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改革创新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中职机电教学中,作为中职教师应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样才可以有效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职院校在机电教学中,应该针对不同的类型设置不同的课程,设计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基础性强和概念性强的理论课程要采取讲授法,对于应用性强的课程采取精讲多讲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深入浅出地进行课堂教学,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引导他们对问题进行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机电教学的质量。
二、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中职学校想要做好机电教学改革,首先应该建立良好的教师团队,只有具备一支学历、科研和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才可以提高中职机电教学的效率,做好中职机电教学改革。除此之外,中职院校应该邀请企业和高校的教授来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还可以让教师走进企业,和企业的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可以加深教师对工程实践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能够更加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工作,以此来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
三、实施全面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中职机电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使他们的情操得到有效的陶冶。除此之外,中职机电教师还应该开展各类的竞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具备集体意识,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实践中来,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从而提高了中职机电教学的效率。
四、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训平台
中职院校应该加强和企业合作的实训平台,建立校办的实习工厂,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达到合作共赢和优势互补的目的。中职院校应该以实际产业的发展情况来带动学校的实训水平,把单纯的消耗性实习转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性实习,为学生提供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实习基地,这样不但可以为学生毕业和企业进行有效的对接,还可以为企业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从而弥补了学校师资和设备不足的情况,为中职机电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综上所述,中职机电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想要做好中职机电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出发,明确教学改革的目标、内容,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加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工作。除此之外,要实施全面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符合企业实际生产情况的实习基地,只有这样才可以发挥中职教育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解太林.论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其对策[J].华章,2010(30).
一、中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教育观念落后
现行中学教育在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首先集中体现在教育思想与观念落后上。从学校行政管理者、教师到学生本人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表现为在中学培养目标、学生观等方面,与教育创新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有些是相背离的。
2、教育途径单一
从教育途径方面来说,只重学校教育,忽视家庭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又只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途径,对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极不重视。目前中学教育中只重视课堂教学,从学生出勤到教师讲授严格把关,而其他途径则流于形式,既无任务,也无要求,中学没有有意识地开辟更多的教育途径来充分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创新潜力。
3、教育内容陈旧
教育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中。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是否完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形成学生综合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前提条件。然而,“单纯应试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升学竞争要考的学科,忽视非考学科,尤其忽视劳动、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只重视学科教学,忽视课外活动。
4、教育方法呆板
教育方法方面,从指导思想到具体实施都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成为影响中学生创造素质培养的最重要方面。
教学方法上只重讲授法,轻讨论法、谈话法等其他方法的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极易在中学生心目中形成教学等同于讲授的错误印象,以致会影响中学生在以后工作中对工作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而且单一的讲授法,学生没有太多参与学习与活动的机会,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学生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
5、教学过程失衡
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进行得死板、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性。与此相应,中学重视教师的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其实,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远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重要得多。
二、中学教育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改革措施
1、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前提
培养创新素质首先是观念创新。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是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在中学教育中我们应当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是就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言的,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教师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说教师与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但二者并不是并列的,教师这个主体是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的。因此,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观”,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树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 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也即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从一次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已经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所以,教育改革、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的着眼点应放在能力的培养上,培养学生诸如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超脱陈旧学习方法的能力、与他人合作取得成绩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等、让学生能学会转变为会学,促使新世纪教育质量观落到实处。
2、建立崇尚创新的评价机制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保障
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与他们接受的评价有密切关系。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尤其是学生质量的评价必须创新。
建立全新的评价观念。培养中学生创新素质所要求的评价观念是,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利用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能只看一次考试或一张试卷的分数。
纵观中国历代风云人物,无不是善于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指导实践的集大成者。同志就曾说过:“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作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更应做到“三个善于”,即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把握规律、善于指导实践。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一、善于总结经验
经验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由实践证明了的结论。哲学认为,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为重要。而要改造世界就必须善于总结经验。经验不仅意味着我们的过去,同时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总结经验就是把实践中零散的东西系统化,感性的东西理性化,历史的东西现实化。外面的东西本土化。从中发现带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新的实践。
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历史是一面镜子,是最好的教科书,其内容丰富多彩,既有成功的光辉典范。也有失败的惨痛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汲取。当然,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既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能随意地否定一切。对待历史的失败,应着重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和思想根源,弄清失败的真正原因和关键因素,吸取教训。避免重犯;对待历史的成功。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成功的制胜法宝,结合实际认真吸收和消化,用以指导实践。
善于总结别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实践告诉我们,善借外智,才能思路开阔;善借外力,才能攀上高峰。总结别人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不失为明智之举,其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善于总结自己的经验。无数事实证明,坚持“吾日三省吾身”,认真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尤为重要。对以往的实践进行回顾和反思,分清真伪和是非。领导干部在加强知识积累的同时,特别应重视经验的积累,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多思考,在总结经验中深化理性认识,提高决策能力和执政水平。
二、善于把握规律
规律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趋势。规律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作为领导干部,尤其要重视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增强认识规律、找准规律、把握规律的能力,提高运用规律的水平,使自身的眼光更高远一些,视野更开阔一些,措施更扎实一些,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主动性和有效性。
认识规律、找准规律、运用规律,归根结底就是要按规律办事。一是严格按自然规律办事。领导干部必须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通过建设“绿水青山”,换回“金山银山”,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最大效益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着力培育和合理开发可再生资源,杜绝“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现象发生。二是严格按经济规律办事。领导干部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定位,坚持发展要求,强化发展基础,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支柱产业等战略重点,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着力培育优势骨干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三是严格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注重强化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四是严格按执政规律办事。把党的建设特别是各级执政能力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党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进一步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善于指导实践
能不能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工作,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领导干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学习理论,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观念,抓住事关全局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制约发展的难点,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拿出新措施,推动新发展,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学用相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善于指导政治和组织的实践。结合实际,指导好政治和组织的具体实践,是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应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坚持集体领导,组织和引导各级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善于指导改革创新的实践。改革创新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证明,扎实推进改革创新,才能更好地抓住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而忽视改革创新,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其结果往往是错失良机,导致发展迟缓。改革创新的事业需要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引领,需要改革创新的勇气来开拓,需要改革创新的能力来支撑,需要改革创新的实践来完成。因此。必须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但改革创新精神的实质是科学精神,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不会一帆风顺,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以功利的心态对待改革,以浮躁的心情从事创新,只会有损于改革创新大业。改革创新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出现某些失误在所难免,但要尽可能论证充分一些。决策科学一些,以减少失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创新创优机关党的工作,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待,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
首先,从世情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世界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各种政治力量的国际战略竞争、国际市场、科学技术、能源资源等全方位争夺以及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形势总体稳定,但很不安宁,无论是和平还是发展,都面临许多难题和挑战。以创新解决问题,正在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选择。改革创新已经成为世界潮流,改革创新的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我们党只有顺应世界潮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立于不改之地。
其次,从国情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逢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新矛盾。尤其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给党的领导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构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也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许多崭新课题,只有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处理新矛盾,才能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三,从党情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我们党执政59年的历程中,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过去曾经发挥过很好作用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制度规定,现在已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一方面,形成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并进行了成功实践,另一方面,执政能力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相适应。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致力于党的先进性建设,一方面,党的先进性得到保持并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与先进性要求不相符合,一些党员干部滋生了脱离群众,等不良作为,形式主义,问题比较突出,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还有许多年轻党员和干部的思想觉悟,党性修养,意志品质有等提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用新的思路、措施和办法来解决。、
第四,从市情看,连云港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需要我们创新创优机关党的工作。连云港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全体党员干部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如何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适应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全体机关党员的整体素质,这是机关党的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努力从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创新创优机关党的工作,才能适应发展形势的需要,为连云港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教育改革创新 发展方式 创新人才 统筹兼顾
党的十报告高度评价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十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教育改革创新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转变教育发展方式
教育创新是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表现,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互动共进的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人民群众期盼良好教育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增强教育活力与体制机制约束的矛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化势必导致教育发展重心的调整,推动我国教育在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进入到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所以,必须根据新任务新目标,实现教育发展的主题切换,选择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适合国情的发展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发展共识,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内涵发展作为主要目标,以充足的投入作为重要基础,以有效的制度体系作为根本保障。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教育观念是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先导性因素。对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什么用、教育的功能如何发挥等根本性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投向。当前,教育资源配置要紧扣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任务,引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将科学的教育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从而使教育的功能得以全面发挥、使命得以全面实现。
2.加快简政放权,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政府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是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主体,其职能定位及履行对教育资源配置具有决定性作用。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如实现公立学校与民办学校在招生、办学、教师招聘、科研项目经费等方面的平等地位,推动普通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的沟通和衔接等。要进一步理顺大学和政府的关系,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扩大高校在经费和财产方面的管理、使用自。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人事权,落实高校对教师的聘任权力。要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在招生、培养等方面的自。要推动高校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3.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应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自觉把教育改革发展放在国家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即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与目前OECD国家平均6%的水平仍有很大差距,国家仍要继续加大投入,并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机制。
4.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正走向“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主导方面是学科的交叉集成。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打破行业、地域、部门的界限,切实提高科技资源整合能力和科技活动组织能力,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充分合作以及创新要素的有效聚合,构建起完整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从而实现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协同创新。从国家层面来说,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根据科技发展规律和创新活动特点,形成国家目标与自由探索相结合、重大科技项目竞争与合作相结合、部门之间分工与协调相结合的国家科技政策体系。从区域层面来说,要建立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大学层面来说,要从自身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做起,打破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共同探索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
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新型人才
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迫切需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就目前而言,关键是要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新需求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期望,培养具备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十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所以,要把教育改革创新放在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全局中加以思考,必须首先着眼于“人”,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根本,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
1.更新培养观念,注重素质提升。要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质量的根本标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2.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仍较为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多层次、多方面人才的要求。世界经济论坛数据表明,美国81%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以立刻胜任工作,25%的印度毕业生做得到这一点,而中国的比例是10%。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开展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多样的模式和更广阔的平台。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要创新人才评价模式,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学评估制度。要把培育创新文化作为基础工程,着力营造追求真理、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培养创新所需要的科学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高等教育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模式和评价标准,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激发受教育者创造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积极推进各种教育实验,借助高新技术手段,及时向远程教育和虚拟学校等现代化办学目标迈进。充实网络上的教育内容,加强在本土与国际范围内的合作,扩大电子学习社区,充分提供和利用网上资源;推进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利用数字工具推进导师教学和工作室教学;推进远程教育的发展,生产和利用先进的模拟和可视设施,创建共享网络材料,并加强网上学习指导。知识社会,提供远程教育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为衡量大学现代化能力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将决定大学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改革创新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改革的难度大、压力大,矛盾也比较多。教育改革创新必然是整体的、系统的构建。为了尽可能使创新的收益最大化,创新的风险最小化,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做到统筹谋划、系统设计、循序渐进。
1.兼顾公平和质量。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它的基本要求是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综观世界各国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轨迹,可以发现两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一是拓展教育公平的广度,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同时教育公平的重心逐步上移,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扩展。二是拓展教育公平的深度,由单纯的机会公平向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转化,关注点从受教育机会转向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各国改革趋势表明,教育公平不仅要从“量”的角度去考虑,而且还必须从“质”的方面去把握。当前,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有学上”的矛盾基本解决,而“上好学”,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和高质量的教育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关切点,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公共教育供给相对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保障基本的“有学上”的教育公平的同时,还必须将提高质量纳入新的教育公平体系,将教育质量涵盖并体现在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三种状态中,追求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并作为教育战略调整的方向和教育政策的关键点,以均衡的方式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和“扩大教育机会”的双重任务。
2.兼顾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教育改革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成功结合。一方面,坚持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指导和推动,既有利于集中精力处理好某一领域的事情,又可在这一过程中避免大范围矛盾的出现,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需要自下而上的实践和创造,地方和基层也充满了改革创新的活力,出现的原创性的改革创新举措,往往会成为宏观教育制度改革的生长点,表现出局部带动整体的改革推动。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整体演进过程,着眼于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突出矛盾,必须把整体部署和局部试点结合起来,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系统推进教育改革:一是重大标准、重要制度的改革和复杂、敏感、系统性强的改革,由国家层面进行统筹谋划,在做好整体设计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实施;二是对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由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在国家指导下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总结推广;三是鼓励各地各校结合自身实际,自行组织改革试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符合发展阶段和教育规律的全国性改革思路和推进策略,确保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和卓有成效。要将教育创新的立足点放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重视自下而上的变革过程,并将微观层面的学校教育创新的生成、扩散、采纳和制度化作为重点。
3.兼顾顶层设计和制度执行。创新是一个过程,有阶段之分,要全面设计,统筹规划。要在教育改革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和配套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立足当前与兼顾长远相结合,与国家总体改革趋势相符合,与其他领域改革相协调,综合改革与专项改革相结合,明确目标任务、改革措施、配套政策、保障条件、风险防范和实施评估。要突出重点,厘清系统创新中“次优”的先后顺序,抓住那些长期困扰教育科学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社会充满期待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进一步明确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加强顶层制度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落实制度是搞好工作的关键,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并且使制度在实践中得以创新和提升,从而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教育创新中,既要解决制度创新的问题,又要解决创新手段抓制度落实的问题;既要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又要加强教育行政执法和依法治教,建立督促检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确保教育创新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石中英. 30 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5).
2. 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 .项贤明 洪成文译.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M].巴黎:教科文组织出版,2005.
4.詹姆斯·杜德斯达.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