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指导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充分认识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来,*省造纸工业快速发展,产量和经济效益增速年均超过22%和30%,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到20*年底,全省造纸行业木浆年产能达到120万吨,造纸产能达到1500多万吨,其中机制纸和纸板产量1452万吨,占全国产量的19%,纸制品产量21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20*年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1377亿元,利税149.8亿元,利润95.2亿元,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25%、27%和29%。其中:造纸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17.2亿元,利润75.2亿元;纸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利税32.6亿元,利润20亿元。另外,与其相配套的造纸机械完成产量3.43万台,占全国的66%,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利润3.5亿元。造纸产业已成为*省工业经济的重要产业。
同时,*省造纸工业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品档次和品种有待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目前,*省高档纸不到30%,特别是一些高档纸、特种纸和功能性纸还不能生产,纸制品深加工相对落后。二是原料不足将成为制约*省造纸工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省森林资源匮乏,木纤维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三是制浆造纸机械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造纸机械的幅宽、车速和自动化水平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设备。四是节能减排工作任重道远,不少企业能源和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新技术应用滞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较高。因此,必须加快*省造纸工业全面优化升级,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
二、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调整,适度控制纸浆生产,着力发展替代进口纸张,大力发展纸制品深加工,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速度、效益、环境保护相统一,促进全省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
1.产业发展规模。到2010年,自制纸浆产量达到600万吨,制浆企业平均规模达到10万吨/年以上。机制纸和纸板有效产能达到1800万吨,产量1650万吨。纸制品产量380万吨。造纸及纸制品业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利润135亿元。其中:造纸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利润100亿元;纸制品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利润35亿元。另外,与其相配套的造纸机械产量5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利润6亿元。2.结构调整。(1)逐步增加商品木浆和废纸浆比重,到2010年,非木浆、木浆、废纸浆三者比重由现在的25:30:45调整到15:35:50。(2)逐步淘汰落后产能100-150万吨,到2010年,全省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达6-8万吨/年。(3)压缩低档纸及纸板产量,到2010年,中高档产品的比重达到80%。
3.节能降耗。到2010年,全省造纸行业机制纸和浆综合能耗为700-800kg标煤/吨。其中自制草浆800-850kg标煤/吨,纸及纸板500-600kg标煤/吨,分别比20*年下降15%左右。
4.节水。到2010年,纸浆平均综合水耗50-60立方米/吨,其中草浆60-70立方米/吨,化学机械木浆20-25立方米/吨,漂白化学木浆40-50立方米/吨,脱墨废纸浆15-20立方米/吨,纸及纸板30-40立方米/吨,分别比20*年下降15%左右。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80%以上。浆纸达到国家标准《造纸产品取水定额》A级水平。
5.治污减排。到2010年,全省造纸废水排放总量和污染物COD排放总量控制在3.6亿吨和12万吨以下,分别比20*年下降20%和18.36%。逐步建立节约生产、清洁生产的造纸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工作重点
“*”后三年是*省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结合*省实际,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重点。
(一)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东部地区原则上维持现有能力,重点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中部地区适度发展,重点发展国内短缺的造纸品种和国家鼓励的特种产品的生产。西部地区造纸企业可在适宜造纸林木生长的非耕地区域建立造纸林基地,适度发展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重点发展深加工纸产品。鼓励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兼并、联合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逐步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到2010年,全省排名前20位的造纸企业纸及纸板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比重由目前的65%提高至70%。
(二)加快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麦草浆生产总量,原则上不再新建草浆项目。逐步增加木浆使用比例,鼓励利用木材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进口木材和木片等生产木浆,合理进口国外木浆,鼓励沿海临港现有木浆企业发展进口木片、木屑制浆造纸连续化生产。切实提高废纸回收率和利用率,使*省废纸回收率由目前的35%提高至40%以上,废纸利用率由45%提高至50%以上,逐步形成以木纤维和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
(三)采用先进技术,发展重点产品。鼓励发展应用高得率制浆技术、生物技术、低污染制浆技术、中、高浓打浆技术、无元素氯或全无氯漂白技术以及高效废纸脱墨技术等以及相应的装备。优先发展应用低定量、高填料造纸技术,涂布加工技术,中性造纸技术,水封闭循环技术以及宽幅、高速造纸等技术。大力发展高档纸品,研究开发低定量、功能化纸及纸板新产品,重点开发低定量纸及纸板、涂布箱板纸、液体包装纸板、食用包装专用纸等产品。着重加强重点领域特种用纸的研究与开发,积极研发信息用纸、国防及通讯特种用纸、农业及医疗特种用纸等产品。鼓励造纸企业扩大利用废纸再生纸产品。
(四)抓好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坚持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制浆造纸装备研发的重点为:年产30万吨及以上的纸板机成套技术和设备;幅宽6米左右、车速每分钟1200米、年产10万吨及以上文化纸机;幅宽2.5米、车速每分钟600米以上的卫生纸机成套技术和设备;年产10万吨高得率、低能耗的化学机械木浆成套技术及设备;年产10万吨及以上废纸浆(含废纸脱墨浆)成套技术和设备;非木材原料制浆造纸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特别是草浆碱回收以及节水、节能技术和设备;流浆箱、靴式压榨、顶网、膜转移施胶机等关键部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尽快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实现成套装备国产化。
(五)推进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化学助剂、高效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回收处理等节能和环保技术,重点开发研究造纸节水和废水深度处理(包括脱色)、污泥处置、碱回收白泥处理等技术。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使产品单耗和万元产值能耗居国内领先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2010年,依据国家《制浆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全省产量前20名的造纸企业要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企业”水平,前10名的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水平。
四、促进造纸工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技改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技术改造是加快造纸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期间,全省造纸行业约需投入500-600亿元资金用于企业发展。各方面要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一是争取银行信贷和吸引内资。二是大力吸引外资,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世界造纸30强企业到*投资、参股,实现强强联合。三是企业通过上市募集资金,到“*”末,争取有5-6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四是引导中小企业积极与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联合,取得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严格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新建制浆造纸项目审批。所有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严格项目批准程序,突出起始规模,体现规模经济。新建项目吨产品COD排放量、取水量和综合能耗等要达到先进水平。支持林浆纸一体化、特种纸和以废纸为原料的项目。同时,加大投资监管,对违规审批、擅自更改核准或备案内容等行为,撤销项目法人投资项目的资格,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行政责任。
(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支持企业到造纸原料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木浆生产供应基地,缓解原料制约问题。鼓励企业到产品市场容量大的地方投资建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鼓励企业到有条件的地区和国家建设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积极实施营销国际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化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畅通营销渠道。巩固扩大东南亚、中东、日、韩等市场,积极开拓欧美市场,不断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建立造纸产品进出口预警机制,避免贸易纠纷。
(四)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本册、生活用纸和包装等纸制品深加工行业,提高附加值。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展造纸相关产业,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产业链。加快发展造纸装备制造业,增强行业装备配套能力。鼓励搞好造纸“三废”的综合利用,发展固体废物燃烧回收热能、沼气发电、制造有机复合肥料以及白泥制造碳酸钙等,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鼓励造纸企业建立和完善废纸回收体系,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废纸回收意识和积极性,鼓励发展大型专业废纸回收公司,提高废纸回收率。制定造纸行业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和评价体系,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和经验,为造纸行业全面实现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五)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制定和落实造纸行业用水定额及能源消耗标准,实行节奖超罚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消减污染。建立完善废水排放在线监测体系,依法责令废水排放未达标企业停产整治,依法关停整改后仍不达标或超总量指标的企业。
低脂肪干扰胰岛素分泌
高脂肪之害众所周知,然而脂肪越低越好吗?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医学专家忠告人们:肥胖者限制脂肪是对的,但体重正常的人为防范心脑血管病而食用低脂食谱则须商榷,因为此举可能使一种以胰岛素分泌过多的综合征乘虚而入。
这是由于用蔬菜、水果一类低脂肪食品取代肉类与奶制品,会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高,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帮助分解糖分,从而引起体内一系列有害变化,如血中“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有害的甘油三酯含量升高,血压上升,血糖增加,损害血管等。
低胆固醇诱发中风
首先应当肯定,低胆固醇食谱的确可使心脏受益,却可招致其他疾病,如中风、肺炎、肝病乃至癌症临身,由此而引起的死亡比例与高胆固醇差不多,甚至有过之。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尼顿教授历时十年,调查了35万名健康男性,发现胆固醇低的人罹患心血管病的几率降低了50%,但患中风的人多了2倍,患肝癌的人多了3倍,总的死亡率反有上升。
日本中风防治研究所幸森男教授也发现,日本南方居民常吃肥肉等胆固醇丰富的食物,遭受中风之害者反比北方少吃此类食物的人少。推测其奥妙在于低胆固醇使细胞膜脆性增加,导致血管壁脆弱,脑内小血管缺乏外周组织的支撑作用,因而抵抗血压变化的能力减弱,易发生破裂而出血。故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只适宜于那些体内胆固醇水平超标者(超过230毫克),若低于160毫克不仅不应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还应寻找原因,并适当增加胆固醇的摄取量,以达到理想水平(180~220毫克),才是明智之举。
低盐影响脑功能
三餐吃得过咸是高血压等疾患的常见原因,但也不可过少,因为盐分也是人体需要的养料之一。
国外专家选择20名65~85岁老人,分为两组观察,甲组每人每天吃盐8克,乙组则每人每天限在1克之内。两年以后进行测试,甲组老人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仍然较强,注意力比较集中,短期记忆也较好。乙组老人则相反,多项指标下降,一旦增加盐的摄入后,种种与脑功能有关的能力便获得改善,表明吃盐过少会给脑功能带来消极影响。因此,血压正常的人不宜盲目吃低盐饮食,一般保持在每人每天6克左右为宜。
低体重削弱抗病力
过分肥胖不仅影响体形,而且是多种“文明病”的温床。但须注意,所谓过分肥胖是指体重超标25%以上,如果超标在25%以下,不仅无害,反而更有益于健康。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观点已经过时,应代之以“胖而不过优于瘦”的新养生观。稍胖的人反应敏捷,记忆力更好,抵抗各种感染性疾病乃至癌症的能力更强,平均寿命更长。人到中年以后,明显消瘦很可能是诸如结核病、糖尿病乃至癌症临身的一个信号,应积极到医院诊治,并加强营养,力求恢复正常体重。
低运动量健身效果差
高中阶段处于青少年的青春叛逆期,又面临着来自学业上的巨大压力,很容形成巨大心理落差,轻则产生心理问题,影响自己的学习,重则产生心理疾病,会影响正常的生活。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这一时期的学生的心理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家庭、人际关系到学业成绩等时刻影响到高中生的脆弱心理。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近的“大朋友”,积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有利于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人格。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开展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德育教育也能促进高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所以,高中班主任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对德育工作的进行也有着重要作用。
(三)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日常工作的管理
高中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而已,高中班主任还是学生学业的指导者及心灵的领路人。高中班主任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困境、压力和难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如此,师生双方都更能够理解彼此的行为,有利于学生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也有利于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得到重视
高中升学压力很大,不仅学生面临着升学压力,高中班主任也有升学压力,而且班主任不比学生的心理压力少。首先,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负责,监督和保护学生的日常生活,保证其人身健康。其次,班主任还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监护人,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既是青春期又是叛逆期,班主任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要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压力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再次,班主任还要保证学生的升学率,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好的发展空间;最后,离开学生,班主任还是个普通人,需要照顾家庭,要缓解生活上的压力。因此,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也需要得到关注,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调试的心理,在健康的基础上做出最好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引导、照顾和帮助学生。
(二)师生双方对在高中阶段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现阶段,很多高中教师对在高中阶段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足。高中班主任关注学生的重点还是在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上,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对实际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了解。而学生在这个阶段重点关注自己的学习成绩,会怀疑在自己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整体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完整的人格。
三、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建议和对策
(一)高中班主任注意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
1.认识和明确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地位。
高中班主任不但有教育教学的任务,还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首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然后还要明确自身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争取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学校要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展开进行监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
2.关注高中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健康。
首先,班主任自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班主任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确保自己处于健康水平,并调试到最佳状态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高中班主任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保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科学有序展开。最后,学校领导应该关注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使教学活动有效展开,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
(二)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高中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高中班主任通过学习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要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心理活动的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方法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以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固然应该将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成绩上,但是也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保证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才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打击,在学习的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三)提高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从高中班主任层面,使其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提高其开展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其次,鼓励班主任积极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不断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在帮助自己调节心理状态和心理压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学校要经常对班主任进行考核及培训,也可以适当对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的班主任给予肯定和奖励,在帮助高中班主任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增加外部刺激,提高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
1急性胰腺炎
是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胰腺内被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其周围脏器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2急性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
胆道疾病、过量饮酒、十二指肠液反流、高脂血症、创伤、暴饮暴食。
3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腹痛剧烈,呈持续性、刀割样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和脏器功能障碍等。
4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是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治疗,目的是减少胰液分泌、防止感染及MODS的发生。
(2)手术治疗:最常用胰腺及胰周围坏死组织清除引流术,若为胆源性胰腺炎,则应同时解除胆道梗阻,畅通引流。
5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 协助病人取合适,如剧痛在床上辗转不宁者需加护栏,注意安全,以防坠床。
(2)腹痛腹胀明显者应禁食2-3天,禁食时应每日补液2000-3000ml重者行胃肠减压,抽出消化液和气体,以减少胰液分泌,待症状消失后,可给少量低脂低糖、低蛋白流质逐步恢复低脂饮食。
(3)对重症胰腺炎应做好抢救工作
5.3.1吸氧,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每小时尿量,血氧饱和度,把血气分析的结果,血电解质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发现ARDS。
5.3.2抢救药品及用物准备 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必要时备血,配血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5.3.3休克期按休克病人护理。
5.3.4严重需做急诊手术者,应及时做好术前准备和病人的转运护理。
(4)胃肠减压期,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定时观察引流状况,及时更换负压引流器,记录引流液的量及颜色。
(5)腹痛者慎用吗啡等镇痛剂,遵医嘱及时应用解痉止痛药。
(6)遵医嘱给予止痛,解痉,支持,抗炎,抑酸抑酶等药物,并告知各种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7)禁食期和胃肠减压者做好口腔护理,口唇干裂者给予清水湿润和石蜡油涂抹。
(8)肠内营养时做好管道护理,注意滴速及观察有无腹痛、腹泻、腹胀症状。
(9)做好心理疏导,消除不良情绪。
6健康指导
(1)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护理知识。
(2)恢复期时指导病人逐渐半流质、软食,但宜清淡,忌油腻,刺激性食物,饮食应重水果、蔬菜,适量添加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丰富的水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少量多餐,禁油脂、糖类及饮酒。
(3)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及疏导工作,并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做好健康教育,取得家属配合,起到督导作用。
(4)做好病人出院后的饮食指导,服药指导及休息活动指导。
关键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导向性
大学毕业之后,高职生大多要到企业就业,比本科生少了考研、考公务员等路径的选择。持续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绷紧了每一个高职生的神经。作为企业生产一线的工人,高职生又将面临工作单调、薪酬低、升职机会少等考验。
与所有的年轻人一样,高职生对自己的未来也抱有热切的希望,同时又存在着对社会对企业了解甚少、过于理想化及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加以教育引导,协调并提高其心智发展,不仅将严重影响高职生的健康成长,甚至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所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大学生的成长规律,突出就业的导向性,帮助学生在确定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找寻人生发展方向,体验感悟人生的意义,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有为之举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这一办学理念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共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这一人才定位直接决定了高职学生三年后的人生发展走向——到企业就业。换言之,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是考量一所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当作主攻方向。
“可就业能力”最初只是一个学术概念,国外学者将其界定为“一个人获得首次就业机会的能力、维持就业的能力、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而一个人能否获得或提高就业能力取决于四个因素:拥有的知识、技能和人生态度;使用和开发自身素质的方式;向雇主展示自身素质的方式;寻找就业机会的背景(个人状况及劳动力市场环境)。
从“可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来看,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劳动力市场环境相似的情况下,学生的人生态度、思考技能(包括创造性思维、决策、问题解决、用心观察、懂得如何有效地学习、推理等)、个人品质(如责任感、自尊、社交能力、自我管理、正直、诚实等)以及其他能力,如各种资源使用能力、信息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系统管理能力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就业及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不难发现,在以上诸多影响因素中,不乏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内容,如自尊自信、人际沟通、自我管理、积极心态等,这些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与完善。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与“可就业能力”的提高是一致的,或者说是一体两面的。所以,有意识地与学生的就业挂钩,从提高学生“可就业能力”的角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改革、以服务为宗旨的有为之举。
就当今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和学生的心理期待而言,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两者之间的落差,尤其应引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高职生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心里充满对未来的玫瑰色的梦想,即使再自卑的学生,也希望自己在企业的工作环境、待遇、机会比农民工好一些。但很多时候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随着科技和管理的不断进步,现代企业已经将生产流程、工序甚至操作动作都做了细微的分解,流水线上员工的操作是精确、简单、机械、重复的。因此,在这些企业里,不仅劳动没有多大的区别——高职生在薪酬上并没有显示出优越性,而且人的心理忍受极限还会受到挑战——不少学生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劳动而选择了离开。如何引导学生化解简单、重复操作所导致的心理倦怠和压力以及希望的落差,对高职院校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能胜任岗位的,还要是能安心岗位、忠于职守的。在这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完全可以发挥学科优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未雨绸缪,以就业为导向,将教育由学校向职场延伸,将关口前移。
事实上,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也正是这样做的,只不过现在还比较多地停留在感性认识和经验做法的层面,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引进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手段上探索出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切中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源
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教育的初级目标。学生心理困扰的成因很多,表现形式及程度各有不同,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可就业能力”,为顺利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同时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初级目标的需要。
一般的心理问题通常有现实的刺激源,譬如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个有影响的事件,个体会对这个事件产生恐惧、焦虑、失眠等情绪,这样的情绪持续一段时间就会形成心理问题。
高职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因为就业压力而产生的。与本科生不同的是,高职生只有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实际大多只有两年半),两三年之后,他们大多以就业作为自己的选择,升本、考研的学生人数极少。因此,未来的就业前景严重影响着高职生的在校生活和心理健康水平。有的学生因对未来职业及职业发展不甚了解,深感迷茫、郁闷,或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去尝试,但都不能坚持,收获不大;还有的学生举全家之力才得以读书学习,但是三年之后不知能否顺利就业,即使就业了,微薄的工资要偿还家庭的举债也是遥遥无期。这类学生在校期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虑、无奈、消极甚至敌对的情绪。
有专家指出,未来八到十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会依旧严峻,这一严峻的形势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毫无疑问依然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刺激源。中央文件指出要“把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把解决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更贴近学生,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共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调整认知,端正心态,正确认识和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我。不少学生对就业形势只是笼统、大概地有所了解,难免会以讹传讹;更有一些学生对自身评价不高,缺乏信心,加重了就业的心理恐慌;还有些学生自我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增加了就业的难度。针对这些问题,要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确立人生目标,特别是职业发展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
其次,要将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担忧转移到引导学生提高自身“可就业能力”的现实活动和训练中,变压力为动力。很多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对未来的担心和忧虑中,缺少行动力;有些学生则盲目地“左冲右突”,在现实中找不到正确的突破路径。这两种情况都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焦虑感。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绪,始于对某种事物的热烈期盼,形成于担心失去这些期待与希望的思虑之中。焦虑本身并非一种情绪困扰,适度的焦虑有益于个人潜能的开发,但过度焦虑则会成为心理问题,化解它的有效方法就是行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通过开展各类心理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进取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参加素质训练、社会实践,在行动中化解焦虑,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增强信心,为顺利就业或成功创业做好心理准备。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人活着就会承担压力,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压力化解方法的话,那就是优化心理素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技巧,有效化解就业焦虑,提高应对就业压力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促进高职生人生发展课题的实现
如果说就业心理素质的提升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目标的话,那么,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同一性”则是高级目标。
人的发展是终身的。哈维格斯特提出的人生发展课题的理论认为: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若干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课题,这些发展课题都是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的产物,是社会对各个发展阶段的人们所提出的要求,是一个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应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人的发展就是完成人生发展课题的过程。哈维格斯特还认为:个体若顺利完成了某一个阶段的发展课题,就会获得满足感和价值感,并有利于顺利完成以后的发展任务;如果某一阶段的发展课题没有完成,就会沮丧、焦虑、不安,就可能产生心理障碍,影响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干扰下一个阶段发展课题的完成。
高职生需要完成的现阶段人生课题主要有:确定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掌握独自谋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顺利就业;学习建立并发展亲密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深入了解自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对这三项人生课题,学校及学生的态度是不相同的,第一项任务因最为现实而显得尤为重要,都十分重视;第二项任务因关系重大而不得不重视;但第三项任务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殊不知,前两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必须以第三项任务为前提,因为如果对自我没有正
确的认识,自我定位不准确,要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是很难想象的。尽管“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业不就”在高职生中也不是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评价过高不无关系,而这些正是“自我同一性”这一发展课题在职业选择上的表现。
被称为“自我同一性之父”的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年时期最重要的发展课题,这是“一种熟悉自身的感觉,一种知道个人未来生活目标的感觉,一种从他信赖的人们中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自我同一性”一旦形成,个体则会获得一种心理的幸福感,并伴随有一种内在的把握感、何去何从的方向感、确定的预期感以及自我的整体一致和连续之感。如果在青年时期没有形成“自我同一性”,则会导致角色混乱,生活缺乏目标,会时时感到彷徨迷失。对就业顺利的学生进行考察,我们会发现,除机遇之外,他们大都自我观念明确,具有较为清晰的人生目标和就业方向。事实上,这正是“自我同一性”这一发展课题圆满实现的表现。可以这样认为,对高职生而言,顺利就业与否只是一个表层问题,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才是最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应该对这一核心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切不可一“业”障目,片面的技能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和终身发展作为终极追求目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责无旁贷,要从学生最为关心的就业问题入手,把“培养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作为一条明线,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兴趣和积极性,而把“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一条暗线,贯穿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过程,帮助高职生全面深入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全面完成人生发展课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