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计划

新农村建设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农村建设计划

新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1篇

一、总体工作要求:理顺枫木村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突出重点,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总结经验,注重宣传,体现科技支撑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务

1、深入枫木村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形成工作计划。(4月5日以前完成)

2、积极推进新村建设。年内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发挥共对周边村屯的带动辐射作用。重点是要加强与责任单位、帮扶单位、新村项目工程承包人的沟通联系,采取措施,强力推进新村建设,认真把关新村住户立面装饰工程,督促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及沼气室建设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务站的软硬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加到第三层,配备电视机、vcd、电脑、课桌椅等,实现“三电合一”(电视机、电脑、电话),把科技信息服务站建设成为枫木村培训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农村种养科技知识,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服务平台。

4、组织举办科技培训班。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站的作用,组织举办3期以上农民培训班。一期党员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培训班,两期种养适用技术培训班,要围绕枫木村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桑蚕产业、畜禽水产等产业的发展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众真正获得科技实惠。(12月底以前)

5、组织申报并实施《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科技示范》项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申报项目材料,项目立项申批后,要认真组织实施,推动枫木村资源产业的形成和科学发展。(4月30日以前完成项目申报材料)

6、策划包装枫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务站。室内各项规章制度要充实内容、重新策划、设计、上墙;制作枫木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图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务站挂醒目的牌匾。

7、策划建造宣传窗。策划建造一个长10米,高2.5米的宣传窗,主要用于宣传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以及枫木村社会主义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8、配合河池镇党委、枫木村委抓两委换届选举及其他工作。

9、做好总结汇报和宣传。认真做好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总结汇报工作,特别是总结好“1+1+1“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争取河池日报社和河池电视台有几篇报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局领导班子由韦乃伟副局长分管,具体由苏为民同志抓落实,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每月下村20天以上。

2、进一步争取枫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责任单位、帮扶单位的支持。

3、加强与自治区科技厅的沟通联系,着力推动“1+1+1“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开展。

新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现状;问题;建议;宁夏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331-02

农村信息化建设就是在农村实施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为依托,大力推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不断进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1-3]。近年来,宁夏地区紧紧抓住信息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特别是2007年以来,自治区将信息助农纳入每年民生计划和为民办实事内容,采取政府支持、公益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法,强化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利用、完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电话、电视、网络“三网融合”,使信息化技术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

1.1 信息资源建设

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将支撑信息发展的网络资源分为3类,即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其中,前两者是传统媒体的代表,后者为现代媒体的代表。两者综合起来构成现代农业信息传播的主要通道。目前,电信网和广电网已基本覆盖全区各个行政村。农村地区的电视普及率已达到93%以上,农村固定电话用户31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7%,全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27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22.25部,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以上。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率先在全国建设起“乡乡通宽带、村村都有信息站”的目标,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用仅仅1年以上的时间,建成了2 802个覆盖所有行政村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其中:75%的行政村通过光纤和天线宽带方式实现上网、25%的行政村采取“45M数据天线接入系统+新一代卫星天线接受系统”方式实现上网。

1.2 信息开发及资源库建设

为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和实施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部民族地区电子农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开发建立了10大类42个自治区级中心数据库,推广应用农村科技等各类服务系统和数据库98套,覆盖了全区优质粮食、枸杞、清真牛羊肉等20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在农业产业生产管理上开发并推广了27个信息服务系统,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系统16个(枸杞、酿酒葡萄、马铃薯、压砂瓜等)、农作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系统1个、养殖业管理决策系统5个(清真肉牛、肉羊养殖,屠宰场管理等)、动物疫病诊断系统1个、农产品质量监管系统2个(种植业、养殖业质量溯源)、数据采集系统2个(市场数据采集、奶牛数据采集)。

1.3 信息网络的构建

建立了宁夏农业信息网、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宁夏气象信息网、西部电子农务网和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等为核心的自治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各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协会信息网,主要提供政府宏观管理、监管业务、公共服务提供各个层面的信息支持。

宁夏农业信息网(http://)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主办,主要有农业新闻、政务公开、农业信息化、厅长信箱、法律法规、规划计划、农业科技、人事信息、新农村建设、农业标准、热点焦点、审批事项、农业产业化、农业论坛、视频在线、惠农政策、农业数据库、招商引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栏目。

宁夏农村综合信息网(http://)即宁夏“三农”呼叫中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唯一指定专业网站,设有培训公告、重要信息、专家视频、党员教育、广播讲座、专家文稿、短信平台、新村风貌、专家库、中心简讯、农业新技术、农业科普知识、“三农”咨询、气象服务、数字农家书屋等栏目。

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http://)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 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自治区指挥中心主办,主要包括12396动态、供求信息、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农业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转化、产品展厅、致富信息、市县科技110、农业专家数据库、农业企业数据库、农业成果数据库、宁夏优势特色产业信息管理系统、新农村、科技减灾、民生科技、实用技术等栏目。

2 信息化服务体系及队伍建设

通过研发和整合利用各类涉农信息服务平台,建立了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站、开通了宁夏12396农业科技“110”咨询服务热线电话和宁夏农业12396短信息服务平台,健全了宁夏农业科技“110”服务网络体系,建立了合作组织信息站点、龙头企业信息站点、科技特派员信息站点、园区基地信息站点、集镇信息站点、生态移民信息站点、农民网络技术学校等多种服务模式的信息服务站点逾600个,每个站点配备了电脑、投影仪等网络服务终端设备,建立了由 “三支一扶”大学生、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及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文化程度高、懂技术的人员担任信息科技特派员,并且每年开展农村信息员服务技术培训,增强信息员服务能力,确保了信息服务站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了信息服务工作。

服务体系顶层为西部电子农务网共享平台,二级为自治区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和农村产业协会信息网,三级为种养大户、生产基地和自然村的信息资源三级联动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广应用,为农村建设和基层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带动提高了全区农村信息服务水平,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 信息化应用现状

宁夏自治区科技厅依托农村信息化成果,推进科技园区智能化管理,建立了中卫市沙漠设施农业日光温室自动检测监控,贺兰县鱼塘远程监控,平罗县宁夏金福来肉羊养殖全程自动化管理,永宁县小任果业机械电动卷帘、水肥一体化灌溉、病虫害监测预报、高低温自动报警,同心圆枣节水灌溉、精准施肥、规范化栽培自动控制,灵武大泉林场红枣远程视频诊断和自动化控制等农业物联网典型示范区,使物联网在红枣、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园艺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推广应用,加速了当地高端、高效的精品现代农业发展。

4 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1 农民缺少信息化应用设备

宁夏自治区位于西部内陆不发达地区,也是老少边穷地区,宁夏北部素有“塞上江南”的赞誉,南部却是“贫瘠甲天下”的贫困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与汉族、发达与不发达的混合地区。中南部地区仍有35万以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文化素质和经济实力低下,他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来购买奢侈的电脑等农村信息服务设备和高额网费。加之,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一些具备购买和使用能力的农民不愿投资购买和使用信息化应用设备。这是制约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4]。

4.2 农民缺乏信息化应用技术

宁夏南部山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不强,尤其是绝大多数中老年人不仅缺乏网络应用基础能力,而且接触和学习电脑的机会少,电脑基本操作能力低,只能通过手机、电视、广播等获取相关信息,不具备依靠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

5 建议

5.1 降低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成本

针对宁夏农村农民收入低的现实情况,各级政府要协调通信运营企业逐步降低农村地区电话、移动电话和宽带等通讯费,让利农民,刺激农民的通信消费欲望,提升应用技能,以增加农户量和消费量,实现规模和效益效应。同时,设计简易好用的电脑或手机终端产品,方便农民使用,使农民都能享受到基本的信息服务[5]。

5.2 加强农村信息化宣传和技术培训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信息化意识,引导他们主动了解市场信息、信息技术,让他们尝到信息化的甜头[6-7]。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信息员和农民信息应用技术的培训,使农村信息员既掌握计算机技术,又懂得农业技术和信息服务技术,提高他们采集、分析、整理、信息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使大部分农民学会网上查询信息。

6 参考文献

[1] 陈良玉,陈爱峰.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5(7):67-71.

[2] 张少明,李习文,梁春阳.宁夏新农村信息化实践与理论探索[M].贺兰: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3] 惠芳.宁夏农业信息网构建及应用[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6.

[4] 田建文.宁夏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农村科技,2010(7):44-47.

[5] 余蕾,雷体南.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8):200-202.

新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3篇

一、阻碍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没有形成一套利于管理的机制,农业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致,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集中表现为:

首先,农村经济管理机制的建立,这是想要发展好和发展长久必须要重视的问题。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农村基本上都是小本经营、集体经济,这种经济模式已经落伍,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机制来管理经济发展。目前的农村里生活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和小孩子,年轻力壮的青年人纷纷走出去打工,农村的地里工作由老年人来做,仅仅只能依靠双手,不能接受新鲜的事物,更不可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更不能完成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究其原因还是农村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存在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人都跑到城市里打工,农村的大片农田撒手不管,有效的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浪费。另外,农村缺少强有力的企业做支撑,不能与农民之间建立一种信任感,达不到合作共赢的局面。受思维意识的局限性,企业不愿意让出更多的利给农民,农民看不到客观的收益,自然就不愿意与企业合作。这样很难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直接影响农村的发展。

其次,农村经济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没有建立起高效能的农产品销售机制,农村的产业结构不能达到优化。农村缺少经济专业管理人才的确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专业的人管理,经济很难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当农村大量的人才奔向城市,农村人才的流失越加严重。随着我国经济开始转型,农村经济也急需朝着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需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支撑,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含量。尽管国家也颁布了许多惠民的政策,但是资金的缺乏也使得政策难以有效的执行,有的地方还将筹建资金转投到其他方面,造成了农村经济转型的困难局面。另外,由于缺乏对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给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造成了制约,农产品销售机制的不健全使农村生产力得不到进步,农民的收入得不到提高。这是因为在农村,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之间达不到应有的默契,没有建立足够的联系,形成了条块状的分化,经济组织没有计划。而且,农民不能去及时的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最后,在巨大的竞争下,农民没有更高的远见,没有跟着发展而创新,而且农村的基础建设有些力不足,还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国家提倡和支持科学技术走进农村,我国拥有大规模的农产品产业,需要有科技和教育作支撑,可是发展农村经济以来,不是人才吸收不上来就是资金短缺,非常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们没有高科技的技术,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与当下市场经济脱轨,农业领域更需要科技的支持,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农产品的生产率。再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农村经济需要在土地上经营,有限的土地会形成制约的因素。而且在农村经济发展时期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有很多,但是资金有限不能一一满足,这样以来资金投入使用的效能就十分低下。

二、农村经济管理得到优化的策略

1.健全新农村建设的农业发展机制

农村经济涉及到的几个因素,其中包括土地的问题,还有就是经营模式的问题。土地的问题,主要是土地的流转制度的执行和创新。针对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情况看,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发展,农村里留下的都是劳动能力很弱的老人和孩子。那么,各级各类政府就要做好农村土地的流转登记工作,为创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做好基础工作。这个时候基层政府就要发挥基层的作用,对农村承包经营的档案科学合理的组建和管理,做好农村征地制度的开展工作,对农村用地转给城镇建设用地的流转做好规范性管理。

农村政府还要积极的引导农民接受和自愿的将土地承包权流转向市场,用这种方式来扶持农村当地的龙头企业,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样一来可以使收集闲散的投资资金,吸引高科技人才投身到农村经济建设中来。为了能够增强农民的销售能力,政府可以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请专业的老师来传授指导农民,让大家可以收获收益,走向致富路。

2.优化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结构

一方面,受到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农民还是比较重视农作物的生长管理,而忽略其他农副产品的经营管理,这种单一的生产结构不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提升,要加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是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让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这种靠农作物收成当作纯收入的方式难以实现目标。农村经济管理一定要审时度势,全面考量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农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争取通过发展优势资源和特色经济,打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局面,推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规模化走向,建立健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一定要重视农副产品这方面的经营开发,扩展农村经济的产业链条。若想提高农民的收入,仅靠单纯的农产品销售是不行的,农村经济也难以带动起来。因此,农村经济管理者要积极的开发农产品的深加工产品,建造农村产品储存仓,引进先进的保鲜技术和开拓多条运输渠道,研发农产品的包装技术,使生产的农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管理者还要重点培植有实力的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佼佼者,增强产业链上各个项目的活力。有了政府的扶植和重视,当地企业一定会备受鼓舞,进而积极的开发新项目,进行企业生产科技的升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就会得到优化,农村的经济实力会加强,并且逐渐形成强有实力的经济产品链条,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3.提高新农村建设的科学技术水平

面对当前农村基础设计建设不够完善的情况,农村经济管理者应当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才能快速的提高农村经济的生产效率。农村的基础建设都是围绕着土地展开的,比如农田的建设和改造,合理分配土地资源,让有限的土地得到挖掘利用,创造出无限的收益。还有对农村的建设,道路的修缮、农田防护的搭建、电力的疏通以及相应的输变电建设等等。做好这些工作可以为农村产业机械化生?a打好基础,有些地区农田的浇灌系统还需要完善,要逐步解决农村水利建设的问题,倡导节水节能的生产方式,制定针对遇到洪涝干旱灾害的应对预案,保障农村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新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4篇

以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核心,强基础、稳面积、推科技、提单产、促总产、育产业、优结构的思路,以实施农田地建设工程、良种推广工程、科技兴农工程、植保工程、产业培育加工工程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为重点,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稳定。

(二)目标、任务

——粮豆作物播种面积19.1万亩;

——粮食总产量3279万公斤,与上年持平

——推广杂交稻良种5.5万公斤,种植2.75万亩;

——推广杂交玉米良种8万公斤,种植3.2万亩;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

——中低产田地改造0.6万亩,高稳产农田地建设0.2万亩;

——米荞种植面积3.5万亩;

——蔬菜产量5900吨,增5%;

——渔业产量245吨,增2%;

(三)采取的措施

1、抓好以高稳产农田地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为此一

是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地,确保全县基本农田地面积保持在17万亩;二是在继续开展土地复垦开发的同时,引导农民广施农家肥,改良土壤;三是要继续推进高稳产农田地建设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四是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吃上“营养餐”;五是要加大五小水利建设进度,努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和高效农业。

2、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提高“两杂”良种覆盖率,以单产促总产。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总量。2009年粮豆生产面积稳定在19.1万亩左右,总产3279万公斤,其中:稻谷播种面积9.1万亩,玉米5.69万亩,米荞3.5万亩;二是抓好两杂良种“上山下田”力度,20*年,计划在全县推广种植“两杂”面积5.95万亩,其中杂交稻推广种植2.75万亩(水稻2.55万亩、旱稻0.2万亩),实现产量9*.5万公斤;杂交玉米3.2万亩,实现产量704万公斤。

3、加快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重点扶持”的原则,全面推进橡胶、茶叶、蚕桑、米荞、甘蔗、蔬菜等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建设,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进大作物生产朝着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4、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狠抓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建设。一是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县农业环境监控工作,对水、土壤、农产品进行定期检测,加强农业废弃物的管理,对重点污染源进行专项整治。二是大力推广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三是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推动品牌建设。要以“佤山牌”米荞等重点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产业竞争力。

5、抓好农民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是要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抓住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机遇,适应劳务市场结构性需求变化,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的专业技能培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二是抓好新型农民的科技培训。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提高农民素质意味着开发农民增收潜力。2009年,要积极引进、认真组装一批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并通过广泛宣传与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1-2项致富增收技术;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优质高效规范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综合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四是以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为契机,建立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主要措施,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新机制。

6、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按照“抓龙头、带基地、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组织标准化生产,努力打造好龙头企业的“原料车间”;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实现“双赢”;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引导龙头企业向高精深方向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步入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7、强化重大病虫草鼠防治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植保条例》,进一步加强植保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研究新的病虫害发生治理对策,加大重大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力度,将种植抗病虫良种、保护利用天敌和改进耕作制度等自然控制措施与搞好预测预报、采用科学防治指标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人为防治措施有机结合,做到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向网络化、无害化、公益化转变,从而有效控制病虫草鼠害的发生。同时,要研究污染和残留的控制对策,实施农药减量计划,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尤其是减少高毒化学农药用量,节约防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生态。

8、加大体制改革力度,全面激活农村发展活力。一是严格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以点带面推进全县土地合理、有序的流转;二是引导扶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全面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建设;三是严格按照上级精神,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制止新债,化解旧债。

新农村建设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居住建筑设计;建筑统计

数据表明我国房屋总建筑面积较大,农村房屋建筑面积达到总建筑面积的60%以上,我国农村房屋建设未进行科学规划以及整体管理,大多数房屋按照传统观念设计,因此在房屋构造、样式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并未发现房屋在空间结构、生活起居便利性、房屋使用期限、房屋建筑设计、节能环保等方面发现较为明显的问题。

1建筑样式以及功能性

大多数农村民居在建筑过程中并未对装修方面客观对待。很多农民朋友尚未进行过建筑装修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建房时通常采取模仿其他城市中已有建筑,而城市中建筑大多体现出了时尚性,城市店铺通常采用大玻璃门,大玻璃窗的方式,然而农民在居住建筑中照搬这种方式,体现出与农村民居不匹配的功能,这种形式与农村民居不协调;一些城市中已经落实的建筑样式在农村中依然使用,例如,现如今城市中已经不使用外墙瓷砖的方式,然而农村依然在建筑中使用此种方式,一些乡村政府要求村镇规划建筑设计必须采取外墙瓷砖方式,然而这种样式已经落后,并且造成了建筑成本的提升,一些农村居住建筑采取仿古装饰,在屋顶添加类似庙宇屋顶的装饰物,导致建筑物整体有失美感。传统的建筑经验影响了人们在进行农村建筑时忽略了主观个性意见,并且也忽视了自身审美意识以及专业性建筑设计因素。人们面临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开始追求各种时尚、靓丽的外形,对于居住建设的功能性并未重视,在建筑设计时一味强调宽敞、明亮的效果,而实用性往往难以达到,房屋建设仅仅体现出城镇化的统一标准,尚未进行个性化建设。一些人在进行农村房屋建筑设计时将城市环境布局特点考虑在内,并未针对农村环境布局进行规划,或者将城市建筑直接复制到农村来,在农村环境下这种建筑设计并不适用。一些农民朋友注重空间结构的扩大,而将其他实用较强的空间白白浪费,例如在进行楼梯设计时,楼梯结构设计的不符合规范,导致楼梯空间较窄,上楼下楼较为陡峭,小孩以及老人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危险。所以建筑方案的确定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农村建筑应体现出个性化,例如适宜存放农机具的宽敞庭院。农村住宅建设中不断推广沼气池的使用,农村住宅平面设计时应将沼气池连接厨房、猪圈、厕所,这种方式能够有利于管线设计和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农村住宅建设应体现出与实际生活需要的匹配性,在达到生活的便利性基础上再追求外观形象的设计。

2建筑使用期限的持久性

经过对农村居民建筑的调研发现,农村居民建筑在建造地基时通常结合泥瓦匠自身经验,此种房屋建筑不符合规范,并且有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依靠经验建造地基通常会导致地基不牢固,不能够承受整体房屋建设,房屋居住寿命将减少,与此同时建造过程未进行科学性的抗震设计,使建筑不具有抗震功能。结构设计体现出了较多突出问题,梁的跨度通常较大,而梁的截面较小。楼板配筋方面,误以为主要钢筋将发挥较大作用,而构造配筋受到忽视。农民对房屋建设大多追求功能性而忽视了安全性,使用期限较短。面临人们收入的增加以及相应物质水平的提升,农民在平房上面继续建设多层小楼,此种建筑方式会大大降低房屋的使用寿命。

3建筑外观方面

大多数农村居民在进行房屋建设以及装修方面,不采取理性的规划,通常是按照城市中的建设和装修方式,将城市中建筑采用的大玻璃窗安置在农村居住建筑上,在日常使用中为生活制造很多不便,而大玻璃窗的造价较高,从而提升了房屋建设成本,一些农村居民看到外墙粘贴马赛克很时尚,于是将其照搬到农村房屋中,但是马赛克墙砖成本较高,伴随时间的推移马赛克容易出现脱落,为外墙墙体带来不美观的外观体验。一些农村居民将房顶修建成类似古建筑形状,还有的居民为房顶添加庙宇装饰,此种房屋外观与居住环境整体不协调。

4建筑浪费资源现象

我国占地面积较广,资源辽阔,但是伴随着我国人口较多的特点,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占有的资源很有限,而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性质,尤其是土地不可再生,面临我国当前人口数量较多的状态,人均占地面积非常少,因此房屋建筑时在注重房屋格局设计的同时应考虑到土地资源的节约使用,尽量在最小的土地面积上设计出适合居住的房屋。农村建筑不应照搬城市建筑,应根据农村环境特点采用地方材料,施工技术应采取简单、便捷的方式,不提倡进行繁琐的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面对完善的功能性、科学的布局以及结构方面的安全,应要求功能空间采光良好并保持通风。应节约建筑材料的使用,节省能源占用,逐步将房屋建设造价压至最低水平。为农村建设出具有乡土文化气息的农村住宅。

(1)节能意识缺失。很多农民朋友一直以来头脑中传统思想较为严重,认为我国资源丰富,可以供人们无限制的使用下去,然而他们并未关注我国国情以及当前全世界的能源问题,因此在农村建筑过程中并未考虑节能方面;

(2)缺乏相应节能技术。农民朋友们缺少专业的节能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农民朋友不知该选择何种方式达到节能效果。例如,平房建筑体系一般高于城市多层建筑,然而在相同保温条件下,平房建筑耗费能源高于城市多层建筑,至少高出10%到30%左右,同时围护结构略显单薄,外墙相当部分显示出240mm厚砖墙,屋顶不采用保温隔热措施;一些农民朋友仅仅要求宽敞、光线足,将门窗均采用大玻璃设计,窗强面积对比一般超过0.5,导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很多农民朋友在建筑材料上选择廉价的门窗,结果造成农村居住建筑保温隔热效果较差。

5针对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凸显矛盾的应对措施

上文提到,我国农村建筑规模占据我国整体建筑规模较大面积,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整体面貌,更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部分,所以,各级政府、有关专家都应重视农村居住建设事业。

(1)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工作应进行整体规划,在农村小康系统工程中逐步渗透农村居住建筑建设工作,施行统一管理,为农村居住建筑呈现出可持续发展性、科学性;

(2)各级政府应努力提升农民的建筑知识,可以开展科普讲座或者技术人员下基层为农民讲解建筑常识,重点在于房屋抗震结构、抗震原理、房屋结构知识、房屋装修、建筑节能等方面,引导农民积极的科学建房,使其达到安全、适用、美观、环保的效果,体验小康住宅,为小康社会的实现带来基本房屋保障。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