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引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都有衰老失去劳动能力的那一天,所以社会养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现状加重了年轻子女在家庭里赡养老人的负担,不少儿女选择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家庭养老模式正在悄然向社会机构养老模式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与正常老人相比,痴呆症老人的养老问题给子女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只来源于老人的痴呆症状本身,更来自于养老机构和相关福利机构对于痴呆症老人的歧视与排斥。解决好痴呆症老人的机构养老问题不仅对于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故此,通过对两个老年养老机构的痴呆症老人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探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为痴呆症老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其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社会养老机构提高对痴呆症老人的服务质量,保证痴呆症老人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生活。

一、老年痴呆症的基本概述

老年痴呆症又叫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与生活功能[1]。老年痴呆症会给子女和养老机构带来很多的不便之处,是因为痴呆症老人有很多异常行为,严重时表现为不安、易激或少动,个人卫生不佳;后期仍保留习惯性自主活动,但不能执行指令动作;疾病晚期可见四肢僵直、锥体束征、小步态、平衡障碍及尿便失禁等,大约5%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和帕金森综合征,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往往不能站立和行走,生活完全依靠护理。可以看出,对痴呆症老人的关爱与照顾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痴呆症老人是一个需要我们全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因此研究痴呆症老人生活问题及机构养老现状问题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所要研究的问题,了解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发展现状。

(二)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北京某社会福利中心和云南省某老年公寓两个养老机构中痴呆症老人的典型个案养老现状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综合性地探讨我国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现状及存在的地区差异等问题。

(三)实地观察法

进入机构实地观察痴呆症老人日常生活状况和康复状况。并且参与到痴呆症老人与护工以及与其他老人的互动之中,并通过与痴呆症老人的共同活动从局内人的视角对痴呆症老人进行观察。

(四)访谈法

通过与护工及其他机构工作人员交谈,客观地了解养老机构里痴呆症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状况,为了保证访谈的真实性和针对性,采取严格的结构式访谈,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列出所有想要了解的问题。并且对于被访谈者的回答加以调查、询证及分析,以弄清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真实现状,通过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提出恰当的改进措施

三、目前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区别对待痴呆症老人和正常老人

由于痴呆症老人各种异常的精神症状,给护工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对于痴呆症老人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不像照顾正常的老人那样和颜悦色,尽心尽力。而且无论是在入院程序上还是在住宿安排上,痴呆症老人都有单独的一套程序,区别于正常的老年人,这样长期的不与人交流不仅不利于痴呆症老人病情的好转,而且还会导致痴呆症老人智力和记忆力的持续下降。

(二)工作人员对于痴呆症老人的服务意识和态度有待改善

晚期的痴呆症患者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完全丧失生活能力,记忆力严重衰退,不能独立进食,理解和语言表达困难,在居所内找不到路,行走困难,大小便失禁,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雅的行为,行动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2]。以上种种症状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增加了护工的工作强度,干扰了其他老人的正常生活,于是有的护工对痴呆症老人失去耐心,态度粗暴,语言过激。我们对待痴呆症老人应该有起码的理解、关爱和善意,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们,包容他们,而不应该对他们不管不顾,任其自生自灭。过去他们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现在他们是需要我们照顾的“孩子”,需要全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

(三)养老机构软硬件条件均较差,缺少专业护工、科学的康复计划和康复设施

调研的两个机构中都没有制定科学的痴呆症老人康复计划,更缺少必备的康复器械。这样的环境不利于早期痴呆症老人的康复训练和晚期痴呆症老人病情的好转,而且工作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对于如何照顾痴呆症老人的饮食起居,如何应对痴呆症老人的异常行为没有很好的技能支撑。有时护工在不经意间会碰触到老人的精神痛楚,让老人倍感痛苦。这种情况不但会影响痴呆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更会加重老人的病情,要坚决杜绝。

(四)养老机构对痴呆症老人的服务存在误区

养老机构在为痴呆症老人提供服务方面存在误区,工作人员出于对痴呆症老人的保护,往往全面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大包大揽,不让痴呆症老人自己做任何事情。其实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早期痴呆症老人的病情更加恶化,如工作人员帮助痴呆症老人穿衣服会慢慢使老人丧失肢体行动能力,不让痴呆症老人与其他人接触会导致老人的记忆力更加减退,言语能力更加退化。因此,要鼓励早期痴呆症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经常与早期痴呆症老人进行日常接触,聊天等,这样有利于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五)养老机构对于老年痴呆没有很好的预防机制

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文艺体育活动有利于预防老年痴呆现象的发生,而现在的养老机构由于害怕承担责任,害怕老人由于运动而受伤,不鼓励领老人进行各项运动。老人们的唯一运动就是每天走到食堂吃饭再走回住处,这样不利于老年人身体的健康。而且老年机构不注重对于老人的心理关爱,很多精神关爱室形同虚设,并且缺少相关专业心理咨询人员。

(六)大陆地区缺少对痴呆症老人的关注和相关立法

大陆地区对痴呆症老人机构养老的现状鲜有关注,没有成熟的痴呆症老人照看守则,而且相关行业服务标准也不健全。所以才会导致养老机构有空可钻,不为痴呆症老人提供良好的服务。香港地区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关注度较高,早在2000年就开始推行“安老服务统一评估”机制,采用一套国际认可的评估手段来评估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一系列行为能力,并为他们提供建议,香港政府还为有长期护理需要的痴呆症患者提供一系列资助照顾服务,同时为了表示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尊重,将老年痴呆症更名为脑退化症[3]。

四、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专业护工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有职业道德的专业化的护工人员

老年痴呆本身就是一种病,因此需要责任心强的专业护理人员,当前很多机构采取吃药抑制消极的办法,最后导致老年痴呆患者的器官加快衰退,记忆力和运动能力等基本能力在药物的作用下丧失的速度加快。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养老机构需要建立健全护工队伍,配备一批责任心强有职业道德的专业的护理人员,要求护理人员掌握痴呆症老人保健康复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科学的康复计划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以物理疗法配合药物疗法尽可能地帮助痴呆症老人缓解病情,甚至帮助症状较轻的患者康复。同时,专业的护工还能够为未患痴呆症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预防保健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患病老人的康复也有利于对正常老人的预防工作。

(二)完善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

一方面,康复训练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环,所以养老机构应该增加投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配备配齐相关保健设施,保证患者的康复训练条件。另一方面,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力、活动能力和行为性格的改变,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举动,有的甚至会因为记忆力和控制力的丧失而走丢。面对这种情况,养老机构应该装备监控系统,使痴呆老人的活动时时处于工作人员的观察和监控之中,避免老人受伤害和走失。此外养老机构的基础设施修建也应该简单安全,避免老人的一些过激举动导致危险发生。

(三)加强对护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为痴呆症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痴呆症老人安度晚年,仅有良好的设施是不够的,还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我们自己。而痴呆症老人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要嫌弃痴呆症老人。只有护理人员发自内心地理解、关心和照料痴呆症老人,关注痴呆症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康复状况,为痴呆症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痴呆症老人的晚年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痴呆症老人的家属才会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与稳定。因此,高素质的护工人员是痴呆症老人度过安详晚年的生活保障。

(四)健全相关立法,制定行业规范或国家标准

一方面,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证痴呆症患者的权益,从医疗、生活和人格尊严等方面为痴呆症患者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科学完善的行业规范、适当的薪酬和福利待遇才能稳定护工队伍,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其中,进而提高养老机构对于痴呆症老人的服务质量。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健康教育

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进行性大脑功能衰退综合征。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痴呆病例不断增加[1],被视为人类的第四号杀手[2]。有资料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发病率为10%,65岁以上老年人中,痴呆发病率高达47%,而且女性多于男性,文盲多于非文盲,体力劳动多于脑力劳动[3]。随着病程进展,可逐渐出现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及行为的严重异常[4],晚期大多数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甚至长期 卧床,二便失禁。老年性痴呆症严重影响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社会福利资金短缺,而大多数老年人经济状况又较差,因此绝大多数老年痴呆患者以居家休养为主,故对家属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全面正确的护理,促进患者智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有实际意义。

1 树立正确的护理观念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下强调以人为本,将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作为护理治疗目标。尽管老年痴呆患者智力减退,生活不能自理,但其仍能是一个完整的富有情感的个体,家属除满足起生理和安全需要外,还应尽量满足其生理和自我实现的需求[5]。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促进病人的正性情绪,被割拒于正常人的生活圈外,将不利于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甚至病情迅速恶化。

2 安全护理

评估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防止发生意外和外伤。家属要指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1)对容易走失的病人在其衣袋内放置说明身份、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的卡片。

(2)改建病人居住环境,消除台阶,房间摆设简单,选用防滑地板,躁动者,床旁加床挡。

(3)如病人判断力严重下降,应避免单独接触危险品,如镇静药品、防腐剂、水、电、煤气及锐利工具等。

3 饮食护理

摄入高蛋白饮食可使脑细胞去甲上腺素含量增高,脑细胞功能活跃[6]。因此老年痴呆病人应多食鱼、瘦肉、蛋类、豆制品、各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而卵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物质,常食花生可延慢脑功能的衰退,此外,老年痴呆者应多食绿色有机食品,如蒜头、西红柿、果仁等,少食油炸类、加工类、腌制类食品。

4 康复护理

(1)协助日常生活,活用病人残存功能,轻症者,家属应采取反复多次教育的方法帮助病人记忆,让患者区分特殊形状、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药物,知道病人将服药与某一事物联系起来。鼓励病人尽可能行使自我照顾。家属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如日常生活用品放置位置固定,实物定位可激发老年痴呆病人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环境的记忆[7]。 不断强化病人对色彩食物的辨认,让他从事力所能及的事。

(2)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每日至少30分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给予安慰启发,鼓励性言辞可增进病人的良好情绪,为帮助失语者,首先进行单音节“啊、呀”的训练,让病人模仿口型逐步训练,而后采取提问方式,让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每日安排由简单到复杂的活动,和患者聊天、玩扑克、看电视、下跳棋,或给病人一些数字卡片,训练由大到小排列,反复训练穿衣行走、洗漱、进食,可锻炼和恢复记忆和思维能力。

(4)指导病人自己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改善运动功能的训练,对晚期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做被动运动,勤翻身按摩,活动肢体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大小便失禁者应做好二便护理,保持床单柔软平整,皮肤干燥,防止压疮。

5 小结

老年性痴呆病人作为特殊群体,社会和家庭给予足够的关注,加强时病人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使之贯穿于家庭护理之中,可延缓疾病的发展,延长寿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8]

参 考 文 献

[1]俞华.老年痴呆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6):933.

[2]宫斌.老年痴呆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杂志,1997,32(11):714.

[3]汤哲.北京地区老年痴呆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8):734.

[4]辛胜利,周卡,尹学.群居老人痴呆症状调查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2000,7(2):42.

[5]殷磊.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

[6]王玉梅.老年性痴呆的预防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58):880.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b)-079-0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社区老年保健工作尤为重要,社区空巢老人日益增多,更多的老人需要得到我们的关注和关心。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神经疾病,是患者广泛的大脑皮质萎缩和退行性变的疾病,可引起慢性进行性智力减退和人格变化,如何在社区护理工作中进行健康干预及指导家庭护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社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患者处于痴呆状态,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无特效治疗,预后差,且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故家庭护理显得特别重要。

1 病因

真正病因目前还不明确,但专家们认为遗传学、免疫学、病毒感染、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方面等许多因素与该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有关。

2 临床表现

2.1 转瞬即忘

人人都会忘记,但正常人事后能回想起来,老年痴呆常常会忘事,且事后再也想不起来,而且可能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忘掉早先的答案。

2.2 顾前忘后

患者做好饭后可能忘记端上桌,甚至彻底忘掉已经做好的饭菜,由遗忘事件的细节而涉及事件的本身。

2.3 语言表达障碍

患者会忘记一些简单的字词或者不会使用适当的字词,语言表达混乱。

2.4 时间和地点概念混乱

患者可能会在自家所在的街道迷路,忘记是怎样从家里出来以及如何回家。

2.5 判断能力减退或丧失

即使是正常人也有可能分散注意力或者忘掉所看护的儿童,但老年痴呆患者有可能彻底忘记有其看护的儿童而离开家门。

2.6 抽象思维能力丧失

谁都可能忘记还有多少存款,但老年痴呆患者有可能彻底忘掉存款数额。

2.7随手乱放东西

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会把物品放在不恰当的位置,忙忙碌碌,怕被盗窃,爱藏废物,视作珍宝。

2.8 脾气和行为变化无常

人人都难免发生情绪变化,但是老年痴呆患者的行为情绪可能会发生急剧变化,在短短的数分钟内从平衡状态变为泪流满面,怒不可遏。

2.9 性格变化

性格可能会发生剧烈的不合情理的变化,动辄怒气冲冲、横生猜疑或担惊受怕。

2.10 失去积极主动性

老年痴呆患者可能会变的消极被动,不愿参与活动。

3预防措施

老年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一般注意以下几点:①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②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③食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以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④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

4 老年痴呆的家庭护理

4.1 起居护理

由于患者自理能力差,对病员要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家人应协助做好患者的个人卫生,定期洗澡、更衣、剪指甲、理发以及洗脸、洗脚、清洁口腔等。

4.2 饮食护理

患者应注意多食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类易消化食物,做到少量多餐,以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切忌暴饮暴食。另外,老年人往往咀嚼功能欠佳,故食物应柔软、无骨、无刺。

4.3 休息活动指导

要保证患者适当的休息和必要的户外活动。睡眠应保持在7 h左右,要鼓励并协助其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做健身操等,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4 要加强监护,预防意外伤害

患者因有记忆障碍,往往会丢失或拿错东西,出门后易走失,因行动迟缓而易被人、车碰撞或跌伤,甚至发生骨折、车祸,又因智能减退而易与人发生争执、冲突,故应加强监护,外出时应有人陪伴。

4.5 要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境

老年痴呆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常有罗嗦、赘述、自私、不知羞耻、幼稚、任性等表现,家属应予充分理解和宽容,以免发生情绪激惹而致冲动、伤人或消极、自杀等行为。要注意正确引导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关心、尊重他们,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

4.6病情观察及护理

要积极和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老年痴呆患者常可出现便秘、大小便失禁、尿潴留、肺炎、褥疮、口腔溃疡、烫伤等并发症,故应积极预防。如果发生上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诊治。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

1阿尔茨海默病概述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4],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变性疾病,病情缓慢进展,女性较男性多见。病理改变有弥漫性的脑萎缩、神经细胞变性及特征性的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早期出现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患者经常丢三拉四、找不到东西、记不住别人的姓名或数字等,逐渐加重为概括、判断、推理及计算能力等智能的全面减退,并在此基础上伴感淡漠或欣快、片断的幻觉妄想、高级意向减退、低级意向亢进,生活逐渐不能自理可伴有失语、失认及失用等神经系统症状。在5~10年后逐渐恶化死于各种并发症。

2康复护理概述

康复护理[5]是指在康复医学的理论指导下,围绕全面康复的目标,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康复医师及其他康复专业人员、综合运用护理理论和康复技术,帮助康复对象从被动地接受他人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专业化护理。康复护理内容[6]:①继发性残障的预防,防止并发症的发生;②学习和掌握各有关功能训练技术,对残疾者进行功能评价和功能训练;③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有关知识的传授和训练,使患者具备"自我护理"能力;④心理护理。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的目的[2]是延缓和阻止痴呆的进展,减轻痴呆严重程度和改善认知功能、抑制痴呆病理改变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寿命。

3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方法

国内外学者采取多种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护理措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3.1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包括饮食,大小便,生活起居,个人卫生,身体的移动等动作[7]。

张彩华、徐奕等[8]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设计了序贯护理训练模块进行训练。序贯护理包括4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自理能力;第二模块是行走能力;第三模块是平衡能力锻炼;第四模块是生活处理能力。经过6个月的训练,得出序贯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适应能力及协调性,体力活动明显增加,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减到最低。

王颖[9]对40 例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4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她得出的结果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程,可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徐红[10]认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要依据痴呆的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法。对轻度患者,鼓励其自己完成日常生活和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对中重度患者,训练过程中强调尽量让患者自己完成,护理人员应给予帮助、也可适当的协助完成,尽可能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训练时动作应简单到复杂,强度应从弱到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范秀娟[11]对66 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得出:训练后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患者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比较明显,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程度也有统计学意义,总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从而得出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朱红霞,张彩华[12]通过对85例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9个月的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得出:轻度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改善,中度患者无明显好转但也无恶化。

3.2认知功能训练 包括定向、思维、记忆等的训练 康海华、马莉[13]对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给予记忆力、定向力、注意力及缅怀训练,训练4 w后进行自身对照,认知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进展,维持并一定程度的提高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水平。

伍力,王燕,余发春等[14]对39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智力训练(下棋、拼图、认字、写字、读报等);瞬时记忆训练(强化日期、时间、重复电话号码);推理能力训练(一年有多少天、简单算数运算)。得出,目前药物治疗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效果不佳时,开展认知功能训练是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

陈玉花[15]对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智能康复训练:包括 ①顺序记忆训练;②瞬时记忆训练;③短时记忆训练;④智力锻炼。她认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训练越早效果越显著,早期明显诊断就应该进行效果最好。

李红梅[16]对50例早、中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记忆障碍、定向力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语言障碍康复训练。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鲍蕾,何敏慧[17]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早期识别认知障碍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认知功能训练和护理,尽可能地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情进展。

3.3娱乐活动 听音乐、做游戏、唱歌、讲故事、集体舞、老歌回放、钓鱼、套圈等。古秀容、丁佑萍[18]将40例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 对研究组辅以为期3个月的音乐体育活动、文化学习、种植和饲养小动物等娱乐活动。结果显示对痴呆症状有所改善和延缓, 其作用得到肯定。

郑福妹[19]认为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音乐表达、宣泄内心情感。吸引着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大脑的智力水平,起到积极的作用。

3.4运动干预 林晓莉、王君俏[3]等对3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小组运动锻炼,包括坐位运动,颈部运动训练,上肢运动训练,腰部关节活动度训练,下肢运动训练等。她们通过痴呆心境量表的统计,表明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心境状况,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梁月冰、黎雪松、邓瑞娟[20]等对80例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计划的进行体能训练。体疗室内设有站立器、步行器、固定的脚踏车、扭腰器、手拉器,跑步机、按摩床等。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锻炼,以帮助他们减少肢体关节僵硬及退行性变取得较为显著的效果。

3.5心理护理 王丽萍[21]对2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首先尊敬老人,主动关心和帮助老人,非原则之事,尽力满足其要求。同时鼓励家人及亲人关心老人,以减少老人的孤独感。掌握每个老人的心理变化,因人施护,实施最有效的心理护理达到良好的效果。

杜滨、陈丽娜等[22]对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采用人文关怀的心理护理方法,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护理计划中,给予患者更多的重视和关怀,缓解其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爱护,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3.6综合康复护理 任宪芳[23]对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健康教育、作业疗法、心理健康、生活技能训练等。得出的结论是:综合康复技能训练, 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都是有利的, 是值得推广的。

袁燕、邢红霞、李静[24]对2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方法包括强化心理护理、增强社会支持系统、生活能力训练、体能训练及认知训练。

4康复护理评估常用工具

4.1日常生活活动量表[25](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ADL量表共有20项,包括行走、穿衣、洗澡等。评分标准为每项1~4分,1分为自己完全可以做,4分为自己根本无法完成。标准分值在20~80分,得分20分者完全正确,>20分开始出现功能下降,得分越高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得80分者最差。

4.2改良 Barthel指数[26] Barthel指数是1965年由美国Barthel发表,是用来测量个体基本生活能力的工具。Barthel指数包括饮食、大小便控制、个人卫生、生活起居等10项内容。标准分0~100分,5分为1个等级,分值越低生活自理能力越差,0分最差,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00分为满分,生活完全自理。0~20分生活完全靠他人照料;21~40分生活重度依赖;41~60分生活中度依赖;>60分生活部分依赖。

4.3简易智力状态量表[2](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该量表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评价的量表,由Folstein于1975年编制。MMSE共有时间、空间、简单的算术等30个项目,每项得分是0分和1分。标准分是0~30分,得分越高,说明认知功能越好。评价标准:0分无自知力,得分≤9分者重度认知功能缺损,10~16分中度认知功能缺损,17~24分轻度认知功能缺损。

4.4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HDS-R)[2] HDS-R由日本学者长谷川和夫编制于1974年,量表的主要用途是在老人或可疑痴呆人群中筛选出可能有痴呆的对象,80年代引入我国。总分在0~32.5分,

4.5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2] 该量表是目前常用于对阿尔茨海默患者痴呆程度评定的量表,对患者的个人、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的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等17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定。分值为0分、0.5分、1分、2分、3分5个级差。评定标准为0~51分,0分为无痴呆,得分越高痴呆症状越严重。

4.6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27] 由Hamilton于1960年编制,是临床上最普遍使用于有抑郁症状患者的抑郁程度的评定表。该量表共24项,每项0~4分,得分越高抑郁症状越严重,总分0~8分没有抑郁症状,总分>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症患者。

4.7中文版痴呆心境评估量表(Dementia Mood Assessment Scale DMAS)[28] 此量表包含17个条目,用于评定心境,最高得分是102,得分越高,表明心境越恶劣。每个条目的分值为1~6,1代表在正常范围内,此量表是针对痴呆人群的,而且包含较好的心理测量部分,所以经常用于痴呆心境的测量。

4.8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QOL-AD)[29] 由Logsdon等编制,一共有13个项,包括生理、心理、生活、家庭、经济等13个方面的内容。用于有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目前生活质量的评定。目前已被许多国家使用,现被翻译成中文并进行了适合中文使用的修订,原量表内容保持不变的,13个项目采用5分计分法,标准分值为13~65分,1分表示很差,2分表示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好,5分表示很好。

5结论

综合上述,国内外学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护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康复护理主要集中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音乐治疗、运动训练、心理护理等,国外还有灯光疗法,但其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干预效果的评价,多局限于MMSE、HDS、CDR和ADL等客观能力指标,较少关注患者的情绪(HAMD),心境(DMAS),生活质量(QOL-AD)。近来有的研究也注意到了患者的情绪、心境等问题,但研究的方法不够严谨,缺少随机对照,仅仅为自身前后对比。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呈现大脑皮层的全面衰退,患者本身具有的各种能力逐渐下降,而且是不可逆的。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护理模式。HABILITATION模式是美国近年用于对痴呆患者进行专业护理的,这一模式认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根本的治疗和护理并不是去复建和恢复痴呆患者已经失去的功能,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现有的潜能,尽可能的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康复训练越早效果越明显。

近几年,国内逐渐开始采取综合康复干预方案,综合康复技能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单项康复干预,可提高轻中度AD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维持轻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轻中度AD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 但由于工作量大、时间长,难度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我们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同时需要得到全社会共同支持,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活动氛围,最终达到改善痴呆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80.

[2]马永兴,俞卓伟.现代痴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97-403.

[3]林晓莉,王君俏.老年期痴呆患者实行小组活动套餐项目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2011,46(9):875-876.

[4]胡佩诚.宁燕华.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护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22-123.

[5]黄永禧.王宁华.康复护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7.

[6]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1-163,104.

[7]沈珍华.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8,8(增刊2):181-184.

[8]序贯护理对中度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1):30-33.

[9]王颖.康复护理在老年性痴呆患者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0):77-78.

[10]徐红.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处理能力与认知功能的训练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5):3705-3106.

[11]范秀娟.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语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5):129-130.

[12]朱红霞,张彩华.日常生活训练对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自理能力影响[J].上海护理,2010,10(3):33-35.

[13]康海华,马莉.认知功能训练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护理管理,2008,15(9):33-35.

[14]伍力,王燕,余发春,等.认知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老年痴呆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792-1794.

[15]陈玉花.老年痴呆的早期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7):4416.

[16]李红梅.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4(4A):90-91.

[17]鲍蕾,何敏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09,9(增刊2):243-246

[18]古秀容,丁佑萍.行为疗法对早期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康复疗效[J].当代护士,2008,3(专科版):35-36.

[19]郑福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康复护理模式探讨[J].当代医学,2008,6:105-106.

[20]梁月冰,黎雪松,邓瑞娟,等.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训练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06,13(11):1-3.

[21]王丽萍. 老年性痴呆的康复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814-815.

[22]杜滨,陈丽娜,等.人文护理对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提高生活能力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10-12.

[23]任宪芳.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2008,6(专科版):51-52.

[24]袁燕,邢红霞,李静.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心理行为及提高生活质量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5.

[25]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6.

[26]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203.

[27]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59.

痴呆老人的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84年以来,共收治痴呆病人12例,平均年龄69岁,男9例,占75%,女3例,占25%。

2 预防措施

2.1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增强抗病能力。

2.2 防止动脉硬化,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参加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2.3 应避免使用铝制品炊具,因为铝盐进入身体后,首先沉积在大脑内,诱发老年性痴呆。

2.4 戒除烟酒也必不可少,因为烟中的尼古丁.铅等有毒物质和烟中的甲醛会使脑神经纤维发生变异。

2.5 补充对大脑有意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因为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

2.6 频繁活动手指,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2.7 培养广泛的兴趣,可以帮助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

2.8 饮食均衡清淡,品种多样化,保证蛋白质的供给,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及动物性脂肪,多食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

2.9 学习语言,可强化大脑的思维活动,加快脑部血液循环及脑细胞的新陈代谢。

2.10 保持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有资料表明,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患痴呆的比例更高。

3 护理措施

3.1 心里护理护理人员尽量与患者沟通感情,尊重患者,对患者的倾诉有时是病理性赘述也要耐心听取,并给予相应的解释,使患者体会到一些安全感和亲切感,避免心理压力。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说话要慢声音要亲切和蔼,以增强安全感,同时注意不同情景下面部表情应用微笑,鼓励和严肃的目光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患者,使之得到鼓励.安慰和制止幼稚行为。

3.2 生活及饮食护理督促病人按时起床和睡眠,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参加适当文体活动,使患者心情愉快,丰富生活内容.扩大与社会接触,对预防和延缓思维智能,记忆衰退有一定作用。饮食上应少食盐,防止动脉硬化,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3.3 安全护理患有痴呆的老人感觉迟钝,行动不便,故平时要防止烫伤.跌倒.砸伤等意外伤害,也要预防自伤的发生。

3.4 锻炼语言功能对发音含糊口齿不清的老人,要有意锻炼他们的发音和说话能力,使语言记忆逐渐恢复。

3.5 训练智能和记忆力有文献报道,记忆力和智能可以通过一系列训练进行提高和恢复,现介绍其中较常用的三种方法:1.形象化记忆法。即让病人讲要记的事件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2.外界辅助记忆法。即通过笔记,运用日历.报鸣钟等外界辅助记忆;3.提示减少记忆法。即先用较多的提示帮助病人记忆某一过程,以后逐渐减少提示以达到独立的目标。

相关期刊更多

临床精神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南京医科大学

上海精神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卫生局

潍坊医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