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保;问卷调查1调查方法

(1)调查方式:以学生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2)调查对象:马山县马山中学学生

(3)调查内容: 环保基础知识的掌握 环保意识水平 对环境保护的态度。

2调查情况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中学生环保意识水平仍有待提高,调查中有80%的同学选择经常在校园中看到别人乱丢垃圾的现象,说明在校园中,不爱护环境、不文明的学生大有人在。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后,仅有18%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缺乏氛围,不敢出面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在调查中学生是否有节约意识的题目中,可以看出,生活中学生的节约意识还是比较好的。如有58%的学生又节约用水的意识,有82%的学生有重复使用纸张的意识。在是否使用塑料带的调查中,多数学生会选择拒绝使用,但仍有20%的学生仍抱有无所谓的态度,说明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是不高,对社会的责任感十分缺乏。但其中95%的同学已经意识到我国的环境正在恶化,说明学生还是对环境保护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在是否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中,有42%的同学选择是,说明随地吐痰这种不好的习惯在学生身上还是存在的。当然也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家庭性,大多数学生可能从幼时模仿大人学习一直延续到现在,居住地偏向农村及周边地区的学生更易有此习惯。透过这份问卷,发现多数高中生的环保意识处于薄弱阶段,那么学校怎么做呢?

3建议

保护和改善环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与兴衰,也取决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绿色伦理”观念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3.1创设良好的环保教育的氛围。

3.1.1多开展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使学生们都知道“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学校是大家的乐园”。从而在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或班队活动中适时地进行环保教育。如学校在卫生工作方面,强调“重在打扫,贵在保持”,对卫生优胜奖,每周评比一次,周前公示并予以表彰,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生生为争创绿色学校而努力。使他们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好习惯,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3.1.2创设更多的绿化、美化校园的空间与条件。校园虽不大,但要尽量规划出较多的空间用于校园花坛及草木的绿化,使校园四季常青,花期不断,使校园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自然美景。同时,把每一处花坛或劳动基地分配给各个年级,让他们亲自参与环境的管理,亲身体验环保的乐趣。学校还努力增设一些有关环保方面的硬件设施提供给学生,如设立废品回收站,定制垃圾箱,建立生物角等等。学生有了环保的意识,就能付诸实践。

3.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高中阶段各学科,特别是化学、生物等课程中,很多内容都是环保教育的好素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如:

3.2.1化学教学中介绍相关的环保知识。如结合空气,水等章节,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空气污染及水污染的形成及防治;结合硫、氮的氧化物,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结合磷酸盐的相关知识,介绍湖泊水质的富营养化等。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从我做起的环保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理解环保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步培养起环保意识。

3.2.2在实验教学中推进环保教育。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教室、实验室、学校做起,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作为化学教师要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来,培养学生在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上的环保意识。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如在密闭系统或通风橱中操作有毒气体,对反应后的尾气进行吸收,不让其扩散到空气中,反应后的废液、废渣不随意倒人水池,而是分类回收等,使学生养成环保的好习惯。在化学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都存在着“废气、废液、废渣”的处理问题,从刚接触化学的第一课就应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药品的取用规范,节约药品,不要撒在讲桌上;点燃酒精灯用过的火柴头要放人垃圾瓶中,点燃镁带后的白色固体要回收,不乱丢乱放等,给学生作出表率。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从环保角度设计、改进、挑选实验方案,选取实验药品。使学生尽可能采用一些无毒无害、低污染、低能耗的实验方案和选择一些无污染、可回收、可循环利用的药品。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固体的回收;制取氢气后锌粒的回收等,都要预先给学生讲清楚,尽管回收处理比较麻烦,远没有乱丢乱倒方便,如果贪图方便,实验室的下水道的污染物积少成多,就会造成实验室长期的危害和隐患。

3.3利用丰富的课外活动开展环保教育: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仅靠在课堂上的培养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环保活动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作为化学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来认真有效地实施。

3.3.1开专题讲座培养环保意识。 结合国内外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和重大的环保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如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向学生介绍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结合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相关知识及其被破坏的原因和氟里昂的应用及其替代技术;结合全球的二恶英事件谈谈多氯甲苯、多抓乙苯及烃的卤代物的毒性和食物污染问题;结合我国提倡消除白色垃圾活动谈谈白色垃圾的起源及其危害。

3.3.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环保意识:课堂教学是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环节。但课外活动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我们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自来水厂、陶瓷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以及对环境污染应采取的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违法行为,同学们也树立起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学校要重视把环境教育寓于各类活动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条件下参与学习。如在春游、秋游的活动中,要求学生把垃圾放回塑料袋,扔到垃圾箱内;又如,学校在每年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保日)等相关环保的节日里,开展环保图片展览、环保主题班会、环保宣传栏、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小卫士评选等活动,使学校内拥有浓浓的环保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清楚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4结论

中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不仅依赖于学校教育,同时也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所以,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仍需要多方的支持。

参考文献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灌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3-257-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双重性质。”因此,身为一位地理教师,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我看来,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教材中的环境内容,从理论上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虽然中学以前学生都或多或少接触过有关环保的教育,但这些教育课都是零散、薄弱的,并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而初中地理学科中的很多教学内容,则比较系统地涉及了众多环境问题,既有陆地环境问题、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等,这些有关环境的教学内容为环保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挖掘相关的教材内容,从理论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水资源的有关水污染的教学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到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我引用《1996 年中国环境状公报》数据:78%城市河段不适宜饮作用水源,50 %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1997年深圳市年鉴》数据:宝安、龙岗后备水源污染严重,深圳市水库有机污染有所加重,河流严重污染,1997年深圳市环境状况公报》数据:1997 年深圳市污水排放量约56155吨,而其中城市污水处理率却只有25.1%,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水污染状况的了解,改变了以往误认为水资源很多,且自认为随着科技文化水平高,水资源可循环使用,故而对水资源利用保护不重视,存在着对水浪费的态度和行为。通过挖掘这些环境内容,从理论上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环境意识,做个爱护环境的好公民。

二、结合生活中的环境现象,从事实上警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来说,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素质,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但是对中学生来说,由于缺乏对环境的关注,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基本的环保意识。因此,地理老师除了从课本上相关内容入手,还必须从身边活生生的环境现象入手,用铁的事实警醒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在讲大气运动这一教学内容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可以引出近几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了范围不断扩大,危害也越来越大的雾霾天气的环境现象。为了能警醒学生,还要特别指出:就连总理都专门出席空气污染治理会议时都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加强环保执法和其他相关工作方面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树立全民意识,需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不仅是某一部门的事,更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找出生活中所存在的环境污染现象。例如,室内装修材料引起的家居环境污染:地面装修若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有害有机物等问题,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让学生了解事实,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关爱地球、保护环境。

三、通过实践中的环境探究,从原理上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更能燃起学生对环境现象的探究,所以,我们还应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以及对环境污染应采取的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为了使学生从原理上明白环境恶化的原因,可以专门提出课外实践主题学生对这种别开生面的探究题目自然充满兴趣,于是有到污水处理厂的、有到工厂的、有到公路上考察的等。通过他们的实践探究,他们得出生活中环境污染主要有如下: (1)作坊和工厂排出的废气、废烟、废水、废渣和噪音;(2)人们生活排出的烟、气、噪音、脏水垃圾;(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车辆、轮船、飞机等〕排出的废气和噪音;(4)大量使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农田流出的水;(5)矿山的废水和废渣。

根据坏境污染产生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决,得出结论,环境污染是可防可控的。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节约能源,调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2)加强环境管理,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烃的生产和使用。

(3)回收可利用的旧物品,制造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可光解的或微生物降解的塑料。

(4)寻找新材料,提高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的催化效率等。

(5)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渗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有些已经严重影响到部分地区的生态和人民的健康。而这些环境问题所带来的恶果,都让人们愈发体会到保护环境的现实性和重要性。中学生物学科与环境科学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对青少年进行环境科学的教育上,生物学科任课教师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渗透,让学生从小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环境科学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在新的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对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热爱自然、珍爱生命,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将对青少年环保意识的教育纳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达成中。所以,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转变环境科学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有可无”的观点,在平时备课的时候,按照《课标》要求,将环境教育目标纳入教学计划,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和整理有关环境科学的资料,加强自身对该领域的学习,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二、精心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知识教育

在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几乎每个章节中都有着与环境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精心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中,在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一片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等生态环境的研究,学习调查和观察的方法,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知识,对于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十分重要。

三、关注热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动态信息

在电视、报纸和网络上,随时可见有关环境、生态的新闻。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特别是热点信息,在教学中适当的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中,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什么是PM2.5?这项指标的监测有什么意义?”“你知道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发生在我国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的成因吗?它给当地人民带来什么危害?”等。将这些有关环境的动态信息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开展活动,让环保意识渗透在学生的习惯中

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是我们进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环境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因此,除了在课堂上渗透知识和关注动态外,还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让环保意识渗透在他们的习惯中,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可以尝试组织以下类别的活动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这些意识和习惯。

1.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在各种纪念日,如“地球日”“植树节”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组织学生投校园广播稿,办相关黑板报,开办小型展览会,为学校树木挂牌等。(2)开展各种调查活动,如,调查校园、小区内的植被种类和分布,调查本地水污染、空气污染情况等。(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环保相关的公益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公意识。

2.规范日常行为

(1)通过日常教学,让学生了解哪些是环保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不起眼,但如果人人做到,却能改变我们的环境和生活。(2)倡议学生力行“节约”,从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饭等小事做起,让学生针对各种环保行为自制每日达标表格,并采用监督评议机制,一周一小节,评出“环保标兵”。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是21世纪国家的栋梁,也是未来的主人。让每一个中学生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现状,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生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和生态教育,重视对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认识与实践。

一、利用教材资源,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可以由生物学知识产生生态道德知识,再由生态道德知识内化为生态道德观念。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在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必须调整发展的模式,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蚯蚓、仙人掌、生活在岩石上的地衣等生物的生活环境与形态特征和生理,从中得出结论: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进而说明人类虽然能够适应和改造环境,但人类在根本上还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必须依靠生态系统提高生存的基本条件,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调节和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能够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野生动物的存在丰富了动物的物种资源库,物种是人类宝贵的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课堂上可以通过观看动物图片、自然风光,让学生产生生态美的体验,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善待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善待生命,保护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竭力使我们的每个学生从幼年起就能以精心爱护和细心关怀的态度对待每棵树、每丛玫瑰、每株花草和每只小鸟,一句话,爱护一切有生命的和美好的事物。

在生态系统功能的教学中,要使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认识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虽然能够适应和改造环境。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树木的更新,河水对污染物的稀释与分解作用,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稀释等等),同时更应给学生强调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度,也就是生态系统能够接纳人类排放的污染物的量有限,能给人类提供的物质资源量有限(如木材)。人类不能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能随意排污,否则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向学生介绍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后给人类带来的无尽伤害甚至灾难。

二、开展课外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培养其环境保护习惯,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并努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环保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激发他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心和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如结合校园绿化设计和“3.12植树节”,发动学生参与校园绿化设计和植树护花活动;结合“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学生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等活动;发动学生参加“你丢我捡”和清除卫生死角等校内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活动。课外活动的重要特点就是实践性、直观性,以具体事实让学生自己去了解、认识环境被破坏的危害,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展有益于环保的活动。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育效果,比如让学生去参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森林植被对人类的重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修建小型自然生物池塘,营造生物垃圾,将垃圾按化学、金属、生物各自分类处理,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教学目的。波利亚说过:“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同时指导学生认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撰写环保小论文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环境保护习惯

教师在教授生物圈这一章节知识点时,可以列举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扔乱丢及大量使用一次性饭盒和非降解塑料制品造成白色污染等,这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正是社会的悲哀。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 同时也应该是良好习惯的播种者,正确世界观的宣传者。针对上述行为,我们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不良习惯对于我们人类自身会带来哪些危害?对于人类的发展会有什么后果?而这些苦果都是由人类自己造成的,这些破坏行为将直接影响到生态的平衡、社会的和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经过他们的思考,很自然的推导出环保问题是个大问题,让学生明白危机后,教师再顺势从这点切入,直接宣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播种下良好习惯的种子。

谈谈环保意识的理解范文第5篇

幼儿园的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界生物的环保意识和行为。因此,环境保护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环境保护教育”对一些大城市的幼儿园来说早已不是新的课题,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绩。我园地处偏僻的小县城,如何在农村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如何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呢?下面,是我对农村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的目标必须根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结合实际来制定。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意识,让幼儿意识到环境问题,意识到人类生存与环境休戚相关;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使幼儿乐于观察和探索自然,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保护环境活动的热情;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创设优美环境的各项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环境问题、学习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帮助幼儿形成保护环境的行为方式和良好习惯。

二、农村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教师对环保教育的认识和教师的环保素质

教师具有较好的环保意识和丰富的环保知识,才能影响并带动小朋友们开展各种活动。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参观、讨论、听讲座、上网……让教师掌握有关环境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并把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研究出适合本园环保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促进幼儿更好的掌握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充分发挥农村的优势,经常带孩子们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感受人与动物、人与植物的和谐相处。我们开展“亲亲汉江”——爱我家乡环保一日游”, 使幼儿意识并开始关注自己周围的环境问题;“比一比谁的小手最灵巧——落叶制作比赛”,让幼儿明白废物不仅可以利用,还可以美化环境;“为了美好的明天——师生、家长环保运动会” 、“学做地球小主人——环保图片展”, “碧水蓝天——幼儿环保美术作品展览”、“绿色小使者——植树节绿色大行动”等系列实践活动。同时,老师还组织幼儿参观校园附近的垃圾场,让幼儿谈谈哪里的环境美,通过观察、比较,幼儿了解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幼儿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观念。

(三)专门的主题活动与一日活动相结合

在国际国内一些主要的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相关的环保专题教育活动。 “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都是传统的环境教育日。例如:植树节教师可以设计人人争做“绿色小使者”的活动,带领幼儿参加植树活动,讲解树木的种类、生长过程,树木带给人们的好处和乱砍乱伐造成的可怕后果,让孩子们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结合本地特点,还可设计“爱护国宝朱鹮”的活动,带孩子们去朱鹮养殖场参观,引导幼儿理解鸟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道理。开展“我爱地球妈妈”系列活动,通过游戏、制作、参观、谈话、绘画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地球的教育,使幼儿懂得保护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球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去给县城广场给小树浇水,拔草,捡废品,通过和幼儿一起收集、处理、再利用、再制作等,废物的再循环使用,不仅减少了垃圾和物资的浪费,而且还让幼儿感悟到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是宝。

生活中有很多细节都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环保行为习惯。教师要教幼儿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如,在户外散步时,看到有的幼儿摇晃小树苗,我们就利用学习歌曲《爱护小树苗》的时候,帮助幼儿纠正这种错误的表现,还将爱护花草树木等列入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来唤起幼儿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四)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具有幼儿园教育所无法比拟的随机性和个别性,因此幼儿园开展环保教育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教师应努力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让家长了解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

1、家长要加强自身的环境教育素质。我曾就以下几个问题对部分幼儿家长进行过调查,能基本回答正确的家长很少。(①你认为节约用水有必要吗?为什么?②你常常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栏目吗?③你认为使用一次性用品好不好?为什么?④你认为在孩子面前吸烟有没有关系?⑤你知道不可再生资源是什么吗?⑥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所以要使家长起到榜样作用,就必须要通过召开家长会,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使家长转变观念,成为环保教育的积极参与者。

2、建议家长让孩子多亲近大自然,带孩子经常到田野里走一走,看一看,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切实感受环境的美与差,自觉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