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1篇

一、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研究

关于现代文学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影响力较大的为武永明对张志公文学教育思想的分析,认为其站在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高度思考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实用的看法,特别是其在文学教育功能方面的论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郭虎妹也在其硕士阶段的研究中指出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语文教学存在的缺陷,且在综合分析后对语文教学进行了重新定位,站在文学阅读的角度,探究了现代文学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较为科学的多维度文学观念,将西方文学的教育批评方式引入到职业学院的语文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学教育的影响力[1]。此外还有诸多学者也对现代文学及其教育意义进行了分析,不仅丰富和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研究内容,也对我国高校现代文学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相应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文学的教育意义

文学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是一个无争的事实,并且文学的教育意义对我国各个时期的人才培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

阅读现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接受文学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感受文学作品的娱乐作用和审美能力,也就是说,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生动形象,优美的文学意境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趣味等获得自由的文学享受,进而体会审美主体的自由和自豪之感,这在本质上表现出对现代文学教育意义的升华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凤凰涅槃》、《再别康桥》等经典作品时,学生总能够被作品中的优美意境、生动的形象、气势磅礴的语言和高尚的生活趣味等感动,进而得到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调节,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二)现代文学作品具有审美和认知双重功能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称之为文学界的百科全书,对人的认知能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文学作品的认知功能在审美过程中得以实现。这种实现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对作品进行阅读和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面貌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化认知。就以中国现代文学来说,其根植于中国,具有一定的反封建主义、反帝国主义思想倾向,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由衷的向往和追求,能够加深对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认知和认同感。例如在具体分析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药》,巴金的《寒夜》等作品时,学生就能够在体会作品内涵的和接受作品精神教育的同时,对当时社会的历史发展以及新民主主义精神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2篇

前言:

文学批评从文学实践出发,把文学鉴赏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文学的实践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并且也是文学鉴赏的深化和提高。文学批评包括的方面很广泛:不仅是对某一具体的作家的作品或者某一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评价和阐释,也是对文学现象的本质以及规律的探讨。所以,对文学批评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英美文学中包含的文学批评涉及的方面很广,批评文学在推动英美文学作品的传播,推动其文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理论的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批评文学需要进行全位的分析探讨。

一.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类型

1.英美文学中新批评理论

新批评是英美文学活动中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它是由美国的学者提出来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新批评最基本的主张是文学本体论,它认为文学作品就自身而言就存在价值,主体论主张对文学作品本身做出科学的客观的研究[1]。另外,新批评中尤其重视对文学语言含义的挖掘,对作品的语言方面进行语义的分析。在分析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联系语境,这里的语境主要包括:作品的上下文、当时的写作环境以及历史的积累。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关键词[2],例如:隐喻、张力、悖论。例如英国诗人蒲伯在《论人》这首诗中就采用了悖论的手法。

2.英美文学中社会历史批评理论

社会历史批评强调的是对文学批评是否有价值做出评判,它要求对作品要从真实性、倾向性及社会效果上多个方面做出评判[3]。具体来说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的生活画面、艺术形象以及表达的情感要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符。并且在作品中要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某种评价,表达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并且这种观点和立场还要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批评方法在英美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在《文学理论》这本书中强调了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在文学作品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英美文学中文化学批评

文化学批评方法是从文化的方面来分析某些文学现象,全方位的研究文学的文化内涵的批评方法。文化学批评的核心是文化。英国文化学家泰勒以及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科拉克洪都提出过他们自己对于文化的见解。文化学批评强调文化整体上的关系,把文化和其他人类社会的各个层次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批评方法在英美文学中也是被广泛使用的。

二. 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学批评的特点

1、批评文学与多种学科紧密相连

在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与其他各种学科紧密相连。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文学批评涉及了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方面,其中的社会历史批评、心理学批评、文化学批评中就分别包含了哲学、心理学、人类学方面的内容。除此以外,其中还涉及到了相当数量的专业名词,如:张力、悖论、隐喻、本我、自我。

2、提高了对文章与读者的关注

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改变以往的过分关注作者的分析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作品更加关注的是对文章本身以及读者。作品中对文章语言的分析也更加透彻,例如在英美作品中被广泛采用的文艺学批评,强调了对文章语言的分析,针对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篇章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文体分析中的细读法也要求要了解词的所有的直接意义以及内在的意义,并且还要注重词与词之间的联系。除此以外,也加强了对读者的重视程度。在社会历史批评中,评判作品价值的标准之一就是社会效果,它要求的就是作品对社会大众,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读者在作品中的地位。

3、先进的批评方法及理论

在作品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先进的理论及方法,这对一部作品的好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批评方法中的细读法,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操作方法,具有很强大的可操作性,它要求采用一定的概念和理论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要素做出详细的分析,并且巧妙的把握作品的有机统一[4]。语义分析法就是联系语境,对语言进行语义分析。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关键的理论,如结构主义批评中的陌生化理论,它要求把那些已经不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陈旧的东西移出我们的感觉领域,通过施展一些创造性的手段,重新塑造出新的对象,给人更多的新鲜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3篇

中国现代文学的脚步走入到20世纪末,她所身处的环境已然不同与传统文学的历史背景。作为一个古老而年轻国度的文学,现代文学的血液中既有历代文人的辛勤浇灌,使得其内涵和意蕴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更多地涌动着崭新时代人们的思维、理想。同时,我们也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兴媒体和传播方式等因素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话语背景。

1 文学经典生成方式的改变

1.1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交流载体,就其本质而言,中华文化中信息交流和文学作品的传播活动就是这个特定文化集体中社会信息在内部流动的过程。这种流动必然需要借助于一定的媒介,任何的方式方法和工具手段都离不开媒介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介与手段的发展深刻影响了文学经典传播方式和生成方式的演变。“正是依据媒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变革,我们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传播活动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一是口语传播时代,二是文字传播时代,三是印刷传播时代,四是电子传播时代。”

1.2网络时代的到来本文由收集整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大量的文学巨匠,他们与世界各国的伟人们共同构建起世界文化的大厦。通过对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展开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他们的身上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对传统文学经典的重视。当中国现代文学进入到网络时代后,电子传播逐渐开始影响到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

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现代文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的生成与作家个人的人生际遇、特定时代的命运之间的特殊联系却是无法割裂的。“在这些经典作品的背后,隐含着一个时代无数文化的先驱者,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而凝结成的‘现代人’的精神风范——个性意识、独立原则、自由精神、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等等。”正是深蕴于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文价值使得这些作品获得了永恒,然而这种价值的发现与挖掘、以及最终的认定往往是耗费了较长的时间跨度。而网络时代的悄然降临彻底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它首先夺取了被文化精英掌控的话语权,却未能同时取得文学经典的价值内蕴,使得网络时代文学作品出现空心化的发展趋势。

1.3阅读方式的改变

纵观网络时代新兴传播方式的出现,传统的纸质书籍开始被边缘化,以电子书籍为主流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要阅读方式。阅读方式的改变在为人们提供最够便利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文学经典的生成方式。它使得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在第一时间与读者见面,同时实现二者的积极互动,进而使得作品成为作家和读者、批评家共同参与研讨的对象。这一全新模式的出现,不仅极大地加速了文学作品经典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使得流行阅读和快餐文化开始盛行,文学作品被消解为单纯的感官刺激,背离了精神愉悦和心灵冲击的文化价值。

2 文学经典认知模式的异化

网络时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在海外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抵达了文学的前沿,他们的作品流光溢彩,有着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实现了全球化语境下独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文明。在我们目前所经历的中国社会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在不断的扩大,网络也在逐渐的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中,以全新的辐射方式逐渐改变着更大范围内人们认识周围事物的方式。就文学经典作品而言,人们对其认知模式的异化也主要是缘于这个特定时代的影响。

诚如柏拉图所说:“一切认知都只是作为再认知的认知。”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文学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构成,不仅彰显和反映着特定时代的使命,她也似乎更应该承担其再认知的认知。就文学创作来说,作家将自我生命体验中留存的丰繁而又渐渐被遗忘的精神遗存,融入到自己对文学作品的孕育中。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本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 教学

为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我们主张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的阅读,既要研读作品本身,同时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但是,在对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阅读时,出现了文本阅读能力弱化,其他方面如政治背景等加强的不良现象,在现当代的文学教学中也是如此。具体表现也是多种多样。

一.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具体表现

1.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理解不透彻

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的传媒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文学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性。这是由于不同传媒的目的不同造成的,比如报纸也是一种能够阅读的传媒工具,由于报纸主要任务是传播消息,要求是言简意赅,准确可靠,在艺术性和美感方面没有太多的要求。也就没有很强的文学色彩。但是,文学作品是不同的,文学作品是对生活的一种记录,但又不是完全客观的再现,文学作品是生活中美感的发现,是对人生感悟的揭示。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在文本阅读时,一定要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进行阅读。尤其是现当代的文学作品,由于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的文艺政策,造成了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写作方式方面,思想表达方面,和艺术的表现形式方面,都有着不同于传统文学作品表现形式。这也要求在现当代的文学作品阅读时更加深入了理解,加强文本阅读,以便能更好地发现作品的艺术性。

2.对作品的写作方式不了解

文学作品的思想表达是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由于所要表达的思想存在差异,或者表现爱情,又或者提倡勇敢,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就千差万别,甚至是相去甚远。就是同一种思想感情的表达,有时候也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比如,同样是表现思念故乡,柳永的表现就是婉约,悲悲切切。在遥远的故乡总是有隐隐约约有心上人的影子。而辛弃疾确是豪迈,思念故乡的同时还牵挂着恢复中原。这就是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内容决定形式的同时,形式也会促进了内容的表达。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在进行文本阅读时,就需要把握作品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分析只有熟练作品的写作思路和框架结构,才能更好地教学文本阅读。

3.对作品的思想内涵认识不到位

每部文学作品都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内涵方面就更丰富一些。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认识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对文本阅读的效果,弱化对作品鉴赏。所以在对作品教学阅读时,一定要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中心思想。在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可以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进行研读。但是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社会背景只是理解作品的手段,不能代替文本阅读。如果希望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有深刻的理解,更好地领悟作品的灵魂,还是要加强文本阅读,并且自觉的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

二.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的原因

1.文本阅读能力弱化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社会风气也浮躁了许多。已经很少的人能够真正平心静气的进行阅读了。如此的社会大环境也对文本阅读造成很大的影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巨大的产出,这些经济领域的原理,也应用到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希望通过走捷径的方法,在最短的时间里熟悉并且掌握需要阅读的文学作品。已经是广泛并且通行的做法。在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如此情况下,加强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作者经历的了解,通过运用各种辅助手段来诠释作品,弱化文本阅读,是很多投机取巧人习惯的方式。这也造成了文本阅读能力的不断弱化。

2.文本阅读能力弱化传统方面原因

在对文学进行阅读时,不强度进行文本阅读,而是从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的特定因素,来理解作品的做法,是有着很悠远的历史传统的。在古代从事作品相关问题研究的学问称谓“考证”。“考”是提出观点,“证”是寻找出相关的依据进行佐证,兴起于汉,流行于两晋,在当代也有广泛的市场。“考证”在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方面是有一定帮助的,尤其是对一些写作手法比较含蓄,写作目的比较隐蔽的作品,比如《春秋》,《春秋》在写作方面经常应用曲笔的方法,如果不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阅读,很难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观点。但是,如果舍本逐末,一味追求作品的相关背景,忽视了文本阅读,结果是很难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领会。我们应该继承先贤的优良思想,尤其是文化领域更应该提倡的文化传统弘扬,但是传统继承是应该批判的继承的,如果是照搬照抄,就失去了继承的意义了,“考证”文化在开创时的目的是运用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时的环境的了解,来更好的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比如在清代文字狱盛行,我们在阅读《聊斋志异》时,就不难理解作品中那些狐狸和狼的社会意义了,她们其实都是人,只不过作者为了避免文字狱的迫害,不得已拟人化了。但是,如果一味地强调蒲松龄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在仕途方面的不容易,不注重文本阅读,那么,你将很难发现故事中的美,人的善。如同很荣幸的进入宝藏,却空手而回。

3.文本阅读对阅读者的自身素质的要求

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传媒方式的阅读。它对阅读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文学作品的自身特点要求阅读者有很高的自身素质。文学作品的内涵一般都比较深奥,不象报纸,小说等那么直白明了。文学作品的结构由于作者出于表达方式的需要,都比较严谨和复杂。文学作品情感的释放,体现在字里行间,看似不经意的寥寥数语,其实际却是有着深远的意境。古代的优秀作品每个字都是反复推敲得来的,所谓的一字千金。而现当代文学作品由于现代人的思想性越来越复杂,作品内涵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关于这些作品的阅读,是需要一定的自身素质的。其次,进行文本阅读要求阅读者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需要经过长期艰苦学习和知识的积累才可能实现的。正是所谓厚积薄发。不是急功近利,短时间能形成的。第三,阅读者的自身素质还包括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没有经过复杂的人生经历,很难理解文学作品中发生的故事,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没有谈过恋爱并失败过,很难体会“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感叹的。经历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在文本阅读方面,经历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有着难以取代的作用。是正确理解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必要条件。

4.文本阅读在教学中的忽视

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首先,教师对文本阅读重视不够,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教师一脉相承地接受了前辈的观念,过分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和作者在写作时心态及环境的影响。不去理解文学作品本身的美感和艺术成就。人云亦云,想当然的思想作风是教师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不培养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主观原因。其次是在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核方面,对文本阅读比较轻视,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过于公式化,格式化,不能从作品的思想内涵方面去深入挖掘,做表面文章,应付了事。缺乏踏踏实实做学问的精神。一味迎合大众的需要,不重视文学作品精神方面的深刻内涵的考核。是文本阅读能力培养比较困难的客观因素。

三.提高文本阅读采取的措施

1.文本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强化文本阅读的培养。首先,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美感感知。“生活中不并不是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次,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对于作品的分析还可以人云亦云,通过时代背景分析,政治环境判断,解析作品,但是写作却是体现作者文学功底的试金石,加强文本阅读能很好地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帮助学生写出好文章。第三,加强文本阅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文学创造力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有志文学青年。

2.文本阅读在教学中的体现

最好的加强文本阅读的措施就是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这是提高学生文本阅读能力最直接,最便捷的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文本阅读的能力,首先就需要教师的文学素质和文化底蕴。同时在文本阅读方面,老师应该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对于学生来讲,老师就是最好的榜样,只有老师进行文本阅读了,不再只是谈作品背景和政治意义及对现当代的影响了。学生才能以文本阅读为方向去理解作品,诠释作品。并且,随着老师文本阅读能力的加强,对于作品的内涵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作品思想性,艺术性有了更加全面的提升。这样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会游刃有余,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对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认识。

其次学生自学意识对文本阅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师傅已经领进门了,是否能够掌握好修行的法门就是自己的决定了。文本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需要教师的引导,但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关键。学生应该在思想认识方面把文本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到自己在社会生存发展高度。积极努力,认认真真的对文学作品的内涵,思想性,艺术性全面的理解。

总之,文本阅读能力的强弱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有着很大关系。正是在教学中忽视作品本身的艺术性,思想性的理解和诠释,过多地强调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才造成了文本阅读能力减弱。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也是提高文本阅读能力的很重要的方法和途径。相信,随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对文本阅读的重视,文本阅读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莫雷.文本阅读百年回顾 [J].华南大学学报.2006(10)

[2]王瑞明.文本阅读中背景信息加工过程.[J].心理学报.2007(4)

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影响范文第5篇

当前,我国的网民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手机网民用户更是不断增长。随着不断普及和发展,互联网成为文学传播的主流方式,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文学难免会遇到了各种问题。互联网时代下的文学作品出版和更加简单,也就间接造成了文学作品质量不高而又内容庞杂,并且很多作品过于商业化,存在抄袭过度等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文学编辑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盲目跟风,读者也要擦亮眼镜,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一、网络编辑应该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网络文学作品是网民按照个人情感和认知进行写作的,没有了以往纸质媒介和出版社限制之后,大众的创造热情被激发。随着文学网站的发展,以纸质文学作品的理念为先导的网络文学编辑(以下简称“网络编辑”)应运而生,使得网络文学得以迅速发展,也成就了一批作家的成名和发展。但是随着商业模式的发展,很多网络编辑过于关注经济利益,刻意迎合读者喜好,给一些低俗和暴力等负面的文学作品制造了空间。为净化网络环境,国家也曾经多次采取措施,对影响正确价值观念的网络作品进行了打击和清理。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做好事前防御措施,也就是说,网络编辑应该在文学作品发表之前有一个明确严格的审核标准,并且对于后续的连载作品也要把好质量关,从根本上制止不良作品的产生和流传。

二、网络编辑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网络文学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实现长远发展的文化支撑力。网络编辑是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的把关者,只有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才可以在文学作品的把关过程中筛选出好的作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文化是主要的推动力。在21世纪,新兴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时代成为文学作品繁衍的好时期。在“互联网+”时代,文学作品应该以纸质载体的优良做法以及经验为基础,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把落实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作为核心,把国家的好故事展现在大众面前,通过网络编辑的力量,把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中国梦的主题表达得更加突出和生动。这就需要网络编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把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时刻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核心,在筛选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和作家积极沟通,引导创作者对于创作主题的主流认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创作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作品,为实现中国梦、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贡献。

三、对网络编辑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业务培训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学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书本等类型渐渐不受文学爱好者的青睐。和传统纸质媒介下的编辑不同,网络编辑要求的知识和经验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其开展业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下,应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网络编辑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对于网络文学作品的发表类型和数量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所以,网络编辑应该对国家最新的政策、理论、方针和路线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增强自己的政治敏锐度,从而在对作品进行把关的时候,才可以筛选出更加符合要求的作品。

其次,应该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网络编辑不但要求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还需要一定的互联网和计算机知识。但是,很多网络编辑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并且各种信息技术的更新较快,这就要求网络编辑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业务。所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讲解有关互联网传播的法律条文的解读和详细分析、对于文学著作知识产权的使用、网络编辑必备的职业素质、网络编辑必备的文学素养以及对于文学作品表达主题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断技巧等。这拥呐嘌涤Ω酶据网络以及社会的发展及时地进行动态更新,将培训进行规范。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