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造型;色彩;因地制宜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设计理念与原则

这是一所集传统化和现代化于一体的教学建筑。一方面,该建筑继承了传统书院院落文化形式,采用院落与轴线相结合的典型布局,以教学楼为主轴线,通过走廊和教师办公楼围合形成三合院落,采用底层架空的设计使得空间宽敞而富有层次感,在院落西部设计的半敞开、灰空间、视觉走廊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了建筑与人互动。在传统山水造园的理念基础上,加上国学文化,比如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等,使学生寓教于乐,在休憩与娱乐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该建筑还加入了许多现代的元素,顺应了现代教育的模式,使建筑立意新,比如入口处的成功之门的设计,弧形钢结构玻璃雨棚的加入,连廊景墙处的不规则开洞,还有七彩的百叶等等,这些设计无不投射出时代感,更展现了校园应有的青春活力。除此之外,设计方案中的绿化园林设计更是一大亮点,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将绿化向立体化发展,丰富了绿化的层次,增加了校园的趣味性。[1]

本建筑设计根据固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理念,牢牢围绕以下七个原则:1、建筑造型、规划的整体性原则,2、争取最佳日照和景观的功能性原则,3、体现高起点、高标准,设计超前的前瞻性原则,4、传统现代相结合的创新性原则,5、典雅、优美、人文相结合的艺术性原则,6、花园式学校的生态型原则,7、生态、文化、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建筑概况

本次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5330.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8113.26平方米,其中本次工程面积为10199.58平方米,消防计算高度为20.55米。建筑基地位于内江市市中区新华路,地形高差较大,成东西走向的长条形。本次项目主要是在原有来旧址上,拆除危房后新建教学楼,主要包括概念性规划和主教学楼的设计。综合检测大楼为地上5层,其中一层为架空绿化,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防火设计耐火等级为二级。

主教学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8600平方米,设有普通教室36个,专业教室4个,以及相应的公共辅助用房。教学楼北段连廊的设计既增加了建筑美观性,又方面与二期建筑连接,增加其整体性。传统的院落布局,由连廊和教学楼共同围城“三合院”式建筑,构成文化交流中庭,也增加了学生课间活动的场所。[2]

三、建筑特点

1、造型别致,独具匠心

本建筑作为小学生教学用楼,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心理因素,在以体现文化气息为原则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建筑的造型手法,以真实合理的结构形式、典雅的建筑体型、趣味的空间形态、细致的建筑细部和统一的建筑色彩,营造出亲切宜人的校园,创造出“多彩的世界,欢乐的校园”气氛。

譬如西侧景墙的设计,主题为“笑脸,初升的太阳”,镂空的设计正好与太阳的光芒相一致,象征孩子们阳光般的笑脸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充满力量;同时因为镂空的加入,增加了后面教师的采光度,光线充足。还有入口处树形镂空的雨棚,摒弃了以往雨棚的设计的单调,不再是实实在在的石板一块,头顶的镂空反而增添了别样的情趣,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尤其是在雨天里带给孩子们别样的乐趣,同时它还与西侧墙的“笑脸,初升的太阳”的设计相呼应,都是圆形与椭圆的相结合,使得整个建筑混为一体,此外增加了光线的摄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电能的消耗。

我们也可以看到,建筑的整体造型和立面构图充分运用对比的效果,高和低的对比、凸与凹的对比、长与短的对比,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等,特别突出的是微晶石幕墙和空透栏杆形成的虚与实、透明和封闭、轻薄与厚重的对比,突出建筑稳重大气的特点。

2、色彩应用,彰显校园魅力

建筑整体色彩以温暖明快为基调,外墙装饰以白色和红色为主色,在细节和局部构造又搭配其他颜色,例如在西侧景墙“笑脸”镂空圆孔中贴入七彩铝板,入口处树形雨棚的七彩铝板透光吊顶的设计,还有每层的不同色彩的栏杆装饰,使得整体建筑既不显得颜色杂乱,又不失色彩的单一。白色象征纯洁、初始,给人以安静沉稳之感,代表学习中的严肃认真;红色象征着朝气、未来,让人欢乐热情,代表课外生活的可爱活泼;而七彩的颜色给校园增添了活泼性,更是代表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五彩斑斓,多姿多彩。加之校园内的绿化设计,依山布置的文化墙,跌水的瀑布,花园式管理,更加衬托出校园各类建筑既有鲜明个性又能相互呼应,整体和谐共存。[3]

3、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本工程结合当地地形高差,依山就势,顺应地形,首先便现在出入口的合理布置,在新华路城市次干道上设置两个出入口,主出入口由中部引入,直接进入建筑的架空层,教学楼的次入口设东侧,现状标高与建筑二层相接,由门厅直接进入教学楼二层,此外在北侧的城市支路上设了建筑第三出入口,根据标高由天桥直接接入教学楼三层。入口的设置满足了不同方向的人流交通需求,也衔接了周边的建筑,满足了消防的要求,和谐共处。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空间的另一个新颖设计就是建筑首层的架空结构,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地形,增加了学生的室内活动空间,也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豁然开朗,丰富了视觉层次,创造了建筑的别样风格,加上绿色植被的映衬,使得整体建筑动静结合,融为一体。

四、结语

本设计满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的社会物质需要,顺应现代化教育形式,赋予校园建筑独特的艺术性、人文性、传统性的相结合,努力体现出校园环境的高品位文化氛围,同时在依山就势,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有利的融入到城市环境中,为孩子们打造一个舒适、轻松的学习生活场地。

参考文献:

[1]吕志新.走进连廊世界[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11:12-22+27-33.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训基地 建设 通信技术 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为核心,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突出职业岗位需要,使实训基地成为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

1、“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我院信息技术系现配有通信电源实验室、C&C08程控交换机房、EWSD程控交换机房、电工电子等校内实验室,同时与西宁联通、青海通信服务公司、西宁电信等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然而,在“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迟缓

由于经费紧张,早已申请的“通信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迟迟不能建设或建设迟缓。

1.2 校内实训基地无法适应行业发展

由于通信产业迅猛发展,我院的校内实训基地已远远跟不上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的更新速度,无法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实践操作,更不能适应行业发展。

1.3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难以全面发挥

我院虽建立了几个“通信技术”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但从运转结果看,仅仅能保证学生实习有场所,企业中有些必须接触的技术问题和核心技能,学生仍然无法介入,加之实习内容有限,致使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内容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发挥其真实的操作技能。

2、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根据“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现状,我院积极参与了“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对“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

2.1 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结合“通信技术”专业的特点突出技术能力和技术服务。在建设中,通过硬件设备的投入,形成能为学生提供真实任务的工作环境和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同时,利用校内实训场地和设备的资源,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软件建设,提供校内通信网络运行环境,为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奠定坚实基础。

2.2 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1)强调“两个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按通信网络运行环境建设,以此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2)形成“三个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工程建设过程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 (3)注重“四个符合”。基地建设要符合学生技能训练和模拟仿真实训环境的要求;要符合教师“双师”素质提高的要求;要符合行业技术服务的要求;要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

3、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3.1 提高性原则

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为主要原则,形成指导力量强、工作环境真实、设施设备完善、技术特点明显的实训场所,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完成学生向员工的实际能力转换。

3.2 互补性原则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共建共赢”的原则,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优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建设,在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促进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发展。

3.3 共享性原则

能够在本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应能够集教学、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逐步建设成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并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省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

4、实训基地建设措施

4.1 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基地建设,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

4.2 制定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1)构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2)制定实践教学环节(即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的实施方案,以及相应考核评估制度的制定。

(3)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方案。

4.3 逐步实施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项目

(1)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制定“通信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同时确定具体的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2)完善制度建设,合理、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和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

(3)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并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

(4)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经过长期细致的部署与规划,我院针对“通信技术”专业,拟建成通信线路综合实训室、光网络接入综合实训室、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室、单片机/EDA实训室和通信技术“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多年来,我院一直致力于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等不断进行研究和尝试,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毕业后就能直接上岗。通过多年的建设,我院的就业率和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希望通过此次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能将我院的实训条件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进.广东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布局策略与建设规划研究.高教探索,2003.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职校名师 中职学校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课 题: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级立项项目“南宁市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模式研究”(编号:GXZZJG2014A035;主持人:黄玲芝)研究成果。

校内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培养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它体现着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实训基地建设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背景下,各地中职学校通过“国家改革示范校建设项目” “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起一批高水准的示范性实训基地,在服务教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O效应。但是也有不少学校存在着实训基地建设盲目、重复,实训基地投入产出比低、运行效能低,实训指导教师资源不足,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如何科学规划建设实训基地并使之发挥较好的效益,是值得职业教育界探讨的问题。

广西中职教改立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名师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组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南宁市6名特级教师、教坛明星、6名知名的学科带头人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研究他们的成长案例,发现职校名师的突出贡献不仅在于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也非常突出,职校名师主导建设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平高、运行高效、管理到位、发挥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力大,并形成一种共有现象,颇值得研究。

一、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建设的特点

1.有效实施“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行业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行的机制,依托地方行业企业平台,高效整合利用实训资源要素,使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学校培养三方形成和谐共赢局面,实现三方合力,建设水准与行业发展一致,有机融入企业工作岗位标准,保证了建设基地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成长性。

2.有效开展“全景”育人模式

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通过创设真实仿真的工作环境、规范的操作流程、科学的管理模式、标准的考核评定,实现实训环境与工作环境、实训岗位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引入企业优秀文化,凸显实训环境职场化,实现“全景”育人,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有效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建立长效机制,弥补了实习指导教师的不足;同时为专业教师提供实践和实战环境、与企业指导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提高了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4.有效发挥多重效益

调查发现,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都全面发挥了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校企合作、技能培训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师生科技创新、学生创业实践、承办技能比赛的功能,积极主动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良好社会效应、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显著;并且发挥了显著的示范辐射效应,成为学校办学的亮点,提升了学校的品牌。

5.有效开启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发展路径

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在运行周期注意保持与专业课程改革同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更新内涵,以适应行业发展、科技发展、工艺进步的需要,保证了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和活力。

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还通过增加内涵和文化元素推动实训基地创新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如:2015特级教师M老师在原南宁市一职校伊制味实训基地基础上,与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共同建设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展示馆,成为目前广西唯一的民族特色小吃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传承民族美食文化,产生积极社会效应;2016年教坛明星C老师在原来南宁市三职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与南宁市兴宁区创业青年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创办了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引入多元化的、线上线下的电商运作模式,构建“创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也成为社区教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的平台,取得良好效益,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职校名师在建设实训基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实训基地在运行形式上强调工位性,在运作上讲求职业性,在教学上强调系统性和可控性,因此它不等同一般的学校实验室和原生态的校外实训环境”,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多方条件,尤其需要建设的“将才”。作为 “将才”,首先要有跨界视野,既深谙职业教育规律又熟悉行业企业发展趋势,还要有跨界运筹能力,善于统筹整合和调动各方资源,也要了解市场经济规律,掌握一定资本运营知识。实训基地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具有职校名师这样的“将才”。

1.是支撑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坚力量

当前职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流程是由各专业部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提出实训基地建设申请,同时做出基本方案,明确目标、设备型号参数、场地,资金预算等要素,由学校审批后报教育主管并进行政府招投标采购,建设完成交予专业部运作。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职校名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全程参与包括前期市场需求调研、项目建设方案制定、设备调试、课程开发、技术培训以及参与企业横向合作项目等,职校名师既是实训基地设计者、建设指导者,又是管理者,是推动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人物。

2.把握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向

职校名师不仅仅是教学第一线的领军人物,还是专业技术能手。他们不仅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走在专业的前沿,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态。职教名师的成长都有较丰富的企业实践和历练的经历,他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深谙校企合作育人之道,同时还积累了丰富的企业资源,了解行业企业发展方向和动态,因此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运用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设模式、运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他们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掌舵者。

3.保证实训基地的高效运行和科学管理

职校名师能根据专业培养需要以及实际条件,建立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建设实训教学课程,建立配套管理制度,软硬件并重、提高实训室利用率、实训效率,有效使“实践”和“育人”相辅相成,强化实践育人;通过校企资源整合,解决实训耗材,解决实训基地投入产出比低、运行效能低的问题。

4.发挥“名师效应”打造品牌实训基地

教育界有句名言“名师成就名校,名校打造名师”,同样,职校名师成就品牌实训基地,品牌实训基地打造职校名师。职校名师因为在职业教育界的多年贡献和声誉,聚集多方资源,获得社会多方支持和赞助,形成“晕轮效应”,同时通过不断提升实训基地内涵,打造特色,强化服务社会功能,更易打造实训基地的品牌,发挥实训基地效应,扩大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三、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纵观国家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这些年关于实训基地建设的有关文件,如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2017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印发《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等不难发现,多部文件一脉相承,不仅强调了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重要性,更是一再明确职业院校要大力推进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训基地要具备教学、培训、鉴定和生产等功能,要服务教学,服务经济发展。围绕国家文件“生产性、真实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要旨,如何建设实训基地并发挥效益,基于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建设成功经验的启示,提出以下策略。

1.重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人才的培养

从职校名师的成长案例看,他们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才干主要来自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积累,目前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人才普遍匮乏,人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在继续加大对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更要加大培养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人才的力度。因此在中职专业教师培养中,有必要将基地建设的内容作为职校骨干教师培养的重要内容,使他们系统学习实训基地建设知识,成为实训基地建设的行家;在此基础上,选拔优秀人才开展专门培训,使他们成为实训基地建设的专家,为学校开展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

2.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校企合作的社会平台

从职校名师主导型实训基地建设成功经验看,校企合作是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保证。职业教育是“跨界”的教育,职业教育的“跨界”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的过程,还体现在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上。实训基地是实现职业教育“跨界” 的有效载体,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实现 “产教融合”,“无缝”对接生产环境,这是职业教育实施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企业拥有先进技术和生产流程、职业标准,因此,实训基地建设必须依靠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否则生产性和功能发挥无从谈起。

政府必须进一步发挥职教集团的作用,建立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机制。建立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论证的制度,把握相关职业岗位标准,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方向性、先进性、科学性;根据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为学校提供适合合作的企业资源,搭建合作平台,为实训基地建设“引企入校”提供服务支持,解决目前学校校企合作资源不足的难题;安排行业企业能工巧匠作为兼职实习指导老师,弥补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为学校实训指导老师提供良好的企业实践条件,使实训指导教师更好地掌握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切实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专业水平。

3.进一步发挥职校名师在实训基地建设中的领军作用和示范作用

职校名师是职业教育的宝贵人才,尤其在实训基地建设人才还比较匮乏的当下,发挥他们在实训基地建设领域的作用,传承他们的宝贵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应建立职校名师参与区域职校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论证的机制,发挥他们的智囊作用,确保实训基地建设与专业发展方向一致;发挥职校名师的引领作用,帮扶薄弱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主持编写实训教材和制定基地管理制度,保证实训基地的内涵发展。

4.通过服务社区教育发挥实训基地的辐射效应和社会效益

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都是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两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不一样,但都同样负有提高劳动力素质的社会使命。中职学校依托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参与社区教育培训,为下岗、失业、企业在职员工、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发挥实训基地效益的重要渠道,同时通过社区教育平台,为实训基地建设注入新内涵,不断增加实训基地活力。

5.坚持内涵建O和创新发展,打造实训基地品牌和特色

不断夯实内涵是打造实训基地品牌和特色的基础和前提。在设备和技术上力求与行业先进水平同步;在环境建设上力求创设真实企业环境,营造工作氛围;在校企合作上实现基地共建、人才共育、利益共享;在运行机制上,建立科学管理制度,并形成教学支持生产、生产融入人才培养的局面。

不断创新发展是打造实训基地品牌和特色的关键。根据建设目标,结合专业特色,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实训基地服务平台,创新运行模式、管理模式,丰富实训基地内涵,有机融合多元文化,坚持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保证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景忠.反思与警惕:关于实训基地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福建教育,2014(13).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文/卓建华?叶焕锋?徐浙明

摘?要:本文介绍了学校机电专业省级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学校在构建机电专业省级实训基地时, 以“一体化、系统性和示范性”为原则, 按照基础技能实训、核心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创新技能实训四个不同层次的功能模块分别设计, 构建了一个以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专业建设,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普遍提高。

关键词 :中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一体化

如何建设具有高质量、规范化、示范性的中职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当前中职教育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问题。笔者根据所在学校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创建省级机电专业实训基地的经验,探讨并总结学校在构建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实训基地过程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

一、中等职业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

确立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训练为突破口”,构建“做中学,做中教”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而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实训基地主要是“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主,校外实习基地为辅”的形式存在。但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设备、场景与企业现状相去甚远,学生只能进行一些验证性实验或是与企业真实情景相去甚远的基础性实训;而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由于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学生也只能进行参观或从事简单劳动。上述情况严重地影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

绍兴中专在总结近30年各类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立了建设高质量、规范化、示范性的校内实训基地的战略方针。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成功建成“建筑专业实训基地”“化工专业实训基地”“机电专业实训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为学校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和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1.规范实训基地的建设流程,确保专业实训室建设质量

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实训基地的整体规划,二是相关实训室改建、扩建及新建方案制作及实施。两大部分内容须按照科学、规范的流程进行,这是实训基地建设系统性、规范性、先进性的重要保证。

(1)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整体规划流程。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包括结构和规模两个方面。机电实训基地的布局结构是通过对本地区行业、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构成及预测进行分析,构建与之相协调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规划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实训室建设项目。机电实训基地规模的规划须依据本地区行业、企业对中职机电专业人才需求分析,规划、预测学校未来三年机电专业招生规模的,并以此确定实训基地的建设规模。机电专业实训基地整体规划是学校机电专业实训室的改建、扩建及新建项目申报的依据。

(2)机电专业实训室建设流程。依据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方案,结合现有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确定实训室建设申报项目,并按照实训室建设原则,制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室建设方案和设备招标方案。实训室建设申报项目由教务处、实训处初审后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目建设方案、招标方案进行论证,通过后,交校务会议审批,只有审批通过后才能进入项目的实施环节。实施环节具体由学校总务处负责,专业教研室对建设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建设方案进行调整。项目建设完成后由实训处组织建设方、使用方及相关专家进行验收。

2.科学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合理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架构

(1)机电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百余家相关企业的走访与调查,笔者了解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就业的主要岗位,有80%的企业提出了具体的岗位要求。我们对调研的结构进行充分的分析后,清晰地得出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岗位的职业能力主要由以机械传动机构核心的装配与调试技术以及以PLC技术为核心的控制技术来支撑。这些技术从特性上来说是一个个层次清晰、相对独立的技术模块,而从岗位应用的角度来说又是以技术综合的形式存在。其中机械装配与调试技术包含识图与制图技术模块、钳工技术模块、机械焊接技术模块、机械测量与装配技术模块、机械传动技术模块、液压气动技术模块;控制技术包含基础电子产品装配技术模块、照明技术模块、继电器控制技术模块、电气仪表使用技术模块、PLC技术模块、变频技术模块、触摸屏技术模块、传感器技术模块、伺服控制技术模块。因此,按照“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围绕提高学生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与维修技术核心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思路,建立了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能涵盖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核心技能训练、专业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创新技能等不同的教学层次的课程体系。

(2)机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架构。根据学校机电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来架构实训基地。基地共建有由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CAD、钳工、机械焊接等类实训室构成的机械基础技能实训中心;由照明线路安装、电子产品装接、继电器控制三类实训室构成的电工基础技能实训中心;以PLC应用技术为核心,融合气动技术、变频器技术、触摸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以控制技术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光电气一体化实训中心;以液气压技术为核心的,融合PLC技术、触摸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以液气压传动技术学习为主要目标的光电液气一体化实训中心;以伺服控制技术、机械传动技术为核心,融合PLC技术、机械测量与装配技术等以机械传动与装配为主要学习目标的传动与控制一体化实训中心等。

3.合作研发实训装备,提升专业核心技能、综合技能的训练水平

机电综合技术融合了机械、电子、电气等多个技术模块,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对应的实训设备是机电综合技能实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和技术保障。为此,我们对市场上各类机电技术实训设备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实训设备技术含量低、适应面窄,缺乏真实性和教学性的有机结合,难以承载机电专业学生应用技能的提升。究其原因,一是教学设备厂家利字当头;二是研发人员少,技术力量单薄;三是没有现场教学经验。因此,不可能研制出既具有现场设备真实性又适合教学现场的实训设备。当然,教师自行独立研制也不可取,一方面受生产场地、生产设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制作设备也不是教师的长处。因此,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各取所长,走联合研制的道路。

在设备的研制过程中,实训室建设项目组注重对生产性企业、教仪企业和兄弟学校的整体调研,始终坚持适应企业和教学需求的适应性原则、体现生产现场职业特点的真实性原则、跟踪技术前沿的先进性原则、提供多方位服务的开放性原则。经过两年的建设实践,我们相继开发了由基础平台和典型应用平台一体的系统性实训设备。其中基础平台主要承载核心技术的基础性训练,而典型应用平台主要承载以核心技术为中心融合其他技术的综合应用技能。一方面可真正实现“项目驱动边学边做”,另一方面使“基于工作过程、创建真实应用情境”为特征的实训项目教学得以开展。

三、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初步成效

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紧紧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牢牢把握建设的基本原则,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训练,突出了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对学校机电专业的建设和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专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以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为依托,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具有绍兴中专特色的职业能力“递进式·分阶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开发与区域内企业岗位技能相对接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式的系列化教材,使机电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校本教材的完备率达100%,保证了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2.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普遍提升

依托机电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及系列化的训练,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强化了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提高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应用能力。近几年来,学校机电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考证中,初级工考证通过率保持在100%,中级工考证通过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在技能竞赛方面,市级、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奖率均在90%以上。近5年来,组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10项14人次,二等奖8项14人次,三等奖1项1人次。

3.师资建设水平明显提高

依托实训基地建设,专业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通过“组合型”实训室的构建与使用,专业教师机与电跨界的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升。同时依托实训机电的建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践,使机电专业专业课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在教研室专业课教师23人,双师教师22人,职业技能鉴定员10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6人,浙江省技术能手3人。

4.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近几年来,基地先后与绍兴电力局、绍兴市安监局、绍兴市农办、绍兴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开办了进网作业电工取证班、电焊工培训班、维修电工考证班等共64期,培训人数达3769人次,基地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童如山.“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模式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9).

教学基地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教学课程、校企合作、师资队伍、软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实践基地

生产实践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一直是土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培养中的关键性教学环节。实践基地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其建设程度的优质与否直接关系着本科实践教学质量。因此,笔者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和实践基地建设展开一些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本科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1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集中在生产实习(为期1个月)和毕业设计(为期3个月),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的时间很有限。同时,工程建设和设计实际通常存在时间长、时间紧的特点,因此,企业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教学内容的总体规划,现有什么内容就指导什么,哪里缺乏人手就往哪里安排,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另外,学生实践的时间短,加上需要熟悉适应的过程,尤其是在施工工地上实习存在大量不安定的因素,企业综合考虑后通常让学生待在办公室进行理论学习,进一步压缩了生产实践的时间。

1.2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实现双赢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往往要求专业学院需要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校外实践基地,导致校方在选择合作对象建立实践基地时过于追求形式,而对后续建设规划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企业通常也将合作建设实践基地作为一项短线投资,并未把人才培养作为最终的目标。因此,通常会造成学校单方面推动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而企业处于半推半就的局面,学校没有利用好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为合作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企业则在没有收到持续的收益下缺乏继续推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动力。

1.3实践基地有待进一步稳定

从目前土木工程教学实践基地的实际运作来看,真正有效运行的不多,主要在于校企双方的目标不一致、权责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沟通不及时等。一旦双方合作中出现一系列的困难,在不及时或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导致双方的合作热情逐渐降低,最终导致合作名存实亡。另外,现有生产实习环节原则上要求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并不一定会选择签署协议的实践基地实习,进一步影响了教学实践基地的稳定性。

2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的途径探讨

2.1完善课程体系,融入企业需求

(1)实践课时设置。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虽已形成大学四年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但在课时安排上较理论课尚有一定的差距。可在充分调研学生意愿和具体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利用寒暑假等适当延长相应实践课程的实习时间。提前规划和启动毕业设计,让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始前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前期资料准备,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在实践基地实习。(2)企业参与教学。在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教材编写和选用等方面多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建议,甚至在理论课堂教学中也可适当地加大企业的参与度。另外,开设由企业专家讲授的课程,邀请企业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土木工程实践方面的讲座,让企业真正全过程地参与本科教学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更好地反哺实践教学。

2.2深化校企合作,共创双赢局面

(1)建立实践基地建设的新机制。实践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学效果。学校要勇于打破实践基地建设片面追求数量和质量的机制,将人才培养摆在更加根本的位置,突出实践教学效果,发挥学校智力和技术优势,并根据专业特点选择有较高社会责任感、有意愿也有能力培养人才的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2)增强企业建设实践基地的双赢意识。企业要合理、清晰地规划未来发展目标,破除过度聚焦于在实践基地建设人、财、物等方面的付出。扩大视野,科学配置,将接受学生实习作为缓解用人紧张的重要措施,将实践基地建设作为宣传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途径,将学校的智力和技术资源优势作为解决企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3)加大校企双方师资交流力度。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尤其一些青年教师通常是毕业后直接走向教师岗位,科研经验丰富,但缺乏一定的实际工程经验,而企业技术人员常年在工程一线,科研工作则相对滞后。校企双方可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借助实践基地安排青年教师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工程经验,学校则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科研项目等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通过校企双方的人才交流,为实践基地建设建立坚实的师资保障。

2.3强化校企交流,稳定实践基地

(1)加强校企双方交流,完善实践基地管理。学校要设立专门分管实践基地建设的人员,定期联系实践基地,加强校企双方关于实习计划、要求、岗位等信息的互动沟通,企业也要进行积极、合理地反馈。健全规范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尤其是发挥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在实践基地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严格保证实践基地建设资金,定期表彰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先进集体和个人。(2)创新实践内容和文化,稳定实践基地建设。企业要充分考虑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新概念、新想法的尝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积极推动形成浓厚的创新实践文化氛围,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实践活动,宣传创新实践成果,扩大实践基地的影响力,用实践项目和企业文化吸引更多学生进入实践基地实习,从而稳步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3总结与展望

土木工程作为传统的工学类专业之一,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一直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尤其是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更是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因此,实践基地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要从实践教学课程、校企合作交流、师资队伍等方面全方位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同时,随着土木工程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化的实践基地,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将是今后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土木工程人才的关键和方向。

作者:缪海锋 姜秀英 单位: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侯霞,郝保水,刘建宾,等.浅析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若干关键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4(2):189-190.

[2]马鹏.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的问题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3,30(3):9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