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域特征;自然景观;园林;文化

前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人们不但要求风景园林具备一定的地域自然景观特征,还需要其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此,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成为了现今园林设计的标准要求。

一、关于地域自然景观内涵的概述

所谓的地域就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受到自然以及人文因素的共同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综合体,它反映了特定时期特定的地域特征以及历史化。随着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地域面貌也会发生变化。为此,在对地域景观进行研究的时候,需要把时间作为第一考虑因素。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势形态多种多样,民族众多,因此地域特征也不尽相同。每个地域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地域与地域之间之间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影响[2]。只有充分了解地域独特内涵,才能进一步掌握其特征。所谓的自然景观,不同的人理解意思也会有所不同。它可指代天然的自然景观,也可指代由人为活动、经过人工加工而形成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主要是指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的衍生产物,主要是通过人为去创造出来,但与自然景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关于风景园林文化内涵的概述

风景园林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成果,是人们生活形态的一种展现形式。风景园林文化内涵主要是指其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审美方式以及基础文化,是风景园林文化能够得到立足的艺术之本。风景园林主要是把土地作为主要的载体,把自然作为创作的主要元素,进而为人类创造出具有天然合一特色的自然景观,深刻的展现出了人们土地整治技术以及独特的魅力。

三、正确提炼地域自然景观特征

一般来说,地域自然景观主要包括有地貌结构、位置、水文特征、气候以及空间结构等几个方面,它们彼此依赖,难以被改变。所以,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师们首先需要正确掌握地域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并进行提炼,才能确保所设计出的园林符合时展以及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的避免人为干预,否者设计效果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把地域景观特征展现出来,原本的自然景观特征反而会遭受到破坏。地域景观的设计不仅仅是向人们展现出各种地域景观,更是蕴含着浓浓的人文信息。对于现代风景园林来说,在设计时不但需要其具备游玩、休息的功能,还应该促使游客对自然有所感悟进而产生保护环境的内在价值,人们通过对风景园林的欣赏了解当地的经济特征与风俗文化[3]。总而言之,只有对域自然景观特征进行正确提炼,才能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既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独特之美,又能展现出浓浓的文化艺术气息,使之具备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时代感。

四、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创作

在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要确保其展现某个特定时期特征,以便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需求。经过历时长河的沉淀,国内外已经设计出无数精典园林作品。国外,意大利的台地园就是一个精典之作,充分展示了意大利复兴时期的精神文化。在台地园建设的过程当中,设计师们巧妙的根据地势的高低,把房屋建造在最高处,而把花草树木建造在下面的平台,进而形成台地,水流顺着地势从高处往下流,黑白分明的意式建筑与绿葱葱树木形成鲜明对比,水流潺潺,充分展现地中海地域独特的特征文化遗迹田园牧歌的生活态度。而对于英国来说,园林设计则比较注重朴实,他们在设计中把园林建筑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不堆砌围墙,进而使得风景园林设计更多一份宽广以及大气。对于园林内部的设计,主要是模仿大自然中的道路以及河流建设而成,整体观看具有强烈的复兴古典之美,与哥特式的建筑互相呼应,充分展现了大气的自然风光。对于日本来说,其风景园林设计受到中国的影响,整体蕴含着浓浓的唐宋时期的山水田园风格。他们的风景园林设计主要追求自然、青春、小巧以及返璞归真,进而营造出静谧想和的园林景色,充分展现了日本民族谦和的民族特色。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地势形态多样,其风景园林设计业各部相同。但均都包含了独特的地域特征以及浓浓的风俗文化气息。我国北方与南方的地域不同,二者园林风格设计也有所差异。北方地域辽阔,园林设计较为宏伟大气,建筑显得深沉而厚重,整体建筑富丽堂皇,色彩对比鲜明。而对于南方的园林来说,占地面积较小,设计上多以轻巧纤为主,色彩大多为青灰色,整体设计淡雅秀气。这些均充分展现了我国崇尚追求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人为本的情感追求[4]。

苏州园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之一,闻名中外,是艺术与历史的相结合,是人们智慧与劳动的重要成果。在苏州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依水傍山,路桥结合,流水潺潺,树木茂盛,花草繁多,充分展现出江南婉约水墨画之美。除了苏州园林之外,梯田也是一种认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一种风景园林,在丘陵地区,农民为了防御洪水或者种植,一般会根据地势特征开辟出一块田地,进而形成梯田。例如著名的元阳梯田,根据地势的陡峭进行开垦,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梯田有序的排列着,甚是壮观。梯田景观主要是在自然基础之上,经过人们的创作劳动而形成的一种地域自然人文景观,属于一种独特的风景园林文化。

五、结束语

风景园林展现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景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设计过程中,只有正确把握地域自然景观以及风景园林的独特内涵,并正确提炼地域自然景观特征加以应用,才能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园林,才能不断的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精神文化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 中国园林. 2013,24(11):333-335.

[2]林箐,王向荣.风景园林与文化[J].中国园林. 2014,20(09):299-301.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第2篇

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

一、确立我国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紧迫性和意义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颁布了10多部自然资源方面的单行法律,但这些法律比较单一和分散,难以遏制我国自然资源全面枯竭的严峻形势。因此,重构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对我国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确立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理论意义

首先,我国的自然资源立法虽然已建立起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大都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实行的是针对不同资源对象而分别单项立法的模式,而没有综合性自然资源法。正是由于单项法之间没有共通的原则和制度,所以不能协调一致,互相配合。其次,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加剧,全球也迎来了“可持续发展与第三次法律革命”。可以说,在可持续发展时期,环境法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受到可持续发展观的强烈影响。所以,确定自然资源法的基本原则必然能很好地吸收和体现以可持续发展为立法指导思想的法律价值取向,进而贯彻到单行法的各个方面。

(二)确立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实践意义

首先,由于我国行政机关中各部门的职权都是由各自先制定方案,后经国务院批准,各部门难免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从而忽视整体利益,造成权力设置的重复或空白,这在现行的自然资源法实施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不同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对应着不同的执法部门。其次,由于自然资源法以及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的法律法规所调整对象的复杂性以及在立法技术上缺少与之相对应的多样性,往往导致其在规则设计上达不到理想的周延性。所以,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往往过于拘泥于法律条文的规定难以做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二、确立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客观要求和现实依据

(一)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应当体现自然资源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尊重自然规律,适应自然资源法的规律性要求。从总体上看,从自然资源与生态经济系统的结合上,整体性、稀缺性、多宜性、地域性等都是自然资源所具有的共同属性,反映了自然资源整体存在的规律性。再加之全球性资源态势的迅速恶化和我国自然资源形势的日趋严峻,都为我国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确立提供了最直接的客观依据。

(二)法律基本原则在法的体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

自法理而言,法律原则是指可以作为法律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法律基本原则在法的体系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最根本的指导作用。所以,在确定自然资源法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其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根本性和指导性,即它所负载法律价值的根本性和生效领域的完全性。

(三)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应当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基本价值追求

法律的确立都是一种人为活动,都必须是基于客观现实的需要和价值追求来考虑。在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中应当更多地考虑开发利用与自然资源的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因此,应该以“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并举原则”作为概括,既符合自然资源本质属性要求又不至于使人们首先在感性认识上就陷入了“纯粹保护”,而忘记发展的误区之中。

三、我国自然资源法基本原则的重新构建

(一)保护优先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原则

所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指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使之能达到持续利用。它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极限”,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再生能力。同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就应当确立保护的优先地位。这种保护应当强调自然资源总量上的动态平。还要强调保护并不是消极的保护,要与培育改造结合起来。

(二)开源与节约并重原则

开源与节约是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互为依存的两个方面,两者有机的结合构成了缓解我国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的基本途径。所谓开源,就是扩大资源的开发。首先,要做好资源开发的超前准备,与后续开发相结合。其次,要加快替代资源研发,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发新材料,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减少环境污染。最后,要做好综合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开源固然重要,节约更不可偏废。所谓节约,包含两个涵义:一是“节省”,与浪费相对立。二是“集约”,与粗放相对立。目前我国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这对于促进资源的节约,缓和资源供需矛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自然资源产权化与有偿使用原则

自然资源稀缺是永恒的主题。自然资源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属性,这是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原则的理论基础和立法依据。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就是指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或受益者应当为之支付与所利用物价值相当的费用。在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使用人向所有人缴纳必要的费用,乃是民法的财产法原理在环境法中的体现。惟有确立此原则,才能减少我国自然资源大量浪费,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应通过法律的手段合理划分资源产权,建立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体系,以此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原则确立为基本原则是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立法的客观要求,是由自然资源法的本位所决定的,并与自然资源法追求的代际公平直接相关。一方面,在自然资源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整合,只有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好各层次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法只有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分配才能保证后代人对资源的使用,以求实现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资源分配与利用的公平,给世世代代以公平的发展权。

参考文献: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 “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16

[2] 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 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 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 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然资本;生态环境;环境价值;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资本思想起源

自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资源开发和利用速度大大加快。当人类陶醉于征服自然的“伟大战绩”时,地球上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全世界已经丧失了1/4的表土层和1/3的森林覆盖,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上1/3的资源――“自然财富”已经被消耗殆尽,我们正以每年4%的速度失去海洋生态系统,以每年6%的速度失去淡水生态系统。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保护和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在生态学研究领域,Oldren与Ehrlich对生态系统在土壤肥力与基因库维持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他们认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将决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的快慢,企图通过其他手段替代已丧失的生态服务功能的尝试是昂贵的,而且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失败的,即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1993年英国伦敦大学环境经济学家Pearce在他的著作《世界无末日》中提出用自然资本和另外两种资本来估算可持续发展能力,Turner也提出了将自然资本作为可持续性评价标准的观点。在Pearce和Turner等研究的基础上,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了《扩展衡量财富的手段》的研究报告,将资本划分为4个部分: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提出一个国家的财富应该包括自然资本,并将土地、森林、湿地等作为自然资本的组成部分,对世界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进行了评估。2000年,保尔・霍根等出版了题为《自然资本论:关于下一次工业革命》的论著,自然资本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上知名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为大多数专家、学者和管理者所接受。

自然资本思想包涵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意蕴,它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统一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然而,自然资本理论尚处在起步与发展阶段,需要对自然资本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丰富对自然资本理论的认识。

二、自然资本定义及其内涵

(一)自然资本的定义

1948年Vogt第一个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他指出耗竭自然资源资本,就会降低美国偿还债务的能力。1988年David Pearce引入了自然资本的概念,他认为如果自然环境被当作一种自然资产存量服务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目标就可能具有可操作性。自然资本的正式提法首先出现在Pearce等1991年出版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不过他们并没有给自然资本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同年,Costanza把自然资本被定义为产出自然资源流的存量,是自身或通过人类劳动而增加其价值的自然物和环境。因自然资本所涵盖的范围太广,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部分学者就以举例的形式给出自然资本的定义。如Daly认为自然资本是能够产生服务流和自然资源的存量――大洋能为市场再生捕鱼流量的鱼量,能再生出伐木流量的现存森林,能产生原油的流量的石油储量;Costanza等将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统称为生态系统服务,并称之为自然资本。Paul Hawken在他的著作《自然资本论》中指出自然资本可以被看作是支持生命的生态系统的总和,包括常见的为人类利用的资源――水、矿物、石油、森林、鱼类、土壤、空气等,还包括草原、大平原、沼泽地、港湾、海洋、珊瑚礁、河岸走廊,苔原和雨林在内的生命系统。

综上所述,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例如土地、矿产、大气、水、能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和环境等。

(二)自然资本的内涵

自然资本具有自然和资本的双重属性。从词义上看,自然资本是“自然”+“资本”的复合称谓,即在“资本”之前加上了“自然”这个限定词。在这里“自然”一词是指所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而“资本”泛指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属于经济学的范畴。自然资本的自然属性表明自然资源是自然资本之源,自然资本均包含于自然资源之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均可以成为自然资本。如太阳提供的光和热,属于自然资源,但不属于自然资本。因为太阳的光和热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也不会因为过度使用导致太阳的光和热消失,因此不符合资本的定义。自然资本的资本属性是指自然资源与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本具有相似的性质,即自然资本也可以像常规资本一样产生资源流或服务流,体现资本的增值特性。从投资活动的角度看,资本与流量核算相联系,而作为投资活动的沉淀或者累计结果,资本又与存量核算相联系,即资本的质量和存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资本的升值空间和增值潜力,自然资本也不例外。

自然资本观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自然资本思想的核心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本,尤其是某些关键自然资本,如生态系统和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无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多么高的地步,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生态服系统功能和服务也无法替代。

自然资本观体现了经济学中稀缺资源的经济价值。当人们认识到了自然资源的经济属性后,便会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资本观要求人类一方面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树立自然资源忧患意识,时刻牢记自然资源不是免费或廉价资源,而是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人类对生态资本的开发和利用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须以可接受的环境质量为限。

自然资本观是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从公平的角度看,享有健康和洁净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权利,任何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利用了公共环境这种自然资本。如果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不负担相应的环境治理成本和费用,则对其他单位和个人享有健康、洁净的环境权利构成了侵害。因此,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个人收取适当的环境治理费用,以保护他人享有健康、洁净的人居环境的权利,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自然资本观既体现了环境这一典型的公共资源特征,又体现了环境的内在经济价值。自然资本观不仅有利于公众树立起“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也有力于促进“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道德底线和社会时尚的形成。

三、自然资本的特点

自然资本不同于一般资本,它除了拥有一般资本所具有的共性外,还具有显著的增殖性、不可替代性、存量与流量特性、以及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

(一)增殖性

资本具有增殖的本能。通过自身不断地运动和持续循环,不断增加和扩大其价值,最终表现为资本价值的增殖。自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形态,同普通资本一样具有增殖特性。对于矿产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而言,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可以使矿产资源的价值增殖;对于生态资源形成的自然资本而言,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断改善和更新的条件下,通过其自身繁衍或繁殖就可以实现资本的增加或增殖。另外,生态自然资本价值还可以通过投入劳动而增殖,如动植物的人工繁殖和森林种植等。

(二)不可替代性

自然资本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它不可能用人造资本或其他资本进行替代,这一点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只有在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退化时,人类才会认识到它的真正价值。尽管由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人类可以生产更多的物质财富,进而认为创造替代品的努力将推动研究、促进消费、增加就业,从而创造出更加繁荣的经济,人类便可以用不断增加人造资本的方法弥补对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然而,对自然资本中生态资本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说,其可替代程度却微不足道。

从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人类不可能以人造资本替代自然界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功能和服务。“生物圈2号”计划的失败说明,人类即使花巨资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不可能替代自然所提供给人类的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生态系统的某些关键功能与服务作为自然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能用其他资本替代的,这是自然资本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三)存量与流量特性

自然资本具有明显的存量与流量特征。所谓存量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本以物质形态的形式存在于地球上的某一地理空间内的自然资本总量。例如某一地区内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草场资源、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各类资源的总量。流量是指在某一时点,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本的产出量。对于耗竭性资源如金属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来说,是指其在某一时点的开采量;对于非耗竭性资源,如森林、草场、水等除了包括上述自然资本的物质输出量之外,还包括在某一时点其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环境、提供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等。存量与流量特征共同构造了自然资本的完整度量体系,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本的流量,同时,自然资本流量又会引起存量特征的重大变化,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描述自然资本状态的完整统一体。

(四)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

一般意义上的资本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以至于到某一时点其资本价值消失殆尽。如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均有一定的使用年限,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机器设备、汽车、轮船等作为资本的价值递减,直到这些设备完全失去作为资本的价值而报废。自然资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复合体具有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如土地资源,其经济价值与土地用途关系密切,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用途由荒地变为农用地或建筑用地,其价值往往增加,这不符合一般资本随时间推移其经济价值递减的规律。对于自然资本中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多样性、制造氧气、气候调节等功能和服务,只要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不超过其自我调节能力的极限,生态系统就可以自然修复并源源不断地提供以上各种功能和服务,其经济价值也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另外,环境作为自然资本的一种形态,没有污染的健康的人居环境是环境自然资本的最佳状态,只要环境质量不下降,其作为自然资本的价值就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递减。

四、结论与展望

自然资本观是环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自然资本观从系统和全局的角度统一考虑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包含了丰富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意蕴,深化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有利于公众提高环保意识和责任。

自然资本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自然资源及其所处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产生自然资源流和服务流的存量。自然资本存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然资本流量,同时,自然资本流量又会使自然资本的存量状态发生重大改变。自然资本将生态系统及其所处的环境纳入资本范畴考察,他们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稀缺资源而具有经济价值。

自然资本具有增殖性、不可替代性、存量与流量特性以及非完全资本折旧特性。上述特性说明:无论科学技术如何进步,自然资本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也无法替代。生态资本和环境资本作为关键自然资本,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一旦超过了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承载力极限,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目前,自然资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成熟,今后应重点加强自然资本评估、定价、管理、投融资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参考文献:

1、Paul Hawken等著;王乃粒,诸大建等译.自然资本论[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2、Ehrlich,P.R.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earth. In: Jansson, A., Hammer, M., Folke, C., Costanza, R.(Eds.)[M].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Island Press, Washington,1994.

3、Daly,H.E.Operation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In: Jansson,A., Hammer, M., Folke, C., Costanza, R.(Eds.)[M].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Island Press,1994.

4、Costanza R.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ility[D].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1.

5、Costanza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J].Nature,1997(386).

自然资源的特征范文第5篇

一般河流的航运价值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条件决定河流的航运能力,主要是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社会经济条件决定河流的航运需求,主要是从资源、经济、城市、人口等方面分析河流的运输市场和区域的货运方向。

1、自然条件

(1)水文特征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气温主要影响河流的结冰期,决定河流能否四季通航。气温高的地区,河流无结冰期,可以四季通航,有利于发展航运;气温低的地区,河流有结冰期,结冰期越长,越不利于发展航运。降水主要影响河流的水量,决定河流宽度与河流水位。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的地区,河流水量丰富,河宽水深,水位季节变化小,有利于发展航运;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地区,河流水量少,河窄水浅,水位季节变化大,不利于发展航运。

地形主要影响河流的水流状况,决定河流能否安全通航。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且河道中礁石少,通航安全性好,有利于发展航运。在山地丘陵地区,地势险峻,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且河道中礁石多,通航安全性差,不利于发展航运。

(2)水系特征

水系主要影响河流的通航里程、航道网,决定河流的通航范围。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往往通航里程长,支流众多,形成发达的内河航道网,有利于发展航运。如我国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干流通航里程达2800多千米,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航运价值很高。世界上的短小河流往往通航里程短,支流较少,没有形成内河航道网,不利于发展航运。如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因此河流短小流急,航运价值不高。

2、社会经济条件

(1)运输市场

运输市场主要由经济、城市、人口等因素决定。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的地区,客货流量大,运输市场广阔,有利于发展航运,如长江的航运价值很高,成为我国的“黄金水道”。经济落后、城市不多、人口稀疏的地区,客货流量小,运输市场狭小,不利于发展航运。如亚马孙河虽然水量丰富、水流平稳,但航运价值却不高。

(2)货运方向

货运方向主要由资源与经济的分布状况来决定。资源分布与经济分布具有不平衡性,发展经济离不开自然资源,在经济发达地区如果缺乏自然资源,就需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将自然资源由资源丰富地区运往经济发达地区就是主要货运方向。河流走向与货运方向一致的地区,河流的运输量大,航运价值高。如我国的自然资源西部丰富东部贫乏,经济东部发达西部落后,因此货运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而我国的长江大致呈东西走向,因此长江航运价值很高。河流走向与货运方向不一致的地区,河流的运输量小,航运价值低。如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东部丰富西部贫乏,经济西部发达东部落后,因此货运方向主要是由东向西,而俄罗斯的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因此河流航运价值不高。

二、典型例题解析

1、欧洲的莱茵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主干,航运发达,试分析该河流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

(1)流经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从气温而言,冬季最冷月气温高于0℃,河流无结冰期,可以四季通航;从降水而言,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河流水量丰富,河宽水深,水位变化小。

(2)流经地区大部分为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势平坦,起伏较小,河流落差小,水流平稳,且河道中礁石少,通航安全性好。

(3)通航里程长。全长1320千米,通航里程达886千米,占全长的66%,有欧洲“黄金水道”之称。

(4)流经地区支流众多,河网密布,通过多条运河与多瑙河、塞纳河、罗纳河、埃姆河、威悉河、易北河等河流相通,共同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网。

(5)流经国家多,流经地区经济发达,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城市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河流客货运量大。

2、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河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俄罗斯的交通运输方式河运不占重要地位,要结合货运方向与河流流向的差异以及河流的水文特征进行分析。

(1)俄罗斯领土东西绵长,工业重心在欧洲部分,而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国内运输主要货运流向为东西向。而俄罗斯的河流多为南北流向,与东西货运流向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