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公司

合作医疗是由体现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等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保险公司可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的特点,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发挥保险公司的社会管理功能。

一、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险公司发挥较为成熟的医疗保险管理经验。保险公司在费率厘定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优势,善于对征缴补偿标准进行测算、拟订合理的征缴补偿标准和办法,进行赔偿额度的设置。发挥理赔管控的专业优势,有效防范道德风险。通过成立专门的农村医保业务管理中心,选聘医保专管员派驻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参保人员的政策咨询、资格核准、住院登记、转院管理及现场现金结报支付等工作。利用保险公司的业务网络系统和专业人员的优势,在业务管理中心和各定点医院间建立远程审核结报网络平台。业务管理中心建立数据库.各定点医院设立工作站,专管员对结报人的医疗费用进行初审,然后将数据传输到业务管理中心,业务管理中心即时核准。农村医保专管员制度和远程审核结报网络平台的建立,缩短了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的距离。业务管理中心通过制定支付管理、专管员培训与管理、档案管理及信息数据管理等办法,规范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可积累农村保险经验数据,便于保险公司设计和开发有针对性的农村保险产品及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实现保险公司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

(二)有利于政府发挥指导和监督职能,实现政府职能从办农医保向管农医保的转变。政府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办公室,负责监督业务管理中心的基金运作情况和各定点医疗机构参保病人的医疗行为。加强对农保基金的监督,真正做到农保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卫生行政部门不参与农保基金的运作和结报补偿等日常性事务工作,只负责监督管理和政策的调研与完善,真正实现监督管理与具体经办的分离。

(三)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的补偿支付服务。保险公司的参与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使农民体验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增强农民群众的参保意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参保率,有利于改善政府和群众的关系。

二、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方式

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制度的困难在于资金的缺乏,农村在进行税费改革后,作为乡镇政府重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农业税被取消,财政资金大幅度减少,有限的资金在维护公共卫生投入方面政府的力量就显得非常有限。而对保险公司而言,占据我国人口70%的农民却还是一个尚未打开的潜在市场,保险公司向农村市场的养老保险、健康保险及责任保险必然可让保险公司与农民实现“双赢”。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委托管理”模式。保险公司采取基金管理方式,向政府收取一定额度的管理费用,按照政府确定的补偿方案为参保农民提供医疗费用补偿服务,不承担新农合基金的运行风险。在具体操作中,根据是否使用保险公司指定条款,又可包含“基金条款”和“委托协议”两种不同做法。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为政府提供新农合补偿费用支付服务,实现新农合“管与办”的有效分离,有利于基金安全;而保险公司自身不承担基金管理与运作风险,有利于规避政策风险,是目前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试点工作的主流模式。

(二)“风险管理”模式。完全按照商业保险规律运作,根据双方协商确定保费和补偿标准,保险公司为参保农民提供医疗费用补偿(报销)服务,承担新农合基金的运营风险,自负盈亏。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商业保险的保障功能,调动经办公司在风险管控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新农合向公平与效率的方向发展,但鉴于国家有关政策限制,目前仅限在个别地区进行初期探索。

(三)“风险共担”模式。为提高公司经办管理效率,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在“基金条款”委托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双方约定按一定比例,分享新农合基金盈余,共担基金亏损风险。这种模式具有平衡机制,结合了前两种模式的优势,有利于调动双方共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但难以确定双方的法律、经济关系,具体操作相对复杂,保险公司面临较大风险。

三、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积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与主体。虽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农民的应缴费用降低了,减轻农民的义务,但农民做为此项制度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上世纪90年代由卫生医疗部门主导重建农村合作医疗时,由于制度设计的问题,导致资金缺乏并造成没有给参保农民报销医药费的现象。因此,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积极性不高。

(二)政府和监管机关尚未完善制度保障。目前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还缺少政府有关的法律、税收等方面政策法规的基础支持。政府没有出台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没有明确的鼓励性税收优惠制度安排。保险监管机关对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的产品开发、精算技术标准、基金运营管理、盈亏核算方法等缺少相应的保险法规和监管政策的规范与支持。

(三)保险公司缺乏经验和动力。首先,目前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缺少针对农村地区整体人群的卫生统计数据或经验数据的积累和储备。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情况的统计工作一直未能全面建立,没有详实的统计数据储备,导致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的保险费率厘定缺乏科学数据支持,无法确定合理的标准费率。其次,新农合建设遵循的不赢利原则,迫使保险公司对于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缺乏长期的动力支持。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建设往往只能寄托于参与新农合建设所带来的农村保险市场开发的潜在附加效益。再次,对医疗机构在医疗费用使用上的管控,保险公司无法真正做到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督,往往只能依托政府的监督。最后,保险公司普遍缺乏长期开拓和服务农村市场的经验,对保险公司来说往往缺乏针对新农合业务的风险识别评估、服务流程、业务系统网络,没有针对这个特殊市场的配套人才、制度、流程和技术支持。

四、对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黑板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搭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平台。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选择参保受益农民的典型事例进行报道,努力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和好处,自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加强对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指导和监督。卫生行政部门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主管单位,卫生部门和保险监管部门应对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指导和监督,规范工作流程和服务标准。共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使保险公司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模式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2-0076-02

摘要:目的 了解新时期垫江县妇幼保健工作现状,分析影响妇幼保健工作开展的因素。方法 对垫江县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 妇幼保健可及性差,妇幼保健经费短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等原因,造成妇幼保健水平低下。结论 妇幼保健改革势在必行,政府要改革管理体制,增加财政投入;妇幼保健相关部门要提高其服务能力;人群妇幼保健意识有待提高。从而使农村妇幼卫生保健在新时期取得新的发展。

关键词 基层妇幼保健工作 困境 建议

1 基本情况

垫江县位于重庆市域中部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行政村279个,90余万人口。县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6年,现占地面积为564平方米,建筑面积1985平方米,业务用房1618平方米,床位38张;全县共有25个乡(镇)卫生院,拥有妇产科床位数225张。

2 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

2.1 妇幼保健人才现状 垫江县妇幼保健院现有在职职工54人,卫生技术人员47人,其中:副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21人;乡镇卫生院有专(兼)职妇产科医生和妇幼保健人员91人,其中大专学历11人;中专学历70人;高中学历8人;初中学历2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87人(其中士级44人,占48.35%)。

2.2 保健服务能力的不足

2.2.1 儿童保健工作现状

2006年调查发现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仅有6个卫生院有兼职的儿科医生,而且只是进修过儿科;有7个卫生院配有最基本的儿童体检的体重称和量床,因此儿童保健工作基本未开展。

2.2.2 孕产妇保健工作情况

2006年产前检查率为84.44%;产后访视率为12.62 %;住院分娩率为88.22 %,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792人, 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率为100%。

2.2.3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活产数为6801人,发生孕产妇死亡10例,孕产妇死亡率为147.03/十万。

5岁以下儿童死亡95人,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3.97‰;婴儿死亡82人,婴儿死亡率为12.06‰;新生儿死亡60人,新生儿死亡率为8.82‰,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 0‰。

3 主要面临的困境

3.1 妇幼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垫江县是农业大县,财力有限,近几年,妇幼经费虽有增加,但增幅很小。对妇幼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垫江县妇幼卫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妇幼保健机构虽为全额拨款单位,实际下拨的经费只能保证保健人员的工资,没有专项业务经费,基本保健工作靠临床支撑,使群体保健陷入困境,导致保健院有趋利行为。保健的硬件投入也难以保证,现有投入水平不足以支持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

3.2 保健人员待遇偏低、队伍不稳定 由于乡镇卫生院属自收自支单位,医院领导往往较注重经济效益,保健医生工资、奖金要靠自己创收来解决,对于无偿的妇幼保健服务工作,保健医生不愿意做,上级布置的保健工作应付了事,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甚至少数单位的保健工作存在水分。保健人员更换频繁,保健质量难以保证。村级保健人员未解决劳动报酬,村医和保健员均设置并开展了医疗工作,但没有承担妇幼保健工作的职能。同时由于网底破裂,使信息采集困难,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3 妇幼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乡镇妇幼人员大专学历11人,占12.09%;中级职称仅有4人,占4.40%; 士级职称44人,占48.35%;而且有部份保健人员也不是学妇幼保健专业的,有学护士、影像、中西医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专业的人员。妇幼保健技术人员中缺乏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也是导致保健质量难以提高的一个方面。

3.4 妇幼保健“三级网”不健全 随着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妇幼保健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农村妇幼卫生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医疗经济效益直接与个人收入挂钩,妇幼保健经费相对萎缩。乡级没有起到中心枢纽作用,村级妇幼保健工作也出现了散乱现象,“三级网”不健全,三级保健网网底破裂。同时由于县妇幼保健机构对乡级保健人员无行政隶属、经济制约关系,“三级岗”之间又没有建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机制,结果导致县妇幼保健院布置的工作任务,乡级应付,村级不执行。而乡级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重临床、轻保健。

4 对策与建议

4.1 强化政府责任,增加财政投入 妇幼保健工作任务,绝大部分服务为公共卫生服务,需要财政投入。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对农村妇幼保健工作责任,政策予以保障,增加对妇幼保健经费的投入,提供必要物资帮助和配套资金。保障县妇幼保健院的专项业务经费;乡级妇幼人员的工资;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开展保健工作的基本劳动报酬,保证妇幼工作的开展。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 合村并居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合村并居社区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促进农村资源综合利用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措施。此项工作的快速开展,必然会使农村居民原有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都产生了急剧改变,无形中也使依附于这种状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面对一次巨大的挑战,如何做好这一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摆在每位非遗保护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需要解决,而且急需解决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变化,我们必须增强紧迫的责任感,并做好充分的准备,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它是随人们生活的改变而不断演化和发展,每一次重大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使与过去生活方式相互依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农耕时代向工业化时代的转变,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主要原因。新农村合村建设,将使农村逐步走向城镇化,这一过程对于农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而言是一次急剧的改变,必然使与之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受一次大的考验。这就要求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工作的紧迫性,因为我们稍有松懈,就可能错过一次保护的重要时机,而改变一个项目的存在命运。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顺利的融合到新村合并建设中来,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稳过渡和有效传承。

二、必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新村建设规划中来

在规划实施新村合并初期,地方政府就应把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纳入新村合并总体工作中来。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的组织协调下,确定保护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总体要求、重点项目,编制保护规划,制定出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规划方案。做到立足长远,科学保护,切实履行职责。

三、积极调查走访,了解状况,摸清家底

针对被合并的自然村,认真调查走访,在前期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该村非遗项目的数量、种类、状态以及传承人基本情况,做到不遗缺,不疏漏,并以此为基础做好不同种类项目的保护方案。特别要做好传承人生活状态变动记录,以及传承人对合村后的项目传承建议的记录,为今后制定切实保护情况提供参考。在做好项目本身资料记录的同时,还要用文字、图片、录像等方式真实、全面、详细的记录被合并村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重点文化空间状况,为项目存在的历史空间保留资料。

在调查的过程中,要对村庄类型明确认识,划分类别分别对待。对于相对典型的古村落,应以保护古村落为主,并积极探讨古村落保护方案,在既能保留古村落的基础上,使当地居民既能享受到现代文明优越的生活方式。

四、做好新村建设工作,全面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建立民俗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在做好拆迁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新村建设筹备工作。合村建设中对当地居住环境、村落格局、民居样式都造成了直接的改变。新村建设规划必须要尊重当地风俗习惯,新居建筑要尽量体现当地民居建筑风格,体现原有文化内涵,以便更好的保护当地民居样式,和依附于特有民居样式所形成的生活习俗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地行政部门应在合村筹备阶段就积极规划民俗馆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随着合村工作的开展,搬迁工作的进行,大量的与今后生活方式不适应的物品将遭到废弃,其中必然包括一些承载着非物质文化资源信息的物品(如农具、家具、艺术作品、手工制品等)。这种承载原有生活状态,展现过去生产方式,记录精神文化生活的物品和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过去人们的智慧结晶,非遗工作者应该大量加以收集、整理和保护,作为依附于此的非物质文化项目的实物资料。建设民俗馆与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应以村为单位设立展厅,对被合并各个村历史状况进行真实的记录与展示。民俗馆或博物馆应免费为当地群众开放。

五、组织建立新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联合会

随着合村的进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共同非遗项目的传承有可能聚集在一起,非遗保护工作者应积极构建平台,组建传承人联合会,定时进行沟通、交流、探讨,加强互助合作,共计非遗项目传承方案。积极探讨相关项目联合发展,共同打造非遗特色产业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当地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去,切实解决当地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等民生问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居民增加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充分享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最大限度地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六、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进校园活动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4篇

基于电子健康档案在初级保健中的重要角色,本框架的提出非常及时。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运动推动了电子健康档案,目的在于改进信息处理能力。然而电子健康档案目前可能无法实现这一目标。2010年,“合理使用”规定提出了奖惩措施以推动电子健康档案的使用。电子健康档案对信息的质量、全面性、时效性、可及性有影响。迈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的步伐和采用电子健康档案的需要都将会对初级保健中的信息需求和支持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理解信息与初级保健的关系。

图1介绍了初级保健中的五种信息危害以及它们导致信息混乱的途径。

1 信息过量 信息过量是指临床医生需要处理、整合、总结过多的信息(如纸质、口头和非口头、记忆)。初级保健医生需要将日益增加的患者问题与家庭和社区因素整合起来,同时初级保健医生的协调作用也增加了其需要处理和实践的信息。如果提倡在电子健康档案中使用复制和粘贴,通过使用模板增添无关信息或者把账单和法律保护的信息与临床治疗信息混淆,那情况会更加糟糕。

2 信息不足 信息不足是指缺少必要信息,这在初级保健中十分普遍。问题包括病历不可用、不完整或医生和患者的回忆模糊;患者可能会隐瞒一些敏感信息;有时医生的信息较为闭塞。例如一位医生为患者开了一种“新”药,但是后来才发现,患者早就服用过此药且因为副作用已停药。尽管此类信息可能存在于病历中,但是医生可能没有发现。理论上存在于病历中却不可用的信息其实相当于隐形的。

3 信息分散 信息分散是指信息位于不同地方。在初级保健过程中,所需信息可能在患者信息表

上、纸质或电子健康档案上、诊所或医院里、患者或医生的记忆中。虽然电子健康档案能减少信息分散的问题,但是有时也会使问题更糟,由于缺乏搜索方法而无法快速有效地找到信息。

4 信息冲突 当医生无法从多重信息中分辨出正确信息时便发生了信息冲突。医生经常要面对各种互相冲突的信息。例如,患者认为自己在服用某种药物,而临床档案显示为另一种药物,出院记录显示为第三种药物。

5 信息错误 当患者告知医生他/她在服用镇痛药阿司匹林但实际上在服用退热净时,或者当一位患者的信息被输入到另一位患者的档案中时,便发生了信息错误。当错误的信息进入档案中后便很难清除,医生不与患者核对信息就进行多次复制。

我们将信息过多、不足、分散、冲突和错误这五种信息危害定义为信息混乱。初级保健医生每天都会经历这些危害,大大增加了信息性错误的发生率。尽管信息混乱的概念提出与初级保健医生不谋而合,但是信息混乱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与患者治疗结果的关系在初级保健中未被研究。临床医生、管理人员、电子健康档案程序员及规划人员也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信息混乱带来的不仅是不便、烦恼和挫败,在实际工作中还影响医生表现,增加工作负担,降低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人类工程学有助于我们理解信息混乱。人类工程学对人类认知、身体极限及人类能力进行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工作流程、工具、信息和环境等系统设计;反过来人类工程学研究系统如何影响人类认知和身体表现。根据人类工程学,我们假设了一个初级保健中信息混乱与认知过程关系的概念框架,详见图2。

信息混乱提高了对初级保健医生的要求。由于信息过量,医生可能无法查阅所有信息,因此错过重要细节。由于信息不足、分散和冲突,初级保健医生必学通过图表、电话、对患者的进一

2 我们如何测量和量化信息混乱的因素或其产生的行为,以判断介入的成功与否?

3 何种介入能够减少信息危害、最大程度地改善情况感知、精神工作负荷和终极的患者安全?

4 有哪些途径可衡量医疗场所的情况感知?需要重新建立考量方法,因为现在并无初级保健专门的考量方法并且在患者诊疗过程中,考量情况感知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5 调节剂的影响的本质是什么?医生的专业知识或者患者预约能够解决信息混乱问题吗?

6 何时向初级保健医生提供何种信息才能帮其做好出诊准备及减少信息混乱?

7 诊所员工、患者及医务人员在为初级保健医生出诊准备信息时的角色各是什么?何时开始收集信息又该如何呈现?

医保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权责发生制

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综合报告,是我国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目前的预算收支报告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反映当年预算执行情况,但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拥有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尤其是无法反映政府目前承担的未来负债情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也不利于提高政府财务管理水平。因此在试编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下面就试编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前试编政府财务综合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会计制度难以有效衔接

一方面现行的政府会计主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各自有独立的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则,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不但要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合并,还要引入以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编制的国有企业报表加以合并,在缺少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的背景下,各个会计制度难以实现很好的衔接,合并时存在技术难题,需要对有关数据进行调整重估。

另一方面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但是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性投资等单位都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核算账务,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在转换为权责发生制时,相关数据提取困难,需要人工调整的因素多,在政策的统一性和数据的准确性方面难免存在缺陷,影响报表的编制质量。

(二)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有待完善

一是由于部分预算单位会计核算力量的配备相对薄弱,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不过关,人员兼职或变动较频繁,职业能力无法满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核算工作质量。

二是部分预算单位执行的会计制度与单位性质不相符,未按照新旧的会计制度衔接的要求进行账务调整,导致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不够彻底。

(三)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执行不彻底

一是部分资金未纳入国库平台管理,也就未实行指标控制,无法取得经济分类科目;二是单位公用经费虽已实行指标控制,但存在指标混用现象,取得的经济分类科目数据不准确。上述支出直接影响报告的准确性。

(四)公共基础设施资料缺失

由于在旧会计制度下,单位核算分为经费会计和基建会计,彼此独立,公共基础设施由基建会计核算,但完工后没有并入经费会计作为资产核算。在实行新会计制度后,未按新旧会计制度衔接要求进行调整,加之许多基础设施年限已久,有的几经维修改造,资料难以查阅,历史成本无法取得,折旧也难以计算,数据的准确性难以满足报表要求,影响报表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五)抵消调整事项较多,容易疏漏

根据试编指南,试编工作采取调整报表和估算的 “全列全调”的方式编制,通过汇总和转换将涉及的各个报表数据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基础转换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相应科目数据后全部列入工作底稿,结合相关财务资料,根据经济事项实质进行抵销、调整、合并,最终形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这种编制方法容易理解,但在实际编报过程中,由于涉及的报表太多,来源复杂,很难理清和准确把握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抵消调整的疏漏难以避免。

二、进一步做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指导思想,增强报告的实用性

目前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体系虽已逐步完善,但编报的目的性和实用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编制出的报告还没有太多的应用价值。应尽快制定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纲领性文件,突出各阶段试编工作的重点和探索的方向,尽快建立完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评价指标体系,并将相关指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绩效的依据,逐步做到让领导决策“用得上,用得广”,促进各级政府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二)完善相关制度,构建一体化政府会计

我国现行采用预算会计制度,重点是反映当年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没有编制真正意义上的政府财务报告。总预算会计实质上只是财政收支会计,核算内容主要是财政收支活动,没有覆盖全部会计要素,特别是在诸如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核算和管理方面有明显不足。政府的固定资产只由行政单位会计记录,各级政府的财政总决算并不反映固定资产情况,对长期负债以及其他政府债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和核算。客观上要求完善财务预算和财务决算报告内容,出台权责发生核算的相关会计核算办法和规定,构建一体化政府会计,进一步规范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工作。

(三)加强预算管理和执行控制,提高报告质量

随着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的逐步深入,预算执行环节控制也更加细化和严格,因此,只有努力提高预算执行水平,牢固树立以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新的管理思路,坚持预算编制和执行两手抓,进一步细化的经费指标和项目,防止基本支出经费超标准执行、项目经费列支单位基本支出内容,随意调整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范围和其他违反财经制度的行为发生,做到财政资金申请、拨付和用款单位账务处理统一规范,提高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质量。

(四)加强会计核算,夯实编制基础

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以后,适当引入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细化并完善了各个会计要素,对加强单位的会计核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务操作中,会计制度的执行和单位的会计核算还存在薄弱环节,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仍未能纳入单位会计核算,基建账定期并入“大账”的要求也没有很好地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