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共享管理

信息共享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共享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共享管理

信息共享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

随着国家对科研项目研究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公立医院,既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助力,也整体提高了民众的医疗保障水平。医院作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做好课题研究是根本,但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直接反映医院的重视程度,逐步成为评价一个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对于所拨付科研经费的审计也越来越严格,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地对科研项目进行管理,是公立医院需要面对的新挑战。

一、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管理主要涉及立项、预算、经费、结题及科研成果转化五个部分的内容,整体流程如图1所示。科研项目需要科研部门、项目实施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同管理。其中科研经费管理可以说是贯穿始终,从立项申报时的预算规划,到经费下达后的开支使用,再到结题时的财务资料整理,每一个环节都透露出经费管理的重要性。而对于一些医院科研人员来说,作为课题负责人,投入项目研究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经费管理,确实也有些勉为其难。所以,我们有时可以发现由于预算规划不合理,项目负责人在为如何开支抓耳挠腮;也有时由于经费使用不合理,审计公司不认可,影响最后的项目结题而捶胸顿足;更有甚者因为没能全面了解财务报销规定,凭证反复审退签改,直接影响到研究人员的科研热情。基于此,科研经费的合理规划、高效使用,对加强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的管理十分重要。

二、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部门沟通不充分

公立医院中科研经费管理通常主要涉及科研部门与财务部门,需要部门之间密切合作,而由于管理目标不完全一致,两个部门有着不同的工作职责分工。公立医院科研部门主要把控课题项目的整体执行情况,注重项目结果;财务部门则是在相关财务管理制度下,审核财务支出的标准,关注财务报销资料完整。正是由于这种独立的管理方式,两个部门很难做到信息共享且互通,经常在财务部门收到某个科研项目经费,却不知道是哪位课题负责人的,咨询一圈费时费力不说,课题经费未能及时入账,影响项目研究的经费支付进度。

(二)科研项目预算规划不够专业

科研项目预算规划是研究人员在科研部门指导下,遵照课题项目申报的具体要求来填列,很少能得到专业财务人员的建议。通常情况下,课题负责人都是凭借自己的以往经验来填写,没有经验的就只能先摸石头过河,草率应付了事。因为缺乏对财务预算知识的全面了解,课题负责人就会觉得项目预算相比课题申报、组织研究起来,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也就更不可能分析、考量预算的合理性。课题经费支出过程中,项目预算情况财务不能及时掌握,这种信息不对称造成资金使用与预算情况差异较大,影响预算执行与审核。

(三)科研经费支出计划性不强

项目研发人员作为课题专业人士,从科研项目申报开始,都是以项目研究为主线,课题项目出成果为导向,对于科研经费支出通常都是不太关注的,更不用说科研经费支出的计划了。有的快到项目结题了也都还没怎么支出经费,形成项目经费的大量结余;有的科研人员觉得项目申请下来,认为就是自己可支配的专用资金了,随意开支超过了原来的预算规划,结题时又开始各种预算调整;还有的研发人员在被告知快到结题期限时,才开始疯狂的突击花钱,给财务人员造成极大的工作压力不说,后期结题审计不合乎要求,还有一批凌乱的财务调账,形成隐形的审计风险。

(四)提供经费结题佐证资料的工作量大

在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或结题审计期,课题项目负责人申请经费支出情况的查询,由于课题经费支出明细数据只有财务部门能提供,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如果赶上检查或结题审计的集中时期,对于没有前期佐证资料的预备,财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就是忙乱,这不仅降低了数据提供的效率,也影响到佐证报告资料的质量。

(五)内部监管缺乏全面性

目前,公立医院科研经费内部监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出于审计人员的专业限制,对于课题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审计的全过程,不可能做到全面了解,无法参与到预算前后的管理。再加上随着医院科研项目的与日俱增,研究周期不统一,审计人员只能采用抽检经费支出情况的工作方式,进而出现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突击花钱等缺乏监督管理的现象。

三、信息共享在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对策研究

(一)信息共享的内涵

通常来说,就是在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之间,信息或资源通过互联网媒介实现交流与共享的活动。信息共享的目的是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社会成本,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二)信息共享在解决科研经费管理问题中的积极意义

信息共享是沟通和连接科研相关部门的桥梁,提供了一种解决部门间沟通不充分的途径;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桥梁延伸到科研项目管理的前端,给研究人员更为专业的预算规划建议;财务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了解科研项目的具体预算下达情况,配合科研部门,一起把控科研项目的支出进度,更高质量地完成项目经费的使用;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财务人员能提前了解到项目的中期检查或结题审计时间,做好佐证资料的充分准备,提高数据服务质量;审计部门也能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全面了解科研项目的支出情况,从整体掌握进度执行,监督管理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三)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

基于目前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搭建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旨在深入融合各部门的信息数据,用数据来主动服务医院科研项目的实施与发展。为实现课题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的闭环服务管理,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搭建如图2所示,搭建医院信息共享平台的要点有:首先,需要保证医院信息共享平台搭建的软硬件环境的安全性,又由于课题项目的特殊性,还必须关注平台的保密机制建立。其次,科研信息及财务数据的导入需要注意完整性,科研项目中的关键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项目来源、立项日期、开始日期及完成日期,财务数据中的主要内容涵盖科研项目编号、部门代号、摘要名称、科目代号及金额等。再次,在信息数据融合过程中,科研项目编号作为科研项目信息及财务数据的唯一关联标识,制定合理且完善的项目编号规则至关重要。最后,数据输出服务环节,申请人在限定的查询权限内,通过科研部门及财务部门的审批后,获得查询数据的服务。

(四)信息共享平台的预期功能实现

1.融合信息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首要功能就是能够将科研部门的项目信息与财务部门的财务数据通过标准的项目编号融合在一起。在课题立项后,财务部门就能收到平台提醒,关注此笔项目的经费拨款情况,做到及时入账,真正实现心中有数;科研部门通过财务入账数据查询,沟通研究人员,进入正式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2.预算规划标准化利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处理功能,为研究人员的立项预算申报提供数据参考。经费来源不同的项目,依据经费管理办法具体要求,提供此类经费明细预算项目的填写参考标准值及总预算的占比。比如科研项目预算填报中经常涉及的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差旅费、会议费、劳务费等,研究人员就可以凭此规划更加符合实际科研情况。3.控制经费支出进度在平台预算规划的范围内,关注科研项目经费的支出情况。财务部门首先及时将费用报销或采购支出的数据反馈回信息共享平台,配合科研部门监督管理。如果出现项目支出慢于平台预先设置的预算执行进度,系统自动通过短信或邮件方式提醒课题研究人员,并将异常情况提供给科研部门,减少预算调整的概率,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科研经费。4.提供规范的结题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中存储科研项目的计划结题时间,财务人员可以根据研究人员申报课题结题的情况,提前对平台中的财务数据进行过滤整理,设置项目结题数据提供模板。在进入项目结题时期,财务部门按照模板规范提供财务数据,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结题。5.内部审计监督通过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融合、加工及提供功能,为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创造一个全过程监管的环境,提前和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研究人员进行沟通,不定期地进行项目专项审计,提高医院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工作质量。

四、结束语

为进一步激励科研人员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大贡献,2021年〔2021〕32号文关于《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需要通过简化预算编制及下放预算调剂权来扩大项目负责人的经费管理自,还通过改进财务报销管理方式、落实科研财务助理制度及简化科研项目验收结题财务管理等举措来减轻科研人员的事务性负担,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国家正在科研提供政策扶持。作为科研人员的依托单位,我们更应该积极思考如何打通信息数据,从科研内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公立医院对于科研经费合理、高效进行管理的这个新挑战,可以从科研经费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基于目前互联网、大数据相对安全、完善的软硬件环境,搭建科研经费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将科研相关人员从烦琐的数据提取、整理、提供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加有效的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服务于研究人员,推动公立医院科研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莉.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1,18(03):85-87.

[2]于洁.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案[J].经济师,2021,18(07):232-233.

[3]汪晓丹,江蔚.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助力医院科研发展[J].中国总会计师,2021(05):48-49.

[4]刘丹.浅谈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1(06):167-168.

信息共享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共享;GIS;EAI/EIP;数据交换平台

营销及配电是电网发展的最终目标,同时是实现电力销售目标的重要基础。在基层供电企业中,为了能够满足客户需求,以及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应当加大企业管理的力度,从而推动企业实现高效、顺利的运营。近几年来,对于基层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以及配电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都是采用独立的信息条块分割,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了“信息孤岛”,从而无法向客户提供快捷的、高效的服务。对于GIS技术,其能够较好处理大量的数据等,同时,通过建设基于数字化地理信息、电网结构信息及电力设备图形与台账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并有效结合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可实时反映出电网结构信息,以及其实际运行状况,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及相应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帮助,并以此来有效管理电网,确保供电企业管理水平、运行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其在企业运行成本的降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以及安全生产的保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通过GIS平台,及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再加上配电管理系统中的设备数据,可以建立基于电力设备与客户的拓扑关系,进而实现对配网管理与营销信息的有效管理。

1存在的问题

1.1系统功能

对于系统功能,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来对企业业务数据等进行采集、处理的,从而满足业务处理无纸笔的要求。但是,因系统具有较低的集成度,再加上系统功能的单一性,且也没有综合考虑系统的灵活性等方面要求,从而导致系统功能的发挥出现问题。

1.2数据规范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数据属于多个应用系统,这必定会使得数据来源存在不一样情况。同时,在数据的统计方面也不具备相应的规范要求,基于此,更不能保证信息数据的一致与唯一。

1.3数据共享

因企业各部门之间几乎没有交叉数据流,所以使得信息无法共享,此时需分别处理各部门信息需求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广泛存在使得企业无法满足对业务、人力、物资进行统一调配的需求。

1.4数据支持

大多数业务部门因缺乏相应的业务数据库,数据保存也存在不符合规范的地方,且在编写材料报告时,许多都是随意拼凑的,导致工作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1.5数据资源浪费

因大部分数据是不规范的,再加上应用系统的不统一,使得相关信息无法得到统一的分析,从而无法获得数据资源的宝贵价值,同时也无法为人员经营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帮助,最终导致数据资源的大量浪费。

1.6系统投资

因各单位重复投资、建设类似的系统,不仅大大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投资,还使得其所发挥的效益与投资不相符合。在此情况下,应当采用营销管理数据集成、信息共享,以及GIS平台配电管理系统,确保供电企业可靠性,并在不断优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满足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

2基于GIS平台的全信息电网模型

对于城市配电系统中的数据,通常是很复杂的,将其与输电网数据进行详细的比较,基于10kV电压等级配网的数据量会加一倍。当对0.4kV电压等级进行统计时,不仅包括地形学信息等,还包括终端用户信息等,这大大增加了统计的数据量。基于GIS系统,可建立一种全信息电网模型,推动数据维护、使用分开需求的实现。在构建基于GIS平台的体系结构时,一般采用集中式的C/S、B/S结构。其中,C/S结构是基于GIS平台发展起来的体系结构,其能够向客户端提供属性数据、更新的图形,且还可以提供系统的其他的一些应用的全面的、实时功能。部署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廉等,是B/S结构所具备的特征,且通过此结构,还能使得客户端的使用更加的简便。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B/S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所以显示出了无法替代的优势。但因GIS平台需要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所以,C/S模式的地位是无法被替换的,特别是在相应速度要求较高,且交互的数据量较大的应用中,C/S结构依据在被广泛的运用。所以,对于在GIS平台基础上应用的系统,应当采用结合C/S和B/S结构的模式。

3信息共享的实现

3.1EAI/EIP企业应用集成

基于EAI技术,能够实现将业务流程、企业资源、应用系统连接的目标,进而建立满足开发需求的应用系统。同时,基于此应用系统,还能为新应用集成要求的满足提供有效的处理方式,并为应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共享等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措施。

3.2数据交换平台

要想实现配电管理系统及营销管理系统的集成目标,不仅需要以EAI/EIP系统为基础,还需要依靠数据交换平台的效果,同时,要想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还需结合上述两种系统才能实现。基于数据交换平台,对于开放式的数据,均来源于其他的系统,因此,必须指定较为标准的数据接口,并在结合其他信息系统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交互。采用实时数据平台,能够满足数据共享的要求。同时,准实时数据平台通常是通过统一的电网模型实现的,且通过配电MIS、实时数据等的整合,可使应用系统的准实时数据交换等方面的要求得以较好的实现。一般情况下,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选用,可使得模型、数据等作用得以很好的实现。除此之外,在处理EMS系统、配网SCADA系统等数据时,通常是以准实时数据平台实现的,进而满足向配电信息系统、营销信息系统发送相关信息的实时状态的要求。且将其与系统集成平台做比较可发现,实时数据平台集成的功能应用,但通过准实时数据集成平台的都是数据的集成。虽然系统集成平台的功能比准实时数据平台更加强大,但对于集成平台来说,准实时数据平台是实现其目标的关键。

4总体架构

通过采用GIS配电管理系统、营销管理集成框架,再加上GIS平台等,可集成、整合面向客户的供电可靠性管理、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等业务功能,再通过构建营配信息系统,可满足两个系统信息集成的要求,最终实现为配网运行中的现代化管理提供信息技术基础。GIS平台是应用体系结构的设备数据基础,通过此平台,可满足对配网设备信息、设备空间地理信息等进行有效维护的要求。对于基于GIS平台的电网拓扑运算、空间分析,可为GIS图形的展示提供重要的条件,进而为实现营销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的集成目标提供图形化支持。信息集成平台是通过采用统一业务模型、数据模型,可建立基于营销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统集成的模型,从而较好的满足配电模型定义、管理要求,最终妥善解决新系统数据交互问题。

5结语

总之,基于集成营销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可将分散的应用系统进行连接,建立规范的信息平台,解决“信息孤岛”。对于在GIS平台上建立的全信息电网模型,可通过采用EAI/EIP企业集成门户、数据交互平台的方式实现,从而满足电网的营配数据信息交互的要求,同时还可实现营销管理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的开放式集成目标。通过配电管理系统及营销系统信息共享平台,能够为可靠性管理、电能质量管理、营销决策支持等高级应用功能的研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常明,田爱军.商场智能交流配电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2(16).

[2]刘剑星.一体化配电管理系统的设计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10).

[3]谭树森,苏健祥,潘永源.再谈两部制电价与变压器经济运行[J].价值工程,2012(30).

[4]张威,苏健祥,张惠聪.县级供电企业培训质量控制探讨[J].价值工程,2012(29).

[5]苏健祥,潘永源,邝以云.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对低压线损的影响[J].价值工程,2012(34).

[6]宋尔进.集控数据交换平台研究[J].贵州水力发电,2009(01).

[7]刘广宇.雅砻江流域电力生产数据交换平台[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3(03).

信息共享管理范文第3篇

一、不动产登记信息概述

不动产登记信息狭义上应指不动产登记簿的记载信息,广义上应指不动产登记资料所反映的信息(包括不动产登记簿等不动产登记结果记载的信息和不动产登记原始凭证所反映的信息)。不动产登记信息是具有依法、按需、保密利用(包括查询与复制)等特点的政府信息。

1.不动产登记信息应属于政务信息资源中的政府信息

其一,不动产登记信息是不动产登记机构经相关法律法规授权代表政府行使具体行政行为的核心成果;其二,不动产登记信息是各地各类不动产统一登记落实后,要一并纳入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的物权信息;其三,不动产登记信息是不动产登记机构在履行登记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纸质或电子介质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尤其是不动产登记簿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依据标准制作并依法管理、保存的,采用电子或纸质介质形式一并记载土地、海域以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和森林、林木等定着物的自然状况、权利归属状况、权利限制情况、提示事项、其他相关事项的具有政府公信与推定效力的物权文件。

2.不动产登记信息又属于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特殊政府信息

不动产登记信息广泛利用于不动产登记、交易、征收、征用以及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司法协助、纪检监察、公安、工商、税务、金融等多方面。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在给国土资源部办公厅的函复中(国办公开办函〔2016〕206号)明确:“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以及户籍信息查询、工商登记资料查询等,属于特定行政管理领域的业务查询事项,其法律依据、办理程序、法律后果等,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调整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存在根本性差别。当事人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申请这类业务查询的,告知其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二、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特性

1.共享对象有条件

不动产登记信息所具有的依法利用的特点决定其共享对象只能是相关业务和政务部门。《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的信息应当纳入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交易机构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与交易信息互联共享机制,确保不动产登记与交易有序衔接。不动产交易机构应当将不动产交易信息及时提供给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机构完成登记后,应当将登记信息及时提供给不动产交易机构”。《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导则》也要求房屋交易与产权管理信息平台和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也规定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可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因此,除了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以及不动产交易机构首先要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外,其他可共享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单位只能是国家规定的相关政务部门。

2.共享范围有差别

不动产登记信息所具有的按需利用的特点决定其共享利用范围的差别对待。《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与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审批信息、交易信息等应当实时互通共享。不动产登记机构能够通过实时互通共享取得的信息,不得要求不动产登记申请人重复提交”。《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应当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因此,不动产登记机构是与国家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和不动产交易机构共享全部不动产登记信息,而与其他相关政务部门仅是共享部分有关的不动产登记信息。

3.共享利用有权限

不动产登记信息所具有的保密利用的特点决定其共享利用的权限控制。《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 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动产登记信息保密;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五条规定:“各级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保障不动产登记信息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对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利用不动产登记信息设置其相应权限,可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类利用权限。不动产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拥有高级利用权限,可以利用全部不动产登记信息;住房城乡建设、农业、林业、海洋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拥有中级利用权限,只可利用部分不动产登记信息;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拥有初级利用权限,仅可利用与其业务有关联的不动产登记信息。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均应对不动产登记信息承担保密责任并签署书面保密协议。

三、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管理

1.信息共享方式管理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可采用系统对接、前置机、联机等方式。为安全保障起见,建议不动产登记机构先行搭建两级数据库服务器,一级数据库作为内部日常业务保存读取,二级数据库与一级数据库同步,然后编写各种接口通过专网对外向各共享部门实时加密推送不动产登记信息;同时,不动产登记机构应根据共享部T各自的信息需求或用途设置不同层级和范围的利用权限,即可把不动产登记信息存储于各个数据库表中,然后对各共享部门定义一系列角色,并给每个角色指派相应的利用权限,将授予相同权限的各共享部门用户集中到一个角色单元中,对其中一个角色授予或者废除权限均适用于该角色单元的任何用户,以方便地在数据库中管理利用权限;不动产登记机构应与各共享部门签订信息安全保障保密合同并保存各共享部门所有的信息利用痕迹,便于追责。另外,由于不动产登记机构与其信息共享部门间的信息化水平和应用环境或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应采用国家规定的兼容性较强、数据表达准确、结构化完整的信息共享技术标准与交换格式等。

2.信息共享安全管理

网络信息共享安全风险主要有:黑客入侵、病毒感染、硬件瘫痪、软件失控以及不动产登记机构及其信息共享部门的工作人员错误或违法违规操作等。

信息共享安全风险防范主要有:不动产登记机构及其信息共享部门应运用物理隔离网闸、合理的软硬件防火墙、先进的数字加密等高新技术手段阻止黑客入侵和病毒感染,并定期维护信息共享系统;着力做好数据库安全防护和后台保密加密防御工作,防患于未然,严防信息泄露与套取;尤其重要的是,不动产登记机构及其信息共享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信息安全保密意识与责任心,最大限度减少错误操作,严禁违规违法操作与有意无意泄密,遇到问题应立即与信息系统管理员沟通,共同协力填补漏洞与消除隐患,确保信息共享安全保密。

3.信息共享质量管理

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部门要正确、完整、实时理解不动产登记信息绝非易事,如漏看、误读、曲解、错定不动产登记信息,或将造成的不良后果与消极影响等难以估量。由此,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质量的优劣与否成为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管理的重中之重。因而,作为不动产登记共享信息的主管方和推送方,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的申请审核、办理流程、操作规范等相关配套制度,应与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部门共同建立健全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责任与协调工作机制,应指定内设部门或专职岗位负责向各共享部门提供不动产登记共享信息的快速解读、释疑、校对、查验、纠正、核准等服务,确保推送不动产登记共享信息的同一性、可用性、时效性、全面性、精准性。

信息共享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招商引资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作用,迎合时展需要,满足社会实际需求,促使档案信息整合交融,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为需求者提供更大的便利,真正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由此看来,加强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化

招商引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在国家相关制度和规范约束下,遵循相应原则和标准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招商引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活动开展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不同因素之间的演变关系,明确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和标准,在满足公众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还能够为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招商引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还需要转变传统观念,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制度内容,促使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合理、有针对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内容、对象、规划和发展方向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完善的招商引资的档案管理制度下,才能促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活动有序开展,实现长远发展。

二、重视资源建设,强化监督力度

招商引资档案资源管理是招商引资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提高对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健全和完善服务体系,为档案管理事业未来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同时也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从开发利用国家信息资源角度来看,招商引资档案管理工作应该放在突出位置,同服务设施建设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促使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加强档案资源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公众个性化信息需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此同时,提高对传统档案实体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视程度,还需要注重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建立更高质量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在网络条件下创建档案信息资源平台,为不同来源、不同形式以及不同平台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和支持,充分发挥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优势。此外,还需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库,统一数据格式和机读目录格式标准,确保数据库系统流通和交互功能得以实现,达成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在满足社会需要,基础上统筹优化,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各个环节,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需要。尤其是一些政府行政部门,转变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尤其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和规范统一,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活动持续发展。

三、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提高业务素质

在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档案人员不仅是档案信息建设的实施者,同时也是受益者,在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故此,需要制定更加统一、完善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培养,提高实际工作力度,提升招商引资档案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与此同时,在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对于人才的培养应该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从教育、鼓励和管理等多个角度开展工作,引导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和完善自我,掌握更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储备,降低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拓宽视野,为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的支持,作为一种复杂的科学管理手段,促使信息系统标准化、规范化,是保障档案信息化系统之间能够协作、信息共享的首要前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应该拓宽经费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为招商引资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条件,结合电子政务工作,实现不同系统之间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五、结论

综上所述,招商引资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李鑫.招商引资档案管理与信息资源共享探析[J].黑河学刊,2014,32(3):123-123+125.

信息共享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ERP管理系统 信息共享 一体 财务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91-02

一、中小企业管理状况分析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属于私营性质,绝大部分还采用家族式经营方式,而且有相当多的业主在经营中只注重经济利益,缺乏管理知识,管理意识不强,对企业内部监控不到位,管理比较混乱。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管理薄弱,即各岗位工作职责与制度不规范;二是财务管理不严肃,越权办事现象严重;三是物流与财务脱节,业务处理效率低,在营运过程容易出现发了货物但货款不及时收回、顾客下了订单而又不来付款取货的问题,导致存货积压甚至过期等;四是信息传递不及时,企业不同部门在运营中使用的相关基础信息不一致,出现对账、业务追溯、业务考核难等问题,极大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

要解决上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充分利用ERP管理系统功能,打造一个集采购、销售、库存、财务核算等业务处理于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规范业务处理流程,加强管理,实现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自动转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二、ERP管理系统在中小企业中应用的优势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保证企业的业务信息在各部门之间的及时传递和实时共享,对于企业清晰、准确高效的运作至关重要。

(一)使供应链处理流程优化

ERP管理系统将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了整合集成和优化,即将企业营运过程主要涉及的三大模块(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管理。中小企业使用ERP管理系统后,供应链业务处理优化主要体现如下:第一,采购管理能进行未收货提醒;第二,销售管理除了可以进行订单、发货、结算等主要业务的管理和控制外,还可以对销售的毛利进行预测和计算;第三,仓库管理可时时查看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第四,企业各部门利用信息共享平台能及时掌握企业生产、销售和库存情况,有效管理和控制销售价格,有效管理订单、发货、出库等,降低经营风险;第五,利用订单追踪功能让管理层快速了解每张订单执行情况,业务信息(单据)一录入,表明业务成交,其他部门即可共享交易信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总的来说,中小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后,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切实优化了企业整个供应链处理流程,实现供应链与会计业务处理的优化和各流程无缝连接。

(二)使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优化

ERP管理系统中的财务模块和一般的财务软件不同,作为ERP系统中的一部分,它和系统的其他模块有相应的接口,能够相互集成。比如,它可将采购活动、销售活动在输入订单和发票时进行三方匹配,自动生成准确无误的会计凭证,自动计入财务模块生成总账、会计报表,取消了输入凭证烦琐的过程,几乎能完全替代以往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在处理运营业务的同时进行了相关会计业务处理,优化和简化了会计处理流程。

三、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一体平台的创建

(一)基础信息设置

ERP管理系统在应用时需要预先设置共用的基础信息,方便以后在使用时整个企业的信息保持一致。ERP管理系统基础信息设置主要是与企业具体情况和所用的ERP管理软件有关,不管是哪个软件,基础信息设置步骤大体如下,一是录入企业基本信息(含企业编号、名称、地址和电话、法人姓名、纳税号、银行账号等);二是录入部门信息(含部门名称、人员姓名、职务、分工、用户权限等);三是生产基本信息录入(含工厂编号、名称);四是录入仓库信息(含仓库、名称、性质等);五是录入客户信息(含客户类别、客户名称等);六是设置系统管理;七是设置并录入其他辅助信息;八是录入基础数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

ERP管理系统信息与会计处理一般通过ERP的供应链采购、销售、仓库、应收、应付模块进行,因此,就需要在ERP管理系统财务模块设置相关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自动处理流程,以实现供应链业务发生业务时能自动生成相关会计记录,并及时传递到存货管理以及应收、应付核算模块。

1.库存模块会计科目的设置。在存货核算模块的后台,需要对仓库业务和存货进行相关设置,在出入库单据发生时,系统自动核对仓库增加或减少并进行相关存货的会计记录处理。一般设置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其中,原材料可根据情况设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备品备件、广告用品、动物保健、燃料(燃煤、燃油)等明细科目。

2. 销售模块会计科目设置。销售模块主要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明细科目的设置根据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需要自行设置。

3.应收应付模块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收应付模块会计科目主要有: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明细科目的设置根据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需要自行设置。

4.损益模块会计科目设置。损益模块会计科目主要有: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明细科目的设置根据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需要自行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完成后,在发生采购业务或销售业务时系统会自动生成入库单或出库单,自动编制会计分录,交易信息自动传递到其他模块,自动进行记账和对账。采购管理模块或销售管理模块能自动生成采购应付款、销售应收款和往来账务核销提醒,对应收和应付账款进行控制和账龄分析,保证了应收账款的安全,降低坏账的发生率,同时也提供了应付账款的控制与分析,通过付款预测企业可安排合理的资金支付,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三)供应链业务处理流程设置

设置建立了基础信息和会计科目以后,还需对ERP管理系统供应链模块进行信息共享设置。在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一体主要为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和库存管理三个模块信息共享。其中采购模块主要包含采购订货管理、采购收货管理、采购退货管理、暂估入库管理等功能项;销售管理模块主要包含销售订单管理、销售发货管理、销售退货管理、委托代销货品等功能项;库存管理模块主要包含货品进出仓管理、领料管理、仓库盘点管理、货品调拨管理等功能项。因此,在进行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设置时主要对供应链这几个模块设置即可,例如对采购管理模块处理流程设置:采购订货管理―采购收货管理―采购退货管理―暂估入库管理等;销售管理模块处理流程设置:销售订单管理―销售发货管理―销售退货管理;库存管理模块处理流程设置:货品进出仓管理―领料管理―盘点管理―调拨管理;其他模块处理流程设置:入库单―仓库―其他出库单。其中库存管理模块的入库单和出库单一般是根据采购订货和销售发货生成,基础设置已完成了部门信息、客户信息、生产信息、仓库信息等基础信息录入,业务发生时就可以ERP系统供应链平成了相关的业务处理。

四、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一体在财务中的具体应用

建立了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一体平台后,企业整个信息系统就包含财务处理和供应链两大部分,覆盖了企业最核心的业务,通过供应链各模块和财务模块处理实现仓库、销售、采购、财务等职能部门信息集成,信息共享。

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一体平台在财务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如下:

第一步,录入业务基础信息(以采购开单为例),采购部门部发生采购业务,工作人员根据采购订单,在业务发生时及时在ERP系统中录入原始数据,并将其存储到指定的数据库中,即在ERP管理系统中的采购管理模块下选择引用采购订单―生成采购开单―审核采购开单―增加库存―转到库存管理系统中选择生成采购单据―填写单据编号―填写或选择供应商―选择结算方式―转到仓库―下拉选择原料库或成品仓库―录入单价―录入增加数量并保存。

第二步,财务部门根据采购部门所录入的采购信息,通过ERP系统的自动检测,所有与财务相关的业务数据信息将会自动传输到财务处理模块中的应收应付处理模块,由系统授权指定的财务人员进入不同的子系统进行财务业务处理,财务人员首先是对该业务进行合法性审核,再对付款单和往来账进行审核并处理,审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凭证处理,再由审核人员对凭证进行审核并签章,点击记账功能系统自动登记总账和各明细账,并将信息保存。

第三步,财务部门利用ERP系统将财务处理后的业务数据自动进行编码并存储到数据库中,这时,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已实现了集成和共享。

第四步,管理层或其他部门需要某项信息时,即可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输入信息的代码,系统便会自动从数据库中提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方便了管理层或各部门对每天的采购、生产、销售进行在线查询和分析,实现时时掌控生产经营情况。

第五步,总账管理人员或财务经理根据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审核处理,ERP系统即可生成各类汇总统计报表和财务报表。

第六步,财务部门根据业务数据信息,利用系统中财务分析功能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进行财务分析和预测,为管理层提供真实的财务分析报告。

中小企业应用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一体平台进行财务处理,所有的会计核算信息和财务报表均直接来自实际的业务数据,这样既可根据财务信息数据追溯查询业务单据,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形成企业内部数字化管理,还可时时了解企业的采购、生产、库存、销售和资金流动情况,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建立基于ERP管理系统信息共享,既优化中小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和财务工作,还能不断强化中小企业内部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海东.现有ERP体系机构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报,2007(1)

[2]李赛娟.基于ERP的供应链会计处理流程的优化设计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

[3]李方,邹能锋.基于ERP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