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禁教”声辩 异化 突破

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愈演愈烈时,教育部出台了《 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以下简称《 通知 》)严禁幼儿园开设系统性、客观性的课程,提倡幼儿通过体验生活、游戏或活动的方式获得经验性知识,注重幼儿心理的接受能力。随后各个省市转发和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小学化”现象,禁止幼儿园集中开设英语、算术、识字、作文等小学课程(即有的学者所称的“禁教”)的指导意见。不论是从经验对于儿童生长的重要性还是从心理学角度考虑儿童的发展需要,抑或是从“禁教”本身的合理性来说,这些被禁止的略为系统化、结构化、客观性,而剔除、摒弃学生体验、游戏的课堂教学科目显然都不是《 通知 》所提倡的。

一、“禁教”论的合理性声辩

要对“禁教”论进行合理性辩解,首先要厘清“禁教”论的内涵,其次从经验对于儿童生长的重要性和心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述。

1.“禁教”论内涵的厘清

为了澄清“禁教”论承受的误解必须明确其真正的内涵。从《 通知 》及地方政府的指导意见上可以看出,“禁教”论并没有“反对幼儿园进行一切形式、任何程度的教学”。[1] 显然,它叫停的是那种将幼儿园课程略为系统化、结构化、客观性,而剔除、摒弃学生体验、游戏的课堂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讲解,最大的特点就是灌输。通过“讲解把学生变成‘容器’,变成了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2] 儿童被迫接收、输入和保管着远离实践和真实生活的所谓真理的且是可以被预知的知识。我国小学的课程本就受这样的课堂教学毒害而被批判,知识被各种系统性和客观性的科目肢解变成碎片,缺乏体验和活动。但由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让这些科目也带到了幼儿园,孩子过早地被各种繁重的知识包围而缺乏快乐的童年。各省市的指导意见根据教育部的政策要求从这个基点出发,将其具体化为严禁“集中授课或变相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各种科目的学习,强调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学习兴趣,所谓的“禁教”并不是禁止幼儿园教授符合幼儿学习方式的一切的知识教育。

2.经验对于儿童的发展不可或缺

儿童的经验虽然零散、不系统,但是却充满了属于他们本身的乐趣,极易引起他们的探究兴趣,而由教师充当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给予他们一定帮助,能够极大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杜威曾说:“就某种意义来说,每一个经验,都应该为个人获得未来有更深刻更广泛性质的经验提供些什么,这就是经验的生长、连续性和改造的真义。”[3] 即吸收现在经验的意义能使我们对未来做同样的事做好准备,如果失去了这种能力,那么获得“一套地理、历史的知识,获得读和写的能力,究竟有什么用处呢?”[4] 但当前幼儿园里开设了许多旨在传授知识且超出儿童承受范围之外的课程,忽视了经验的作用,使儿童的厌学情绪高涨。“禁教”只是通过改变这种太过系统和规范的课堂教学方式来强调儿童的经验性知识的不可或缺。

3.注重儿童的涉身体验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禁教”的课程观更加强调儿童的生活经验,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具身认知的“涉身体验性”。这种理论来源于梅洛-庞蒂的身体观,它以身体体验为前提,强调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了身体,认知和心智根本就不存在。[5] 换言之,意义、推理、概念、范畴、心智等都来自于身体的体验——是身体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中所得的体验。具身认知理论关注体验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尤其在游戏中,身体的参与会将知识的情景运用形象地植入儿童的右半球记忆库,更能有助于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而且“由于幼儿时期儿童的思维主要是直觉思维、表象思维,儿童对事物的知觉决定了儿童对事物的理解”。[6] 因此,教育者和家长不应过于关注幼儿的高级思维开发,而要通过生活细节、开展户外活动、创造感知事物的机会来提升儿童对于学习的乐趣。

二、“禁教”论在课程实践中的异化

正如每一种新的变革都会遭到传统势力的压抑和反弹一样,幼儿教育的改革之路也充满了荆棘和反复,而且出现的问题“并非单单是课程政策本身抑或是政策内部,外部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所导致”,而是“内外结合、相互关联综合作用所导致”。[7] 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其在实践中出现异化的表征及原因。

1.“禁教”论在课程实践中异化的表征

通过“禁教”所要摒弃的是将幼儿园课程略为系统化、结构化、客观性,而剔除、摒弃学生体验、游戏的课堂教学,对于从内容到评价都是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及其生活经验,注重儿童兴趣、情感素养培养的知识教学并没有盲目排斥。但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实施主体的多元性、差异性以及传统的教育观念的相左,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问题和误解,总的来说表现为三种倾向:(1)错将“禁教”当成“祛教”。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它完全否定“禁教”的存在和价值,竞争惨烈的社会,只有让幼儿更早接受知识学习才能生存,一味追求孩子的天才教育。(2)误认“禁教”是“伪教”。“伪教”者坚持认为对幼儿的教育形式就仅是游戏和活动,而这种游戏和活动极少具有教育意义,目的和组织秩序混乱,完全依照幼儿的兴趣,我们可以称之为“玩”。教师的职责就是作为游戏的发动者,关注较多的是幼儿快乐与否。(3)将“禁教”曲解为“无教”。“无教”认为真正的幼儿的教育就是不需要教育,意在让幼儿在创造的自然环境中成长,教师充当着保育员的职责,负责看护幼儿,不需要对幼儿实行任何有关知识学习的引导。

2.“禁教”论在课程实践中的异化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观念的相左导致实践中的软拖硬抗。传统教育观念对于新的政策改革自觉不自觉地具有一种抵抗作用,而这种抵抗主要表现在无视或有意为之。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和情况下,家长和幼儿园不惜祛除“禁教”政策的存在,盲目追求孩子的知识学习而不顾孩子的身心需求,不惜拔苗助长,渴望孩子在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于是各种吸引人眼球的早教课程像英语班、拼音班、奥数班等扑面而来,所谓的开发智力的兴趣班更是层出不穷,这些课程大都采用的是讲授方式和枯燥的死记硬背。这些顽固的教育观念使孩子过早地失去了对学习知识和探索知识的乐趣,也致使基础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阻碍,新的教育理念更难以得到落实。

(2)实施主体能力不足造成对政策理解的偏差。教育部文件的主要涵义在于纠正当下幼儿园不顾儿童心理发展的系统、客观、剔除经验和游戏的课堂教学,各省市根据这一政策和各自的情况列出了具体禁止以“集中授课或变相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的课程科目,但个别行政主体在实施指导意见时,成了严禁幼儿园实施任何有关知识的科目教育。有批判者指出“部分省、地级教育部门近年来相继出台相关规定……明令禁止幼儿园教幼儿拼音、识字、唐诗、算术等内容”[8],“禁教”被曲解成了“伪教”或“无教”。政府实施主体的能力欠缺导致指导意见的异化,幼儿园工作者的能力和素养较低也同样会让政策走向“伪教”或“无教”。一直以来,幼儿园和幼教的准入机制都不健全,大量以谋求利益和低素养的人员流入幼儿领域。而这些重要的实施主体对于国家的教育政策根本没有消化和实践的能力,加之没有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对于孩子需要的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心理规律把控不到位,很可能就走向偏差。

(3)监督的不健全引发实践中对政策的执行惰性。不管是何种政策,离开有效的监督机制,都会有使原来的意图脱离轨道的可能性,幼小衔接机制的不健全让“禁教”的课程观缺乏实施的土壤,也就丧失了其最大功效的发挥。小学教育一直受到传统的教育评价和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决定着学校的各项荣誉,加之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平均,迫使择校和小学入学考试成为一股潮流。而且由于新的教育政策的实施都是对现存的教育问题的反思与纠正,注定其不可能被全部人接受,会有来自各方势力的抵制,如果这些势力因为共同利益或理念结合在一起将会使政策实施起来更加困难。因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可能带来的新利益还是未知数,这使得幼儿园和教师最自然的选择必然是‘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9]

三、“禁教”论课程观之突破

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幼儿“禁教”的课程改革的路途还很艰辛,各种阻碍和屏障因素不可能简单地让位于新的变革,因此“禁教”论的实效也难以立竿见影。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对此进行深入的改造。

1.强化对幼儿教育阶段的理论指导

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不可能靠一时一人的力量,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首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充分利用和引导各种传媒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只有让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正确理解幼儿课程理论,才能让其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时把握好度和方法。其次,幼儿园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实现家园共育。幼教专家、心理学家和幼儿园结合,不定期地对家长进行幼儿教育方法和理论的指导,从根本上改变部分家长和社会人士将“禁教”理解为“无教”“伪教”“祛教”的异化理论。再次,任何文化都有滞后性,制度也不例外。因此,对于“禁教”论的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但前提是尊重儿童的天性。

2.构建幼儿园研修的体制

提升幼儿教师的人格素养、实施生活课程的能力及独特、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势在必行。首先,幼儿园要建立园本研修机制。基于幼儿学校的状况开展教研、科研、进修等活动,安排教师相互听课和评课,鼓励幼儿教师之间合作协商并对源自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课题研究,不断反思、改进。其次,加强幼儿师范学校和幼儿教师之间的联系,即U+S形式的研修体系。两者相互结合,相互反馈,不断提高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增强幼儿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儿童实际实施课程的理论基础,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灵活的、多元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使即将踏入幼教行业的师范生得到了实践的锻炼。再次,开展校外专家培训。包括心理学理论、实践经验、教学方式的指导,逐步瓦解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抵抗与惧怕心理,使“禁教”的课程观从外部强制行为变为教师有意识而为之的行为。

3.创建幼儿园园本课程

幼儿园课程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因为幼儿园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小学教育的准备,仿照中小学而开设的并没有正规的课程体系。因此,构建幼儿园自身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幼儿园课程更多的应是经验性的游戏或活动,关注幼儿的生活世界,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从幼儿的生活中汲取素材和灵感,利用儿童普遍熟知的、可接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内容,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10] 但是以教师预设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也可以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处的集体教学不同于那种系统性较强的集中课堂教学,他关注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及幼儿的参与性,有一定的学习指向。[11]

4.完善幼小衔接的机制

教育监督的不到位或教育行政的观望和不作为导致幼小衔接的机制逐渐暴露出更多的缺点,让一些幼儿园和小学有机可乘,“禁教”的课程观一旦失去了良好的生长土壤,就很难扎根存活。首先,应杜绝小学为了筛选优质生而进行的测验和考试,防止择校,严格实行就近入学的准则。其次,最重要的是加快对中小学的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改革,实现“小幼”的衔接。再次,家长和社会成员的参与,能有效地督促地方行政部门对违规的行为采取具体的惩处措施和力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 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1]刘小红,杨晓萍.幼儿园“禁教”思想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2(1).

[2][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4]赵祥麟,王承绪.杜威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5).

[6]秦安兰.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1).

[7]张良,韦冬余.论课程改革之复杂性逻辑:声辩及其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2012(4).

[8]刘小红,廖其发.“禁教”:幼儿教育必须走出的误区[J].课程·教材·教法,2012(8).

[9]谷峥霖,傅淳.幼儿园课程改革“囚徒困境”的成因与解决[J].学前教育研究,2011(8).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范文第2篇

一、 基本情况

正月十二日,我校行政处室以上干部正式上班,拉开了**学校春季开学的序曲。在* 校

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春季第一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了*校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思路;**副校长布置了近几天教师上班、班主任会议、学生报到、幼儿园入学、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正月十三日,全体教职工上班。除1人请丧假外,所有教师全部按时到校。二、 具体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根据荆教基8号文件精神,开学至今,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开学工作安排部署周密,行动迅速。依据局文件精神,我校于正月十三日召开了教职工会,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开学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部署。正月十四日学生报到注册,由于寒假期间和开学初我校班主任及党员干部结合“党员联群众”对移民户、贫困户、留守户、重病户等家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未能走访的以电话联系),本学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都做到了按时入学。各班主任进行了入学教育和卫生大扫除,按时发放课本及作业本。下午各教师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并作评讲。十五日学生放假一天。正月十六日正式上课至今。

2、收费情况:我校附属幼儿园去年年末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但本学期收费仍按去年标准执行;小学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免费范畴,实行全免;高三收费严格按公示文件精神执行。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签订相关目标责任书。本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进一步完善考勤制度、课堂检查制度、教科研制度(童俊任教科室主任),这些制度直接和期末的绩效考核挂钩;政教处和各班主任、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导处和科任教师签订了《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各类工作计划,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良性发展。

4、加强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开学初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班主任在入学教育中就强调了流感的防控;后勤管理人员对食堂、学生宿舍、厕所等进行了全面消毒和清洗;政教处认真实行了甲流感的晨检和午检制度,3月2日还安排专人对宿舍、教室、食堂等进行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管制刀具的清理工作。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来,我校开学工作顺利展开,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正逐步走向正轨。

三、 存在的问题

**厂即将搬迁到掇刀开发区,较多厂区职工在**已买了

房子,原在我校就读的义教阶段学生会有部分流失,并对其它学生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生源本已较少的我校来说,与市直学校或周边学校联合办学或创建其它办学模式应是将来的出路,这一点希望教育局充分考虑斟酌,并提出指导意见。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弊端

现在全国幼儿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小学教育提前化,近几年在我区尤其是拉萨市也逐渐抬头.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迎合“应试教育”。针对这一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幼儿园要认真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这其中有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条件不具备、保教人员素质低下、保教经验缺乏的因素,也有招生竞争激烈、家长望子成龙、社会评价偏颇等问题。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而且会束缚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由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当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一、严格执行素质教育中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此,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以《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指导,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如果从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来说,“幼儿园即保育园”,“幼儿教育即保教结合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基本方式来说,“幼儿教育即游戏活动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的目标来说,“幼儿教育即身心和谐教育”;如果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来说,“幼儿教育即学前准备教育”。但幼儿“教育”不是“教学”,幼儿教育的首位不是“智育”。

总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领域,需要不同的教育理念作指导。如果不能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则幼儿教育必然偏离正确而科学的方向。

二、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回归幼儿本位教育

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没有按照幼儿教育规律办园。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幼儿教育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征而进行。幼儿教育的规律是什么?通俗地讲,就是在幼儿适当的年龄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有一个典型的实验研究说明了这个道理。“哥哥从46周开始,每天接受10分钟的爬梯训练,到52周时,他能熟练爬上5级楼梯。而弟弟到了第53周时,即使有人扶着也不大愿意尝试爬梯,但第54周之后当他再看到楼梯时,却能一直爬到楼梯顶端,并且不用旁人帮助”。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双胞胎爬梯实验,其研究表明,对幼儿进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会事倍功半,而到适当的年龄进行适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规律。幼儿教育“小学化”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适得其反。这一点,实践也已充分证明,我们应当从中深刻反思。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教人士重要的任务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外在表现为偏离了它的教育位置,承担了本身不应承担的教育义务,在履行一些重要教育职责方面错位。因此,应当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回归本位。

三、正确衔接小学教育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与小学教育正确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是入学准备工作,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促使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对大班幼儿做好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入学意识教育。不过,在入学准备工作中,不能无视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无视幼儿的学习特点,简单照搬小学的教学方式,用上课取代游戏。如果这样,就又会回到“小学化”的老路上去了。

四、开展幼儿教育家庭指导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想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需要幼儿家庭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幼儿教育“小学化”,也是幼儿家庭的普遍教育现象。幼儿家庭“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希望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此,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和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纲要》,使广大幼儿家长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要让家长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教育,了解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了解幼儿大班并不是小学一年级的延伸,懂得“顺自然,展个性”,了解幼儿,尊重幼儿,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的道理。从而,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维国.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

[2]陈萍.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挑战 对策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开始,做好学前教育工作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教师都要重视学前教育,使学生快乐、健康地在教育中成长。国家设置学前教育是让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培养一些好的习惯,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社会孩子的学前教育面临着挑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学前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孩子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下面是针对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做的分析和解决对策。

一、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1.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很多家长会选择送孩子接受学前教育,让孩子早点接受识字、舞蹈教育,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长并不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使孩子不能接受学前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所以从心底里不打算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家长重视孩子的学前教育是孩子进入学堂接受教育的根本,只有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才能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因此,家长的重视是学前教育发展最根本的因素,也是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

2.收费高

很多家长能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学费成了面临的问题。社会上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但是面临着很高的学费问题,不得已使孩子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政府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不充足,幼儿园只能向家长收取高费用以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水平。而且社会上有很多私人幼儿园,私人幼儿园就像大学中的三本收费都比较高,很多家长无法接受,使孩子失去上幼儿园的机会。资金是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学前教育资源匮乏

要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就要在师资和学校设备上加大投入,师资决定孩子习惯及能力发展方向,设备使孩子接触、了解更多事物。但是很多幼儿园的教师只是半路出家,半路从事幼师这一职业,没有专业知识。如果幼儿园里都是这样的教师,不懂得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提高素质,那么孩子在幼儿园里将什么都学不到,甚至还会使孩子朝着坏的方向发展。因此幼儿园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他们教会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做事,然而现实社会上很多幼师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专业知识,他们很难教育好孩子。幼儿园设备对孩子的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设备是幼儿园的硬件,很多幼儿园的设备陈旧且种类很少,使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很少、生活很单调且对孩子的安全造成威胁。幼儿园里专业教师匮乏、硬件资源单调成为学前教育面临的大挑战。

二、加强学前教育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阶段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会影响孩子以后的生活,在孩子成长中是很重要的一步,因此要积极面对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高效解决问题。

1.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

家长没有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打算是因为家长对学前教育没有认识,不明白学前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地位和对孩子的影响,所以加强学前教育先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宣传,让家长们知道学前教育的存在,认识到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家长了解学前教育是根据孩子年龄为孩子设置的科学教育,在幼儿园不仅可以学会唱歌、跳舞这些知识,还会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认识到让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是很必要的,这样家长才会为孩子提供这一机会,这是加强学前教育的第一步,是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的基础。

2.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加大资金投入

学费是很多家长面临的一个问题,很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让孩子进入幼儿园但是幼儿园学费太贵。对于这一问题,首先政府要重视学前教育发展,重视幼儿园的招生工作,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使孩子家长有能力送孩子去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政府加大对幼儿园的资金投入,幼儿园的收费就会有所降低,这样很多家庭就有能力让孩子接受学前教育。政府还可以制定一些收费制度制约幼儿园的收费,让更多孩子都能入学。其次,政府还要将幼儿园收为国有,减少社会上的私立幼儿园,这样有利于幼儿园管理,由政府管理幼儿园,无论是学费还是各方面都得到保障,让家长更放心地送孩子去幼儿园接受教育。

3.加强幼儿园幼师和设备管理

环境在孩子的学前教育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环境好坏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和水平。幼师是孩子在学前教育里接触最多的人,幼师要在孩子接受学前教育时教会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还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所以要加强学前教育就要先将幼师管理好,在幼儿园招聘幼师时对幼师的学问和文凭进行考核,幼师还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学会怎样教育孩子。只有幼师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达到标准才有资格教导孩子们,才能推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园设备一定要安全,孩子年龄小需要保护和照顾,幼儿园一定要定时检查设备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其次就是设备一定要全面,让孩子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会团结、学会互助。幼儿园是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乐园,要加强孩子的学前教育先要有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让幼儿园带给孩子快乐和成长。

学前教育是孩子刚接触教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会养成很多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会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学前教育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可以通过学前教育学到更多东西,在学前教育中挖掘自己的能力、培养个人素养,在以后道路上更好地发展。因此,一定要积极面对学前教育中遇到的那些问题,努力解决,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让孩子从小就在好的环境下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淑娟.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实证研究――以南昌市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06).

[2]段茹宏.学前教育政府投入模式建构基点刍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2).

幼儿园入学指导意见范文第5篇

鉴于中小学、幼儿园节约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教育部近日就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提出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各地要充分认识节约教育的重要意义。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源缺乏,贫困人口多。对青少年儿童进行勤俭节约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影响家庭和社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节约教育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意见要求,各地要全面持续开展“光盘行动”。要把节约粮食教育作为节约教育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务求成效。每所学校、幼儿园都要制订防止餐桌浪费的具体办法。并真正落到实处。各地中小学幼儿园要将节俭行为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幼儿园要在学校管理各个环节体现节约要求,编制学校年度节约计划,推广使用节能的照明、采暖、电教等设备设施。

要加强节约教育督导检查。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地方和学校开展节约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情况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并开展经常性督导检查。每学期都要开展节约教育专项督导检查。将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布,对开展节约教育不力的地方和学校要予以通报,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地方和学校要责成有关部门严肃处理。(来源:教育部网站)

2.教育部:2013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启动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决定在201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开展以“学习《指南》,了解孩子”为主题的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要把开展本次宣传月活动作为传播正确理念、宣传科学知识、争取社会支持的重要契机,地方各级教育部门、学前教育科研机构和幼儿园要积极协调配合,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共同做好宣传月的系列宣传活动,把各项活动办出声势、办出特点、办出水平。

通知强调,各地要围绕学习和使用《指南》,组织广大教师和家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幼儿园要面向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活动,向家长宣传、解读《指南》,引导家长学会认真观察了解孩子,充分尊重理解孩子,正确鼓励支持孩子;地方各级教育部门要对宣传月活动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查把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育儿规律的错误倾向,严禁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宣传月名义开展商业性宣传和销售活动。

教育部将适时举办201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并通过编印《指南》挂图、家长宣传册、海报等方式支持各地开展社会宣传;通过举办“倾听孩子,共同成长”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国的幼儿园教师和家集学习、使用《指南》的切身感受和经验体会。

(来源:《中国教育报》)

3.《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近日,教育部在官网上就《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公开征求意见。这是17年来对1996年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的首次修订。

在幼儿园的定性上,《修订稿》规定,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适龄幼儿一般为3周岁至6周岁。已经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要的地区,可将入园年龄适当向下延伸。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部队设置的幼儿园,除招收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子女外,有条件的应当向社会开放,招收附近居民子女入园。《修订稿》特别强调。幼儿园教职工应当尊重、爱护幼儿,禁止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侮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修订稿》要求,幼儿园规模应当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便于管理,一般不超过360人。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幼儿园可以按年龄分别编班,也可以混合编班。修订前的规程规定,学前幼儿班不超过40人。此次公布的《修订稿》还明确规定了幼儿园不得设置学前班。

《修订稿》对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学历要求也有所提高。其中,幼儿园园长应当具有教师资格、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有三年以上幼儿园工作经历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幼儿园保育员应当具备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而修订前的《规程》要求保育员的学历仅为初中毕业以上。在经费管理方面,幼儿园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向家长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与新生人园相挂钩的赞助费。

此外,《修订稿》还要求幼儿园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教授小学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不得以培养幼儿某种专项技能、组织或参与竞赛等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不得以幼儿表演为手段。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活动。(来源:《中国青年报》)

4.中国将加快建设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系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中国将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快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

根据这份工作安排,中国将根据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资源,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2013年底前,完成主系统和子系统的总体规划和设计。

此外,中国还将统筹规划建设食品安全电子追溯体系,统一追溯编码,确保追溯链条的完整性和兼容性,重点加快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肉类、蔬菜、酒类、保健食品电子追溯系统建设。

(来源:新华网)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

4月15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规范》指出,儿童(0岁~6岁)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间每次不宜超过20分钟,每天累计时间建议不超过1小时,2岁以下儿童尽量避免操作电子视频产品。儿童操作电子视频产品时,眼睛与电子产品荧光屏的距离一般为屏面对角线的5倍-7倍,屏面略低于眼高。长时间用电子产品玩游戏,尤其是用屏幕较小的手机,容易使视力发育不完善的儿童视疲劳。孩子眼球长时间不间断地追随注视。时间一长就会造成“肌性视疲劳”。由于目标色彩大小不同,眼球也要快速不断地调整,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导致近视的出现。专家也不提倡儿童多看电视,家长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应予以控制。每天最多不要超过2小时,2岁之前最好不要看电视。(来源:《都市女报》)

6.30家幼儿园首批获赠中国数字图书馆学前教育分馆安装系统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中国数字图书馆和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日前共同发起并启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学前教育数字图书馆公益行动,中国数字图书馆学前教育分馆也随之开馆。30家幼儿园首批获赠安装相关系统以进入学前教育数字图书馆“阅读”。

学前教育数字图书馆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数据库,首期馆藏内容主要包括图书、期刊、音频、视频、儿童绘本、图片、游戏、教学实践等类,涵盖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等五个教学领域,并有国际学前教育数字信息、优秀教师课件视频、优秀案例库、优秀教学成果和作品展示、行业资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