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就业反馈机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一、梳理政府数据,把握专业设置的数量与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上是具有一定的自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是在自身的办学定位基础上,结合师资力量等情况,综合考虑而形成。但是,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而言,就业对专业设置的反馈作用,是增强专业设置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可或缺的因素。2014年教育部通过官方微信平台,公布了2012年和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共有15个专业位列其中。而这一举措的出台,主要在于引导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等教育机构积极主动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和满足人才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是以人才需求为依据设置专业,在人力资源配置完全市场化的今天,高职院校既要看到内在的师资力量对于专业设置的影响,更要看到外在的市场需求对于专业设置的决定性作用。当前,教育部要求各个高校《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将相关报告归置到统一平台,方便社会、学校和公众查询。虽然这一由政府主导、高校完成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可能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但是,通过这类报告,高职院校至少可以在专业设置上获得两个方面的启示。首先,每一所职业院校都是以一个大的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职业院校中综合型院校较少,因此,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依托各个高校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在横向上比较同类院校之间的就业情况,了解对应专业的行业就业总量情况,能够为自身的专业设置与调控提供一个较为科学的依据。其次,每所院校的就业质量报告会细分到每一个专业的就业情况统计,高职院校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设置情况,由就业部门和专业教研室牵头,以单一的专业或者临近的专业就业情况为线索,梳理就业情况,从而梳理出单个专业就业的整体情况,进而决定这一专业是否需要调整与撤并。当然,高职院校在依托政府机构数据进行专业设置预判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专业人才需求的滞后性。所谓滞后性是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之间,因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变化,导致高校专业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出现阶段性过剩。前文提到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不少专业就因为滞后性问题,使得之前的“朝阳”人才需求,转变为之后的“夕阳”人才培养。要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应该在政府提供的数据基础上,尝试构建专业设置预测体系,吸收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就业中心人员,做好与自身专业设置相关的人才需求预测,并据此作为专业设置、调整、规划、合并的重要依据,将被动的专业设置工作转变为主动的专业调整,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化。
二、征集企业建议,调整教育的内容与方向
如果说依据政府数据信息把握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从宏观上把握并解决专业的“存废”问题,那么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征集企业建议,并据此调整专业的教学内容,则是在中观维度上改善教育效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按照《职业教育法》,“企业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是规定了企业应该为高职教育等职业教育提供实习场所,接纳职业教育教师和学生实习,承担企业人员职业教育费用,而对于企业如何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如何根据企业人力资源使用要求改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等,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社会分工来看,学校负责人才培养,企业负责人才使用,两者之间确实有着明确的不同。但是,职业教育作为专门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类型,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认为高职教学质量管理要“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而教育部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指出高职院校要“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因此,某种程度上,高职院校吸收企业单位对于就业人员的意见与建议,是一种提升办学内涵质量的必然需求。而在就业过程中征集企业意见、调整教学内容的关键,在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在使用高职人才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学生质量与用人要求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而这种差距对企业而言,越小的企业所需要付出的人力培养资本就越低,如果差距较大,企业的人力培养资本将较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虽然是主体,但是企业应该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从这一角度来讲,高职院校在就业过程中除开为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之外,还应该积极地取得企业的认同,征集企业的相关意见与建议,并能够通过某种机制传导到教育教学改革中。一般来讲,承担这一任务的是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这一机构中一部分人员是行业、企业中的业务经营者,一部分人员是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带头人和其他教师。而在征集企业建议的过程中,主要是要将企业的建议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指导教学内容的调整,强化实践教学工作。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在制定之前向企业征询意见与建议,按照企业的考虑强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本位,根据职业活动中的环境、内容、过程等改革人才的培养模式,真正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职业人。在教学内容的调整上,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企业的反馈,调整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于一些紧缺的教材配置与使用,高职院校可以在就业反馈中联合企业编写校本教材,从而解决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的不匹配问题。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是学生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不少企业单位提出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动手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高职院校应该联合企业单位改进实训设施,提高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三、重视学生意见,提升培养的效果与质量
高职院校的就业反馈机制建设,较为重视政府机构的就业信息数据,因为政府机构的就业率统计可能直接影响高校专业设置的增设与存废;也较为重视企业单位的就业信息反馈,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企业是高职院校“人才产品”的“客户”,与企业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就业的数量与质量。而在学生就业信息反馈方面,高职院校的直接动力机制不足,不能积极主动地接受、采纳学生的就业反馈意见。但是,从基于就业反馈机制提升高职办学水平而言,学生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经历了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又作为企业的员工直接感受到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变化,学生的就业反馈意见对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是更为直接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中应该建立更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不仅要统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单位、岗位对应情况、薪酬、地域区域、行业等基本信息,还要及时通过电话、实地调查等,了解毕业生在初次就业后的相关情况,如是否二次就业,是否提升了薪酬等等。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就其教学质量的问题,针对毕业生进行问卷式调研,集中听取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反馈意见。这些意见内容可能包括学校教学是否符合行业、企业要求,教学模式与企业实践的联系是否紧密,能力培养是否与需求岗位对应,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等等。特别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企业,他们感受到的企业能力要求较为明显,而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培养之间形成的差距,学生拥有话语权。这些意见与建议能够很好地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高职院校除了在毕业生就业之际对毕业生展开就业质量调查之外,还应该在毕业生适应一段岗位工作时间之后,再次走访毕业生,深入访谈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问题,因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沉淀的时间较长之后,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岗位的能力要求之间的认识,可能更为理性,也更为具有建设性。可以说在就业反馈机制的学生意见采纳中,高职院校能够较为明显地感受到专业办学的效果。当然,要使得这种反馈能够系统化、科学化,还需要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反馈的效果。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地域或者行业内的校友会的形式,强化学生反馈的组织性,从而将分散的学生反馈变为一种群体的反馈,以每年一次的频率,综合各方面的反馈意见与建议,既能够联络学生对母校的感情,更能够让学生为母校未来的发展贡献资源与力量。另一方面,高校要积极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提升反馈效果的科学性。高职院校要尝试构建网络化的毕业生反馈系统,并由专门的机构负责管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系统地征集毕业生特别是优秀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提高反馈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李凌.教育部公布就业率较低本科专业名单15个专业上榜[N].中国教育报,2014-10-15.
中国地方高校既肩负着培养地方基层专业人才的责任,也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任务。我国地方高校一直承担着使命,为全民素质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各地基层培养了大批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旨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指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目前人才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今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探讨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修订课程方案,切实地培养与提高学生实践的能力。
2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
地方高校人才目标是培养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以此为目标的高校被归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高校毕业的学生,多数在企业或事业单位居于执行层,从事执行工作或管理一个小型团队,因此要求既有动手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的管理和研究能力,总之是应用型的人才。吴国英将高校类型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重点做了清晰地表述。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需要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实践课程方案,经过实验、实习、实践,四年不断线地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执行、解决问题、协调能力。然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方案陈旧,即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实践教学。
3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
3.1课程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完成。目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追求社会价值为取向。通常情况下,课程价值取向也应随之转变,并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现实情形却差强人意,许多地方高校实践课程多年如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时,最为重要的课程方案未能同步跟上。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脱节,导致频繁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流于形式。首先实践课程门数绝对少。以实践性较强的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教学型大学的实验和实践性课程基本为6门,包括2门教育实践课程。研究型大学地理科学专业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一般在10门左右。仅课程数量而言教学型大学就明显少于研究型大学。其次学时、学分执行最低标准。仍以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为例,高等学校地理科学专业规范建议课程教学按16~18学时折算1学分,实践教学按32~36学时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按每周折算为1学分的方法折算。教学型大学执行的都是最低标准,而有条件的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相同学时折算的学分要低许多。再次专业特色不突出。教学型大学教师教育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基本是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平分秋色,导致既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无教师教育专业特色。
3.2模块化课程方案尚未建立
模块化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即模块)”。模块化课程更加地关注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的构造关系及其配置过程。每一模块生成的过程,就是对课程与课程、课程群与课程群之间逻辑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优化的过程。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显然需要经历细致地推敲、严密地论证,否则只能是全部知识的拼盘。地方高校模块化课程体系尚未建立。
4地方高校实践课程问题成因
4.1人才培养目标失准
近些年,高校数量增加、社会需求多样并伴有结构性就业失衡导致部分大学迷失了人才培养目标,走错了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迷失、学校定位欠佳最明显的是省属本科院校,它们处于高等教育中间层次,前有部属重点大学,后有新生本科院校,不能准确地把握高等教育动态与本校的办学情况,很容易被社会风潮带着走。人才培养目标失准,一般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超出了学校及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造成了虎头蛇尾的现象。人才培养目标虚高表现在:一是课程方案制订时就已经低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二是变相或不执行课程方案。
4.2课程方案指导意见的束缚
高校课程方案的结构与设计是经校级最高决策机构确定后再交由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最具实质性的内容就是给出课程方案统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表”,明确要求各专业培养方案在制订时遵照执行,实际上是对课程决策的指导和框限。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及指导意见的要求各专业在设计课程方案时,只能在专业课程安排上进行抉择。
4.3利益群体的阻碍
确立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依据针对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基本定位,中原工学院就优化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做了多方面的探究,主要可归纳为“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和“主要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国外相关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启发
我国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但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好的既有经验。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的培养方法:德国“应用技术型”大学一般学制三年,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学士学位证书,又可获得专业技能证书。德国的这类学校通常规模不大,开设的专业也不多,但各有特色。这类学校的学生既有从普通中学录取的,也有从中职学校录取的,有工作经验的人也同样享有入学资格。这类大学有将近一半的教师都是“双师型”的,学校在招聘教师时,除了有学历、学位方面的规定外,还要求教师具有某项专业技能的资格证书。他们的教师除了在校教书外,同时还是各大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这些来自企业最前线的教师们能够把工作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问题带入到学校的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二)国内建筑学院校经验的推广国内一些院校的建筑学专业正在积极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变,并取得了成果。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高校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向“应用技术型”方向转型,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真才实学,毕业后能有更好的工作。建筑学专业的相关学校也可以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的思路来实现学生更好地就业。这方面的代表是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黄淮学院,黄淮学院在办学过程中积极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并主动融入驻马店市的区域产业发展,其建筑学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毕业论文多数为设计作品。此外,学校还为学生搭建了实习实训、协同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等4个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在学生的应用技术型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探索的经验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肯定。
2.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与建筑设计行业相关的工作。近年来,由于许多院校竞相开设建筑学专业,再加上我国的建设市场逐渐平稳,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尽可能地拓宽就业面也是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一些院校的经验,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加强学生模型制作及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从而使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可以去模型制作公司工作,也可以到专业公司从事方案草图、建筑效果图与漫游动画制作的工作,通过对建筑学相关领域实践项目的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面的多元化。
3.专业教育应与执业注册建筑师制度相结合
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行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必须取得执业资格证,注册建筑师考试的相关要求也为建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优化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重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注册建筑师的基本训练,教学内容与注册建筑师的教育科目、内容对接,增加各工种的专业知识,注重技能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设计院”为代表的用人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建筑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进入建筑设计院和事务所等设计单位工作。一般的设计工作,通常包括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在如今高度商业化的设计行业,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大多都有明确的人员分工。而传统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侧重于学生方案设计能力的培养,忽视和削弱施工图及相关设计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适当加强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拓宽知识面,这是对设计单位专业人士的首要建议。其次,当前的设计工作中计算机已经成为建筑师非常重要的工具,建筑设计院或者事务所已经不再有“描图员”这一岗位,建筑师们也很少再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绘图设计了。未来计算机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随着新的建筑概念和设计方式的产生及转化,建筑业从业人员需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建筑学教育领域,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手绘基本功的同时,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是对建筑学专业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设计,构建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导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
(一)优化“建筑设计”课程的编排计划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长期以来,建筑设计课程形成了一整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体系。但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加强学生应试能力(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和快速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课程的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其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应紧紧围绕建筑设计主干课的知识点展开教学,形成不同的课程系列。
(二)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
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建筑学“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建筑师执业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建立创新的培养方案体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距离,可以在不降低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压缩理论课的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并以此为依据来合理、有效、适当地分配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具体的编排中,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从而体现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课中有理论指导,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三)拓宽知识面
增加新领域技能的培养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学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加学生施工图设计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设计院工作的需求,此外,还应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真正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三、结语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快速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新建本科院校要根据地方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确定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让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能够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但新建本科院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殖方面却存在目标不明晰的问题,教W单一,针对性不强。
2.专业课程体系不科学。调查中发现,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现行的教学计划一般是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来安排课程的,致使开设的课程不科学、重复严重,不能体现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单纯强调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这种封闭性师资培养体系带来课程结构体系的滞后,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欠缺。
3.考核内容和培养类型结构待完善。教育专业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环节是实践教学能力的训练。我国的教育课程中的理论课过多,而切合实际需要的实践机会和能力培养的课程太少,导致课程结构比例失调。为了使学生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高校应该将实践教学纳入教学考核内容中,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的需求,以适当分配普通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相关学院应将实践性教学的成绩和学生的学分挂钩。
二、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加强对地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玉林师范学院在今年5月初被确定为全区4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在此背景下,我校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就是学校的转型发展。将与企业工作任务相对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等内容和已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在企业中征求意见,从而使学校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2.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加“能力型”。我校根据新的教师教育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基本要求,融合行业、企业和地方行政部门的专业人才评价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从学校层面出台《教师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指导意见》,调整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资源,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将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列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将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纳入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3.改革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全体覆盖、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原则,我校加强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资助建设一批优质创新创业课程。为加快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推出了一批共享资源的慕课、公开课视频等在线开放性课程,并制订了课程学习认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鼓励学生选修校外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在教材建设中优先资助有行业企业人员参编的具有适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专业重点教材。
4.改革考核内容和教育专业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我校对考核内容和教育专业培养类型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探索灵活多样、开放式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项目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同时,我校将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探索建立校、企、地、国际等相互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重点支持1~2个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区建设,在教学改革项目中重点资助2~3个专业开展创新创业类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颜晓燕.加强内涵建设突显专业特色[J].赤峰学院学报,2010(1).
[2]邓银成,陈友华.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思考[J].孝感学院学报,2012(4):96-100.
[3]张勇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综合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1.宜春学院高安校区 江西 高安 330800;2.宜春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摘要:从岗位能力出发,采用倒推法制定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和工作流程:专业调查,培养模式,目标确定,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规格确定,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方案定稿。
关键词 :岗位能力;高职;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36-0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方式的总体设计,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在制定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要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本专业面向哪些企业和哪些行业?(2)岗位(岗位群)有哪些?岗位工作任务具体是什么?(3)工作任务要求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4)哪些职业能力是岗位群共需的能力?哪些是特定岗位独需的能力?(5)对应这些能力开设哪些课程?(6)这些课程的内容,具体的知识点是什么?具体的实训项目有什么?(7)传授这些知识,培养这些能力,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8)需要什么师资条件和实训条件?(9)专业建设(阶段)经费预算是多少?经费能否到位?(10)怎样评价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采用倒推法,即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出发,演绎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直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流程
专业建设小组确定 (1)学习动员。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专题会议,认识培养方案的重要性,明确工作任务,学习有关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文件精神,培训职教课程开发理论和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方法,强调培养方案制定应注意的问题。(2)组织分工。学校负责人担任组长,部署任务,协调工作,解决困难,领导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数控行业专家和系主任担任副组长,把握专业定位,指导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负责人担任秘书,负责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具体工作;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教学骨干作为组员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专业调查 (1)调研目的。调查数控技术专业所对应产业的发展趋势、人才结构与需求状况以及高职院校该专业教学现状,找准专业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2)调研内容。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特点设计专业调查表,通过走访数控企业、咨询数控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跟踪数控专业毕业生就业等调查方式,对江西等地区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情况,岗位设置,具体的工作任务,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性别要求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数控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分析见下页表1。(3)调查结果汇总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提炼,形成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方案制定调研报告。
培养模式确定 紧密联系数控企业,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保证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
培养目标确定 培养目标即就业层次,从专业人才服务的地域范围、行业领域、工作岗位、岗位的性质等方面定位。目标定位要考虑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层次和素质定位。一方面,要与中职有区别,不能当中专生培养;另一方面,要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相区别,不能当成本科生培养,更不能搞成本科的压缩。(2)根据职业定位。高职学生姓“职”,是职业型的人才,不是研究型的人才,可以培养其从事发明创造、技术革新、设计,但不要培养他们从事研究工作。(3)根据学校的情况定位。根据学校的现有条件和将来能建设的条件,不要定得太高,注重“双基”(基本技能、基本理论),企业需要的是“双基”,看重的是学生的能力。(4)根据特色定位。确定专业特色,根据要突出的特色确定计划。专业定位时,全体专业教师需认真反复研讨,分析本专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学校的师资、实训条件、专业发展规划等能培养什么职业能力,能不能达到培养目标。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1)分析目的。掌握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和知识。(2)分析要求。把本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任务领域,再对任务领域进行分析,获得每个任务领域的具体岗位工作任务,并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较为详细的描述。组织企业、行业专家对数控技术专业所涉及的任务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详见表2。
人才培养规格确定 人才培养规格主要包含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就是人才培养规格要确定的知识、能力、素质。根据专业调研和职业标准,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见下页表3。
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教学内容整合为目标。(1)基本素质与能力课设置。基本素质与能力课是培养高职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的课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必修课以思想政治课、基本能力课(英语、计算机、应用文、体育等)、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为主;选修课主要是为拓展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个性而开设的课程,可分为科技知识类、人文知识类、经济管理类、艺术修养类、国防知识类等。(2)职业素质与能力课设置遵循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有利于教学的原则。必修专业课程的主体部分按照工作任务分析结果进行设置。工作任务与专业课程并不要求一一对应,先将能单独成为一门课程的任务挑选出来,然后再将其他工作任务整合成若干课程。整合的要求是根据工作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相关性,并同时遵循相关性和同级性两个原则。专业必修课程应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强调“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专业选修课主要是为专业拓展、或专门化方向、或为企业订单而设置的课程,可以考虑设置模块课程,不是任选课,应是限选课,不应让学生随意盲目选择。通用技能课主要在第一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完成,专业技能课除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外主要在第二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完成,专业选修课和毕业设计主要设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每门课程不一定要开一学期,可集中一段时间上,以便集中安排实训教学,教师也可集中时间下企业实践和培训进修。
人才培养方案起草、修改、定稿 完成以上工作后,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起草培养方案。培养方案草稿完成后,组织数控行业专家和数控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论证和提出修改意见,并召开学校教学委员会会议进行专题研讨。根据意见和建议,对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经过若干次论证修改后再定稿。培养方案内容主要包含课程体系及教学进度表、课程结构说明表等。数控技术专业学年时间分配见表4,实践活动进程及时间分配见表5。
人才培养方案解读 培养方案定稿后专业负责人对专业教研室全体人员解读,重点讲解几个为什么:培养方案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开这门课?开这门课有什么作用?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这门课为什么只开这么多课时?这门课讲些什么?怎么教?
参考文献:
[1]王中林.高职激光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0(20):5-8.
[2]刘仕昌,李智鹏.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1(8):235-237.
[3]谢广山.职业领域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与方法[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