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经营思想、管理理念等,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行为层生态位是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活动,诸如发展方式、组织经营、发展途径以及发展体系等。

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生态位会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和拓展外部关系。在此过程中,行为层生态位发挥主导作用,它通过改变与其他维度生态位的关系,提高旅游产业生态位内部的物能流转和信息传递,保证旅游产业生态位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实现旅游产业与外部环境关系最优化。随着旅游产业生态位趋于稳定,已形成的优势特色会不断丰富和聚合各类优质资源和生态因子,使旅游产业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成新的发展形态。产业形态是旅游产业发展内在要求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变动性特征。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旅游产业的形态种类单一,各种形态之间的关系也较为零散。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必须拥有必要的形态模式,当产业形态种类的结构和数量达不到旅游产业生态位发展要求时,丰富产业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形态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旅游产业通过学习和借鉴从外部环境获得其他产业已有的发展形态;二是旅游产业通过探索、总结、分析等方法,从内部催生新的产业发展形态。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业生态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要求较高,由于不同旅游产业形态进行整合的速度和效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对外部环境反馈信息的内化吸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验证、补充、整理和确认,进而会造成旅游产业发展迟缓。

二、旅游产业生态位现实审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转变,旅游产业市场日渐形成,经营内部不断扩充,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无论在体制结构、政策制度和人才队伍上,还是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上,我国旅游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旅游产业生态位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理念淡薄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发展理念是旅游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根本性、统摄性的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它既能够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也能够规范旅游产业的发展行为。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迅速壮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引导社会消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繁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不断突显。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仅仅被视为“满足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的产业,被看成游离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之外的边缘产业,这种观念既忽视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影响了旅游产业实效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造成旅游产业在发展模式上趋同其他产业、缺少特色优势;在发展层次上偏重于传统旅游模式,旅游相关产业、连带产业、辅助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发展形式上国有资本投入比例偏高,非国有资本所占比例偏低,资本结构严重失调;在发展规模上较之发达国家略显不足,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不足。一些地区或部门由于缺少发展理念的应有支持,不能够从整体上有效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生态位的格局状态,致使发展行为选择或多或少地脱离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制约旅游产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之间正常的关系联结和机能转换。

(二)发展政策滞后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政策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策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态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的实现程度,关系着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和提高。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各级政府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旅游产业的行业限制,不适应旅游产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需求;缺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全球意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政策体系缺乏保护和支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品牌的体育产品的塑造;由于受传统产业发展政策的影响,政策内容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体现得不够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时,过于强调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区域社会的关系,没有将区域旅游产业置于整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统筹考虑。也就是说,部分区域在处理自身旅游产业政策与国家制定的旅游产业政策之间关系时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也正是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以加强市场管理为核心、以规范发展方向为关键、以促进改革进程为基础以及以完善管理和经营体制为根本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体系也亟待构建和完善。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政策措施,要在继续推进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内容、完善体系,以便更好地提高旅游产业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结构失衡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结构是事物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既是要素之间交互联系的过程体现,也是要素之间动态作用的结果反映。旅游产业结构可以理解为旅游产业各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形式和比例关系。随着旅游产业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旅游产业的类别不断丰富,这些不同内容的产业类别之间会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而在发展速度、产品特色、服务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加之不同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的旅游产业结构会有所差异,即便是同一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层面,前者是指旅游产业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形式结构、管理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后者是指某一具体的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资本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微观结构是旅游产业物质层生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结构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特定的组合方式和排列方式,它通过决定旅游产业的内容层次、结构,塑造旅游产业的功能机制,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过程和发展绩效,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整体演化。这种影响态势也将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而日渐明显。概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业态结构失衡、所有制结构失衡、项目结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四个方面。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以及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继而分析了湿地旅游资源现状及其在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湿地旅游资源存在的问题的提出整改意见,以期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一点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湿地建议

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而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一、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湿地是介于陆地和水生系统之间的过渡带,以其高度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与农田、森林并列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湿地不但在维持当地生态平衡和为一些珍稀动植物(特别是水鸟)提供野生生境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显示出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我国湿地类型多、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为湿地旅游提供了优越的资源基础。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现状

(一)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现状的概述

海滨湿地资源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环境容量小,干扰抗逆性弱的旅游资源,而施于其上的人类活动复杂,所以旅游开发要以生态安全为指导,注重开发模式的选择以及功能区的划分。目前湿地生态旅游仍以观光游为主,年接待量较低,旅游开发模式单一,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尚未完全突现,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寻求能够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是海滨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研究

1.湿地旅游资源现状

尽管湿地旅游带尚处在旅游大发展初期,但湿地旅游已经初具规模,除开辟的湿地生态旅游路线和湿地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不少旅游地域已进行了初步的功能分区,由单一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成为可供观光游览以及娱乐的生态旅游区。

2.湿地旅游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1)湿地生态旅游主题不明确,景点知名度较低

湿地资源在国内首屈一指,但由于对自身优势挖掘不够,一直处在较低的开发层次上,主要表现为旅游项目单一,形式简单,内容缺乏新颖性。湿地旅游的主题不明确,没有形成较高知名度。

(2)存在社区居民与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现象,环境有待提高

周围征用的湿地滩涂成为普通农耕用地、水产养殖地,仅留下所管辖湿地在保护区内呈孤岛状,大量珍贵物种资源在无形中流失,生态环境遭受破环。

(3)较少的资金投入抑制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这远远不能满足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强度与规模。而且在项目经营上多为单一形式经营,缺少统筹规划。

3.针对湿地旅游问题的整改意见

(1)加大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旅游体系

在各景观带大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同时进行交通线路的选定、连接,逐渐向轴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集观赏、参与、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方位的旅游综合体系。

(2)统一开发与分区管理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分散的对同质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势必形成混乱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在统一开发的基础上应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施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缓冲区对旅游项目和游人密度进行严格限制,只允许从事观光、科普活动,并采取定时、限量放人进入。

(3)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

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是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其内容应对经营者、旅游者、社区居民等进行协调与控制,对湿地自然保护区各种动植物,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对象如何进行管理、保护与救护,对游客安全如何保证,对突发事件、火灾险情如何应对,以及各项奖惩制度如何落实等。

(4)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

目前,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但在大量引进高层专业人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对有关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短期培训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特别是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生态素养,使他们在旅游中起到引导与示范作用。

(5)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基本保存完好,受污染程度较轻,发展旅游业或多或少的会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应在湿地旅游区内,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内,对湿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对生态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不断地分析和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与补救,确保生态旅游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结论

湿地旅游伴随着生态旅游的热潮正在兴起,目前我国拟建和己建的大型湿地公园和旅游区有20多处,可见湿地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对于以自然资源—海滨湿地为基础而展开的海滨湿地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具有环境保护的色彩,因此,本文以生态旅游和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对海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开发保护进行分析。

通过对江苏海滨旅游开发条件和海滨湿地资源的评价,可以得出结论:江苏海滨地区区位、经济背景良好,海滨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其保存的完好程度和生物多样性等多项指标在国内海滨湿地资源中首屈一指,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但由于该区开发时间较短,资金有限,加之湿地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因此在开发上选择以海滨湿地观光旅游为主,集中力量开发级别较高的湿地旅游资源,其他作为后备景点培育,同时将社区参与环境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一个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君,江苏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开发的初探[J].资源产业,2000(9).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文化课程;文化性;生态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094-02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而如何切实提升旅游文化课程中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与实务能力,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其切入点是对旅游文化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而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生态课堂已势在必行。

一、旅游文化课程的现状

传统的旅游文化课程作为旅游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涵盖了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宗教、教育、建筑、服饰、风尚习俗、文学艺术等多方面。但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影响,很多教育者在传业授道时,将旅游文化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义为仅是向受教育者传授旅游文化知识,而与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联系不紧密。作为最直接传播知识的载体——教材,内容选取不严谨、大量雷同、风格相近、内容陈旧的现象非常普遍,而对“文化”的不重视和不系统更是各类教材的通病。在我国的导游资格考试体系中,旅游文化课程并未被单列为考试科目,仅作为导游基础知识的一部分。应试者普遍认为,从未来就业的角度来看,从业者对旅游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重要,这直接导致了应试教育环境下“文化教育”的缺失。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现状也必然严重影响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我国旅游业及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导致了旅游文化课程长期忽略文化的存在感与时代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造成了旅游文化课程偏管理、轻文化、重传统、轻发展、重讲授、轻实践、重灌输、轻互动的现状。

二、旅游文化课程的灵魂:文化性

旅游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人们容易将“管理”在相关旅游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重要性放大,于是旅游教育似乎顺理成章的被贴上了“经济+管理”的标签。在今天,经济不再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的唯一标准,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提升,探求和感悟旅游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以旅游教育的文化性更应该被强调。旅游文化课程同样在经历着这样的转变。

(一)“文化”是旅游文化课程真正的内涵和外延

旅游文化(tourism culture),是指一种包容并蓄的文化形态,它包含着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游客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以达到促使旅游业自身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目的。细化到旅游产品的范畴中,它是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观念等方面相互促进与发展的文化体系。在社会文化的范畴中,它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这样诠释旅游文化课程——“旅游”代表学科性、“课程”代表专属性,而“文化”才是旅游文化课程真正的内涵和外延。

(二)强调“文化”有助于发现并掌握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律

以文化为主线,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民族文化、一般行为习惯、历史传统的方法,认知地区性、民族性差异给旅游产品的制作、包装、销售、推广、创新带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以文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不足、以文化在地区性差异中的互补作用弥补不足,以求在具有指导性的旅游文化课程中,发现旅游文化课程教学规律和发展趋势,构建文化与旅游产品相联系的科学体系。

(三)强调“文化”有助于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品味

将文化放在旅游文化课程的核心位置,自然也会使课程具备文化的相关特征。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中国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是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思想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大师张

年多年研究精髓于一体。如果在旅游文化课程中作为传业授道解惑的一部分,向被教育者传达的文化讯息,能够恰当地将旅游课程和中国文化串联成体系,深化旅游文化课程的内涵,使旅游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旅游文化课程的品味自然随着文化的传播与深入人心而获得提升。

(四)强调“文化”可以提高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

文化作为现代人日益需要的精神食粮,供求均在增长,但仍呈现求大于供的状态,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按收入等级分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的统计数据看,自2007年以来是每年均有所增加,且呈现增长加快的趋势。在旅游教育中,增加对文化的关注、提高对文化的投入已成必然趋势。旅游文化课程在旅游教育中的地位将随着学科内部对文化的重视而提高。

三、生态化: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构建的必然趋势

要想真正发现并掌握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规律,切实提升旅游文化课程品味,必须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而旅游文化课程的生态化,则是构建旅游文化课程新体系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文化课程的建设应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文化课程应与时俱进

现在的课程内容,如康玉庆、何乔锁先生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化》、韦燕生先生主编的《中国旅游文化》都仍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对现代旅游相关文化鲜有提及。而发生在旅游行业中的许多热点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如步行旅游、单车旅游等体现了现代人对自由、坚韧的向往。又如房车旅游、帐篷旅游等体现了现代人对独立空间的渴望。再如当下最普遍的自驾游,早已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质、放松精神状态最平常的旅游方式。这些旅游发展的新形态,都反应了旅游发展的多样性和“个体化”趋势,但并未成为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旅游文化课程的与时俱进。

(二)构建生态课堂是创新旅游文化课程的核心

旅游文化课程也可以与“生态”概念完美的契合。“生态旅游”一词是由iucn(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之后生态旅游的目标亦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同时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型教育构建成为旅游文化教育走向未来的发展方向。旅游文化作为“生态”的母体,它为“生态旅游”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土壤。生态课堂是一个生态的教学系统,包含教学的主体、方式、媒介、环境等内容,以促进相关课程和谐、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进步,它的构建是生态旅游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是旅游文化课程的必然发展方向。

1、优化课堂环境

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有自己的特性,在接受知识的速度、知识要点的掌握、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周边环境的适应程度等方面均有区别。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教育环境的创造亦应根据主体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的“生态环境”按照环境类型分类,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硬件,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设计教室布局,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等方式实现。精神环境包括“师生和谐”与“生生和谐”两个发面。笔者认为,课堂的生态环境还应包含课堂对主体个性的宽容甚至支持,文化课程本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包括其本身对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对其特点的包容两方面,在彰显个性的当下,创立生态课堂在以学生为基础的同时,应以主体个性化为媒介,深入构建多层次的新模式。受教育者的个性往往是创新的源泉,旅游课程本身程式化较重—重理论轻实践,目的性较强—应试制度,发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创造力,并保护、认知、吸收、发扬,也印证了林肯的名言“为天才之火添上利益之油”。

在旅游文化课堂构建的当下,“师生和谐”、“生生和谐”都可以基于现有制度,稍加改进,便基本可以完成,但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对主体个性的尊重却无章可循,如何在课堂中最大程度的激发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大胆的表达?笔者认为,给予受教育者充分的话语权,真正落实其主体地位是重点。只有让受教育者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他们才能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充分展示自己在旅游文化方面的才华,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度”,个性创新将成为创立生态课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新课程模式

因为生态旅游文化课堂重视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学生的

自我效能(self-efficiency)的实现至关重要,所以在课程模式上,“讨论式与案例式相结合”的模式更为合适。可以安排固定的课堂时间或业余时间,采取讨论式的交流方式,以典型案例或情景为背景,各抒己见,各感其慨。在和谐课堂的前提下,甚至可以引入对争议焦点的辩论,此时的师生不再有身份上的区别,而是在学术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与此同时,做好对讨论中亮点的记录,及时整理新观点、新思路,并对优秀者进行表彰。

另外,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将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把授课内容从文字中抽象出来,有益于其对知识的吸收,提升自我效能。在此基础上,根据师资力量安排旅游景点的实践,以“问难”的方法,采取打分式考核,由教师或同学提出各种刁钻问题,设置突发事件,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锻炼学生的应急能力、危机公关能力,使他们能够自如的克制自身情绪,得体的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和人群,深入了解从业要求,掌握从业技巧。这样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可以充分激发受教育者的参与热情和实践灵感。

3、树立生态理念,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们必将走向社会,所以生态课堂建设不仅包含课程内容的建设,还包含着课程以外的内容。若欲使生态体系达到高度协调,就必须考虑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学生们的年龄普遍较小,对自身行为能力的控制能力较差,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以成文规定的形式告知他们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及做错的后果,这样可以防微杜渐,将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控制在最小,保护学校教学秩序的大环境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学生,或满腹经纶却羞于表达,或因为青春期精神状态不稳定,这些情况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心里辅导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纠正其不良心态,保持其生活、学习处在正确的轨道上。

总之,旅游业在不断地发展,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旅游文化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只有不断地优化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改善其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丽芳.人才素质培养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改革优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0).

[2]李玲.我国旅游教材的同质化竞争与个性化塑造[j].编辑之友,2011,(10).

[3]毕劲.论文化在文化旅游中的价值[j].当代经济,2008,(7).

[4]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中国文化研究集刊,1982,(1).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辽宁省;生态旅游;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92-02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一个外来词,是生态性旅游的缩写,其概念源于绿色旅游或自然旅游。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逐步融入了新的发展观,也逐步取代了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生态旅游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自提出后,许多组织对生态旅游有了自己的定义。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观赏和游览古今文化遗址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风景。该时期生态旅游是指一种旅游业中的“复归自然”、“返朴归真”的观念。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更愿意到大自然中去。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定义为:倡导爱护环境的旅游,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环境教育,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旅游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享受自然以及文化地域。总之,生态旅游更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二、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辽宁省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巨大的客源市场和发达便利的设施,构成了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1.资源现状

辽宁省三分之二的地域覆盖着侵蚀性低山和剥蚀性丘陵,山岳起伏,海拔适中,形状优美,各具特色,形成独特的山岳风光。2007年数据显示,辽宁省有3处国家级山岳风景名胜区:鞍山千山风景名胜区、丹东凤凰山风景名胜区、锦州医巫闾山风景名胜区。

辽宁省地处太平洋西北岸,受地形、气候影响,省内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大小河流有360多条。各河多直流入海,具有山地河流的特点,水清流急,常与山地组成山水风光。同时,各河段与当地的人文景观结合形成了优美的风景区。另外,辽宁省是中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全省海岸线总长约2 920公里,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了独特的北方海滨风光,尤其是夏季,吸引了大量的游者前来旅游、度假。

辽宁省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29%,活立木总蓄积量1.5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分布呈现不同的森林植被景观,东部山区植被属于长白针、阔叶混交林区,西部山区植被属于华北植物区系。通过近年来的植树造林,植被状况明显改善,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辽宁省发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全省森林旅游收入达4 800万元,接待客人254万人次,且每年以20%递增。

2.设施现状

目前,辽宁省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铁路、四通八达的公路、贯穿全省的输油管线、通达世界的沿海港口和航空线,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门户,铁路为动脉,公路为骨架,民用航空、管道运输、海上运输相配套的四通八达的综合立交交叉运输网。另外,近年来,辽宁省投放巨资,用于港口、机场、铁路、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投资环境日益完善。五个港口(大连港、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与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六大机场(沈阳、大连、鞍山、锦州、朝阳、丹东)与日本、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通航。同时、辽宁省乡乡通公路,公路总里程5万多公里,公路密度居中国各省市之首。

根据2007年数据显示,全省共有旅行社1 016家,其中国际旅行社72家,出境组团社37家。共有旅游星级饭店499家,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五星级饭店11家、四星级饭店56家、三星级饭店243家。比较知名的旅行社有辽宁省中国国际旅行社,辽宁省中国旅行社,世纪国旅等等。比较知名的饭店有沈阳皇朝万豪酒店,沈阳丽都喜来登酒店,沈阳香格里拉商贸饭店(Trader Hotel),沈阳假日酒店等等。这些优秀的旅行社和饭店信誉好,服务周道,设施完善。

3.客源现状

国际客源。辽宁省靠近俄罗斯、日本、韩国,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要冲。日本、韩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有地理交通之便。在经济上,日本是世界上排名较靠前的经济大国,韩国是亚洲经济的“四小龙”之一;在文化上,中国5000年的古老文明深深影响日本、韩国文化,它们跟我国的文化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此,日本作为辽宁省旅游业第一客源市场的地位是不易动摇的。俄罗斯是地跨欧亚的大国,在苏联解体以后,辽宁省与其的边境一日游活动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预料,在不出现非常情况的前提下,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来辽宁省旅游、度假的俄罗斯旅游者人数有可能超过韩国。

国内客源。目前,辽宁人中绝大多数的旅游支付能力有限,加上带薪休假的假期制度在我们国家还没有普及,多数人的闲暇时间还是很分散的,所以多数人会选择在省内的景区转转。大部分集中在沈阳、大连、兴城等地。根据2004年调查,年末辽宁全省人口4 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 361.5万人,占总人口的56%。为省内的旅游提供了稳定的客源。另外,辽宁西南与河北接壤,东北与吉林相邻,吸引了众多该地区的旅游者。

三、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全省已经开发的旅游景区,特别是依托自然资源开发的旅游景点虽然也打“生态牌”,但是距离生态旅游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是旅游开发者、游客、当地居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2.宣传力度不够

辽宁省旅游知名度不高,虽然是满清入关建都之地,但是其生态旅游部分还未为人所熟知。这说明该省在宣传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营销经费不足。促销花费少,形式单一,没有新颖的宣传构思,总是模仿其他地区的促销方式,如编制旅游宣传手册、录制VCD等等。但是,由于部分的旅游宣传资料,如《辽宁地方导游》、《辽宁导游词精选》、VCD《辽宁风情游》都只是在内部发行,未能在市面上销售,VCD的声音和效果并不尽人意,因而,宣传效果并不理想。其次,营销技术存在问题。辽宁省是重工业城市、老工业基地,重点发展的是重工业,近几年才刚刚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对于一些旅游方面的营销技术还在摸索学习中,同时,对于已经开展的促销活动的成效很少进行科学而认真的评价。

3.配套设施建设落后

城区的建设是一个城市的窗口,城区所表现出来的一切,代表了政府对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态度,更代表了一级政府对本地区旅游业的态度,从一定角度上讲,城区的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辽宁省在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存在问题。其一,城市卫生管理状况差。其二,没有大型的或者相对集中的旅游商品、特产专卖店。其三,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开发商为了追求旅游景区内的经济效益,大肆建设住宿区域、餐饮区域等等,导致了景点的整体景观不协调,失去了原有的韵味。

4.政府职责不明确

在遇到不可预测和识别的危机时,采取防备措施不利,不能有效阻止危机发生;在危机发生后,采取措施的有效度不够。在危机发生前,政府不能有效进行旅游危机的预警和采取预防措施,建立高效预防机制,制订应对危机预案和对策。城市旅游主管部门作为政府主管旅游业的职能部门,应该在旅游业管理中是重任在肩,责无旁贷。但是现今仍然存在职责不明确现象,这就可能导致旅游业管理中出现上述的混乱与低效现象的发生。

四、辽宁省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1.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破坏,一定要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遵守我国《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相关规定。比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责任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2.加强旅游宣传力度

当今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旅游者对这些旅游产品产生很深的印象,从而产生旅游的动机和行为,增加旅游收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加大辽宁省生态旅游的宣传力度,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如举办旅游博览会、展销会、说明会等各种形式的旅游促销活动,不断地大力宣传推销辽宁省的旅游产品,大力创作新颖独特的旅游宣传片,不断地充斥广大消费者的眼球,进一步推动辽宁省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