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有效途径

中职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当中,很多学校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师资队伍薄弱等一系列的问题,分析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途径,深化电子商务的教学改革,促进中职生动手能力得到提升,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1分析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当前我国各大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情况来看,大多是以下列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第一,培养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型人才模式;第二,培养电子商务营销型专业人才模式;第三,是培养电子商务综合管理型人才模式。但是,由于各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以及教材等各种客观因素,很多中职学校也都出现了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宽泛的情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定位的不明确,导致制定教学计划以及选择教学内容时的目标都出现了比较模糊的情况。

1.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中职学校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活动时,专业教材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而教材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而且难易程度也要适当。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的教材,内容的设备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方面有的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述较繁杂冗长,可操作性相对欠缺;另一方面,有的教材涵盖的知识点比较浅显,难以满足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要求。总的来说就是电子商务教学内容与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的各种知识缺乏有效地融合,有待建立并完善电子商务的专业教材。

1.3 中职学校缺乏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通常都体现在实践教学内容不具体,教学活动目标不明确,甚至有的学校连利用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书都没有。另外,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场地以及实验器材相对欠缺,大多实践活动都是通过模拟来完成,学生动手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相对较少,导致了学生电子商务专业技能水平普遍偏低。

1.4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师资队伍比较薄弱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商务知识以及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但大部分中职学校仍然缺乏同时具备上述能力的教师比较少。

2中职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2.1 彰显办学特色,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

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以及市场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并为制定教学计划与选择教学内容指出明确的范围与具体的方向。中职电子商务教学,必须以电子商务市场与相关企业需求为出发点与立足点,深入调研当地电子商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在掌握企业需求的前提下,从市场营销的视角出发,创建能够彰显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的专业课程,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

2.2 建设校本教材,满足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求

以中职学校专业特色为中心,建设适合自身教学的校本教材,已经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中职学校可在确定教学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与办学特色,邀请电子商务以及市场营销行业内有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专业人士,以及资深的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的对电子商务教材以及实习指导书进行编撰,在教材当中把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计划和内容充分地体现出来,并及时了解行业动向,对教材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

2.3 加强校企合作,创建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想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使中职学校的知名度提升才是关键环节。作为中职学校,必须积极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电子商务实习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通过学生在相关企业的实习并由企业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并改进教学,而且学生在真实的环境当中实习,企业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或者考虑将理论知识比较完善、操作技能较高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缩短企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当中。

2.4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中职学校要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使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既掌握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能够掌握贸易、营销以及物流等各种相关的知识,并具备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对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聘任源头把关,严格制定师资队伍的准入机制,只有在具备了各种综合能力的教师才能任职,同时,还要以提升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为主,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鼓励教师考取电子商务职业资格证,并利用业余时间去合作企业参加实践,积累工作经验,达到即符合理论知识教学的需求,还能够用实践操作经验辅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综上所述,面对着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市场,中职学校必须以彰显办学特色基础,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目标;建设校本教材,满足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创建电子商务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还要加强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升教学水平,才能使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提升竞争能力,在行业内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至2011年7月以36.2%比例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网民数量增幅惊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31亿,占整体网民的27.0%。农村网民的规模的增长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000个,涉农网站超过10000个。电子商务可以较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产销模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我国将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使农业高校电子商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走出校门,更好地服务三农?怎么利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业高校的特色,对农业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调整和加强,来更好地培育适合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类人才,这是农业行业和农业高校所关心的重要话题。因而,本文欲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以农业高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性为基础,分析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教改思路,为培养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农业人才提供对策。

一、农业高校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重要性

1.既了解农业产业,又懂电子商务的人才比较缺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新,人们的消费者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一部分,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拓展业务渠道,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有其特殊性,需要一大批既精通网络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复合型人才,但长期以来国内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投入经费少,农业及农产品贸易方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2.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其次,电子商务可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便利和拉动消费。再次,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增收。因此,电子商务可以较好地解决我国农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产销模式,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专业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及生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再加上我国历来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很多学生及家长对现在农业需要的人才不太了解,认为农业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毕了业就是去农村种地,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因此,农业高校的生源一直不太受欢迎。为了摆脱这个局面,一方面农业高校要加强宣传,强调其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改革现有专业结构,增加一些和网络经济时代紧密结合的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就是其中一个专业。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既可以为广大的农业高校吸引更多生源,获得竞争优势,又可以解决新兴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应用后所出现的问题,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因而,培育顺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时代所需要的技术加管理型的大学生,是我国广大农业高校所面临一项紧迫工作。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成为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手段,成为促进农产品资源要素的流动,降低交易成本,赢得资源配置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为农业高校吸引生源,保持长远的竞争力。

二、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国内开设电子商务的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由以前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拓展而来,这样的电子商务专业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或数学学院,强调电子商务中涉及的技术问题,如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网站的构建和后台的维护,重点培养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设计的技术人才。二是从管理科学与工程或工商管理专业发展而来,这种类型的电子商务专业分别在经济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主要偏重于网络环境下的商务应用,如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网络营销策略等。

电子商务专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专业,与计算机科学、物流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农业企业或农业龙头企业输送懂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人才、懂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快速应用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农业高校应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及本身特色,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在农业电子商务领域进行改革和创新,强调农业和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具有“农业”的典型特色,在课程设计上,不仅使学生掌握一般电子商务的知识,而且要强化涉农课程,开设农业和电子商务紧密结合的课程,农业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要为建设农业电子商务服务。

三、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方向定位不清晰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一般电子商务虽有相同之处,但差异很大,这是由农产品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因此,一般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体系,不适合农业高校,农业高校要突出自身的行业优势。在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上,农业高校首先应强调“农产品网上贸易是其电子商务专业的方向、网络技术、系统开发技术是工具”的准则,加强网络技术、系统开发技术与农产品网上贸易的结合,加强二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整合,农产品网上贸易是现在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网络技术、系统开发技术是农产品网上贸易顺利进行的基础,网络技术、系统开发技术的应用能提高农产品网上贸易的服务质量、物流管理水平等。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既培养具有电子商务管理理论,又懂电子商务技术和系统开发,同时又适合现在农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好

虽然电子商务已发展多年,但学术界关于电子商务和农业结合的研究目前还比较浅显,国内农业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很多农业高校没有根据农业行业的特点培养专门从事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人才,而只是将一般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照搬过来,没有经过加工处理,体现不出农业电子商务的特色,使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成为一个大拼盘。如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等教材都是其他专业现有的,而不是专门根据农业电子商务的特点来设计。二是课程安排上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必要的农业领域的案例教学和农业电子商务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3.电子商务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现有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信息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调派,通常阅读以往出版电子商务的教材来讲授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缺乏对农业和电子商务的深入、全面了解,使得不少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往往按照原有的教学经验与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只能片面完成单科课程的教学工作,无法系统地向学生传输农业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另外,由于教师比较缺乏农业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很难将农业企业案例与电子商务进行有效的融合。

4.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未能很好对接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涉农企业正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对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较大。虽然农业高校已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多年,但相对于金融、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较低,企业需求与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四、改进和完善农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农业特色

农业高校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适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应用型、复合型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引导学生走上农业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之路。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传统农业为基础,利用电子化手段开展的电子商务,是行业增值服务和商务平台的紧密集成,充分挥互联网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将传统农业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2.加强课程体系设计,突出实践

农业高校可以构建与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使学生的实践技能脚踏实地,逐步提高,要让学生动手体会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流程的基本概念,如网站设计实训,可以安排在随堂教学时间内,但主要是在第一学年的实践学期进行集中训练,要让学生动手训练电子商务技术与业务技能,如电子贸易流程模拟操作、SQL Server 2000数据库、JAVA项目实训的训练等,要强化学生动手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的能力,如电子商务系统分析、设计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平台应用的训练等,从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

3.巩固电子商务教师队伍,突出创新性

农业高校要多引进一些来自于海内外著名大学的优秀学者,另外,要加强对本校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促进相关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的提升,大力扶植有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国内外的访学或者攻读学位,鼓励教师到涉农企业交流。只有这样,电子商务专业才能与时俱进,确保电子商务教育与电子商务的实际发展同步,把握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有利于造就大批适应未来电子商务应用的人才。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电子商务;管理模式

一、湘西职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概况

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坚持求真务实、崇德尚技的基本原则;热爱祖国,个人素质高;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数学、外语、计算机基础能力过硬;各方面发展均衡,具有计算机、管理、经济、信息、商务运作处理的知识与能力;能在企业、外贸公司、银行、行政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工作;能进行电商工作的分析、运用、设计或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管理的电商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管理学、信息技术和经济贸易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以电子商务为重点,加强系统的分析、计算机应用和定量化分析等方法技能训练。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能力与素质、知识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本专业课程学习设为四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为公共基础课程,第二阶段学习基础课程,第三个阶段进行专业课学习,第四阶段开始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环节,重点强调实践教学。本专业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技术、管理学、经济法、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生产与运作管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会计学、财务管理、网站规划与设计、Web开发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支付与风险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安全与保密、客户关系管理等课程。学院双语教学有面向商务函电、网络营销、影像技术等课程。

二、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

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基本上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以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经济大大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率也远远低于高速发展的东部发达地区。

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仍在努力解放思想观念,但是信息的闭塞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跟不上,还处于之前的老观念上,不愿意接受新的事物以及不明白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十分模糊,甚至对于电子商务是什么都一无所知,再加上其他地区的高速发展,使地区之间的电子商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

(三)师资力量不足、专业技术严重缺失

由于民族地区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从而导致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乏。再加上民族地区的待遇、工作环境、技术设施等因素,很难留住高水平高技术的电子商务人才,因此,多数电子商务人才选择了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发达城市。民族地区因为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民族地区物流体系不健全

因为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山高路陡的边远地区,交通极为不便,也大多没有水路,而陆路大多道路曲折,山高路险,物流业不发达,而物流是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快捷的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后续保障,如果没有快捷的物流,那么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是没有前景的,也将会是失败的。

(五)学院实践教学不到位

长时间以来,大多数院校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学生也是以听教师讲授为主要方式。但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以实战为主的综合性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还是商务策划、项目实施等,都需要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为改善这个问题,许多院校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系统,创办了校外实习基地,用以供学生虚拟操作和实际训练,但就大部分实验室教学软件而言,还是与实际的电商商业环境相差甚远,学院为了评估,往往多数使用文字材料,但仅仅是为了应付评估检查。基于商务活动复杂多变,而学院的教学因缺少真正的商人参与,再加上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模式化解释,因此实际上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大力推广,提高认识

高职院校应大量举行电子商务的座谈会、讨论会以及论述会,直接增加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看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让他们了解互联网时代,适应这一个全新的时代。

(二)政府积极引导,学院组织参与

政府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扮演着引导与指导的角色,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商人才要给予政策支持,并建立保障和服务体系,提供必要的政策辅助。少数民族地区电子商务的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较弱,需要政府多投入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设备,多为民族地区引进电商方面的人才,来增强民族地区电子商务专业方面的硬软件力量。并通过广泛的宣传与培训去普及民族地区电子商务的基础,用以带动民族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完善电子商务相关的基础建设

发展电商人才是关键,可少数民族地区十分缺乏这方面的人才,电商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的技术。而少数民族地区与当地政府应当在工作和待遇方面给予优厚的条件,以人为本来吸引激励这些电子商务方面的人才,让他们看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电子商务的广阔前景和光明未来。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大力协助高职院校强化互联网设施建设并投入电商方面的设备,来完善电子商务专业的不足。

(四)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是发展电商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发展电子商务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环节,这也需要政府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大力发展交通,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物流的管理。大多中小企业会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用以减轻成本与负担,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通过政府、行业、协会的力量,可以积极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采取政策大力扶持发展较好的物流公司,组建少数民族地区专业化的物流集团,打造其地区的特色化物流,而作为民族地区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则可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能力、速度,促进其地区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共同发展。

(五)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水平

1.大力整顿电子商务专业。整顿电商专业用以带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那些电子商务师资和硬件设备不符合管理条件的高职院校必须勒令其整改,或取消其招生教学的权限。2.培养与当前电子商务市场对接的人才。对于电子商务设定专业的方向,学员必须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培养高级的应用人才,专业方向要围绕特定的企业来进行设计,也可以结合岗位环节的设置。不同的院校教学方向和培养人才大多目标不同,应契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和培养人才。电子商务定位和发展应坚持电子商务的特色和商务的本质,高职院校应保持基础面宽广特色化的电子商务的教学,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应当突出其特色和技能。围绕电子商务进行科学的定位,合理地设置课程,确立其专业课程。课程的开设应适合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方面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生除了要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还要求在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具有优秀的能力。3.高职院校应做好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职业教育就是针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应有自己的专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民族地区电商企业不多,实习场所少,本地区的政府、企业、高职院校应引导毕业学生的就业,带动本地电子商务的发展。4.校企合作。高职学院应当尽可能多地与企业进行合作,多去企业进行参观、调研,多与企业进行沟通,以及了解企业自身的需求,以便与企业进行更好的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在每一届新生进入学院学习时,与企业共同制定一些实践课程,将此特色化的教学融入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将传统学科体系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以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岗位人才,真正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按照行业的需求改变而改变,最终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并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少数民族地区对电子商务专业方面人才的培养使得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使民族地区逐渐与国际接轨,进入了数据化电子网络时代。民族地区也摆脱了过去的老旧观念,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解决了民族地区部分就业问题,提升了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也使得我们的国家更加富强,让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概况[EB/OL].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网站.

[2]许祥鹏.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5,(1).

[3]张乐春.基于创新创业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经贸实践,2015,(10).

[4]杨兴凯.面向社会需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9).

[5]王淑雅.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特色专业建设[J].电子商务,2013,(7).

[6]陶言诚.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展望[J].职教论坛,2013,(23).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65-05

0 引言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In-ternet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也开始迅猛发展,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进入迅猛发展时期。截至2011年,已经有324所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如果加上大专和高职院校,国内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各类学校近千所,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数十万人。但如此规模的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唯有大胆探索改革,找准定位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培养方向模糊

总体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教育起步较晚,基础较弱,培养定位不准确,培养的学生缺乏专业特长。目前我国高校的许多电子商务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过于宽泛、空虚,不切实际地以“全能”作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想把学生培养成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同时兼顾两个方面可能会造成学生没有“专长”,出现学生学过了计算机程序设计但不如计算机专业学生精通,学过了管理科学但比不上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尴尬现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调查表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不能顺利找到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应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实用性的专业人才,使学生既能掌握职业岗位所要求的技术理论,又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需要,能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关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一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培养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能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软件开发维护,提出解决方案。另一种观点认为,电子商务专业应该侧重培养利用计算机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才。于是出现了目前的结果: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计算机方面比不上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商务方面又不如纯商务专业的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两种观点的有机结合,但不是单纯的将二者相加。

1.2 教学方向不明确,教学体系不完善

有的高校由计算机系承办电子商务专业,有的高校由经济管理系承办电子商务专业。不同的系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不同,比如,计算机系的电子商务专业更注重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培养,而经济管理系更注重学生经济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知识面的不健全就会造成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分化,不利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

课程设计与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些院校把电子商务简单理解为“电子+商务”,培养电子商务“复合性”人才只强调这个专业的“广”,造成课程体系中技术、管理、营销、经济等哪方面的知识都有,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设计的随意性很大,缺乏突出的方向。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由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多而散,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之间分不太清,有关电子商务的书籍很多,低水平重复现象还比较严重,内容深度、广度不够,教材内容陈旧,出版教材编写与学生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1.3 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欠缺

目前在高等院校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中,大多数是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等其他专业调派的,没有深入、系统地学习研究过电子商务。另外现有教师很少有企业实践的工作经验,这样的师资结构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电子商务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的需要。而且目前,全国已经毕业的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不足千人,在高校任教的更是凤毛麟角,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各级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需要,上述情况已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瓶颈,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彻底改善。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学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两类:一是在学校内部的实验室实训,一般是采用一些模拟的教学软件,但是模拟软件和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另外一方面是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场所或到企业实习。对于大部分学校的学生来说,能够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都很难跟上,再加上现在专业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本身就不多,因此学生能够选择的实习单位非常有限。

2 高校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策略

2.1 明确教学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教学方向。在电子商务中,“电子”只是工具,“商务”才是目的。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该始终坚持以商务应用为目的,但同时也要熟练掌握“电子”工具,因为电子商务的实施离不开“电子”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那么是不是要求每一个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都要成为既懂“电子”又懂“商务”的通才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过3、4年的在校学习是不可能成为通才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电子”工具的开发和建设可以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对技术的学习只是要求其会熟练使用这个“电子”工具。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必须始终坚持“商务为本”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各有侧重。

根据院校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可以将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分为3类:(1)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熟悉营销经营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2)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的工具——计算机网络技术非常精通,能够建设电子商务网站,搭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3)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或叫管理型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企业乃至行业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提出发展方向。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包括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计算机网络、财务、行政、销售、国际贸易等在内的许多工作岗位都需要电子商务类专业人才。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不同岗位对人才的不同需求,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细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分类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同时将针对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具体需求所开设的专门课程渗透到各分类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当中,以此来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个性力量,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焦点在于:学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和途径更好的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的符合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可以从以下3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高校总体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高校应根据市场人才需求优化各专业总体结构,通过新增、停办、调整、合并等手段重新进行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

其次是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高校应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参照基准,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途径进行适应性调整,使之更好的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最后是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导向方面。高校应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大专业,小方向,宽基础,重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结合“双证书”制,将电子商务专业细分为模块和方向,学生在继续学习本专业共同的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实行分方向教学,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和培养个人核心竞争能力。

进一步强化职业资格认证,并把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问题。进行相应的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拿到电子商务企业认证的证书。借鉴专科院校实施校企合作,例如,部分学校同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在学校设立阿里巴巴培训中心,开展资格认证,该资格认证将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就业的针对性做适当的调整和细分,分为国内贸易专员、国际贸易专员和淘宝应用专员,以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阿里巴巴公司定期安排各高校培训中心学生到其公司总部及会员企业实地参观调研,将优秀学生推荐到会员企业实习就业。

2.2 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

1)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改革计划。电子商务是一个复合型专业,涉及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学科,其职业岗位可分为7大类,即网络营销类、财务类、电子商务技术类、电子支付类、物流配送类、电子政务类、企业经营管理类。培养学生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技术、物流配送和电子支付等岗位的职业职能,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宽口径的培养学生,在这种培养目标下课程结构中要体现“宽基础,活模块,定方向,强技能”的特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有基础模块群、专业基础模块群、各分类专业发展模块群。

2)改变教学方式和手段。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手段方面,应加强多媒体、实验室、课堂、户外等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实习环节,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第一,采用完全实验室教学。例如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开发等课程应采用在机房实验室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二,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本专业的《电子商务概论》、《网上支付》、《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课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上机实践和其他实践方式穿行。如网络营销课程组织学生到网站上参与网络广告的设计制作;国际贸易课程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去调研,了解贸易合同的要素及签订过程;市场营销课程组织学生到市场调研公司调研了解和掌握市场调研的问卷设计、抽样设计,制定调研计划;电子商务法课程由过去的“理论为主,辅以案例”改为“案例教学”等等。多种教学手段并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实践性和兴趣性,提高教学质量。

2.3 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1)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理论教学模式。传统的电子商务理论课程体系一般是计算机类课程和经济管理类课程各占一半,简单的认为电子商务就是电子+商务。这种模式对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来说,缺乏针对性,因而培养出的人才也谈不上适用性和竞争力。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贯彻“大专业,小方向”的指导思想和分方向构建的较为清晰和完整的课程体系,以培养特征鲜明、技能突出,能很快切入企业岗位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2)加大课程整合,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教学体系还不太成熟,课程与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在宏观上调整课程体系结构的同时,应注重对每一门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及相近相似和存在交叉重叠内容课程的整合。

对于教学内容整合可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1)合并。一是把内容相近和连费性很强的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二是合并目的相同的课程;(2)删减。主要是指将重复的内容和与培养目标不符的教学内容删除;(3)增加。就是要增加对培养目标很重要但在原课程体系中没有的知识。同时,增加实践实训项目和实践实训的课时比重;(4)融合。就是把电子技术和商务知识有机结合,技术课程不再是仅仅讲技术,商务课程也不再仅仅是讲商务。

3)强化专业方向,重视商务交流与沟通理论课程的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落脚点应在商务而不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水准的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等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很快切入企业岗位,还将直接影响其将来的发展。在强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突出商务交流与沟通基础的建设,强化专业特色,增加学生适应社会和切入岗位的能力,增强学生竞争力。

2.4 加强师资建设,建立专家指导小组

1)加强师资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商务型电子商务专门人才,必须要有足够强的师资队伍。根据课程的不同,选择相关专业理论技术精通的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有扎实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为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教育可以聘请企业领导做兼职教师,或聘请从事过企业工作的专业教师授课。

建设一支既精通经济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又熟悉电子商务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课老师90%应该为“双师型”。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应该:(1)鼓励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深造,多参加各种电子商务培训班、研讨班,多参加各种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会等;(2)鼓励专业老师去电子商务企业兼职、挂职,甚至鼓励教师自己去创办电子商务公司,以期获得实际的经验;(3)鼓励教师考取电子商务师等各种职业资格证书;(4)从电子商务企业中聘请业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2)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小组。(1)聘请行业专家、公司老总组成电子商务专业专家指导小组,参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等过程;(2)有能力的话聘请小组成员负责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有利于对年轻教师进行指导,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3)及时与小组成员沟通,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企业经营及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4)利用小组成员的资源及人际优势,安排学生到校外参加实习。

3)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在平时生活中,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仔细观察一下,有许多实践的机会和手段。在校园里,食堂实时支付的校园卡和乘坐公交车使用的IC卡就相当于电子钱包,另外网上购物并利用信用卡网上支付、网上股票基金交易等都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电子商务活动。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免费学习和实践的网站,动员和激励学生利用网络,积极参加网络商务实践是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2.5 综合考虑提高就业水平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跨学科、复合型新兴专业,涉及多学科知识。因此,各高校在开办电子商务专业时,应该立足于学校已有资源和办学经验,结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确定电子商务专业的偏重方向,一切为学生就业着想,切合实际的保证教学质量。另外,由于就业能力鉴定和社会需求都对毕业生提出较高的实践能力要求,因此,电子商务课程设置中应强调实践性学习。各高校应在电子商务模拟系统的选用、引进和建设方面做出努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专业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今后发展方向还未明确。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上只有顺应形势发展及社会需要,不断修正和改进,办出专业特长和特色,才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学以致用的社会劳动者。

3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建设实践

3.1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简介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2003年筹备,2004年正式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并于当年在研究生中开设电子商务课程,2005年电子商务实验室正式挂牌成立并于当年启动了研究生电子商务课程建设;2006年学校投资35万元启动了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平台基础性建设,并确立5家单位为专业校外实习基地;2008年顺利通过河北省学位授予权评估并被河北省授予品牌特色专业,目前先后已有4届学生顺利毕业。在世界金融危机和全国就业形势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凭借燕山大学的院校优势、先进的办学理念、扎实的教学科研基础和商务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学科特色,依然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业率达到近90%,尤其2009年就业率更是喜人,并有1/3以上毕业生考取了重点大学研究生。

3.2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的教学方法

1)“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思想的提出。燕山大学从2004年起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包括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会计、旅游、工业工程等在内的多个专业也相继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经过几年的探索研究,专业制定了与企业职业岗位标准规范相适应的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为契机、赛练结合为导向,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实践教学制度,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社会实践教学不够强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的实施。电子商务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内容面广知识量多。如何更好地开展本专业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怎样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为企业、行业服务,一直是该专业教学工作探索的目标。2008年以来,该专业以行业为依托,本着“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教改思想,深入企业开展学习、调研工作,了解企业对电子商务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要求,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每学期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知识,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设计制作门户网站,把企业产品放上网站,为产品做宣传和销售,最终实现产品的网络营销。几年来,先后为10多家企业制作门户网站,企业通过网站改变了产品单一的市场营销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企业招聘该专业的毕业生来管理、维护网站,解决了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2008年以来,坚持在校内组织电子商务竞赛。在赛前制定培训计划,要求所有学过电子商务的学生参加初赛并开办培训班,把电子商务实验室作为培训场所,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比赛按计划从资格赛到技能赛,再到总决赛。随着比赛的深入,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学习电子商务理论知识,逐步提高操作技能,学习了多门相关学科知识。

3)实施“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实践教学的效果。(1)电子商务专业结构方面。“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强调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促使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建立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从封闭转向开放、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研产一体化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2)促进了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做带学、以赛带练”的教学方法是综合性、探索性的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课堂理论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和案例式教学,对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也较高。所以,为了适应“以做带学、以赛带练”教学方法的需要,必须调整、改革原有的其他教学方法。(3)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以做带学”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将更加具体和熟悉,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更加深刻。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到课堂中交流学习,通过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和丰富理论,学以致用,教学相长。这样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与就业竞争适岗能力脱节的问题,而且能更好地达到培养高等应用性专业技术人才的教学目标。

3.3 实施“以做带学、以赛带练”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企业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根据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与企业工作的特点,坚持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岗位要求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模块,制定了工学交替的实施方案和实训计划,明确实训目的、工作岗位、实训内容和管理办法,把相应岗位技能培养与考核纳入教学计划。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专业还拟定了工学交替顶岗实训协议书,与企业签定协议,以此来规范和约束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校教育的实践性决定了建立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学习、交流,了解企业的需求,亲临体验企业化的实际运作。特别是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主动与电子商务类型企业联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当前电子商务形势与发展的认知,让学生意识到把理论结合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出既满足企业需求又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

3.4 启示

燕山大学电子商务专业“以做带学”的实践教学方法对校企双方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校企双赢,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技能,弥补了校内教学的不足,是一种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创造性探索。而“以赛带练”实践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持学习的意志品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可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薛丽丽.电子商务的变革与演进[J].当代矿工,2005,(4):57.

[2]毕凌燕,牟小勇.国内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调查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242-244.

[3]郑伟,李丽丽.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分析与思考[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63-65.

[4]唐莉莉.关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J].读与写杂志,2007,4(4):97-98.

[5]朱美芳.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2):76-77.

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范文第5篇

1 四所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简介

目前我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达1 000多所,专业教育发展迅速。我们通过广泛的网络和实地调研,了解到大多数高校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已渐成体系。许多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我们从中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等4所具有代表意义的普通高校为样本,对现有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分析总结,凝练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模式。

1.1 西安交通大学———以“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的电子商务研究和专业建设在全国高校中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该校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来抓。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并通过组建省级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了专业自身的实践教学特色———以“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陕西省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重点实验室是西安交通大学于2004年6月成立的重点实验室,其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研究所(原属陕西财经学院,后属西安交通大学)。该实验室由“电子商务研究室”、“网络银行研究室”、“网络证券研究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部分组成。重点实验室是西安交通大学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它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强有力的硬件支撑,从根本上保证了该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凭借该实验中心强大的科研实力,至今已累计获取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实践机会。实践证明,学生带着课题任务进入实践单位实习,效果更佳[2]。作为一所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重点高校,西安交通大学在长期发展中与企业建立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关系。经济与金融学院在筹办与建设电子商务专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资源,将专业建设与企业有机结合。借助企业平台开展专业实践教学便是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集中体现之一,与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建立实践合作的单位有阿里巴巴(杭州)、IBM大学合作部(上海)、华商数码(西安)、安社区信息中心(西安)、金算盘集团(重庆)和腾邦集团(深圳)等,此外还包括其他数十家校外科研单位,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平台极大地丰富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广阔的企业合作平台配合课题实践,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提高[3]。

1.2 北京邮电大学———以“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平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

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软硬件设备投入,完善校内实验环境;广泛与企业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企业经营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并设立创新基金予以鼓励和保障。总体而言,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以“实验室+实践基地+虚拟平台”为依托,并强化在通信行业中学以致用。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实验室构建了面向全校开发的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实验环境,建成了能够满足电子商务的体验、模拟、开发与创新4个层次需求的电子商务教学、开发、实践与创新平台,引进和开发了8套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多个电子商务开发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共同支持电子商务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竞赛,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基础性平台。此外,学校成立了“企业经营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并设置创新基金。除了与实验室联合共同完成常规实验教学任务外,基地将重点侧重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企业经营模拟方面开展的常规工作有:开设MBA“动态经营模拟”实验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际国内电子商务知识与创业比赛,自主举办“北邮企业竞争模拟比赛”、电子商务创业策划大赛以及工商银行“金融@家”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等,并开展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认证与培训活动。基地还负责组织指导学生申报和开展各个级别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研究项目,支持学生成立了“企业经营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协会”,定期邀请企业和专家来校进行讲座。与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等实体平台相对应,北京邮电大学还开发了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管理门户网站(http://eclab.sem.bupt.cn/)和“企业经营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网站(www.ecbase.org.cn),构成两大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管理门户网站有着先进、实用、一站式管理服务的特点,它提供电子商务教学、第三方物流、网络营销教学、电子商务开发、电子商务经营管理、电子政务、虚拟产业链和协同电子商务等8个电子商务模拟与实践平台,在电子商务专业开放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经营与电子商务创新实践基地”网站是学生自主开发和管理的平台,它负责基地活动宣传与报名,并为学生优秀作品提供网络运行环境。开发和运用虚拟教学平台,是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一大特色[3]。

1.3 华中师范大学———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依托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华中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的学科特点和基础优势,并有效整合校内经济学院和数据统计学院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资源,成立了“华中师范大学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心”,如今已建设成为湖北省经管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中心以加强学生动手和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不断改革深化专业实践教学,逐渐构建起“一站式、二整合、三层次、四结合、五支撑”的实验教学体系,称1-2-3-4-5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专业实践教学建设过程中,中心以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为重心。立足于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将传统的课程结构进行重组与优化,按“基本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3个层次组织实验项目,涵盖单项实验、系列实验、项目实践、系列大赛和真实任务设计与开发。为此,中心将教师承担的科研、工程项目以及学生参与的各级竞赛引入实验教学。努力实现实验课程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常规实验和开放实验相结合、自主设计和竞赛设计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实验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配合构建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行业实践等各环节紧密联系的、循序渐进的培养机制,积极与国内行业公司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已经建成2个校级毕业实习基地和多个系级毕业实习基地,真正做到了校内的实验教学与校内外的行业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在专业建设中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每2年1次小修订、4年1次大修订。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注重并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过去专门制定实验教学计划、编写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等逐步过渡到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一体化。在2009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理论课程教学方案与实验、实践教学方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统筹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定期修订着眼于电子商务最新发展动向,及时引入贯彻最新教学理念,在制度上为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4]。

1.4 杭州师范大学———以“全程化实践课程+企业平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模式

杭州师 范 大 学 电 子 商 务 专 业 开 办 于2003年。2008年10月,学校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立阿里巴巴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整体转入阿里巴巴商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阿里巴巴商学院高举创新与创业大旗,深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改革,并依托阿里巴巴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之都”的独特优势,采取“实践贯穿四年,大四全年实习”的教学举措,全方位、高强度地开展实践训练。“国际视野、实战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实践教学作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心。校企合作的特殊办学模式正好满足于这种人才培养定位,企业(阿里巴巴)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的扮演着主导角色。第一,独具特色的“阿里课程”进入课堂。学院成立以来,已有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主的70多位企业高级管理、专业人员和金牌网商进入课堂。“阿里课程”大大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内容包括:新商业文明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商务礼仪、网商讲师(教师培训系列讲座)、营销技巧、淘宝阿里巴巴、支付宝、阿里软件、职业生涯规划、中文网站、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阿里巴巴电子商务认证国内贸易(系列)、演讲技巧、淘宝指导课程(系列)、金融海啸下的中国经济、云计算与信息安全技术、由智能资本与社会资本看电子商务创业等。第二,搭建贯穿4年实践教学平台,培养适应社会的综合竞争能力。4年实践教学体系为:大学一年级开设基础板系列、创业板系列和进阶板系列实践课程,组织学生淘宝开店,初步尝试网络交易的全过程;大学二年级,学生进入阿里巴巴实训课程体系,包括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国际站与中国站认证体系;大学三年级开设以电子商务商业问题调查研究和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项目为主题的系列课程,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为阿里巴巴客户企业进行项目设计;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全年实习。通过四年紧密贴近企业的实践,学生可以将已学知识及技能进行综合应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除了全程化特色实践课程外,学院还以项目团队形式开展实战型的实践活动,如举办了“拥抱变化杯”创新、创业竞赛;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如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面向社会举办电子商务技术培训。2009年5月,学院组织师生走访全国11个省市,访问85所高校,开展了广泛的座谈和问卷调查,形成了中国第一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

2 四所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比较

重视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是高校顺应社会需求所作的改革举措,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上文的分析显示,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呈现“多模式并存”的现状格局,4所高校各有区别和特色,可做进一步比较研究。下面从学院规格等方面展开比较,详见表1。本文所选取的4所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外,其他3所均为“211工程”重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是具有理工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以文科见长教师教育特色鲜明,而工科突出的北京邮电大学重视信息科技的行业应用。4所高校均将实践教学作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来抓,围绕着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从建设思路和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教材、师资队伍、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等方面加强建设,多措并举,力争构建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上表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外,各院校针对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下面再对上表作简要的说明分析:第一,电子商务专业广泛开设于不同类型的高校,但因学校规格性质与母体专业的不同而有差别。由于历史传承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在教学理念和风格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特色,这种院校本身的特性与差异势必会在电子商务所属院系中得到传承和发挥,尤其是电子商务专业所依托母体专业的独特背景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深刻影响,这一点已在上表中得到了详尽的体现。如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与通信行业的应用相结合,且以移动通信和微支付为重点,通过开发基于产业链协作模式的电子支付与金融教学软件等系统来加强学生在该方面的能力培养,为毕业生在通信领域的就业做准备;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则利用学校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和信息管理的专业优势,把为各类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和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作为特色之一。第二,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专业教学的总纲,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均要以之为中心,实践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将表中的信息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发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上承学校规模性质和院系特色,下与实验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以及支撑平台等因素联系紧密。4所高校无一例外地呈现出这一特性。第三,“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包括科研立项、企业实训和电子商务竞赛等,它对于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是完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有效方式。4所高校均积极开设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比较趋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实践基地及支撑平台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同时,可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来推进“第二课堂”建设。如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同本校其他院系进行合作,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实践基地获取平台支持;又如4所高校均充分利用了电子商务竞赛这一全国公共平台。此外,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整体水平始终是决定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如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商务专业综合实力雄厚,能够在师资队伍、科研资源和支撑平台提供良好条件,从而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其毕业生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而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则以培养电子商务创业者及应用人才为目标开展了实践特色浓郁的阿里课程和4年实践课程,这种独具特色的改革和创新值得鼓励和期待,但其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应用能力等的培养效果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3 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多模式并存”的现状格局是合理且必要的

电子商务属于学科跨度比较大的专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法学等学科门类,所以它可依附的院校和母体专业的范围也较广。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高校已达375所。这些高校既有研究型大学,也有地方高校和独立学院,办学层次参差不齐,学科特点很不相同。众多的院校在性质、规模、风格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所依附的母体专业间的差异,都将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深刻影响,促成了实践教学“多模式并存”现状格局的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呈现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如管理型人才、技术型人才、业 务 (应用)型人才、教学科研型人才等[8]。因此,高等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技能培养中要有所侧重,并将实践教学重点贯穿于某一层或几层技能的培养中。各院校通过合理分工既能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取得良好效果,也可以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2 以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中心,统筹规划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

既然有必要个性化地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那么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社会需求与自身优势之间找到切合点,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我们认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关键。在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科学合理的人才目标定位,可有效平衡市场需求与院校特色优势资源的发挥,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院校对此认识还不足,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借鉴华中师范大学的经验,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实行定期修订。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出具体考核指标,对实验教学课时、课程设置、实验内容与形式以及校外实践等方面也要有明确的要求,并提供相应的保障与考核措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保证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一中心来展开,通过出台一系列制度进行约束并贯彻执行,从而在根本上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3.3 结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以社会需求的人才能力结构为依据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这是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的总体目标。但如何将这种比较抽象的目标定位具体到实践教学改革中去,许多院校在实际的操作中还缺乏良好思路。我们认为,要基于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来思考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电子商务产业格局可大致认为由电子商务支撑体系、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电子商务应用3个部分组成,其中支撑体系包括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标准体系、信用监管体系、运营管理体系等;服务体系包括交易服务、安全认证服务、信息服务、支付服务和物流体系等;电子商务应用包括企业独立应用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区域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等。从电子商务产业的现状格局可清晰地把握电子商务人才能力的社会需求结构,以此高度来审视和深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既可以从容把握改革方向,又可为具体的教改措施提供指导。

3.4 正确处理好实践教学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与素质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校传统的经管类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等弊端[9]。有鉴于此,在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设与改革,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被当作核心工作来抓。但一个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需要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发展。因此,在以能力培养为重心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有必要处理好知识体系、能力体系与素质体系之间的关系。从学科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结构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能够及时衔接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交叉复合型等特点和要求;在专业技能上又包含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工程实践、管理实践、创新与创业、沟通协调、人机交互等方面的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网络素质、身心素质等[10]。在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中,要以教学科研环节中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能力体系的培养为中心,并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