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班级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班级黑板报、墙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是班级文明的窗口,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积极上进的学习、生活状态。班级黑板报、墙报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组织、动手、探索能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黑板报与墙报承担着向同学们传递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丰富的知识。然而这个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常常流于形式,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原因有:(1)学校对班级黑板报或墙报的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学校往往是随机性的下达任务,缺乏相应评比标准、评价体系等。(2)班主任对黑板报、墙报在德育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绝大多数班主任认为班级墙板对班级建设而言只起到美化作用,当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自由干,后续工作则不闻不问。(3)内容缺乏,内涵低俗。在学生自由发挥时,常因为没明确的目标、要求,在黑板报或墙报工作中较多的参入个人因素。部分学生为应付了事,把整个课室后墙作为一面画布进行涂鸦;部分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判断为取向,把一些低俗的笑话“搬”到黑板报或墙报中。
这些种种的原因致使墙板的功能丧失,同时失去了一个很好的教育载体。鉴于墙板在文明班级中的重要地位,本学期,笔者所在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管理,同时结合市教育牵头开展的“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争做客家古邑文明人”专题教育活动,举行了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活动方案明确了目标、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评定标准、奖励办法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主能动性,同时班级的黑板报、墙报(即文化墙)是班级文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以及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深刻的认识到黑板报、墙报担任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其精简而言体现到“美·育”两字中。
一、墙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功能
(一)美,这里指的是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即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1、认识美、爱好美的教育。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墙报建设工作中,往往需要整体美好班级,这便把美丽的艺术带入班级,用艺术的形式把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真实的再现。通过艺术的展现,让班级学生在美丽的学习环境中认识到更多更好的美的艺术,从而更爱好美。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教育通常是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审美教育能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能丰富学校的文化精神生活,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黑板报、墙板的设置,需要对班级进行一次美化,从美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审美标准,强化学生审美意识的同时,能够开阔视野、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感悟和启迪。
(二)育,这里所指是德育教育。是墙报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要功能。
1、传递积极向上、正面能量的窗口。黑板报、墙板的德育教育可以从所载的内容向同学们传递积极的,正面的能量。通过里面的内容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过名言名句、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等让学生从成功人士背后得到源源不息的激励因子。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内容异彩纷呈,形式新颖独特的黑板报、墙壁可以营造的环境教育,浸渍着学生的心灵情操,影响着学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启发着学生用实际行动为理想奋斗。从笔者所带班级黑板报、宣传栏德育阵地,生动形象地展示着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团结、诚信、严肃、活泼的班风。
3、专业学习,思想交流的园地。墙报的展示往往有读书角或专业栏,在这些栏目里,学生可以遨游在专业知识海洋里。同时在中职学生中常常因为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被用人单位弃之,这样便强烈的需要在墙报中从学生传递专业的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墙板的建议经常会引起同学们的强烈讨论,这一过程便让学生进行了一次有一次的思想的交汇。
二、墙报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墙报“美·育”功能的实施需要结合学生个体展开,有学生的参与方能把正确地思想深入同学们心中,进而引导同学们的行为规范,矫正同学们错误的价值观。如何将这些内容根植同学们的心中,笔者根据所带的中职班级墙板开展工作中领悟到,重在要让全体同学都积极的参与。即使黑板报、墙板的内容再精彩,再深刻积极,缺少了同学们对自己的行为的思考、对照、改变,那么这一切将是徒劳。
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完成此项工作。通过近期笔者所在班级实践得出,下面的实施方案具有较高的操作性、可行性和较好的效果。
(一)、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一般5-8人为一组,可根据班级人数增减小组人数。最好每个小组在一个学期的轮换中有1-2次完成板报、墙报工作。各小组选定本组负责人,同时各小组合理分配各种人才。,制订墙板建设的学期计划,具体落实到每一组。可以实行一月一大报、两周周一小报的形式,配合学校相应的德育主题展开,也可以把社会时候融入进来。
(二)、每2周为一期,由一小组出一期板报或墙报。可根据班级学习任务的轻重程度调整适当的时期间隔。主题、内容小组自定。但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视觉发现、思考班级、生活、社会上不规范的行为,通过学生自己的语言,去批评发生在班内的不文明言行,曝光违反纪律、不讲道德的现象,并倡导良好的行为规范。
(三)、制定规范的、合理的、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对于每个小组完成的工作,在一个学期结束后,对整个学期各小组的成功进行小组自评、小组间互评、教师评价。评比项目可以多样,可创设设最佳书法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美文奖、最佳组织奖等,评价标准应包括美观程度、内容丰富程度、内容积极性等方面进行。
班级里优美、富有教育性的班级文化,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更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与精神风貌,并在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上,起着"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黑板报、墙报的工作,让它们成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胡学荣.黑板报: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教育广角》.2011年第22期
[2]许砚国.“小小板报,大舞台” --浅谈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县教育局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方案”。同时出台许多有利培训开展的政策,有两位局领导亲自参与授课,主管教师培训的副局长全程参与培训和管理,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充分准备
1、在教育局制定“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实施计划”,计划对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教学要求、 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考核作出明确规定。
2、培训资源方面。结合校长工作中的需要,参考了众多的培训方案,我县选择了11个专题作为主要培训资源,内容涉及教育政策与法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校园文化管理、学校规划和校长自我管理、农村小学寄宿制管理探究及思考等。
3、师资方面。校长培训对师资要求较高,仅依靠我校教师很难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我校选出三位教师的基础上,校外聘请了县教育局杨海、李卓君两位副局长、职中罗中华校长、县小周家荣校长、民小马丽校长、幼儿园黄显芬园长、这些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得心应手。
其他方面,诸如后勤学员吃、住等的准备也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了培训的顺利开展。
三、精心组织实施
参加此次培训的学员有中心校校长(副校长)、中学校长(副校长)、中心完小校长(副校长)、幼儿园园长(副园长)、中心校支部书记为主。培训采用理论学习、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互动交流、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针对不同类型学校校长的实际进行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培训中充分考虑到校长需求和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学员边学边用、学用结合、促进改革。每门课程均保证一定的时间用于问题讨论、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由于授课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较丰富的管理经验,教学紧贴实际,针对性、实效性很强,教学得到学员广泛好评。教学开设校长论坛,论坛上各位校长各抒己见,结合学校教育和管理案例相互交流,实地考察到了四所学校,每所学校各有侧重,四中侧重学习学校管理,县小侧学习重校园文化建设,民小侧重学习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侧重学习校本教研的开展。考察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四、严格管理
县中小学校长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培训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协调、检查、考核和评价,我校派专门负责人担任班主任,对各期培训班进行管理,成立班委会,制定、明确班委职责,处理班级日常管理事务,执行严格考勤制度,由于管理到位,培训开展井然有序。
五、认真考核
学完课程,按规定进行了考核。考核包括对学员出勤、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专题论文、研究报告或教改方案的评判,以及学员自学、研讨情况的考查。成绩考核合格者发给《景东彝族自治县中小学校长培训合格证》,经我校考核成绩合格者上报省继教中心批准并给予登记5个学分。本期275名参训校长经考核,均达到学校合格要求,取得了合格证书。
六、培训取得的成绩
通过培训,帮助校长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熟悉国家的教育法规和政策,具有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形势和国内外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了解教育科学新知识,掌握素质教育基本理论,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了解现代管理科学知识,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方法,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情况,提高科学管理学校的水平。树立开放性的终身学习观,增强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总之通过培训,使参训校长具有履行职责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管理能力。
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一一、指导思想:
以《xx县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点》《xx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xx县教育局关于构建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全面深入落实书香校园建设,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造农村文化名校。
二、活动目标:
1、推动学生自觉阅读,积极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沉淀文化底蕴,陶冶精神情操。
2、推动教师常态阅读,实现浅阅读向深阅读的跨越,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高效智慧课堂建设。
3、构建多元共读体系,营造读书整体氛围。引导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读书活动,推进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阅读型家庭建设。
三、活动措施:
1、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要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强化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凸显书香气。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各教学班要加强读书班级环境建设,要有阅读园地,建立阅读制度。
2、开展主题活动,落实评价机制
一是推动常态阅读,加强督导检查。
学生层面,要保障常态阅读时间,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午间阅读、阅读课、双休日大阅读。要求学生把阅读书目、页码记录下来,做好读书笔记,并有家长签字证明。学生积累读书成长册。学生可进行个性化栏目设计,如:个人小档案,读书计划书、家校联系卡、读书笔记、读书获奖记载等。建议每学期积累一本。
教师层面,根据学校推荐书目,要求教师每月至少读一本专著,做好读书笔记,各年级每月底审阅检查。
二是设立校园读书季,汇报读书成果。
除了常态阅读外,学校每学期设定一个校园读书季。上半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校拟定每年的4月23日为读书成果分享日,集中召开主题集会,师生分享读书成果,学校对读书成果进行评定表彰;下半年,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我校拟定在每年的9月28日,集中召开聊书会,结合师生暑假阅读成果,进行主题分享,并予评奖表彰。
除了每学期一次的集中展示评价外,学校还要结合县局整体工作部署,灵活开展各种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美文诵读比赛、古诗词擂台赛等跟进活动。另外,读书分享会、聊书会等活动,我们还要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加。
学校每学期末要进行读书明星、 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学校还要把各班书香校园建设情况纳入到班级综合量化体系中。
3、开辟成果阵地,推动高端发展
为了推动读书活动深入、高端发展,学校要积极搭建成果展示平台,构建立足校本、走出县域、面向全国的成果展示体系。
除了有效利用校园聆听广播站和校园网的推介作用外,学校拟定重启校刊《青柏》的编辑出版,为广大师生搭建校本展示平台。
学校还要积极建立与县《古城文苑》《文化xx》《xx教育》等刊物的沟通联系机制,通过邀请辅导、改稿批阅等形式,全面提高我校师生的读写水平。
在条件、水平比较成熟时,我们还要增强读写自信,努力走出县域,鼓励广大师生向全国各级各类刊物投递读写作品。学校对公开发表的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二为了贯彻落实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构建学习型校园,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在感悟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同时悟出人生真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校决定开展书香校园 快乐阅读读书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课改精神,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内涵丰富,文明的学习型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琅琅,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3.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学生一同参与读书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书香班级。
三、活动宣言
我读书,我快乐,让我们将读书进行到底!
四、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指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五、读书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读书网络
1.学生在家中建立个人小书柜,提倡在家中与父母共赏,与小伙伴共读;
2.每班完善班级读书角,引导学生将家中的优秀图书带到班级中,成立班级图书角,每班藏书量要达到人均一本以上。各班专门配备1-2名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
3.提倡班级与班级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
4.学校图书室的管理人员要积极做好每日的图书借阅工作,以确保读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确保充裕的读书时间
学校将单周星期一第六节的校本课和双周星期五第六节的综合实践课定为阅读课,各班班主任负责下班指导、组织阅读交流活动;与此同时鼓励学生 清晨一读、午间一看、晚间一记、双休日大阅读,每天自觉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三)明确具体的读书内容及要求
1.每班必读《弟子规》、《河源晚报》、《古邑学堂》,提倡学生精读或泛读古今中外名著。
2.每班成立读书小组。阅读课上,除了阅读必读的书报外,还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开展诵读比赛、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报告会、古诗擂台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征文等各类读书活动,力求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3.学生每周选读自己喜欢的一至二本课外书,每个学生都要拥有一本读书笔记本,作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写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笔记每月上交一次,内容不少于四篇,每班每月选送三本最优秀的笔记上交教务处进行评比,(本学期上交时间定为十四周和十八周五,以后为每四周评一次)。
4.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设读书俱乐部栏目,读好文章,讲故事、说读书心得、好书介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四)建立检查机制
1.检查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2.检查内容
(1)图书借阅登记表(由教务处统一印发,各班每天填写,每月上交教务处检查一次)。
(2)阅读活动学生参与阅读和交流的情况。
(3)读书笔记。
3.检查形式
定期巡查与学生个别抽查相结合。
(五) 建立激励机制
1.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每月评比一次,每个年级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三等奖15名,学校给予奖励,并不定期将优秀作品用展板展出。
2.评选阅读之星: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学期进行评比,评出阅读之星,学校给予表彰。
3.评选书香班级:通过对班级书香氛围的创设、班级图书角的建设与使用、学生参加活动的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学校给予表彰。
4.学校将教师在读书活动中所做的工作、成绩列入年度评优考核中。
班级读书活动方案三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净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从而好读书,读好书。作到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营造书香班级,塑造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
2、使学生开阔视野,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语文,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走课堂内外相结合之路,提高教学质量。
3、激发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去探求答案,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其中坚持每天睡觉前有半个小时的读书时间。
4、周周有读书交流,月月有活动展示,定期向家长进行读书成果汇报。
三、活动主题:
以阅读故事类书籍为主题,伴随故事成长。
五、班级读书口号:
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
四、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筹备与发动。
1、利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购买故事类书籍,建立个人和班级读书资料库
2、利用队会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充分调动他们的读书热情,并对其提出具体要求。
(二)活动具体实施过程。
1、本学期学生课外朗读的主要内容为故事。
2、每天的固定读书时间为早上8点到8点15、中午到校时间和周五下午第二节,以及在家睡前保证要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周末以及假期自我调整和安排。
3、每天早晨预备时利用五分钟时间进行词语早餐活动,每天一名学生向全班推荐3个四字词语,其中要讲词义和造句。其他学生要把这些词语抄写在读书摘抄本上。
4、采用师生共读、亲子家庭读书的形式,学生在校的固定读书时间老师要陪读,在家时家长要陪读,逐步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读书兴趣。
5、每位学生要有读书摘抄本,记录自己在读书时学到的好词好句。
6、组织学生读书,交流读书体会,介绍近期读书收获(好词好句、自己喜欢的文章片段等)。
7、周周有活动交流会。
(三)活动成果展示。
1、故事的展示可采用配乐朗诵、学生合作表演、家庭合作表演等形式。
2、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进行系列主题活动,如:程昱捷龙、有一个字来说词、串词说话、虚编故事、典型故事大讨论。
3、开展读书叙述和讲故事活动,组织学生叙述自己读过的书籍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内容,讲自己听过或看过的故事。
4、期末读书总结展示会,请学生畅谈自己读书的收获。
5、把学生的图画日记装订成册。个别优秀的学生可以做成自己的专辑。
五、活动措施。
1、每人要有读书摘抄本。学生要求每天在家有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同时要把所学到的好词好句记录在摘抄本上,标上星期几。家长要每天签字。以此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伴下坚持读书。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趋于完善,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中关键的环节,对学生整体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中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学生健康成长,对我国推行素质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此,加强对新背景下高中班级管理对策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高中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第一,班主任是高中班级管理的实施者与核心,班主任管理能力与素质对班级管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现阶段,一些高中班主任由于经验缺乏,或者主观意识太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导致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容乐观。
第二,高中生生处于身体、心理等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高中阶段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最后阶段。现阶段,高中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智育过渡关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学习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忽视了对学生品德以及各项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极大的制约。
第三,一个高中班级往往有五六十个学生,每个学生个性、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等不尽相同。但是在目前一些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并没有对学生个体化差异加以重视,采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衡量。这种管理与培养方式,对高中生开拓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束缚,扼杀了很大学生的创造力。
2、新背景下加强高中班级管理的有效对策
2.1、不断的完善班主任的业务能力
班主任业务能力对高中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班主任业务能力也是其是否能够担任这个岗位的基本要求。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考虑到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不能仅仅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还应该更多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避免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同时,班主任需要随时的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动态,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学习方面,班主任需要经常性的与各科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各种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纪律等表现,对于表现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同时引导那些在课堂学习中不够积极的学生;在生活方面,班主任应该利用业余的实践,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班主任还需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不断的规范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精神与态度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一方面,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尊重基础上。第一,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创建学习园地、学生专栏等,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自由的环境下学习。第二,班主任需要强化纪律管理,对学生的发型、着装方面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养成积极向上的理念。
另一方面,班主任还需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在班干部选举过程中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并且采用轮换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每当班级中举行文艺表演、集体活动过程中,班主任还应该与学生一起,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以及集体归属感,强化班级的凝聚力,这对班级文化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同时,班干部以及团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力量,班主任必须加强对这股力量的使用,在班干部选举方面,要求班干部具有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同时应该能够承担起模范带头作用,与班主任一道完成班级管理的大任。
2.3、建立完善的高中班级管理体系
高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还应该有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为依据,为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班主任在接手岗位之初,就应该根据本学期的教育目标,拟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同时加强对各科教师的沟通,在班级中与学生进行良性的交流,在获得班级学生的认可后,将班级管理细则打印出来,张贴到班级显眼的位置。同时,在每学期期末是对学生的班级表现进行总结与考察,给予相应的奖罚措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也能检验班级管理制度是否可行,有利于对相关制度的完善。
在严格按照班级管理制度执行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处罚,同时给予良性的引导。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中,需要加强引导性,注意对学生情绪的观察,以理服人,避免学生对班级管理产生抵触情绪。当学生做出值得表扬的行为时,班主任应给予鼓励或合理的奖励,为其他学生树立行为楷模,号召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中班级管理是中学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健康成长以及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现阶段我国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探索,注重高中班主任业务能力培养,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创建一个良好的氛围,促进高中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玉琴.浅谈高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4,15(1):125-126.
[2]高永生,高健.探析创新班级管理内容,完善高中班级管理的对策[J].吉林教育,2014,23(2):99-100.
近年来,在局领导的倡导下,各学校加强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上级要求和社会期望相比,在许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3月14日、15日我局组织了部分校长到永康、武义七校考察学习,更让我们看到我县与兄弟县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为争创教育强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提出以下要求,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明确主题、长远规划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推动学校与师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同时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展示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特色最直观形象的平台,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师生素养品位的重要窗口。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文明上进的师生风貌,是一个学校向家长、公众和社会推介展示自己的最为真实生动的名片。校园文化建设也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作为校园文化核心内容的校风学风,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校园文化所锻造的优良校风,将为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和办学水平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物质人文环境、学校教风学风及学校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校园文化有机协调的整体。所以学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规划时必须有整体长远的思考,做到以学风校风为核心,以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为统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理清思路,精心构划,明确近期主要工作措施、中期实施规划和长远定位目标,并将此融入学校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切不可为布置而布置,为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却空洞无物,形式主义、劳民伤财。
二、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必须重视学校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各校要提高对卫生工作的要求,要以“挑剔的眼光”审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校园的卫生整洁,争取使我县学校的卫生状况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要打破一些学校在改进校容校貌方面无所作为的现状,不一味片面地强调现实困难,要立足实际,有所作为,适当投入和规划,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甚至布局优化,争取使校容校貌有明显改善。
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营造德育的良好氛围,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杰出人物的画像和警句格言,绘制、创作有教育意义的书画作品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进取向上。校训、校徽、校标等要精心设计,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理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校史陈列室、共青团、少先队室。校园环境设置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符合学生特点,便于学生接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教室和寝室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两个最重要的场所,对其环境布置要做到精心设计。同时也不应忽视学校其它场所环境设置,要争取做到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发挥校园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六一”、“十一”、教师节等节庆日,“七一”、“七七”、“九一八”、“”等纪念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改进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让国旗下讲话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在活动中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锤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集体团队精神,又能使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保证团队活动的时间和条件,创新活动形式,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强化课后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坚持办好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使其成为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切合学生实际,注意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力求服务于学校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注重其教育作用和内涵。通过活动,陶冶性情,培养特长,锻炼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实际效果,反对没有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
四、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优良的校风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内容,精细管理,以此规范师生的行为。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健全教师师德考评制度,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风,树立班级正气,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要把守则和规范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创设各种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的载体,如校园(班级)之星评比、星级教室(寝室)评比,周周插红旗、座右铭设计、班(寝室)名设计等,坚持正面引导,倡导良好风气,防止把制度规范当作枯燥的教条,一味地强制让学生记、背,干扰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