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数字化传播

非遗数字化传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非遗数字化传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非遗数字化传播

非遗数字化传播范文第1篇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

自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政府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务院先后于2005 年和2011 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同时,文化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非遗保护和学术科研领域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背景下,这些问题更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种资源统计、整合、保存、传播的过程。在非遗的数字化进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传承保护的基础,地域间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是非遗传承的条件,适当的政策扶持与产业化建设是非遗传承的手段。

1.1 缺乏数据库标准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3]。此法案在法律上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要求。非遗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图像、表演、音乐、制作技艺、模型等形式。在非遗数据库建设架构、内容、媒介等方面缺乏相关标准,导致各地建设的数据库标准不一,无法实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标准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呈现,这将直接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2 缺乏资源共享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由于非遗类别的差异化,导致对非遗资源采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其获得的数据资源也就不同。各地在信息采集、资源应用、传播媒介等对非遗有效传承的方式与手段方面没有实现合理的资源共享,导致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限在其原生地,且导致国家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4]。非遗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对非遗的传承和应用。只有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地方非遗保护的沟通合作,建设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资源,减少无序的资源浪费,才能实现非遗数字化的初衷。

1.3 过度产业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建设有极大的关联。产业化建设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有了极大变革,但是,过度产业化建设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新技术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非遗传承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如激光雕刻的剪纸作品、数码印刷的木版年画、3D 打印的泥人张泥塑等,让普通受众无法分辨真伪。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已经走向生产线式的规模化制作,而表演类非遗则变成了商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及商业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非遗传承与展示提供了平台,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接触非遗的机会,然而过度商业化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文化的意味。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除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外,仍有很多传统媒介为其提供展示与传播平台。传统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特定区域内的展示与传播,相对数字化媒介有诸多不便和局限性。然而,传统媒介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作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

2.1 非遗原生地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展示媒介,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相关文化、物品、技艺、表演等形式的展示和传承。非遗原生地作为非遗展示最原始、最原生的展示媒介,直观再现了非遗生存现状及传承状态。

2.2 公共文化场馆展示媒介

公共文化场馆承担着地区文化传播与建设的社会基本功能,是服务公众的社会基础文化设施。从广义上来讲,公共文化场馆包含两类,一类是社会公益性文化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公共空间;另一类是商业性公共共享空间,如商场、购物中心、超市等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受众数量大、阶层及背景丰富,为非遗传播提供很好的平台,一直以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和展示渠道。

2.3 公共旅游场所展示媒介

公共旅游场所,以供公众休闲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场所,其中很多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公共旅游场所,除了一些建筑群落、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外,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包含其中。

公共旅游场所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作为向外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集中展示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是最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展示的手段。

2.4 大众教育展示媒介

利用大众教育展示媒介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使中华文化贯穿在教育体系中。教育机构通过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课外活动及专题展示等方式,对非遗进行传播展示。中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课堂教育,高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或研究院所,青少年宫开展手工艺类非遗制作培训等,均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是建立在非遗传统展示媒介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物联网、4G 移动网络、智能应用终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和展示目的[5]。非遗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充分利用了各项影像及互联网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情景化地展示在数字终端设备上,使非遗呈现出交互性、体验性的新属性,实现快速、有效的传播与展示,从而达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终极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融合了展示传播的多种手段和技术应用,呈现出极强的学科交叉性。数字化媒介将非遗展示从传统的PC 网络平台移动到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上,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到公共文化平台的公共资源应用,从虚拟现实设备影像呈现还原到现实事物,丰富多元的数字化媒介平台为非遗展示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3.1 基于PC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是数字化展示媒介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最早应用、最普及的形式。基于个人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在线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影像方式呈现非遗数字化资源[6]。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互动性的虚拟展示也趋于普及化[7]。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天津大学冯骥才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传统村落网以及国际非遗博览园网站等。此外,VR 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使得非遗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现了仿真可操作式体验[8],大大增强了受众在展示媒介中的带入感和体验性。目前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中实现了360 紫禁城全景漫游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在腾讯地图了三维全景敦煌石窟。

3.2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产品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然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之一,甚至机不离手。而以Apple Watch,Google glass 为代表的移动智能产品,将再一次用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播的新兴媒介,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平台和受众人群。移动智能设备作为数字化展示媒介,其应用程序是非遗展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应用APP 程序推广非遗文化及展示非遗成果方面,故宫博物院及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已研究出了一些成果[9]。

故宫博物院在近期已了5 款APP 应用程序,使得众多的故宫馆藏文物触手可及,被受众收藏在手机中成为指尖上的文物,大众可以更加容易和便捷地享受文化的饕餮大餐。其中《每日故宫》,每天为用户推荐一件故宫馆藏文物,同时提供日历、笔记本等功能,界面设计精美,让受众在享受文化信息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除此之外,故宫不仅将馆藏文物数字化,而且还思考了传播方式,将宫廷文化和书画作品以游戏、日历、教育等形式进行传播,融入了更多互动体验,共享交流内容,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切实起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展示的目的。

明清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制作工艺、使用工具、装饰纹样、木料选择等都是中华文化瑰宝。由中央美术学院彦风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 应用程序,以360的旋转、张合拆组家具部件、深入零件至榫卯结构展示明清家具,通过简单富有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作为非遗的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典型案例,体现了数字化媒介的传播性、交互性、趣味性的全新体验方式,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非遗展示的目的和意义。

3.3 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和普及的社交工具,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恰恰可以利用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等,进行社交自媒体的非遗展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丰富、数量庞大等众多优势,势必成为非遗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渠道。

3.4 基于公共文化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博物馆、美术馆、购物中心等公共文化平台,除了作为传统媒介展示非遗外,其在数字化建设上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公众平台[10]。以博物馆为例,在展示陈列展品的设计中融入数字化手段,同时借助全息投影、可触摸屏幕、3D 影像、感应设备等互动设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通过互联网实现影像、信息的同步传输及分享。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展示了当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互动设施。观众通过照片采集,实现民族服饰的虚拟试穿,并将试穿合成照片发送至观众预留的邮箱中。简单的体验,使观众对当地文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有很好的效果。

非遗数字化传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教育;动画短片创作;融入

中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而极具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被称为“无形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给出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研究者们广泛关注。在高等院校艺术专业教学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数字化教学体系,将具体内容渗透在艺术设计、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艺术专业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插画、插图、微电影、动画、网站、app等形式进行数字化记录、推广与传承,成为探索非遗与艺术教育结合的重要实践方式。

一、导入“非遗数字化专项课题”

针对“应用型”艺术学科,笔者提出“专项课题”计划,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时代创新精神贯彻到整个教学计划中。在此过程中,着重解决学生协作考察、田野调查、报告论文与完成数字化作品的制作等问题,强调专业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共同培养。导入“专项课题”,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形成专业特长,并可以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协作能力。以高等院校本科教学为例,可以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进行立项,通过1学年左右的基础训练,在三年级专业创作和四年级毕业创作中可以看到明显效果。在具体教学中,通过组织相关考察、拜访传承人等活动发现创意的来源,在考察中开启独立的视角,发现“非遗”与当代艺术形式的契合点。如,组织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与陕西省工艺美术学会“走进宝鸡,走近大师” 的活动等,让青年学生在生活中亲近非遗大师,并了解“非遗”的生态环境。通过拍摄微电影、微信传播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记录、整理、推广,将传承人的口述历史数字化保存。

二、以动画短片方面的部分实践为例

1、基于中国“非遗”项目――古琴艺术进行创作的水墨动画短片《高山流水》

该片是201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学派”与民族风格动画艺术研究》的成果之一。该片取自《吕氏春秋-本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作者将伯牙和子期的传说故事及古曲《高山》《流水》进行了水墨动画改编。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国乐之父”。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宣布的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名列其中。该动画通过将文人士大夫的传说进行视觉化塑造的方式来表现古琴的高古,通过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等桥段进行古琴文化的弘扬,是 “非遗”和水墨动画结合的综合尝试。故事由中国传统工艺古琴展开,讲述伯牙、子期相遇相知,却最终生死相隔,表达知己难得的情感。作品建立在传统国画的基础上,运用淡彩淡墨,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士情怀。既有着意境之美,又表达了对古代文人情操的向往。在创作过程方面,根据剧情画出分镜,将场景绘制成静态山水画,然后进行扫描。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处理以及上色,并根据时间、地点的不同,更改物体光线投影;利用图像分层拉大物体远近、虚实关系;在AE中进行局部特效并输出片段;最后利用PR进行剪辑。(《高山流水》作者:屈菁 蔡舒越 冯天,指导老师:温雅,2015)

2、基于“非遗”项目――巫舞进行创作的实验动画短片《图腾》

该片是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传统元素及地狱文化的动画融入――图腾》的成果之一。2007年,开县巫舞进入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巫舞是一种常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带着浓厚的巴文化和楚巫文化痕迹。“跳端公”即是祭祀仪式中巫师所跳巫舞的基本步法,有禹步、罡步、便步和独脚跳等动作,是民间祈求保佑主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安吉的一种形式。《图腾》在选题构思阶段立足于以古代荆楚地域当中的巫楚文化,将楚人崇凤、鸣琴祭天、望祭龟卜等地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文脉传承在思想内涵上做出延伸。在创作初期通过对巫楚文化进行调研、对图形纹样等进行收集整理,梳理其中的符号元素,根据这些元素进行再创作。在这样一个结构与重构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精神的思想表达。动画《图腾》结合计算机数字技术探寻当代语境下的传统新生,在“非遗”与动画实验艺术碰撞中展示出不同的艺术生命力。该片入围北京国际设计周《2016当代国际水墨设计展》。(《图腾》作者:韩文超 陈琳琳,指导老师:温雅,2016)

3、基于中国“非遗”项目――皮影戏进行的动画短片尝试

Flas《荆轲刺秦》改编的是《战国策・燕策三》的故事,二维动画《消失的心》则改编了《开天地》的传说。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个动画片的部分镜头均以皮影为研究对象,针对皮影形象、图形纹样、历史典故等元素进行梳理和再创作。(Flas《荆轲刺秦》作者:王斌 吴英,指导老师张辉,2016;二维动画《消失的心》作者:刘勇 曹杨,指导老师 温雅,2016)

综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为导向的动画短片创作,是通过数字技术这种方式来进行传统文化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将非遗融入艺术院校数字化教学体系中,系统地进行文化遗产和数字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实践,有利于将“非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生动形象、便于记忆、符合现代审美的方式传播出去,有利于推动对于传统文化遗产的认知。同时,可以开拓 “非遗”保护的思路,可以促进非遗数字化与动漫产品的开发,并促进中国文化产业资源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刘思,冯学珍.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J].西部皮革,2015.08.

【作者简介】

温 雅,女,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系讲师,从事文化产业与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研究.

非遗数字化传播范文第3篇

梵净山麓,两只金丝猴在游客脚边蹭来蹭去。游客一伸手,淘气的猴子却蹿上枝头,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其实,猴子、树枝和美丽的风景都是3D透视投影,这是贵州文博会推出的“妙不可言――影视互动体验”。

如何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如何实现非遗资源的创新性保护?如何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贵州文博会将数字化融合作为重要主题,以信息资源大数据为支撑平台,通过数字体验、网上商城、交互活动等形式,让观众感受不一样的贵州文化。

会上,贵州民族文化数字体验馆成为最受欢迎的场馆之一。这里集中展示了“妙不可言――影视互动体验”、“气象万千――互动呈现”、“触手可及――点播服务”、“黔贵遗音――音乐欣赏”、“身临其境――影视观赏”等数字化互动服务,其使用的声光多媒体、LED显示、三维虚拟展示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流连忘返。

“妈妈,快来看,鼓楼立起来了!”7月25日,一位小朋友拿着IPAD,用摄像头对准芦笙、笔筒、鼓楼、苗族头饰的画片。他惊奇地发现,这些物品都从屏幕上立了起来,还可以360°旋转展示――这是利用AR增强现实体验系统实现的效果。

在他身旁,几位老人坐在“黔贵遗音”区域的环形装置中,轻松操作多点触控视听系统,逐一欣赏八音坐唱、彝族民歌、芦笙舞曲等民族音乐。在“气象万千”区域,身着苗族服装的虚拟迎宾小姐用中英双语致以热情的问候,解说员利用非接触式互动数字沙盘向游客介绍贵州民族文化、旅游文化的分布情况。在“身临其境”区域,十余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正在上演裸眼3D“大戏”――以堂安侗寨和贵州文化掠影为主题的两部纪录片,让观众真正身临其境,水碾、石碓、纺车似乎触手可及。

排队人数最多的要数“触手可及”区域。利用物体识别联动系统,游客可以随意调取八音坐唱、傩戏、蜡染技艺、萧笛制作、木鼓舞、毛龙节、刻道、苗绣、马尾绣、银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文字和视频介绍。用手指一推,视频立马就在大屏幕上播放,这项功能吸引了许多年轻游客。

“木鼓舞、毛龙节、刻道都没听说过,来数字体验馆才了解其中的文化价值。”贵阳市民雷蕾说,在数字体验馆,她看了很多非遗项目的介绍,听了具有立体环绕效果的民族歌曲,还“和虚拟的金丝猴照了相”。

“通过数字化传播、共享贵州的民族文化,可以让更多的市民通过远程观赏、学习并深入探索。数字化的范围很广、受众面很大,能够很好的保存、展示民族文化。下一步,美术馆、博物馆的发展,我们都希望能走数字化道路。”贵州省图书馆党委副书记韩红表示。

利用数字化技术将贵州的文化资源长久保存、广泛展示,本届文博会做了大量探索。除了数字体验馆外,“掌上文博会”是更为便捷、更为长效的工具。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多彩贵州文创博览交易会公众号,游客便可以使用“掌上文博”、“文博商城”、“文博服务”等功能。其中,“掌上文博”提供了资讯、导览、地图等功能,还可以在线浏览展区;“文博商城”则提供了“太阳鼓”银饰、“黔包”风物、“布依阿妈”鞋履等贵州文创产品,方便游客选购。

非遗数字化传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学之友;战略转型;媒体融合;传播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5-0137-02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融合由初级阶段逐渐向深化阶段发展,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传统媒体进行组织融合和机构创新;对用户深耕垂直细分,跨界与服务成为热门;采用公众号、电商、App等模式_拓多元经营途径;通过上市挂牌与收购,进行多途径资本融合,由此可见,媒体的融合发展方兴未艾。根据《科学之友》近几年的融媒体探索路径来看,我认为,期刊与新媒体不是单向选择,而是复合型协同发展。下面详细论述《科学之友》的具体做法。

1 融合,找准自己的定位

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机构,读者对政策科技、信息、知识需要全方位了解。细分内容与受众贴得越近,才越能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期刊若要办得成功,首先要要找准定位。我们知道,互联网是无边界的,但服务是有边界的,为特定的区域、特定的人群提供服务才能形成影响力,进而凸现品牌价值。所以说融合之径,也必须明确定位。若想一做就圈住所有受众,几无可能;或者想什么地方都占个地盘,过去传统媒体做不到,现在,即使功能强大的新兴媒体,同样做不到。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强调科协2015年的重点工作:一是以“互联网思维”抓好科普信息化实施方案落实,在资源共享协作中推动科普工作;二是以《公民科学素质读本》精准推送为抓手,加快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水平;三是精心组织青少年创新创意大赛、科普日等各项活动。

《科学之友》半月刊内容编撰,以中科协重点工作为办刊指导方针,针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中小学生等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科学之友》半月刊内容采写和编辑工作。

上半月刊科普版,编辑理念是:让精读科普成为习惯!以大众视点看科技,从普及角度讲科学;领略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还原创新过程,传递创新能量;设有绿色养吧、舌尖食话……科学是永恒的阳光,撒播你脚下的每一寸热土,让生活从此与众不同。下半月刊青少年版,编辑理念是:选择一本优秀的科普杂志,就是选择一位优秀的朋友。有青少年朋友关注的科技事件、科学话题;有最别具一格的文字、最个性鲜明的表达;有自然传奇、有天文异象,还有生命密码;有同龄人的科学实验,也有生活中那些不为人知的科学小常识。在未知领域,我们努力探索;在已知领域,我们重新发现。为青少年打开一扇科普知识的窗口,打下热爱科学和钻研科学的坚实基础。

2 融合,打造自己的特色

2.1 跨界合作,实行资源共享共赢

2015年1月7日,全国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全面落实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文化宣传的力度和创新的速度。

纸媒有语言丰富、图片多彩、直观展示以及长久保存的特点,用其来体现“非遗”文化整体形象,努力挖掘“非遗”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展示山西最全、最多、最异彩纷呈的“非遗”文化大餐,使受众对山西“非遗”文化的直观感受和深刻体会,这是守护和传承“非遗”较为恰当的一种手段,进而提升山西的文化形象和影响力。《科学之友》作为一本科普杂志,首要责任是普及科普知识,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目前在我国面临着严峻形势,特别是一些以口口相传为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无人承传的局面,所以正在迅速损毁、消逝和流失。通过实地调查一些项目,山西省也是如此,因此,大力宣传非遗项目也是我们科普杂志义无返顾的责任,我们有宣传平台和编辑力量,而山西省文化厅非遗处掌握非遗的传承项目和传承人详况,因此我们采取跨界合作方式,以《科学之友》为纸媒平台,以“两微一端”为网络辐射,结合非遗项目的特点,策划了“守护遗产传承文明”的宣传合作方案。

2.2 尽力宣传,守护遗产传承文明

《科学之友》倾力打造的特色阅读内容为“传承”板块。关注非遗,助力传承。本板块每期精选一个“非遗”项目,全方位、多角度深入宣传,展示“非遗”魅力,领略“非遗”技艺,分享非遗文化,使华夏文明永续流传。2014年经过与山西省文化厅非遗促进会多次联系、沟通,达成了共同保护非遗、传承文明的战略合作协议,并将《科学之友》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会刊。目的是为各非遗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宣传及销售平台,并让更多的人走近和了解非遗文化,使非遗文化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个板块是《科学之友》的突出亮点和特色,截至目前已经采访宣传了省内外50多个非遗项目。

3 融合,探索科技传播新路径

3.1 强化编辑能力,精编公民科学素质读本

《科学之友》要依照“十三五”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针对中小学生、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社区居民等不同人群需求,开展编辑工作。一要坚持和强化自己的办刊特色,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成深入浅出的故事讲给读者,使公众面对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能科学理性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件。二要注重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杂志要使不同的人群开卷有益,各取所需,各有所得。三要重视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创新、经营和管理手段创新,促进纸媒和数字媒体的结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精准推送能力,提高读本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3.2 重视数字化转型,抢占移动新阵地

在融合的大趋势下,《科学之友》依据数字化转型考核标准,即战略与组织、资源与实力、标志性产品、市场表现四大条块中一条条细分的内容,来制定《科学之友》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工作计划,一项项落实到位,一条条责任到人,具体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切切实实把数字化、电子出版、数据库存等工作基础夯实,打造出标志性数字产品,有效把纸媒和新兴媒体融合起来,抢占移动新阵地。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4年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通知 》精神,山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为进一步加快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升级转型步伐,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评比工作。采用业务考核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在全省近200家期刊社中评选出了4家刊社为首批数字转型示范单位,科学之友杂志社脱颖而出,位列其中。

3.3 以纸媒为依托,充分发挥“两微一端”作用

随着融媒体发展,新旧媒体的融合涉及5个领域:内容、渠道、平台、经营和管理,前3个为业务要素,后2个为机制和架构要素。具体到《科学之友》,要按照上述5个要素来重新布局和经营。经营和管理组织机构设好后,必须把以“内容为王、发行为主”的旧思路转向以“品牌为导向、用户至上”的互联网思维。我们要精心研究和探索如何把内容和渠道延伸到数字平台上,更加明确刊物的鲜明特色,以纸媒为基础,打造了一批“科普+服务微信”的公众平台矩阵,具体有:“传承文明”“科学之友品质生活”“科学之友发现世界”“科学之友悦读”“最创意也是醉了”等微平台,通过不断摸索,逐步经营好并扩大其影响。打造好《科学之友》App这个平台,通过增加杂志的附加功能(比如通过读刊扫二维码,可免费参观科技馆、展览馆或生态农业庄园),来达到开拓新的用户渠道和吸引新的读者群体的目的。推选多媒体、多终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通过一系列“多媒体矩阵+流量+产品”摸索出一条媒体融合之路,创造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 以科普日为活动契机,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创意、阅读大赛

《科学之友》下半月刊是一本面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生的科普读物,宗旨是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增强科学素养,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杂志内容全都围绕科学的内核,始终保持科普的底色。联手山西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开设专版积极宣传报道“第30届山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5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山西赛区)联赛”等活动。青少年是科技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有无限的创意和创新能力。所以要开展开放性、包容性的大赛活动,调动他们的创新激情,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使各种创新的思想火花竞相迸发,使大赛成为把创新理想变为未来现实的舞台。倡议在全省选择100所重点学校建立青少年科技实践辅导站,培养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借科普日契机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大赛等活动。

4 融合,有机遇也有挑战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出版行业转企改制后,如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健全媒体融合发展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也成了制约发展的关键一环。首先,项目落实是机制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推动媒体融合,要有创新项目来支撑。若没有项目没有创新,所谓的融合就是“空中楼阁”。要精心组织实施具有广泛传播力的新媒体项目。其次,用人机制要着力转变,建立起人才管理体系,优化人才结构,要加大经I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等。现有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采编管理以及收入分配体系,要花大力气改革。探索媒体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办法,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创新采编流程,通过采编、传播流程改造,建立全天候、全流程、一体化的新媒体采编体系,实现不同媒介间的交融和媒体通道的灵活多样,把及时、参与、互动等可以体验的媒介产品提供给受众。

参考文献

[1]尚勇.抓住机遇主动谋划推动科协工作创新转型[J].科协论坛,2015(2):4-11.

非遗数字化传播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媒 非遗 影响 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

一、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是国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鲁西北剪纸,是流传在山东聊城区域民间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广泛流行,当时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虽然,山东茌平剪纸早已列入山东省级非遗项目,但是在民间传承至今的鲁西北剪纸早已跨越茌平县域,流传范围更为宽广,主要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东阿县、冠县、阳谷县和茌平县等周边乡镇的手工剪纸最为出名。

鲁西北剪纸以清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富有吉祥如意的图案,具有浓厚的喜庆气氛,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多用于婚庆嫁娶,装饰性极强。除花卉之外,虫鱼禽兽、风景人物之类的作品也很多,具有寓意性和喻意性特征,例如寓意男女之间相爱与结合的“鱼戏莲”、“喜鹊登梅”、“凤凰戏牡丹”、“扣碗”、“鸳鸯戏水”、“双鸡”、“双鱼”等。过去人们崇尚多子多福,剪纸中,喻意这方面内容的纹样也很多,如“鲤鱼莲花”、“老鼠偷葡萄”等。许多剪纸还有着有趣的俗语,蕴含了吉祥和希望。尤其是当多个吉祥符号组成新图案后,如“柿子如意挂三鲜, 媳妇说话婆婆担”,表示刚结婚的年轻媳妇不太会讨婆家欢心,婆婆得宽宏大量”的期望;还有“柿子如意挂海棠, 外甥篮看姥娘”,则表达了希望嫁出去的闺女赶快有孩子的愿望。

二、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积极作用

现代化的传播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大众传媒的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媒介视域下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民族价值观的强化与确认

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历经千、百年而不中断,在于它的地域性、民族性、文化认同性,民族文化始终是该民族的“根”与“源”。大众媒介积极推动了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为剪纸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起到了有效的宣传作用。

2.2保障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就表现为人类各族群和各社会特征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剪纸类非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传播的过程。

2.3借助传媒数字化保护非遗。

新科技与传统的技艺相结合,为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展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些大众媒体传播以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数字化方式,尽可能地客观记录和立体展现鲁西北剪纸各种图案内容,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多媒体播出,将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调动音、光、色、电、图等多种元素,形声并茂、音画并见、视听结合、有情有境,使更多的剪纸爱好者和大众耳目一新。

2.4扩大受众和延长传承

大众传播媒介都拥有广大的受众,具备任何其他传播方式都不能达到的影响面。汤普森曾经指出,由于技术媒体的配置,把社会互动与实际地点分开,从而导致人们即使不在共同的时空背景下也可以互动。因此,大众媒介传播以扩大受众为目标。其所针对的对象分布范围广,散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以及地区。报纸杂志追求扩大购买者的数量,电视追求高收视率,网络谋求高点击率。无论是传播影响的行业跨度还是地区跨度,都是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所无可比拟的。与大众传媒手段结合后,山东鲁西剪纸艺术立刻体会到大众传媒所带来的巨大效应。

三、大众传媒对山东鲁西北剪纸艺术传播的消极冲击作用

在今天大众传媒话语权的笼罩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愈来愈呈现出简单、趋同和变异的趋势。从剪纸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近年传媒在剪纸艺术的传承传播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大众传媒影响众多剪纸爱好和学习者,导致剪纸图案同质化倾向。

从剪纸艺术的丰富性来讲,在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风俗、族群、历史、人文的差异,最终决定了某一地区剪纸的风格,而在风格各异的外形之内,不同地区的不同剪纸符号又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象征内涵。同样反映的均是天、地、日、月、动物、植物等对象,但剪纸风格所表现的差异性也相当普遍。笔者在鲁西北区域走访调查民间剪纸艺人时,了解剪纸传统文化内涵和民俗禁忌等问题的只有上去60多岁的老人,许多中青年传人都不懂。

3.2大众传媒传播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导致剪纸艺术的生存环境愈显窘迫。

大众传媒主要以报纸、杂志、书籍等机械印刷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这些媒介的传播的信息量比以往文字媒介大得多,而且传播的速度也快的多。这些大众媒介成批的制作和传输,巨量信息作用于大量受众,是任何人都无法躲避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绝大多数是通过大众传媒获得,日积月累,这些信息就在他们头脑中构造出外部世界的影像,这些影像尽管是间接的,却是这代人世界观、人生观生长的基本土壤。年轻一代审美趣味和审美诉求的改弦更辙,使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和文艺样式受到强烈的冲击。

3.3媒体碎片化传播非遗信息,会导致非遗的不正常消亡。

从本质上讲,剪纸作为一种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具有稳定的日常性和传承性,并与传承人群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不管是剪的喜鹊图案,还是剪的梅花,总会传达一方人的观念、知识、技能、行为方式。但大众传媒在进行报道时,往往是那些对主流话语而言“新”、“奇”、“怪”的部分受到大众媒体的关注,并通过夸张的描述、醒目的标题等手段对这些部分予以放大。而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却在传媒报道的过程中被忽略。根据《公约》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团体、群体、有时为个人”,然而,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时候,大众传媒总是把关注点放在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层样式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传承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使得社会公众在大部分报道中只看到了许多文化样式,而与这种文化样式有关的传承人的情况却没有看到,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正常消亡。

鲁西北剪纸类非遗欲借助大众传媒进行传播,既要避免被其强大的媒介语境淹没,又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原汁原味和原生态的力量,不能丢掉自身的独特精神魅力。我们必须在民间艺人、大众和传媒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实现非遗真正健康有效地传播和承继。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