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管理工作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建设单位 深基坑支护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建筑工程建设也朝着大体量、高难度方向发展,开始了“高度”竞赛。这样的发展趋势,必然导致上部结构传至基底载荷压强的显著增大。为了满足基础承载能力的要求,加大基础埋深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而且,国家现行结构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了建筑物地上高度与地下深度之比的限制。这两点必然导致基坑深度不断增加来满足单纯技术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与地价的飙升相互支撑,建设单位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将减小建筑物间距、减少“空闲”土地作为必用手段之一。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限制了新建工程施工场地的空间。在保证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新建工程施工,必然采取基坑的支护措施。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深基坑变为常态。作为建设单位工程建设者,面对愈来愈多的深基坑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责任越来越大。下面就自己在深基坑分项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

1组织专家会议,精心论证

对于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首先,建设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施工规范、规程,组织岩土方面专家,对于施工单位提交的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在施工前的源头,对工程安全生产进行有效的控制。本阶段安全控制,是决策阶段预先控制,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消灭在“可能”状态,从而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组织专家论证会,而且要仔细斟酌与会专家:要满足现阶段“三个注册岩土工程师、两个高工”的硬性指标,且专家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程经验,对待工程积极、负责。对于某新建住宅楼工程,X公司聘请了五位专家:全部具备高级职称,其中四位注册岩土工程师、一位本项目结构设计总工。其中的深基坑支护方案论证会,是岩土方面的专项方案评审会,与会的岩土方面专家占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之所以聘请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总工程师,是因为他对本项目结构方面十分了解,使得到场专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本项目有所了解。专家组成员能够迅速进入角色,避免细节上的遗漏,降低了风险。合理的专家分布,将工程面临各方面问题考虑全面,有助于X公司控制深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有效降低了决策阶段的风险,为深基坑安全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按照规范,认真施工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X公司严格执行施工规范、落实论证专家提出的控制要点。

针对规范要求、专家提出的要点,X公司在监理单位的协助下,督促施工单位遵守国家规范、专家提出的要点,逐一落实到位。第一步,X公司、监理单位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对于X公司新建住宅楼工程的深基坑支护,虽然是临时性结构,仅在基础施工期间起到支撑坑边土体的作用。但是,在基础施工期间,坑底的作业面上有大量的工人、施工机具。如果坑边土体出现坍塌,将会出现施工人员、机具被掩埋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施工单位的配合下,X公司、工程监理严格控制进场材料,劣质、不合格的材料决不能用于工程。X公司、工程监理发现一批直径8mm的钢筋直径小于国家规范,坚决要求施工单位将此批次钢筋退场。X公司明确施工单位不得再次购买同一钢厂的产品,而且不得购买此批次钢筋商的其他商品。严格控制安全设施施工所用材料质量,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二步,X公司、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规范、施工方案严格按照深基坑边坡喷锚工艺施工,保证深基坑支护分项工程质量。工程监理对喷锚施工进行不间断巡视,及时纠正施工中不规范的现象。例如,固定钢板网的钢钉出现遗漏,建立人员督促施工人员补齐,保证钢板网不出现移位现象;对施工人员进行高技术指导,使其掌握动作要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期间,X公司落实专家会议的意见,要求施工单位限期完成排水管施工,保证基坑支护结构在正常工作状态。

3稳妥处理突发事件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X公司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对深基坑边坡的稳定进行观测,定期、不定期巡查相结合,发现有危险倾向马上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做到这一点,非常重要。

新建住宅楼的车库及A住宅楼,紧邻B大厦:基础外边线水平间距2.7m;B大厦基底标高为-3.7m,车库及A住宅楼基底标高为-6.3m,高差2.6m。此段基坑采用微型钢管桩加预应力锚杆的支护形式进行支护。根据国家规范、规程进行结构设计时,计算钢管桩桩顶的水平位移为32mm,满足国家规范、规程的要求。但是,在新建住宅楼深基坑施工过程中,X公司、监理及施工单位在不定期的巡查时,发现深基坑东侧临近B大厦一段边坡地面出现裂纹,相应工地临时围墙墙体也出现细小裂纹。此时,围墙内侧下方约-4.5m的施工作业面上,七、八个工人正在用钻机进行锚杆施工。这样的变形已经远远超出了设计计算范围。经现场讨论,X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认为应当拆除此段临时围墙。就在完成拆墙工作两个小时后,此段边坡顶部突然向深基坑内倾斜了76mm,险些造成围墙倒塌,发生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

经分析原因,钢管桩支护的土体是B大厦施工的回填土,回填土还没有完全固结,土体内摩擦角很小,土体粘聚力较小,造成土体的侧压力超出设计预期。工地围墙拆除后,对B大厦的回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处理。根据观测,此段边坡变形已经稳定,变形没有大幅增加,基本与计算结果吻合。

另外一点,在建设周期可控的条件下,尽量将深基坑施工期间避开雨季,减小基坑、基坑边坡土体被雨水浸泡的几率,减少引起基坑边坡土体坍塌的因素,也是有效降低危险成的手段之一。

4简论深基坑支护的经济效益

在深基坑工程管理方面,我们尊重科学、经验,依据科学规律、实践经验办事,能够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模式;创新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

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筑施工安全保障的屏障,要求从宏观的视角,根据相关行政法规和法律条文,以及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深层次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必须做到:

1.1 法律法规的融入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的标准源自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换句话说,建筑工程不能脱离法律规定的基本要求施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目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规范法律之一,建筑企业在构建具体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的时候,需要检查立项方案、施工方案、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等是否违背这些规范性法律的初衷。

1.2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的特征,要求建筑企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落实人员的科学编制,保证工程的每个分项任务都有具体的岗位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的死角缩小到最小范围内,与此同时,安全管理部门应该立足于工程的实际,挖掘出工程潜在的危险源风险因素,提前做好风险因素防控措施,这也是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的奏效措施。

1.3 安全管理工作的中长期规划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处于动态管理的状态,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以及工程项目任务的调整,经常会产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施工风险因素,大多时候会使得工程功亏一篑,譬如某房地产小区的施工现场,总承包商将安全防护支架搭建作为分项任务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由于没有做好安全交接的计划工作,分包单位在不清楚总承包要求的情况下就擅自施工,最终造成支架坍塌事故,工程也因此被相关部门责令整改,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兼顾工程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制定工程中长期的规划,以掌握工程的各种隐患因素,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工程单位指定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方式选择方面,由于观念的差异性,以及工程施工专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安全管理方式难免会出现脱离工程实际的情况,为此,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式的创新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1 安全管理观念的转变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从安全事故事后查处的被动管理方式,转变成为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积极防范的方式,要求管理人员从思想的层面上,牢牢树立这种安全防范观念,将安全检查管理的重点放在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方面,即防范于未然。

2.2 技术型和专业化管理方式

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倾向于传统的经验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尽管已经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获得宝贵的管理经验,但容易忽略工程动态变化的客观情况,某些经验总结出来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未必能够适应工程新环境的管理需求,也未必能够有效控制新生的风险因素。笔者认为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在积累丰富施工安全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往技术型和专业型的方式转变,在开展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认真对待新技术采用可能带来的专业性风险因素,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2.3 企业所有制安全管理方式

由于专业性水平的限制,施工安全事故往往集中于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安全管理方式承袭了传统国有企业非市场化的安全管理方式,对安全管理事故的新变化不够重视。为此,笔者认为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提高安全管理主体的集中性,采用垂直管理的方式,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不至于脱离决策者的视线。

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创新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落脚点是企业,而企业的运营管理,离不开相关管理制度的创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规范化施工的安全保障条件之一,对其创新,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方法:

3.1 建立建筑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为了迎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劳务标准的人权状况,已经开始成为建筑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管理内容之一,在国家社会已经被广泛关注。另外,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环境,建筑企业需要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职业安全卫生条件进行改善,同时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水平,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状态。

3.2 施工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开展

是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的基础,是从本质上消除工程事故隐患,也是从源头控制事故发生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无论是新建工程,还是改建或者扩建的工程,都需要开展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工作,一旦发现安全隐患,需要即刻限期整改,而没有进行预评价的建筑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

3.3 发展专业型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介组织

建筑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尤其是中小型的建筑工程企业,很难实现施工安全管理成本的全额投放,以致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跟上工程的专业化施工发展,在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手段之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为此,笔者建议由建筑工程行业协会牵头,尽快建立独立型的专业安全管理中介组织,负责承担建筑企业施工的安全管理评估、培训、咨询、指导、检验等工作,为建筑企业减缓安全管理工作在专业化要求方面的压力。

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

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之一,但施工的安全管理,未能紧紧依靠科学的技术,因此管理手段方面忽略了大量的先进科技成果,而继续沿袭落后的安全管理技术、工艺和设备,并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由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重大施工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控制,秉着全局性和共性的技术视角,研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因素,通过危险源因素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形成综合的风险管理体系。

(2)安全生产技术基础工作的加强,笔者推崇信息化技术的融入。信息化技术已经开始融入建筑行业当中,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推陈出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网络体系,譬如安全生产事故统计系统,形成良好的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环境。

(3)跟踪国外国家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工程的实际,将参考借鉴的内容消化吸收,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开展施工危险源因素的普查工作,并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推出功能更加齐全的安全管理产品。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管理任务之一,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对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采用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确保工程施工在安全环境中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目标,本文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方式、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手段四个层面探讨创新的方式,为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清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岳徽.探索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标准化在实践中的应用[J].创新科技,2013,(4):42-43.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范文第3篇

目前,我们公司面临两个矿井全面开工,矿井的安全建设与安全生产成为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结合公司现状,下面谈谈我对本安体系建设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矿井建设、生产方面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要做到,一是生产建设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保障和抗灾能力,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矿井生产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优化采掘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单产单进水平。二是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上,明确各类事故发生的预警行动及各类预警时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实现快速处置。企业要完善应急预案,并针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进行日常应急演练,按照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由事后单纯救援向事前安全风险预防的转变。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质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五位一体的集成,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简言之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升级版。风险预控管理是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拓展和升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具有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要求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风险以及避免风险的措施和工作标准,而工作标准正体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二者的核心都是强调过程控制和持之以恒,强调安全与质量的统一,安全与管理的统一。所以,实施风险预控管理更要强调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要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还要深入、持久地加以推进。

三、强化班组建设,牢筑本质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打造无坚不摧的团队精神。

班组建设对我们企业来说还是一项新任务,需要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特别是要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从下到上,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争取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将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1、改进安全教育效果的检查方法,着重培养职工判断与应对各种危险的能力,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2、完善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标准,实行动态联保,切实落实安全互保制度。

3、建立班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内部分担制度,切实改变班组安全的松散管理局面。

4、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促进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四、加快安全文化建设步伐,安全文化随着企业文化同步快速发展。

安全文化建设既要有硬件环境,又要有软件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价值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安全文化的创建工作可分为理念系统、感觉系统、行为系统等,首先要将安全理念为广大员工所接受和认可,其次,从感觉上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最后是将这些安全文化理念融入制度之中,形成制度文化,制度文化的内容渗透到员工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员工自觉行为。员工在这种企业安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将生命和健康作为最终的追求目标,安全文化才能和企业文化同步和谐发展。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力安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见问题

1.1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1)一线技术人员素质低。随着供电企业普遍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变电、调度、配网等工作实行远程、自动化控制,电网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决定了,新技术的应用给那些业务素质落后的一线电工,增加了许多工作难度和安全操作的难度,从而直接对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产生影响。除了电工的专业素质之外,部分一线员工也缺乏对安全、正规操作的足够重视,认识不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中,为了图省劲,不按照指定的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操作,导致许多细节处理不够规范,习惯性的违章操作普遍存在。(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由于供电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特殊地位,缺乏必要的外部竞争。长此以往,某些企业领导就滋生了官僚作风,管理中形式主义盛行。具体表现为,上层领导看似对安全管理非常重视,但多是说多做少,有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接到上层领导的布置后,由于安全工作多是非常琐碎且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部分人认为“生产是硬指标,安全是软指标”,导致了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而一线员工,在本身对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又缺少管理人员的督促和监督,后果可想而知。这种从上而下对安全的忽视,造成一些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成为了粗放型管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2设备管理落后

尽管农村电网经过改造之后,县级供电企业对一部分旧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部分实现了统一化、电子化、远程化的管理,且设备的整体健康水平相比以前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供电企业的设备基础管理工作仍然相对滞后,普遍表现为:(1)不能做到安全事故之前的缺陷处理,能做的往往只是事后的故障检修。例如,由于供电网络遍及乡镇、村、户,不但面积广,而且分散,电网所处的环境也就千差万别。一些地区的高、低压线路下面树木丛生,有的甚至靠近高压电线。许多县级的供电企业对此都没有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没能对这些隐患提前予以清除。因此,当遇到恶劣天气时,不仅很容易导致高、低压导线发生接地而短路,而且导致有的线路廊道过于狭窄。(2)相关电力设施保护力度不够。电力设施由于分布广泛,且数量巨大,管理难度较大,供电企业也缺少相应的对电力设备、设施的管理、保护措施。这些年来,经常发生破坏电力设施的相关案件,如电线、变压器被盗、电杆被撞等。这在给供电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着电网的安全。

1.3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目前,由于领导、员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不够,许多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流于形式、漏洞百出,根本不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安全管理主要存在着以下缺陷:(1)安全管理职责不清。主要表现在供电企业对所辖供电所的安全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各个部门的安全职责不明确,综合管理和分项管理关系混乱,责任不清。(2)安全措施难以落实。主要表现为,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如两票三制、标准化作业程序、危险点分析等工作落实不够,给安全生产带来直接影响。(3)缺少必要的安全监督制度。相对于安全监督的巨大工作量,当前大多数的县级供电企业中都存在着安全监督机构的人员配置不足。这就造成了许多供电企业的安全监督机构形同虚设,仅仅侧重于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布置。对于安全措施是否真正落实到供电所的工作现场则力不能及。

2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的三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三个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2.1加强员工安全业务培训,深化安全教育

2.1.1加强员工的相关安全业务的学习和考核。首先,企业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手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单位的安全规章制度。对于那些经常容易被忽略的安全措施,要详细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其次,加强员工对安全规章制度,如两票三制、危险点分析等系统学习。在知道如何安全操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操作安全性进行一定的评估,全面提高安全业务素质。第三,企业要经常性地开展对安全规章制度的考核,并将其纳入到员工工作绩效评价之中,与工资、福利等挂钩。2.1.2定期开展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在企业中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采用各种形式,如会议、讲座、征文、安全评比等活动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目前,在许多供电企业中都开展了“安全月”的活动,对单位职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使广大职工置身于浓厚的安全氛围中,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技能;在广大农村、企业、学校,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时间、空间,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村广播、集市、电视等形式进行安全用电宣传,使辖区用户不断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进一步创造和谐、良好的供用电环境。

2.2加强设备整治与保护,强化设备管理细则

为了减少因设备管理方面造成的安全问题,要做到:(1)加强电力设备的整治和维护,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随着我国乡村地区用电负荷的急剧增长,许多电力设备都处于长期满载甚至超负荷运转。针对这个问题,企业首先要增加新设备,加大电力设备的更新和定期检修。(2)提高设备运行水平,强化设备管理细则。企业的专业检修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检查的各个专项,例如开关、保护、自动化等的检查细则,并且细化检查的步骤和人员配置。如果有的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不能长期开展此项工作,那么,可以每年定期地集中人力、物力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

2.3做好现场安全化管理。

从标准化作业做起,牢固树立“违章作业就是自杀,违章指挥就是杀人”观点,加强现场安全措施标准化管理,按照作业规程要求,落实安全工作组织、技术措施,加强危险点分析、预控,实施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切实做到不让职工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把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可控、在控、能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牢固树立“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把规范自己行为、注重安全生产变为自觉活动,全面提高自保、互保安全意识,在施工现场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切实实现“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社会和谐”总体目标。

2.4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监督和考核力度

要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要做到:(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首先,要由企业领导层全方位地对企业整体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和清理,完善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义务。(2)加强安全监督和考核力度。首先,针对企业安全监督人员不足的情况,要设置专门的、具有相应的权力的安全监督机构,大力增加安全监督人员。其次,提高安全监督人员的素质,使其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2.5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革新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既明确了安全生产的管理内容,给出了由“危害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3项连续性工作构成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实现对事故的超前预防。危害识别是识别危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风险评估是风险分析和风险值判断的整个过程。风险控制是指通过实施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使风险降低或保持在可接受范围的行为和过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量化风险评估和控制,便于实现对安全管理过程的量化控制,能够确保安全管理的闭环控制和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要求企业建立全面的体系文件,有利于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体系,辅助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县级供电企业应通过建设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有效优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提升安全生产风险管控能力,建设安全生产管理的长效体系。

安全管理工作心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时期;车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102-02

0 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思想意识的松懈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石油等一类危险品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事故频发、危险不断,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加强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防患于未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石油开采和运输这种高危行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首先,需要客观而准确地找出影响车辆运输安全的因素和事故可能发生的原因,包括人为原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然后经过仔细分析,找到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具体的防范措施,再加以落实。

1 影响石油车辆道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分析

大体上讲,影响石油车辆道路运输安全的因素包括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两种,其中可控因素又可以分为来自于人员方面的因素、来自于车辆状况的因素及管理方法和措施是否得当。不可控因素则指的是环境方面对于车辆运输安全的影响。在这所有的因素中,车辆状况、人员方面和管理措施三者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其中,车辆管理人员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在了解车况和理解运输环境的基础上发出操作指令,对车辆进行调动;管理举措则是车辆管理人与车辆管理人之间、车辆管理人与车辆之间信息传递或交换的桥梁和媒介;所有的车辆和管理措施只有通过人的协调和指挥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要想保证运输安全和避免事故,必须把各个要素协调起来,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防止管理上的漏洞和盲点。

2 预防和减少石油车辆道路运输安全的方法与对策

2.1 首先,加强车辆负责人员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大量的事故资料证明,导致车辆运输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中,人员的因素是最主要原因。由于驾驶员思想疏忽和驾驶技术不够熟练造成的事故多达百分之七十以上。现在很多新驾驶员没有经过正规的驾驶考试培训和严格考核,就直接上路,所以造成交通肇事或违章。针对这种情况,在特种车驾驶员招聘时要严格把关,一方面仔细审查驾驶员是否有健康的身体和齐全的驾驶证件;另一方面要考察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是否熟练和安全意识是否到位。特种车的驾驶员要求至少有五年以上货物公路运输的驾龄和驾驶经验,而且年龄最大不超过45周岁。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的一方面原因就是驾驶员驾龄短、缺乏驾驶经验、安全意识差、驾驶技术不过关。只有在一开始就强调安全意识并且选拔到优秀的驾驶人才,才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机率。所以,选好特种车辆驾驶员之后,首要任务是对新驾驶员进行安全教育。具体做法有:①开办安全驾驶教育强化班,组织驾驶人员系统规范地学习交通法规和文明行车规则,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文明行车的素质;②可以定期召开驾驶员驾驶经验交流会,号召大家分享安全行车的经验,形成良好的行车和运输管理氛围;③可以展开“评先进、促安全”的驾驶员大练兵活动,在广大的驾驶员队伍内树立安全行车无事故的典型,通过大会表彰和媒体进行宣传,提高驾驶员安全驾驶的自觉性,防止事故发生。④通过反面案例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方式把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通报,通过发生在别人身上的血的教训给予驾驶员安全警示,防止悲剧发生在自己身边。

2.2 其次,加强车辆的安全控制管理,严格落实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近些年来,由于车辆维修管理不善和出入控制不严导致的运输事故也时有发生,常见的有:车辆缺乏定期的保养维护和检查,车况明明已经很差但仍带“病”上路;对车辆私自改造、违章超载和违规驾驶;此外,驾驶员明明身体已经很累还在夜间连续疲劳驾驶,最终导致失去控制、车毁人亡。要想进行特种车辆的运输安全管理,具体做法是:①建立健全完备的车辆安全管理制度,对车辆设备管理规范化。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和法规,建立健全车辆管理档案,完善企业的运输车辆管理制度,明确特种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以及车辆管理人员的责任分配。②定期进行特种车辆的检查、维修和保养,使每辆车都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特种车辆要做到车况的“一日三检”:即出车前检验、行车中检查和行车后检查,对车辆勤检查、勤维护、勤保养,使车辆状况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特种车辆的运营标准。③建立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监察机制,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排除。出车前要检查车辆的营运证件和行驶证件是否齐备;车辆是否参加了二维检测和年审是否合格;车辆设备操作人员是否持有设备操作证和车辆押运证;车辆所载危险物品是否有相应的检验报告和合格证明;车辆的安全检验每周不少于一次;检查后认真填写车况记录和安全检查确认表;出车前还要考虑到天气情况对于路面行车安全的影响,做好安全防范应急措施,如有情况及时和后勤人员取得联系以便救援。

2.3 最后,把车辆的安全管理责任包干到户,落实到人,明确责任分工 为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车辆事故发生,最好是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把车辆的安全管理责任包干到户,落实到人,实行问责机制。具体做法是:①建立正规的车辆安全管理机构,健全车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通过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对于车辆管理的监督和控制;通过完善公司安全运输车辆管理制度,调动各部门负责人和驾驶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层层落实安全指标,形成全方位的车辆运输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安全车辆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把车辆的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目标责任落实到人,并通过安全奖惩和问责机制对责任承担人采取不同的对待,按时或超额完成任务的就大力表彰;未能完成任务或造成事故的要追究责任并加以严厉的处罚,以儆效尤。②加大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和管理力度,并成立安全应急救援队伍。车辆运输安全管理的投入包括安全设施的建设和车辆安全驾驶教育培训的投入两项内容。除了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外,在车辆的安全管理上也要加大力度:一方面要定期召开车辆安全管理会议,及时总结并讨论车辆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通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另一方面成立安全应急救援小分队,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提前预测、预警、预报和相应的安全预想、预防、预演,培养驾驶员和管理者在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发生时果断而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临危而不慌、处事而不惊。

3 结语

石油运输车辆的安全管理绝对不是一项可以掉以轻心的工作,在石油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工作人员稍有思想上的不慎和管理人员稍有麻痹大意,都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要结合新时期车辆运输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要点,努力探寻车辆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石油运输车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浩水.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J].劳动保护,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