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按照山东省、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环境保护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倡导绿色文明,提倡绿色消费,大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创建“绿色社区”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创建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两个文明的结合。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提升市民的环境意识,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以达到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环保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的目的。
二、“绿色社区”的基本条件
1、社区居民委员会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工作列为社区重要议事内容,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管;有健全的“绿色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有比较完整的绿色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坚持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人人动手,美化家园。
2、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根据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并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环境保护活动,力求做到每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全年参加活动的人次应占社区居民总人数的30%以上。
3、社区居民应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逐步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试行垃圾分类,自觉回收废电池、废灯管等,拒绝“白色污染”,不吃野生动物。
4、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社区居民初步养成可持续消费的观念,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提高物品的重复利用率,积极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5、整个社区环境整洁、优美、清静,可绿化面积都得到有效利用,没有违章建筑,有固定的环境宣传教育标志牌和环保公益宣传广告,设有环保宣传专栏,并经常性地更新。
6、社区内各污染源都已治理,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小区污水纳管、雨污分流工作,杜绝焚烧垃圾、树叶、随意倾倒废物等污染环境的现象发生。
三、“绿色社区”创建与考评
根据泰环发[2002]77号《关于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通知》精神,整个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七月份)
1、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意见,与市文明办、市环保局、新城办事处、市建设局联合下发文件。
2、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及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公众了解“绿色社区”的标准要求,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
3、在城区8个居民委员会广泛发动的基础上,确定河西小区、龙山小区两个社区委员会为创建工作试点单位。
4、召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小区居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讨论创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具体创建阶段(八月份)
1、组织各社区对照省里制定的“绿色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和考评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2、组织社区负责人到创建活动开展较早的地区参观学习。
3、开展各项社区创建活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由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参加的座谈会;为小区居民发放一本环保小册子;设置一块环保宣传版面;放一场环保内容的电影。同时,组建社区老年人“夕阳红环保志愿小组”、青少年“环保小卫士”小组和妇女“巾帼环保家庭创建小组”,协助社区开展创建工作。
4、各项创建工作8月20日前完成,由市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组织自查,8月底将创建活动的申报材料(申报表一式五份、自查报告一份、汇报材料一份)报泰安市文明办、环保局,参加市级“绿色社区”评选。
三、考评命名阶段(9月份)
1、泰安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社区进行实地考察验收。
2、对拟命名的市级“绿色社区”在《泰安日报》进行公示。
3、召开命名表彰大会。
4、按四比一的比例推荐参加省级“绿色社区”评选。泰安市级“绿色社区”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绿色社区”不搞终身制,每四年复查一次,凡达不到标准的,将予以摘牌。
四、几点要求
1、各居民委员会要把“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逐步纳入文明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之中,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2、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新工作,要通过新闻媒体及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公众了解“绿色社区”的标准和要求,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新晨
3、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抓好创建工作。市文明办负责督促社区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市环保局负责社区分管干部的环保教育培训,联系并协助社区制定发展规划和创建计划,组织开展各项环保主题活动,社区内污染源治理;新城办事处负责督促指导试点社区从软硬件两方面实施创建活动,推广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等可重复利用器具,减少白色污染。推广使用环保冰箱、空调,禁用含磷洗衣粉。组织社区青少年、妇女和离退休老同志,组成各种社区创建和管理小组,参与“绿色社区”创建与管理;市建设局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在“绿色社区”创建中的作用,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制止垃圾焚烧、露天烧烤、违法搭建、乱贴乱画、乱停车辆、乱设摊点等行为,做好废旧电池、灯管的集中收集管理和社区环境卫生、绿化工作。组织开展评比“环保家庭”活动。
一、目的意义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是中央十分鲜明地提出和确立的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政策取向。我办近年来落户的工业企业规模较大,效益可观。但是,作为欠发达地区,我办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民增收缓慢。支持和帮助三农发展,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帮扶内容
帮扶要围绕我办农村、社区的现实情况,从事关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入手,帮助村、社区解决一两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好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对于密切企群关系,实现社会和谐意义重大。帮扶应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帮助建立环境卫生保洁机制。采取资金补助的形式,帮助村、社区建立一支村级清扫保洁队伍和垃圾清运长效办法,解决村、社区存在的脏乱差问题。
二是帮助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和村上充分调查研究,在设施农业、观光农业、花卉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提供帮助,力争取得突破。
三是帮扶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考察村上农田水利和基础设施现状,在水利建设、群众健身场地建设、村级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建设等方面采取资金扶持或项目引进的办法,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
四是帮助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企业自身优势,在劳动力招聘上解决村、社区富余劳动力。也可以帮助群众了解用工信息,介绍群众外出打工,转移富余劳动力,促进群众增收。
三、帮扶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各企业要认真研究所包抓的村、社区基本情况,找准帮扶重点。企业负责人要亲自安排此项工作,建立包抓组织机构,做到人员责任明确,和村、社区加强衔接,切实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和谐问题。
二要真心帮扶,要真帮实帮,不开空头支票,把帮扶工作作为为党旗争辉、为发展服务、为百姓造福的企业责任来抓,不讲困难、不推诿,快速行动,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一)电力市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电力市场建设的经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电力工业发展规律,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基础,以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为重点,打破市场壁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电力的需要。
(二)电力市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因地因网制宜。电力市场建设要有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有利于促进电力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消除市场壁垒,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电力企业公平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电力市场建设的任务是:到十五末期,初步形成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北、南方六大区域电力市场,基本建立电力市场运营的法规体系和电力监管组织体系,全国大部分地区大部分发电企业实行竞价上网,符合条件的大用户(含独立配售电企业,下同)直接向发电企业购电。
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模式
(四)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目标是:构筑政府监管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区域电力市场包括统一市场和共同市场两种基本模式。统一市场是指在一个区域内设置一个电力市场运营机构,电能交易(包括合约交易和现货交易)和交易价格均在一个市场运营机构内形成。区域电力市场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管理,统一运作。共同市场是指在一个区域内设置一个区域市场运营机构若干个市场运营分支机构,电能交易(包括合约交易和现货交易)和交易价格在市场运营机构内分层形成。区域电力市场内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协调运作。
(五)在区域电力市场建设初期,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机构暂时不能覆盖或电网联系比较薄弱的地区,可设立相对独立的市场运营机构,实行与区域电力市场统一规划,统一规则,统一管理,在区域市场运营机构的指导下相对独立运作,条件成熟时,逐步向统一市场或共同市场过渡。
(六)选择区域电力市场模式,应根据区域内电力资源与用电负荷特点、电网技术条件、电力体制状况,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客观情况综合考虑确定。
(七)无论选择何种市场模式,在同一区域内均应统一制定电力市场建设方案,统一考虑市场布局,统一市场运营规则和竞争模式,统一市场技术标准,统筹规划,配套建设,协调推进。
三、区域电力市场的主要交易方式
(八)区域电力市场的电能交易按照“合约交易为主,现货交易为辅”的原则组织。合约交易是指市场主体通过签订电能买卖合同进行的电能交易,现货交易是由发电企业竞价形成的次日(或未来24小时)电能交易以及为保证电力供需的即时平衡而组织的实时电能交易。
(九)合约交易可以按周、月、季、年或一年以上时段组织,合约交易原则上通过竞争的方式形成,竞争电量的比例由电力监管机构确定。随着电力市场的发育和改革的深化,应逐步扩大参加竞争的电量比例。
(十)现货交易可以采用全电量竞价和部分电量竞价的方式。全电量竞价指参与竞价上网机组的全部电量均在现货市场中竞价,其中大部分电量由购售电双方签订差价合同;部分电量竞价指参与竞价上网的发电机组按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电量参加现货市场竞价,大部分电量由购售电双方签订物理合同。
(十一)各区域电力市场应合理确定电费结算方式,按规定报批后执行。在国家电价制度改革之前,竞争电量部分按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结算,其余电量按国家批准的价格结算,或按购售电企业签订的差价合约结算。具备条件的可实行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两部制模式。在电力市场运行初期,为维护市场稳定,电力监管机构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对竞争形成的电价实行最高和最低限价。
(十二)建立有利于促进电网健康发展的输配电价格机制。经核准的大用户向发电企业直接购电,其购售电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输配电价格按国家规定执行。
(十三)辅助服务分为基本辅助服务和有偿辅助服务,辅助服务的具体分类由区域电力监管机构根据区域电网的实际情况研究确定。电力市场主体应按规定向系统提供基本辅助服务。有偿辅助服务原则上通过市场有偿获得。在电力市场建设初期有偿辅助服务可暂不纳入交易范围,随着市场发育,辅助服务逐步实行市场竞争。
四、加快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
(十四)深化厂网分开改革,培育和规范市场竞争主体。对集资建设或合作建设的发电企业,要抓紧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出资人权利,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独立发电公司;对跨省跨区经营的发电企业,要理顺发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的组织关系;在政府依法监管下,按照市场引导、企业自愿、优势互补、规模经营的原则,推动发电企业的联合、重组,并创造条件,逐步优化发电企业的产权结构。
(十五)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和电力改革的总体要求,重组电网经营企业。区域电网公司应按照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需要,理顺组织关系,完善功能,加强区域电网规划,加快电网建设,加强对区域电力市场运营机构的管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十六)加快电力市场运营机构建设。在现有电力调度通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电力交易、计量、结算等功能,合理确定电力调度交易机构的功能分工,逐步建成与市场运作相适应、综合配套的电力市场运营机构。
(十七)健全电力市场法规体系。加强电力市场法规建设,制定电力市场运营的基本规则、区域电力市场运营规则和有关细则,加强市场准入和退出管理,保证电力市场运营规范、有序。
(十八)加快建立电力市场监管体系,加强电力市场培育和市场运营监管。电力监管机构要与电力市场整体设计、同步建设,具备条件的,可根据需要先行建立电力监管机构,以加快电力市场的培育。
(十九)加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区域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由区域电网公司按规定商发电企业统一开发,各市场主体按规定配套建设。
五、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步骤及组织实施
(二十)电力市场建设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年先选择部分地区进行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试点,加强对其他区域电力市场研究的组织协调,20**、20**年再按条件依次启动其他区域电力市场,用三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六大区域电力市场。在此基础上,结合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进一步推进电力市场的建设。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10号),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劳社部发〔*〕23号),明确了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重点和措施。现将该《指导意见》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就如何贯彻《指导意见》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对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要逐步把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合理引导参保人员“因病施治”,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各地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注意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对医疗保险的作用,促进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按照《贵州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申请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及时对其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进行审查,进行资格认定。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根据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向社会公示,方便参保人员就医。
三、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就医分流机制。根据医疗保险基金收支情况,可以适当降低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医疗费用的个人负担比例或适当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比例。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保险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试点。
在唯亭镇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以镇教育中心为主导、各村、社区教育基地为载体,由网络和实体相连接。
年年底,把我镇创建成为苏州市社区教育实验区;年成为“省省级乡镇社区教育中心”达标乡镇。
二、具体任务。
1、成立由唯亭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社会机构参加的“唯亭镇社区教育委员会”,领导和管理全镇社区教育工作。
2、整合全镇教育资源,建立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在建设好镇社区教育中心的同时,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村、居委会、社区教育基地。
3、牢固确立全民终身教育理念,成教中心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多形式、多渠道办好文化进修、学历教育、就业知识、劳动技能培训,积极发挥宣传作用,深入社会各机构,宣传终身教育思想,使国民素质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建好社区网络,积极组织村、区干部居民开展信息交流,注重提升人的文化、生活品位,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多种培训模式并进,提高居民国民素质。
<一>、协助镇人力资源保障所开展三种模式的培训工作。
1、开展引导培训。即开展就业观念、求职技巧、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如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劳动人员就业综合素质和日常生活质量。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即根据岗位技能的要求,主要开展以会计业务、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保洁、叉车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以大面积提高社会人员服务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和本领。
3、开展创业培训。即选择开展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项目推荐、创业融资服务与后续扶持等方面的内容培训,以提高失地农民以及社会弱势群体的自主创业能力。
<二>、以教育中心为基地,开展文化学历教育。主要与国家级专业院校以及相关涉外教育院校联合办学,为我镇干部群众开办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专业函授班和远程教育班。
四、创建计划。
1、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省级、市级乡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和园区社会事业局关于在年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直接关注下,我们从今年5月份开始就投入了创建工作。新的社区教育中心座落于312国道前庄立交桥口,建筑面积与约4000多平方,拥有8个大教室、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室、远程网络教育、社区教育信息服务网站以及、学生学习交流的大空间活动场地。
2、按照省教育厅规定的“社区内有80%以上的社区居委会要建立社区教育站”、“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参与率不低于30%”这个要求,我们每个村、居委会都要建立“社区教育站”(或“市民学校”、“村民学校”)。具体要求是:
(1)村、小区有一名分管领导兼职社区教育工作。
(2)有相对独立的教育场所(能开展教育、讲座的教室,有适合居民学习、浏览的各种书籍的图书室、有自己的网站和宽带网络系统)。
(3)能正常开展各种适合小区居民需要的的学习、培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