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药行业发展历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药行业发展历程

医药行业发展历程范文第1篇

近几年,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包括药品降价令、打击药品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实行强制认证等,几乎涵盖了药品生产、流通各个环节。历次政策调整都对医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变革中经受冲击、在动荡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即是对当前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由于受国家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影响,北京医药产业增长缓慢,工业产值增速由2002年的21%、2003年的33%,跌至2005年仅有的3%,医药工业实现利润一度出现负增长。2007年,北京医药行业出现回暖,但困扰多年的深层次矛盾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目前,北京医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包括: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低水平同质化竞争过度;自主品牌太少,产业竞争能力堪忧;上下游产业环境两头挤压医药企业的利润空间,产业发展环境恶化;新药上市慢、自给率较低,与快速发展的医药需求严重不符等。

北京医药产业陷入政策性困境

北京医药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上游生产要素持续涨价导致医药生产成本相应较高,影响了医药行业发展外,更主要的是医药行业的发展陷入了政策性困境。换句话说,当前影响医药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产业定位始终不明确,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历次医改中“只重医不重药”,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与运行中忽视了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尤其是不尊重医药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先后出台了一些不利于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使医改失去了最根本的物质保障基础,造成前几轮医改基本上不成功,并直接导致医药产业发展环境逐渐恶化。

医药产业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尤其像我国这样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大国,医药产业应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要不相适应,这与国家对医药产业的定位始终不明确有直接关系。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政府始终没有明确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未能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相反,在设计历次医改方案或推出相关政策时,存在“重医不重药”的现象,医药产业始终游离于医改体系之外,医药企业利益被忽视。医药企业不仅没有从改革中获益,反而承担了一部分改革成本,使医药行业利益受损。在经历了一次次改革、调整之后,医药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医疗与医药市场出现许多不规范行为,公众的用药安全也面临许多威胁。

医疗服务领域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常常被简单的归结为药价虚高、带金营销、医生回扣等表面因素,其实深层原因,还是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偏低。目前,我国政府对医药健康投入仅占政府公共支出的17%,而发达国家普遍达到40%以上。投入不足,导致医疗机构被迫走向市场。这种医疗体制与完全市场化的医药产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协调,而医疗机构在医药流通市场占有绝对的强势垄断地位,为保证缺血的肌体能够运转,医疗机构只能向医药企业抽取血液,必然导致“以药养医”机制的形成。而政府对医药生产和流通又缺乏有效监管,造成医药市场同质、低效竞争,由多家生产同一药品的企业竞争有限的医院市场,必然导致带金营销、医生回扣等现象的产生。政府与市场“双重失灵”,直接导致医疗服务领域出现“看病难”、“看病贵”。

目前,涉及医药产业管理职能的部门有十余个,行业管理、药品目录、药品定价、招标采购、安全监管、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等职能分散于各个部门,如药品定价权力在发改委,新药审批权力在药监局等。多头管理、政出多门,容易导致医药产业政策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连贯性。有些政策甚至相互矛盾,有些根本就不利于行业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医药企业的生存。如近年实行的药品降价、招标采购等政策,目的是想降低药品价格,解决“看病贵”问题。但是,因为号脉失准,这些政策并非对症下药的良方。“看病贵”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药价高,而是由于医生垄断处方权、“以药养医”机制、政府对医疗机构“供血不足”等,导致对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等逐利行为正向激励的结果,是一系列不合理、不配套、不协调的政策共同作用结出的恶果。

又如医保政策与医药创新激励政策的矛盾――医药创新风险极大,在美国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也只有1/10。在中国,新药研制成功并不意味着很快就能上市。因为新药很难进医保目录,进不了目录就很难有市场规模。即便进了医保目录也未必能收回投入,因为新药的保护期短,只有5年时间,成本尚未收回,就可能被别的企业以较低代价生产出的仿制药所替代。

同时,我国药品定价政策中“原研药”与“首仿药”存在不合理价差问题。国际上没有“原研药”的概念,只有专利药和通用名药之分。专利药保护期一过,就被称为通用名药,在市场上与其他仿制药一视同仁,不再有什么特权和优惠政策。而我国将这类药物定名为“原研药”,规定其享有行政保护、新药保护、特殊定价优惠等待遇,在药品招标采购中也享有特殊政策。即使该企业拥有的专利保护已经过期,甚至有的并未在中国申请专利,也享有政策优惠。按规定,原研药与仿制药可以有合法的价格差距,其中针剂上的价差率不超过35%,在其他剂型上不超过30%。而实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的药品定价远远突破了国家规定的价差率。最典型的就是德国拜尔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其专利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过期,但在中国仍享受着一系列的特殊待遇。一片拜阿司匹林的定价,是相同疗效国产肠溶阿司匹林的15倍,而医疗服务领域由于利益驱动更愿意开价高的“原研药”。目前,我国原研药市场份额已从1997年的12%上升到目前的25%以上,特别是大医院,外资“原研药”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显然不利于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近几年出台的医药政策和改革措施大都没有涉及到我国医药产业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关系,没有触动处于强势垄断地位的医疗机构的利益,加上政策不够系统、连贯,政策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医药生产企业利益受到损害,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患者利益也同样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医药产业需主动应对新一轮医改

目前,新医改方案虽未正式出台,但方向基本明确。中央明确提出:“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毫无疑问,新医改不仅关系到医疗服务业,也关系到医药产业能否健康发展,这将对现有的医药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变化,并将决定医药产业的未来走向。

当前北京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产业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已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结果是在历次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医药产业没有主张权益的话语权,只能处于自我消化、自我调节、被动接受的境地。医药产业话语权的严重缺失,其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从政府层面看,政府对医药产业的定位始终不明确,结果在历次医改中始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反而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甚至违背了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人为造成医药产业目前的发展困境。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内部缺乏自主创新动力,产业竞争力不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突出,没有足够的实力争取在决策中的话语权。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药创新激励政策缺乏,医药流通体制不顺。医药产业要彻底摆脱当前被动局面,必须彻底转变思路,变被动为主动。根本出路在于抓住当前医改机遇,以创新促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强医药行业在政策博弈中的地位。

多年的改革探索表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政府在医改中的作用。政府要解决医疗服务领域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责,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而由政府直接包办整个医疗卫生,或政府干脆抽身退出的做法,显然都是不合理的。当前医疗领域出现的种种困惑,就是政府与市场双向不到位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政府主导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单纯增加政府投入并不能解决医疗卫生事业所有的问题,但是增加政府投入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和条件。政府增加投入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问题,从而实现医与药和谐发展、同生共荣,确保医改的顺利进行。

药品是治疗疾病、维护百姓生命健康的必需品,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在设计医疗卫生制度时,不能忽视药品的特殊属性,更不能忽视医药产业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不仅能满足用药需求,也能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医药产业作为医疗卫生制度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全民生命健康的物质保障,是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实现医疗服务公平可及性的重要保证,是决定医改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必须同时兼顾医与药的和谐发展,同时,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尊重医药产业作为竞争性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遵循医药产业特有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关政策,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和实施新的医改方案。

要增强医药产业应对新一轮医改的能力,需要建立具有北京特色的医药创新激励机制,加大对创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加速提升产业竞争力。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建立专利补偿机制,调动医药企业创新积极性;实施首仿药保护措施,对首仿药给予有期限的价格优惠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率先仿制国外专利到期药;逐步完善药监部门新药报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用好用足地方对医保目录的调剂权,适当向地方品牌企业、创新药予以倾斜,并为创新药尽快进入医保目录开通“绿色通道”;建立“北京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基金”,筛选有潜力的创新型企业重点扶持,寻求重点突破;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医药产业园区,提升北京医药产业集群度;加强环渤海经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通过建立高效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增强区域医药产业竞争优势。

医药行业发展历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应用型高质量 制药人才 课程外拓展训练体系

医药工业作为21世纪的战略性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创新能力强、新信息传播快的特殊产业。其发展速度和增长质量与医药工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培养出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宽阔的知识领域,并且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质量制药人才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对药学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能保证学生在课程体系内学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使其拓宽知识领域,及时跟踪药学前沿的发展。所以,在课程体系外专门为学生提供拓展训练课程势在必行。

一、研究背景

回顾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历程,以重理论基础知识、重课堂教学培养为目标,为我国甚至全球的医药行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药学人才。传统教学目标宗旨在以课堂教育,提供给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应用[1],无法满足现代医药工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学生想要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需求。因此,为了实现应用型高端制药人才的培养目标,提高我国医药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出满足21世纪医药工业需要的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药学专业人才。

近年来,国内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在探究如何顺应当前形势进行课堂理论教学改革[2]-[3],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渗透、融合;重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堂教学手段等目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改革后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以利用教材为基础的。教材中选用的原理及案例虽然都具有代表性,但是由于医药行业飞速发展,有些案例因不再适用于现代化生产被企业淘汰,而那些已经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反应和新方法却都不能及时在教材中体现,导致学生在课本上所学与实际应用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们课题组拟在保障基本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课程外拓展训练体系,与学科发展前沿领域相接轨,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调研、新闻媒体跟踪,授课老师通定等不同途径建立课程外拓展训练体系。

二、以创新理念建立课程外拓展训练体系

建立课程外拓展训练体系,首先需要教师对学术发展前沿有整体把握,为学生提供药学前沿发展的相关课题。课题组相关教师在项目开展期间,选择设立与《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活性分子合成策略》三门课程内容相关的课题20个左右,就专业有关的合成方法学、绿色制药、原子经济性制备路线的选择、致幻剂与致幻剂滥用、与危害、重大疾病治疗药的治疗机制与药物研究进展、抗生素滥用与细菌耐药等热点、艾滋病与艾滋病治疗药、药界难题等,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3-5人组成兴趣小组进行系统调研、阅读原著与研究论文,综述形成自己观点与报告,择优选择质量较高的报告,进行会议讨论、与其他学生交流。例如:①禽流感、禽流感治疗药及其研究进展;②致幻剂沿革与结构特征――如何避免自己中招、冰毒等类药物;③糖尿病与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④麻醉性镇痛药――滥用与对应策略;⑤艾滋病传播与防治对策;⑥Kagan不对称氧化及拉唑类抗溃疡药的不对称合成等。

其次,为了培养学生自主查阅文献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兴趣,课题组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追踪社会热点问题,并展开研究。例如:针对2014年在西非大规模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进行研究,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进行研究等。

同时,课题组教师组织本科生利用暑假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大赛》,从参赛报名到题目设计均由学生兴趣小组独立完成。在整个题目设计和完成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又培养了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

建立课程外拓展训练体系,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其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既懂得药物化学、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懂得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使其更好地满足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课堂教学与课外展开相结合,系统培养高端应用型制药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华,梁政勇,胡国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制药工程技术人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1(2):42-43.

[2]可钰,张秋荣,单丽红.深化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药学人才[J].决策探索月刊,2010(18):50.

[3]张大方,贡济宇,于澎,等.对高等药学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16-117.

医药行业发展历程范文第3篇

高利润是吸引国内药企进入化妆品领域的最重要因素,从医药线到日化线再到专业线,巨大的渠道差异与药店、医院有着天渊之别。传统日化线拥有成熟的市场资源和营销模式,专业线拥有完善的产品教育和服务模式,而这些恰恰是许多药企的短板。如何另辟蹊径、剑走偏锋?康乃馨药业亮出的张“新馨”派司,给了我们温和的思考。

药妆利润成药企眼中的“唐僧肉”

美容产品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且利润比药品不止高一倍,对于拥有专业的技术设备和强大资金实力的药企来说,有很大诱惑力。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170多家制药企业涉足药妆市场。

1998年7月,法国薇姿VICHY进入中国,同时将药房专销护肤品的概念带入中国。薇姿在药房设立专柜,配备专业护肤药剂师,以其丰富全面的知识、严肃认真的态度,为各类消费者提供服务。2001年,薇姿在各地设立旗舰店,配备了专用皮肤测试仪器,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皮肤咨询,逐渐成为目前中国药妆市场的标杆企业。

随后,理肤泉、雅漾、联合利华、美国强生等外资品牌相继进入和垄断中国药妆市场。

历史上,在药妆市场取得突破的本土品牌,有最早在全国获得单只销售额过亿元的泽平粉刺净、被上海家化收购的可采以及珠海姗拉娜品牌。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总额达1200亿元,其中药妆市场总额达480亿元。这让更多的药企投身药妆行业,分食蛋糕。

2010年,马应龙药业集团的八宝眼霜的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在尝到甜头之后,马应龙计划扩展药妆产品种类,陆续推出八宝眼贴膜、爽肤水、润肤露等药妆新品。除了马应龙,片仔癀、同仁堂、佰草集、相宜本草、艾丽碧丝、春娟黄芪、敬修堂也均拥有自己的药妆品牌。

片仔癀发展特色药妆品牌,化妆品业务同韩国企业展开了原料及工艺方面的合作,并引入了专业的营销团队,力图使中药化妆品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先后开发的护肤、洁肤、去痘、美白和洗发护发等系列产品,已经行销全国各地的商场、药房及旅游胜地、涉外场所,并出口日、韩、英、法、美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

同仁堂化妆品主打中国传统中草药概念,包括美白、补水、抗皱、去痘等系列,销售渠道逐渐从药店转向商场和超市。

昆明圣火药业集团推出化妆品“十二味”系列中药护肤品。昆明滇虹药业推出“WINONA薇诺娜”药妆,产品分为舒敏、清痘、紧致、祛红等七大系列进行处方式销售,也使得薇诺娜成为国内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药妆”品牌。

广药集团敬修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涵盖了面膜、霜膏、精油、药包等种类的化妆品,目前产品已铺货到化妆品专卖店、屈臣氏及各类连锁药店。甚至,王老吉药业也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款外用治疗痤疮的产品去痘凝胶。

利润下的新考验

药企虽然在制药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可是在进入化妆品领域后,真正成功的却不多。内部自身的原因、外资品牌的围追堵截以及大环境的不成熟等,都成为中国药企进军化妆品市场的瓶颈。

药企传统销售渠道局限于医院和药房,这与在商场和专卖店购买化妆品的中国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不符。营销手段和市场维护也是药企的软肋,大多药企在进入化妆品领域后,销售团队仍然沿用原先的售药团队,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造成渠道拓展不开。从药品到日化线再到专业线,巨大的渠道差异与药店、医院有着天渊之别。传统日化拥有成熟的市场资源和营销模式,专业线拥有完善的产品教育和服务模式,而这些恰恰是许多药企的短板。

在“新医改”和“新版GHP”环境下,药企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无例外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多数企业的发展战略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在进军保健品、饮料等领域之后,药企近年来又在药妆、日化、奶粉等市场发力,并在2010年显示出越来越旺的燃烧势头。面对跨国巨头强生、曼秀雷敦、云南白药、滇虹药业、马应龙、同仁堂、片仔癀、三精、修正药业等纷纷掘金,对于广润集团来说,同样面临着无法回避的选择。

广润集团:3.5亿也不卖康乃馨

广润集团目前拥有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的4家全资子公司,员工近干人,年销售额逾20亿,在医药行业已初具规模。在广润集团拥有的众多品牌中,康乃馨当之无愧地排在前列。康乃馨作为医药品牌,最早在1998年正式启用,其后的几年内发展得极其迅速。2003年,康乃馨抗宫炎片作为一个单品,销售便突破了亿元大关,2004年入选“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005年被誉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2009年被连续评为“中国药品品牌榜上榜品牌”。康乃馨更是于2008年开始连续3年蝉联中国健康年度总评榜评定的“最受欢迎妇科用药”;2009年和2010年,获得著名上市公司旗下海王星辰连锁药店颁发的“年度最佳合作奖”和“十大健康美丽产品奖”;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品牌与传播大会评选的“2010影响中国优秀品牌奖”。

“康乃馨”本来给人非常美好、非常女性化的品牌联想,代表着对女性的美好祝愿,对母亲的爱,还有古希腊美丽的传说。加上康乃馨十多年来直专注于女性市场,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妇科药,在女性群体中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非常适合在美容院专业线进行推广。2010年8月,当媒体正热议王老吉品牌争夺战时,某知名药企找到广润集团,提出愿意出资数亿元购买整个康乃譬品牌的使用权,作为其进军药妆的品牌。该企业拿出来足够的诚意,派了重量级的领导,先后3次登门拜访,甚至加价到3.5亿元,还是未能如愿。

当听到有公司用3.5亿元来购买康乃馨品牌时,广润集团董事长李悍雄的第反应就是:康乃馨,3.5亿元,当然不卖!既然都有公司愿意出用这样的价钱进军药妆市场,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用好这个品牌去做专业线?

未雨绸缪抓先机

早在2008年,广润集团就已经开始谋划企业多元化的出路,也进行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尝试,但一直没有发力。该选择哪个行业、什么产品、什么渠道,确定什么样的价格体系,使用什么品牌,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推广等问题,一直是公司董事会、高管会上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几年前,广润集团研发部、质管部就开始开发保健食品。公司不断并购、整合医药产业链,将旗下康乃馨药业、云南红河药业、广东联瑞药业等子公司相关研发成果、保健品批文等知识产权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申报并获批了20多个保健品批文,为公司顺利进军养生保健品市场赢得了先机。

经过充分的筹备,项目、产品、渠道――明晰,再确定启用康乃馨这个市场熟悉的品牌,整个项目箭在弦上。如何在这个新的领域里快速启动,人才储备、运作模式、市场切入机会点寻找等一系列问题又

摆在了面前。

根据多年的经验,进入一个新领域最快的方式就是吃“休克鱼”,选择成长性较好的合作伙伴进行并购,吸纳包括渠道、人才、运作经验、行业资源等优良资产进行快速整合,方能进入企业发展的快车道。

这时,香港明德阁养生机构进入了康乃馨的视野。香港明德訇养生机构成立于2007年,以中医传统文化为指导,专注于女性盆腔修复,涉及相关女性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经过短短几年发展,已拥有滕明德、康雅莱两个品牌,年销售额达数千万元,在专业线市场上反响良好。创始人滕明德也颇具传奇色彩,生于中医世家,传承家族世代相传的中医文化精髓,十多年来专注于中医女性病理研究,对于亚健康调养改善、妇科盆腔保养修复尤其专长。

两家公司在医药背景、经营理念等方面的高度契合,让并购事宜进行地异常顺利。很快,双方达成协议,由广州市康乃馨健康发展有限公司对明德阁养生机构进行全线收购。

重新定位创蓝海

2010年,广州市康乃馨健康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组建,进军保健品业务。但接下来对品牌定位和模式选择,却是颇费周折。

在深入研究公司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方晓东总经理发现其核心产品康乃馨抗宫炎片已形成了包括抗宫炎片、抗菌洗剂、抗菌剂凝胶等在内的品牌系列产品。截至2010年,康乃馨抗宫炎片已经累计生产销售突破100亿片,固定女性消费群体近千万,而且公司已有保健批文的产品也主要是针对女性,所以新保健品项目只有专注女性市场,才能将公司多年积累的品牌势能释放出来。

进入女性养生市场,这是决策团队很快就达成的共识。但是如何进入呢?在决策团队又一次的讨论会上,董事长李悍雄一语中的:“康乃馨品牌这么多年一直是围绕盆腔炎、宫颈炎,为什么我们不能进入盆腔修复市场?”从治疗到保养,品牌的概念得到完美的升华,“弘扬中医文化,福泽东方女性”将成为康乃馨的历史新使命。

新项目操盘手方晓东总经理对保健品常见渠道运作模式早已了如指掌,10多年的医药、保健品市场营销经验告诉他,无论是KA(大型连锁)、商超、OTC(药店)、专卖店、专柜等传统渠道都不是最好的选择。随便选几个组合,行业资源、人脉关系甚至是营销团队都有现成的,运作起来也轻车熟路,但这些渠道的弊端和近年来的疲态,显然与公司发展的快车道很难匹配,这让他很纠结。

是专注专业线还是兵分两路?专注专业线,意味着他们将放弃1年现有2000万元的销售以及未来数年内过亿的销售业绩。然而,只有专注才能专业,公司最终做出了放弃现有业务的决定。

小试牛刀放异彩

现代美容的趋势已开始注重对参与美容的女性实施内外结合的整体塑造。当美容发展到

定程度,自然就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保健品。国外已经开始研究运用草本植物的营养品来调理肌肤,我国的保健食品功能当中也有了美容这项。所以说,美容和保健相结合是美容行业发展的必然。两个行业的融合能够共同把蛋糕做大,受益的是整个养生健康产业。用高科技、高品质的保健品进入美容院渠道,必将带动两大产业的完美融合。于是,一个创新的模式就这样诞生了。

在完成对明德訇的收购后,康乃馨公司进行了快速整合,包括产品、渠道、人才等各个方面:从原来已有的保健品批文里,选了第一批适合在专业线销售的产品;在广州新的商业中心珠江新城置业新的办公室;研发、企划、销售、培训等各方面精英同步到位……此时的康乃馨需要件大事来刺激和坚定信心,于是,2011年4月的全国招商大会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