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新型农村建设的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农民利益保护;征地拆迁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2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成为一种城镇化过程中的新尝试,它的建设变村庄为社区,变传统农民为社区居民。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体受自身文化水平限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农民利益受损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问题也就亟待解决。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进程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也达到了52.6%。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这是世界最多人口的城镇化。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言:五年转移农村人口8463万人,城镇化率由45.9%提高到52.6%——中国城乡结构发生了历史性变化。①越来越多的传统农民变成了社区居民,而越来越多的村庄变成了社区。
二、农民利益保护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
这部分我将以两个步骤来论述,一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农民利益保护对于新型农村建设的重要性,以此逻辑来论证农民利益保护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性。
第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为以下四点
首先,其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促进生产要素城乡一体化配置,在空间上促进了生产要素城乡流动。其次,扩大了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根据对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调查结果看,进入新型农村社区的家庭在固定资产花费上的支出为15至20万元,涉及到几十个行业的产品。据测算,未来十年我国将有四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至少可产生10万亿元的国内消费需求,对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做出重要贡献。②再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更能体现新型城镇化之“新”。与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采取的是社区、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区配套建设的模式。进入社区的居民不仅可以在产业园区实现非农就业,还可以全面便捷地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最后,其体现了以人为本,改善农民生活。新型农村社区成员整体纳入城镇管理体系,不仅完成了农村居民到城镇居民身份的转变,还可以降低居民身份和职业身份转变的成本。
第二,农民利益保护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保护农民利益是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的前提条件。广大农民群体占我国多数基础,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稳定农民情绪,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二是保护农民利益更体现新型农村社区之“新”。新型农村社区有别于传统的行政村,是在农村营造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形态,让农民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实现社区化之后,农民又不远离土地,又能集中享受城市化的生活环境。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所以保护农民利益契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农民利益问题
1.强制性拆迁和征地,引起大量“失地农民”不满
在拆迁和征地过程中有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补偿标准不规范。一方面,地区之间补偿标准不平衡,城乡之间有天壤之别。另一方面,城郊征地拆迁补偿远高于国家规定的补偿标准,如淑蒲县粮食储备库征地拆迁补偿给农民每亩45000元,高于国家规定补偿标准近两倍。③第二,安置工作严重滞后。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安置补偿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等。从调查情况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安置工作缺乏统筹安排,造成一部分农民基本生活失去保障。其一,缺乏长效机制。有的地方政府一次性将有限的征地拆迁补偿款补给农民,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就业岗位。其二,缺乏规范的管理,一定程度上牺牲农民的某些利益,仅是象征性的给农民一些补偿。第三,行政权力滥用。特别在一些落后地区,自然资源等方面不具优势。从市场角度来看,没有大的商机,这些县市为改变这种情况,推出各种招商引资政策,强行要农民进行拆迁,停耕停种,农民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
2.传统农民面对竞争不具优势不能改善生活
传统农民一生从事农耕,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更没有一技之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失去土地后,失去了工作。而面对更多机会却因为自己没有竞争优势而望尘莫及,失去了生活最基本的保障,走入贫困。多数农民靠打散工苦力等方式来维持生活,大部分农民普遍认为经济来源没有以前稳定了。
3.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部分农民社会心态变化
农民社会心态变化有以下三点:第一,对未来缺乏安全感:土地对农民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农民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基本保障和投资资本,农民在失地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家庭财富。加之,现行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还有所欠缺,很多资源他们无法真正享受,从而导致大部分失地农民对生活缺乏安全感。④第二,享乐主义思想较为严重:由于征地补偿资金是一次性打到农民的账户上,从而使得原本不是很富裕的农民一夜暴富,大部分农民无计划地乱挥霍土地补偿资金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三,自我认同感不强:由于失地农民确实存在文化素质和技能低等因素的影响,在就业方面无法与其他群体竞争;而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文化背景、生产生活方式差异的存在,使失地农民在融入到城镇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摩擦,让失地农民对城市无所适从,自我认同感不强,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4.缺乏合适的利益表达渠道而更多出现
自90年代后,逐渐增多。是农民利益受损后表达错位的一种方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关于征地拆迁等问题出现的摩擦,传统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利益表达没有合适的渠道,所以只好用表达利益,给自己给新型农村建设过程都带来了巨大损失。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农民利益保护的应对策略
根据以上提出的问题,总结给出以下应对策略:
1.用法律法规构建制度化体系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保护农民利益最根本最核心的对策就是应当建立起以法律为基础的制度化体系化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让农民利益有法可依。保护机制构成有以下三点:
第一,逐步完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体系,就业服务、就业保护和就业保险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首先,地方政府应从征地所获得的收入中拨出专门的资金,用于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基金和就业基地建设基金。其次,做好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工作。政府应成立专门的失地农民就业指导小组,帮助失地农民联系工作,同时也要给予这种能吸纳众多失地农民就业的企业以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有针对性地发放政策型贷款,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第二,逐步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多渠道筹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可以从土地征收中的土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流转后的增值收益中拿出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同时也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慈善捐款;把这些款项交由专门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专款专用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中。其次,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采用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再次,建立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相应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使失地农民能够病有所医。
第三,完善土地征地和补偿机制。征地补偿方案应听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严格实行先安置后拆迁。征地补偿安置费用没有足额到位的,不准动工用地。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财产权和监督权。依法依规制定补偿标准,及时足额给予农民补偿。定期开展征地补偿安置专项治理,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一方面,严格界定土地的征收范围,坚决查处滥占耕地的行为,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使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都可以进入市场公平交易。通过城乡一体化土地交易市场的建立,使政府能够以税收形式获得利益,从而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以此既可以避免政府利用行政强制权力从土地征收中谋取巨额利益,也可以解决政府不依赖“土地财政”后地方财政不足的问题,同时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利益。
2.完善社区组织,提高社区服务能力
第一,构建并完善“以需求为导向”的特色化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积极开展便民服务和服务,结合本社区的需求情况,实施差异化和特色化的社区服务。
第二,实现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开发便利的新型农村社区市场服务。一方面社区经济组织要充分利用吸收外部经济因素,发展农村社区商贸服务业,也为失业或失地农民提供一定再就业和创业的机会;另一方面,社区组织牵头,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规模产业,鼓励农民参与进来。亦可开发新型农村旅游业带动发展等有自己特色的市场服务。
第三,吸引新型社区人才,完善社区服务。缺乏专业型管理人才和岗位的新型农村社区现状。一是开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专业毕业生进入社区行政和事业人员编制序列的绿色通道,参照大学生村官有关政策,给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专业岗位适当的倾斜;二是探索确保这些应有型人才流动的长效机制,创造事业平台、扩大就业机会;严格选聘程序、突出能力要求;规范考核机制、健全选拔程序。这样,既破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又实现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际需求的有效接轨,一举两得。
3.努力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形成政府指导和村民自治的合力
这一点需要政府和农民两方向的双向努力。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现有法律法规对提高农民素质的约束力度,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和完善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创新农民受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需要努力坚持学习,抓住新型农村建设契机完善自己提高技能改善自己生活,自觉参与和监督社区的建设,提高利益保护意识,依法表达利益,全面提升自己,知法懂法,用知识保护自己的利益。
注释:
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中国城市经济地摊网。
②数据来源:人民网。
③事例来源:《关于征地拆迁中损害农民利益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网友1JJ2161710博客。
④《中国失地农民的心态研究》,中国利川网,2013年10月。
参考文献:
[1]新型农村社区:城镇化的新尝试.中国报道,2013-3-9.
[2]曾现银.我国新型农村建设中农民利益保护问题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3]以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建筑新闻2012年11月
[4]失地农民的社会心态研究.中国利川网,2013,10.
[5]庄亮主.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性.环球网论坛.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
2009年《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社会发展新格局起着很好的政策指导作用。《意见》第22条特别指出“要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湖南省新邵县是一个农业大县,1993年开始试点推行农村养老保险政策,1994年在全县推广。经过15年的发展与探索,已初步建立一套比较规范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机制,如政策宣传、保费收缴、养老金支付、基金管理、个人信息管理等。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新邵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经了试点推广、快速发展阶段,后来逐步放缓,到现在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维持现状的阶段。鉴于新邵县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现阶段及时总结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新路子,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一、新邵县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
(一)参保人数趋向平稳
1993-1999年,新邵县新参保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参保人数27784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3%。投保对象大多是原乡镇企业职工、老民办教师、村干部等,投保范围覆盖全县15个乡镇,参保人数占农业人口的4.08%。2000年以后,因农保基金规模太小,保险基金支付的压力太大,该县未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参保人数绝对数趋向平稳。
(二)农保基金规模小,支付压力较大
农村养老保险于1993年在礼坪乡试点时,采取每人每月缴纳2元的征收方式,后考虑到农民无稳定收入,实行一次性缴纳100元或200元以上的征缴方式。1993-1999年,该县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热情高涨,缴费金额快速增长,6年共收缴保费450万元。2000年,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对农保的认识不足,农民的参保热情不高,该县暂停农村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农保基金只付不收,基金规模的增长仅仅依靠银行利率的提高而增长。截至2008年底,农保基金总额为752万元,而每年有1103人领取养老金,每年需发放养老金70万元,农保基金的支付压力比较大。
(三)农民的社会保险意识逐步增强,更加关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对60位农民的问卷调查显示,55%的农民愿意参加养老保险,其中28%更趋向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说明在致富奔小康过程中,农民已经开始考虑自己的养老问题。现行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对象主要是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的城镇户籍居民,未包括农业户籍人口。所以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盼望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养老保险,如果政策允许在城镇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保险之间做出选择,他们选择的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二、新邵县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非强制性规定
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是强制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实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参保方式上是以农民自愿参加和政府组织引导相结合,在缴费方式上以农民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而农民个人的缴费受到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农村集体经济好坏、领导保险意识强弱以及个人参保意识的强弱等因素的影响,推行起来困难很大。
(二)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参保意识不够强
城乡收入差别还相当大。该县统计部门2008年公布的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0.13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859.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95.8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68.56元。随着生活、教育、医疗成本的不断提高,优先解决生存、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问题已经成为大部分农民的现实问题。在对60名农民的调查走访过程中,因年收入偏低而不愿参加农保的比例占调查人数的85%。同时,相当部分的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参保的意识不强。据调查,能比较了解养老保险政策的人数只占总接受调查人数的15%,初步了解的占55%,基本不了解的占20%,完全不了解的占10%。当前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下,农村养老保险要想全面铺开还有很大的难度。
(三)农保支付标准低,严重影响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目前,该县已有1103名适龄老人开始领取农村养老金,根据投保人缴费的多少和缴费时间的长短,最高的每月领取90元,最低的每月仅领取1.8元。如此低的支付标准,严重影响农民参保续保的积极性。
(四)农村城镇化、城镇规模化也加速了农村参保人群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转变
农村城镇化,城市规模化,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该县县城总人口7.8万人。按照“十一五”总体规划,该县将坚持突出以县城建设为中心,推动酿溪镇、严塘镇、雀塘镇3镇联动发展,促进3镇经济一体化,拉动县城南连北展、西延东扩,打造规模新县城,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该县规划纲要指出,到2010年,全县城区面积扩大到12.4km2,县城人口达到12.4万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相当一部分农村人群将“农转非”,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也将会相应减少,由于户籍身份的变更以及就业环境的变化,他们可能更多地选择支付标准更高、更具强制性、更有保障性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要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的现化化。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立法保障
经济发达国家农保制度的建立大都遵循先立法后实施的原则。日本1959年颁布《国民养老金法》,1970年又出台《农民养老基金法》。而我国的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起步较晚,农保立法工作相对比较滞后。目前,各地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是在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实情制定的,各省市区的制度设计方案千差万别,地方色彩鲜明。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立法关系到农村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和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为了保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建议在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的同时,拟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则、主要内容、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支付标准、基金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
(二)厘定各级财政职责,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建设,组建全国统一的农村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机构,理顺各种关系,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3方共同负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改变目前政府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扶持方面不作为的现状。应厘定各级财政职责,建立持续科学有效的财政投入机制,建议中央财政无偿提供基础养老金,省级财政为特殊家庭如计划生育、烈军属户等建立农保年金,县市财政补贴个人账户。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资金支持。
(三)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人群的农村养老方式,不同区域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现状,来进行分类设计和分步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要与其他社会养老保障措施相配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能完全脱离家庭养老、土地保障和其他保障措施的实际情况,要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达到保障老年生活的目的。
(四)加强农保基金监管,拓宽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渠道
当前,该县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完全属于储蓄积累模式,基金规模的增长依靠银行利率的提高。随着人民银行存款利率持续低迷,严重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构,制定科学合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限制性投资政策,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健康持续发展。可以采取以政府担保,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资金管理与运营,确保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五)妥善解决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居民的流动性日益频繁,农民选择参加城镇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转换到新农保、返乡农民工参加新农保等势所难免。因此,新农保制度与其他社保政策之间必须可以相互接续转移,逐步由储蓄模式向统账结合模式转变,不断消除城乡差别和两种保险制度的不公平待遇,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终极目标。
总之,只有全社会高度认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性,上下一心,齐抓共管,真正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办成惠民爱民的“民心工程”,做到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事业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思霞,卢盛峰.从国际经验浅析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J].时代经贸,2007(17).
2、杨翠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于洪.外国养老保障制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风险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同时“三农”问题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已建立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虽然这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仍面临着各种制约因素,如政策支持力度、运作机制、风险防范能力、金融监管等,这些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模式
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没有建立起较为规范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系统,而且其贷款对象主要集中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并且无差异。因此,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很适用。但在实践中,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通过不断地探索,开发出了一些适用于农村贷款对象的风险管理模式。
1.发展农户联保贷款,构建联保小组内部监督机制,降低信用风险
农户联保贷款,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将有贷款需求且相互熟悉的农户组成联保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贷款,并且出现问题时,所有成员均会因为惩罚而受到损失。由于联保小组内部互相了解,通过互相监督、分担违约风险从而降低了信用风险。因此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广泛采用。
2.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内部管理控制,降低流动风险
村镇银行为了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其流动性,不仅积极开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存储资金的来源,同时还加强与人民银行和同业之间的联系。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处理流动性风险时,主要是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控制。此外,还有一些农村资金互助社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等措施来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出现流动性风险。
3.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降低操作风险
为了控制经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操作风险,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立了内部人员的相互监督机制,设置调查岗、审查岗、贷款跟踪检查岗,并规定每个岗位承担贷款的连带责任。同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也制定了奖惩制度,旨在调动信贷员的工作积极性,防止出现“道德风险”。此外,其股民大会有权罢免和重新选举理事会成员,大力发扬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建设的主体薄弱,农村金融市场的开发前景不容乐观。虽然当前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新农村金融机构的构建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的了农村金融市场前进的步伐。
1.服务对象较特殊,信用风险较高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量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他们既没有以往的信用记录,也没有完善的财务及产业发展系统可供评估,更没有相关的专业评估机构对其进行评估。因此,信用风险亦是其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差,一些贷款户的信用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逃、废、赖债等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信贷资金安全面临较大风险。
2.经营成本较高,盈利风险大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客户多数是农民,他们以传统的种养业为主,贷款较多,利润率低且风险较高。同时,农民居住具有偏、散、远的特点,导致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业务经营成本比较高,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然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微型化、分散化,在应对储户提现和其他日常运营等问题上,所需的高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相对较高,导致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无疑增加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风险。
3.监管压力加大,监管风险增高
当前,银行监管部门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采取“低门槛、严监管”的管理模式,适当降低金融机构和开展业务的市场准入条件,增加农村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覆盖面。同时,由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时间短、经营压力重,在人员素质和内控建设等各个方面还有待提高,贯彻监管政策和落实监管要求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导致逃避监管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监管工作带来一定的阻力。
三、防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的对策建议
由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着较多的风险问题,这对金融体制的完善存在较大的阻碍。因此,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切实做好相关工作,服务好“三农”,仍需深入建设。
1.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新型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设中,关于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要基于相关的扶持政策,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政府也应该在信贷方面,放宽担保方式,普遍农户的小额信贷和联合担保的信贷机制,为被动中的农民获取更多信贷的机会。这对于全面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具有良好的作用,也是打好群众基础的有效途径。
2.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信用风险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之一。因此,必须健全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尽快完善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级,以此来决定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授信额度。其次,推动建立全国农村统一的乡镇企业和农户信用代码、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担保、失信惩戒制度。再次,制定严格的贷款管理制度,可以要求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提供可靠的担保人,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最后,探索农村土地产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抵押和担保模式。
3.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担保体系和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加之新型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一些收入较低的低端客户,受经济状况限制,这类客户很难拥有传统的抵押担保品,使得机构开展业务时面临较高的信贷风险。因此,新型金融机构应该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在放贷过程中采用比其他机构更灵活的担保形式,赢得服务群体的同时降低自身经营风险。如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采用“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户”模式,通过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由农业企业作为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担保中介,金融机构向农户提供贷款以从事农业生产,而农业企业可以优先以协议价格收购农产品,最终农户利用作物销售收入偿还贷款。
参考文献
[1]简朝霞.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2(7):181.
[2]刘萍萍,唐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生成机理及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2,39(3):64-69.
[3]曹冀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06-06.
[4]王建英.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06-09.
作者简介: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 F552.3 文献标识码: A
一、新型农村社区概念
1、社区的提出
社区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首先在西方出现的一个概念 ,相对于城市社区来说,农村社区是有广阔地域,居民聚集程度不高,以村或镇为活动中心,以从事农业活动为主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状态。它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2、新型农村社区的概念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打破了原有的农户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政村,进行统一规划,按照统一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搬迁合并,统一建设新的居民住房和服务设施,统一规划和调整产业布局,组建成新的农民生产生活共同体(也称为“中心村”),形成农村新的居住模式、服务管理模式和产业格局。
二、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意义
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的过程。生产力的发展而促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从而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 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较为突出, 这也意味着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难度较大。随着经济
社会的发展变化, 农村社会建设相对滞后、公共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显著;农民在解决温饱、基本实现小康之后, 对居住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 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让他们共享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河南省各市都在全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勇于创新,
积极探索,亮点纷呈。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是可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二是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现代化转变,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有利于产业集聚。四是可以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
河南在国内首创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不是将各地风格各异的民居变成清一色的钢筋水泥,更不是“一刀切”推掉老房子。建设要注意保护传统历史风貌、传统古村落等特色古民居,并将特色传统民居的风格、传统的古典元素融入新社区设计。河南省各市采用试点引路、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率先启动试点社区建设,给予重点扶持,集中创建,因地制宜,培育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典型。总结而来有以几种成功的发展模式。这几种发展模式为其他农村地区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具有较强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1、服务完善型——机制完善、创新实践的典范
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农村社区。在社区内选择
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将各类公共设施向中心村集
中设置,形成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以内,出行时
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农村布局既满足了农村居民的耕作半径,又能让居民便捷的享用公共服务。政府并制定相关政策,调整现有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控制中心村以外的村庄建设,减少村庄数量,壮大村庄规模,推动农村向社区中心集聚。社区的集聚化发展,避免了投资分散性、重复性,起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也为节省土地、减少资源浪费打下基础。
2、企业参与型 —— 企业支撑、村企共赢的样板
企业支撑、村企共赢型是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建设模式。这种模式,需要积极动员有实力、有需求、有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参与,把解决企业发展、群众就业和企业用地需求结合起来。企业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社区腾出土地,支持企业发展,村企共赢,互惠互利。
在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农业改革试验区,赵河大桥飞架东西,让500米河滩变通途;绿地游园、文化广场的开辟,为赵河群众提供了一个愉悦身心的良好场所——高标准、高品位打造的万华锦社区一期工程已经竣工,160户赵河农民率先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该镇万华锦社区建设由政府主导社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本地企业积极参与。通过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一部分由方城县德源农综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果蔬加工基地和养殖基地,其余复耕为基本农田。万华锦社区是我们全面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初步探索。该模式适用于一些专业园区以及有大型企业的地区。
3、产业带动型。
以旅游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养殖板块为基础,规划建设核心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走“依托产业建社区,建好社区强经济”的良性发展之路。王屋愚公新社区依托“愚公移山”精神资源,在通往王屋山景区的沿线,发展“农家乐”,实现产业发展与社区建设齐头并进、互动双赢。如魏庄镇参木社区以参木产业聚集区为依托,将7个行政村整合为一个社区,节约土地2000亩,为企业入驻提供了用地保障,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4、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型,依托旧城改造,综合运用土地资本、地域空间及其他经济要素,靠市场机制推动拆迁、促进改造,探索形成了“统筹规划、功能配套,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因地制宜、成片推进”社区建设之路,有效整合了城市资源,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人居环境,推进了社区建设。濮阳市长垣县先后投资9亿元,建成了长城、兴文、文苑、友谊、黉学、龙山、亿隆等10个社区,拆除各类房屋7万平方米,拆迁安置600多户,完成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社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原来的10—15平方米提高到了25—40平方米。
5、回乡反哺型,
如佘家乡东黄找村在天津搞建筑企业的四位老板,从2009年9月份开始,无偿捐建了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在旧村基础上翻建新村,然后按成本价出售给群众,有力推动了社区建设步伐。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该县始终坚持尊重群众愿意,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居住习惯等因素,规划设计多种不同造价的户型供群众选择,鼓励条件较好或急需建房的群众先建、先购,不搞行政强迫,不搞“一刀切”和“一窝蜂”,确保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总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地有各地的特殊情况,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理清思路,创新思维,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建设模式。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途径
1、科学的规划布局,积极动员群众。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将全县所有行政村撤并整合成若干个新型农村社区,每个社区平均整合几个行政村。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前期,调动各村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外出参观考察,让广大干部群众亲眼目睹、亲身感受村庄改造整合的美好前景,逐步使大拆迁、大建设观念深入人心,使群众自觉成为村庄合并的组织者、倡导者、实施者。制定规划过程中,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反复讨论、征求意见,在村庄道路显要位置展示规划效果图,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知情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2、坚持因地制宜,分期建设
进行先行先试,建立示范样板。同时,遵循宜合则合、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宜建则建的原则,分期分批推进、远近结合,村庄规划要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3、采取多元投入,聚合资金。
在资金投入方面,应积极开拓创新,采取“整合上级资金,县级奖补资金,乡镇补贴资金,民企捐助资金,协调金融贷款”等多种渠道,力求打破资金瓶颈,助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定出相应的《农村建设用地专项整治奖补实施办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财政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在建设资金、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重点环节,为社区建设提供大力支持。
4、用足用活政策,助推社区建设。
用足用活国家政策,优化整合城乡土地、文教、卫生、社保、交通等各项资源,做到设施的高效利用和政策的衔接统一,消除城乡居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不平等待遇,重点向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倾斜,推进城乡公共资源整合。积极整合土地资源,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把土地“三项整治”指标与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使用相结合,积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即解决了社区用地缺乏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为城镇发展提供了用地指标,实现了多赢发展。
5、建立健全机制,政策驱动实施。
健全的机制和政策,是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实施的保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政策机制,以推进农村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制定相关制度,明确了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社区管理、拆迁复垦、政策兑现、体制创新、创业就业、督察考核等“八项”重点工作。在社区建设过程中,严格落实“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规划审批程序。
五、结语
新农村社区的规划是一个长期而任重的道路,非一朝一夕能促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的模式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建设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相适应。此外,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任何一种发展模式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向更高层次演进。因此,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选取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模式,切不可机械仿效,或者追求超越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 试行) [S]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04.
[2]崔伟华.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 ( 1) :58-60
[3]周晨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 过渡型社区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4]张颖举.中部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河南省为例.[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200-204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发展现状;四合社区;科技人才兴村
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的概况
卫辉市唐庄镇地处豫北平原,太行山东麓,东临卫辉市区,西接新乡市郊、京广铁路、107国道、翟阳省道穿境而过,交通极为便利。全镇区域面积逾70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共46 451口人,耕地面积58 300亩,其中平原、丘陵、山区面积各占1/3。该镇在全国乡镇党委书记的好榜样吴金印书记的带领下,按照“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的经济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吴书记审时度势,根据唐庄镇的实际又提出了“领导班子革命化、农村建设城市化、农村生产科技化、农村经营市场化、基层政权规范化”的“新五化”发展规划,把唐庄镇从一个穷乡僻壤变成一个富裕、文明的新城镇,唐庄镇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小城镇建设和村镇规划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被列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和河南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高新民营工业园区已有多家大型企业入驻并顺利运转,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万亩高产样板田时示范效应,积极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西山生态园配套建设逐步完善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绘就了一幅美丽新城镇的蓝图。
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现状
2.1.1 新农村建设现状专题调研阐述
该调研主要是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来进行。考虑到我们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所了解的知识内容还比较浅薄,对它们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适宜通过定性研究来揭示规律,发现问题,所以我们主要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来展开调查。具体步骤为:联系当地团委,了解基本情况;拟定访谈提纲,在调查地点做入户访谈及调查;到调查点居委会做深度访谈,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回校后,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1.2 调查点农户基本情况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占53%,初中及以上占47%,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凭的多为年龄在40岁以上的大人、初中及以上文凭的多为家庭在读学生;家庭人数:三口人占12%,四口人占67%,五口及以上(含老人)占21%;劳动力人口:一占30%、二占40%、三及以上占30%。
2.1.3 调查点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2.1.3.1 政策理解:30%的人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这一政策很了解,50%的人对政策了解一点、20%的人表示并不了解;至于了解政策的途径,有政府宣传和电视新闻媒体以及宣传画;
2.1.3.2 目前现状:家庭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30%子女的婚姻、10%子女的教育(义务教育)、10%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35%家庭日常开支、15%购房购车;90%的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5%的人表示比较满意、另外5%表示一般;100%的人认为村里选举民主;
2.1.3.3 关于新农村建设:当问到“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您尽义务是您会怎么做?”99%的人回答了无条件接受,说明调查点群众还是很支持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当问到“您最希望政府为农民做什么”的时候,调查点民众提出了“禁止向农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考上大学的农村孩子实行更多的减免学费和帮助政策、防止农业生产资料乱涨价、帮助建立村文化站、切实搞好农村的义务教育”的真挚建议。
2.2 唐庄镇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唐庄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准和要求相比较来看,还是有差距的。还有哪些因素制约它的发展呢?通过本队几天的走访调研,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制约:
2.2.1 工业发展势头良好,交通条件却不发达
作为一个典型的特色发展乡镇,农民收入只有30%来自农业,其余70%全由招商引资的工业带动。近年来,虽然各地加大了工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力度,但由于地处偏远,乡道县道内外的道路修整不完善,且公交车较少,不便于新农村的居民与外界的交流。道路交通却成了阻碍乡镇企业发展及农民生活的软肋。
2.2.2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总体来看,通过招商引资,唐庄镇的工业在逐步发展,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业基建投资占整体基建投资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与农业发展的需求已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
2.2.3..劳动力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大部分农民的思想意识已经突破,仍有小部分农民思想止步不前。具体表现: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常常有造假行骗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4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也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发展的进程。此外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仍处于滞后状态,发展速度普遍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