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概是一个名词,意思是正直豪迈的态度,或者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举动或气势。关于词语气概的那些可以摘抄的句子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词语气概的造句,供大家参考。
气概解析1.[lofty
quality;mettle;spirit]∶豪迈的态度
要具备先烈们具有的那种气概
2.[stuff]∶在某种活动中或生存方式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气势
表现出男子汉气概
气概近义词气势 表现出来的力量、威势民族解放运动的磅礴气势
气魄 ∶某人身上或行动上被激发出来的做事的魄力好大的气魄 ∶想象力或看法的大胆以革命家的气魄 ∶气势天安
气派 态度作风;气势;气概一种与众不同的气派多么气派
魄力 ∶临事的胆识和果断作风做事要有魄力心地厚,魄力大 ∶气魄;气势文章的魄力之厚薄…古文
气概造句1、博大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宽容;
博大是一种容纳百川的气概;博大是一种与人为善的境界。
2、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3、这支歌表达了中国人民豪迈的气概。
4、他的壮举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5、在抗洪救灾中显示了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
6、《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支歌唱出了中国石油工人的豪迈气概。
7、形容形象高大,胸怀宽广,气概豪迈。
8、长江,你从雪山走来,又向东海奔去。
一路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和气概。
9、中国人民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勇气概。
10、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的气概。
11、战士们的英雄气概是战斗胜利的保证。
12、他有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13、我很喜欢你这种大义凛然的大男子气概。
14、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敌人大为震惊。
15、气冲霄汉的大无畏气概永远激励我。
16、刘胡兰在敌人面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永远铭记在我心里。
17、他那种不怕牺牲,勇拦惊马的英雄气概,令人永志难忘。
18、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气壮山河的气概横扫美国侵略者。
19、即使环境恶劣,他仍旧不改壮志凌云的气概,终于开创出一番事业。
20、刘胡兰舍己芸人,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21、他以叱咤风云的气概深入虎穴,勇斗顽敌。
22、所谓的胆小鬼是那些大丈夫气概被胆怯了上风的人。
23、而唯有俄罗斯人民和军队的英雄气概方能力挽狂澜,获取胜利。
24、无畏的气概可去这避难。
25、他宁折不屈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气概,震慑了所有在场的人。
26、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27、他是一个懦夫,一个分不清蛮力和大丈夫气概的恃强凌弱者。
28、这些人都登上了荣誉之颠,好像生来就具有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
29、养路工人也表现出了同样的英雄气概。
30、酒癖的英雄气概闪着光彩在翱翔。
31、军旗旁那位有须眉气概的古罗马女司理具备须眉器宇。
32、他们的首领要他们奋勇作战,以此显示男子汉气概。
33、我们要有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34、大敌当前,他表现出了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
35、他没有那种顶得住舆论的气概。
36、道士头戴道冠,冠上嵌着一只铁八卦,气概不凡。
37、老师见其命意新奇,气概不凡,大为赞叹。
38、风度翩翩气概不凡的艺术家,更不同于手执教鞭粉灰沾身的教书匠。
一、赏析用词之美。
能为文章增添色彩,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词语往往是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因此,在指导学生赏析文章用词之美的时候,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成为重点。
1、动词:
深受读者喜欢的记叙类文章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把事物的本质特征准确生动地表现出来,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文章能够产生这一效果,在于恰到好处的动词的运用。例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三个动词突出父亲行动的艰难,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令人潸然泪下。
2、形容词:
描写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等的形容词,是具体形象的。运用恰当,就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在指导学生赏词的时候,这类词也是重点。例如:“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雪》)“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几个描写颜色的形容词,把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印象深刻。
3、叠词:
运用叠词,不仅在形式上增添语言的韵律美,而且在内容上更可以丰富语言的涵义,一箭双雕。朱自清先生是巧用叠词的行家,在《匆匆》中使用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等叠词,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
4、成语:
成语是中国语言的一大特色,它的使用可以使表达精练,言简意赅,语义深远,丰富内涵,让文章锦上添花。
二、赏析句式之美。
句式之美在文章中体现在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等句式的灵活运用上,它们变换节奏,美化语言,增强亮点,使文章文采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初中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长短句和排比句,因排比又是一种修辞手法,所以这里不再做详细介绍,重点谈谈长短句。
长句与短句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用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各有各的表达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语意贯通,气势磅礴;短句的修辞效果是干净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如《安塞腰鼓》中大量使用短句,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读来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使人从语势上也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无法抑制的热爱之情。再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作者采用长短交替的句式,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罗布泊的惨状,强化生态被破坏的悲剧,而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可谓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三、赏析修辞之美。
修辞就是作者在写文章时,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初中阶段常见的修辞方法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语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比喻、拟人、排比。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使用比喻的好处是可以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如在《春》的结尾这样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一般人要描写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而且写得如此之美。他独具慧眼,敏锐捕捉本体和喻体的“质”的相似点,把春天的美丽附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身姿美,使抽象的春天有色、有声、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同时也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深挚感情。
2、拟人:
拟人就是把物当成人来写,它能使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且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这样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同时让我们听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之情。
3、排比:
凡“诗眼”,用字都很高妙,它能使全诗显得气势非凡、韵味无穷。有的使诗意更精确,有的生动形象,有的开拓意境,有的推动感情。
如何分析掌握诗眼、词眼呢?
第一、应该了解古诗词的炼字规律。
古人有所谓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的说法,如2003年高考就考了被誉为炼字典范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句中“咽”、“冷”的妙处。(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用拟人的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意境。)五言诗要在第三字上着力,七言诗要在第五字上着力是不无道理的。
但若把诗眼定死在五言诗的第三字、七言诗的第五字上,则又未免偏颇。原因在于,诗句的语法结构多种多样,并不都取上述完全句的格式。“绿肥红瘦”(李清照)不妨以二、四字为眼。
第二、动词的提炼也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因而自然成为锻炼字眼的重要对象。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蒸”、“撼”具有夸张色彩。“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
第三、锻炼诗眼、词眼还有待于掌握多种修辞方法。
辞格本身并无高下之别,运用之妙全在于恰到好处地叙事状物、传情达意。但就各种辞格相比较而言,在诗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则是拟人化的手法。风月花草,在诗人、词家眼中莫不可以被人格化,因而拟人的辞格被广泛采用。贺知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的“裁”字,就是用的拟人手法,不但表现了柳叶的精致、美丽,而且把无形的“春风”形象化地描写出来。春风“裁制”出美丽的春色,歌颂了大自然活力和生机。
第四、精通词类的活用,对于锻炼诗眼、词眼也至关重要。
词类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也值得重视。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如果“红”、“绿”仍作形容词用,说成“樱桃红,芭蕉绿”,就会味同嚼蜡。
关键词:顾城 诗歌 定中短语 语义 语法 超常搭配
一、超常搭配
布莱克说:“打破常规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
一般说来,常规的东西容易被理解和感受,但是缺乏新奇的审美感;反之越是超常,越是具有陌生感新奇感,虽理解和接受比较困难,但是能满足人类普遍的好奇求异的心理。诗歌语言是一种超常规的语言,对常规的偏离是诗人的权力。布拉格学派的麦卡罗夫斯基在《标准语与诗歌语言》中指出,诗歌语言就是对标准语的规范形式的“故意的充满美感的扭曲”。李幼蒸在《理论符号学导论》中说:“当考虑到诗歌本文全体的风格现象时,偏离的发生是全面的,几乎可以说是对语言规则系统的‘系统性背离’。”
因此,我们可以说,正偏离是诗歌语言的一个主要特征。而为了获得艺术化和美感的正偏离效果,诗人常常采用超常搭配的手段。
冯广义的《超常搭配》一书,首先肯定了超常搭配是言语表达艺术化的表现方式之一,是一种变异手段。接着又解释了超常搭配的概念,即根据一定的交际任务、交际场合的需要,有意识地构织一些表面不合常规的超常搭配关系,让受话人去思索、联想或想象,从而领悟话语的蕴含,这不仅不违背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还会产生积极的修辞效应。
王希杰称超常搭配为偏离搭配,“就是对聚合关系的偏离。在显语言的聚合关系里,并没有这样的搭配可能性”。
二、顾城诗歌定中短语的超常搭配
有“童话诗人”之称的顾城,在《学诗札记二》中提到:“诗的大敌是习惯——习惯一种机械的接受方式,习惯一种‘合法’的思维方式,习惯于一种公认的表现方式。……习惯是语言的套轴,使那几个单调而圆滑的词汇循环不已。”因此,为了避免“习惯”,其诗歌是不断思索、不断创新的。诗歌语言的超常搭配比比皆是。本文将主要描写顾城诗歌里定中短语的超常搭配。
笔者查阅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诗集190首诗歌,其定中短语出现2092例,超常搭配的定中短语为513例。按照定中短语超常搭配的方法,我们做了以下分类:
(一)语义上的超常搭配
1.无修辞手法的超常搭配
1.1颜色词语作定语的超常搭配
运用颜色词语,可使诗歌绘画感更强。顾城诗歌中作为定中短语且超常搭配的颜色词语有47例。
(1)用颜色词形容本不具备色彩的抽象词语,可以使抽象词语形象可感,出人意想。如下例:
a.我没有领到蜡笔/没有得到一个彩色的时刻
b.在山石组成的路上/浮起一片小花/它们用金黄的微笑,来回报石块的冷遇
c.由于饥饿的拉力/人的嘴歪向一边/褐色的愿望不停抖动
d.野兽的大眼睛里燃着忧郁/都带着鲜红的泪水走开
e.我在一片淡漠的烟中,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时刻”“微笑”“愿望”“泪水”“故事”是本不具备颜色的。“彩色”本是“蜡笔”的,“金黄”本是“小花”的,“褐色”本是形容没有血色的嘴的,“鲜红”本是形容血的,这里形容“泪水”增添了痛苦和忧郁感;用“绿色”形容“故事”,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希望。
(2)改变事物本身常具有的颜色,新奇怪诞。例如:
a.一个淡绿的夜晚和苹果
b.雪白的尘埃就覆盖了一切
c.小榆树陌生地站着;花白的草多么可亲;土地呵,我的老祖母……
物理世界中,“夜晚”总是漆黑的,这里是和苹果一样的可爱的“淡绿色”;“尘埃”总是灰色或者土黄色的,这里是纯洁的“雪白”的;草总是青色或绿色的,这里是和老祖母发色一样“花白”的。用色差很大的颜色词来修饰这些事物,给人一种新奇感,也有利于作者更好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2矛盾词语的超常搭配
两个语义上相互矛盾的词语超常搭配,往往能够获得艺术化的效果。顾城诗歌中运用矛盾词语超常搭配的定中短语有19例,例如:
a.我走向许多地方/都不能离开/那片叽叽喳喳的寂静/也许在我心里/也有一个冬天/一个绝无人迹的雪地
b.野兽突然弹起/撞碎了宽大的叶片/一缕真空的声音/总在后面追赶
c.和高大的草/和矮小的树/站在一起
d.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
例a中的“叽叽喳喳”和“寂静”看似矛盾不通。但在这首诗中,“寂静”指的是诗人心中的寂静,就像他内心深处的冬天,“绝无人迹”。而“叽叽喳喳”指的是爱讲话的鸟雀,是冬天景色的一部分,也留在了作者内心深处。例b中真空是不可能有声音传播的。例c中“高大”总不会来形容“草”,“矮小”也不会用来形容“树”,但是作者把这两组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荒草疯长,杂木稀疏,没有人迹,凄凉的感觉便油然而生。例d“鸟”是不会游泳的,“鱼”是不会飞的,诗人把它们怪诞的组合在一起,是说大海在嘲笑凡夫俗子的无知,或许世界本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是颠倒着的,表明了诗人“永恒的疑问”。这些矛盾的说法无一不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更加耐人寻味。
1.3摹状词语作定语的超常搭配
摹状词语即描摹对象性质特征状貌的词语。顾城诗歌中的摹状词语常出现打破常规的用法有48例,例如:
a.圆形的小女孩/迈着圆圆的步子/拉着她的姐姐/……细长的/和高大的姐姐
b.它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
c.每颗低低的心
上述例中的搭配都是超出常规的。但是“圆形的小女孩”“圆圆的步子”和细长的高大的姐姐比,显得更纯真更有童趣;“叶片”用“瘦弱的”来形容,被赋予了生命感;心“低低的”,是说诗人这个“悲哀的孩子”的心,充满了孤独,失落,无助感。
1.4数量词做修饰语的超常搭配
顾城诗歌中数量词做定语的超常搭配有23例,例如:
a.我只找到一滩败草,一袖寒风
b.你的手、深深/温柔的土层/抓住一把僵硬的路/攥得紧紧……
c.大队大队的野花/去参加开国典礼
d.赶开一群群黑夜/只留下铜鼓和太阳
“袖”只是一个临时量词,这里用来修饰“寒风”,表现诗人苦寻无获的凄凉感;“一把”本是集合数量词,这里修饰带有象征意义的“路”,表微薄的希望,其实抓住的仍是土;“大队大队”省略了数词“一”,春天“胜利”后,野花像士兵一样,排着整齐有气势的队伍去参加“开国典礼”,充满幻想气质,新奇可喜;“一群群”本是形容有生命的物体的,这里形容象征意义的“黑夜”,表现困难之多。
2.修辞上的超常搭配
2.1运用拟人的超常搭配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拟人即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来写,给予它们人类的思想感情,使它们具有人的声情笑貌。这种人格化的方法,可以把没有生命的东西写的栩栩如生,把有生命的东西写得可爱可憎,引起读者的共鸣。”顾城诗歌定中短语运用拟人手法的有147例,例如:
a.一片淡漠的烟中,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b.车静静驶过,带走温和的记忆
c.笨拙的自由
d.固执的大青藤
e.坡上霸道的小灌木
f.吸引了痛苦的土地
g.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h.在年轻的风中
i.爱美的小花
j.困倦的阳光正在休息
k.就会有跳舞的火焰
例a—e中的“烟”“记忆”“自由”“大青藤”“小灌木”都有了人类的性格特征,例f和例g“土地”“小河”被赋予了感情特征,例h“风”被赋予了年龄特征,例i—k被赋予了行为特征。
2.2运用比喻的超常搭配
比喻是根据联想,抓住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描写所要表现的另一事物的修辞方式。诗歌中出现有35例,例如:
a.又拾起/胡豆似的星星
b.绿绒绒一样的江岸
c.使纯金一样不朽的历史/注视着每片黄昏
d.浆果一样的梦
e.泉水一样的风
f.小心地绕过墓台边/空蛋壳似的月亮
g.也许,像哲学术语一样的/湿知了/还在爬来爬去
“星星”像“胡豆”似的,可以被拾起;“江岸”像“绿绒绒”一样,充满生命感和质感;“历史”如“纯金一样不朽”;“梦”像“浆果”一样甜,“风”在“透明的山谷”里如“泉水”一样温柔清澈,“月亮”像“空蛋壳”一样被掏干,还在苦苦地等待“离去的幼鸟归来”,生命充满了孤苦感;“知了”如“哲学术语一样”爱思考;比喻清新奇特,引人联想。
2.3运用通感的超常搭配
钱钟书《七缀集》:“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体质。”诗人并没有特异功能,但是,在心理层面上他们是把不同的感觉器官功能打通了,使之交错融洽地组合在一起。这就是通感现象,也叫“移觉”。诗集中出现了15例,例如:
a.有一枚甜甜的红太阳
b.画下大海——无边无际愉快的声音
c.乌黑光滑的海流
d.被压坏的马齿苋/从来不哭/它只用湿漉漉的苦颜色/去安慰同伴
“红太阳”“甜甜的”是从视觉移到味觉,“愉快的声音”“无边无际”是由听觉移到视觉,“海流”“乌黑光滑”是由视觉移到触觉,“湿漉漉的苦颜色”是由视觉移到味觉和触觉。
2.4运用夸张的超常搭配
夸张,即故意超出事物或行为等在范围、数量、程度方面的逻辑极限。诗集中出现10例,例如:
a.你仍旧在深夜里洗衣/哼着木盆一样/古老的歌谣
b.在黎明时/暴雨变成了珍贵的水滴
c.我希望/能在心爱的白纸上画画
“歌谣”像“木盆一样古老”,木盆用的时间再久,恐怕也不能称作“古老”。诗人运用小夸张,来写那段逝去的时间的久远;“暴雨”变小了,就成了“珍贵的水滴”,虽然“珍贵”含有少的意思,但仍然是夸张了的;说到“心爱”,一般是用来形容极其珍贵的人或事物,这里形容“白纸”是夸张的手法,以此说明诗人这个“任性的孩子”渴望画下所有美好的事物,所以说这“白纸”是珍贵的,是“心爱”的。
2.5运用移就的超常搭配
移就,即有意识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运用于乙事物。诗集中出现162例,例如:
a.那发凉的愉快/和燥热的朦胧,交替升起
b.我只能用生命里/最柔软的呼吸
c.像一片纯净的/野火,吻着全部草地
例句中用“发凉”修饰“愉快”,“燥热”修饰“朦胧”,“最柔软”修饰“呼吸”,使“愉快”“朦胧”“呼吸”这样原本抽象的感觉具体可感;用抽象的“纯净”修饰具体的“野火”,把诗人的纯净的情感很好地渗透到事物中去。
(二)语法上的超常搭配
1.无修辞手法的超常搭配
1.1部分省略,诗集中出现10例,例如:
a.十二岁的广场
b.一个鲜红一个淡绿
c.院墙那边是萤火虫/和十一岁的欢笑/我带着迟迟疑疑的幸福/向你叙说小新娘的服饰
例a本应是十二岁的我的广场,这里直接拿表示年龄的词直接修饰表示场所的词;例b本应是一个(孩子)是鲜红的,一个(孩子)是淡绿的;例c本应是十一岁的我的欢笑。省略前例a和例c仍是定中短语,例b是主谓短语。
1.2动词作定语的超常搭配
动词作定语,使中心语更赋有动态感,诗集中出现8例,例如:
a.画下许多因为爱她/而熄灭的心
b.画下一个个早早醒来的节日——上面贴着玻璃糖纸/和北方童话的插图
c.快要熄灭的花/依旧被青草们围绕
“熄灭”本是动词,可以加了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而例a和例c中,“熄灭”分别用来修饰“心”和“花”;例b“醒来”也是动词,被副词“早早”修饰,例中却用“早早醒来”作定语,修饰“节日”,是一种偏离常规的用法。
2.运用比喻的超常搭配,诗中出现32例,例如:
a.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一步步……
b.黄尾的太平鸟,在我的车中做窝/时间的马,累到了
c.长街旁边闪耀着露滴的银钻
例中,把“强光”比作“绳索”,“时间”比作“马”,“露滴”比作“银钻”。这三个比喻本体和喻体直接以定中短语的形式出现,中间只用一个“的”联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可谓是有积极修辞效果的超常搭配。
三、结语
顾城说:“表现世界的目的,是表现‘我’。……只有‘自我’的加入,‘自我’对生命异化的抗争,对世界的改造,才能产生艺术,产生浩瀚的流派,产生美的行星和银河。”因此顾城的诗歌总是以不拘一格的大胆的超出常规的艺术化语言让人惊喜。通过令人目眩的颜色词,新奇的比喻,通感的广泛运用,奇幻的搭配,出人意想的形象,烂漫的幻想,跨度很大的跳跃,诡异的语言搭配,构造了诗人自我的欢快或忧伤的幻想世界。
而其诗歌中出现的大量超常搭配,虽会给读者带来或多或少的理解困难,但是它也使诗人更自然的表现“自我”,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在读者多次揣摩理解其中的韵味后,回味无穷,更好地达到与诗人“心有灵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城.中国当代名诗人选集·顾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出版社,1983.
[4]纪正红.广告语言中的超常搭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学位论文,2008.
关键词: 《孟子》 词类活用 修辞效果
什么是词类活用?郭锡良先生在《古代汉语》(修订本)中指出:“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就叫做词类的活用。”[1]由此可见,在古代汉语中,将一个词用做别类词,并起到相应的临时性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既是一种语法现象,又是一种修辞现象,它在表情达意上有着积极的效果,使语言简洁生动、妙趣横生。《孟子》中存在着大量的词类活用现象,他们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修辞审美效果,对《孟子》语言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拟对这些“活用词”(将这些词类活用词简称为活用词)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以探求他们的修辞效应。
词类活用现象在《孟子》中出现的情况见下表:
一、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修辞效果
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将失去原来的基本功能而具有动词的性质,产生临时性的变化。这些活用词使语言新奇而又含义丰富,使表达生动形象。不仅使抽象的含义感性化,静状的情境动态化;另外活用词在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式中使用可以形成对偶、排比等辞格,对造成整齐和谐的语言形式美有一定的作用。例如:
(1)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13.21)
(2)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13.30)
(3)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5.4)
以上四例都是活用为动词。例(1)名词“根”后面有介宾词组“于心”充当补语,因而“根”活用为不及物动词,意为“扎根”。一个“根”字使原本抽象的名词“仁义礼智”具象化,具有可感性。例(2)句中名词“性”和“身”用在代词“之”的前面,失去了名词的性质,活用为动词的一般用法,且他们处在结构相似的上下句中,这样就形成了对偶句。利用词类活用形成的对偶句,句式整齐,且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例(3)中“烈”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因为带了宾语“山泽”活用为动词,意为“用火燃烧”,将大火蔓延的景象描写得更为逼真生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语言表现力。
二、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修辞效果
动词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后,它们的功能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名物化的动词保留原有动词意味外,产生的“临时义”增加了词语的信息量,使语言简洁精练而又语约意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后增添了物性特点,比一般名词更具形象性。例如:
(5)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1.7)
(6)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1.7)
(7)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6.10)
以上三例都是活用为名词。例(5)“肥甘”、“轻暖”本是形容词,但这里它们从表示性质状态变为表示与这种性质状态有关的事物,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分别代表“肥美的食物”和“舒服的衣服”。语言的信息量增多,但用词没有增加,达到了简洁精练的目的。同时这句话运用借代的修辞格,避免了语言表达的生硬呆板,使语言生动形象,更具感染力。例(6)中的形容词“小”、“寡”、“弱”,分别作三个分句的主语,失去形容词的特点,活用为名词,分别意为“小的国家”、“人口少的国家”、“弱的国家”;后面的形容词“大”、“众”、“强”也活用为名词,在分句中充当宾语,可以译为“大的国家”、“人口多的国家”、“强大的国家”。这六个词语在句式结构相同的位置相互对应,形成句式整齐的排比句,使语言表达更加有气势。例(7)中“闻”“见”原本是动词,这里活用为名词,分别表示“听觉”、“视觉”。“闻”“见”活用为名词之后,既具备了名词的性质,又保留了其动词属性,使语言言简意赅、意蕴深刻。
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修辞效果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致使性”,即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各类词活用为使动用法后,产生的临时功能使句子变化多姿、情趣横生,具有积极的审美修辞效果。例如:
(8)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2)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12.15)
(10)先名实者,为人也;后名实者,自为也。(12.6)
(11)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8.29)
例(8)中的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移”、“屈”活用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句子中作谓语。根据上下文意判断,“”“移”“屈”后面还应有宾语“之”,构成使动关系,即“使之”、“使之移”、“使之屈”。并且它们组成的三个分句形成排比,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大丈夫”在面对富贵、贫贱、威武时应具备的节操和品格,使语言清晰条理,具有节奏感,增强了表达的气势。例(9)的“苦”、“劳”、“饿”、“空乏”原本属于形容词,但在此句中它们都活用为动词用做谓语,其后都带有宾语,并明显使其后的宾语具备了痛苦、辛劳、饥饿、空虚困乏的性质,将上天委以某人重任时必对其加以磨练的文意表达得更充实丰满,且文采飞扬、极具感染力。例(10)中名词“先”和“后”活用为使动用法,意为“使……在先”“使……在后”。“先”和“后”在语义上是一对反义词,用在这里形成对比,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为官方式。例(11)动词“溺”和形容词“饥”后面跟有“之”作宾语,并根据文意判断,即为“使之溺”、“使之饥”。活用词“溺”和“饥”处在两个相同句式结构的对应位置上,构成了对偶句,使语言整齐凝练,读之余,琅琅上口,具有整齐和谐的音乐美。
意动用法,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也就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意动用法表达的是说话人的主观想法,体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寄情于他的情感需求,具有特定的修辞审美情趣和审美观感。例如:
(11)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14.28)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吾幼,以及人之幼。(1.7)
(1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13.24)
以上三例都是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例(11)名词“宝”因带了宾语“珠玉”而活用为动词,但“宝”与“珠玉”的关系不是一般的支配关系,它表示主语“诸侯”主观上把宾语“珠玉”看作名词“宝”所表示的事物,因此“宝珠玉”就是“以珠玉为宝”。一个“宝”字既简练又形象生动,其表达效果远远超过了其它表述方式。孟子用一个“宝”字表达了自己对那些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统治者的讥讽和嘲弄。例(12)中“老”和“幼”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分别可译为“以……为老”“以……为幼”,并且由他们组成的分句形成了对偶句,使语言表达具有节奏感和整齐美。例(13)中形容词“小”带有宾语“天下”,与其宾语构成意动关系,表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天下”具有“小”的特点。一个“小”字将孔子登高望远之后一览天下,激昂澎湃的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也将孟子这种感同身受的豪迈之情表现了出来。
四、名词活用为状语的修辞效果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用做状语是违反语法规则的,但在古代汉语中,这一现象却普遍存在,并具有极强的修辞效果。它不仅丰富了语义,而且还形成比喻、夸张等形式使语言表达更加活灵活现、生动活泼,比简单地用副词或形容词作状语具有更强的修辞色彩。例如:
(13)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10.6)
(14)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13.37)
以上两例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例(13)的名词“犬马”放在动词“畜”的前面起修饰作用,作状语,比喻动作行为的状态和方式,译为“像犬马一样”。形象生动、言简意赅地将君主对待子思的方式表达了出来。例(14)中名词“豕”和“兽”分别用在动词“交”“畜”之前,起修饰限制作用,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当作猪一样地……”、“当作野兽一样地……”。“豕”“兽”二字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读者与作者在精神境界中达到共鸣,具有十分突出的修辞效果。
五、数词活用为动词的修辞效果
数词本来是表示数目的词。但在古代汉语中,数词的用法相当灵活,数词活用为动词后除了它本身具有的语法功能之外,也有了一定的修辞功能。例如:
(15)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3.2)
(16)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3.1)
以上两例都是数词活用为动词。例(15)中的“壹”作“专一”解。“志壹”指思想意志专一,“气壹”指意气感情专一。这里数词“壹”活用为动词,充当句子的谓语,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志和气的关系,语约意丰,含蓄蕴藉。例(16)中的“半”和“倍”活用为及物动词,分别义为“占有一半或达到一半”、“比……增加一倍”,在语义上有某种对比含义。用“半”“倍”这两个活用数词,使语言简洁精炼,且蕴意深刻。
总之,《孟子》中的词类活用数量庞大、丰富多彩,产生了积极的修辞效果,使《孟子》的语言具有言简义丰、生动活泼、整齐匀称的特点。