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第1篇

茶艺,是指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泡好一壶茶是科学;享受一杯茶是人文学。茶艺是科学与艺术的整合、是动态与静态的融和、是表演和观念的艺术。茶艺的目的是以严格的规范促使一个人的思想以高尚和文雅的方式表现在行为上,也就是所谓的“诚于中形于外”。为达到茶艺的目的,礼为教本,礼是茶艺的规矩准绳,对茶的一种恭敬心就是礼,礼是维护茶艺活动的基础。喝茶、品茶是生活的一部分,培养出好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细节的恭敬是文明生活的表现。

茶叶的产销秩序井然、茶叶商业的伦理张显、茶业营销流通的合理,这些状况就是茶道;茶艺演绎章法清楚、茶事规矩准绳合礼,这也是茶道。茶道探求的根本在于“理”和“礼”,也就是在伦理秩序、章法规矩上。但是问题不是这件事的本身,而是心态上的问题。一个人的生活行为表现出来合乎伦理准绳,对别人有一份恭敬心、待人处事合礼,反映出一个人的品格,品格高尚的人努力实践圣贤之道。对生命有所追求;对茶有礼、对茶表现出恭敬的心态,也就是实践圣贤之道,庄严内心。恭敬心是为了实践圣贤之道,一定要先有形式、有礼敬,才会有恭敬的心态、才会庄严内心、才能坚定道德修养与生活态度,使内在情感德性和外在行为态度和谐,而合礼便是和谐。茶道是促使内在与外在和谐的途径、是强调社会秩序井然有序、政治管理与社会伦常和谐的状态。

实践圣贤之道,第一个要学的就是“敬”,就是恭敬的态度。真正恭敬的态度是在内心,表现在外的是庄严肃穆的礼。外在与内心是相关联的,从外在的行为中学习恭敬的态度。“礼者。天地之序也”,我们的内心离不开外境,内心与外境两者相配合,才能表现出真正恭敬的态度。所以,古代人读经之前,一定要先净手,净手之后。还有该依循的举止行为规范,这些外在形式帮助内心的端正与成长,也藉此提升了人格。

我国自古就提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不学礼,无以立”,举止进退皆是礼,礼能教导做人,学礼可以使人仪态端庄、品格温良,稳健地立足于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礼节、懂礼貌,就是文明社会。

人类自有身以来,首先需要的就是饮食。饮食是生命的基础,人生之大义。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问题是饮食,所谓的饮食,就是喝茶、吃饭。饮食分配合理,就合乎发展规律,社会就和谐、就合理,也就有礼了。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根本,饮食文化的基本表现就是吃饭要有规矩、喝茶要有道法,这个规矩、道法,就是礼、就是敬。人类生活合理、有礼,对饮食有礼敬,就是文明的表现。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第2篇

本文试图从管理哲学的角度对《周易》进行探索和讨论,以请方家教正。

一、科层制——《周易》的管理体制论

《周易》产生的时代是宗法制时期,因而,其管理思想也就是说它对社会、社会组织的各种管理措施与主张不可避免地建立在血缘关系,对家长的效忠、依赖的基础之上。其领导者是权力最高者,也是权利最集中者,这就使人们长期以为《周易》的管理思想是一种家长式管理的思想。然而,如果我们细心地研究《周易》的丰富内涵的话,就会发现《周易》所推崇和体现出来的社会管理制度不是家长制管理而是科层制管理。早在夏代时,我国就已经有了百官管理国家组织,这可看作是我国古代科层制管理的萌芽,而《周易》在吸收其先辈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备了这种理论,从而使处在萌芽状态的科层制管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它的这一思想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序性 《周易》管理思想的有序性依赖于其本身的有序性。它本身的有序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六十四卦的有序性。根据通行本《易经》我们可清楚地看到六十四卦由乾坤两卦所生,在此基础上从屯开始直到既济、未济而结束,秩序严密。虽然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易经》的卦序不完全相同,但它本身也有完整的结构,严密的顺序。二是事物发展演化的有序性,《系辞》讲:“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大业”在《周易》中主要指经济活动,这里泛指各种事业。这些东西都有内在的逻辑顺序,不可变更,不能替换。三是六十四卦中每一个卦的本身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每个卦基本上都有阴阳二爻组成。而六爻中有上中下的天然顺序或秩序并分别对应着天道、地道、人道。这种有序的结构以及结构的有序性,为社会管理提供了可以类、效的蓝本,从而为管理者(统治阶级的代言人)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方便和可能,由此使最高统治者不必每事躬亲,而只需对有关(下一级)部门和人员发号施令即可收到理想的管理效益。

2.层次性 基于有序性,《周易》的层次性更为突出和明显,这体现在管理上表现为强调分层管理,其管理的实质是下级要对上级服务,而上级则应保证下级在自己主权范围内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同级部门间则强调协作配合。《系辞》指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首先指出了在层次管理中“天”是不同层级的最高点,而“天”在这里就指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君,《说卦》讲“乾为天;为圆;为君……”把广大的臣民放在下层之中。这一思想在《序卦》中有更为深刻的阐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

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这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周易》是在宗法制的基础上,由家庭的等级层次推广到社会中去。认为社会中人各自有不同层次,分属不同等级,附属于不同的组织部门,并且在不同组织部门中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即“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正矣”(《易传·彖》),并特别指出“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环嗄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传·说卦》)。对雷、风、雨、日、艮、兑、乾、坤等的不同职责进行了明确规范,这体现了它对不同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有着不同要求。对处在同一层次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除了要求他们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外,还要求他们之间相互配合,互相协调,体现出层次性管理的整体效益,所以《周易》主张“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易传·说卦》,)认为这样才会“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同上)。它通过八卦变化之多动不息的对立运动和事物交合不悖相统一的思想,要求各部门能通过对立与统一实现相互配合,能变化而成万物的理想状态,这就是说《周易》主张对社会组织和管理人员的职权责任有明确的分工,在实行权力分级的层次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各部门及有关人员的相互配合,认为这样就会“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易传·系辞》)才能“持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同上),才可以通过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实现政治清明、经济富裕、军事强大,即富国强兵的目的,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使自己的国家立于不败之地。

严格地说,科层制管理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然而,《周易》管理思想有序性、层次性的基本特点以及分科执掌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主要内容,与近代资本主义科层制管理的特点完全一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早在二千余年前,《周易》就已经形成了科层制管理的思想,这比西方近代科层制管理的思想早了一千多年。值得指出的是《周易》产生后我国古代社会的管理体制一直是专制主义集权制即家长制,大权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但这并不能抹杀《周易》的科层制管理思想,这只能说明其思想太超前而难以推广运用而已,其思想没有适宜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二、盛德大业——《周易》的管理目标论

以科层制管理为体制的《周易》,它所主张的管理有特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盛德大业。《系辞》指出:“显诸仁,藏诸用,持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盛德”首先指圣人和君子所具有的高尚品德,即圣人体道,而这个道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道”,体会了这个道,就具备了“显诸仁,藏之用”的崇高美德。其次指不断更善日日增新,认为“日新之谓盛德”,盛德可以看作是《周

易》德治或政治的管理目标或管理理想。什么是“大业”呢?大业即是富有,《易传》讲“富有之谓大业”(《系辞》),原意指物无所不备,无所不包,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指经济的富足。

这是因为在古代社会中政治是第一生命,有了政治就有政权,但政治的基础是经济,没有经济基础做保证,就谈不上政治,谈不上特权。概而言之,盛德大业主要是指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丰硕成果,而这就是《周易》的管理目标。为了实现盛德大业的目标,其总的管理要求是崇德广业即崇尚美德和发展经济,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崇德 《周易》对道德是十分重视的,特别是《易传·系辞》作为阐释经文的重要篇章对德更是推崇有加。它指出“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拾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对树立道德的基础,施行、修养和充裕道德的方法以及巩固道德的途径,检验道德的标准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对六十四卦中的近三分之一的卦用道德来解

释,表明其对道德、对盛德的高度重视。具体地说来,其崇德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对德的政治功能有较为充分的认识。我国封建社会除秦朝实行纯法治外大都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并且把德治放在首要的位置上,这就是孔子所讲的仁政。在《周易》特别是《易传》中德治的观念比较明显,对德政、仁政的认识十分深刻。《系辞》讲“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这就是说,天地的根本大德是生长万物,圣人的大德是守住王位,但怎样才能守住王位,而顺利地进行统治呢?这就要靠仁政,靠道德。可见,《周易》把道德与政治统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仁德、仁政当成是进行政治统治的首

要前提或基础,从而肯定了德对于国家的重要作用。其二,认识到德与个体、个人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德可以促使人成为圣人或众人之长。《易传,文言》指出“君子体仁,足以长人”,而《系辞》也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把道德当成人“长人”“成名”的途径和手段。《彖》指出“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象》则曰“君子以果行育德”、“君子以懿文德”,这又把道德当成教化百姓的根基,认为德行、美德是教育百姓成为顺民的保障。其三,认为德

行是人性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象》),“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易传·系辞》)。认为一个人只要潜心道德修养,就会没有过错,可以心胸宽广坦荡容纳万物,从而取信于天下成为一个君子,即“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同上)。由此可见,它把德治当成治天下的基础和手段,即所谓的“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而它重视道德与个人的关系,实际就是主张通过增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人有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品行,从而有利于其统治的稳定。

2.大业 《易经》六十四卦本身的目的就是要为成就大业的人提供关于事物吉凶、追求行动而获得成功的参考,实际上,“大业”正是《易经》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或理想,《易传》在释《经》的过程中,不仅继承了这一思想,并且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引申,使大业成为其追求的管理目标或管理理想。大业是事业即“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从《易传》的解释来看,对大业、事业的定位不外乎“富有”,即经济强盛。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盛德大业并称,因为盛德作为一种德治政治必须有经济为基础来做保障,这样才能“以财聚人”,所以财成了富有的代名词。追求富有即追求财,而追求财,要富有之大业的内容主要有二方面:一是重农业兼顾工商业。古代社会是以农立国,无农则无国,所以十分重视发展农业,这在《周易》中亦有深刻体现,如《易经》提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反对“不耕,获;不菑,畲。”(《无妄·六二》,要求“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提倡通过制造农具加快发展农业,并要求发展渔业即“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为渔”(《易传·系辞》)。发展农业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传统,然而这种情形在春秋时的齐国发生了变化。齐国由于管仲的大力改革,把工商业当成经济支柱,这一思想在《易传》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这表现为《易传》在重视农业的同时兼顾工商业的发展。其工业主要是手工业,如制造农具、舟车、弓矢等,这是实现工业所必须的,故《系辞》讲“备物致用立成器,为天下利”,这就是说要制造出足够的器具供人们使用,从而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以实现富有之大业,正所谓有工而富。发展商业也是《周易》追求富有之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易传·系辞》讲“日中为市,致天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由于商品即部分农、工产品的相互交流而使天下人互通有无,从而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大业得以实现。二是要善理财。重农业兼顾工商业可以说是富有之源,无农、无工、无商就谈不上富有,谈不上有财,更谈不上什么大业。但是有了农工商业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经济势力,是不是就一定富有了呢?也不是,还必须善理财管理好财物,一方面,要使财物有所用,用到正当该用之处,所以《易经》主张“理财、正辞、禁民为非”,理财指的就是治理或管理财物,使财物用之有方,量入为出,节约开支。正如《周易正义》所言“治理其财,用之有节”。另一方面,要节俭,反对奢侈。《易传》指出君主应“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而臣民则要“以俭德辟难”,要求人们“安节之亨;承上道也”‘《象》’,即让百姓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去克服困难,而统治者则节俭顾民“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彖》)。

总之,《周易》以盛德大业为管理目标,试图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治国平天下国富民强的政治目的。

三、阴阳之道——《周易》的管理决策论

决策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决策是管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周易》对这个问题也有较为令人满意的答复,在它看来,要决策并使决策有针对性、实效性、长远性就要进行预测,即以预测为基础,然而,在此基础上果断决策即决定行动。从预测来看,《周易》是一部占筮之书这是没人怀疑的,而且用易最早的时候其意义极可能就是以占卜吉凶为主要内容。正如朱熹所说“易本卜筮之书,想当初伏羲画八卦之时,只是阳为吉,阴为凶,无文字,某不敢说,窃意如此。后文王见其不可晓,故为之做彖辞。或占得爻处不可晓,故周公为之爻辞尸……皆解当初之意。”(《朱子语类》)可见朱熹不仅把《易经》的内容即卦象当成是筮书,而且认为卦辞和爻辞亦是为卜筮而做,此说似可信。从《易经》来看,其卦辞、爻辞都是先贤圣人的经验总结,所以后人就不怀疑其占筮之功用。这可从《易传·系辞》的阐释中看出端倪,“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认为“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因此这就为管理预测提供了方便和基础。《易传·系辞》讲“《易》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预测是决策的第一步,但预测一定要观天文、察地理,即详细了解管理的环境’、对象、过程及方法等各方面条件,对这些条件做到心中有数,“知幽明之故”,然后据此来做决策。进行预测还要依据阴阳之道,阴阳之道是《周易》最基本的一对范畴,整个《周易》可以说始于阴阳终于阴阳而由阴阳组成,而阴阳变化的阴阳之道就是预测的基本规律,阴阳之道为预测依据时主要是指规律之道,正是这个规律之道可以为决策、预测提供方便,故《易传·系辞》讲“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这是对阴阳之道对预测作用的极好解释,在它看来知阴阳之道(事物发展规律),就知刚柔相推之理,于是就能知天地变化,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系辞》,“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从而为预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对于《周易》来说,其预测基础——阴阳之道就是要细于观察,善于类推而明于变化。从决定行动来看,《周易》主张要坚决、果断,反对犹豫不决,因为犹豫就会心生疑虑,心生疑虑就会瞻前顾后,坐失良机,“《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易传·杂卦》),这是说管理中进行决策时,要坚决果断,不能像《解》卦讲的那样松懈舒缓,犹豫不决而贻误战机。

四、变易协调——《周易》的管理方法论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周易》十分重视管理方法,而其管理方法概而言之主要有二类,一是变易,二是协调。正是通过变易和协调来实现管理,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

(一)变易 “易”就是变化,孔颖达说:“夫‘易’者,变化之总名”,“谓之为《易》,取变化之义”(《周易正义·序》),《易传》也讲“生生之谓易”(《系辞》),认为易就是变化、变易。变易亦即变化、变通、改革之意。这成为其管理的主要方法。为什么要变易、变通、改革呢?首先,在社会发展中要成就盛德大业就不能墨守成规,或者永远处在一种停滞不前的“稳定”水平上,只有变易、改革,才是社会发展的出路,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即“通变之谓事”,因此说变易、变通、改革是事业成功、社会进步的基础。其次,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只有通过变化、改革才能通畅,只有通畅了才能使社会得到进步与发展,并使社会统治得以长久地存在下去,所以《周易》主张对于过时的方针、政策、制度要进行改革,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传·系辞》’。这就是说只有通过改革过时的制度、政策,才能使百姓乐于进取而不知懈怠;也只有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变化,才能使百姓适应改革的社会思潮,从而投身于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去。另外,革新、变易也是治国平天下安身保国的必要条件,它指出“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同上,。那么,怎样变易、革新、变通呢?《周易》提出了几条基本原理。一是要顺天或应天而变。这是说,变易革新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进行,不能逆规律,逆历史潮流而行,指出要“广大配天地”,主张“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易传·象》),认为只有顺承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可以资生万物,“应乎天而时行”(《易传·彖》)。特别是在《易传·彖·革》指出“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把商汤推翻夏朝建立商朝,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王朝的革命看作是顺应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二是要顺时而变。即是说,变易、变革必须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选择适当的时机,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只会徒劳无益。《易传》指出“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要求变通、变革适应四时的变化,并特别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要求“观乎天事,以察时变;观乎人事,以化成天下”‘《彖》,,认为只有随时而变“与时行”才可见“天地万物之情”(同上),一旦时机成熟,环境允许,就要尽快地实行革命;如果不成熟,就不能急于变易,如果已经开始变易,也应该马上停止。所以,它要求“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同上),真正做到“君子以治历明时”(《象》),“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系辞》)三是要应乎人。在社会改革的大潮中仅仅顺天趋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改革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但改革的结果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

以改革的受益对象也包括广大的黎民百姓。因此,改革是否符合广大民众的利益,能否满足广大百姓的愿望,能否满足他们的需要,是变易改革成败的关键,因为“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易传·彖》),所以,《周易》在顺乎天、顺乎地、趋于时的基础上,还要应乎人,以满足广大民众的愿望、利益与需要。它指出“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主张“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易传·系辞》),要

求变革变易以明察民情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而“使民不倦”“使民宜之”,并能充分发挥人道的作用。“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同上)。

(二)协调 无论哪种管理,都是对人财物的管理,实际上,管理就是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这其中尤其是要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是现代管理学的要旨,也是《周易》所推崇的管理方法。《周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要求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防止各种矛盾激化,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以它反对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出现“太过”和“失中”两种情况。并指出太过则反,即物极必反,人就会走向反面。而失中则致于凶,会使自己(指统治阶级)处于凶险的境地,故而它提出协调的中和、平衡思想,认为“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彖》),这同孔子的和为贵以及《中庸》的致中和思想极其相似。它的协调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中正 《周易》认为中正是管理中追求的较为理想的协调结果。它指出“刚柔分而刚得中”,“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易传·彖》),认为中正可以观天下得吉利,有利于上下级关系的协调。从《易传》对经文的解释看,经文中六十四卦每一卦的二爻、五爻为得其中。因为二爻、五爻分居下、上卦之中,而传统的理解认为得其中则为吉,即使不得位的阴爻阳爻也可因其得中而吉。如《易传·彖·节卦》“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刚指上坎为阳卦,柔指下兑为阴卦,刚得中指九二、九五分居下,上卦之中。王弼注云;“坎阳而兑

阴也,阳上而阴下,刚柔分也;刚柔分而不乱,刚得中为制主,节之义也。”故“节,亨”。这对管理来说只要使人们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之中社会就会稳定,就会使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等级分明,从而有利于其统治。

2.当位 《周易》之爻有当位不当位之说。一般说来,当位则吉,不当位则凶。实际上位是指每个人所处的地位或代表的身份。当位指地位的恰当,说到底,当位是统治阶级强调尊卑关系,让百姓民众安于现状的一种理论,因为它把阳、阴、君子、小人的关系及君臣、父子间的主从关系看作是自然赋予的一种不可移易的本性。《易传》指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因此可见,《易传》的作者把人们之间的那种尊卑、主

从、依附、上下的关系当作是当位的东西。这些当位的东西不能随意变化,若变化则为不当位,就要受到惩罚。所以,《周易》把当位看作是协调的另一重要内容。

3.相应 协调也指上下相应,对立统一。因为对立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并且是事物发展变化不可缺少的协调;统一相应也是协调。所以《周易》除追求中正、当位外还强调相应与对立统一。从《易经》六十四卦看,乾坤二卦是父母卦,其它六十二卦皆由此而生,这些卦中有许多是对立统一的,如泰否、损益、既济未济等都是完全对立的卦象。这成了六十四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周易》强调对立更重视相应、相交、和谐、统一,如《易传》讲“泰:小往大来。吉,亨”,指的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彖》’,把上下相交当成事物亨通的条件。并对否卦的上‘下不交而带来的“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后果深感不安。所以它反对上下不应上下不交,要求上下相亲,指出“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易传·文言》)。在它看来上下相亲即是相应,相应则社会上下团结一致,从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传

·系辞》)。正如《周易正义》所讲“有感必应,万事皆通”。这就是说阴阳交感则成大业。而阴阳分别代表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因此,它所主张的实际是要求万民相通而成就盛德大业。在这里,上下相应就包括了要沟通上下左右多方面的信息,使人们团结一致,和谐发展,共同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从而使社会处在有序的运行状态中。

总之,《周易》是要通过变易、协调等管理方法以实现盛德大业的管理目标,从而为社会的良性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民为邦本——《周易》的管理主体论

现代管理学在把人、财、物当成管理对象的同时,也把人当成管理的主体。《周易》在这个问题上更看重人是管理的主体,把人看成是社会稳定、发展,使社会得以良性运行的根本之所在。它的主体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民为邦本,重视圣人的作用。《周易》认为易有三道即天道、地道、人道。三道又称为三才。其中,天道、地道只有通过人道才能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它认为圣人是人类的杰出代表,正是“圣人设卦,观象系辞”才“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易传·系辞》),而设卦观象系辞主要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同上),从而“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气”以便达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同上),通过圣人而通天、地之道,察

百姓之情,即“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为民用”(同上),把天地、自然界中规律性的东西总结给天下百姓,让老百姓运用它。像包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黄、尧、舜则“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又“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同上)。正是圣人能通天地之道并效法“天地变化”而治理百姓,“穷理致性以至于明”,从而使人能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以发

展社会。除此外,圣人还通晓人道,能“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传·彖》),能“通天下之志”而“民从之”(同上),从而,“知进退之道,而不失其正”(《易传·文言》),化成天下,使百姓安于现状而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因为“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易传·彖》)。

2.重视管理者的道德修养。由于圣人、君子是社会的管理者的代表,其道德品行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百姓的教化、管理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周易》十分重视他们的道德修养,要求他们崇德,并能坚持不懈加强修养。特别是《易传》对此问题的认识更高,如前所提它曾对近20个卦用道德来解释,并把“履”卦当成树立道德的基础,以“谦”卦为施行道德的柯柄,以“恒”为巩固道德的前提,把“损”卦当成修养道德的途径,把“益”卦当成充裕道德的方法,把“困”卦当成检验道德的标准,把“井”卦当成居守道德的处所。《周易》正是以此为基础对道德的修养与维持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一是重视和要求积善成德。它指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易传·系辞》),认为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就可以充裕道德而扬名天下。反对那种不积小善的人生哲学,指出“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弃,罪大而不可解”,从反面指出要积小善为大德,并能去恶,“遏恶扬善,顺天休命”。“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传·象》)。二是要求忠、信,讲信义。

指出“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易传·文言》),把讲求忠信当成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还指出“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更把忠、信、义当成与道德日夜相伴不可缺少的东西,要人们即使身处险境也要讲信义,正所谓“行险而不失其信”。三是讲究持之以恒。修养道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久、恒常,只有长期不断地修行,才会有大德、盛德,所以,《易传》指出要“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彖》)。由此而达到“天下化成”的目的,并主张“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象》)。四是要求进行反求诸己的自我修养。它认为仅仅通过别人的教育、示范影响,不能完全实现德行的修养和维持,所以它要求除了“以省方观民设教”,“以振民育德”外,还要重视自我修养。重视“以惩忿窒欲”,特别是要求“以恐省修者”(《易传·象》),正如《周易正义》所言“君子恒自战战兢兢,不敢懈怠,今见天之怒,畏雷之威,弥自修身,省察己过”。它还主张谦虚,让人有厚德载物的胸怀,认为谦虚的人能受到别人的尊敬,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能促进德行日渐成为大德的美德,即“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易传·彖》),因为一个人有了谦虚的态度,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虚心向别人学习,故它主张“君子以虚受人”(《易传·象》),而“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就是说有功劳且谦虚是万民心悦诚服的条件,而要谦虚就应“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易传·系辞》),真正做到“居上不骄,在下不尤”。另外,他还主张宽容勤劳,不违则等。它认为管理者只有身怀盛德并坚持不断提高其水平,才会为管理成功提供基础。

3.要求爱民。由于《周易》认识到民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它要求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有爱民的思想,《易传》讲“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认为仁与义是人道的根本,是实现领导与社会管理的核心问题。仁就是仁爱,《易传》之《文言》讲“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彖》则要求“容民蓄众”,主要是主张管理者体恤民情,并有“交相爱”的思想。为达到爱民的目的,《周易》要求首先要发

展生产增加财富,认为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求不劳民伤财,《易传》讲“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彖》),认为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违背农时是爱民的重要内容,这样,百姓就会安心于生产,满足于现状。它的这一主张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现象,实际上,这是要求百姓手中也有一点财富而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需要。此外,它还主张从富者手中拿出一些财富,分给那些没有财富无法生活或极少有财富而难以维持生活、生存的黎民百姓,即“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易传·象》),认为

“损上益下,民悦无疆”(《易传·彖》),由于这样,统治者就会得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这体现了一定的养民颐民思想。另外,《周易》还主张教民,如《易传》要求“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主张教给百姓各种农具的制作与使用方法等,从而,使百姓能自求生存并为统治阶级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它也要求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通过“振民育德”,使他们成为顺民、驯民。其教化主要是根据天地之道即“圣人之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观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自然环境变化;可持续发展;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

一、全球自然环境的自然变化

地球形成至今已有数十亿年。全球变化按照其自然发展变化规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由无生物的太古代到有原始生物的元古代,再到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遵循着由量变的积累达到质变,也即沿着渐变与突变相互交替变化发展着。[1]地质科学证明,在如此漫长的发展变化中,地球经历了三次气候变冷的大冰期。它们是震旦纪大冰期、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因为人类是在第四纪大冰期中由类人猿在与恶劣的自然条件斗争中,逐步学会制造工具与使用工具而转变为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的,所以第四纪大冰期的全球变化研究对人类便显得更为重要。[2]加之人类从自然中诞生以后,在利用自然过程中便对自然加以干扰,甚至破坏,全球变化也就更加复杂化了。

二、人类对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干扰

生产力的步步提高,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加大着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尤其是世界人口已猛增到58亿,森林大量被砍伐,草原过量被放牧,沙漠化日益在扩大,动植物种类在灭绝,优美的环境遭破坏,地球上的灾害愈来愈多,山崩地裂、火山地震、狂风暴雨、水旱灾害……在地球上各个地方此起彼伏,连绵不绝,使全人类不得不共同发起“国际减灾年”来对付,这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1.全球重负人“祸”为首问题

地球面临的所谓资源枯竭、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粮食不足和人炸五大挑战,核心是人口问题。人口猛增必然造成生物圈负荷的加重,引发生态危机。地球承载人口必有一个最佳限度,而且人的个体消费指数愈高,人口总量的极限就会愈少,人对环境进行大规模的破坏,必然得到自然惩罚,但在时间因素链上具有滞后性,往往是父辈作孽,子孙遭殃。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对自然资源的需要量增大,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负载能力,打破了系统的稳定性、有序性,生态系统就丧失了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的能力,必然产生全球性负向变化,增多了全球自然灾害的机会。增大了对生态系统的冲击和压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愈来愈拥挤。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不利于人类和生物生存的全球变化,既有天灾,人“祸”为首。

2.完整的臭氧层产生空洞问题

位于大气圈中平流层里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有害生命机体的紫外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然而,近几十年来,在平流层中飞行的超音速喷气式巨型飞机数量大增,它们排出的硝酸盐和硫酸盐同臭氧化合,消耗了大气中含量不多的臭氧。加之,还有各类化合物产生的氟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释放物,被紫外线照射变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已使完整的臭氧层遭到了破坏,产生空洞。有的科学家估计,人类释放的上述物质,已使臭氧减少了3%,长此以往,预计到2050年,可能导致臭氧减少10%。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则将产生危及全球的人类和生物界的重大问题。

3.大面积酸雨沉降问题

二氧化硫是污染大气的元凶。它在阳光、水汽、微尘的作用下,生成硫酸或硫酸盐的微粒,飘荡在空中,遇到风雨下降,就被冲洗下来,形成酸雨雪。加之,氮氧化合物在阳光、水汽、微尘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硝酸和碳酸盐,同样会使雨雪变酸,它们的生成都与燃烧石油、煤炭矿物等燃料有关,是当前的一种严重污染物,已几乎为害整个地球。

4.生态系统失调的问题

全球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对生物圈产生着很大影响。例如,自从消灭害虫十分有效的有机氯类杀虫剂使用以来,这种不易分解的农药可能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在生物体内积累,使人和其他一些生物受害。如此下去,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环。另外,地球上辐射能量的增加,也会对生物界造成巨大的危害,可使人类遗传功能受到无法恢复的损伤,也使生物遗传发生突变等全球性重大问题。

5.全球性气候变暖问题

对流层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大气起保温作用。所以,大气周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会影响大气圈的能量平衡过程。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燃烧矿物燃料的数量急剧增加,进入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随之剧增,这势必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异常变化。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比较脆弱,气温只要有少许改变,尤其是位于沿海之滨的大城市如上海、伦敦等其损失更将惨重,带来更大的灾难。所以,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广植森林,保持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是一个全球环境的重大问题,非一国一邦所能办到的,这仍是一个人为全球变化问题,已到了非采取有效措施不可的时候了。

三、环境与资源问题

环境与资源问题由来已久。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运用自己的智慧,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并把这些资源通过自己的劳动变为财富,供自己享用。但由于早期人类认识能力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在改造环境和过度消耗资源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意料不到的后果,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资源的浪费。好在那时人口尚少,生产力水平尚低,造成的破坏还是局部的,尚未达到全球性的规模。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城市成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尤其是到产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使发达的城市和工业区、工矿企业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事件不断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力突飞猛进,社会财富增加,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但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普遍产生现代工业发展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资源问题已发展成为全球性重大问题。到了人所共识的非联合治理而解决不了的时候了,到了共同提出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时候了。

四、可持续和谐发展

朴素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丰收不忘歉收,勤俭治国,细水长流。绝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寅吃卯粮。但作为当代明确提出的科学术语,是在1980年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WCS),其目的在于把资源保护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而不再是单纯的为保护而保护。稍后是1983年11月成立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经过对世界各地的广泛调查与有关人士讨论,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名为“我们的共同未来”(Our Command Future)的报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报告之中。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环境带来的影响,而我们现在则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如土壤、水、大气、森林、草原的退化对我们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再一次明确“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这一报告成为联合国及全世界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带有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尤其是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所通过的世界《21世纪议程》,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地球承载力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依据。人类必须生活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否则,便要发生天灾人祸,减去超承载力的那一部分。人们常说土地人口承载力,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土地资源所能维持供养的人口总量。人口学家估计,21世纪内世界人口可能增加到150亿,如此下去,势必超过地球承载力,人祸当前,可持续发展者必须严肃考虑,认真对待。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求必须对资源综合利用。[3]再其次,多样性是建立稳定持续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多样性与稳定性呈正相关。生物种类成分愈多,愈趋稳定。因此多样性增大了它的稳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从系统论方法思维看,可持续发展把当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局部地区,看成是由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这种系统论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关键,并为人与资源问题的分析提供了整体框架,人与资源矛盾的产生与实质,是由人和这一复杂系统的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他组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因而在解决资源的战略时,要从全局着眼,从系统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和宏观调控。21世纪也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教兴国”乃立国之本、强国之策、富民之术,教育为基础,百年树人,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首当其冲。21世纪的人类将不断从自然界取得更多的物质财富,又不断与自然界一起共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活的共生地理环境,共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界的新的联盟”,彻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愿望。人以地为生,人地和谐,持续利用。

作者单位:杨剑襄樊学院地理旅游系

景才瑞华中师范大学

贺杰华中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四光.天文地质古生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489-689.

古代商业的发展规律范文第4篇

首先,这一时期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属于离我们最近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期之起始期,具有转折性和崭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它不仅秉承了几十年来的建筑发展研究成果,更是由于在逐渐淡化政治因素影响之后,使中国建筑真正走向现代建筑的开始,这一时期建筑界的不断探索,为迎来中国建筑发展的真正繁荣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因此,这一时期的建筑活动,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与建筑界相关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限于当时的条件,国外的各种建筑及艺术思潮还未涌人中国,或即便有所了解但还未产生普遍的影响,但由于当时有一批“”前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有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工作经验的建筑师工作在设计一线,在没有所谓“风格”、“主义”等建筑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建筑师用有限的设计手法进行反复推敲,切合实际地创作出一批“经济、适用、美观”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条件及审美趋向,较之随后而来的中国建筑“空前发展”时期出现的所谓“现代”派建筑而言,其严谨的比例,尺度和毫不夸张的造型及力所能及的施工精细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图1-图4)。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特征

1、质朴的建筑美学观念

(1)建筑体量组合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的建设期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宽裕,建筑规模较小,因此,建筑密度要求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这就为创造丰富的建筑体量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的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其形态组合也仅限于高低错落等手法(图5)。在建筑体量组合上表现出了借不同建筑体量之间的烘托与映衬来突出各自特点以求得变化的特征,需强调的是,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在这方面的处理重点放在了“微差”上,强调在不同元素的对比中,以微差求得协调,这也是建筑表情中缺乏视觉冲击力,造成与现阶段审美情趣相冲突的重要原因,但其和谐、质朴的建筑表情,正是城市一般性特征的重要构成。

(2)良好的比例与尺度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有着这样一个背景,即1970年代中期开始了建筑工业化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研究提出为适应现代建筑技术要求,建筑构件(如梁、板等)采用较严格的模数化尺度,以便于在工厂内预制生产。另外,配合这一研究,全国各地制定了大量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而严谨的。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当时全国各地建筑的总体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的模数化设计,在建筑形态中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数理关系,构成和控制了建筑的总体比例尺度,在建筑上体现出庄重的总体形态。严谨的细部设计。

(3)建筑肌理及细部

由于受建筑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建筑的表现力并不强烈和丰富,但建筑作为时代文明的一部分,可贵之处在于条件限制下的创造和突破。新肘期初期现代建筑肌理表现与建筑功能有着紧密联系,存在着良好而明确的逻辑关系,具有美的真实性(图6)。

现代建筑渐渐把墙面作为一个整体而模糊的概念,可以较随意和唯美地组织墙面的肌理,初期现代建筑中墙面包括以下几部分,墙、垛、柱,窗洞,槛墙,檐口等明确的部位,正是由于这些元素,使得建筑注重细部处理,各要素之间不同形式的组合及材料肌理、色彩的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多样统一的特点(图7)。

这时期建筑色彩及质感的处理大多以质朴的材质本色,表达了建筑的自然美和较强的人文色彩,如清水砖墙的大量运用,以其精良的砌注方式和材质本身的色彩、质感,展现了建筑的本源特征。再如以水磨石、水刷石、干沾石等饰面材料模仿自然界石材特征,其高雅的“灰”色调和不同光线,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柔和光泽,赋建筑以温和、恬淡的拟人化性格特征。

2、主动的建筑生态观

“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作环境,不但资金和材料紧张,而且也缺乏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所以常有‘土法上马’之说。所谓‘土法’,其实就是地域性的技术和特有的做法,以低技术和适宜技术解决建筑的实际问题,是许多建筑师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解决建筑与生态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即建立在低技术和适宜技术之上,对比现今以高成本、高能耗为基础的所谓“生态”建筑,其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深刻地反省和研究。

(2)遮阳板及花格墙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墙面处理,强调将墙、垛,柱,窗洞,槛墙等各种要素组织在一起,正确反映了内部空间的划分以及明确的开间、层高等信息,遮阳板作为功能性的建筑构件以其轻薄伸展的形态,成为这一网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成了当时建筑师在建筑线条处理中有意无意的必备手段。

花格墙的应用首先表现在人们对美和装饰的追求,多用于楼梯间(主要用于通风),东西朝向的墙面(用于通风,遮阳、提示入口等)。花格墙的图案设计有的来源于植物叶片和花形,有的则是不同民俗图案的建筑化表现,其来源于生活的图案,赋建筑以生动的表情(图8)。

无论是遮阳板还是花格墙,由其形成的丰富的光影效果,也是现阶段建筑设计中强调“光”的运用的追求,其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更优于片面形式感的塑造,然而,它们往往被看作陈旧和老套而在建筑改造中被拆除,其得与失值得我们深思。

(2)外墙开窗

在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中,外墙开窗都是以建筑功能为前提的。首先,在建筑设计规范中,都规定了不同建筑类别需要的“窗地比”,以保证采光在功能上的要求,其次,建筑师在开窗设计中有着朴素的节能意识。因此,这些建筑均能较好地从功能出发,认真研究窗洞口的面积大小、比例尺度及细部设计,在建筑的虚实问求得比较均衡的美感(图9)。另外,对不同朝向的开窗也注重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如东西向房间的开窗除作遮阳处理外,还采用“矩齿形”外墙以调整开窗方向,以达到较好的热工性能。

(3)中庭及庭院空间

在新时期初期的公共建筑设计中,已经开始注重室内空间设计,如室内中庭空间的设置(图10),改善了室内采光和通风,体现了建筑需要表达的空间

需求和艺术主题。庭院空间是中国建筑的传统特色之一,很好地体现了其生态建筑特征。新时期初期的现代建筑,对庭院的传统有所继承。很自然地揉合在建筑平面的组合之中,1980年代初期,随着建筑界的对外开放深入和建筑民族化的研究。建筑的空间日趋丰富多彩,诸如“共享大厅”、“吹拨”、“灰空间”等一系列建筑外来语汇的引入,使建筑师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庭院空间在建筑中的应用,庭院空间的生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建筑的地域性追求

改革开放初期,建筑师开始了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追求,限于当时条件,其主要成就在于本土化的现代建筑探索,一大批具有地域化特征的现代建筑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取得的重大成就(图11)。在现阶段进行的旧建筑改造利用上,尤其应该重视这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

目前,知识和经济的全球化对中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建筑存在着盲目跟风、标新立异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中国本土化现代建筑的实践,因此,提倡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对现代性及民族性的追求精神,有助于我国建筑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新时期初期现代臻筑改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从开始建造到使用至今最长只有30余年,针对那些条件较好的建筑,如果因为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今使用要求而拆除,显然是不恰当的做法。因此通过改造使其适应现阶段使用要求势在必行。在产业结构及审美趋向发生变化的今天,城市新建用地也日益紧张,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由于其所处市中心较好地段,商业价值更为突出,成为城市开发中的热点,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也是合乎规律的好事情。建筑改造的原因是“新”与“旧”的矛盾发生激化,求得新状态的结果,因此,认清矛盾之所在,才能求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市场经济状态下政府干预能力与追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中国城市现状来看,尤其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其城市化进程较短,城市文化层次较低,而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城市发展应有的规律,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体制、法制秩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变化,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中破了原有的规范体系,而新的规范体系尚在建立之中,由此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了种种失调现象和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法规以适应发展的需求,规范和引导市场行为。

现阶段的政府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其职能,在城市管理上呈现粗放型管理状态,往往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而忽视经济发展过程中负面影响的存在,这种情况表现在对旧建筑改造管理上的非科学性和短期行为,破坏了城市应有的宁静,典雅的人文气氛,城市的记忆也渐渐消失。中国城市政府应积极行动起来,认清发展与保护。新建与改建之间的关系,行使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强有力的政治职能,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2、创建特色城市与创建大都市观念之间的矛盾

由于受历史,经济、地域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不同城市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特色。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由于继承了中国古代、近代殖民地文化和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文脉,表现出了较强的城市特色,现阶段更由于其在政治或地域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上也处于前沿,表现出了国际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因此成了全国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争相效仿的对象,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

对于城市化进程较短的中等城市而言,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是构成城市面貌的主体,在盲目追求都市化面貌的社会状况下,这些建筑更容易被忽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求大、求新、求怪等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中,结果在认识上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和价值,也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3、低俗的商业氛围造成城市格调的降低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面临的困境首先来自于商业的发展,由于商业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建筑被改造的命运,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是时代的要求,注入时代新的元素,包括商业流行元素,其自身也可以通过改建获得新的生命和价值。事实上,旧建筑改造面临的形势令人担忧。首先,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其商业业态较为单一和层次不高。往往以廉价的非永久材料包装而取代旧建筑永久性材料,对建筑造成极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其次,旧建筑改造除了被廉价包装之外,有的则被不惜重金地豪华装修,形态怪异、珠光宝气的表情降低了城市格调,迎合了低俗的审美趣味。

错误或不恰当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是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往往以“新”为美,以“洋”为荣,将过去的旧建筑视为累赘,对其在过去年代起到的作用和现阶段的历史价值毫不珍惜,所以“人”的因素是建筑改建中最关键的因素。

4、在学术层面上缺乏对普通建筑的关注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法规和设计方法论的指导,在专业层次上的认知不足,造成城市管理部门的不重视和设计师的设计手法欠缺,尽管目前建筑设计领域在旧建筑改建设计中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但大多局限于历史街区建筑、文化创意建筑等方面的个性化创作,而针对大量存在而又面临改造的新时期初期建筑。一方面由于其改建的目的性缺乏所谓学术价值而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改建的新面孔,而忽视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建筑的历史表情。

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理论研究

通过对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的社会背景,建筑特征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意义,由于这些建筑在现阶段面临着改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筑改建理论,指导目前的旧建筑改建工作。使旧建筑不仅仅是代表着过去的场所,而应是面向未来的、温故知新的场所。

建筑改建设计受到的限制比全新的设计要多,除了应具备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考和手法运用之外,还应将旧建筑提供的现实要求满足于其中。因此,旧建筑改建设计更能激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运用现阶段技术手段和美学思想,探索出一条建筑设计的新途径是十分可行的。在旧建筑改建设计中,必须承认和面对旧建筑存在的不足,片面地强调其历史价值而忽略时代的要求,就不能达到旧建筑改造的目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和近代建筑不同,在改建过程中为现代建筑科技和审美追求提供了更大空间,因此,在传统与现代、改造与保护、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反复权衡与推敲的过程中,建筑改建设计会开拓出建筑创新领域。

1、多维・多元・共生改建理论

(1)多维旧建筑改建的物质基础

多维,即多个方向的维度空间。在改建理论中是指在旧建筑改造中存在着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改扩建可能,是立体空间内的塑造,而不仅限于对旧建筑“涂脂抹粉”式的整容改建。对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而言,其自身在建筑空间、场地等方面的宽裕条件,为这一改造方式提供了可能。首先,这些建筑多为多层建筑,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可以实现垂直方向的加层改造。其次,由于建筑用地较为宽松和可能存在的开敞空间(如庭院空间、室内中庭等),也为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建提供了场地条件。因此,旧建筑改建在空间发展上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多数建筑改建。其目的不仅是形式和风格的改变,更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建筑规模,“多维”的改建方式,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

”多维”概念是旧建筑改建的物质基础。

(2)多元・旧建筑改建的审美法则

多元,即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元”的组织,在传统建筑理论里,以简单的几何体――正方、矩形、圆,规则三角形等诠释建筑形式上的基本“元”,通过对它们进行一定秩序的组织,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式。在当今的建筑理论概念里,“元”代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体,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材质和色彩也构成了建筑中的“元”。在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中,必然遇到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等多方面的“元”的对立,如何实现多元组织方式中的对立统一,建立一套符合现阶段审美需求的美学法则,是旧建筑在改建中获得完美再生的关键。

在旧建筑改造中赋予其多元的建筑特征,是合乎其自身和时代要求的。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 “自然趋向差异对立,协调是从差异对立,而不是类似的东西产生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旧建筑改建,在多元之间以差异求协调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表现,也符合由于不同时期的建造技术高低不同和建筑材料的表现力不同必然形成形式上差异的实际情况。

在旧建筑改造形成的“多元”之间,首先应鼓励保持“新”与“旧”的差异性和真实性,这样的做法,往往产生较强的视觉张力和戏剧化效果,同时也契合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可识别性”原则。因此,现阶段多元化的审美趋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提供了更为宽容的空间。

(3)共生旧建筑改建的最终目标

共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不同文化的以共生为基础的价值体系称为共生哲学。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建立在共生哲学之上的建筑学共生理论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共生“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传统与最新技术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自然与人的共生,不同文化的共生,艺术与科学的共生以及地域性与普遍性的共生。”由此可见,在建筑中的共生概念就是建筑中不同“元”的共生。

“共生”强调个体问具有“相互有利的关系”,这是不同领域内共生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旧建筑改造中,建筑的多个“元”之间也应具有“相互有利”的关系,即建立功能上的合理性和美学上的协调性。所以,在多维-多元一共生改建理论中,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共生”原则是旧建筑改造的最终追求目标。

2、多维・多元・共生改建理论指导下的创作手法及实例研究

(1)垂直叠合法

顾名思义,垂直叠合法即是通过在旧建筑上方采用叠加楼层的方式实现扩大建筑规模和改变建筑面貌。在旧建筑加层改建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技术,第一种是加建楼层直接与原有建筑发生力学关系,第二种是新加建楼层与旧有建筑不发生力学关系。第一种加建楼层方式,由于受旧有建筑在承重、抗震、建筑风格上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旧建筑改造要求,垂直叠合法是以第二种加建楼层方式为研究对象,即加建楼层完全摆脱了旧有建筑在建筑技术、形式等方面的限制,利用现代建造技术实现改建利益的最大化和全新的建筑面貌。由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多为多层建筑,垂直叠合法加建楼层是通过支柱层在垂直方向上跨越旧有建筑,支撑新建楼层来实现的。加建部分的空间更为灵活、自由。

由于新建部分跨越旧建筑,必然形成大跨空间,在技术处理上一般采用预应力梁和在梁、柱间加设斜撑来满足技术要求和降低梁高,节约工程投资。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在我国抗震烈度为七度的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可在四层旧有建筑之上加建5-8层左右的新建筑,总高度不超过50m,在抗震烈度为八度的地区,可在四层旧有建筑之上加建4-5层的新建筑。由此可见,垂直叠合法在旧建筑改建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旧建筑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新与旧的垂直叠合,给人以“生长”的戏剧化审美效果。新,旧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可以协调,也可以对比,对比的方式往往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张力,建筑表情更为丰富多彩。由于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形式,其新建部分的内部空间也更为灵活,适合大空间办公使用,结合使用要求,还可以设计出丰富的中庭空间,内部空间的灵活多变与外部空间的对立统一,实现了垂直叠合法改造旧建筑的独特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

垂直叠合法的特点,适合于场地狭小的旧建筑改造;可以创造较为开敞的内部空间;有效提升建筑形象,在审美价值取向上,鼓励新、旧建筑风格并存。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李拱辰),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办公楼(图12)为四层砖混结构形式,改建目标是在四层砖混结构房屋上加建六层的大空间开敞式办公楼层,形成地上高度近40m的高层建筑。经过结构验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斜撑框架及现浇肋梁楼盖解决大空间开敞式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解决高脚框架上刚下柔的缺点,增强抗震性能,采用大直径扩底桩独立基础,解决将上部各层荷载超过旧楼基础直接传到中砂持力层,以协调与旧基础的关系,确保旧楼正常使用。在结构设计中,考虑了旧楼拆除后二次改建对结构受力的要求,实现了旧建筑的可持续改建需求(图13)。

唐山市委办公楼改建方案(改建建筑师郭卫兵)

唐山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和加建的层数十分关键,改建方案将建筑面向城市主干道的南侧从首层开始增建一个柱跨,东、西两侧各增加一个柱跨,使新建部分呈”U”型围合旧建筑,增加了建筑的平面稳定性,由于加建部分呈“U”型围合旧建筑,使改建后的建筑以完整的、全新的建筑形象呈现,也由于在原有建筑进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柱跨的进深,使新建部分的建筑进深达21m,因此,本工程设计除了满足建筑形象要求,解决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的技术难题外,创造丰富多变和具有生态特征的室内公共空间成为另一出发点。

对于本工程,较大尺度和简单的上下通透对应的中庭形式,不能满足建筑抗震要求,因此,在满足各层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以一个柱跨单元尺度的拨空

空间在不同层间通过错动形成相互联系而又充满情趣的小型错位中庭空间,避免了一般中庭空间形态过分明确和直白的表述(图14)。在各层结合中庭区域布置休息交流空间和会议室。小型错位中庭空间在空间的融合和隔离间建立了一个中间状态,适合空间对公共性,半私密性和私密性的不同需求。

(2)水平附加法,

水平附加法是指在旧建筑的水平方向一侧或周围扩建,强调新建建筑物是旧建筑的一部分并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对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而言,尤其针对那些形象好,结构安全性高的代表性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建筑风格的保留,不应任意地被新建的风格所同化,也不能过多地限制现代建筑风格和手段在旧建筑改建中的运用。

在多维多元-共生旧建筑改建理论中,“共生”的概念应贯穿所有改建方法中,尤其利用水平附加法改建,由于其改建结果会造成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同结构形式等方面矛盾的直接表述,而“共生”强调个体间具有相互有利的关系,如何在各种矛盾之间建立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在建筑审美领域内并存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新旧建筑间可以是协调的统一关系,也可以是对比的统一关系。

水平附加法改建旧建筑应建立在这样一个建筑体系内

将建筑的新、旧两部分作为建筑的双重体系,以不同的手法,在一个建筑中形成两个相互作用的矛盾‘个体’,改变单一的模式,从而使建筑具有活力。运用双重体系的思想去指导旧建筑改造,就是使旧建筑与新建部分在建筑形态上形成一个建筑里的两个矛盾体,通过它们之间的交流。融合、冲突等不同互动状态,展现出富有张力的、全新的建筑模式。旧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留存了建筑的历史信息,新建部分则表现了现阶段的建筑特征。

水平附加法的特点,适合场地较为宽松的建筑改建,便于在新与旧之间建立建筑的双重体系,符合现阶段建筑审美要求,有利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风格的保留。

北戴河东山宾馆礼堂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李拱辰)宾馆礼堂具有明显的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风格(图15),在改造加固旧建筑的同时,结合旧建筑扩建一个小会议厅,满足较高规格的会议接待要求。旧建筑部分的改造主要从结构加固、内部装修入手,使之满足现阶段会议功能要求。在外部装修改造中尊重原有建筑风格,修旧如旧,使之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而留存下来。新扩建的小会议厅位于礼堂东侧,为联系方便,新旧之间毗邻接建,新建小会议厅为圆形平面,独立设于会堂一侧,周围则以方形平面的大厅环绕形成交通及休息空间,方形平面的设置,实现了原会堂与新建会议厅的自然连接,也使得方与圆作为双重体系在室内外空间中建立起对比关系(图16)。新建会议厅为圆柱状实体,环绕周围的大厅则以通透的玻璃围护,虚与实的对比也正是功能要求的反映,在新与旧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联系,旧建筑依赖新建部分而充满活力,新建部分则因旧建筑而具历史感。

(3)中心填充法

中心填充法是利用旧建筑中存在的内庭空间或拆除建筑围护结构以内的部分空间对旧建筑进行改扩建的方法,它实际上是水平附加法改建方式的一种特例,把它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与一般水平附加法可以通过在新、旧部分之间建立双重体系的理论不同,中心填充法的意义在于旧建筑通过改建,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特别适合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代表性建筑风格的旧建筑改建。

利用中心填充法改建建筑,其目的在于完善建筑功能和内部空间形式。对于某些特殊建筑,它的外观形象已经与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们的生活建立起了某种联系,人们已经从心理的层面上接受这一固化了的视觉信息,在特定的心理需求限制下,对旧建筑外观形象的任何改变。都会造成建筑信息的缺失。因此,以中心填充法改建旧建筑,可以最大程度上尊重旧建筑的存在,便于建立统一的,易于被人接受的心理认同感。

中心填充法的特点适合于具有室外庭院,室内中庭的旧建筑改建,特别适合需较完整保存原有建筑风貌的旧建筑改建,强调建筑空间的整合,改扩建部分往往成为建筑空间的重要节点。

西柏坡纪念馆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李拱辰)

西柏坡纪念馆原为三进院式展示建筑,建筑随坡就势,平面严谨规整,立面简洁大方(图17)。改扩建工程包括旧馆舍的结构加固、维护结构满足节能要求的技术处理及设备的全面改造,新扩建序厅、三大战役风景画厅等。在改建设计之初,根据陈展大纲要求即确定了解决序厅、半景画厅、“两个务必”浮雕墙等三项中心展出内容的空间需要的功能设计重点,以周到、细致的处理使之达到与陈展的完美结合。本次改扩建的实施,即结合原有庭院式布局,通过拆除建筑平面中心部位的部分零散用房,并以新的庭院空间、展示空间重新完善建筑功能,使建筑空问更为丰富,主展线清晰,顺畅。

西柏坡纪念馆建筑风格具有较强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特征,对称式的布局,良好的比例尺度及建筑色彩,突出体现了作为国家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应有的朴素、典雅之美,同时,该馆在几十年的展出过程中,建筑外在形象已深入人心,因此。改扩建的方式满足了不改变原建筑风貌的设计要求,同时,设计手法的一致性,使屋顶群落的组合关系也保持并丰富了原有建筑形象,满足了保持建筑文化的延续性要求(图18)。

(4)异质同构法

异质同构法是指以区别于原建筑的材料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旧有建筑形态及细部特征,主要针对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建筑风格和意义的建筑改造,这些建筑多为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如车站、剧场,体育馆等,它们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融入市民的生活和记忆之中,尽管受当时经济条件和施工技术的影响,建筑本身可能存在建筑材料低廉,外观破旧等问题,但仍存在许多值得现阶段珍惜和借鉴的建筑文化内容。以现代的建筑材料经过精细加工,按照或基本按照旧建筑的形态和细节进行装修改造,看起来是较为保守的做法,但对于这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改造是恰当而具有可操作性的。

当然,由于新材料的运用和先进的加工手段,也必将为建立在经典美学构架之上的改建增添新的活力和内容。异质同构法其本质在于实现“异”与“同”的平衡与协调,以“异”的手段实现“同”的目标。

异质同构法的特点:运用于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历史地位的公共建筑改建,以新的建筑材料和手段再现旧有建筑的风格特征,在改造过程中可根据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进行适当的创新。

河北省体育馆改建实例:河北省体育馆是新时期初期的中小型体育馆中代表性作品之一,功能合理,建筑形象简洁大方,建筑外装修采用不同灰度的面砖,铺贴方式讲究,色彩典雅,玻璃的分格也力所能及的利用当时技术,展现了早期玻璃幕墙建筑的现代性(图

19)。

在近期的改造中,建筑采用铝板玻璃幕墙进行外装修,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细部和比例关系,精良的现代加工方式,增加了建筑的时代气息,表现了对旧有建筑的极大尊重(图20)。

(5)表皮整合法

“表皮”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而时尚的概念,建筑师将建筑与城市的界限――墙体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护结构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把固定的结构进行消解、重生,变成适应于外部城市环境和内部使用功能的、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装饰的“表皮“。在现阶段建筑中,多用透明、半透明材料如玻璃、穿孔铝板、格栅,金属帘等高科技材料,形成色调单一,平整光洁的表面。高精度的面板及加工手段(如印刷、化学腐蚀等)。体现了现代科技在建筑形象上的表现力。

表皮整合法改建旧建筑,就是利用“表皮”与传统意义上的墙体不同的特点,在满足墙体的一般功能的前提下,使旧建筑通过改建,创造出有特点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利用表皮整台法改造旧建筑不应只是对旧建筑的简单“包装”,而应建立在更高的建筑文化审美层次上,如对于“表皮”形式的探索,除了展现现代科技美之外,还可以从文化入手,赋“表皮”以浓郁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征。由于“表皮”大多适于室内、外空间的渗透表现,在旧建筑改造中利用这一优势,在贴邻建筑表皮的一侧,设置适当的小型“边庭”空间,使“表皮”特征更为突出的同时,达到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表皮整合法的特点适用于特色不够明显的旧建筑改建,在改建过程中注重室内空间的再造和形象的重构,特定的表皮形式,有助于展现建筑性质。

唐山宏中影楼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沈瑾)

唐山市宏中影楼建筑改造前为一规模较小的框架结构建筑,改建设计中,在建筑主入口一侧,增建一个与原有规整形体成一定角度的墙体(表皮),在这一增建墙体(表皮)与原有建筑形成的“空隙“间,就形成了一系列不规则的拔空空间(图21),这一空间的建立,为“表皮”整台手法的确立奠定了功能上的基础。

宏中影楼的“表皮”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一种是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表皮,另一种是作为展示建筑性质的、位于玻璃表皮内侧的”竖向格栅”表皮。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表皮采用两种形式的玻璃,即透明玻璃和呈半透明状的印刷玻璃。透明玻璃用于拔空部位,最大程度上实现内部空间的外部化。印刷玻璃的应用使玻璃在保持原有质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殊影像效果和特定内涵的表皮材料。在本工程中,将”宏中摄影”文字印刷于玻璃表面,使之成为本建筑所特有的“专属”构件。“竖向格栅”表皮位于印刷玻璃的内侧,是将可转动的竖向格栅以“广告”展板的形式大面积运用,构成动态而多变的表皮,在呈半透明状的印刷玻璃内侧,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虚幻、迷离的意境,很好的契合了建筑的性质(图22)。

(6)片断留存法

片断留存法改建旧建筑是指在旧建筑改建中,保留旧建筑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具有较强装饰效果,能够引起人们对旧建筑产生回忆的建筑局部(如部分墙体,入口或典型装饰物),使其在改建后的建筑中产生较强戏剧性的视觉效果。与建立“双重建筑体系”的概念不同的是,在建筑改建中留存的旧建筑片断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对改造中“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依附特性。

由于被保留下来的旧建筑片断多为代表旧建筑风格的典型部位和构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美学的角度,这些片断往往成为整体建筑的视觉中心,即“图底关系”中的“图”,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利用这种方法改建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可以有重点地体现建筑特点,对建筑保护具有普遍而积极的意义。

片断留存法的改建特点

适用于具有典型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扩建,强调被保留的建筑片断在改建后的建筑中有较强的识别性,便于共同构成良好的”图底关系”。

河北省图书馆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张颀)河北省图书馆属于典型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风格,建筑形式符合建筑功能要求,如在建筑的书库部分,采用预制大墙板吊装的施工形式,其开窗形式及比例尺度、细部等,均较好地反映出书库的功能特点和要求(图23),旧建筑在建筑遮阳等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处理,南向阅览室采用横向遮阳板,西侧入口上部采用花格墙,这些从功能要求出发的建筑立面处理手法,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朴素典雅的审美观。

在本工程的改扩建设计中,首先确定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需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建筑片断和建筑体,完整保留书库部分的建筑形象,在新旧两部分间建立双重建筑体系,将原建筑西侧入口上部的大片花格墙加以保留(图24),并在其一侧对称的位置,以现代建筑材料和相似的装饰肌理,新建一片花格装饰墙(图25),这样,在新与旧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对话关系,也表现了现在对过去的认同和尊重。

多维・多元・共生改建理论内容的扩展

对多维・多元・共生改建方法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一座旧建筑改造中,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改建,以应对建筑本身及改建需求的复杂性。对于一种或多种改建方法的选择,必需认真研究原有建筑形态、场地特征和改建目的,从中发现恰当的改建途径。旧建筑改造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和建立一个较好的建筑外观形式,更希望在较高层次上建立起空间,生态和技术的良好聚合体,使旧建筑改造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领域具有开拙性和前沿性的创作行为。

1、适宜技术与生态内容扩展

“适宜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的空间处理、构造手段结合高科技将人们生活所需的阳光、空气、绿色等自然要素引入建筑之中,并通过智能化控制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性的合理需求,达到健康,节能、低排放或循环利用的目的。旧建筑改造为建筑空间的再塑造、构造手段的完善和现代科技的引入创造了机会,因此,改造完成的建筑应比改造前的建筑更具有生态特征。而由于旧建筑改造可能存在的各种条件的限制,适宜技术的运用更符台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首先,在旧建筑改造中,对那些具有适宜技术特征的空间(如庭院、室内中庭等)、建筑构造处理(如地道风引入、遮阳构件等)应认真对待,其次,在改造过程中创造新的建筑空间和采取构造措施来达到生态节能的目的。要全面提升建筑品质,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旧建筑的改造是一项集建筑艺术与技术与一身的系统工程,建立在以适宜技术解决生态问题基础上的旧建筑改造,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2、建造技术内容扩展

旧建筑改造过程中,其扩建的结构形式往往受到旧有建筑的种种限制,因此,需要在建造技术上引入更多,更广泛的研究课题钢结构形式以其重量轻,结构截面小、便与施工安装等优势,在旧建筑改造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空间结构形式的运用更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使旧建筑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新建部分相融合,其强大的空间整合能力,可以使改建后的建筑以完整、宏大的室内外空间形式表现出极强的现代感,许多新的轻型结构如索膜结构、充气结构等,也可在旧建筑改建中发挥作用,由于其重量轻,跨度大及材质的特殊性,便于在改建中形成双重结构体系,在形式和结构上对旧建筑的依赖较小,从而在新旧部分的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