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商业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改进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因而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快发展社区商业要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统筹规划,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双进”工程,建立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完善各项优惠政策,为社区商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006年4月9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正式下发。该文件指出,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怎样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本文认为,发展社区商业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社区商业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

(一)社区商业属社区服务范畴

关于社区商业的定义,我国专家、学者的界定是比较一致的,一般认为,社区商业是指以基层社区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为满足社区成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为服务内容的属地型零售商业¨。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商业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60年代,英国、日本、法国等西方国家由于居民的郊区化也因此出现社区商业,之后社区商业在其他西方国家迅速发展起来。到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新加坡的社区商业也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我国的社区商业起步较晚,且现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显露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社区商业属社区服务的范畴,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社区商业具有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对社区服务基本属性的概括,理论界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认为福利性、地域性、多样性与社会性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社区商业也同样具有社区服务的基本属性。首先,社区商业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社区商业的福利性体现在其宗旨是便民利民,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消费、便民服务。其次,社区商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社区商业以本社区为载体,主要为一定范围的社区居民服务,不具有广域性和辐射性。再次,社区商业具有多样性。社区商业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社区商业业态的多元化、消费领域的多元化与服务功能的多元化等方面,同时还体现在社区商业往往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多样消费服务于一体的特点上。最后,社区商业具有社会性。社区商业无论从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还是从受益者来看,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如从社区商业的受益者来看,在社区商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社区商业已惠及各个阶层、各种类型的社区成员,可以说,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特征。

(二)社区商业具有特殊性

首先,与传统的社区服务相比,社区商业具有特殊性。可以说,传统的社区服务是一种“民政型”的社会福利服务。在服务对象上,主要面向“三无”老人、孤儿、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在运行方式上,主要采取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的方式,具有明显的福利性特征。而社区商业服务除了要体现一定的福利性特征外,更多的要体现经营性特征,在一般场合下,社区商业要求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进行经营。

其次,与一般商业服务相比,社区商业服务也具有特殊性,体现在:社区商业的服务对象、服务目的、经营主体等都与一般商业服务有所区别。在服务对象上,一般商业服务是面向社会所有成员,其服务对象没有地域范围的限制;而社区商业服务的服务对象是本社区的居民,一般不为其他社区的社区成员提供服务。在服务目的方面,一般商业服务是以营利为目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社区商业服务虽说关注经营效益,但也还体现一定的福利性,注重为本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便民利民是发展社区商业的宗旨。在运作主体方面,一般商业服务的运作主体是各类营利组织(企业),受利益驱动,只有当成本和收益比较达到预期目的时,才进入市场;而社区商业服务的运作主体既包括各类营利组织(企业),也包括政府、社区组织、各类非营利机构及个体工商户等,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综上所述,社区商业是一种社区服务,但与传统社区服务有着明显区别,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

二、发展社区商业是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社区商业能丰富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的内容原本就非常丰富,这一点从专家、学者对社区服务内容的概括与表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例如,李秀琴在《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中认为,社区服务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少年儿童服务,特殊困难者服务,便民利民服务。杨益萍在《社区服务工作》中认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福利服务,如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优抚对象服务等;社区便民服务,包括便民利民服务、少JLJI~务、家务劳动服务、民俗改革服务、劳动就业服务等;街企双向服务。张乐天在《社会工作概论》中则将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系列:老年人服务系列,少年儿童服务系列,残疾人服务系列,便民利民服务系列,优抚对象服务系列,文化与教育服务系列,公共卫生与保健系列,社会治安与调解服务系列,劳动就业服务系列。夏学銮则将中国城市的社区服务划分为六个方面:个人为社区服务,人际相互服务,社区与企业相互服务,社区为居民服务,政府为民政对象服务,政府为社区服务J。从上述专家对社区服务内容的概括可以看出,社区商业还不是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这不是专家们的一时疏忽,相反,这反映了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一个现实,即社区商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如今,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把社区商业作为社区服务的组成成分,无疑将可以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加丰富。

(二)发展社区商业能增强社区服务的功能

社区商业是一种服务于社区的社区经济,主要以购物中心的形式出现。购物中心提供的商品包括便利品和选购品,商品的档次根据所服务社区的经济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以中档品为主。另外,各种类型的餐饮服务也是社区商业中心的功能之一,快餐、酒吧、咖啡屋等不仅解决了人们购物、娱乐过程中的饮食问题,而且也为朋友们约会、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由此可见,社区商业具有满足社区居民购物、服务、娱乐等综合性需求的功能。同时,社区商业具有经营性,但也注重人本化、个性化的服务,强调主体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提高、环境价值的改善、文化价值的升华,是一种新型的服务型经济。发展社区商业所获得的资金最具有可持续性,最能建立起良性的社区经济发展机制,从而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社区商业的一些功能是一般社区服务不具备的,有的功能即使为一般的社区服务所具备,其也没有社区商业的相应功能那么强大,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发展社区商业能克服原有社区服务的不足,增大、增强原有社区服务的功能,使社区服务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需要,还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商业服务,改变社区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人员就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目前,在发达国家的商业服务中,社区商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2000年全国社区购物中心零售额为4494亿美元,高于近邻型购物中心(3205亿美元)和区域购物中心(1429亿美元),约占美国商业总零售额的40.68%。

(三)发展社区商业能改进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

在运行方式上,我国原有的社区服务多采用无偿服务或低偿服务,有偿服务的部分较少,即使有一些有偿服务,也运行得不太理想。社区商业服务是一种特殊的社区服务,同时也是一种商业服务,在运行方式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实行等价交换的原则。社区商业加盟社区服务并成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之后,就可以为原有社区服务项目的运行树立一个改革的典范,从而改变原有社区服务的运行方式。这样,就能让原有的社区服务项目参照社区商业的运作模式分类运作,即对其中的福利服务部分,也就是对面向社会特殊成员的服务采取无偿服务的方式;对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和公共福利服务则采取低偿甚至是有偿服务,也就是说,采取福利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运行方式。

(四)发展社区商业能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

受传统社区服务运作模式的影响,社区服务机构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的拨款和社会组织与个人的捐款,这就使发展社区服务的资金受到很大的限制,社区服务机构本身也没有能力与机会去创造发展社区服务资金。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金短缺、社会福利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政府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来发展社区服务,故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发展社会捐助来壮大社区服务就显得比较困难,社区服务机构也很难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引入社区商业后,社区商业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就有可能盈利,经营社区商业得到的收入就可用来发展其他的社区服务项目,从而增强社区服务机构的活力,使社区服务机构不仅能生存,还有机会发展,最终实现社区服务向产业化发展的目标。

三、加快发展社区商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是国务院关于社区服务工作在“十一五”时期作出的重大决策,意义深远。它不仅突出了要区分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实行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同时也部署了社区商业体系建设的具体任务,提出了兴办商业性社区服务的政策措施,明确了社区商业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社区建设的管理部门及每一个社区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对社区商业工作在社区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才能提高对社区商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增强做好社区商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切实将社区商业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统筹规划,将社区商业纳入社区建设规划

推进社区商业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发展思路,确保社区商业服务网点设施配置的合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在制定社区商业的发展规划时,要抓紧修改、完善已有的社区商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注意将社区商业建设规划和所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本社区的社区建设规划密切结合起来,把社区商业的布局原则、形态规模、业态种类、管理措施等内容明确写入社区建设规划中。各地对社区商业的区位建筑结构和定量控制标准等内容,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课题组,进行认真科学的研究和测算,为社区商业规划的科学化提供充分保证。

(三)加快实施“双进”工程,建立完善的社区业服务体系

2006年6月,商务部围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的主题,提出了实施社区商业“双进工程方案。实施“双进”工程是商务部贯彻落实《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加快社区商业发展的具体举措。“双进”工程的目标是:争取利用3到5年时间,在人口(城区人口)过百万166个城市的80%以上的社区中,实现居民的购物餐饮、维修、美容美发、洗衣、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收等基本生活需求在社区内就能得到基本满足,建立较完备的生活保障型社区商业服务体系,促进生活保障型服务的产业化、网络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充分发挥社区商业在促进就业、扩大消费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双进”工程是一项便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加快发展社区商业,就必须加快推进“双进”工程的进程。加快推进“双进”工程的进程,就应鼓励购物、餐饮、家庭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企业以连锁经营方式进入社区;就应通过政策引导,广开渠道,吸引社会各界资源投入社区商业的建设;就应大力支持现代物流配送企业向社区延伸,构建社区物流配送体系;就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服务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社区便民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和居民服务平台,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电子信息网络化建设。

(四)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

改进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高社区商业服务的效率,是实现社区商业快速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客户需求信息系统,向社区居民及时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服务方式等信息,及时采集、分析、存储客户信息,在此基础上为居民提供定向、快捷、周到服务。第二,大力提倡社区商业服务组织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的“三上门”服务,延伸商业企业的服务功能。提倡和鼓励社区商业企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建立稳定、畅通的联系渠道,以多种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有偿服务。支持社区商业企业建立健全服务热线,引导居民电话购物和预约服务,将商品和服务送到居民家中。第三,发展网上交易,提供网上服务。探索虚拟网络与有形连锁的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社区商业服务的网络化和产业化[3l。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传统商业;挑战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第三产业在各国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已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这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在全球信息化的影响下,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将成为21世纪人类信息世界的核心,也是网络应用的发展方向,具有无法预测的增长前景。虽然目前还不能预测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何时能成为主流模式,但电子商务的市场发展潜力是无穷的。论文百事通一方面,潜在消费者的发展速度惊人,到2005年底,全球因特网用户已达11亿之多。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17日在京“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1.11亿人,他们中的一部分已是电子商务的消费者,而更多的则是这个快速发展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Forrester估计,2002年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大约为22935亿美元,到2006年将可能达到12.8万亿美元,占全球零售额的18%,年均增长率在30%以上。中国的电子商务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平均年增长率为40%。“第八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的数据显示,2004年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达到4400亿元人民币,2005年将激增至6200亿元人民币。上海市的交易总额到目前为止超过了700亿元人民币。当今世界,除电子商务市场以外,其它任何市场都难有如此高的增长率,因此,其市场前景极为可观。

电子商务的突飞猛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电子商务的发展增加了交易机会,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简化了交易流程,改变了交易模式,带动了经济变革。传统商业贸易形态在电子商务的冲击下,面临严峻的挑战。

1电子商务彻底改变了传统商业的营销理念

网络时代的企业市场营销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网络时代的消费者已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善于自主地做出选择。消费者只要利用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符合自己要求的个性化产品。因此,企业要赢得市场,就必须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特定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可以在网上建立销售渠道,通过网页接触潜在的新顾客。通过网络反馈的大量信息,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使营销活动更趋个性化。网络的出现加快了市场从大规模向细分化的过渡,企业的规模不再是优势,小公司同样可以拥有及时的、个性化的营销优势。另外,网络商业的营销方向从单向变为了互动。传统的营销手段如媒体广告、展览、产品目录等只能提供单向的信息传递,消费者常处于被动的地位。而且营销部门也因无法及时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而不能做出有效的调整,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而计算机网络则可提供及时的互动交流,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消费者的兴趣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能反映市场的变化,当然也更受消费者的欢迎。可见,充分利用这种高度互动性的新型网络营销方法,可以使营销管理者在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到服务的一系列营销环节中与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互动的营销手段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有时消费者还可以参加生产的全过程,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产生更符合消费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2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价格体系的冲击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商业将会受到网络销售价格优势的冲击。首先,通过网络,网上商业一方面可以极低的成本获取和众多的信息,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以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集中精力改善内部管理等,另一方面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直达,实现少投入、低成本、高效率,有利于提高运作效率和竞争能力。而传统商业的生产、批发、仓储、零售及进、销、调、存时间上依序继起、空间上分层迂回的流转程序和营销模式,耗时费力,成本高效率低;其次,电子商务要求企业的intranet和组织结构与internet相配套,以便能够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快速灵活地做出反应。为此网上商业的管理者控制范围扩大,中间管理人员、辅助人员减少,企业组织结构越来越扁平化。而传统零售商业管理层次多,对市场反应速度慢,商品滞销、库存积压、效益低下已成为传统商业的普遍问题。

3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的管理模式带来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企业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将从垂直型向扁平化转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信息交流主要是在上下级之间进行,中层管理人员是基层和高层的关键纽带,负责上传下达,管理模式呈现为垂直型。现代信息技术和企业内部网的使用使横向和越级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借助网络,高层可以随时直接了解下面的情况,基层可以直接与高层对话,这就弱化了中间管理层的功能。而且,由于用计算机代替了人的监督,管理者的控制范围得到扩大,可以管理更多的下属。这样,中间管理人员的地位就下降,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组织机构的层次将明显减少,组织将越来越扁平化,以便企业能对变化的市场及时做出灵活的反应。

4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经营方式的挑战

在电子商务产生之前,产销分离型流通渠道被认为是流通职能专门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进步。但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为买卖双方在网上直接交易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于是,制造商和服务商与消费者的距离大大缩短,传统商业作为批发商和零售商的活动空间随之收缩。同样,电子商务的引入也将取代批发环节而使生产者至少可以直接同零售商进行交易。运输、储备和整理等与批发伴生的业务也随之发生整合。运输大都会独立出来归入专门的服务项目,整理则由于商品加工的深化而并入生产环节,而储备随着敏捷制造系统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系统的推广而不断萎缩。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批发商业的冲击是致命的。此外,互联网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权。消费者利用网络足不出户便可购得天下之物,大大节约了购物时间。消费者只要有联网的电脑终端,其余所需的便是点动鼠标来进行选择,所以有人称此为“点击经济”。另外,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对商品进行比较,从而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购买机会。再有,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间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再加之网络的全球化,信息流动加快,企业的广告一旦上网便可行销天下,对消费者有统一的示范效应。同时,一种消费理念、消费时尚也可以通过网络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世界的消费偏好有趋同的潮流。因此,如果传统商业不改变其销售经营方式,使用电子商务技术的网上商业就会逐步蚕食传统商业的领地。

5电子商务对传统物流配送方式的冲击

电子商务给传统的物流配送观念带来了深刻的革命。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需要置备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系统网络化的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放大了。这样的企业在组织资源的速度、规模、效率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方面都是传统的物流配送所不可比拟的,相应的物流观念也是全新的。另外,传统的物流配送过程是由多个业务流程组成的,受人为因素影响和时间影响很大。网络的应用可以实现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新型的物流配送的业务流程都由网络系统连接,当系统的任何一个神经末端收到一个需求信息的时候,该系统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并可以拟定详细的配送计划,通知各环节开始工作,这一切工作都是由计算机根据人们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物流配送的持续时间在网络环境下会大大缩短,对物流配送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中,由于信息交流的限制,完成一个配送过程的时间比较长,但这个时间随着网络系统的介入会变得越来越短,任何一个有关配送的信息和资源都会通过网络管理在几秒钟内传到有关环节。网络系统的介入,简化了物流配送过程。传统物流配送整个环节极为烦琐,在网络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里可以大大缩短这一过程。新晨

6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政策、法规的挑战

传统的政策、法规是适应有纸贸易而建立起来的,它无法解决电子商务领域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电子商务立法是在电子商务领域确立起电子商务当事人相互之间的行为规则,调整以电子信息为交易手段而形成的商务关系的规范体系。立法的任务是要解决电子商务领域中产生的实际问题,破除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障碍,建立符合国情的电子商务基本法律框架。我国电子商务立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法律规则的缺陷,使得电子合同的合法性及其效力没有法律依据;法律规则的模糊,现行规则对待数据电文的证据力及其执行力存在不确定性,如何确定交易对方真实身份,确保通过互联网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保护交易过程中涉及的个人数据、知识产权、征税等的合法性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规则不协调,体现在合同成立的时间、地点上存在不同规定,从民事法律体系看,难以与纸介质书面形式的其它法律相衔接,适用起来困难重重;争端解决规则不明确,电子商务涉及到工商、税务、银行、海关、认证管理等诸多部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往往融合在一起,如何确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发生争端后合法、合理和公平地解决问题,对电子商务立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电子商务还在生产方式、劳动关系、税制、福利分配等方面对传统商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7结束语

总之,从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与传统商业相比,有许多新的特点。电子商务既是对传统商业的一个挑战,也给传统商业带来了飞跃。可以肯定,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商业领域将呈现出一片新景象。

参考文献: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范文第3篇

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讲,电子商务决不是仅仅把传统商业搬到网上去走一圈,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利用互联网,你的公司能为客户创造什么样的新价值和新服务,在这一点上,作为国内最大的网上书店,当当网上书店的做法也许会别有深意。

“美国模式”如何拷贝

对于处在草创时期的电子商务来说,书籍无疑是最适合网上销售的商品,首先书的交易量和品种都非一般商品可比,对于物理书店来说,一家小书店要备齐不同专业的图书品种,经营风险就会成倍增长,但是对于网上书店来说就不同了,由于顾客群足够分散,数目也相当可观,网上书店书籍的配备齐全、客户的地域和兴趣分布之广就成了传统物理书店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网上书店这样的业务对于美国的用户来说可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可以为他们提供额外的方便,在中国开展这样的业务对地处偏远的用户来说则成了雪中送炭,每天当当网上书店甚至都会收到许多来自新疆和西藏的订单。这样的服务还不到好坏的层次上,只是一个有无的问题。目前当当已经在全国28个城市实现了送书上门的服务。

当当网上书店联合总裁俞渝认为,美国互联网商业的某些模式也可以拷贝,如一些著名的互联网公司给顾客提供的服务非常好,当当的图书查询做法就是取自国外的经验,当当在研究美国、德国、英国等国的商业图书分类法之后,才归结出49个大类、2000个子类的分类方法。但是另一方面,美国的许多模式的确无法拷贝,例如美国电子商务网站的库存周转率奇高,一年高达数十次,当然这也归因于其发达的运输体系,一个订单经过24小时,就可以从批发商那里得到货物。

当当把自己的商业模式比喻为一个“网上零售大卖场”,它与邮购或者电话销售的区别就是前者由邮购公司工作人员或者话务员在接订单,而网上书店则是客户在网上一个一个地制造自己的订单;另一方面,邮购公司的目录里一般只包含着成百上千个商品的信息,而当当的服务器加上带宽,可以储存几十万本书的信息,许多客户在传统书店无法满足的需求在网上却可以实现。

利用互联网这样的手段,当当把这样的一个零售大卖场在虚拟空间里实现了无限延伸,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服务。许多出版商现在都争着要上当当的主页,因为这样做无疑增加了一本新书的曝光度,虽然读者可能就近去买这样的一本书。另外,许多人买书时并没有明确的选择,但是在相应的目录中能作出最好的选择。当当市场总监阎光举了一个例子:“六一”时当当在网上促销《丁丁历险记》,几天内上面一下子出现了读者发表的60多篇书评,许多成人在看完这本书的书评之后,也加入了购买者的行列。最终用户的书评不仅能够在网上进行有效的沟通,信息真实直接,而且作为一种购买指导,避免了任何“推”的商业色彩,客观上了促进了好图书的销售。

戴顶什么样的帽子并不重要

与Amazon不同,由于商业环境的差异,当当许多事情都是从头做起,对于Amazon来说,数据库在市场上可以买到,而当当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前后用了三年的时间,对于当当进入互联网商业领域,做数据库很有些像是“为过一条河而自己架设一座桥”,而且在网上售书之前,当当已经拥有像图书零售店、图书馆和出版商等几百家机构用户(当当向它们出售其可供数目数据库产品)。基于这样的理由,在俞渝看来,戴一顶B to B还是B to C之类的帽子并不重要,俞渝最爱苦思冥想的是如何把握住国内读者和客户的需求,什么样的业务可以在网上做,增值服务在哪里。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只要有客户利益(Custom Benefit),成本控制得当,一定就是好的商业模式,就有存在的价值,而且能成为成长性的公司。

俞渝不看好那些看华尔街脸色而行事的互联网公司,一家公司今天还是B to C,明天又成了B to B,后天又成了A to Z,这样的做法不仅不现实,而且面向机构与面向个体的销售大不相同,就像川菜师傅很难做好粤菜一样。每一家互联网公司都必须正视这样的问题:我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能给客户创造怎样的价值?提供这样的服务在多大程度上的成本是自己所能承受的?互联网商业如何创造需求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互联网商业的价值在于创新,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甚至客户的某种需求不是很显著,也能将这样的潜在需求发掘出来,进而用新技术去创造需求。仅仅把传统商业搬到网上走一圈远远不够,互联网也不只是用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的工具,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真正的变革体现在,它能够藉助于许多新技术为人们创造许多新的需求。从本质上来说,任何市场需求都必须细分,用传统手段来进行这样的细分显然非常困难。在美国,人们买汽车是很追求个性化的,从颜色搭配到设备的布置都要求体现个性色彩,而这种需求从每个顾客反映到汽车商再反映到制造商是件很棘手的事,因为这大大增加了成本,结果是制造商为了降低成本,只有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东西。而网络的出现,才使得这样的需求能够及时反馈到生产商那里。在这一意义上,新经济是在更好地细分市场,刺激和发现传统经济刺激不出来的需求,从而在细分市场,满足个性需求的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正是新经济最大的魅力所在。

全新的图书搜索方式、个性化服务、读者书评、交互小说,都是当当的创新之处,阎光认为,互联网商业的一个营销法则就是要“把陌生人变成客户、把客户变成朋友,把新朋友变成老朋友”,无限的市场细分和客户细分,定制经济只有在网络商业中才成了正在发生的和可以预期的现实。在分析客户采购行为的基础上,可以把握特定客户的特定需求和爱好,这时商家就可以主动地将客户需求的服务推出去,这在本质上也是创造需求,在传统经济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客户的需求常常是无法得到满足,在互联网商业中,这样的“定制式”服务很容易锁定客户,进而使客户对商家也充满感怀,进一步提高了网站的粘性。

传统商业中,了解和响应每一个客户的需求很难做到,在一个物理店中,在每天进进出出的人群中,商家不可能逐一去认识,只能以抽样和某种数据模型来加以分析,但是在互联网商业中,这种营销方式却正是它的特长。当当的另外一个策略是广泛的结盟。网站之间的互补性使得共赢和“有钱大家赚”的理念比在任何地方实践起来都要容易得多,更多的联盟意味着当当的入口也得以增加,当当也在跟一些门户网站和垂直站点合作,也丰富了对方的内容,为对方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真正实现共赢。

新经济的问题

消费者利益和股东回报是任何一种商业不变的法则,新经济也不能例外。诚实、按时发货、及时相应客户需求、为客户利益着想,这些却是许多互联网公司想做却没有做到的内容。一本书从网上下单到送到客户手中看似简单,背后却离不开一个庞大而复杂系统的支持,这一点上,国内许多高擎电子商务旗帜的公司的流程都不够完善。当当也不讳言自己在流程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俞渝说,这样的改善也不能关起门来进行,因为只有顾客才是最诚实、最忠诚的批评人和改正者。

相比较而言,在美国,信息更容易获取,而在中国,信息获取的成本更昂贵,途径也较狭窄,这时网上企业的压力会更大。物理店里的实物可以触摸,而网上企业除了做好基础信息,别无他途,否则客户不可能“隔山买牛”去网上购物。对于在网上开展面向终极用户的“B to C”的商家来说,练内功尤为重要。对于Amazon来说,它可以买到数据库,国内信息的不透明使得重复浪费发生的机率加大,由于中国图书业的信息不对称,美国一本图书的“平均寿命”为10年左右,而中国一本图书的“平均寿命”为3年。互联网正是要减少这样的浪费,传统社会中的传递和反馈都是粗放和不准确的,结果是生产商的产品和客户需求的断裂,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新经济的精髓就是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客户脉搏,真正实现以需定产的定制经济。以一本书的流通型态为例,从策划、出版、印刷、发行到读者手里,每个环节都要经历许多的市场估算,但人们无法就一本书专门做一个市场调研,这中间会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出版社永远在跟库存做斗争,发行商永远在抱怨书卖得少,读者永远在抱怨他们想要的书买不着,这正是传统商业的弊端,而新经济时代的网络正好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它可以使生产商的库存降为零,并且直接面向了消费者,从而避免了过多的中间环节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为什么会“尸横遍野”

早在1999年,俞渝就预言中国的大小网站们会出现尸横遍野的局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许多的.com公司自己也没有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自身的价值在何处?公司的客户是谁?现在每个人都在谈互联网和传统的结合,但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先了解传统:传统的成本结构是什么?什么地方互联网商业会比传统商业的成本要低或者更高?盈利点在哪里?在新经济时代,有没有“传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有没有把传统分析透,知道哪些可以比传统企业做得好,也就是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传统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可以用网络为自己搭建一个更大的舞台;如果“新经济”企业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把网络这样的新工具运用自如,也会成为赢家。“新经济”企业比传统企业更具有优势的地方在于它可以迅速地重新整合资源,而且不会有传统的制约因素拖后腿。

人的需求和如何满足需求是一个非常直截了当的事情,虽然具体过程可以非常复杂。许多网站的负责人连自己要做的东西也说不清楚。事实上,正确理解互联网商业的本质会发现,它与目前互联网商业中盛行的“跟风”截然对立,互联网一定要求创新,即使是做传统商业,也要利用互联网做得更好。

另一方面,俞渝认为,对于创业者来说,大多数会失败是一个必然规律,不用说网站,就是餐馆这样的世世代代经营相袭的行业,在美国50%的餐馆在开张第一年内会倒闭,剩下的餐馆中也有50%会在三年中倒闭,真正存活下来的并不多。在中国,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得到了互联网公司这样的曝光率,经营上的好坏都容易被放大,但如果真正理解创业的意义,这一点不会像某些人渲染的那样可怕。以美国航空业为例,从1903年莱门兄弟做出第一架飞机到1993年,整整90年间国家航空业作为一个整体一直处在亏损状态,这一行业的集体盈利是在1993年以后的事情。航空业是一个从人力到资本都非常密集的行业,而且非常不灵活,受制于燃料价格等许多不确定因素,乘客的忠诚度也很差,因此航空公司的倒闭和兼并几成司空见惯;美国的铁路业也是如此,在上一世纪20年代美国铁路业也是“跑马圈地”飞速扩展,也是一个普遍亏损的行业,J.P.Morgan正是后来整合了美国的铁路业,最后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集团。

小餐馆尚且如此,互联网这样新而又新的行业,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几乎无先例可循,一部分企业被淘汰自然是很正常的事情。俞渝认为,互联网企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的周期太快了,也导致许多人用损益的观点来衡量它,这样的要求是正常的,但更应该注意一个企业它的战略是否正确,发展状况是否健康,有没有抓住它的客户群。雅虎、AOL、电子港湾等互联网公司的成功,说明这种经济模式是可行的。而新经济之所以新,正是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要求这些新经济企业停下发展的脚步,去马上实现盈利显然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

不盈利的理由

国内互联网商业的不盈利不能不说与国内的商业环境有关。除了通信、带宽的费用居高不下之外,依赖电子商务来拉动国内的脚夫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人们可以希望人拉肩扛的运输和配送行业更发达和成熟一些。对于美国用户来说,他们可以在UPS、Fedex、Berlington等在不同价位上提供的不同服务的一大堆专业运输公司中进行选择,而国内的快递业、速递业、运输业等都相对滞后,不仅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阻碍着商品的流通,而电子商务可以刺激这样的行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公司加入进来,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准。

结算方面也是如此。由于网上结算的需求还远未成熟,银行在这方面的服务也不能尽如人意,因为这意味着在环境不成熟的前提下,开通类似服务,从开发、宣传到维护,银行会承担更高的成本。互联网如果能带动网上消费,对金融业也会有相当大的促进。电子商务一定要与商业大环境和其他行业一起成长和走向成熟,这一进程将是一个复杂的而且是动态的过程。可以设想,如果网上支付非常方便、安全,也会促进信用卡消费,为银行业带来丰厚利润。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价值;局限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文学参与者使用网络进行创作、阅读和交流,网络文学的概念就此产生。网络文学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渠道,还带来了诸多与传统文学不同的特征。本文在对两者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讨论了网络文学的价值、存在的局限以及网络文学未来调整的方向。

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比较

目前,业界对网络文学的定义并不统一。就本质而言网络文学是文学在网络环境下呈现出的新面貌,与传统文学是无法割裂的,但是在很多方面它又与传统文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介质载体不同。文学作品的呈现和传播无法脱离具体的载体。网络文学之所以与传统文学不同,最根本的体现就是文学的载体不同。发展到今天的传统文学多以纸张作为载体和传播的媒介,作品的外在形式(字体、大小、颜色等)一旦成型就不可改变;而网络文学是以基于数字化的网络为载体,通过电子终端进行呈现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作品的外在形式进行设置。

2.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呈现方式不同。文学作品最终都是对受众的呈现。传统文学的创作完全是作者个人的事情,创作过程是封闭的;对于受众而言文学作品只是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不论如何,作者和受众都只能接受。而网络文学,作者可以实时的将自己的创作内容呈现在网络上,创作的过程具有公开性,如果不满意可以随时修改。而且作者在创作之前,还可以将自己对作品的构思通过网络进行公开,让读者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

3.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文学交流不同。文学作品的本质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心灵的交流,交流过程存在着一定的机制。在传统文学中,两者的交流从作者构思开始,经过作品成型出版,经读者阅读再到读者反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交流存在滞后;另外,传统的文学作品一旦成型便不易更改,交流的结果就不易通过作品呈现。而网络文学的创作存在即时性,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便捷而又及时,交流的结果也可以在作品中及时体现。

二、网络文学的价值

网络文学本质上是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展现,其本身除了具有文学自身的价值之外,还具有一些超越传统文学的价值。

1.网络文学的自由精神。第一,网络文学的创作享有更大的自由。网络环境的自由、开放、包容,首先使写作的成本降低,写作从精英阶层走向了大众化,提供了更大的参与自由;其次,作品的呈现突破了传统文学下发表出版时的种种制约,通过网络平台,写作者只要点击以下鼠标,就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呈现给读者,无需去关心细枝末节的编辑修改等,而且主流话语对写作内容的制约较小。第二,阅读也享有更多的自由。在网络时代,文学作品的数量急速增长,读者拥有更多选择;网络作品通过电子终端呈现,对阅读地点读者也有更多选择;网络提供更多免费的作品,或是读者可以通过试读来决定是否付费阅读,或是按章节付费,为读者减少了金钱和时间的花费,读者在网络环境下享有更多的自由。

2.网络文学的商业价值。文学在网络环境下的自由、亲民,使其拥有广大的受众,凸显了其商业的价值。商业利益的获取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的动力。

对于网络文学平台,一是由于其拥有庞大的阅读群体,通过收费阅读的方式,来获取收入;二是平台的高点击量成为广告争取的阵地,为其带来广告收入。

对于网络写作者,作品的阅读量越大获得的收入越多;另外,作品影响较大被出版或被改编,获得不菲的版权收益,同时作者的知名度获得提升。

就作品本身而言,内容情节较好的作品若被该改编成影视或网络游戏,会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

3.实现多维艺术展现。网络文学突破了文字作为文学呈现唯一媒介的限制,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创作者在写作时可以在文字表述的基础上,添加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介质对作品进行多维度的体现,使作品更加的生动、富有情趣,满足读者的视听需求。

三、网络文学存在的局限及原因

纵观网络文学的发展,在数量激增的同时,存在着不少的局限而广为诟病。总结起来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数量虽多但精品较少,作品的文学性在弱化;2.对市场的妥协,使文学创作者缺少了社会责任感;3.最终走向传统,出版发行;4.体裁上多为小说,而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造成这些局限的原因有:第一、网络文学创作的大众化,使创作者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众多的写作者只是处于爱好在写作,没有了追求精品的态度,作品内容流于表面;还有就是众多的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知识储备、写作功底,写出的作品自然没有较强的文学艺术性;第二、网络文学创作的自由性,使创作者的动机发生了改变,虚拟的网络环境成为写作者自我感情的寄托,写作成为消遣的工具,不再像传统知识分子那样将文学看做传承文明的神圣事业,不认为自已有社会担当的责任。

四、网络文学的调整

1.改善网络文学的质量。当下网络文学作品的文学质量相对底下,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文学如果长时间不能以高质量的作品给读者带来心灵的给养,就不可能获得长久的发展。面对这样的问题,网络文学平台在提高标准,对作品质量进行把关的同时,需要资本的介入加大对网络文学人才的培养,提高网络文学的质量。

2.加强与传统文学的交流。网络文学虽然与传统文学存在众多的差异,但是两者是一脉相承的。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学的支持和交流。近来,传统文学的作家参与到网络文学的评选中,主流文学的奖项评选也对网络文学开放,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有理由相信,通过交流,会推动网络文学的发展,使网络文学为人的精神文明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五、结语

网络文学作为文学在网络时代呈现出的新面貌,正在迅速成长。随着学者对其关注程度的增加,读者对优秀作品的期盼,以及网络写作者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升,网络文学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高式英.网络文学发展中的悖论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14(12):116-122.

[2]南帆.网络文学: 庞然大物的挑战[J].东南学术,2014(6):4-13.

[3]万惠辰.社会中的网络文学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

[4]欧阳友权,吴英文.网络批评的价值与局限[J].探索与争鸣,2010(11):63-66.

[5]谢易霖.基于模式的网络文学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5.

[6]韩筱蓁.论网络时代的文学及发展前景[J].甘肃社会科学,2016(4):101-105.

新商业与传统商业的比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 骑楼街区 广州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广州是个千年古城,拥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旧城及旧建筑的保护也日渐提上日程。就城市空间而言,一方面需要辨别、保护和发挥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的魅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旧城空间结构,适应现代城市公共生活的要求。

1.广州骑楼街区的形成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近代中国时期,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形成了既有中国传统“檐廊式”建筑的内涵,又有西方敞廊式建筑的特征的建筑形式――骑楼。

骑楼建筑适应潮湿多雨的南方天气和商业楼宇密集等情况。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遮风挡雨,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

2.广州骑楼街区的发展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各种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的出现,给骑楼街区带来很大的冲击。再加上骑楼街区的形态和规模尺度,骑楼街区的发展收到了诸多方面的约束和限制,逐渐走向衰落。

2.1骑楼的尺度制约

骑楼的开间约在3m~4.5m之间,进深在10m~20m之间,首高在4.5m~5.5m,楼层层高约在3.2m~3.6m,总体高度约为l0m~24 m,样体量尺度严重制约着商业的规模发展,只适合个体商业的小规模多元化经营,而不适合现代商业的大规模经营。

2.2交通问题

骑楼街区是旧城遗留下来的,部分骑楼街道承担着主干道的功能。而骑楼街宽度一般为11m~16m,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交通系统。政府部门为了发展城市,加上多年来骑楼建筑未经修缮,只有通过拆建广州的特色建筑――骑楼来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间接导致了骑楼的衰败。

部分对外交通处于交通干道中的骑楼街区,为了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压力,采取了高架桥的方式。但高架桥对骑楼街区空间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加上新城区的建设,使得当初兴旺的骑楼商业街由于环境质量较差,交通不便,商业发展难以更上一层楼。

2.3缺乏管理

广州骑楼的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管理。例如一德路传统商业街区主要是以批发市场为主,零售为辅的传统街区。采用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租用沿街的骑楼店面实行小规模销售。但是批发市场需要大量的仓储空间,因此大量内街民宅被租用为仓储。仓库与商铺的分离导致内街小巷环境的混乱无序,给周边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干扰,同时民宅挪用为仓储也带来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2.4物质环境不适应现代生活

传统的骑楼街区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规划,缺乏宜人的公共空间和足够的绿化;生活环境比较差,卫生条件不符合现代要求;市政配套与公共设施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停车场地与批发运输的需求相比差距较大。

2.5断层现象严重,居民缺乏保护意识

居住在骑楼街区的大多是老人,青年一辈大多搬出了街区。断层现象严重,对骑楼文化的延续起到了很大的制约。加上居民缺乏保护意识,导致骑楼日渐衰败。

3.传统骑楼街区是广州城市发展中不可割断的历史纽带

广州城市的更新发展相当一段时期是在旧城区中大拆大建进行的。这使得广州固有的岭南特色逐渐消失,城市本身浓厚的内涵在削弱。而全球性的重视环境,尊重环境 (这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 )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传统历史文化环境的尊重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对于骑楼保护地段可与相邻地段统一开发改造,但要求沿街骑楼建筑必须保持原有建筑风格风貌,在这些地段内的建筑设计和铺面装饰应保护传统文化特色。有了政府的支持,北京路和上下九的保护,从立面的修整到街道环境的整治都注入了新的活力,骑楼商业得以发展。

4.对广州骑楼街区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广州对骑楼街区的改造,经历了从“不保不护”任其发展到简单直接的 拆”建,以及现在对典型骑楼商业街修整的过程。人们逐渐了解到了保护骑楼街区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要创建千年古城,没有文化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骑楼街区作为城市中宝贵的历史人文景观,对重塑传统商业文化氛围,对广州城市旅游资源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起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4.1骑楼街区步行化

不同时代的城市空间有不同的尺度。由于传统骑楼街区的尺度过小,街道尺度不符合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但其处在旧城中心区的位置,起着城市主干道的功能,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立步行商业街区是保护街区环境质量的关键,这可以很好地保护传统街区的宜人空间尺度。北京路、上下九等骑楼商业空间通过发展步行街空间,实现了骑楼街区的复兴,同时也使周边的商业更加繁荣,形成一个比较大规模的商业圈。

4.2动态、有机的结合古迹与遗址保护

广州是个千年古城,旧城区的文化古迹非常多,而且呈现点状分布。这些古迹和遗址在过去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点”式的“静”态的保护状况。今后骑楼街区的保护,在原保护基础上,扩大其保护范围,带动对周边文物建筑的保护,将古迹和遗址与传统骑搂街区结合起来,以动态、有机的保护方式。对广州骑楼街区的保护不能就建筑保护建筑,要就文化保护建筑。

4.3明确发展目标,发展适合骑楼街区的商业形态

历史上传统骑楼建筑的形制适合以手工业和个体商业为主的小规模多元化经营。以一德路为例,发展传统的一级批发市场形态,不仅不适合骑楼的发展和保护,而且破坏了骑楼街区的文化氛围。因此可以着重发展以零售洽谈、电子商务等以商流为主导型的经营模式,从传统的一级批发市场形态,向贸易中心这种高级形态发展,从而摆脱大量货流和交通流的聚集,集约利用土地、综合使用空间的道路。同时注入新的功能,如发挥传统骑楼街道的特色,开发休闲旅游,从而带动整个街区的整体发展。

4.4加强骑楼街区的管理,改善骑楼街区环境

骑楼的保护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应成立强有力的历史街区保护领导机构,编制相关法律,明确保护范围,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根据不同骑楼街区的特点,在“整旧如旧"的原则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评价街区的综合价值,采取分层次,分步骤的保护政策。

4.5加强公众参与,提高保护意识

骑楼街区的保护离不开市民的积极配合。只有让市民意识到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骑楼街区。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的前提下,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对历史遗产重视程度的增加是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保护的最重要的基础。

5.总结

一种传统建筑形式要在现代社会继续延续其生命力,除了自身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必须与当代社会、经济、管理体制等保持高度的契合.像一德路这样的传统骑楼街区,它的保护与再生就不仅仅是建筑维护修缮的问题,而是广泛涉及到城市发展、社区复兴、政策环境、经济形态的多层次话题.在多元化的复杂矛盾面前,如何既保护好骑楼这一富于传统魅力的景观,又有效地推动整个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就促使我们摸索一整套新的规划方式并从更广阔的社会、政策、法律、经济等视野内寻求配合解决的方案.

参考文献

【1】郭湘闽 传统骑楼文化的延续――广州市一德路传统骑楼商业街区可持续更新研究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