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规范;学生公寓;管理

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学生公寓是大学生最为集中,滞留时间最长的社区。据统计,除去睡眠时间,大学生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公寓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公寓度过。学生公寓一旦突发治安、火灾等事故,将会给学生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对学校的财产和声誉带来损失。可以说,学生公寓的安全没有保障,构建和谐校园就是一句空话。

一、当前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高校对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有了长足的变化,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学校虽然三令五申,不断强调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公寓管理人员在认识上还不到位,普遍认为公寓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学生不丢东西,宿舍不发生火灾。经常是,嘴上说“安全重于一切”,实际上却忽略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具体到工作中,把这项工作挂在嘴上、贴在墙上,作报告带一句、查工作问一声,遇到上级检查抓一把。

2、行动落不到实处

在实际的工作中,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和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做不到有机结合。学校公寓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学生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公寓内不在工作范围内的意识,认为进了公寓,就归公寓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没有做到和公寓安全管理有效协作与配合,导致不法分子趁虚而入,在高校公寓进行欺诈、盗窃等犯罪活动屡屡成功,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3、方法和手段落后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公寓管理人员认为,搞好公寓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守好门”和做好上传下达。事实上,这种方法会致使管理人员不能客观、全面的分析问题,没有办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也无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往往是事倍功半。

二、强化公寓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法

面对新形势,我们要不断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从新的需求出发,不断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

1、强化安全理念

强化安全理念,既要注重对“物”的管理,也要注重对“人”的保护。在工作当中要不断加强公寓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从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着手,提高公寓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品质和服务意识,改变对工作只是“看好门”的认识,在确保学生在公寓里财产安全的前提上,注重对学生的关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避免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强化安全理念,既要注重化解矛盾,又要注重防患未然。在下课后,学生们有大量的时间待在公寓里,长期生活、学习在一起,不免会有各种摩擦,如果不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解决,很容易使矛盾激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我们的公寓安全管理人员要经常主动深入到学生当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情化、人性化的服务,建立良好沟通的桥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有的放矢,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强化安全理念,既要注重学生公寓的安全,又要注重校园稳定。学生公寓安全与校园稳定息息相关,没有良好的校园稳定局面,学生思想不稳定,会导致学生公寓内的不稳定;同时,没有安全的学生公寓环境,校园稳定也将成为空谈,因此要看到两者的内在联系,维护好学生公寓及校园的稳定。

2、多方协作,齐抓共管

公寓管理部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应加强与学校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的有效协作和配合。由于公寓内学生人数众多,基本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公寓安全管理人员很难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往往因为不能及时掌握一手信息而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为了改变以往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孤军作战的局面,应主动和各部门联系,加强沟通,共同完善和健全学生公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服务的优质化、管理的规范化、约束的有效化,一起为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而努力。

3、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一是要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认识决定行为,行为导致效果,思想认识的深度,决定着行为的高度。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对加强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执行和落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积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活跃生活气氛,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增进学生间的友谊,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从而促进和谐平安校园工作的建设。

三是增强大局意识,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改变学生的住宿条件,而是在公寓的日常管理之中,以学生为本,提倡自我管理,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向上、和谐的成才环境。

安全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对家庭来说,学生的安全意味着和睦与幸福;对学校来说,宿舍的安全意味着和谐与持久的发展;对社会来说,学校的安全意味着社会的和谐与教育的繁荣。因此,做好学生公寓安全管理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学生公寓安全用电智能管理设计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生宿舍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89-01

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学生宿舍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倘若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会给高校社会化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造成障碍和阻力。因此,必须不断转变宿舍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改善服务内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需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由于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多时间在宿舍内,因此学生宿舍的安全成了当前高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方面暴露出许多问题。

1.办学规模、层次的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高校办学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扩大办学规模和层次,很多高校因扩招而将学生的住宿安排在由教室等改造而成的简易宿舍中,还没有配置灭火器、应急灯,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2.学生处服务向社会化发展,学生管理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的管理脱节,增加了宿舍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3.服务对象的条件变化。 作为服务对象的大学生,学生宿舍的日常用品除简单的被子铺盖外,又增添了高档贵重的电脑、手机、现金、银行卡等。这些都会成为作案的目标,也增加了宿舍安全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4.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一方面由于学生防盗意识不强,学生内盗事件逐年增多,另一方面学生的消防意识普遍不强,许多消防栓被学生恶意损坏,发生火灾根本无法应用,使高校宿舍消防安全危机四伏。

5.宿舍楼消防通道门与安全管理上存在矛盾。宿舍楼消防通道门按照消防要求是要始终保持敞开状态的,但这样又容易引发失窃以及其他管理上的问题。

这些安全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安全制度不全、公寓安全管理不严。随着高校社会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是摆在高校学生处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如何与学校齐抓共管搞好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是一个还需不断尝试的新课题。

二、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对策

要改变高校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的现状,真正实现高校学生宿舍的“长治久安”,围绕营造“和谐寝室,平安校园”这一主题,结合高校保障工作的特点,开展和提升宿舍安全管理,切实预防、控制和降低各类安全事故和隐患的发生率,以达到安全管理由传统的事后追踪转变为事前预防控制,建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学生宿舍安全管理体系。

1.领导重视,思想认识高度统一。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探索解决治安问题的新经验、新路子,成立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和防火工作委员会,落实责任制。针对大学生宿舍社会化安全管理工作的新特点,各级领导要结合实际自觉落实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关于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关文件规定要求,采取科学的对策,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加强宿舍安全管理。要舍得用人、要舍得投入精力、也要舍得投入经费建立宿舍安全管理系统,做到领导重视、群策群防、职能清晰、责任共担、寻求规律、防患未然。

2.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全面树立安全意识。教育是提高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人员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校园的安定。在安全工作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而人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要在学生宿舍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形式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安全法规、讲授安全常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定期分主题进行安全形势讲座,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学生宿舍安全制度的建设、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发挥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作用。学生公寓安全管理要走规范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4.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干部队伍,院系是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载体,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直接的执行者,高校在加强辅导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同时,还应教育辅导员树立高校稳定高于一切的观念,注重提高他们维护安全稳定的工作能力。 经常开展业务培训,造就一支责任感强,熟悉业务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范文第3篇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市县两级政府分管领导、相关部门及部分学校负责人参加的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管理专题电视电话会议,主要是在分析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今后的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有力措施,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杜绝学生接送车辆安全隐患,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刚才,市教育局*局长通报了前阶段中小学、幼儿园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以及4月份以来市、区有关部门对中心城区违规接送车辆开展整治的情况,市公安交警支队白林副支队长就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管理及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治理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袁州区政府敖幼平副区长作了很好的发言,希望按照所讲的认真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市幼儿教育获得了长足进展。全市现有幼儿园500多所,在园幼儿近9万人,其中民办幼儿教育占了较大的比例,在园幼儿3.88万人,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近一半。幼儿园在办学过程中使用车辆接送幼儿的现象比较普遍,仅*中心城区83所幼儿园,在市交管部门登记的校车就有45辆。同时,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及寄宿制教育的发展,农村中小学生搭乘各种交通工具上下学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由此可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已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方面,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保障广大学生和幼儿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平安*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省、市有关做好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规定,深入贯彻落实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市政府相继召开的学校校园管理工作和学校安全工作两个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稳步推进了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全市未发生大的学校交通安全事故,保持了教育事业平稳发展的态势。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在充分肯定我市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隐患,特别是我们有些地方和学校还没有真正把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摆上突出位置,责任意识淡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重,对查出来的安全隐患,整治行动迟缓,处理措施不力。前面通报的*邮电幼儿园接送车辆严重超载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相关部门已作出处理决定,一是依法取缔该校办学许可证;二是吊销违规超载车辆司机驾驶证;三是妥善安置该园幼儿。外地也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年3月8日,山东省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芝麻墩民办“小神童”幼儿园一辆经过非法改装的金杯牌面包车(核载10人),在运送22名师生(1名随车教师、21名儿童)离园回家途中突然熄火,驾驶员检修时违规操作,发生爆炸并迅速蔓延,导致车辆起火,造成12名儿童死亡、5人受伤的特大事故。各地要从中认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认清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学校交通安全工作。

二、突出重点,全力抓好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

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牵涉到方方面面,管理难度大。我们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整体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确保学校交通安全“万无一失”。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全面排查。各县(市、区)政府要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所在地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进行一次拉网式排查,对安全状况达不到要求、不具备条件的车辆要坚决停用,已到报废年限的立即予以报废,严禁故障车、拼装车、报废车上路。各级公安、交通部门要立即组织对辖区内学生接送车辆驾驶员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检查从业资格、驾驶技能和驾龄,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坚决辞退;要组成联合督查组不定期对接送车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建立健全接送档案,对不能保证安全接送的学校,要限制其招生,直至取消其办学资格。

2、严格管理。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幼儿园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六条措施》的相关规定,根据运送师生数量和经济承受能力选购或租用符合安全要求的车辆,严禁购买或租用故障车、拼装车、报废车等作为学生接送车使用;租用车辆时,必须与租用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要建立学生接送车辆定期保养、维护制度,落实学生接送车辆管理责任制,并为接送车购买第三责任险和乘坐险;要聘请具有多年实际驾驶经验、驾驶记录良好、身心健康的人员作为接送车驾驶员,并与驾驶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和完善驾驶员安全管理和教育制度。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要明确专门人员每天监督接送车辆,杜绝“带病出车”、违规超载现象的发生。

3、加强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把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范畴,明确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主动抵制乘座、使用违规车辆和超员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对学生乘车安全正面典型的宣传,对反面事例要进行曝光,倡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学生接送车辆优先、乘车高峰期学生优先的良好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学生交通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4、综合治理。要认真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学生上、放学期间,学校要安排专人进行有序疏导。交管部门要统一喷涂或制作中小学、幼儿园接送车辆标识,并制定相关规定,明确接送车辆优先的原则;要在学校门口道路上安装交通警示牌、设置减速带,维护好交通秩序,有效防止交通事故发生;要在上放学期间对接送车辆开展不定点抽查,发现违规现象,立即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长效机制

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1、全面落实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责任制。一是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政府分管领导是本地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自然就是本地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学校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自然就是本地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都要切实履行职责,全力推进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落实校长、园长责任。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对本校(园)师生安全负有直接责任,是本校(园)交通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的责任,确保师生安全。三是要落实驾驶员责任。各级公安交警、教育部门要督促接送车驾驶员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做到依法出车、依法驾驶,保证安全。

2、密切部门协作。各级教育、公安、安监、综治、城管、共青团、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确保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安监部门要认真履行组织、指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能,切实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公安交警部门要在全面做好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以及车辆、驾驶员管理工作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道路交通法》和《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严格执法,坚决禁止拼装、报废和有故障车辆上路,杜绝超载现象的发生。综治部门要加强对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对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的集中整治行动。城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对学校接送车辆的监管,发现问题车辆及时拦阻,并及时报公安交警部门处理。各级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要加强对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的监督,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强化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学生接送车辆安全管理作为评估中小学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示范性学校的评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挂钩。对民办中小学和幼儿园还要与年检挂钩,凡是接送车辆管理不合格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依法取消违规学校的办学资格。

4、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建立健全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制定相应的责任追究办法,对发生接送车辆管理不力导致责任事故的,要坚决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范文第4篇

【关键字】客运企业;安全生产;监督

客运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控监控环节又是一个决定一个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这里谈到的“安全预控监督”,是指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预防控制” 和“监督控制”,前者可谓“事前”控制,后者即为“事中”监督,目的是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作为客运企业来讲,在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如果放松了这一环节,则可能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甚至会酿成重大恶果。

1 安全预控监督的特点、对象和特征

安全预控监督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系统工程中“五个支撑体系”之一。与“安全文化体系”、“安全机构制度体系”、“安全技术装备体系”、“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组成交叉立体防线,是提高综合防御能力的有力抓手。其特点是构建预控监督网络,找出监控对象和控制点,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以达到早预防、早处置,彻底杜绝事故苗头的目的。目前道理客运企业实行的是“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管理。从安全管理的对象来看,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客运企业安全预控监督的对象也不外乎人与车辆。对于人的控制,就要抓好驾乘人员的管理;对于车辆的控制,就是要抓好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客运企业安全预控监督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车辆驾驶员,驾驶员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职业,一个驾驶员的安全观念的强与否、技术水平的高与低,决定着一个驾驶员的总体素质。因为驾驶员在从事驾车作业中,瞬息间的理念对运行车辆的操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决定性的因素又取决于驾驶员的安全观念。所以对驾驶员的控制管理,关键要拉紧驾驶员安全观念这根弦;二是营运车辆,合格的车辆安全技术性能是确保安全行车的保证。作为车辆来讲,除了法定的年(季)检检测以外,正常的例保、维护保养也非常重要。运行车辆还要突出出车前、行驶中、回场后的自查保养等。

2 目前客运企业安全预控监督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原来的客运企业已经从计划经济的时期过渡到当今市场经济之中,一批中小型的客运企业也随之进入客运市场。无论是老的客运企业还是新建企业,虽然在安全管理的效果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安全管理的方式应当讲还是相似的。目前在客运交通安全管理中,对安全预控监督工作主要是实行“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管理,各企业内部都建立了领导网络机构,定期对控制点巡查,主要方式有:对驾驶员的定期安全教育、培训,对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检测,行车工作日记,运用车辆安装的GPS监控系统时时监控等,虽然说在形式上已面面俱到,但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不健全之处。比如说,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的违章行为、超员的控制、晚点运行以及车辆小故障带病上路运行等等不安全因素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的控制措施。虽然目前安全预控监督有所缺陷还需要完善,但总的来说,实施了有效的控制手段与不去实施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3 客运企业做好安全预控监督工作的探讨

客运公司运行车辆的经营模式,主要是公司内部职工的接送班任务,针对客运车辆的管理模式,无疑安全管理的难度相对增大,特别是交通安全预控监督方面值得与大家共同探讨。车辆经营管理可以承包,安全管理不能承包,目前实行的单车管理,虽然单位和驾驶员签订了合同及安全责任书,但是由于车辆和驾驶员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集体,缺少监督,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安全的苗头时有抬头,因此,企业管理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应该常抓不懈,需要制定专项制度从严控制,如果以包代管,后果不堪设想。落实安全责任制,形成安全预控监督系统管理客运企业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可能容易忽视预控监督的程序,往往重视的是台账,忽视动态管理监督,有的企业甚至安全管理队伍还未能建立健全,管理力量相对薄弱,为此,作为一个管理体系来讲,应当首先从机构设置上健全网络,在人员配备上精选政治素质好、懂业务、责任心强的精兵强将充实到安全康队伍。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履行好职责,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静态管理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的安全预控监督体系。强基因本,狠抓落实,客运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要着力抓好安全生产的整治工作,开展“拉网式”、“地毯式”的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限期整改到位,不留死角。要将安全预控监督工作贯穿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全过程,防止查后不改。公司内部应建立一支安全检查队伍,定期和不定期上路检查,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同时,安全检查人员应当建立好工作计划、工作笔记、台账等,采用检查、监督、复查、考核、处罚等手段,查到哪里,整改到哪里,确保落实到位,不走过场。

安全管理工作的设想范文第5篇

关键词:重点单位 消防管理 存在问题 管理对策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以下简称重点单位)是消防部门针对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人员伤亡,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良影响和损失的单位进行重点保护而划分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消防安全十分重要,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单位担负了发展经济的重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61号令》)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提出了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要求,但由于我国消防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等因素,客观上导致61号令法律约束力、执行力较差,再加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十分薄弱,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管理也处于弱化的状态,火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管理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1、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消防设施管理问题突出。

消防安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应用也越来越广。但消防技术在不断应用中,许多单位的管理跟不上,特别是一些单位的值班人员对消防设施性能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如何操作。

1.2单位员工流动性大,不熟悉单位内部消防设器材、设施使用

特别对于宾馆、饭店行业,由于各自本身的经营状况,单位内部员工流动性很大,每隔几个月就可能更换一次,从而出现了单位部分员工对基本的消防器材使用都不熟悉,部分员工甚至跟本不会识别和使用。这给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火灾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排除

根据公安部61号令规定了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但是在实际当中,很多单位就没有明显的安全责任划分,导致相关责任人不能按要求履行安全责任制,对单位内部消防器材、设施使用和运行状况不熟悉,一些消防器材、设施的缺少必要的检查和维护导致其不能正常运行的现象也很常见。

1.4单位效益差,消防投入逐渐减少。

近年来,由于部分企业负担加重,效益差,有的重点单位处于亏损状态,消防投入随之减少。此外,由于认识理念上的偏差,导致企业重效益、轻安全,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麻痹大意,于是出现了"三合一"等严重的火灾隐患,随时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1.5企业消防保卫干部被精简或事业心不强。

有的单位将消防工作与其它工作混在一起,归属混乱,职责不清,消防保卫干部待遇下降,等同于企业的一般工人;有的由于精简人员,消防保卫干部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环境,因此,他们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有的现在虽然享受一定的待遇,但也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消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2、针对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予以加强。

2.1要认真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自责任

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实,对于存在的一些火灾隐患就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可想而知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对这些单位必须督促其严格按照公安部61号令规定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使单位安全管理落实到个人,达到各个部门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 

2.2加大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力度

针对一些单位人员流动性大,单位临时性员工较多的问题,单位要充分利用有利机会对这部分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比如在敦煌一些宾馆、饭店,流动人员主要集中在旅游旺季的服务人员当中,人员流动相当频繁。针对这一问题,单位在招收季节人员之前就可以组织短期的安全培训班,对一些基本消防器材、设施如灭火器以及消火栓的使用加以培训,培训合格后才允许其进行促销活动。

2.3维护保养好消防设施,做到“四个到位”,即“设施、装备、培训、管理”四个到位。

在消防设施方面,重点单位要严格按消防机构的审核意见施工,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并应通过消防审核和验收,公众聚集场所且应取得《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方可营业或投放使用。在消防装备方面,应按规范要求配备灭火器材和逃生器具,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必须畅通无阻,并应按规范要求安装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在培训方面,单位要采取抓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做法,凡是重点岗位、重点工种、重要部门的负责人一定要先取得消防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同时邀请消防机构的人员对全体员工进行消防培训,熟悉消防器材使用的知识、逃生方法、疏散灭火技能。 

2.4严格落实隐患整改“三不放过”原则。

即“隐患不发现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重单位要制定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不报者追究责任,并予以罚款。隐患整改制订“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表”,记录火灾隐患检查人员、部位、内容、处理情况,明确隐患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签字。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或不能及时整改的,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落实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消防监督人员应转变对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理念,全面提高消防监督管理水平

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是做好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关键,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必须把服务意识的理念融入到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要改变过去工作的方式、方法,以热情服务来改善对重点单位消防监督管理的效果。消防部门对所辖实际情况,对重点单位及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合理的划分,真正把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的单位列入监督管理范围,并把具体的监管单位与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对于所列管的重点单位,消防监督人员要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必须按照《消防监督检查规定》(73号令)对所管单位进行监督抽查,条件许可的可以建立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检查视频资料档案,消防监督人员在检查单位时不能仅停留在看汇报材料上,要把被监督单位确实存在的隐患挖出来,指出管理上的漏洞,提出消防设施上的缺陷,使被管理者在事实面前心服口服,提高隐患整改率,并在检查中既能发现一般问题,又能洞察深层次问题,既讲究工作方法,又不失原则,既树立了执法机关形象,又保障了单位消防安全。

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做好消防工作非一日之功,做好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坚持不懈,始终把握住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这个责任主体,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各项制度,抓好本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的有效运行,自觉接受公安消防机构的监督,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构筑良好的消防安全屏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