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文化的来源

酒文化的来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文化的来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文化的来源

酒文化的来源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01后中国引进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力求概括出好莱坞电影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或偏见,同时阐明这些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占领更大份额的中国电影市场方面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全球化传播过程中,也未能引起他国人民对这些元素的关注。这对更深入地进行中国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新的挑战。

自2001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大陆地区公开放映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不完全统计约为148部1 ,这其中大多数是好莱坞擅长的“续集”系列,比如《木乃伊》系列(1—3),《蜘蛛侠》系列,《哈利波特》系列(1—6),《指环王》系列(1—3),《谍影重重》系列(1—3),《怪物史瑞克》系列(1—3),《国家宝藏》系列,《X战警》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加菲猫》系列,《007》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马达加斯加》系列等。

这些分账影片几乎都是类型元素较鲜明的美国主流商业影片,集中在动作片,灾难片,魔幻片,动画片,爱情片等题材;并且投资大,场面大,明星牛,特技绝;遵循着流畅的叙事,救赎的精神,宏大精致的画面,高科技的独到运用等法则;播放之后大多数都获得了不错的票房。好莱坞近年逐渐意识到中国巨大电影市场存在的商业利益后,为了征服更多中国观众,自然考虑到在影片中添加中国文化元素,以满足中国文化背景观众的文化需求。最近几年出现了拍中国风景、讲中国故事这样的“攀亲”行为。好莱坞影片《碟中谍3》中相当比例的镜头取景上海,《面纱》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上海和桂林,《木乃伊3》中中国古城西安和黄河成了故事发生地,兵马俑也扮了回埃及法老,《黄石的孩子》中出现的敦煌戈壁,更有《上海红美丽》这部中美合拍片,从头到尾讲述了一个上海女人的故事,《南京》好莱坞版(the Rape of Nanking, 2007)是为纪念70周年特别拍摄。2008年李连杰和成龙主演的《功夫之王》据称改编自中国古典神话《西游记》,虽然最后恶评如潮,但是从改编中国故事,用中国演员,拍中国风景这一系列动作,还是可看出好莱坞导演用心良苦。2008年《功夫熊猫》在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超过保持13年之久的动画片票房冠军《狮子王》,同时在全球票房更是大获全胜,可以说不仅是梦工厂的动画片胜利,更是“大打中国牌”的策略胜利。

但是,从上述影片中发掘中国文化元素是非常不易的。即使能捕捉到偶尔闪过的中国人面孔或者中国风景,也很难说明导演这里就是在运用中国元素。因为取景中国有时完全是出于影片的制作成本考虑,而并非要表现中国元素。而且,我们不必为了有些影片中不适当的表现中国经济水平欠发达的一方面就锱铢必较,毕竟,在影片中,这样的场景可能主要是用来推动故事发展的。

同时,笔者也无意探讨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这一问题。在引进的好莱坞电影中,笔者发现,所有的华人形象都是正面积极的。比如《黄石的孩子》中扮演革命党的周润发和老板娘杨紫琼;《面纱》中的革命党人黄秋生,更不用说2007年好莱坞版的《南京》这一表现主题的影片中展现的中国人形象了。这可能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引进片审核制度有关系。这样的华人形象在西方观众视野中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即使引起关注,也是良性的好感。在2001年后的好莱坞引进片中,中国人形象不会引起任何西方观众的不适,而这一点其实和非引进的美国其他影视剧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撒旦与家臣”的形象,其实并没有改变。

那么,除掉这两类,笔者试图挖掘一些可概括提取的元素进行分析。

一、 继续使用惯有的中国元素

功夫(中国武术)

这个元素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元素最发扬光大的。《功夫熊猫》中的鹤、蛇、猴子、螳螂、老虎就具有象征意义的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武术流派。西方观众在接受这个元素的时候,抱着新奇,惊叹,佩服各种表情,对中国文化产生无限想象和好感。这一元素在近年来的好莱坞电影中,已然成了谈中国必然谈功夫的境界。2001年李安导演凭借《卧虎藏龙》一片夺得奥斯卡奖,张艺谋的《英雄》2002年在北美连续两个周获得票房冠军,好莱坞2008年投巨资拍摄《功夫之王》和《功夫熊猫》,这些影片都与武术这一元素亲密接触。可见,不仅仅是外国导演喜欢拍中国功夫,中国自己的导演也喜欢运用中国功夫这一最独到的特色元素,来赢取全球观众的心。

二、 启用一些全新的中国元素

《黄石的孩子》(The child of Huang Shi 2007)是部中外合拍影片。虽然是外国导演,外国演员扮主角,描述一位国际友人何克的英雄形象,但影片在各个方面点缀着的中国文化元素,令人不得不说,导演在这部片子中,为了安置中国元素,下足了功夫。

丧葬风俗

中国人的丧葬风俗因地域民族而不同,这种细节上的不同可能连普通中国人自己都无法言尽。但“入土为安”,“红白喜事”,“报丧”,“做七”这些传统风俗是大同小异的。

“报丧”

《黄石的孩子》中,周润发在掩埋石凯后,朝天打了三枪,而中国传统下葬时有“放鞭炮”的风俗,是送行的表现。在广西一带,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表示报丧,叫做“报丧炮”。但不管怎么说,影片中周润发的三声枪响,显然是刻意展现中国丧葬习俗的。

“入土为安”

《面纱》最后,英国医生死亡,妻子看着坟坑的情景,和《黄石的孩子》中,下葬何克的情景,都不约而同的给掩埋尸体的深坑一个大大的特写,反映中国人“入土为安”的安葬理念。有趣的是,《黄石的孩子》和《面纱》在描述死者长逝时,亲朋尽在左右,但不管是妻子也好,学生也罢,感情都非常内敛,默默的哀悼。这和中国传统是相悖的。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是在下葬前众人必嚎啕大哭,以示悲痛欲绝。导演这里的处理可能是一种文化不适应,也可能是一种善意的改良,总之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更适合全球传播,而且也达到一种比较唯美的视觉效果。

“停尸”

《面纱》(The painted veil 2006)中有场男主人公和当地老百姓发生冲突的戏,原因是在瘟疫区,老百姓继续坚持“停尸”这一风俗,而作为病菌专家的男主人公,坚决要求尽快处理掉尸体,避免细菌滋生传播,于是双方发生争执。按照中国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人死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而道家也认为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2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片中的民众显得有些不可理喻,宁愿冒着感染瘟疫的危险,也不肯尽快埋尸。

这里要强调一下,电影中引发冲突的丧葬风俗习惯,如若不给予西方观众正确的阐述,很有可能引起对于中国丧葬方式的质疑和理解偏差。

生死观

《黄石的孩子》中,Lee安慰快死的石凯,说,“sleep,go and find your family.” 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体现,即人死后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可以见到家人。中国人视死亡为生命另一个阶段的开始,有轮回之说。这显然也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佛教认为众生的存在是非断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续不断的无穷无尽的流转过程,人必有前生后世,死后必受生前行为的规定,轮回于天、人、鬼、畜、狱“五道”中。3 由此可见,佛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死观。

中国丧葬风俗中,灵堂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所谓“守灵”。《黄石的孩子》中,何克病重,Lee在他的病榻前摆放着一大盆蜡烛,何克身旁也有一支。何克死,蜡烛灭。蜡烛成为人生命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的生死观中,既寄希望与轮回,渴求死后世界的平安幸福,又暗自伤怀,对死者不复存在于这个世界感到难过。中西方观众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偏差

一、惯用元素——功夫

西方观众对《功夫之王》(The forbidden Kingdom,2008)的评价:

“ Swish, whoosh, clunk! Swish, whoosh, clunk!If there’s one genre I truly loathe, it’s the kung fu movie. ”4

“ In fact, this is really one of the lamest martial arts screenplays in modern memory. ”5

《功夫之王》全球首映后,恶评如潮,观众认为这样的功夫片陈词滥调,动作场面无聊,人物形象不鲜明,故事没意思。可以看出,功夫充其量扮演故事情节的推动因素,而不能作为电影的全部内容揪扯观众的神经。如果非要强行如此,只能招致反感。

电影缺乏故事,没有内容,这也是为什么继《英雄》之后北美上映的几部大陆国产片,虽然也都以武侠为题材,但却很难再有《英雄》骄人的票房成绩。说的不那么客气,其实外国人只不过是想看看中国人自己如何拍武侠片。这有点像中国人去了美国,总想尝尝美国汉堡包和中国有什么不同。尝完后,美国观众发现中国武侠片一样没营养,自然得不到更广的传播。

而《功夫熊猫》(Kung Fu Panda 2008)这一熊猫学武的故事却得到了广泛赞誉。这部动画片处处充满中国色彩:憨态可掬的熊猫,功夫,中国古代建筑,面条和包子等中国食品,还有山水画、建筑、古典神话、针灸等,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该片获得成功。只有当它以熟悉的美国式的self-made(自我缔造,自我奋斗)为主线的时候,才立刻符合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人的价值观,获得了充分的赞扬。

可见,卖座的依然是故事内容,而中国元素只是满足观众对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叙事的新鲜感。真正成功的不是中国元素,而是满载受到认同的价值观和叙事方式。当这些西方观众骨子里承认的东西附着上东方特有的特色元素时,影片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熟悉的大背景下让观众感到一种局部的陌生化效果,但整体的规则还是观众所熟悉的、所期待的,没有超出他们的经验范畴。6 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发现电影里有预料之外的新元素,而又没有完全改变固有的期待经验。这样的观影体验才是影片获得成功的保证。《功夫熊猫》恰恰如此:讲述的故事依然是美国式的,但是添加了中国的等一系列不很熟悉的元素效果后,好评如潮。

可以说,武术镜头达到的效果也就是场面的刺激性,奇观性而已,武术(功夫)元素,如果仅仅是一遍又一遍的复制成观众眼球的“艳舞表演”,那最后只能是沦落到缺乏精神内涵和情感鼓舞的外壳,而非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

二、中国民俗文化元素

很遗憾,前面谈到过的全新的中国文化元素,不论是停尸引发的冲突,还是“报丧炮”,以及何克死时床头的蜡烛,压根没有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

为什么这些完全不同的中国元素没有引起西方观众的注意呢?因为当电影的各个因素完全植根于特定的民族想象空间时,不知个中情理的外国观众是不可能理解其中的含义的,因此这些电影因素对他们来说是晦涩的。7

通过对近几年几部包含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电影分析后,可以看出,披着中国文化元素的外衣,讲述西方人故事的影片逐渐增多。不论是增加中国场景,启用华人演员,还是添加更多的中国元素,在吸引中国观众方面确实有一定成效。但同时不得不说,这些元素只是充当电影中的“佐料”,而不是主要的“蔬菜”。不过可喜的是,中国元素在外国导演手中,能够越来越准确的展现出来,明显的理解偏差或理解失误不多。

对西方观众来说,“功夫”这一中国元素已得到越来越客观的认识,纯粹的打斗场面,已经无法吸引他们。中国的功夫片要走向世界还得着力在故事内容和武术精神上多下功夫,否则会使西方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其他的元素,如中国民俗元素,由于西方观众缺乏背景经验,所以尚未获取到这些元素。中国文化尚需要通过其它途径进行传播,比如近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地创办孔子学院等。

参考文献

[1] 2001年入世后的中国进口好莱坞影片。资料源于《中国电影年鉴》.

[2] confucianism.com.cn/html/minsu/1395282.html.

[3]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内蒙: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5年,7-9.

[4] tonymedley.com/2008/The_Forbidden_Kingdom.htm.

[5] geocities.com/gamut_mag/forbidden.htm .

酒文化的来源范文第2篇

那时我刚下海创业,属于国营单位“三产”,在路边上卖热水器、装饰材料,也卖过电脑。由于当时我们的“根据地”就在十字路口的交警岗旁边,经常有卸货的客户来。为搞好关系,我和我的办公室主任,就请他们(交警)吃饭。

他们说:“黄老板是知识分子不喝酒,喝一个‘酒’就算了。”

我以为就是一杯酒,就答应说:“行”。

喝完一个,哪知他们又说:“刚说的是一个‘九’!一个‘九’是九杯酒!”

喝完一杯又来一杯,一共喝了五个“九”。

当天晚上,倒在床上不省人事,难受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媳妇对我说:“我替你数着呢,你喊了大概四五百个‘再也不喝了,一辈子不喝了。’”

如何面对“酒文化”

当不想做一件事情时,你念叨几百遍,你一辈子不会再做了。喝酒也这样,之所以我再也没喝酒,不是不能喝酒,而是从心里烦它。

可是,我不喝酒我的生意怎么办?那时候山东地界酒文化是很厉害的!我是商人,我权衡过喝酒和不喝酒的利弊,我发觉不喝酒或许会影响当时的生意,但是总的来算最终是利大于弊的,因为不伤害身体健康。

同时我也试图让身边的人少喝,就开始研究“酒文化”、酒的来源、酒的过去甚至研究喝酒的心理,研究透了就开始在酒桌上大讲“酒文化理论”来倡导禁酒。比如去河南出差,信阳、南阳那边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主人端着一杯酒到你面前敬你,他喝一杯,你一定要喝三杯,如果主人端着酒瓶到你面前,他不喝你也要喝一杯。

面对这种情况,我就拿酒的起源说事:“以前非常贫穷,酒都是粮食酿造的,是好东西,主人自己舍不得喝让客人喝,或者自己少喝让客人多喝。现在不一样了,要不咱一块喝,要不咱都不喝。”再比如遇到其他的劝酒时,我会大肆宣扬自己的酒文化:“酒是好东西,李白斗酒诗百篇,如果咱们喝了这些酒不能够诗几篇的话,咱就别浪费了。”

交情先交心,友情不是喝出来的!

有时候不得不喝酒的那些业务员找到我,说:“老板,不喝生意就没了,对方说:‘喝了这杯酒,就签合同;不喝这杯酒不签。’”

酒文化的来源范文第3篇

陷入本土文化怪圈

东北的大多数白酒企业经过了多年的曲折发展,基本上都已经已经完成了转制改革,搭上了民营经济的新列车,也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增长态势。但是谈到东北酒,给我们的品牌联想却不是很乐观,除了纯粮酿造就是黑土民俗文化,给人感觉憨厚淳朴之余,却没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是东北白酒最大的短板。消费者买一瓶川酒和黔酒可以花上几百元甚至上千,但东北酒超过200元,消费者就会觉得难以接受,这就是品牌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直接来源于产品定位和品牌文化,也就是酒文化。

东北巨大的市场能量和潜力使得很多企业趋之如骛,但很多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之后无奈退出。笔者认为这些企业更多是外地企业居多,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东北本土的消费文化,包括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和规律导致的。但本地企业持续多年的稳健发展,缺少高端产品,产品缺少文化内涵和附加值,却是本地酒水企业过于了解本土消费文化和固步自封没有野心造成的。

目前东北酒品牌定位进入误区,黑土金钱朴实,远离高贵难成大业。很多企业老板阐述其企业文化时,我们看到了更多产品文化(竞品纯粮)、人文文化(纯朴厚道、也不失豪爽)、土俗文化(黑土地、农家乐)等等,这些加上近年来风行全国的东北风味的小品和二人转文化等等,充满争议的平民文化也带有更多的负面效应,那就是成为开发高端酒的品牌桎梏。试问谁愿意去农家体验田园之乐而乐于一餐花掉几千元,朴素、土气、淳朴的东西本身给人感觉实惠廉价的基本印象!

东北本土酒文化

一:自然环境和民族基因造就豪爽品质,酒文化十分发达。

东北的冬天气候寒冷且漫长,最低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多度,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东北人热烈豪爽的性格和不屈不挠的胸怀。喝酒御寒的生活习惯延续了东北独特的酒文化。这也是酒文化得以衍生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武侠小说中我们能常常看到,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侠义风范和快意人生,这就是东北人的生活写照。不管是出于对酒文化的忠诚,还是对酒本身的热爱,东北人大都酷爱饮酒。所以说对于做酒水的企业来说,东北绝对是销售的核心重带。东北人的酒文化是和气候、民族融合、群落迁徙、鲁人北迁闯关东等综合因素分不开的,酒文化从黑土地里扎根,跟随着经济文化地发展不断繁衍生息,演变到今天的欣欣向荣。

东北人喝白酒,一般都是豪饮。尤其是有朋自远方来,或者旧友故友重逢,更要开怀畅饮一番。而且,当今东北人豪饮的名堂与理由越来越多,比如商家开业、公司成立、建筑奠基、生意合作、各种会议开幕与闭幕、各种展览开馆与闭馆,再加上业务往来、例行检查、法定节假日、正常婚丧嫁娶、正常生老病死、正常升学与就业、正常升迁与卸职、正常离去与归来、正常的迎来与送往,都得痛痛快快地喝顿酒。不喝不行,那不是太失礼了吗?

东北人的热忱好客和基因中的天然酒量还是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酒文化的馥郁芳香。有酒当然得有菜,大鱼大肉是北方人的最爱。大块烤肉、烧烤肉串、火锅涮炒等等都是北方的美事。所以我们在东北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能看到生意兴隆的酒馆和酒楼。

2. 东北人本土情结严重,酷爱本土白酒。

中国人本身就是个喜欢怀旧的民族,古时文人多愁善感,怀旧文章浩如烟海。从历史上看中国也充满波折,古代历史辉煌至臻,近代备受屈辱,现代人不忍回首却又无法忘却历史,或激励或铭记。于是我们对历史有个正兴衰、明发展、激奋斗的复杂情感。

一直以来,进军东北的白酒企业不在少数,然而大部分都碌碌无为,只有五粮液和茅台等少数品牌由于自身的品牌效应,在东北白酒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外,其他的企业有建树者甚少。目前东北本地市场上地产酒一直稳居龙头地位,除了产品档次问题之外,更多的是人为的情感或者风俗因素在里面。

地利人和造就企业无进取

虽然目前东北酒产量、利润、产值等综合指标都有了质的进步,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东北白酒在产品规划、技术提升、品牌定位和管理以及营销综合能力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尚需弥补的短板,整体形势依然严峻。

本土市场巨大的容量和忠诚的客户群导致东北白酒行业发展稳健,有着稳定的利润来源,加上对外界市场不了解盲目开拓带来的失败痛楚,使得东北白酒企业逐渐变得不思进取和毫无斗志,在包装升级、酒品牌定位、价格定位、新产品和新技术尝试、文化营销方面变得谨小慎微,错过了几轮的中国白酒快速发展的大好契机。目前行业酒水品牌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低端市场拼抢激烈地格局表现,缺乏振臂一呼的地产品牌,也缺乏良性的竞争氛围。

如何让东北白酒腾飞,获得一次质的飞跃,在中国的白酒版图上有自己发言权的地位,需要东北白酒企业持续不断的努力,打造高效的营销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并且持续不断地把酒文化的精髓溶入到每个消费者的心中。笔者认为,塑造东北白酒新文化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突破东北白酒行业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定位势在必行。

突破本土民俗文化的几点思考

1.

纯粮工艺不会成为产品增值的保证,要不断尝试引入和创新出新的技术和概念。

在中国白酒行业概念跌出,窖藏、洞藏、凤香、芝麻香等等创新之笔不断涌现的时候,东北酒水行业表现出一副超然漠视的态度,这不是对既有优势的执着,而是一种落伍的表现。这种思想更多表现在没有战略野心,安守一方天地,是赚小钱的企业,不是赚大钱做事业的企业。而且历来宣称的纯粮食酿造早已经没了光泽,现在老百姓买的就是粮食酒,这点已经成为酒水行业的生存根基,如果被消费者知道哪家企业是无烟勾兑生产白酒,那他的末日就到了。

2黑土乡情文化与高端时尚、营养保健、大气儒雅是可以兼容的。

很多东北酒的老板骨子里都有一种潜意识,尽管这种意识的浓郁程度不尽相同。那就是普遍认为东北酒文化的基因里有着天然的黑土、原始、土话、落后、封闭、豪爽、淳朴甚至有点迂腐鲁莽的品牌成分,这些是和目前高端白酒的时尚、高贵、儒雅、风度是难以兼容的,甚至认为是格格不入的,同时认为东北的历史厚度不够,女真和金的历史文化不够发达,不在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范畴之内,难以塑造出类似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历史高度来。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封闭了东北白酒上进和拓展的道路,其危害十分严重,达到了不战而弃械投降的危险境地,导致整个行业的品牌和产品升级遥遥无期,在行业内的地位与日俱减。实际上,这些内容和因子是完全可以兼容的,甚至可以各说各话,不犯冲突,关键是说的方式、时机和技巧。

2.

要善于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

实际上东北白酒可塑造的东西很多,东北不仅仅是原始落后、北大荒萧索和民俗文化的代名词,他富饶的资源和当地人乐观豁达的心胸,是有很多可塑性的。东北酒完全可以把东北人的乐观、进取、勤奋、豁达的种族精神进行放大和特写,提炼和浓缩出高端的白酒品牌,同时基因良好的酒质基因基础,开发高端的保健系列白酒也是独具优势,而东北人在接受新鲜事物、穿衣戴帽方面历来都不保守,在国内属于时尚新潮的一个群体,只是需要有品牌来塑造和临摹,而且要充分结合和借势本土的自然优势、民族高度等等资源。比如东北的辽宁的道光廿五系列中白酒销量就很好,定位也是十分高端,成为满族白酒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代言人。

其实东北很多企业所在的奠基城市都充满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比如辽宁朝阳市,有千年古塔、历史遗迹以及历史上多为名人提诗,还有黑龙江阿城-中国蒸馏白酒的发源地、吉林通化有着千年木制酒海,可惜这些无法让消费者真正的领悟和感知到,企业也困惑于找到把这些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的途径。比如可以好好的挖掘历史,宣传发源于阿城市的蒸馏酒技术以及弘扬金满文化、道光廿五集团对满族文化制酒工艺的整理、宣传。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满族酒文化也能容纳更多的东北酒企,如果出现更多的宣扬声音,也许会改变东北酒水的品牌基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东北酒品牌升级的战略基础

目前很多东北酒也具备了品牌提升、产品升级的天然基础,比如辽宁的老龙口麾下的大小青花的青龙系列、三沟、凤城老窖、铁刹山、大连老窖等等;吉林的榆树钱、三秀“洮儿河、洮南香、榆树大曲"、德惠大曲等等;黑龙江的富裕老窖、牡丹江大曲、北方佳宾、玉泉系列等等。其天然品牌因子很好,发展态势稳健、口碑也很好,忠诚消费群体集中,企业有资金积累,这些优势都可以为企业提品和品牌的升级换代,进而达到浸润文化,靠文化来壮大品牌,靠文化来引领发展和助推企业不断拓展市场和增加利润,形成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酒文化的来源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饮料,也与各种仪式、礼节紧密相连。而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字学著作之一的《说文解字》对酒和酒文化有着内容丰富的反映。这篇论文就是对《说文》“酉”部字中所反映的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一简要分析,以粗略地勾勒东汉时期酒文化的轮廓。

众所周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战国策魏策二》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①这表明,酒在中国产生的时间非常早,并且自其诞生之时就与国家的政治产生了关联。的确,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无处没有酒的历史,它不仅与各种仪式、礼节紧紧相连,而且也是古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上至王公贵胄,下至黎民大众,没有人不和酒产生联系,它是将军手中的利剑,也是墨客笔下的佳句。可以说,酒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字学著作之一,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东汉及其以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所以也可以说《说文解字》是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在《说文解字》中,对酒以及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了很详尽的介绍。而在《说文》中对酒文化最集中的反映在“酉”部字中。我在这篇文章中对《说文解字》“酉”部字中所反映的与酒有关的文化现象作了一点简要的分析,以求对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作一管窥蠡测。

《说文解字》中“酉”部一共包含七十五个字,分别可以按照酒之本身,造酒材料与造酒方法、酒的种类、酒的味道、酒的颜色、饮酒礼节、有关酒的仪式、饮酒的神态以及酒的作用来分类。

一、酒之本身:

酉:《说文》:“酉,就也。八月黍成,可谓酎酒。象古文酉之形。丣,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此字篆形与古文尚无大别,乃壶尊之象也。”“其从‘卯’作‘丣’之古文则迄今未有见、古金及卜辞每多假以为‘酒’字。许之释就,盖用转注以牵就其八月之义。酉纵为就,自当后起。”

酒:《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古者儀狄作酒醪,禹嘗之而美,逐疏儀狄。杜康作秫酒。”罗振玉《殷墟文字类编》:“酒,象酒由樽中挹出之状、《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故古金文酒字皆作酉。”刘心源《奇觚室吉金文述》:“酉,古文酒字,象酒器形。自假为丣戼字,乃加水以别之。”②酒是用粮食或水果等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

二、造酒材料与造酒方法:

 : 生衣也。③从酉冡声。 酴:酒母也。从酉余声。读若庐。

造酒除了粮食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材料就是酒曲。酒曲是用发霉的谷物制成的,其中富含微生物和微生物所分泌出来的酶。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用酒曲酿造的,酒曲酿酒是中国酿酒的精华所在。

酿:醖也。作酒曰酿。从酉襄声。醖:酿也。从酉 声。釃:下酒也。从酉麗声。一曰醇也。 : 酒也。从酉肙声。 :也。从酉鬲声。

三、酒的种类:

 :酒疾孰也。从酉弁声。醴:酒一宿孰也。从酉豊声。醪:汁滓酒也。从酉翏声。醹:厚酒也。从酉需声。《诗》曰:“酒醴维醹。” 酎:三重醇酒也。从酉,肘省声。《明堂月令》曰:“孟秋,天子饮酎。” 醠:浊酒也。从酉盎声。醲:厚酒也。从酉农声。 :酒也。从酉茸声。酤:一宿酒也。一曰买酒也。从酉古声。 :酒也。从酉, 省声。 :泛齐,行酒也。从酉监声。醨:薄酒也。从酉离声。读若离。酏:黍酒也。从酉也声。

我国古代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而酒本身的种类也是丰富多彩的,从酒的味道看有酒味醇厚的烈酒,也有清淡的薄酒,有酿造快速,立等可得的酒,也有需要精工细作,慢慢成熟的酒。并且不同的酒在国家的仪礼上的用处也不同。

四、酒的味道:

 :酒味也。从酉,竷省声。读若《春秋传》曰“美而艳”。酷:酒厚味也。从酉告声。酓:酒味苦也。从酉今声。醰:酒味长也。从酉覃声。

五、酒的颜色:

 :酒色也。从酉巿声。配:酒色也。从酉己声。 :酒色也。从酉弋声。

酒为什么具有让人痴迷的能力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多彩的颜色和醇美的味道。不同的酒色显示了不同的酒类,而酒类不同,其味道也是各有千秋的。 转贴于  六、饮酒的礼节:

酌:盛酒行觞也。从酉勺声。 :歃酒也。从酉朁声。 :少少 也。从酉匀声。醻:獻醻主人进客也。从酉 声。醋:客酌主人也。从酉昔声。 : 酒俱尽也。从酉 声。釂: 酒尽也。从酉,爵声。

我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儒家重礼,所以在古人在饮酒时同样是很讲究礼节的。饮酒时主人应先敬客人,客人亦应回敬主人。这其中有时该一饮而尽,有时又只能浅酌一口。

七、有关酒的仪式:

醮:冠娶礼祭也。从酉焦声。酺:王德布,大 酒也。从酉甫声。莤: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饮之也。从酉艸。《春秋传》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莤酒。” 一曰莤,榼上塞也。醧:私宴 也。从酉区声。醵:会?酒也。从酉豦声。酹:餟祭也。从酉寽声。

酒是粮食的精华,是上天所赐的礼物,是珍贵之物,故在各种重要的场合都必须用酒来感谢上苍。

八、饮酒的神态:

酣:酒乐也。从酉,甘声。酖:乐酒也。从酉冘声。醅:醉饱也。从酉咅声。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乱也。从酉卒。一曰酒溃也。醺:醉也。从酉熏声。《诗》曰:“公尸来燕醺醺。” 醟: 酒也。从酉,熒省声。 :醉醟也。从酉句声。酲: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从酉呈声。

古人对酒的喜爱与沉迷,从这一组字中可见一斑。酒能麻醉神经,所以饮酒之后,日常生活中的那些烦恼啊,苦闷啊似乎都消失了,人们飘飘欲仙,对杯中物乐此不疲。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古时人们生活中的艰难是很多,所以他们要在更多时候借酒精来麻醉自己。然而,《说文》中列出一些有关醉酒后的丑态的字也是在告诫世人,酗酒毕竟不是好事,对人对己都没有益处。而这一点对现代社会的人们仍然是有启发作用的。

严格地说,这一组字与酒本身并无关系,但是无论是醋还是酱,它们的制造方法都是来源于造酒的方法——酿造法。从这些字中可以看出聪颖的古人早就把酿酒的方法推广到制作别的饮食上去了,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物质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

九、结语:

通过对《说文解字》酉部字的简单分析我们对古代的酒和酒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知道了我国古代酒的酿造技术已经很发达,而酒的种类也非常繁多,我们也知道了酒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这种酒文化历经数千年不但没有衰微消失,而且历久弥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注释

①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② 转引自《汉语大字典》

③即酒曲, 生衣即酒曲上滋生的霉菌。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 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1997年10月

酒文化的来源范文第5篇

“‘蒲陶’是葡萄在中国的古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因为葡萄酒浆的鲜红色泽及诱人醇香是映衬在浓绿的葡萄叶下,故世代耕作的果农喜称为:翡翠盒中的琼脂。我们歌琳宝Green Box的诞生就是由此得来的灵感。”宋欣宇向我慢慢道来,“歌琳宝产品、包装盒、品牌手册以及对葡萄酒文化的推广都承载着Green Box这种绿色造物的神奇。”说着,宋欣宇从他的恒温酒柜中,拿出一瓶VT88(Vega Tolosa),熟练地用酒刀打开,并拿出一张停酒片套在瓶口,缓缓地将红色玉液斟到高脚杯中。一点一滴,一举一动,看得出宋欣宇对红酒的那份执著、热爱。

乐在其中的红酒人生

“大约在2002年吧,我开始接触红酒。”宋欣宇端起高脚杯,啜饮了一口。“刚开始,对它没有太多的认识,觉得只是一种调节气氛的酒精饮品,那时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去香港,那里的一位合作伙伴常请我喝红酒,并去酒廊、酒窖参观、品饮,慢慢地引起了我的兴趣,后来就是品尝各式各样的红酒,在2008年我参加了CAFA(卡法)侍酒师中国培训班,虽然只有15天,但那是真正引导我打开葡萄酒世界大门的阶梯。”宋欣宇停了一下说,“如今,喝红酒的感觉已然和当初不同,尤其是对自己钟爱的红酒,会把自己的感情深藏其中,我常常会在家中放上电影,打开酒瓶,自己一个人,慢慢地饮,细细地品,而不会把它带到酒桌上。”

以阿根廷领地系列、西班牙威歌特罗萨系列为主要产品的歌琳宝红酒汇,并没有走主导市场的法国红酒的路子,开拓新模式的同时,更反映了宋欣宇的红酒品位。“我不是一个纯粹的酒商,从事这个行业,更多地来源于我的兴趣。我只经营那些品质好、性价比高的酒,当然也有我自己的喜好在里面,严格挑选把关,对客户负责也是对我——一个红酒爱好者负责。”

侍酒师在中国

歌琳宝红酒汇,每年都会与法国波尔多CAFA(卡法)葡萄酒学院合作,组织专业的品酒师、侍酒师培训,自然,我们的话题转到了侍酒师上。“侍酒师,在中国现阶段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宋欣宇有些无奈地说,“在人力资源部的工种里,并没有侍酒师这个职业,品酒师、酿酒师、调酒师什么都有,唯独少它。这是一个完全来自西方的职业,国人对其了解较少,在很多人看来,这个职业就是在豪华酒店里倒红酒的。在红酒文化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今天,侍酒文化还远远没有被理解。”说着,宋先生打开手边的电脑,为我们展示侍酒师培训活动的一些照片。“葡萄酒文化的推广,侍酒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顾客去餐厅点红酒,这瓶红酒的信息、从开瓶到醒酒倒酒及品鉴、一些基本的礼仪、如何与菜肴搭配等等,可以说都需要侍酒师来帮你了解,这些知识是深入葡萄酒世界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合格的侍酒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在中国,很少有人去酒店点红酒喝,一般都是自带,所以侍酒师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深入,未来这个行业的潜力非常大,一个有技术含量、又高雅、有品位、有发展前景的职业,必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宋欣宇对侍酒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红酒消费,需要更多的规范及理性

谈及红酒消费,尤其是国内的现状,宋欣宇脸上闪过一丝忧虑。日前被曝光的红酒造假事件,尤其诸如拉菲等一批高档法国红酒,十瓶九假,同时价格被乱炒,为整个红酒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些事情对我们都有影响的,但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商家不住地加入圈子,他们的眼中只看到钱,对红酒甚少了解,完全是商人的姿态,加之国内消费者对红酒了解的局限性,导致红酒市场鱼龙混杂现象严重。”

宋欣宇从酒架上拿出一瓶阿根廷U6。“你说说看,这瓶酒能值多少钱,就算让消费者去细品,他也说不出来。我曾经请几位爱好红酒的朋友一同来品这瓶U6,并让他们估价,说价值300、500的都有,其实我这瓶酒卖得价格远没有那么高。这也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在消费者心中,红酒属于一种高高在上的东西,同时因为酒商对红酒的炒作,导致价格普遍偏高,一瓶在欧洲超市只卖二三欧的酒,到了国内就三四百人民币了,简直是暴利。”

“我挑选自己的红酒,就是要宁缺毋滥,不盲目跟风那些法国知名红酒品牌,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西班牙Vega Tolosa、阿根廷Mi Terruno红酒,性价比高,品质上乘。红酒不是我的谋生工具,对我来说,它更是一种兴趣。我希望能把在很多人眼中充满神秘的葡萄酒世界,更加完整、透明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把葡萄酒文化健康地推广下去。”

最后,在一口VT88的醇香馥郁中,访谈结束。而宋先生的话语,如同杯中轻轻摇晃的红酒所散发出的香气,令人久久回味。

歌琳宝葡萄酒俱乐部——尊享贵宾级的专业会员服务

绿宝石级:会员年费3600元

每年度分两次,俱乐部会精选来自世界各地的24瓶美酒,送到您的指定地点,总价值3600元,并附上全面的酒评介绍。加入即送精美的酒刀、酒温度计及专用真空密封器;同时还能免费参加一次由歌琳宝专业侍酒师主讲的初级品酒课,4次规格隆重高档的会员联谊冷餐酒会;另赠一套(6个)国际标准品酒杯,会员所得实际总价值高达6600元。

翡翠级:会员年费7200元

每年度分两次,俱乐部会精选来自世界各地超高性价比的48瓶美酒,送到您的手中,总价值7200元,并附上全面的酒评介绍。加入即送精美的酒刀、酒温度计及专用真空密封器;同时提供2个名额免费参加一次由歌琳宝专业侍酒师主讲的初级品酒课,4次规格隆重高档的会员联谊冷餐酒会;另赠一套(6个)精选大波尔多酒杯,会员所得实际总价值高达12600元,物超所值。

相关期刊更多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酿酒科技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贵州科学院

酿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