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益安全管理的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安全管理的误区
在2007年前,中集下属的制造企业,跟国内其他制造型企业一样,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那时候中集下属企业的内部管理特别是安全管理远远跟不上企业的经营发展需要,现场的隐患无法彻底解决,各种伤害事故无法避免。各企业也在尝试投入更多的精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地向外部企业学习安全管理经验,但因为都是一些局部的改善,不够系统,也很难固化。安全管理工作陷入学习、改进、回潮的恶性循环,收效甚微。
首先,公司安全管理的导向存在问题,大多数生产管理干部,都存在以生产计划和产量为主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下,“安全第一”变成了美丽的口号。为了完成公司对产量和生产计划的考核,经常有“赶产”的现象。安全与生产是相互依存的,安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生产能力、交货期等因素,经常存在抢工期的“赶产”现象,特别是在市场旺季的情况下,安全工作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
其次,不切实际的安全目标,是导致安全数据瞒报漏报的根源之一。过分地强调事故率实际上是鼓励下级人员去玩数字游戏,安全部门就算知道车间发生了轻微伤害,如果生产部门没有报,也就假装没有发生,而这种虚假的数据导致安全管理在员工心中失去公信力。
再次,往往出现安全事故之后,将安全事故的原因片面地归于员工的冒险行为,从而丧失了查找事故真正原因的机会。一般传统企业在出现事故后,成立事故调查组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虽为必要,但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过分地注重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对原因分析得不深不透。
现代安全管理体系的开发和实践
2007年,在距离江东中集1000多公里、位于深圳的中集集团总部,中集集团基于安全生产新的任务和挑战以及中集自身的生产特点,经过热烈的讨论,提出“管理升级”战略,推动企业运营管理及安全管理变革,构建一套具备世界级水平并且立足本土化的安全体系,形成可持续改善管理能力的平台。会议明确了发展“世界级企业需要世界级管理模式”的理念,决定“精益生产,从安全开始”,并指定集团企管部作为牵头部门开发和实施。
为了更快更好地推进安全体系建设,集团决定在集团范围内选取5家企业试点推进精益安全体系。江东中集作为中集集团下属的一家重要制造基地,成为其中一家试点企业。
通过不断向丰田、杜邦等世界级安全管理标杆企业学习,中集逐渐总结出世界级标杆企业安全管理的七大特点:以“社会责任”为企业使命;安全地位至高无上并且全员识别和理解安全的重要性;对安全绩效有正确的理解并且真正使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地位;将安全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全方面审视企业安全管理的持续改善;关注“零事故”的实现途径;关注人的安全行为同时识别和解决现场安全问题并推行改善;构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
体系开发小组通过反复对世界级标杆企业的安全特点进行研讨,确定了中集安全体系的构建思路。把安全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树立“安全第一、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的安全管理理念。以危险源的持续降低为核心,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氛围,各级管理者积极参与改善,从“人、物、管理”的角度持续提升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形成可积累的持续改善机制,从系统上搭建可积累的持续改善的安全管理平台,使安全事故处于持续下降和预防可控的状态,使安全绩效指标取得正向效果,向本质安全迈进。
精益安全“9+8”体系的要素和创新
在集团企管部和5家试点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不断汲取、借鉴世界一流制造企业和先进安全标杆企业的宝贵经验和方法,并且充分结合中集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并最终转化成适合国内制造企业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2008年9月,形成了中集集团精益安全“9+8”体系。
体系的“管理制度”中包含26项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中包括与行业相关的28项安全技术标准。在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中,充分的阐释了“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的管理内涵,使“安全管理、人人有责”不再停留在口号上。在这套体系中,上至企业的总经理,下至一线的普通员工,都明确了在体系中的职责以及必须开展的活动,践行了“以人为本、共同事业”的管理理念。通过完善的体系与丰富的现场活动相结合,使安全管理工作更好地落地,彻底地消除了传统管理体系“两层皮”和“难落地”的现象。
在安全管理中引用精益是这套体系最大的特色。精益的核心是持续改善,在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中,不管是9项体系要素如“危险源”的持续改善和降低,还是8项现场活动如现场员工开展的“一日安全员、危险隐患提案、危险预知训练、低频次作业”以及一线管理干部开展的“安全专念”等各个模块,都体现出改善的思维。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以“危险源管控”为体系核心,通过PDCA的持续改进循环将各个模块有机地融为一体,体现出“持续改善、永无止境”的精益思想,持续消除和改善各类安全隐患,从人、物、管理等各个层面全方位地进行安全管控。
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的落地
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形成后,首先在集装箱、车辆板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如江东中集、深圳车辆等12家企业开展试点推广工作。为保证推进效果,中集集团实施了“精益先锋”安全人才的培养工作。体系开发小组的20名成员全部要通过一周集中培训和严格的封闭式考试。
在江东中集的推进中,总经理亲自挂帅,各相关部门经理为本部门的推进责任人,在公司内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开展过程中,两件小事,体现了精益“9+8”安全管理体系的精髓与成效。
第一件事,开展精益安全“9+8”体系工作后,维修班有一位维修工,半年时间提出了近80件《危险隐患提案》并且全部得到了落实,这名员工在公司被评为“改善明星”。对其中的多项改善提议,公司准备投入大笔预算完成,但这名维修工通过“不花钱、少花钱”的精益改善理念,为公司节约了近200万资金,而且这些改善在作业现场全部得到了应用。由于现场问题的多重属性,一个问题往往不仅仅涉及到安全,还涉及到效率、质量、成本等其它方面,所以,在消除和防范安全隐患的同时,相关的效率、质量、成本控制等也得到了改善。这件事说明,安全管理做好了,是和效益相关联的。另外,员工的智慧是无穷的,全员参与到改善中的力量太巨大了。员工对企业最大的贡献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智力的付出。
第二件事,有一天,总经理去生产现场的喷漆线检查生产情况,刚要进喷漆房,就被里面的一名喷漆工“请”了出来,因为总经理没有戴喷漆专用的防尘口罩,那名员工说了一句话:“为了你的身体健康,未按要求佩戴劳保用品请勿入内。”尽管总经理被“请”出来了,但这件事情说明,通过推行精益安全,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不但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开始保护他人安全,现场员工也逐步接受了精益安全的管理理念,完成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思想意识转变。另外,基层管理者也不再隐瞒问题,而以更加敞开的胸怀去面对问题,逐渐地理解和吸纳了“将问题视作财富”的思想。
自2008年底开始,江中中集每年至少要迎接一次集团的检查审核。为了评价企业精益安全的推行效果,集团按照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达标审核细则要求,对各个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评价为“合格”和“铜牌”企业,审核结果直接与企业总经理薪酬挂钩。通过审核,企业可以接纳来自集团优秀审核员的改善建议,并且分享其它企业的优秀安全管理经验,明确企业的改进方向,持续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从5家企业试点开始,到第一批12家企业试点推广,再到2012年完成全集团60家企业的全部推广,中集精益安全“9+8”体系培养出了300余名具备“宣导师、培训师、辅导师、评估师”能力的“四位一体”精益安全专员,2012年度安全提案达8万份,改善性课题300余项。集团各企业已经初步达到“安全第一、零违章、零伤害”安全状态。
2012年底,集团首次举办了“精益安全领军者研讨会”。会议旨在让集团制造业高管团队掌握集团安全管理模式及精益安全“9+8”管理的精髓概要,进一步明确各企业经营管理层在“9+8”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分享各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探索各企业主要管理者如何高效地履行安全管理职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提升精益安全生产领导力。
中集推行精益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千人事故率2012年比2007年下降了72%,各类事故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无新发职业病确诊病例发生。各企业的设备本质安全化得到极大提高,在危险源管控方面,重要危险源的数量同比下降20%。
王晓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中国企业环保卫生和安全管理研究与发展中心执行主任、教授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企业 工作
精细化管理是将企业的各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贯彻到企业所有管理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强调将各种管理工作做细、做实,以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近年来,企业积极探索管理创新,实施了符合企业实际的精细管理,促进了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实施精细管理大大促进了各项任务顺利开展。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企业在现有资源、现存资产的基础上通过深化管理、内部挖潜、堵塞漏洞等措施,实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进而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特征
1.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精细化管理可理解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使组织管理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性质、职能和特点,在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引入一整套系统、精确、细致、量化的管理标准体系,统一规范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组织机构、内务管理、监督制约、教育考核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1.2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特征
科学性是企业管理的首要理念,是实现管理高效化的前提和基础。中小型企业要在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下,走出传统经验管理的范畴,朝着科学化、精细化的方向迈进。“精”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工夫、抓落实。在“精”字上提要求,就是要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管理目标既要体现成效,又要切实可行。责任要落实到人,什么样的管理目标由什么人负责,完不成目标负责人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具体的奖惩措施等等,这些都需要建立明确的标准。
2、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1精益求精,实现企业本质安全
精益求精,意思是好了还求更好。“精益求精”的安全管理理念明确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定位。安全生产工作永远没有终点,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牢、抓好。一是构建“三道防线”,即思想防线上,通过强化安全意识、细化责任、明确任务,树立安全发展的观念;制度防线上,通过建立健全严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保安全屏障;管理防线上,牢固树立风险防控理念,准确把握由风险到隐患、由隐患演变成事故的客观规律,用风险防控的理念引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二是在夯实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将“精益求精”理念引入生产实践,加强发电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推行“三制一化”制度,以严密的技术监督为支撑,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机组利用率。
2.2降低管理成本
精细化管理工作是企业的全员行为。我们在关注企业项目管理的同时,也要对企业高级管理层的管理成本进行控制,不能只重视对下属的成本控制,而忽视对企业管理层进行成本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许多不可预见的突发性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层要充分使用各种公关手段。在公关活动中,要注意节约,同时注意各种社会资源的重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另外,要千方百计地降低管理成本,压缩管理人员比例,在公务用车、公关、会议等诸方面注意节缩开支,要从细微处下手,在全体员工中起到表率作用,将控制目标向全体员工公布,请全体员工进行监督,并将结果与管理层的年终奖励和考核挂钩。
3、开展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第一,实行精细化管理,核心在“以人为本”。人是企业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导因素,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确立职工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并围绕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组织一切管理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能动性,全方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真正实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精细化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安全、经营和所有的事都实行精细化的改造工程,通过鼓励全员参与,实现每件事都有人管,所有的人都有可管的事。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将人本思想渗透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把识人、用人放在管理工作的首位,进而形成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达到管理精细的目标。
第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战略细节分解量化并落实。精细化管理注重细节,努力将小事做精,力求出类拔萃,尽善尽美。强调细节并不是不要战略或是战略不重要。战略要从细节中来,要到细节中去,其实就是战略细节的量化问题。战略若不进行量化、细节化、具体化,就容易让人感到空洞,不切实际,最后就没有什么指导纲领可以依循,也想不出什么战术了。细节是闪光点,细节也可以成为失误点,成也细节,败也细节。我们都提大战略、大视野,但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细节上。
精细化管理要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来自管理,而确保源头连续不断的机制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在企业普遍推行精细化管理的今天,必须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一般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岗位管理、招聘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和职业生涯设计七大模块。目前,抓得较多的模块是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开发和招聘甄选,而对岗位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涉足较少。
4、结语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重要的工作。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办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实际执行中,要注意制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持之以恒,。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法宝,应该成为企业的护身符和定心丸。因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练好内功,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站稳脚跟长盛不衰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士昭等.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8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1
《以奋斗者为本》这本书,我只完成了一部分的阅读。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这不是一本一气呵成的书,而是华为二十年来摸着石头过河摸索总结出来的企业管理的经典,需要我们反复品味和咀嚼。在工作中碰到困难和困惑的时候,回过头来仔细回味话里的深意,时常有拨云见日之感。
我是一个HR初学者,很多事情还处在入门阶段。透过学习、以及和老师、同学的交流,让我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奋斗的方向。
我目前不做管理,然而这本书带我去体会管理的职责和好处。企业的最低纲领是什么是活下去,而且是长期的活下去。就像细水长流。围绕着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活下去,我们就要去用心寻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活下去的基础即是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活下去,看似简单,实则是最根本最原始的战略。我们可能经常会说,我们的企业没有战略,不明白我们自己企业的战略是什么。其实,任何企业的最终目的都是要活下去,只有活下来了,才能谈赢利,才能谈培训、薪资、福利等。但培训、管理等也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就像我所在的企业,目前把战略定位为安全、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贪求高大上,贪求项目多。我们把在手的每一个项目做好,把管理做好,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才能在未来接更多的项目,而不是一味的自我膨胀。所以说,这其实是一个“圆”,或者说是一个循环。而这个循环只有是良性的,企业才能生存,恶性的循环必将导致导致企业的毁灭。
然而,企业又是一个功利集团,它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盈利。这种目标需要具有商业的价值和利益。此刻很多公司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结果红火一时、一夜暴富,随后就销声匿迹了。我们要明白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倘若大化为目标,但如果我们想要可持续的发展,想要成为世界追求一时的利润,大能够利润最级领先的企业,就需要将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将利润持续在一个较合理的尺度。正所谓:深淘滩,低作堰,我们要让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有合理的利润,去营造端到端产业链的强健。因为,在价值的创造问题上有一个悖论:越是从利己的动机出发,越是达不到利己的目的;相反,越是从利他的动机出发,反而越使自己活的更好。
我们将利润控制在合理的尺度,归根结底是为了我们商业的成功。商业要成功,企业要活下去,企业需要有利润,那么利润从哪里来客户。所以我们想要可持续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员工,我们也能够想想,我们的客户有哪些老板,他发给我们工资,是我们的客户;同事,需要他们协助我们完成工作,也是我们的客户;作为外界的客户就更不用说了。我们能够找到我们的客户,研究他们的需求,给到他们想要的,到达我们自己的成功。切记不可闭门造车。就如,猫以为鱼很好吃,很美味,就请她的朋友小狗来吃,但是小狗喜欢吃骨头啊,他不需要鱼啊。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先明确对方的需求,然后投其所好,而不是自己造出一个自认为很好的东西。以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技术只是一个工具。这也是管理第一、技术第二的一个体现。
谈到管理第一,那么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哪里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其实就是无为而治。摆脱对技术的依靠,对资本的依靠,对人才的依靠,人为的制定一些规则,进行引导、制约,使之运行合理,也就做到了管理的自由。
这本书的精髓需要我们细细品味,远不是我三言两语就能描述的完的。这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时期再去重新阅读,会有不同的体会。在未到达一个层次之前,提前掌握这个层次的理念,虽不能完全体会,但可开阔眼界,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这本身也是一种启发。正所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朋友们,加油!王倩,加油!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20多年时间里,成为世界通讯设备产业的领先企业,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切:华为为什么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后来居上?华为是靠什么成长起来的?
这部《以奋斗着为本: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纲要》回答了这一问题。追根溯源,华为的成长来自于它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源自它的核心价值观,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
1988年华为成立,起初只是香港企业的模拟交换机,没有自己的产品、技术,20xx年华为销售额2882亿人民币,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排名第94位,《财富》世界500强中华为排行全球第285位。所有人都想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华为快速、健康成长,读了《以奋斗者为本》后,我认为除了“狼”性的竞争能力,华为的企业文化是经营管理的“魂”,是文化推动了华为管理能力的改进与提高。
从华为成长的历程看,初期华为依靠的是成本的优势,在20xx年以后华为成长的过程中其管理机制始终是靠文化来推动,华为的企业文化成为公司管理能力、机制运转提升产生效力的剂,华为的管理者都认同华为企业文化,并实事求是地运用文化建设来推动、改善华为管理,最终促使华为成长为一家世界级的企业。
《以奋斗者为本》4.5.2写到“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就是管理竞争”.华为与爱立信等大公司比什么?就是比效率、比成本,看谁能多活一口气。
那么南方中集与区域内的同行业,新华昌、马士基比什么?比效率、比成本,同时更要比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作为制造型企业,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安全。()要保证安全经营,需要我们对安全底线的坚持、需要对违章事件说“不”的坚持。因此不能、不敢拉下情面进行安全管理,则南方中集的安全文化无法建立。此外在安全管理上我们各级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管理,敢碰后进员工,以公司利益为重,唯有如此公司的安全管理机制的运转才是有效的,在安全管理的竞争上,在生产经营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战胜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以奋斗者为本》4.4.3中写道“在不断改良中前进。变革本身是不可能停止的,……,优中选优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不知最优在什么地方,我们需要的是实用。(来源:任正非与IFS项目组及财经体系员工座谈纪要,20xx)。”这是华为管理者面对变革的正确态度。
20xx年中集导入丰田精益安全体系,初期基本照搬了丰田公司现场执行的全部活动与制度体系,怀揣对新事物的好奇,各企业都推行了这套体系的建设,精益安全体系对于各公司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推行过程中问题的逐渐暴露,出现了否定精益安全的声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变革,我想我们需要的是学习华为对待变革的态度,我们应该不断优化完善精益安全体系,促进精益安全体系的落地、运行,确保公司顺应企业发展需要,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精益安全体系的问题与落地,需要我们直面精益安全推动的问题。现场一日安全员活动“形式化”严重,检查记录表中每项检查的结果都符合要求,但现场真的都符合要求吗?危险隐患提案活动是否应该对每个现场员工提出隐患的数量设定标准?生产线12小时连续生产,一线员工是否有时间进行安全检查?是否能够提出并有足够的资源完成隐患整改?安全管理板的内容是否都是有用的信息?
以上活动需要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改变,调整不切实际的要求,这是检查各级安全管理者对待公司安全管理变革是否有正确态度的试金石。同时精益安全的制度、活动需要在现场认真试行,推进过程中及时调整活动方式,与员工达成活动开展共识。经过实践检验的变革才是正确的变革,在现场可以真正运行的改善才是真改善!
以奋斗者为本读后感3
在读书之前,我曾研究了一下华为的历史,这家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以一己民营之姿在迅速变更和淘汰的互联网市场里存活下的公司,持续保持着与市场需求同步的能力,势头猛烈,跻身世界百强之列,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华为在众多同类实力公司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呢?读后方渐明白,原是华为公司的精准管理方法和独特的价值导向使其保持着活力。以此,我有三点感触。
改革带春天
时代在飞速发展,市场在变化,需求在提高,对于一个做实业的企业说,并不是一好事情。这意味着,我们的产品需要有更高端的品质,有更强大的品牌,有更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这些,我们似乎都差那么一点儿。这种危机感一直尾随着我们,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所在。当企业正以微弱的力量在抗衡这种大环境的时候,我们迎一个好声音,国企改革。一成不变、腐朽顽固将成为淘汰的必然,故此,只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变更经营模式和适应市场,才能逃离凛冬,迎属于我们的暖春。
刚性与狼性——企业发展的力量所驱
纵观企业内部,能成为佼佼者的、屹立不倒的,都是那些敢拼敢闯敢于成功的人,他们像狼,具备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精神。企业要扩张要发展,正是需要这种狼性员工,而企业还必须建立起一个适应这批人员生存发展的组织和机构,才能吸引、培养出大量具有强烈求胜欲的进攻型、扩张型干部。如此,一种群体性的奋斗的企业内核便形成了,那么,团队的奋斗借此形成合力,赢得胜利。
重新认识价值的定义
我们在做基层管理的时候,大多数情况都存在着价值评价的误区。企业的目的从都很明确,就是创造利润、创造价值。所以员工在企业内部改变命运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努力奋斗,另一个是提供价值贡献。
关键词:精细管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护理管理
精细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体现了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理念,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所有管理环节它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1]。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节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其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肢体震颤、肌强直、构音困难等锥体外系表现和肝功能损坏及角膜色素环等。本病大多在7~25岁间出现症状,男稍多于女。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因为疾病的特殊性,更需要更为精细的护理管理措施。我科床位50张,平均每天有7~10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是神经内科患者中最为年轻的群体。自2013年以来,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护理管理中引入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为肝豆患者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措施。在住院过程中,查找患者安全隐患,从细节入手,制定精细的安全管理规范,经过2年的实践,效果显著。
1方法
组织学习开展各层次护理人员培训,培养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①利用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时间,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组织全体护士学习《细节决定成败》[1]的精辟论述,使全体护理人员提高细节管理意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②组织大家共同探讨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安全隐患,从中总结出护理安全管理中需要注重的细节,制定规范合理的细节安全管理标准。
2实施精细的护理管理措施
2.1实施精细的入院、出院管理措施
2.1.1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单后,作自我介绍热情接待患者-帮忙患者称体重-扶患者回病床上休息-告诉患者病房卫生间位置、病区环境等。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多为外地患者,住院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尤其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医院食堂位置以及医院附近旅社等。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住院期间吃饭、休息等日常生活问题。
2.1.2 提供细致的出院随访 建立出院随访登记本,患者出院时做好详细登记。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是一组遗传病,定期组织护士对出院患者则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病情的康复进展情况,用药情况以及生活能力情况,做好相应的指导。鼓励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2.2实施精细有特色的疾病知识宣教措施
2.2.1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主要治疗是排铜治疗。常规24h尿铜检查1次/w。病区张贴24h尿铜留取方法简易图表。帮助患者理解24h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2.2.2 《肝豆状核变性知识手册》的发放 病区建立《肝豆状核变性知识手册》,本册详细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饮食注意事项等。入院时人手一本,帮助患者全面了解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相关知识。
2.3 提供细致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措施
2.3.1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多为年轻人,部分患者甚者还在校就读,渴望获得外界信息、新闻动态等,可提供书报。对言语障碍患者可提供纸笔,鼓励交流。
2.3.2科室走廊建立简易步态训练区,训练区旁边专设扶手,指导患者运用简易步态区练习正确行走步态,降低患者因震颤,步态不稳导致的跌倒,同时可纠正患者不良步态。
3查找安全隐患,制定精细的安全管理规范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存在以下安全隐患:①跌倒、摔伤、擦伤:因肝豆导致患者运动障碍所致。②肝豆患者特殊性:肝豆患者常常因形体,表达,姿态等改变,而导致情绪,精神方面的异常。有些患者常缺乏自知力,出现兴奋、冲动、伤人、自杀、拒绝治疗等,给护患沟通、护理安全增加了难度。③医嘱执行力差:患者长期患病,对本身疾病有一定了解,对疾病康复缺乏信息。遵医行为差、依从性不好。④家属因素:由于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告知不重视、不遵守,不负责任地对患者承诺,无法兑现,导致危险发生。针对以上安全隐患,制定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3.1.1床单位尽量靠墙,床上多备软枕,防止患者因肢体不自主活动导致的皮肤擦伤、撞伤。指导护工多巡视病房,及时给给患者提供开水,禁止患者自己冲开水,避免患者因双手震颤活动不灵活引发烫伤。
3.1.2加强对家属24h留陪人宣教,宣教单上每日签知。引起家属重视。
3.1.3建立肝豆状核变性小组 小组组长每周针对科室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组织一次集体讨论活动,内容为患者对治疗护理配合情况,主要包括(服药、输液、以及住院作息制度等),通过公开赞扬、批评、指正的方式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3.1.4落实患者外出制度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病情相对简单、用药单一、治疗检查相对较少,住院期间自由活动时间相对较多。多数患者虽然存在肌张力偏高、肢体震颤,但绝大部分患者仍然有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患者不配合成天留在病房休息而要求外出,甚至外出逛街购物等等。存在居多的安全隐患。建立患者外出风险告知书,告知家属及患者外出风险,要求家属理解后签字,保护患者安全的同时,也保护医护自己,避免纠纷。
4效果
4.1实施精细管理,增强护理人员在精细管理实施中的服务意识,使全科护士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认识到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使每个护士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以细为核心,倡导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3]。以"细"为核心,提"倡精益求精"的工作服务态度,以患者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保证医疗护理服务安全。满足患者的需要,满意度达到98%。
4.2运用精细管理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整体护理的目标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年轻,主动沟通意识强,要求受医护重视的意识更为强烈。护士除了加强对患者自身的关注外,还需要把注意力放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状态、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将精细管理模式运用到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管理中,强调精细的管理措施和精细的安全管理规范,提高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永素,黄冰,张建林,等.浅谈精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4):313-314.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理念 “三维一体”监督体系 综合监督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从而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在电力行业中,确保安全生产这一核心目标,是实现最大效益与最佳秩序的必要条件。安全生产的实现需要统一、高效、稳定的标准化监管体系。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主要表现为“三个单一”:监管职能单一、监督范围单一、管理措施单一。这样的监管现状很难发挥安全生产领域监管的功能。这就需要拓宽安全管理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将先进的标准化管理理念融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丰富安全监督模式,完善安全监督内容,固化安全监督制度,最终形成一套全新的“三维一体”标准化安全监督体系。
“三维一体”(POC)标准化安全监督体系是指从“专业管理、作业现场、综合评价三维度”出发实行“立体”式监督模式,形成一张横向到边,垂直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使之囊括所有的安全监管工作内容,从而建立起一个完善、成熟的安全监管系统,实现变电运行安全监督的体系化运行、标准化运行。
“专业管理监督(Professional supervision)”是“三维”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它以“查管理,夯实安全基础”为思路,对运行管理的重点项目进行监督,侧重于对变电运行日常工作标准的监督和落实,主旨是检查专业管理是否“到岗、到位、到责”。它根据专业分工和工作侧重的不同,细分为变电站管理标准、应急管理标准、变电站倒闸操作标准、设备日常巡视标准等八个方面进行专业监督管理,促使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充分发挥作用。以设备日常巡视专项监督为例,该监督项目分为设备巡视PDA数据监督和现场设备巡视监督两部分,重点监督变电站日常巡视的质量、专责设备检查维护情况、巡视数据的准确等。此外,在组织结构上,专业管理监督由工区安全监督主管负责组织制定相关监督检查的要求,各专业管理专责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监督主管负责督导,专项监督完成后由项目组织者负责编写专项监督报告,上报工区安全主管备案,安全主管负责抽查专业管理监督检查的效果,并督导问题的整改和措施落实。
“现场作业监督(On-site supervision)”是“三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它以“查现场,确保作业安全”为思路,由工区管理人员对变电站检修预试等生产现场进行全过程监督,监督检查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行为,纠正制止违章违纪行为,确保作业安全。实施时,由工区主管生产副主任负责制订现场作业监督的计划,工区现场到岗到位人员针对每一现场填写《现场到岗到位标准化监督卡》,检查人将检查情况登记在监督卡上,变电站负责人签字确认。每周工区安全监督主管负责对照本周到岗到位计划核查工区管理人员到岗到位执行情况,并根据《现场到岗到位标准化监督卡》统计现场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工区安全监督主管负责跟踪问题的整改情况,实现现场监督的闭环管理,并在每月月初负责对上月现场监督情况进行总结,下发专项通报并将监督情况纳入工区月度绩效考评管理。
“综合监督(Comprehensive supervision)”是以“查全面,促进精益化提升”为思路,引入“安全性评价”管理方法,定期对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综合诊断评价。开展综合监督的目的是查找变电站存在的危险点、安全隐患,摸清变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制订整改计划,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它是“三维”体系自身的监督环节。综合监督采取“暗访”形式,每季度按变电站数量比例随机抽取变电站进行全面检查评价,重点针对安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综合监督检查。监督过程中运用各种检查考评方法,如现场检查、查阅文件、资料、实物检查或抽样检查等,以便评价项目做出全面、准确的评价,检查完毕后编写综合监督评价报告,并根据检查细则按照千分制予以评分,对检查出的涉及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纳入工区月度绩效考评管理。其中《综合监督检查细则》是综合监督的“灵魂”,它主要依据《500kV变电站管理制度》整理而成,以安全生产、制度落实、人员素质为检点。“细则”共分为安全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培训管理及站务管理五部分,共计30个大项114个小项。“细则”以“两票三制”为核心内容,重点对“两票”、周期性工作、专责设备管理、人员培训、基础资料进行检查。“细则”总分为1000分,其中安全管理320分,占总分值的32%,所占比重最大;运行管理250分,占总分值的25%;设备管理200分,占总分值的20%;培训管理150分,占总分值的15%;站务管理80分,占总分值的8%。各部分分值如下图所示:
(各大项所占分值比率)
在综合监督过程中,还注重采用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相结合的手段,将区域内各站的综合评比得分进行对比,并纳入绩效考评之中,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与其他站分值比对)
(本站各大项得分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全管理得分率最低,并且运行管理、培训管理均低于《变电运行工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规定的90%得分率。从图示中可以看出辛安站在设备管理、站务管理等方面问题相对较少,安全管理问题较多,辛安站工作重心应向安全管理方面倾斜,任何工作都不能忽视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