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语文技能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全面运用语言的能力,即教师从单纯的语言传递者变为生动的语言运用的组织者、引导者。为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具体而言包括三点:一是教师要树立“‘学生’充分活动”的理念;二是教师要具备析读课文、研读课文、赏读课文和巧读课文的方法与能力;三是教师要具备有理、有趣和有效设计课堂学习活动的技巧。简言之,就是要将教师“教”的活动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实践证明,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宝贵课程资源的关键。
二、教师教学的实践
1.在倾听中发现信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观点的创意和批评的价值。例如,在一堂作文讲评课上,我让“学生”充分发言,既可评说“学生”的作文,也可评说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我在倾听中发现信息、收集信息,适时与“学生”交流,并请“学生”针对我的看法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独到的见解使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积极的思维令课堂另辟蹊径。
2.在比较中选择信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教师需要通过比较、判断和鉴别等方式选择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
在“学生”写作文之前,我就“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见表1)。
一句话,“学生”的选择可以成为开展写作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具体而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选择,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这一宝贵的语文课程资源。
3.在互动中发展信息
“学生”的情感世界、文化积累和生活经历就是很好的课程信息。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开发、学习和利用这些课程信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当教师的引导得当、“学生”的探究兴致较高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更为和谐,由此引发的思维碰撞、观点交锋和情感共融会推动语文教学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
三、教师教学的设计
1.根据“学生”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案应为“学生”而编写。具体而言包括五点:一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二是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三是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四是体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五是给创造性学习留有空间。要使教案达到上述目标,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准备及材料搜集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根据学情进行综合分析、恰当选择与合理运用,使“学生”这一课程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联系生活设计教案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这样,语文学习自然地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渗透到“学生”切身体验的现实生活中。于是,“学生”就会全心投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设计的学习情境,从而较为深刻、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同时也令语文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快乐之源。
3.因材施教设计教案
关键词:小学教师 有效性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一、确立培训对象,以促进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发展
培训对象的确立是培训工作有效性开展的前提。我们遵循教师成长的规律,以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与教育教学经验为主要依据,新教师为起点,并依对象确定前后接的层次和层递的对象。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划分为三个层次:“新手型”教师与熟练型教师与骨干型教师。“新手型”教师是指刚刚参加工作或参加工作二与三年的教师;熟练型教师是指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四年以上并且接受过一定的职业培训教育的教师;骨干型教师是指有比较高的学历与知识水平与教育教学经验较丰富与教育教学成绩较突出且有一定教研科研能力的教师。
二、设计培训内容,以满足不同层级教师的需求
我们在课题实验中发现,不同层级的教师,对培训内容有不同需求,对以前的院本培训比较反感,培训效果不理想,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的特点,从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和促进教师发展的需求出发,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新手型”教师
对于刚刚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处于角色的转变时期,缺乏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经验,不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他们最需要的是了解当地的文化,了解与教育教学有关的一些情况和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境,因此对他们而言,教育教学经验的传授和积累是最重要的。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新教材分析;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小学语文课例现场分析;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技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和操作等。
(二)“熟练型”教师
熟练型教师已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能处理日常的教育教学问题,能对自已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他们渴望向骨干教师转变,提高自已的教学与教研能力。我们设计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论、教学理论与研究、教学教研理论与方法、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信息收集、当代小学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小学语文典型课例分析、以及疑难解答等。我们旨在为教师解读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及提供理论依据,又能提高他们在实践与理论与再实践过程中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选择培训模式,以适应不同层级教师的特点
(一)“新手型”教师
(1)集中讲授式。集中进行教育学与心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与考核,使教师尽快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集中讲授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使教师尽快了解与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导师带教式。以镇学科带头人为导师,县教师进修学校指导教师巡回指导,通过传与帮与带,帮助其掌握课堂教学技巧,把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教学实践。通常表现为听导师上示范课,和导师研讨教学问题,和导师研究教案。
(二)熟练型教师
(1)典型案例式。主要是选择全国一些的典型教学录像,以案例的形式放给学员观看,或聘请一些全国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来给学员上示范课,学员通过与优秀案例的比较,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吸收优秀教师的优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2)互动交流式。学员之间的探讨与交流能使学员彼此之间产生巨大的思想火花,我们遵循“平等参与,形式不限”的原则,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教师和镇语文学科带头人应当参与,帮助学员分析与审视个人的知识与教学思想观念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能通过自己的反思构建自己的经验体系。
生命关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教学过程中凸显了人作为个体的重要性,在生命关怀理论下,课堂教学中应该将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来对待,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与生命发展相背离的问题,例如,教学过程强调预设、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等。本次研究主要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一视角,针对生命关怀理论下的课堂教学展开了系统的分析。
1生命关怀的概念
从需要的角度来看,生命关怀是对生命的一种关怀和理解,从品质的角度来看,生命关怀主要体现为对生命的担心、渴望和考虑等,从关系的角度来看,生命关怀是指在生命之间建立起相互之间认可的良性应答关系。生命关怀是建立在人和生命基础上的一种道德关系,用生命促进生命的生长,去关怀生命,在生命关怀中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感悟,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在于人生命的完整性,具体来说体现在人格完整与个性发展等方面。生命关怀利用生命的发展及精神境界的提升,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最为全面的发展。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的目的在于使生命更有活力、更有意义,它是教师与学生生命活动的直接体现。如果教学不能使学生产生生命冲动,其教学就不算成功的教学。语文是学生学习母语的主要课堂,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语文的教育实质在于精神教育,不断丰富人的精神经验,对人的生命个性进行发展,语文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利用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主要表征,利用培育人的自由精神及个性为根基的教育。由此来看,语文教育的展开应该与生命教育相融合,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深刻体验生命的宝贵,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进行探索,促进生命品位与质量的提升,这是当前语文教育教学最为重要的使命。实际上,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中就贯穿着生命的意蕴,其中凝结了生命的智慧,此外,还包含了对生命的关注。由此来看,语文学科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进行生命教育的条件,对生命进行关注不仅是现代教育为语文学科赋予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语文学科的内在特点,总之,语文教学中应该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
3生命关怀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与策略
3.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目标偏离了师生生命和谐发展。因为受到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知识本位在教育中占上风,现实课堂中学生的技能发展受到考试的压迫,教学目标严重偏移;其次,语文教学主体地位失衡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客体,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配角的角色,学生的个性发展陷入一种封闭、依附的地位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生成长与个性完善达不到和谐一致的要求;第三,语文教学过程预设、封闭性对学生创造性发挥起到了阻碍性作用。现代教育中以知识为本位,奉行技术至上的原则,教育成为一种工具。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下,人们认为教育就等于学校教育,预先设计思路,将课堂教学程序计划好,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达到教学目标。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失去了思考的创造性与主动性。
3.2生命关怀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3.2.1目标整合,完善生命
按照新课程理念,生命关怀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达到的维度有三个:第一,教师应完成巩固性知识,并将知识转化成基础学科能力与语文素养;第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起“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理念,注重对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第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其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应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生命关怀,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对以上三个目标进行整合。
3.2.2视域融合,感化生命
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完整的生命活动都是简单枯燥的认知活动,教师和学生被限定在机械的世界中,因此形成了主体意识缺失的现象。在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都是被动的,失去了他们本应该有的活力。新课程开始实施以后,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的关联上,使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直接获得情感体验,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的体验过程与结果表示出应由的尊重。
3.2.3动态生成,体验生命
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教学任务、教学内容都非常具体,每一个步骤都按部就班的罗列在教师的教案中,这种语文教学就好像一道数学题,公式和步骤每个都不能有差错,由语文教师将事前设计好的教案作为参照,按部就班的将其中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但是,真实的语文教学过程的关注点在于师生及多因素之间形成的动态关系和过程。重视参与和体验,利用平等对话,对知识进行生成和重构,进而培养感情,对个性自我进行塑造。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年龄特点,针对学生的能力与学习态度,利用发展的眼光关爱学生,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使整个课堂充满了阳光,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均得到体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的规范化;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课堂上,游戏性情境大增,学生玩得不亦乐乎。多媒体更广泛应用于教学,学生在音画并举的环境中开心观看,甚至于一些与课文关系不太大的故事、名言被拓展出来……形式的花哨却让我们不得不思索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们在课改中是否远离了教学三维目标,我们是否在字词句段上下了一番工夫,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否在不断提高?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语文课堂的规范化是我们课改中不可轻视的问题,所有的方式方法的新突破都要以规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为前提。我们提倡课改中的步子迈得大一些、走得快一些,但语文的规范化应一直是我们遵从的要旨。
经过不断实践和反思,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规范化。
一、规范备课,注重实效
现在从网上下载教案、学案简单之极,信手拈来,所以,许多教师采用网络下载的方式来写教案,熟不知其弊有三:(1)别人的教学案是针对他自己的具体学习环境而设计的,我们要因地制宜就不能照搬照用。(2)总是用别人的东西就会失去自己的主见,没有了自己的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就不易灵活掌控。(3)网上的教案的水准也是参差不齐的,不一定就是优秀的和适宜的。有的教师不仅用现成的网上教案,还用现成的网上课件;有的教师把从网上搜集到的好几个课件分别播放并成为一堂课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做的效果不好。一是内容上有重复,二是不利于学生带着问题去听,三是学生仅作为一个观众,参与意识会淡化,不能突出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所以,看似省时省力的做法实则存了隐患。
我们应在备课环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认真研究教参,形成自己的主张,定好教学的重点与难点。(2)在集备中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也不断听取同行意见,对自己的思路进行有益补充和修改。(3)参考网络资料来取其精华,再次充实自己的既成方案。(4)通过教学实践,对已完的教案进行反思与改进。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必要的网络资源,经过与自己教案的整合有机融为一体。总之,在备课环节我们不能偷工减料,它不仅是形成自己教学思路的过程,也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
二、着重基础,目标明确
在课堂上,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形式的活泼生动,课堂小游戏、课本剧演出、小组快速抢答等方式层出不穷。多种多样的形式固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游戏时不能单纯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还要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联系在一起。不能抛开教学目标,应是围绕教学目标的达成去设计情境与游戏,让知识与能力在愉悦的氛围中完美结合起来。若只强调的课堂的乐趣而忽视了教学目标,便是喧宾夺主了。
例如,笔者曾听一堂《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那位教师为了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一共用了三组学生来进行课文表演,共用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模仿与服装成了笑点,大家玩得很开心,可是于学习上有什么收获呢?我们不反对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制造,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基础知识得以传递与掌握、基本技能得到锻炼与提高,只是为了好笑好玩而设计就会失去教学的目标。
三、精心设计,有效组织
将字词句段章的知识有机地融于情境之中,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是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的规范化的体现。在课堂上,我们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一定要注意让学生的兴趣点围绕在知识的学习上进行有效教学,不可有失偏颇。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蹋透了”》一文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也采用了情境再现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是,我不把重点放在表演上,而是将对词语的理解融入到指导表演中。如当学生饰演的“我”要表现出听到妈妈的赞美要表现得“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的神态时,我指导他思考为什么“我”会腼腆,为什么“我”又得意洋洋,应当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又用什么样的神态动作去体现?学生想了想,采用低下头偷偷地开心笑的动作来体现角色的心理。这样,在教师指导学生时大家都能理解了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并很好地揣测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总之,多动脑子,将教学内容设计得灵活一些,在教学中就能事半功倍。
四、评价体系,关注全体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育人与种树的相同点,他说:“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基础不同、水平不同、爱好不同的几十个学生,我们不能将眼光只放在优等生身上,学优生与后进生相比,我们更应多关注后进生,给后进生更多的阳光雨露,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关键。课堂上,谁回答问题好,教师就表扬;课下作业,教师每次总爱表扬那些写得认真、正确率高的学生,当然无可厚非,但我们却忘记了绝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这和规范化的语文教学宗旨是相去甚远。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难度拔高而不考虑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提问中不能只关注积极分子,更要给那些性格内向、轻易不开口的学生创造机会。在作业评价上,分层进行,分级别评价,让更多的学差生因点滴进步而受到表扬进而爱上学习。让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才符合教育的宗旨,才是我们语文教学规范化的体现。
语文
一、指导思想
在区教体局和教研室整体工作思路的引领下,结合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工作重点,小学语文学科将进一步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教研制度,强化主阵地作用,提高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全力提升小学语文教研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以一线教学调研为抓手,深化基层学校教育教学
1.研究本学科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从课程建设、教师素养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学生发展性评价等方面,构建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过程性评价系统,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采取集体调研和学科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听课、反思、座谈、交流等形式,将教研重点下移至一线课堂,特别是偏远薄区域和学校。
3.实施“菜单式”教研服务,为城乡、区域、校际间发展的不平衡现状提供菜单式的专题讲座、优质课例、经验交流等项目,实现精准研究、补弱扩优。
(二)以语文素养提升为核心,强化常规管理
1.继续加强写字教学,规范书写习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2.继续加强阅读教学,深化“读书无边界”活动。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由个体阅读转向合作阅读,将阅读活动由校园拓展至家庭,实现全员阅读、伙伴阅读、流动阅读,创新多元的阅读活动机制。
3.深入研究小组合学,提升学科质量。挖掘生本教育内涵,深入实施小组合学,在探索与实践中找准切入点与契合点,丰富语文教学内涵,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微课题为突破口,加强新教材研究
1.以部编新教材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点,进一步加强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新教材的培训。在省市级课程标准细化研究和新教材培训基础上,推进区级研究工作,对接好新教材的使用。
2. 积极倡导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选择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思考得较多的、需要解决的、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着力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个人研究能力及专业素养,使语文教学从基础实践上升到理论支持。
3.结合新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研究各学段各课型,特别是突出策略单元、习作单元(一般习作单元)、专题单元、古诗文般以及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专题,同时融合德育课例、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等策略。选择有效路径进行落实,使教学紧扣语文要素,学有目标;关注能力序列,学有增量;立足学生学情,学有取舍;承载衔接任务,落实能力,努力形成有质量、有成效、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以专业性为价值追求,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1.确立梯队建设制度,实行滚动发展模式。在已有骨干教师团队的基础上,加大语文教师梯队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采用分散与集中的形式开展活动,按照学段及不同课型要求,滚动教研培训。实施定向培养,出课、评优评先进行倾斜,重点打造,尤其是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充分搭建平台,助其发展,在本区域内引领语文教学发展,全方位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2.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实现“一师一课一教案”“名师名课名教法”。以骨干队伍为主体,以学年为周期,通过集备、征集等形式,积累形成精品教案集。同时总结归纳骨干教师有成效、有特色的教学法,最终实现“名师名课名教法” 引领全区小学语文专业发展。
(五)创新教研活动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创新教研方式,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与集备活动,升级课堂教学手段。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把握学情、做好教学研究,借助信息技术助力偏远薄弱学校的教学发展。发挥“城阳小学语文教研”微信公众平台的学术价值和传播效能,辅助做好学科的教研工作。
三、具体安排
小学语文月工作安排
月份
内容
9月
1.各单位教研员会。
2.新教师培训。
3.2020上半年公开课展示。
4.筹备《尚书悦读》电视节目。
10月
1.薄弱、农村学校调研,特色学校调研。
2.新教材课型研讨活动。
3.(识字、阅读、习作等)教学成果项目推广活动。
4.整本书阅读、群文阅读研讨。
11月
1.古诗文教学研讨活动。
2.学生阅读量调研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3.习作课型研讨活动。
4.名师、名教法交流展示活动。
12月
1.学科调研。
2.命题研讨活动。
3.学科建设展示交流活动暨研修班成果汇报。
1月
1.梳理本学期教研工作。
2.研究下学期工作重点。
全学期
1.省、市组织的教学研讨及培训活动(市公开课、开放课、交流课等)。
2.新教材实施跟踪调研。
3.各学段优质教案征集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